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毛泽东“御驾”东征的决策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23:54:27
]]
" 作者  林苑竹

          红一方面军的东征之役,是党史军史分量颇重的一段史实,整个战役从开始到结束,从战役的决策和军事特别是政治准备、实施前抢占战略要点、及时调整和有效实施的灵活策略等等各方面来说,目的明确、主题突出、措施得当、环环紧扣,堪称现代政治史、军事史和战役战斗史的经典杰作之一"

细看了LZ的文章数遍 仍不能有个直观的概念 可否将在这次东征时间上同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物列举出来 做个比较 以确定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不胜感激
是事件 而不是时间
顶一顶。上课回来再看。
原帖由 19399589 于 2008-1-15 22:28 发表
细看了LZ的文章数遍 仍不能有个直观的概念 可否将在这次东征时间上同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物列举出来 做个比较 以确定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不胜感激

:L 本文是叙事与分析结合的做法,相对侧重于分析,所以没有把具体的时间、人物、事件具体经过都列出来,因为觉得这些基本内容在普通的党史军史书藉都容易查得到。19399589兄方便的话或者请自行查阅?如果真有必要,就等正文发完后再帖上来。
本文第一稿内容有些不确之处,这是第二稿。
林大大 下文呢 :$
原帖由 风吹雨 于 2008-1-19 14:07 发表
林大大 下文呢 :$

不敢当大大,请以朋友或者兄弟相称最好。:handshake
主要是修订过程中发现原稿中的一个重要细节似乎出了纰漏,正在查对《毛泽东传》和《年谱》,以及其他可靠资料,所以需要费些时间。
拖了下来,对朋友们说抱歉了!
东征时战略上眼光长远,但是并不具备战术上眼光,所以必然失败。

但是毕竟为TG了解山西整体环境,特别是这个环境带来的作战特点,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如果没有东征期间对山西的了解,抗战时期在山西搞什么游击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帖上的内容,是在下花了近一个半月时间的改写稿,主要是对相关史实重新进行查对,以求提高可信度。另外写作手法也稍作了些改变,希望能增强可读性。
请各位老友记帮忙看看,这种写法相比原稿是好了还是差了?请直言。
如果大家觉得比原来好,那就继续;如果不行,那就改回来。
我主要的担心是,新稿写得会不会太小说化了点?
感觉过去的写法学究味太重太浓,貌似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但功夫却远没下够。
关键还是初稿的有些史实叙述太粗了,错了的都有。回头再看难免冷汗直冒。:L
唐突、唐突了,斑竹大人不要笑话偶这只菜猫!
原帖由 疯狂老猫 于 2008-2-27 18:39 发表
如果真照此写下去,本猫窃以为斑竹大人恐有无法下笔之忧!  
个人建议还是侧重“东征”的出发点,及过程、效果! ...

非也非也!试问老猫,本国中哪朝哪代、世界上哪国哪党没有政治斗争?又有哪一宗政治斗争不用奇谋诡计?只是过去的舆论宣传将曲折历史讲得太过于辉煌伟岸,将崎岖道路讲得太过于光明通达了,以至于主观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反差而已。
不急不急!续文这就分段帖上,相信不至于让朋友们觉得写得过于阴暗了。
第二稿适合在网上发,第一稿适合上报纸。且记,且记!另外对楼主的精神表示敬佩,居然有心情写两稿!!!
原帖由 霞飞大将 于 2008-3-30 13:00 发表
第二稿适合在网上发,第一稿适合上报纸。且记,且记!另外对楼主的精神表示敬佩,居然有心情写两稿!!!

发现原稿错了就改,网友批评对了就认,这没什么啊。
第二稿也还有遗漏的地方,需要再改呢。发表在报上甚至刊物上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文章勉强过得去,再找个熟识的编辑就行了。关键是得自己心中有数。:lol
原帖由 疯狂老猫 于 2008-2-27 18:39 发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毛泽东如何在赞成东征的人为数不多的困难下将自己的军事战略主张变成党的决议、最后确定东征决策并顺利实施的主要过程,重点看看他是如何争取张闻天、打拉彭德怀、压服林彪、批判李德的。

...

所以说毛泽东将将多多益善,从而创下旷世伟业。。

而你我只能在电脑前傻不拉叽的要么大赞毛泽东纵横阖寰,伟人也!要么大骂毛泽东手段卑鄙下流,不像西楚霸王般一根直肠子光明磊落耿直不已~~
在不能直话直说的情况下,写起来真得好累。
原帖由 疯狂老猫 于 2008-2-27 18:39 发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毛泽东如何在赞成东征的人为数不多的困难下将自己的军事战略主张变成党的决议、最后确定东征决策并顺利实施的主要过程,重点看看他是如何争取张闻天、打拉彭德怀、压服林彪、批判李德的。

...

所以为伟人是也
老毛从来都是少数派 :D
什么时候打通苏联 什么时候就能有打天下不统一中国(前者用来形容老蒋可以 后者更困难)的本钱 对抗日军也是这样 没物质基础 什么都是空谈 奇怪的是抗战开始后 怎么王明 彭 项他们就不明白呢 (尤其王明我一直想不通这家伙抗战时的表现 )        浪费了近10年阿
]]
原帖由 冰天飞叶 于 2008-4-1 10:39 发表


林版、
      其实东征最重要一个原因来说,是对陕北根据地经济的一种恐惧。

      在黄土高原上养活一支四五万的红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政府将,将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 ...


