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前苏联解体十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13:32
苏联“8·19”事件始末
转眼间,苏联解体已十年了。反思当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的历史,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苏联行将毁灭的时候,几位试图维护苏联本来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政治家于8月19日发动事变,这是在悬崖边上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仅仅两天就宣告失败。8·19事件的悲剧性在于,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但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此后,苏联解体速度骤然加快。新联盟条约与新苏联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戈尔巴乔夫开始全面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他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取消苏共领导,将改革引上了歧途。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先后宣布独立,苏联其它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也迅速增强。为了保住苏联,1991年5月,戈尔巴乔夫和十五个加盟共和国领袖达成协议,同意组成"新苏联"。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新联盟条约文本。按照新公布的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简称仍为苏联。新联盟条约的签署工作预定在8月20日开始。新条约规定,"苏联为平等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制主权民主国家","缔约的每个共和国均为主权国家"。条约规定,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保留独立决定涉及本国发展的一切问题的权利,在国际关系中苏联为一个主权国家,但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有权同外国建立直接的外交、领事和贸易关系。条约规定,联盟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原则是:平等、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合作互助、诚实履行根据联盟条约和共和国间协议而承担的义务。条约规定,在联盟职权范围内,联盟法律至高无尚;在共和国职权范围内,共和国法律在本共和国境内至高无尚。条约规定,土地、矿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均为各共和国所有。条约签字之日起生效后,1922年的联盟条约即同时失效。8·19惊雷苏联时间19日清晨六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发布命令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同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移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苏联代总统亚纳耶夫、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组成。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呼吁苏联公民支持该委员会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努力。该委员会同日发布了"第一号命令"。这项包括16点内容的命令说,为了维护苏联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的领土完整、恢复法制和克服危机,各级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必须无条件实施紧急状态,无力确保实施紧急状态的机关将被停止活动,而由紧急状态委员会任命的专门全权代表负责;立即改组不按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行事的政权机关、管理机关和军事组织;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不符合苏联宪法和法令的法令和决定一律无效;停止阻碍局势正常化的政党、社会团体的活动;公民和团体非法拥有的武器必须立即交出;禁止集会、游行,必要时可实行宵禁;对新闻进行监督。命令还要求苏联内阁采取措施保障居民食品和消费品的供应等。此时正在黑海海滨克里米亚半岛休养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在别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联系完全中断。叶利钦跳上了坦克8·19事件发生后,苏联代理总统亚纳耶夫发布了在莫斯科市实施紧急状态的命令,坦克和军队出现在莫斯科街头。莫斯科市民表现得比较平静,照常上班,人们似乎倾向于接受了事实。但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不会听命于紧急委员会的命令,他跳到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恢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并号召群众进行总罢工。紧急状态委员会优柔寡断、未能果断肃清议会大厦的反对派,在叶利钦的鼓动下,情况发生逆转。20日晚,议会大厦前已聚集了数万示威群众。有些人构筑了堡垒,要誓死保卫议会。21日下午,苏联国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21日晚8点,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并称将于近日内重新完全行使他的总统职权。22日凌晨,戈尔巴乔夫于从黑海休养地克里米亚乘飞机返回苏联首都莫斯科。22日上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苏联前国防部长亚佐夫、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和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及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已于22日凌晨被拘留;前内阁总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被就地监护。前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已自杀身亡。上述6人都是8月19日宣布成立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委员会的其他两名成员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和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由于是人民代表,暂时尚未被拘留。
苏联解体骤然加快
  以维护苏联原有的联盟体制为目标的8·19事件失败后,苏联解体的形势已无法逆转。在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戈尔巴乔夫声称:"(苏联)已经进入了变革的决定性阶段。权力在变化,所有制关系在变化,联邦在变化。已经接近签署新联盟条约(原定于20日签署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了,已经做了的事情,即在签署条约前夕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偶然的。斗争也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并且是尖锐的。"他还承认叶利钦"在平定阴谋中起了卓越作用"。戈尔巴乔夫说,"最近几个月和最近几天我同叶利钦一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和谐与合作成为同所有共和国一起联合一切民主力量的经常性因素。有人企图破坏这个立场,但是,局势已经锻炼了我们。"

  但戈尔巴乔夫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叶利钦并没有和戈尔巴乔夫一道建立所谓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仅仅两天后,即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他的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戈尔巴乔夫声称苏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没有反对"最近发生的事件,中央委员会"未能站在谴责和抵制的坚决立场上",苏共中央应当作出"自行解散的决定","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命运由它们自己决定"。他说:"对我本人来说,我认为已没有可能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能,我正交出相应的权力。"

  苏联共产党生命的终止实际上宣告了苏联解体已无法逆转。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俄罗斯联邦承认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这两个共和国分别于8月20日和22日宣布独立。

  同一天,乌克兰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独立。将于1991年12月1日就批准乌克兰独立的文件在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乌克兰在苏联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而在这以前,苏联的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共和国已先后宣布独立。

  同一天,叶利钦发布命令,将苏共中央总务部和苏共地方党委的档案以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转交给俄罗斯档案机关。

  同一天,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24日自杀身亡。阿赫罗梅耶夫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同一天,《真理报》"暂停"出版。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8·19事件平息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截止到9月底,宣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已达到12个。1991年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也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不存在"。三国领导人叶利钦、舒什克维奇和克拉夫丘克在一项声明中说,由于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谈判已"走进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联并建立独立的国家已成为现实。三国领导人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

