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强文之一:关于中正式的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0:33:02
关于中正式(此贴系讨论,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作者:牛戈

其一,关于网上有人说中正式抗战开始后的产品不如早期产品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中正式在抗战前的产品,全是巩县厂生产,质量没大的变化,应该是比较优秀的。抗战暴发后,特别是1940年兵工厂内迁完成后,相对于战前产品,质量只有更好而不是变差了。

抗战全面暴发后的1937年9月开始,全国的兵工厂内迁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到1940年,全国原属于各路诸候的兵工厂全部彻底地进行了归并、合组,统一命名,实现了高度集中的统一,原有的地方军阀特色被彻底根除,而成为国家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的国有兵工单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合并、重组与恢复生产并不是内迁结束后的1940年才开始,而是边迁移边调整组合边恢复生产,一直没断线的。在兵工内迁并收归国府的壮举中,原来那些地方诸候们表现得是非常好的,是应该给予全面肯定的,历史在写到这一点时,应该给他们打满分。

归并合组后的兵工厂,在兵工署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实施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根据战争的需要,各厂集中全国的专门的人才、专门的机器进行某一项产品的专门的生产。比如,兵工原料的生产专由第二十四厂(原刘湘川军之重庆电力炼钢厂)承担。这时的二十四厂,其前身尽管也是炼钢厂,但已经不再是原先那个四川土皇帝刘湘的炼钢厂了,而是集全国炼钢方面的精英、器材与原材料的国家级炼钢厂了。下列的情况也是一样,比如,步枪的生产专由第一厂(原汉阳兵工厂并接收巩县兵工厂)、第二十一厂(原金陵兵工厂)和第四十一厂(原陈济棠粤军第一兵工厂)等三家承担;迫击炮的生产专由第十厂(原兵工署株州炮兵研究处)、第五十厂(原陈济棠粤军第二兵工厂)、第二十一厂等三个厂承担;子弹的生产专由第二十厂(原刘湘川军第二兵工厂)、第二十五厂(原兵工署株州兵工厂)、第四十厂(原李宗仁桂军第一兵工厂)等三个厂承担;火药的生产专由第二厂(原汉阳火药厂)承担;手榴弹的生产专由第三十厂(原韩复榘西北军之济南兵工厂)承担;刺刀的生产专由第三十一厂(原宋哲元西北军之二十九军兵工厂)承担。还有很多,诸如化学品、炮队镜、光学仪器、工兵器械等也都由兵工署统一组织专门的厂进行生产。

我上面不厌其烦地列举这么一大串的单位和生产任务区分,其目的,就是想说明:从1937年开始以后的中国各兵工厂,已经不再是军阀割据时期那些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又小而全的兵工厂了,经过了三年的艰辛努力,已经成为一个经过了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重组后统一计划的、高度集中的、分工明确的、互相补充又互相协作的有机整体。虽然和西方列强相比,我国此时的兵工生产依然落后,包括枪械的生产也可能仍不如人,但从纵向比,不论其人才、设备、原料等的组织,还是科研、生产技术,都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抗战开始后出品枪械(主要是枪械,火炮则仅限于迫击炮和战防炮,其它还不行)的质量和战前相比,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不是越来越差。单就中正式来说,内迁后三个厂出品的绝对不比战前出品的差。从1940年开始,二十一厂承担了对中正式步枪的改进科研任务,至1943年10月改制完成。改进后的新的中正式不论哪方面都比原枪更加精良。

还有,虽然某项兵器分由二至三个不同的厂进行生产,但从图纸到模具、到原材料、到技术力量等都是统一调配,都是按一个标准实施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抗战前那种质量参差的情况。

可能有人认为,抗战时的中国军队是以中正式为主力步枪参战的。实际不是的。中正式作为国产步枪,尽管它已被确定为国军的制式步枪,但由于受国防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太甚,步兵武器的转产与换装来的十分的缓慢(目前解放军现役步枪五六式、八一式、九五式三代同堂的现象,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因而在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步枪仍然是包括汉阳造在内的中外生产的杂式步枪占多数。