下面要谈什么啊 怎么解决经济困难是吧  想拐到种鸦片上去是吧   大家等着看唱戏吧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
30个月前是“年幼无知”呢

现在竟然又是“大人说话”了;P




林版主:

老毛为什么放弃一、四方面军共同深入四川建根据地的计划,顶那么多压力去经济困难的黄土高原?

寻求苏联援助仅仅是一个方面;认为也有抗战的考虑!
原帖由 冰天飞叶 于 2008-4-1 10:39 发表
      其实东征最重要一个原因来说,是对陕北根据地经济的一种恐惧。
      在黄土高原上养活一支四五万的红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政府将,将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 ...

你这个历史背景搞错了。
当时整个红一方面军,包括了红15军团和陕北红军,加起来是多少人?
原帖由 reinheart 于 2008-4-1 10:46 发表
下面要谈什么啊 怎么解决经济困难是吧  想拐到种鸦片上去是吧   大家等着看唱戏吧

是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国民党没有卖烟土吗?堂堂政府也贩大烟,这又算什么呢?
好了。这问题不往下扯了,不想把讨论带到爪哇国去。
原帖由 冰天飞叶 于 2008-4-1 10:48 发表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飞叶,对你这种态度提出批评。
你自己修改内容吧,不要让我来动手。以后也不要再犯了。
]]
]]
]]
原帖由 冰天飞叶 于 2008-4-1 12:46 发表
历史背景我明白,
当时陕甘支队人数为八千人,红25/26/27军约七千人。

可能我的意思可能没有表达清楚,
我叙说的人数是在三大红军会师之后的人数剧增到四五万...

东征的战略构思,不是为三大红军会师设计的。
看看当时的电文就明白,那时候,中央和张老四还在拉锯。红四能不能确定北上还是未知数。
飞叶别急,我接下来会在正文里讲到这点。
原帖由 冰天飞叶 于 2008-4-1 12:46 发表
(抗战军兴时,陕北中共红军约八万余人)。 ...

有这么多?拿史料来!
呵,哪有什么选择.长征至哈达铺偶然看到一张报纸才知道陕北有红军.就这样方向就定了.
没什么战略的.抗日考虑更加不用信了.
原帖由 冰天飞叶 于 2008-4-1 12:46 发表
“从利益角度来说,补给需要是东征与西征的催化剂,而东征与西征的结果在这个角度而言都是失败的”

西征不讲了,与主题无关。
东征得了多少筹款?多少物资?你说说。
另外,要多少才算是成功?
不要急,潜下心来认真多看史料,再下结论不迟。
]]
不要急,潜下心来认真多看史料,再下结论不迟。
————————————————————
恕我直言了:

林版主你让战沙的小孩“潜下心来认真多看史料,再下结论”?

战沙的粉粉,你是没有见识……是偏执到发狂的地步了!

我不认为这些战沙的粉粉有多少资格讨论历史。

扭转一个战沙的粉粉,得好几年呢
原帖由 stbayi 于 2008-4-1 12:56 发表
林版主的观点值得商榷:
“篱下”的问题不是问题,国际一个指示,都搞定。就如:林彪表兄传了一个话,后来张国焘就乖乖交权。
四川根据地,条件肯定好于黄土高原。
即使是败退,从四川去新疆的跑路也比黄土高 ...

这时候哪来国际指示啊?搞不好,就是一锤子买卖,等生米都煮成了熟饭,你说国际会怎么办?
四川的条件肯定好过黄土高原,这没错。但更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一是地方军阀,二是交通状况。军阀太弱了不行,太强了更不行。交通便利,人家围剿你就容易。
另外还有少数民族因素。不过,这个话题仅限于本帖主题讨论,不能联想。
原帖由 stbayi 于 2008-4-1 13:04 发表
不要急,潜下心来认真多看史料,再下结论不迟。
————————————————————
恕我直言了:
林版主你让战沙的小孩“潜下心来认真多看史料,再下结论”?
战沙的粉粉,你是没有见识……是偏执到 ...

我不管他是什么倾向,大家都专注于历史问题本身来讨论就好。
stbayi兄也别急,现在不是还没有出现新问题嘛。你们两个都太急了,说句得罪话,浮躁多了些。
    而这样看来东征的胜利果实意义似乎要打一个折扣了。
这时候哪来国际指示啊
——————————————————————
之前电台是丢失了,稳住阵脚搞个电台,马上就有指示了


一是地方军阀,二是交通状况
——————————————————————
四川的军阀阻止不了根据地的占一片地方去发展,但是有实力不让老蒋彻底进去
老毛谋略用得好,就是“三国志”

四川的山区,交通状况也很适宜发展根据地


少数民族这个问题……翻了史料了,惊叹:红军都是统战专家
建议林版主抓紧写这个帖子的前传:

“从一心决定深入川地建立根据地,到根据地终究放到黄土高原”

给忽略的历史转弯处啊。
原帖由 stbayi 于 2008-4-1 13:18 发表
建议林版主抓紧写这个帖子的前传:
“从一心决定深入川地建立根据地,到根据地终究放到黄土高原”
给忽略的历史转弯处啊。

谢谢提示。
时间紧啊,杂事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