  25日圣诞节夜,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职。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旗开始徐徐下落、下落……19时45分,一面3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此时此刻,广场上的人们意识到,克里姆林宫已成为俄罗斯的总统府,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苏联“8·19”事件始末
转眼间,苏联解体已十年了。反思当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的历史,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苏联行将毁灭的时候,几位试图维护苏联本来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政治家于8月19日发动事变,这是在悬崖边上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仅仅两天就宣告失败。8·19事件的悲剧性在于,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但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此后,苏联解体速度骤然加快。新联盟条约与新苏联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戈尔巴乔夫开始全面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他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取消苏共领导,将改革引上了歧途。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先后宣布独立,苏联其它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也迅速增强。为了保住苏联,1991年5月,戈尔巴乔夫和十五个加盟共和国领袖达成协议,同意组成"新苏联"。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新联盟条约文本。按照新公布的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简称仍为苏联。新联盟条约的签署工作预定在8月20日开始。新条约规定,"苏联为平等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制主权民主国家","缔约的每个共和国均为主权国家"。条约规定,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保留独立决定涉及本国发展的一切问题的权利,在国际关系中苏联为一个主权国家,但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有权同外国建立直接的外交、领事和贸易关系。条约规定,联盟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原则是:平等、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合作互助、诚实履行根据联盟条约和共和国间协议而承担的义务。条约规定,在联盟职权范围内,联盟法律至高无尚;在共和国职权范围内,共和国法律在本共和国境内至高无尚。条约规定,土地、矿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均为各共和国所有。条约签字之日起生效后,1922年的联盟条约即同时失效。8·19惊雷苏联时间19日清晨六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发布命令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同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移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苏联代总统亚纳耶夫、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组成。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呼吁苏联公民支持该委员会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努力。该委员会同日发布了"第一号命令"。这项包括16点内容的命令说,为了维护苏联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的领土完整、恢复法制和克服危机,各级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必须无条件实施紧急状态,无力确保实施紧急状态的机关将被停止活动,而由紧急状态委员会任命的专门全权代表负责;立即改组不按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行事的政权机关、管理机关和军事组织;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不符合苏联宪法和法令的法令和决定一律无效;停止阻碍局势正常化的政党、社会团体的活动;公民和团体非法拥有的武器必须立即交出;禁止集会、游行,必要时可实行宵禁;对新闻进行监督。命令还要求苏联内阁采取措施保障居民食品和消费品的供应等。此时正在黑海海滨克里米亚半岛休养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在别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联系完全中断。叶利钦跳上了坦克8·19事件发生后,苏联代理总统亚纳耶夫发布了在莫斯科市实施紧急状态的命令,坦克和军队出现在莫斯科街头。莫斯科市民表现得比较平静,照常上班,人们似乎倾向于接受了事实。但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不会听命于紧急委员会的命令,他跳到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恢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并号召群众进行总罢工。紧急状态委员会优柔寡断、未能果断肃清议会大厦的反对派,在叶利钦的鼓动下,情况发生逆转。20日晚,议会大厦前已聚集了数万示威群众。有些人构筑了堡垒,要誓死保卫议会。21日下午,苏联国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21日晚8点,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并称将于近日内重新完全行使他的总统职权。22日凌晨,戈尔巴乔夫于从黑海休养地克里米亚乘飞机返回苏联首都莫斯科。22日上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苏联前国防部长亚佐夫、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和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及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已于22日凌晨被拘留;前内阁总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被就地监护。前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已自杀身亡。上述6人都是8月19日宣布成立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委员会的其他两名成员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和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由于是人民代表,暂时尚未被拘留。
苏联解体骤然加快
  以维护苏联原有的联盟体制为目标的8·19事件失败后,苏联解体的形势已无法逆转。在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戈尔巴乔夫声称:"(苏联)已经进入了变革的决定性阶段。权力在变化,所有制关系在变化,联邦在变化。已经接近签署新联盟条约(原定于20日签署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了,已经做了的事情,即在签署条约前夕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偶然的。斗争也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并且是尖锐的。"他还承认叶利钦"在平定阴谋中起了卓越作用"。戈尔巴乔夫说,"最近几个月和最近几天我同叶利钦一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和谐与合作成为同所有共和国一起联合一切民主力量的经常性因素。有人企图破坏这个立场,但是,局势已经锻炼了我们。"

  但戈尔巴乔夫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叶利钦并没有和戈尔巴乔夫一道建立所谓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仅仅两天后,即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他的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戈尔巴乔夫声称苏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没有反对"最近发生的事件,中央委员会"未能站在谴责和抵制的坚决立场上",苏共中央应当作出"自行解散的决定","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命运由它们自己决定"。他说:"对我本人来说,我认为已没有可能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能,我正交出相应的权力。"

  苏联共产党生命的终止实际上宣告了苏联解体已无法逆转。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俄罗斯联邦承认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这两个共和国分别于8月20日和22日宣布独立。

  同一天,乌克兰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独立。将于1991年12月1日就批准乌克兰独立的文件在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乌克兰在苏联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而在这以前,苏联的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共和国已先后宣布独立。

  同一天,叶利钦发布命令,将苏共中央总务部和苏共地方党委的档案以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转交给俄罗斯档案机关。

  同一天,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24日自杀身亡。阿赫罗梅耶夫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同一天,《真理报》"暂停"出版。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8·19事件平息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截止到9月底,宣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已达到12个。1991年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也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不存在"。三国领导人叶利钦、舒什克维奇和克拉夫丘克在一项声明中说,由于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谈判已"走进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联并建立独立的国家已成为现实。三国领导人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

  25日圣诞节夜,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职。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旗开始徐徐下落、下落……19时45分,一面3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此时此刻,广场上的人们意识到,克里姆林宫已成为俄罗斯的总统府,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
1992年1月01日 独联体11国首脑会议结束 签署15个文件
--------------------------------------------------------------------------------
2001年12月25日14:02  千龙新闻网

  独立国家联合体11国首脑会议1991年12月30日晚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结束。
  经过9个小时的紧张讨论,11国首脑就战略武装力量和常规武装力量、边防和国界、原苏联在国外财产等问题签署了9项国家间协定和议定书,以及6份政府间文件。