这些万国造步枪,即使是同一种枪型,由于产自不同的厂家,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国内一些地方小厂、修械所等仿制的步枪,其质量更是千差万别。但中正式不是这样。中正式从始至终是在国民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生产的,如果说质量和形制上有什么不同,那只能说是前后期生产的有些差别,而且是后期生产的比前期生产的越来越好。

说到七九步枪弹与六五步枪弹的对比,前者杀伤力大于后者,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结论了(当然也不是象有些网友说的那么悬殊,六五子弹杀伤力差的说法显然被有意无意的炒作了),但说到中正式与三八式的对比,就不那么好说了。诚然,枪,只是一个发射子弹的工具,你发射的子弹不如人,你这枪自然也就不如人了。这话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际上不完全如此。衡量一支枪的优劣,固然主要看它发射子弹的杀伤力大小如何,但也要考虑该枪的射击精度、有效射程、枪管寿命以及人机工程、可靠性、勤务性、经济性和作战的对象、战场的环境等诸多因素。我觉得,中正式和三八式在某些方面互有短长,但总的来说,难分高下。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待准备略加成熟后再贴上来与大家讨论。


其二,关于中正式因磨损而导致射程降低的问题,我同样不敢苟同。

网上有人说曾亲耳听当年的老兵说中正式由于生产的质量和使用过度等问题而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我同样不敢苟同。当年的亲历者,理应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在我看来,当年老兵的话也要进行分析探究,而不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使用。

前边已经说了,中正式的生产,自始至终在中央的组织领导下由指定的少数几个厂生产,没有任何小厂私自仿制;中正式的出品,战时比战前更精良。同时认为,中正式在抗战时特别是前六个年头的装备并不普遍。这一点容再多说几句。

中正式从诞生后虽然一直在生产,但一直到1944年以前,其产量并不是很大。以第二十一兵工厂1939年迁渝后恢复生产至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时的步枪产量为例,到1943年底以前,该厂生产了汉阳造计206814支,而没有一支中正式的生产纪录,然而到了1944年,汉阳造仅生产了350支,便结束了它半个世纪的风云际会,停工下马。而中正式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生产量却飑升至86500支。当然这只是二十一厂一家的情况,其他两个厂的出品数字我没查到,但可能也差不了太多,且第一、第四十一两厂的步枪生产能力加起来也远不及二十一厂(以1945年的统计,三厂的步枪生产能力分别为:一厂月产量5400支,二十一厂月产量8000支,四十一厂月产量1000支),故该厂的情况应该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唯一可能的差别是第一厂与第二十一厂的侧重点有可能不同。即二十一厂虽然是以原金陵兵工厂改称的,但该厂的制枪厂则是接收的原汉阳兵工厂的制枪厂,汉阳造是其拳头产品,故抗战前六年汉阳造生产比重较大。而第一厂虽然是汉阳兵工厂的老底子,但其制枪厂则又是接收的原巩县兵工厂的制枪厂,所以第一厂生产中正式应是驾轻就熟,因而可能生产中正式的比重要大些。但考虑到一厂与二十一厂生产能力上及复工时间上的差距(二十一厂于三七年底即复工,一厂则在搬迁过程中两次遭遇轰炸,损失惨重,至四0年初始复工),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一时期的步枪生产仍是以汉阳造为主。再考虑到生产与装备的时间差,那么就又可以认定,大批量的中正式装备部队时,已然是中正式完成改制和汉阳造全面停产之后的事了,而这时已接近抗战的尾声。也就是说,到抗战结束时,绝大多数中正式应该还是新枪,如果使用与保养得法,应该不会象有些老兵说的磨损的那么严重。

那这些老兵又是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他们也会说假话吗?

不是的。我绝对不是认为前辈们是在说假话说慌话,一点也没这个意思。但我认为,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当年角色地位的限制,他们对某些事情可能也未必搞的清楚,还有就是我们对他们所处的背景和言语习惯不甚了解,因而造成了误解。

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老兵们将中正式作为那个时代所有仿制的毛瑟枪的泛称了。还有一种可能,是那些老兵将别的枪误认为是中正式了。

在百年以来的兵器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某型枪的名声足够响时,当它的名字已经是老弱妇儒尽人皆知时,在民间,甚至在行伍间,它就往往会成为与它同类的但不同品牌的所有的枪的泛称。比如毛瑟枪、三八枪等就曾经是所有非自动步枪的泛称,盒子枪也曾是所有手枪的泛称(到了今天有些人还将背挎式的五四式手枪称作盒子枪)等。那么是不是中正式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呢?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即将别的类似的枪真的就认作中正式了呢?

