中科院士称成都200年内不会再发8级以上地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2:18:16
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四川新闻网6月15日报道 6月15日在蓉举行的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教授明确指出,成都所在的上扬子地块刚性十足,成都主要城区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由于汶川地震使地壳聚集起来的能量得到释放,因此未来两百年内成都不会再发生八级以上的大地震,成都至少可以安全两百年以上。”


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美国地质调查局:人类不能预报地震

大地震后成都将安全两百年


刘宝珺教授用图表说明,汶川地震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挤,碰到扬子地块阻挡后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由于能量和地应力的长期积累,最后在边缘的龙门山断裂带这一边缘的脆薄地带进行能量释放,从而引起地壳变形断裂和地震所致。”

刘宝珺明确指出,尽管相距甚近,但成都所在的扬子地台与周边的造山带是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对于成都主城区和德阳、绵阳以及广元来说都是地震安全区,“扬子地台已经稳定了八九亿年了,这一地台固结很好,对于成都来说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即使像龙门山断裂带这样的造山带再发生大地震,成都主要城区最多也只会摇摇而不会造成大破坏。”


“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需要长时间地壳能量的聚集。在地壳能量得到释放后再要大地震,就需要能量的再次聚集。因此我认为未来两百年内的成都都是安全的,不会再发生8.0以上的大地震。”刘宝珺院士说,成都地质构造不会因大地震变得不稳定,反而会因能量释放变得更加稳定。


成都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安全岛


成都理工大学的倪师军等则指出,成都和龙门山尽管近在咫尺,但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填充的坳陷,能有效衰减来自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由松软沉积物填充的坳陷就好像天然的护城河,可以大大减轻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主城区的冲击。这也是为什么成都虽然距汶川地震震中仅七十多公里,却没有遭受大破坏的重要原因。反观1985年墨西哥发生的7.2级地震,距离震中四百公里远的墨西哥城有七千多人死亡,原因在于墨西哥城缺乏成都平原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


“上扬子地块是稳定的地块,四川盆地是稳定的盆地,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是稳定的平原。成都主城区地下没有发现大的断层,因此位于稳定的成都平原的成都市主要城区范围内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加上成都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好比是结实的床架上搁了席梦思,因此近邻龙门山地震带发生的大地震也不会给成都主城区造成大影响”,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说。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潘桂棠更是一语中的,“成都就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


院士呼吁关心成都周边地质环境


尽管成都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避震地质环境,但刘宝珺院士却对成都周边的地质环境表示担忧。刘宝珺院士指出,在大地震之后政府决策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太多的水坝、水库、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地质稳定性影响,大的化工厂的排放及污染问题,以及生产有毒产品或生产过程中应用有毒试剂及放射性试剂的管理问题。“现在六七千座水库都集中在四川西部,这样下去受得了不?我觉得成都人要更加注意自己周边地质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也是大地震给我们及时敲响的一个警钟。”


国务院汶川地震救灾工作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同时介绍说,这次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涉及到三省八十四县,面积达四十八万平方公里,“总的次生灾害至少上万处,其中光四川境内就有七千多处。”吴树仁表示,有效的防避手段包括选择好重建场所,加强监测预警,有效的工程措施和防患于未然。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蒋亮)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四川新闻网6月15日报道 6月15日在蓉举行的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教授明确指出,成都所在的上扬子地块刚性十足,成都主要城区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由于汶川地震使地壳聚集起来的能量得到释放,因此未来两百年内成都不会再发生八级以上的大地震,成都至少可以安全两百年以上。”


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美国地质调查局:人类不能预报地震

大地震后成都将安全两百年


刘宝珺教授用图表说明,汶川地震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挤,碰到扬子地块阻挡后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由于能量和地应力的长期积累,最后在边缘的龙门山断裂带这一边缘的脆薄地带进行能量释放,从而引起地壳变形断裂和地震所致。”

刘宝珺明确指出,尽管相距甚近,但成都所在的扬子地台与周边的造山带是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对于成都主城区和德阳、绵阳以及广元来说都是地震安全区,“扬子地台已经稳定了八九亿年了,这一地台固结很好,对于成都来说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即使像龙门山断裂带这样的造山带再发生大地震,成都主要城区最多也只会摇摇而不会造成大破坏。”


“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需要长时间地壳能量的聚集。在地壳能量得到释放后再要大地震,就需要能量的再次聚集。因此我认为未来两百年内的成都都是安全的,不会再发生8.0以上的大地震。”刘宝珺院士说,成都地质构造不会因大地震变得不稳定,反而会因能量释放变得更加稳定。


成都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安全岛


成都理工大学的倪师军等则指出,成都和龙门山尽管近在咫尺,但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填充的坳陷,能有效衰减来自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由松软沉积物填充的坳陷就好像天然的护城河,可以大大减轻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主城区的冲击。这也是为什么成都虽然距汶川地震震中仅七十多公里,却没有遭受大破坏的重要原因。反观1985年墨西哥发生的7.2级地震,距离震中四百公里远的墨西哥城有七千多人死亡,原因在于墨西哥城缺乏成都平原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


“上扬子地块是稳定的地块,四川盆地是稳定的盆地,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是稳定的平原。成都主城区地下没有发现大的断层,因此位于稳定的成都平原的成都市主要城区范围内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加上成都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好比是结实的床架上搁了席梦思,因此近邻龙门山地震带发生的大地震也不会给成都主城区造成大影响”,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说。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潘桂棠更是一语中的,“成都就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


院士呼吁关心成都周边地质环境


尽管成都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避震地质环境,但刘宝珺院士却对成都周边的地质环境表示担忧。刘宝珺院士指出,在大地震之后政府决策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太多的水坝、水库、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地质稳定性影响,大的化工厂的排放及污染问题,以及生产有毒产品或生产过程中应用有毒试剂及放射性试剂的管理问题。“现在六七千座水库都集中在四川西部,这样下去受得了不?我觉得成都人要更加注意自己周边地质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也是大地震给我们及时敲响的一个警钟。”


国务院汶川地震救灾工作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同时介绍说,这次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涉及到三省八十四县,面积达四十八万平方公里,“总的次生灾害至少上万处,其中光四川境内就有七千多处。”吴树仁表示,有效的防避手段包括选择好重建场所,加强监测预警,有效的工程措施和防患于未然。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蒋亮)
[:a8:] 但愿如此!!!!!!!!!
人才啊!!反正200年后你我儿孙都成灰了,我真的确信地震人类200年内不可能预测:victory:
这院士的水平和央视台里放的一亿年后地球的生物有的一拼。都是些M次死后的事,谁都没法子证明的。
希望在他没见马克思前别再来第二次:L
199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