  会议结束后,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等7国首脑举行了40分钟的记者招待会。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会议决定原苏联战略武装力量接受统一指挥,直接隶属于联合体国家首脑会议;由联合体所有成员国的国防部长组成国防部长理事会,负责协调解决军队内部的具体问题;除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三国决定单独指挥驻在本国领土上的常规武装力量外,其余8国一致同意对境内的常规部队实行统一指挥;原苏联国防部长沙波什尼科夫留任武装部队总司令两个月,还任命了联合体边防部队司令。

  叶利钦说,这次会议没有专门讨论经济问题,但就经济改革的原则和速度问题交换了意见。改革的具体措施将由各独立国家通过立法自行确定。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接着强调说,联合体各成员国都是独立国家,所以,在经济问题上,没有作出任何共同决定。舒什克维奇补充说,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接着说,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民族传统解决自已的经济问题。哈萨克有自己的私有化计划。

  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协调委员会,负责把用外国贷款购买的食品按份额分配给各国。由每个国家为自己所获得的食品偿还贷款。

  会议决定,明年1月底发行面额为1000卢布的钞票。

  会议还商定了一系列议题,供下次首脑会议讨论。

  亚美尼亚、塔吉克、土库曼和乌兹别克4国总统没有出席记者招待会。
1991年12月27日 俄罗斯在联合国取代前苏联
--------------------------------------------------------------------------------
2001年12月25日14: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俄罗斯联邦于1991年12月27日在联合国正式取代前苏联的席位,联合国总部大厦前的前苏联国旗也换成俄罗斯国旗。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朱利亚尼告诉记者,换旗仪式于27日下午举行。由于联合国各成员国的旗帜是根据其国名的字母顺序排列的,俄罗斯的三色国旗在罗马尼亚与卢旺达两国的国旗间升起。

  据悉,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已将俄罗斯要求继承前苏联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在联合国系统其他机构中所占席位的申请通知了联合国各成员国。
1991年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将核按钮交给叶利钦
--------------------------------------------------------------------------------
2001年12月25日14:0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晚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后,也辞去了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并于当地时间19时20分把核按钮交给了叶利钦。
  参加核按钮交接仪式的还有独立国家联合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空军元帅。

  另据报道,叶利钦25日在俄罗斯议会回答代表们提问时说,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核按钮只有一个,并且委托俄罗斯总统掌握。
苏联解体10周年回顾 把谜团留给历史学家
1991年8月19日,预定签定新联盟条约的前一天。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停止履行总统职务,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与此同时,由代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契科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紧委会),行使国家的全部权力。3天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计划宣告失败,事件的组织者被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8·19”事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曾试图以此举阻止苏联的解体,结果却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从“福罗斯”回到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已经失去了实际上的权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开始控制国家。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解散苏共中央,但是仍然没能摆脱失去权力的命运,同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导人宣布解散苏联,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赶出克里姆林宫,存在了近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年过去了,人们对“8·19”事件的评价及其事件的细节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分歧,有些问题甚至可能永远是无法解开的谜。在纪念这一事件10周年的时候,事件的当事人纷纷出来回顾那段令有些人不堪回首,而另一些人却津津乐道的往事。如何评价“8·19”事件?有人认为是一场政变,有人认为是挽救濒于解体的苏联的最后尝试。俄罗斯官方的说法则是“叛乱”。为什么要发动这场行动?至今仍说法不一。当年的民主派认为,叛乱分子的目的是挽救行将崩溃的共产主义制度;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简称紧委会成员)声明此举是为了拯救国家;戈尔巴乔夫则认为,紧委会成员是想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现国家杜马议员卢基扬诺夫在“8·19”事件10周年之际指出;“10年来,我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即这是一场组织得糟糕的挽救苏联的尝试”。他否认这是一场阴谋政变,因为政变的目的是改变现存制度,而紧委会是尝试保存现存制度。卢基扬诺夫透露,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不是“8·19”前夕成立的,它成立于1991年春天,成员是戈尔巴乔夫“钦定”的,当时已经备好了紧委会的公文纸和公章。换句话说,戈尔巴乔夫了解事件的原委,他被困之说与事实不符,对此法庭后来已经给予确认。卢认为,戈尔巴乔夫的主要对手是叶利钦,他的策略是,如果国家紧委会获得胜利,他将骑红色的马回到莫斯科,如果叶利钦获胜,他将骑白色的马回到莫斯科。戈的如意算盘是在任何结局下都能保留自己的总统地位。这是问题的核心。前苏联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对记者说,8月18日,他同后来的紧委会部分成员去“福罗斯”见戈尔巴乔夫汇报情况,戈对实施紧急状态未置可否,他实际上希望借紧委会之手除掉叶利钦。因此当美国人警告戈尔巴乔夫将发生政变时,他对身边的人说:“这是无稽之谈”。在“8·19”事件10周年前夕,有记者问戈尔巴乔夫“如果时光倒流,您会如何处理此事?”戈尔巴乔夫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我不认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据《莫斯科真理报》透露,戈尔巴乔夫最近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非常清楚策划中的政变阴谋,不相信他们会成功,所以躲到“福罗斯”中央疗养地。对8月19日发生的这场震惊世界的事件,戈尔巴乔夫最痛心的是,当时的苏共中央书记和政治局委员大都支持国家紧委会。这是他后来辞去总书记职务,建议解散苏共的主要原因。在“8·19”事件10周年前夕,当年的俄联邦人民代表、现国家杜马代表李森科向《专家》杂志透露了一个惊人的内幕。1991年8月21日,情况表明,紧委会不会采取严厉的措施,于是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决定派人去“福罗斯”见戈尔巴乔夫并委托俄联邦副总统鲁茨科伊和总理西拉耶夫操办此事。在飞往“福罗斯”的飞机上,大部分乘客是军人,普里马科夫和巴卡京是在飞机起飞前的最后一刻登上飞机的。巴卡京把李森科叫到一旁说:“鲁茨科伊要惹祸。他带军人是想在‘福罗斯’搞军事行动。一旦发出一声枪响,他们就在混乱中打死戈尔巴乔夫,然后声称这是意外事件,将责任转嫁到我们身上。应该说服他放弃此项计划。”鲁茨科伊最后被说服了。下飞机时,巴卡京自告奋勇走前面。如果有人开枪,就先打他。时隔10年,普通百姓是如何看待8·19”事件呢?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向1600名居民作了抽样调查。在被问及“紧委会成员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时,27%的人认为是巩固自己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16%的人认为是防止苏联解体,15%的人认为是维护苏共的权力,9%的人认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纲领。在被问及“1991年8月是什么因素妨碍紧委会成功”时,1991年9月有34%的人认为是政变组织得不好,2001年有37%的人持这种观点;1991年9月有23%的人认为是军队、内务部和克格勃的分裂,2001年有20%的人持这种观点;1991年9月有57%的人认为是人民的抵抗,2001年有20%的人持这种观点;1991年9月有16%的人认为是戈尔巴乔夫拒绝支持密谋分子,2001年有12%的人持这种观点;1991年9月有55%的人认为是俄罗斯领导人的果断行动,2001年只有9%的人持这种观点。这里观点变化最大的是对人民的作用和俄罗斯领导人的作用的估计。在被问及“假如紧委会能够夺取和保持政权,你现在的生活会更好、更坏,还是不会有什么变化”时,27%的人认为不会变化,20%的人认为会更好,17%的人认为会更坏。这些数字无疑使人们更难于对“8·19”事件作出统一的评价。
谁是这场事件的赢家
  10年过后,人们还在关注一个问题:谁是1991年“8·19”事件的赢家?或者说:“谁是‘8·19’事件的输家?”有趣的是,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竟无法统一答案。