我看很有可能。

举个例子,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和一位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军九十二军当过兵的老人交谈,我问:您当时用的什么枪?他答:老美的中正式。我不解,反问:美国造的中正式吗?他肯定。我愕然,追问,可他也说不清楚什么了。我大惑,难不成美国也曾仿制过我们的中正式吗?或者说中正式还曾在美国生产过吗?

直到后来,看到了一篇文字,才终于解开这困扰了我二十年的谜团。这段文字讲,当年许多国军士兵,将美援的M1903步枪称作“花旗中正式”,原因是该枪从远处看,其长短和外部轮廓都与中正式相似,而中正式的名字在当时叫的很响,因而有此一称。“花旗中正式”,“老美的中正式”,这二者不是正好可以互相印证的吗。

说实在的,M1903的外观从远处看是有点象中正式,但近看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到是内战时期曾经进口到中国的德国M24、捷克VZ24、比利时FN1924/1930等枪以及它们的中国仿制品,由于与中正式有着嫡亲的血缘关系,从外观到口径到结构都更象中正式,远看近看都象,以至于某些专业书籍和兵器杂志也时不时地将其混淆。于是我就想,既然老兵们把不怎么象的M1903都可以称作中正式,他们会不会也将比M1903更象中正式的M24、VZ24、FN24以及大量的中国仿制品也统统称作或者看作我们的民24呢?

这又存在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他们明知道这不是中正式,但因为当年这么称习惯了,几十年后也仍然这么称。另一种可能是因为中正式在整个的抗战时期是炒的火却装备少,他们根本就没用过而只是看到别的友军用过,对于中正式的区分识别他们也不甚清楚,只是中正式的名气大,别人说是他们也就跟着说是了。考虑到当时多数老兵的文化程度和在部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当年与中正式同样都是仿自毛瑟的步枪品牌繁多又外形酷似等因素,我想这后一种可能更大。

那么,如果他们真的也将M24、VZ24、FN1924/1930等认作了中正式,那质量应该不会比真正的中正式差,可为什么却得出了中正式很差的结论呢?问题出就出在中国的仿制货上。

抗战前的中国,除了象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川军等较大较知名的兵工厂,还有数不清的象河南别廷芳、山东秦启荣、四川罗泽洲、湘西陈渠珍、闽南高为国、西康邓秀廷、义勇军冯占海、匪军孙殿英那样的袖珍级别的兵工厂,也都自己仿制步枪。而且除山西外,全国大小军阀的兵工厂所生产的步枪,几乎全都是以毛瑟98为基型的各种型号的仿制品或各种仿制品的仿制品,其中自然不乏上面说的几种。抗战时期由国府统一组织下的步枪生产,仅汉阳造和中正式两种,但抗日军队的装备可就不仅仅是这两种了,恐怕二十种也不止吧。中正式与VZ24、FN24等本来就是克隆自同一个母体,而后者来到中国后又被再次大量克隆,我们许多战士特别是那些杂牌军的战士就是扛着这些在内战中打的老掉了牙的土造洋枪走上杀敌的战场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抗日的战场上,便同时出现了许许多多外形与中正式几乎一模一样的家伙。于是乎,当年的老兵将其统统归入中正式甚至错误地认为它们就是中正式的可能性就十分的大了。这就象我们今天的士兵极有可能会将朝鲜的58式、埃及的MISR、南斯拉夫的M70等AK的仿制品误认作56式一样。这些仿制的毛瑟枪,除了外形与原枪酷似以外,其质量多数劣不堪言,如果真的将它们认作中正式的话,那中正式的名声不臭才怪。

以上所说,仅是个人的猜测。

声明一点,我之所以说了上面这些,只是想洗去强加在中正式头上的不白之冤,并不代表我认为中正式就一定优于三八式,这是两码事。关于中正式(此贴系讨论,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作者:牛戈

