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轻的手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21:01:51
1976年济南军区修械厂研制成功一种小型手枪,定名为1977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77式手枪。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二种手枪,主要配备高级军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业人员。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更适合隐蔽携带,执行特殊战斗任务。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惯性闭锁,击针平移式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和到位保险。其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这在国外各种手枪中还尚无先例,利用该机构可实现单手装填枪弹或单手排除瞎火弹,提高了手枪射击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由于该枪设计独特、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单手装填射击,因此深受部队的青睐,同时也引起国外同行的注目。

后来的改进型有77B、77B2、NP20型等,口径均为9毫米,使用国际流行的9×19巴拉贝鲁姆枪弹,弹匣容量9发,增设了弹匣保险和击针保险机构。研制者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打开手枪保险的状态下,手枪在1.3米高度上,从6个方向进行跌落,仍然不会走火,其独特之处是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便于单手装填或排除瞎火枪弹,提高了射击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性能参数:

口径:7.62mm

全长:149mm

重量:500g

弹容:7发 11475244136248300_small.jpg1976年济南军区修械厂研制成功一种小型手枪,定名为1977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77式手枪。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二种手枪,主要配备高级军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业人员。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更适合隐蔽携带,执行特殊战斗任务。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惯性闭锁,击针平移式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和到位保险。其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这在国外各种手枪中还尚无先例,利用该机构可实现单手装填枪弹或单手排除瞎火弹,提高了手枪射击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由于该枪设计独特、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单手装填射击,因此深受部队的青睐,同时也引起国外同行的注目。

后来的改进型有77B、77B2、NP20型等,口径均为9毫米,使用国际流行的9×19巴拉贝鲁姆枪弹,弹匣容量9发,增设了弹匣保险和击针保险机构。研制者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打开手枪保险的状态下,手枪在1.3米高度上,从6个方向进行跌落,仍然不会走火,其独特之处是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便于单手装填或排除瞎火枪弹,提高了射击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性能参数:

口径:7.62mm

全长:149mm

重量:500g

弹容:7发 11475244136248300_small.jpg
好象精度 保险 威力都不怎么样
扳机护圈打手
很丢人的一支枪,解放军报(印象中是解放军报)首先胡乱吹嘘了一番。

“其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这在国外各种手枪中还尚无先例”,尤其是这句。
84比他还重么?
84式只有380克吧?
单手装填的手枪N年前就出现在德国了......................
最初设计来反劫机的
原帖由 圣龙骑士 于 2008-4-20 16:00 发表
最初设计来反劫机的

设计来反劫机的是84
原帖由 Ghost007a 于 2008-4-20 10:53 发表
扳机护圈打手

早期型存在的问题~后面有改进
原帖由 JCFERRET 于 2008-4-20 11:01 发表
很丢人的一支枪,解放军报(印象中是解放军报)首先胡乱吹嘘了一番。

“其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这在国外各种手枪中还尚无先例”,尤其是这句。

保险不完善,安全性不佳,没有空仓挂机~但是精度还可以
原帖由 c.a.t.f 于 2008-4-20 17:46 发表

保险不完善,安全性不佳,没有空仓挂机~但是精度还可以

单手装填不实用,还容易咬手。
原帖由 c.a.t.f 于 2008-4-20 17:46 发表
  保险不完善,安全性不佳,没有空仓挂机~但是精度还可以

  故障率高,参加奥地利特警比赛,枪机故障,解救人质科目失败。
原帖由 JCFERRET 于 2008-4-20 18:03 发表

单手装填不实用,还容易咬手。

  缺口瞄准具如果大一点,用缺口在裤袋上一拉就能上膛(当年遭到王康严厉批评)。或者手枪小一点,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也能上膛。
我的配枪就是77,配了几年了,总共才打了20多发弹,都是在靶场打的,感觉在20米的距离上精度不如64,后座力也比64稍大,握吧太短,我手比较大,拿着有点别扭,可靠性也不好,我的这支就经常在打了第一枪后,第二发子弹就卡壳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凑合着用吧,反正这东西威慑作用是主要的.不过我们对此枪比较满意的是响声够大,这样在鸣枪警告的时候不怕对方听不到:D 有人说77的单手上膛功能不实用,但在实际上,我们的专业打击骑抢工作队就是统一用77的,因为可以在骑摩托车行进时上膛射击,以前法制在线曾经有一个节目说佛山警方打骑抢时,在摩托车时速120公里的情况下,骑手用此枪击破犯罪嫌疑人所驾车辆的轮胎,换成其他手枪,是做不到这点的
要是给我配枪,我宁可要64也不要77,一句话,不伦不类。
腰带里拔枪方便,俺喜欢锯掉准星的盒子炮”,难道要求设计师专门设计没有准星的手枪?
原帖由 左手之王 于 2008-4-20 18:31 发表
我的配枪就是77,配了几年了,总共才打了20多发弹,都是在靶场打的,感觉在20米的距离上精度不如64,后座力也比64稍大,握吧太短,我手比较大,拿着有点别扭,可靠性也不好,我的这支就经常在打了第一枪后,第二发子弹就卡壳了, ...