  如果说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是输家,那么明显与目前的现实不符,连俄右翼力量联盟主席涅姆佐夫都不承认这一点,因为当年民主派中最显赫的人物即“8·19”事件中抵制紧委会的积极分子大都离开俄政治舞台的前台,而国家紧委会的成员目前的处境并不坏,卢基扬诺夫(虽不是成员,但支持紧委会)是国家杜马议员,帕夫洛夫是某经济团体的领导人,斯塔拉杜博采夫成了州长,亚佐夫是国防部顾问……当然他们也不是赢家。

  如果说民主派或自由派是赢家,也难说服人。《明日报》主编普罗汉诺夫指出,民主派当年曾说,如果叛乱分子得手,国家经济将出现灾难,国家将发生内战。实际上,自从民主派接管政权后,俄罗斯经济连续数年下滑,国内总产值下降一半以上,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力衰败,1998年俄罗斯还发生经济危机,使本来就在困境中运行的经济雪上加霜。至于内战,自由派政府不仅没有阻止内战的发生,十年来仅车臣战争就发生两次,战乱和恐怖事件此起彼伏。居民的数量在减少,据有关部门统计,俄罗斯人口每年自然减员达100万人。

  许多人在回顾“8·19”事件时说,一个最大的输家是苏共,它失去了政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另一个最大的输家是俄罗斯民族,它失去了疆土,失去了大国地位,失去了辉煌。在这场巨变中得到实惠的是西方和俄罗斯的金融寡头。

  在纪念“8·19”事件十周年之际,俄罗斯媒体发表大量事件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和访谈。这些文章和访谈中有许多谜团和矛盾之处,事件的原委远未明朗。当年戈尔巴乔夫从“福罗斯”回到莫斯科时讲了一句名言:“我不会把全部东西都说出来的。”或许其他当事人也持这种态度。苏联不在了,它不可能总结自己解体的教训。苏共不在了,它也不可能理清自己失败的原因。所有的问题都留给历史学家了,而历史学家需要时间。
戈氏下台十年方悔悟 对前苏联迅速解体负主要责任
--------------------------------------------------------------------------------
2001年12月25日13:57  北京晨报

  前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不久前在莫斯科纪念前苏联“8·19”事件10周年时表示,对于“8·19”这一对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的发生,他感到十分痛惜,他同时表示自己应该对前苏联的迅速解体承担主要责任。
  这位前苏联国家领导人十分痛心地反省了自己在担任前苏联主要领导人时未能及时在前苏联进行改革、并导致了政策上的失误。新近出版的墨西哥《改革周刊》援引戈尔巴乔夫的话说,前苏联国内和苏联共产党党内改革的延误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说:“苏联当年若能及时实行改革,那局面定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此外,戈尔巴乔夫表示他支持2000年3月当选的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他认为,像普京这样一位政治经验较少的年轻政治家,能把一个处于动乱中的俄罗斯管理好,是俄罗斯人民之幸。
解体后的自由让苏联人民付出很多代价
--------------------------------------------------------------------------------
2001年12月25日13:57  人民网

  前苏联时代的社会对俄罗斯年轻人来说已经印象模糊了。他们的评价是:苏联解体后的自由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一位年轻人说:“过去,我们互相称呼为同志,大家互相尊敬,除非你真的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否则是不会有人对你厉声斥骂的。可是现在,不少人认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不过,苏联的解体又使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和自由,我们可以到各处旅游观光,不用再担心会有克格勃跟踪。”面对解体后人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尽管人们有一肚子的苦水,但是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还是不愿意回到苏联时代。
戈尔巴乔夫:我非常遗憾
--------------------------------------------------------------------------------
2001年12月25日13:56  人民网

  戈尔巴乔夫日前对8·19事件进行了回顾,他批评叶利钦滥用胜利后得到的权力,表扬了俄现总统普京在治理国家上的表现。
  谈到8·19事件和苏联的解体,前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感慨万千,他说:“由于我改革的失败,才导致了这场权力之争!”