其一,关于网上有人说中正式抗战开始后的产品不如早期产品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中正式在抗战前的产品,全是巩县厂生产,质量没大的变化,应该是比较优秀的。抗战暴发后,特别是1940年兵工厂内迁完成后,相对于战前产品,质量只有更好而不是变差了。

抗战全面暴发后的1937年9月开始,全国的兵工厂内迁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到1940年,全国原属于各路诸候的兵工厂全部彻底地进行了归并、合组,统一命名,实现了高度集中的统一,原有的地方军阀特色被彻底根除,而成为国家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的国有兵工单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合并、重组与恢复生产并不是内迁结束后的1940年才开始,而是边迁移边调整组合边恢复生产,一直没断线的。在兵工内迁并收归国府的壮举中,原来那些地方诸候们表现得是非常好的,是应该给予全面肯定的,历史在写到这一点时,应该给他们打满分。

归并合组后的兵工厂,在兵工署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实施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根据战争的需要,各厂集中全国的专门的人才、专门的机器进行某一项产品的专门的生产。比如,兵工原料的生产专由第二十四厂(原刘湘川军之重庆电力炼钢厂)承担。这时的二十四厂,其前身尽管也是炼钢厂,但已经不再是原先那个四川土皇帝刘湘的炼钢厂了,而是集全国炼钢方面的精英、器材与原材料的国家级炼钢厂了。下列的情况也是一样,比如,步枪的生产专由第一厂(原汉阳兵工厂并接收巩县兵工厂)、第二十一厂(原金陵兵工厂)和第四十一厂(原陈济棠粤军第一兵工厂)等三家承担;迫击炮的生产专由第十厂(原兵工署株州炮兵研究处)、第五十厂(原陈济棠粤军第二兵工厂)、第二十一厂等三个厂承担;子弹的生产专由第二十厂(原刘湘川军第二兵工厂)、第二十五厂(原兵工署株州兵工厂)、第四十厂(原李宗仁桂军第一兵工厂)等三个厂承担;火药的生产专由第二厂(原汉阳火药厂)承担;手榴弹的生产专由第三十厂(原韩复榘西北军之济南兵工厂)承担;刺刀的生产专由第三十一厂(原宋哲元西北军之二十九军兵工厂)承担。还有很多,诸如化学品、炮队镜、光学仪器、工兵器械等也都由兵工署统一组织专门的厂进行生产。

我上面不厌其烦地列举这么一大串的单位和生产任务区分,其目的,就是想说明:从1937年开始以后的中国各兵工厂,已经不再是军阀割据时期那些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又小而全的兵工厂了,经过了三年的艰辛努力,已经成为一个经过了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重组后统一计划的、高度集中的、分工明确的、互相补充又互相协作的有机整体。虽然和西方列强相比,我国此时的兵工生产依然落后,包括枪械的生产也可能仍不如人,但从纵向比,不论其人才、设备、原料等的组织,还是科研、生产技术,都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抗战开始后出品枪械(主要是枪械,火炮则仅限于迫击炮和战防炮,其它还不行)的质量和战前相比,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不是越来越差。单就中正式来说,内迁后三个厂出品的绝对不比战前出品的差。从1940年开始,二十一厂承担了对中正式步枪的改进科研任务,至1943年10月改制完成。改进后的新的中正式不论哪方面都比原枪更加精良。

还有,虽然某项兵器分由二至三个不同的厂进行生产,但从图纸到模具、到原材料、到技术力量等都是统一调配,都是按一个标准实施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抗战前那种质量参差的情况。

可能有人认为,抗战时的中国军队是以中正式为主力步枪参战的。实际不是的。中正式作为国产步枪,尽管它已被确定为国军的制式步枪,但由于受国防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太甚,步兵武器的转产与换装来的十分的缓慢(目前解放军现役步枪五六式、八一式、九五式三代同堂的现象,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因而在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步枪仍然是包括汉阳造在内的中外生产的杂式步枪占多数。

这些万国造步枪,即使是同一种枪型,由于产自不同的厂家,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国内一些地方小厂、修械所等仿制的步枪,其质量更是千差万别。但中正式不是这样。中正式从始至终是在国民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生产的,如果说质量和形制上有什么不同,那只能说是前后期生产的有些差别,而且是后期生产的比前期生产的越来越好。