哈哈...有时候心里威慑比真正打在他的头上要厉害的多...;funk
原帖由 左手之王 于 2008-4-20 18:31 发表
我的配枪就是77,配了几年了,总共才打了20多发弹,都是在靶场打的,感觉在20米的距离上精度不如64,后座力也比64稍大,握吧太短,我手比较大,拿着有点别扭,可靠性也不好,我的这支就经常在打了第一枪后,第二发子弹就卡壳了, ...


那是因为你不会打77,总共才20发子弹怎么能练出个好枪手呢?77手枪的设计还是有称道之处的,作为警察用枪来说还是很隐蔽的,但是作为特警用枪就很不伦不类。分析武器一定要看它的用途和适用人群。77卡壳是设计上的一个妥协构成的缺陷。弥补的办法是击发后手指需立刻离开扳机就不会卡,压住扳机稍长时间就会卡壳。但是这样的动作需要多次训练,而且基于这个动作很难做出双连击射击。后坐力大也是事实,而且握把太短无法有效控制后坐力。一般我打77都不是速射,5发精度射也只能打到48环左右,个人感觉不是很好。
还有可靠性和平时保养有很大关系~77打得不多,大概200发,没有卡过,要真是打两发就卡怎么能通过定型?当然,不排除拿到一把有问题的枪
“...由于该枪设计独特、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单手装填射击,因此深受部队的青睐,同时也引起国外同行的注目。...”
似乎所有八股里对所有的自产装备都是这么评价的,但就我在部队里,似乎没有人青睐过这个东西,主要是故障率偏高,握把不舒服。当然最大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也许和官方的审美观点不同吧,个人觉得这个枪奇丑。
原帖由 新侨联委员 于 2008-4-20 18:23 发表

  缺口瞄准具如果大一点,用缺口在裤袋上一拉就能上膛(当年遭到王康严厉批评)。或者手枪小一点,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也能上膛。


委员兄,请问这个遭到批评是怎么回事?因为违反操作规范吗?还有奥地利特警比赛,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有没有细节?谢谢。
原帖由 新侨联委员 于 2008-4-20 18:23 发表

  缺口瞄准具如果大一点,用缺口在裤袋上一拉就能上膛(当年遭到王康严厉批评)。或者手枪小一点,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也能上膛。


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那是隐蔽的时候的验枪动作,不是上膛动作。
1988年6月,特警5名队员在原校长侯义明的率领下,赴奥地利参加世界宪兵特种部队三项技能竞技比赛。第一项是营救人质。队员们在干净利落地跃过开始通过各类障碍,排除了爆炸物。但最后由于枪械故障,有一名罪犯没有消灭掉,名次一下落在了后面。但大家毫不灰心,决心在后两项比赛中一显身手,把名次夺回来。第二天射击比赛中,队员们弹无虚发,顺利完成了比赛内容。王维春、张德宝还跻身前10名“最佳枪手”行列。外国选手看到中国队员用不带瞄准镜的枪打出这样好的成绩,连声称赞:“奇迹、奇迹 !”在最后一项超越障碍的比赛中,要通过一条高5米、长30米的空中绳索,队员孟广福在营救人质比赛时不慎碰伤右腿,膝盖肿得很高,奥方医生劝他放弃这项比赛。为了不影响比赛名次,小孟咬牙爬上绳索,由于右腿无法用力,他就把腿挂在绳索上,用双手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右腿被绳索磨破了全然不顾,当冲过终点时,殷红的鲜血已浸透了裤腿。事后,小孟说:“当时,我头脑里只有一个拼字,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坚持到底。”在这次规模最大的世界反恐怖部队竞技比赛中,初出茅庐的中国特警拼出了威风,拼出了士气,在有29个代表队参加的比赛中,一举夺得第7名。
原帖由 c.a.t.f 于 2008-4-20 17:45 发表

早期型存在的问题~后面有改进

我就被77打过手
原帖由 lzz 于 2008-4-22 23:45 发表
1988年6月,特警5名队员在原校长侯义明的率领下,赴奥地利参加世界宪兵特种部队三项技能竞技比赛。第一项是营救人质。队员们在干净利落地跃过开始通过各类障碍,排除了爆炸物。但最后由于枪械故障,有一名罪犯没有消 ...