  戈尔巴乔夫随后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景:他本打算在1991年8月20日签署新联盟条约,把前苏联由紧密联合变为松散联合,给予15个加盟共和国更大的自治权。

  但就在新联盟条约签署的前一天,戈尔巴乔夫的副手——副总统亚纳耶夫趁戈尔巴乔夫在黑海海滨休养之机突然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停止履行总统职务,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由代总统、总理、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这就是“8·19事件”。

  8月19日这天,一股莫名的紧张气氛突然包围了戈尔巴乔夫消暑纳凉的黑海海滨别墅,一夜之间,别墅四周的山头上冒出了许多全副武装的士兵,别墅通往外界的一切通讯手段都被切断。

  戈尔巴乔夫说:“这是非常难熬的两天半,我真是觉得度日如年。我们一家人被软禁在那里,与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机,但我还是保持着镇定。我告诉赖莎,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任何坏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就在这时候,戈尔巴乔夫的女儿找到了一个她随身携带的袖珍收音机。于是,在别墅外的空地上,他们收到了BBC的微弱信号,这才知道,原来莫斯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俄罗斯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多次到俄联邦议会大厦前的广场发表演讲,号召民众反对8人委员会恢复苏联铁幕政治的企图。一时间,叶利钦成了反对这个政变集团的精神领袖。

  在搭建于交通要道的街垒上,在前来戒严的坦克上,叶利钦不但地发表演讲,慷慨激昂的话语足以燃起每个俄罗斯人心中的火,让他们藏在心里的民族精神得到复苏。直到这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才意识到,他们的真正威胁已不是没有多大权威的戈尔巴乔夫,而是在莫斯科地区以及整个俄罗斯境内极具号召力的叶利钦!他们这时才决定逮捕叶利钦,但这一计划最终没能成功。

  当戈尔巴乔夫终于回到莫斯科后才发现,叶利钦已经成为了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职务,苏联国旗也从克里姆林宫上空落下。叱咤国际风云69年的大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解体。

  戈尔巴乔夫表示:“作为一名政治家,你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包括成功,也包括失败。但对于苏联最后的这种结局,我还是觉得很遗憾!”
十年后看一个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十周年
--------------------------------------------------------------------------------
2001年12月25日13:55  东方网-文汇报

  十年前,几位试图维护苏联本来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政治家发动“八·一九”事件,这被认为是在悬崖边上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仅仅两天就宣告失败。反思当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瓦解的历史,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突然得到消息,布什也懵了。他希望戈尔巴乔夫能安全渡过危机,再回到权力中心尽管此前几个月里,苏联政坛激烈的政治斗争已经广为关注,但是,8月19日事件的突发性仍然引起世界的震惊,这其中也包括苏联几十年的对手美国。美联社一则报道披露了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听到消息后措手不及的窘况。

  远离华盛顿正在缅因州度假的布什深夜接到助手的电话,得知莫斯科发生了重大事变。最初的消息同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的公告一致: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去职。

  中央情报局显然很失职,事先未能提供任何有关预测。突然得到消息,布什也懵了。在他1991年8月19日的日记里,布什写道:“同白宫外的其他人一样,我们也感到非常震惊。”

  尽管同苏联充满敌意地对峙了近半个世纪,期间也遇到过莫斯科的政治地震,但这次事变仍然令白宫措手不及。而且事后的档案表明,华盛顿当时仍然没有意识到,这次事变竟然是苏联迅速解体的开始。

  布什赶紧召集他的阁僚商讨应对的办法。这时候,他才发现华盛顿几乎所有的要员也都在外度假,全是在意外中得到消息的。这时候,国务卿贝克赶紧从他家乡的休假牧场赶过来,国防部长切尼(现任副总统)也被迫匆匆结束加拿大海边的垂钓闲暇。布什原先计划20日打高尔夫球,但显然不可能了。

  布什面临几个重大的棘手问题:美国政府该如何对待当前的苏联政权,要不要承认它?被布什看做一个“政治朋友”的戈尔巴乔夫是否安全?更严重的,谁在掌管苏联的核武库,就是说,美国是否正面临安全危机?

  伴随形势的发展,华盛顿必须表明的态度开始令布什头痛。要不要承认这次事变?如果承认,下边又会发生什么?如果不承认,又可能是什么后果?

  上午7点半,布什发表了第一次公开讲话。这是一次态度和立场都非常小心谨慎的表态。布什尽力避免使用过激的用词,也几乎没有对事件提出谴责和警告。

  到晚上,已经回到华盛顿的布什得到有关苏联局势更详细的汇报。在助手和苏联问题专家的建议下,布什的态度开始强硬。他开始使用“非法”,“违背国家和人民意愿”这样的词语。而且,据布什助手事后透露,布什在阁僚的建议下,准备同苏联当局直接联系,但是被专家劝止了。他们认为,给当局打电话,就意味着承认其合法性,有些草率了。布什听从了专家的建议。

  这时候,布什仍惦记着戈尔巴乔夫的状况。经过以往的多次交往,布什认为,戈尔巴乔夫是华盛顿一个难得的交往对手。布什希望他能够安全地渡过危机,再回到权力中心。

  几天后,局势再次变化。戈尔巴乔夫安全地回到莫斯科,回到权力中心。不过,这是他最后的一段掌权时间了。随后几个月,苏联继续激烈动荡,并最终分崩离析。

  八人委员会成员中不少人入狱,后在1992年到1994年间陆续出狱,开始新生活

  “苏联目前面临着致命的危险。”这是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1991年8月19日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中的一句。

  紧急状态委员会是由苏联代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等8人组成。这个委员会只维持了3天。8月22日,所有委员会成员被宣布违法,失去了所有的权力。

  10年过去,当时的委员会成员现在怎样?