说到七九步枪弹与六五步枪弹的对比,前者杀伤力大于后者,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结论了(当然也不是象有些网友说的那么悬殊,六五子弹杀伤力差的说法显然被有意无意的炒作了),但说到中正式与三八式的对比,就不那么好说了。诚然,枪,只是一个发射子弹的工具,你发射的子弹不如人,你这枪自然也就不如人了。这话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际上不完全如此。衡量一支枪的优劣,固然主要看它发射子弹的杀伤力大小如何,但也要考虑该枪的射击精度、有效射程、枪管寿命以及人机工程、可靠性、勤务性、经济性和作战的对象、战场的环境等诸多因素。我觉得,中正式和三八式在某些方面互有短长,但总的来说,难分高下。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待准备略加成熟后再贴上来与大家讨论。


其二,关于中正式因磨损而导致射程降低的问题,我同样不敢苟同。

网上有人说曾亲耳听当年的老兵说中正式由于生产的质量和使用过度等问题而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我同样不敢苟同。当年的亲历者,理应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在我看来,当年老兵的话也要进行分析探究,而不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使用。

前边已经说了,中正式的生产,自始至终在中央的组织领导下由指定的少数几个厂生产,没有任何小厂私自仿制;中正式的出品,战时比战前更精良。同时认为,中正式在抗战时特别是前六个年头的装备并不普遍。这一点容再多说几句。

中正式从诞生后虽然一直在生产,但一直到1944年以前,其产量并不是很大。以第二十一兵工厂1939年迁渝后恢复生产至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时的步枪产量为例,到1943年底以前,该厂生产了汉阳造计206814支,而没有一支中正式的生产纪录,然而到了1944年,汉阳造仅生产了350支,便结束了它半个世纪的风云际会,停工下马。而中正式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生产量却飑升至86500支。当然这只是二十一厂一家的情况,其他两个厂的出品数字我没查到,但可能也差不了太多,且第一、第四十一两厂的步枪生产能力加起来也远不及二十一厂(以1945年的统计,三厂的步枪生产能力分别为:一厂月产量5400支,二十一厂月产量8000支,四十一厂月产量1000支),故该厂的情况应该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唯一可能的差别是第一厂与第二十一厂的侧重点有可能不同。即二十一厂虽然是以原金陵兵工厂改称的,但该厂的制枪厂则是接收的原汉阳兵工厂的制枪厂,汉阳造是其拳头产品,故抗战前六年汉阳造生产比重较大。而第一厂虽然是汉阳兵工厂的老底子,但其制枪厂则又是接收的原巩县兵工厂的制枪厂,所以第一厂生产中正式应是驾轻就熟,因而可能生产中正式的比重要大些。但考虑到一厂与二十一厂生产能力上及复工时间上的差距(二十一厂于三七年底即复工,一厂则在搬迁过程中两次遭遇轰炸,损失惨重,至四0年初始复工),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一时期的步枪生产仍是以汉阳造为主。再考虑到生产与装备的时间差,那么就又可以认定,大批量的中正式装备部队时,已然是中正式完成改制和汉阳造全面停产之后的事了,而这时已接近抗战的尾声。也就是说,到抗战结束时,绝大多数中正式应该还是新枪,如果使用与保养得法,应该不会象有些老兵说的磨损的那么严重。

那这些老兵又是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他们也会说假话吗?

不是的。我绝对不是认为前辈们是在说假话说慌话,一点也没这个意思。但我认为,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当年角色地位的限制,他们对某些事情可能也未必搞的清楚,还有就是我们对他们所处的背景和言语习惯不甚了解,因而造成了误解。

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老兵们将中正式作为那个时代所有仿制的毛瑟枪的泛称了。还有一种可能,是那些老兵将别的枪误认为是中正式了。

在百年以来的兵器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某型枪的名声足够响时,当它的名字已经是老弱妇儒尽人皆知时,在民间,甚至在行伍间,它就往往会成为与它同类的但不同品牌的所有的枪的泛称。比如毛瑟枪、三八枪等就曾经是所有非自动步枪的泛称,盒子枪也曾是所有手枪的泛称(到了今天有些人还将背挎式的五四式手枪称作盒子枪)等。那么是不是中正式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呢?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即将别的类似的枪真的就认作中正式了呢?

