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国际“诤友”要有多元化的雅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5:11:06
2008年04月10日 09:14
新京报作者: 周庆安
按:会说流利汉语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北京大学用中文发表演讲时,用了“诤友”这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词汇,来形容中澳两国的关系。诤友意味着说真话的朋友,负责任的朋友,而要当诤友,首先需要的显然是多元化的雅量。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甫一上任,就因为其深厚的中国背景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昨天,这位会说流利汉语的总理在北京大学用中文发表演讲时,用了“诤友”这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词汇。他解释说,“真正的友谊是敢于说出不同的意见,能够就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有原则的对话“,他希望澳大利亚和中国建立起“着眼于持久、深刻和真诚友谊”的“诤友”关系。陆克文还建议将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与美国提出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结合起来。(据新华社报道)

熟悉中文的陆克文用这个中文词汇,来形容国家关系的敏感问题,值得关注。在两国关系中,除了安全、利益等重要命题外,现实主义者一般都较少谈及所谓的“说真话”、“提批评”,更不要说相互指出缺点和错误,毕竟这有着干涉别国内政的嫌疑。而在汉语中,所谓“诤友”恰恰就是说真话的朋友,负责任的朋友,敢批评的朋友。

然而,要当诤友,首先要有多元化的雅量。其实,2008年的“诤友”与2005年的“责任攸关方”两个概念相似。“诤友”理念的提出,是这种责任观念的进一步延伸。一方面,这都是希望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各国能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加深入的作用。这势必会涉及各国发展的不同道路、不同政治制度以及不同的利益取向。

在全球政治发展中,差异化的制度选择和经验接纳,首先是对各国雅量的一种考验。如果没有一种对各国选择的宽容和理解,那么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是无法形成的。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时,能否具备政治心理上的平等,实际上是澳大利亚的雅量所在。而这种雅量对于中国来说也不例外。一直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理念成为中国现代化中的重要参照,但是西方国家又一直曾经是中国民族独立的伤痛回忆。因此当我们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参与世界事务的时候,政府和公众舆论能否有这样的雅量,听取别国对于自身政策的批评和建议,恐怕也是陆克文没有明说的问题。

实际上,此次陆克文“诤友”观的提出,也是澳大利亚对于新型国家关系的一种理性概括。自冷战结束之后,多数国家都在为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新型世界秩序而各自主张,但是在国与国关系领域,多数人却仍然秉承着传统的现实主义选择。而澳大利亚要实现陆克文保持独立性的实用主义外交,就首先要选择一个可以成为“诤友”的邻国。

而中澳两国并非领土接壤,也没有太大的历史争议,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分量,要大于安全战略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中澳双边贸易额在1972年两国建交时尚不足1亿美元,而2007年已经达到438.46亿美元,高于中英和中法贸易额。当然,中澳之间也在一些问题上有看法分歧。陆克文要让澳大利亚和中国成为诤友,首先就是看到了两国之间的巨大对话空间和交流可能。

敢于说出不同的意见,能够就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有原则的对话———按照陆克文的说法,在国家关系的不同领域,“诤友”是一种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描述;但是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之间,这种理想却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至少,陆克文流利的中文,就给我们展示了这种诤友的文化前提。2008年04月10日 09:14
新京报作者: 周庆安
按:会说流利汉语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北京大学用中文发表演讲时,用了“诤友”这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词汇,来形容中澳两国的关系。诤友意味着说真话的朋友,负责任的朋友,而要当诤友,首先需要的显然是多元化的雅量。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甫一上任,就因为其深厚的中国背景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昨天,这位会说流利汉语的总理在北京大学用中文发表演讲时,用了“诤友”这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词汇。他解释说,“真正的友谊是敢于说出不同的意见,能够就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有原则的对话“,他希望澳大利亚和中国建立起“着眼于持久、深刻和真诚友谊”的“诤友”关系。陆克文还建议将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与美国提出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结合起来。(据新华社报道)

熟悉中文的陆克文用这个中文词汇,来形容国家关系的敏感问题,值得关注。在两国关系中,除了安全、利益等重要命题外,现实主义者一般都较少谈及所谓的“说真话”、“提批评”,更不要说相互指出缺点和错误,毕竟这有着干涉别国内政的嫌疑。而在汉语中,所谓“诤友”恰恰就是说真话的朋友,负责任的朋友,敢批评的朋友。

然而,要当诤友,首先要有多元化的雅量。其实,2008年的“诤友”与2005年的“责任攸关方”两个概念相似。“诤友”理念的提出,是这种责任观念的进一步延伸。一方面,这都是希望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各国能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加深入的作用。这势必会涉及各国发展的不同道路、不同政治制度以及不同的利益取向。

在全球政治发展中,差异化的制度选择和经验接纳,首先是对各国雅量的一种考验。如果没有一种对各国选择的宽容和理解,那么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是无法形成的。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时,能否具备政治心理上的平等,实际上是澳大利亚的雅量所在。而这种雅量对于中国来说也不例外。一直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理念成为中国现代化中的重要参照,但是西方国家又一直曾经是中国民族独立的伤痛回忆。因此当我们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参与世界事务的时候,政府和公众舆论能否有这样的雅量,听取别国对于自身政策的批评和建议,恐怕也是陆克文没有明说的问题。

实际上,此次陆克文“诤友”观的提出,也是澳大利亚对于新型国家关系的一种理性概括。自冷战结束之后,多数国家都在为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新型世界秩序而各自主张,但是在国与国关系领域,多数人却仍然秉承着传统的现实主义选择。而澳大利亚要实现陆克文保持独立性的实用主义外交,就首先要选择一个可以成为“诤友”的邻国。

而中澳两国并非领土接壤,也没有太大的历史争议,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分量,要大于安全战略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中澳双边贸易额在1972年两国建交时尚不足1亿美元,而2007年已经达到438.46亿美元,高于中英和中法贸易额。当然,中澳之间也在一些问题上有看法分歧。陆克文要让澳大利亚和中国成为诤友,首先就是看到了两国之间的巨大对话空间和交流可能。

敢于说出不同的意见,能够就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有原则的对话———按照陆克文的说法,在国家关系的不同领域,“诤友”是一种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描述;但是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之间,这种理想却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至少,陆克文流利的中文,就给我们展示了这种诤友的文化前提。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谁是诤友?谁是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