  8月22日,根据命令,亚佐夫、克留奇科夫、亚纳耶夫等人被拘留,帕夫洛夫因病住进了医院。前内务部长普戈自杀身亡,成为八人委员会中最早离开人世的一个。

  此后,八人委员会成员及相关人员受到审判,不少人入狱服刑,成为犯人,后在1992年到1994年间陆续出狱,开始了新的生活。

  前国防部长亚佐夫重操旧业,现在是俄罗斯国防部的一名顾问。前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已经不再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目前在莫斯科市政府所属的一个部门做事。亚纳耶夫还没有退休,在一个民政福利委员会里,他还在忙碌着。

  八人委员会里现在最忙的,可能要属前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他目前是俄罗斯图拉州州长。一周前,他赶往当地一个新建成的妇产医院剪彩。孩子们在仪式上高声朗诵诗歌,医生和护士身穿洁净的白服,看着打着领带、身穿笔挺西服的州长发表讲话。

  夏日的阳光淡淡地照在这个精力充沛的州长额头上,已经有不少皱纹的脸上渗出汗水。剪彩仪式结束后,斯塔罗杜布采夫接受当地报纸《新消息报》的采访。

  “现在,我并不总是口头上说,要让全俄罗斯人更富裕,更幸福。但是,我要想方设法把钱花在服务老百姓的地方上。在这里,老百姓感受到实际的变化。我们也因此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谈到10年前的事件,斯塔罗杜布采夫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他坚持认为当年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当时,我们所有的想法就是阻止一个大国的崩溃……我相信,100年后,人们再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得到客观评价。”

  斯塔罗杜布采夫认为,苏联的解体有很多教训必须吸取。他认为,国家的民主改革应该在不损害国家物质基础以及国家政权基础的条件下缓和地展开。否则,将导致国家的混乱,从而葬送改革。这个连选连任的州长还说,他现在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无论民主,还是改革,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忘掉,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然而,当时的政权显然忽视了这一点。这是最深刻的教训。”

  退休历史教授舍曼斯基说,苏联解体,党的信仰没有错,问题出在执行者身上64岁的退休工人阿列夫京娜在19日临近的时候,不由找出过去的相片,一遍遍地翻看。1991年8月,她曾经坐火车赶往莫斯科,参加反对政府的游行。她说她当时热血奔涌。

  “当斯塔罗杜布采夫的八人委员会散摊后,我高兴地想,我们终于胜利了。我们将得到民主和自由……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都不能当饭吃。”

  1994年,她所在的工厂停产。她也只能退休了。她说她这些年很难,10年前的狂喜早就被怨愤取代了。在今年4月的州长选举中,她投了斯塔罗杜布采夫。“他为老百姓做了些实事。”她说。

  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10年前的事件已经记忆模糊。27岁的莫斯科商人马克西姆认为10年间变化最大的就是人与钱的关系。他说:“我记得,小时候,奶奶每周都从她的养老金里拿出10个卢布,给我当零花钱;现在,是我给奶奶钱,让她养老。过去,读书、看病,什么都不用花钱,可是现在,什么都得花钱,但人们口袋里却没有钱。”

  19岁的安德烈从小就梦想当个拿着话筒、对着镜头发表议论的记者,但是,受父母之命,他选择在圣彼得堡主修林业管理。“我讨厌这个专业,不愿意上课。我的学分都是从老师那里花钱买来的。我喜欢当记者,但我现在要做的却是想办法搞到一张去加拿大的签证。”

  退休教授舍曼斯基更深的感触还在于糟糕的经济状况和恶劣的社会风气。他说,很多人认为,苏联解体后,人们确实体验到某种自由的言论氛围,但是,与此同时,俄罗斯人的道德水平却大大下降了。对此,现在还是俄共党员的舍曼斯基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大家互相称呼‘同志’,人们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可是现在,人们不再关心他人,不少人认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这个社会变得恶毒、贪婪、粗鲁。”

  曾经在大学教授历史的舍曼斯基常常回顾过去几十年苏联、俄罗斯的历史。对过去,他怀有深深的留恋。对共产党走过的道路,他说他曾深深地反省。舍曼斯基说,苏联解体,党的信仰没有错,问题出在执行者身上。

  舍曼斯基常常谈及十月革命前后的那段激情岁月。他举出一个例子:1919年,苏维埃政权在分发给动员上前线的共产党员的手册中,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共产党员的称号有很多义务,只有一项特权———最先为革命而战斗。”

  “这句话,最直白,最彻底,”舍曼斯基眯着眼缓缓说:“如果我们坚持做,历史不会像今天这样。”
黯然下台十年后 戈尔巴乔夫追悔:苏联原可不解体
--------------------------------------------------------------------------------
2001年12月25日13:53  人民网

  10年前的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如今,在他辞职10周年到来之际他表示,苏联当年有可能也应该保留下来。
  戈尔巴乔夫说:“有些人说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只是起了“助产士”的作用。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在谈到苏联的一些不良现象时,戈尔巴乔夫表示:“在苏联时期国家内部形成了政治、经济等一些集团,因此,权利集中以及官僚主义束缚了国家的发展,这些现象应该铲除。而改革,最广泛的分散权利是正确的战略。”他表示,曾建议保留苏联,但后来这一方案并未受到重视。(马剑)

戈尔巴乔夫盛赞普京是一位才华横溢、成熟稳健的政治家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抨击他的老对手、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是一个大骗子,不过戈尔巴乔夫对其继任者普京的表现非常满意。

  据路透社报道,1991年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一职。在离职10周年纪念日的前夜,戈尔巴乔夫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他说:“叶利钦是一个怪人,善于玩弄诡计,他是个骗子,你绝不能相信他。”