多谢lzz兄提供资料。不过这文章好像是处处可见的“御用文章”,只差没说“OK!OK!”了。:D
单手上膛搞那麽复杂不如用轮.:D
原帖由 屠城校尉 于 2008-4-23 12:43 发表
单手上膛搞那麽复杂不如用轮.:D

国产手枪俺都能单手上膛~:D
原帖由 独翔翼 于 2008-4-23 09:38 发表

我就被77打过手

后期的扳机护环和套筒是半联动的,扣护环能带动套筒,而拉套筒护环不动
萝卜青菜.......:D
原帖由 山人256 于 2008-4-20 22:26 发表
  呵呵,您的“裤袋”可够结实的,不怕被照门扯破了?
  话说回来,照门也确实不是用来上膛的,不能为方便您上膛来设计。所以说,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如果有李向阳说,“为了从腰带里拔枪方便,俺喜欢锯掉准星的盒子炮”,难道要求设计师专门设计没有准星的手枪?

  裤袋还是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照门也不是每次用来挂裤袋上膛。挂裤袋上膛法仅仅是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平时不用。一年也用不上多少次。
  照门不是用来上膛的,有这个功能,那非常方便。增高照门设计上也没有问题啊
  没有准星的枪,有,有微型手枪没有准星。
原帖由 JUHT 于 2008-4-22 08:44 发表
  委员兄,请问这个遭到批评是怎么回事?因为违反操作规范吗?还有奥地利特警比赛,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有没有细节?谢谢。

  和山人批评的基本一样。没有细节。
谢委员兄回复。
]]
楼上的图片是77的改进型吧,枪把加长了,握上去看来舒服多了,不过好象大多数的77改进型都取消了单手上膛这个功能了。这个77改是什么型号啊?
77B2~~~NP24
]]
原帖由 左手之王 于 2008-4-20 18:31 发表
我的配枪就是77,配了几年了,总共才打了20多发弹,都是在靶场打的,感觉在20米的距离上精度不如64,后座力也比64稍大,握吧太短,我手比较大,拿着有点别扭,可靠性也不好,我的这支就经常在打了第一枪后,第二发子弹就卡壳了, ...

卡壳底情况我建议老兄注意下上弹夹底动作,这是77设计底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缺陷。77的枪把底部胶把和铁框间有一凹槽,弹夹要上到与凹槽平齐的地方才算把弹夹上到位,不然在打第二发时,第一发的弹壳退壳时刚好顶住第二发弹,但我们因为手掌比握把长,上弹夹时手掌的肉档住了位置,弹夹往往没到位(没被卡笋卡住),第一发的弹是勉强推入弹窝的。我们的动作要求是把弹夹上上后,要用手拍击一下,确保弹夹卡笋卡住弹夹。
原帖由 新侨联委员 于 2008-4-25 17:22 发表

  裤袋还是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照门也不是每次用来挂裤袋上膛。挂裤袋上膛法仅仅是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平时不用。一年也用不上多少次。
  照门不是用来上膛的,有这个功能,那非常方便。增高照门设计上也没 ...

  微型手枪为什么不设计准星?想过么?
  作为手枪,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外表面有突出或钩挂衣物的部位,以方便携行和拔枪,仅此而已。
  关于裤袋,说个小笑话,某同学裤袋边缘都已经磨破了,其他同学说,凭这个就能知道你小子军容不整,经常“三手”。:D
77的最大问题是保险机构设计严重缺陷,仅有手动和不到位保险,而没有任何防偶发保险,  因此手动保险打开时极容易走火。  据说定型试验时就多次发生走火事故,待击的手枪只要轻轻碰一下就会走火。虽然加以改进,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从安全性上讲,77还不如古老的勃朗宁1910。
很多人说54容易走火,其实77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