我看很有可能。

举个例子,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和一位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军九十二军当过兵的老人交谈,我问:您当时用的什么枪?他答:老美的中正式。我不解,反问:美国造的中正式吗?他肯定。我愕然,追问,可他也说不清楚什么了。我大惑,难不成美国也曾仿制过我们的中正式吗?或者说中正式还曾在美国生产过吗?

直到后来,看到了一篇文字,才终于解开这困扰了我二十年的谜团。这段文字讲,当年许多国军士兵,将美援的M1903步枪称作“花旗中正式”,原因是该枪从远处看,其长短和外部轮廓都与中正式相似,而中正式的名字在当时叫的很响,因而有此一称。“花旗中正式”,“老美的中正式”,这二者不是正好可以互相印证的吗。

说实在的,M1903的外观从远处看是有点象中正式,但近看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到是内战时期曾经进口到中国的德国M24、捷克VZ24、比利时FN1924/1930等枪以及它们的中国仿制品,由于与中正式有着嫡亲的血缘关系,从外观到口径到结构都更象中正式,远看近看都象,以至于某些专业书籍和兵器杂志也时不时地将其混淆。于是我就想,既然老兵们把不怎么象的M1903都可以称作中正式,他们会不会也将比M1903更象中正式的M24、VZ24、FN24以及大量的中国仿制品也统统称作或者看作我们的民24呢?

这又存在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他们明知道这不是中正式,但因为当年这么称习惯了,几十年后也仍然这么称。另一种可能是因为中正式在整个的抗战时期是炒的火却装备少,他们根本就没用过而只是看到别的友军用过,对于中正式的区分识别他们也不甚清楚,只是中正式的名气大,别人说是他们也就跟着说是了。考虑到当时多数老兵的文化程度和在部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当年与中正式同样都是仿自毛瑟的步枪品牌繁多又外形酷似等因素,我想这后一种可能更大。

那么,如果他们真的也将M24、VZ24、FN1924/1930等认作了中正式,那质量应该不会比真正的中正式差,可为什么却得出了中正式很差的结论呢?问题出就出在中国的仿制货上。

抗战前的中国,除了象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川军等较大较知名的兵工厂,还有数不清的象河南别廷芳、山东秦启荣、四川罗泽洲、湘西陈渠珍、闽南高为国、西康邓秀廷、义勇军冯占海、匪军孙殿英那样的袖珍级别的兵工厂,也都自己仿制步枪。而且除山西外,全国大小军阀的兵工厂所生产的步枪,几乎全都是以毛瑟98为基型的各种型号的仿制品或各种仿制品的仿制品,其中自然不乏上面说的几种。抗战时期由国府统一组织下的步枪生产,仅汉阳造和中正式两种,但抗日军队的装备可就不仅仅是这两种了,恐怕二十种也不止吧。中正式与VZ24、FN24等本来就是克隆自同一个母体,而后者来到中国后又被再次大量克隆,我们许多战士特别是那些杂牌军的战士就是扛着这些在内战中打的老掉了牙的土造洋枪走上杀敌的战场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抗日的战场上,便同时出现了许许多多外形与中正式几乎一模一样的家伙。于是乎,当年的老兵将其统统归入中正式甚至错误地认为它们就是中正式的可能性就十分的大了。这就象我们今天的士兵极有可能会将朝鲜的58式、埃及的MISR、南斯拉夫的M70等AK的仿制品误认作56式一样。这些仿制的毛瑟枪,除了外形与原枪酷似以外,其质量多数劣不堪言,如果真的将它们认作中正式的话,那中正式的名声不臭才怪。

以上所说,仅是个人的猜测。

声明一点,我之所以说了上面这些,只是想洗去强加在中正式头上的不白之冤,并不代表我认为中正式就一定优于三八式,这是两码事。
作者牛戈是不是咱们论坛的那位牛一戈贵宾啊
恩,如果真的很差的话,TG不至于傻到用垃圾改“民兵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