  当年的政坛风云人物如今已经70岁高龄,他指责叶利钦埋葬了苏联,还说,曾标榜自己反对特权的叶利钦却成为最大的特权享有者。“叶利钦总是说自己反对特权制,但就连俄国沙皇也不曾拥有他所拥有的特权。”

  戈尔巴乔夫还宣称,叶利钦曾试图通过窃听电话、禁止俄罗斯驻外使馆进行接待等方式控制自己。“但叶利钦刚一下台,人们对我的态度立刻有了好转。”

  虽然对叶利钦本人存在诸多不满,但戈尔巴乔夫非常赞赏选择普京成为俄罗斯领导人的决定。“很显然,普京是一位才华横溢、成熟稳健的政治家。他为俄罗斯带来了稳定和秩序。我相信,普京的国内政策符合大多数俄罗斯人的利益。”

  戈尔巴乔夫透露,他与克里姆林宫之间有一条“特殊热线”,能够确保他与普京总统的联系,二人目前正就教育和医疗改革问题进行讨论。

■前苏联解体前我付出的种种努力

  ■但内部的变化让这一切毫无意义

  ■25日前后发生在我身边的苦辣酸甜

  ■政治上我的惨痛教训

  ■9月到11月,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敦促外国政治家们采取措施帮助俄罗斯

  “八月政变”后出现了全新的局势。一方面,激进变革道路上的许多障碍被消除了。另一方面,政变的结果激化了政治斗争,加剧了联盟内的离心倾向,国民经济危机日益严重。

  生活保障的基本系统开始失调,首先是日常用品和燃料能源储备出现混乱。货币困难达到了危机点。年底前必须再找到50至80亿美元。否则进口一停止,必将造成生产下滑,特别是在机器制造和轻工业方面。

  在当时的情况下,西方对改革的支持极其需要。一般地说,西方伙伴们了解这一点。但是他们仍然在犹豫,“举棋不定”。

  1991年9到11月,尽管国内事务非常繁忙,我几乎是每天——常常是在晚上——和外国政治活动家们会晤(有时一天有两三个会晤),敦促他们采取具体步骤。那几个月和我谈过话的人有:梅杰、科尔、密特朗、布什、安德烈奥蒂、冈萨雷斯、所有“七国集团”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外长和财政部长、国会议员和大实业家们。

  我认为,和“七国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计划1991年9月已经初露端倪。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专家都认为问题非常紧迫,然而是可以解决的。和国家的潜力相比,问题也没有多么大。归根结底,650亿美元的外债,对于我国来说算得了什么呢?问题甚至还不在于别人还欠我们一大笔债务——840亿美元,是我们国家总的潜力在那里摆着。

  对外国伙伴们坚持不懈地、多方面地进行工作,总是不会没有结果的。11月12日,梅杰告诉我,经过协商,“七国集团”和欧共体同意了数额为10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计划。

  12月2日,我接到了约翰·梅杰的重要信件。信中具体列举了“七国集团”在提供食品、药物帮助和使联盟参与世界经济联系方面所承担的义务。然而,一周后便发生了“别洛韦日密林”事件。

  ■然而“别洛韦日”及其后的“阿拉木图”改变了一切

  关于解散苏联的“别洛韦日协议”在国外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响。西方二流政治家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苏联的泯灭是他们的基本目标,“冷战”就是为了这个目的。然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人物们对此却感到忧心忡忡。当这个问题本身刚一出现的时候,他们在自己的政策中就选择了保存我国统一完整的方针。显而易见的是,苏联解体将造成一个危险的地缘政治真空,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为了获取第一手信息,乔治·布什决定紧急派詹姆斯贝克尔来莫斯科。和贝克尔谈话是在阿拉木图会晤前夕进行的。这里我简要引述如下。

  “我的作用,”我强调说,“显然应该是利用自己的政治可能,阻止进一步分裂。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您知道,明斯克协议是很容易通过的,但是以这个协议为基础是无法生活的。”

  “我们赞同您的观点,”他说,“别洛韦日协议只不过是一个外壳。不仅如此,已经出现自相矛盾的声明,甚至有悖于所签协议的基本条款。”贝克怀疑独联体能够建立起共同的国防,“将会出现10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且每个国家都将有自己的对外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将产生一个问题:既然有10种独立的对外政策,怎么还能谈得上共同的国防呢?而且由谁向联合武装力量总指挥发布命令呢?他将接受谁的指示呢?”

  我向他重申了我在自己同胞面前所坚持的东西:要求至少最后召开一次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而且必须就对外政策问题进行一次协商。

  12月19日晚,德国总理科尔打来电话。“你们那里到底怎么了,阿拉木图会晤前夕最新的评价怎样,事态的发展方向如何,您在这个未来联合体中处于什么地位,它能不能站得住脚,总之,对于这一切,你是怎么看的?”

  我说的第一点是:拒绝作为联盟国家的主权国家联盟协议,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的错误。一个国家历史地形成了,就不应该走分崩离析的道路,而应该走权力再分配的道路。而且不光是在各共和国之间,在各共和国之内、在各地区之间——在自管的基础上——也应该这样。

  阿拉木图会晤后,密特朗是和我谈话的第一位外国国务活动家。谈话是在12月21日进行的。我对密特朗说,近日我将宣布自己辞去总统职务的决定。

  12月25日,我和布什还通了一次电话。我对他说,大约两小时后我将发表辞职声明。那一天,我签署了向国务活动家们的告别信。我和他们共事6年,解决了不少复杂的国际问题。我生活中新的阶段开始了。然而国际政治依然是我关注的中心。

  ■我的办公室被占用,住宅一夜间被封

  对于我来说,一个新的生活领域开始了。根据我的请求,俄罗斯总统签署一项命令,要求拨出一处房子,供社会——经济和政治——理论研究基金会使用,这个基金会是我决定建立并由我领导的,以便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开展活动。(几个月后叶利钦拒绝履行这个决定。)

  任何欢送会也没有。独联体各国领导人没有一个人给我打过电话。无论是离职当天,还是离职以后,三年多时间里从没有谁给我打过电话。

  原来商定:12月30日以前,我结束在克里姆林宫的工作。12月27日,本来安排好了我要和日本报纸《读卖新闻》的记者们谈话。但是上午克里姆林宫接待室给我打来电话,说上午8点半钟有关人员已用了我的办公室……

  12月25日,在我发表电视讲话之前,一帮人来到我在科西金大街的住处,要封总统住宅。我的家人、保卫官员全都明白。没什么好说的,行动迅速麻利,甚至有些恶狠狠的样子。一个昼夜,我们搬到了新的住处。早上我看到了结果——东西堆放得乱七八糟:书籍、各种器皿、公文夹、报纸、信件,天知道还有什么。

  此时此刻,如烟往事,浮上心头,已是明日黄花。新事旧事,已恍若隔世,不堪回首。这些一去不复返的历史陈迹,桩桩件件,为国为民,无不感同身受,使我思前想后,感慨万千。

  我沉浸在痛苦的思考之中。一次次地得出同一个结论——我们尚处于1985年3、4月刚刚踏上的道路的初始阶段。让人们随便去说“戈尔巴乔夫时代”的终结吧,最主要的东西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我在政治上的几大教训

  现在谈谈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些政治教训。

  我还在大学课堂的时候就领略到了政治的奥妙,当时我阅读了亚里士多德、马基雅弗利、孟德斯鸠、洛克、杰弗逊、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当然,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

  但我们所遇到的问题,除了因改革、民主化、经济和政治变革而引发出来的是全新的外,毕竟我的主要教训仍然是旧有的,它像世界一样古老。那就是——必须掌握好分寸。它是柏拉图让写在自己学院殿堂正门口的一句箴言。

  几乎我们所有的挫折、错误和损失恰恰都和我们偏离了合理分寸相联系。有时候是在实行业已成熟的步骤时过分急躁;而有时候又相反——拖拖拉拉,慢慢腾腾。我承认我和我的幕僚们并不总能够找到最佳的行动方案,但我应该补充说的是,许多事情并不取决于我们。导致联盟解体的事态的恶性发展,恰恰是那些丧失一切分寸感、不惜任何代价、一意孤行要保持旧秩序和自己权力的势力所为的结果,另外一些人则不惜一切手段来抓取权力。

  这个例子再次暴露出人类最有害的贪欲之一——权力欲——的全部悲剧性后果。

  但这是新的莎士比亚和普希金的创作主题。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职业政治家,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应该再次强调,追求权力的人应该有一根不能滥用职权的精神主心骨。在这方面,我的良心是清白的。我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时,我拥有的权力可以和专制帝王相媲美。但我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的目标是将权力置于民主的监督之下,使其具有合法性。在这条道路上,1991年12月我不得不经受了最严重的考验。

  我从许多人那里听到一种意见,说戈尔巴乔夫最大的错误在于他把权力拱手让出去了。这被看做是软弱的表现,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失败。迄今为止,在所有的价值衡量表上,丧失权力的统治者都是失败者。对于这一点,我有不同看法。

  我不仅有思想准备,而且实际上我有意识地把事情办成这样,即到了一定的阶段,届时稳定的民主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也就可以易手了,从人民选举出来的一部分人手里转交给他们推选的另一部分人手里。实际上,联盟协议签署后我是打算这样移交权力的。遗憾的是,由于八月和十二月的阴谋造成的结果,这种可能被破坏了。

  我生平的另一个重要教训就是: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暴力是没有用的。

  我几乎毫不怀疑:许多读者在这里会露出怀疑的微笑。的确,当周围正在流血,我们眼看着许多粗暴无礼的势力在践踏正义,而且屡屡得手。只要暴力手段实际上在许多国家仍然在使用,就很难使人相信还有什么正义可言。

  如果丢掉偏见,仔细认真地看一看前苏联、南斯拉夫和世界其他许多地方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就不难相信:那些使用暴力的地方,结果都是两败俱伤。当然,可以把力量弱的一方的反抗暂时镇压下去,推行自己的意志。但易燃材料早晚会积累起来,必将引起爆炸。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的情况下我都坚决主张利用政治协商可能的缘故。

  谴责暴力,当然,重要的是不要陷入极端。这里,正如在其他一切问题上一样,需要掌握好分寸。遗憾的是,不使用点强制性手段,现代社会就无法生活。问题的实质全在于对强制性手段要严格仔细地权衡。而且特别重要的是,要使用得当,完全符合法律。

  最后,我还想谈谈我在政治活动中的一个主导思想。它就是革新的思想。以前体制的根本弊端恰恰就在于它不能革新。苏联和西方竞赛中之所以落伍,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早在60年代就懂得结构调整和高科技的必要性,知道必须对整个生产机构进行革新。

  但是现在,同样是在西方,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还必须在社会方面进行变革。青年人对自己的状况又感到了不满。自管的问题、各民族关系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而且通常用传统理论的观点已经不能作为实际政策的有效基础了。这就是说,必须提高我们思维的水平,创立社会发展的新的综合观念。

  ■本文节选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戈尔巴乔夫唯一一本回忆录——《真相与自白—》的最后一章,大小标题由编者所加。
没有戈氏我们要面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另外,对GCD来说,只有戈氏这样的改革派才能让其最终焕发青春.
苏联对中国的态度应该要比对美国好吧
不,,苏联才是当初帮助了我们的人,尽管后来有矛盾却也不至于和美帝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