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船交付使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3:26:56
]]
很强大~
不过日本好像有一艘钻探船,强奸地球
  “东方勘探一号”是东方物探公司为满足海洋油气勘探需要,加快海上业务发展需要建造的一艘现代化的深海拖缆船。于2007年1月16日在大连交船下水,船长65.82米、船宽13.8米、排水量2140吨、航速13.5节。船上设有直升机升降平台,最大收放海底电缆水深为200米,铺设海底电缆长达30公里;可在无限航区航行,续航力为6000海里,作业自持力可达45天,全船配备局域网和闭路监视系统,具备较强的自动化作业能力。
  此行“东方勘探一号”2007年3月15日开赴沙特西部的红海海域,承担S-57红海二维拖缆项目,这也是东方物探公司建船之后,首次单独在海外组队承担深海拖缆二维项目,预计开工时间为2007年4月1日。“东方勘探一号”船的成功远航,不仅吹响了东方物探全面进军国际深海勘探的号角,也昭示着东方物探的业务发展步入了一个更高的新领域。
“东方勘探二号”是由BGP自主建造的一条深海OBC船,这条凝聚着BGP员工智慧与汗水之船在2007年深秋时节迎来了它的第一个作业项目—中海油锦州17/23区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该项目计划满覆盖面积533.7km2,总炮数393216炮。

    2007年10月20日,随着中油锦州项目第一炮的响起,“东方勘探二号”OBC船队进入了正式生产阶段。然而,由于正值风季,风大、浪大、涌大,正常施工几乎无法进行,此外,该船采用的是全新的OYO Geospace仪器和Parkburn的电缆收放系统(国内首次使用这套设备),设备不稳定、技术不成熟则是船队面临的又一项困难。面对如此困难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作业条件,整个船队在队领导的带领下,充分发扬物探人不畏困难、勇于攻坚的精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努力改进和创新设备,逐步提高了收放缆速度,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此外,船队还经常组织船员与物探人员座谈,使船舶驾驶人员了解物探作业的目的方法和原理;物探人员也能了解DP船的性能特点,座谈使大家在工作中更能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降低了风险隐患。

    在经历了恶劣天气,设备故障,队伍磨合等艰难时期后,“东方勘探二号”上下齐心,终于打破了开工初始的沉闷局面,在12月12日创造了单日生产3008炮的最高纪录(47排炮,每排64炮,平均用时30.6分钟/排),实现了较高的作业效率。截止2008年1月3日,该队累计完成满覆盖面积76.18km2, 42880炮,定位炮6812炮,整体完成7个PATCH。

     由于天气原因,“东方勘探二号”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检修,他们正蓄势待发,以更饱满的热情,劈波斩浪,向着新的生产高峰扬帆前行!
东方勘探二号
东方勘探二号
南海所科考船队建于1961年,在国家和科学院的支持下,随着科研工作不断开展和深入,南海所的海洋科学考察船队也逐步建设,逐步壮大。近年来,南海所船队越来越多地承担国家和科学院重点科研课题的海上调查任务。特别是在完成“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国家任务期间,“实验2”、 “实验3”两船共执行了160多个航次的海上考察任务。安全航行于南海、东海、黄海、西太平洋等海区,先后到过美国关岛、菲律宾、日本、韩国、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科考船队除了完成本所承担的国家纵向科研任务外,与中国科学院系统多个研究所也有长期的多项科研合作,与国内其他部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部门也有良好的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和德国基尔大学、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海军研究院、美国NASA、TOGA-COARE国际气象组织开展了多次的国际合作交流。

    多年来,“实验2”、“实验3”两科学考察船在每个不同海区航行考察都能保证安全,能圆满完成每次不同性质要求的科考任务。至2003年1月止,在海上一共安全航行348689海里,没有出现过任何碰撞、触礁、搁浅、机损等不安全的事故。

    中科院南海所科考船队拥有一套严密的、切实可行的船舶管理制度。一九九七年获得广东省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一九九七年同时获得国家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一九九八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文明集体”,一九九九年获得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明单位”。二○○二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并且在1997年是全国海洋科研单位首家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论证,管理规范化。中科院南海所科考船队现有在编人员77人,船员66人,每个船员均通过中国海事局按国际海事协会要求的安全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在2002年1月1日以前全部获得相应的适岗证书。科考船上的驾驶、机仓、仪器设置主要管理人员均毕业于高层次的专业院校,有多年长期在海上工作的丰富经验。可以胜任各种特殊的海上考察、科研项目实验需要。南海所科考船队有现役的海洋考察船两艘。
    “实验2”轮是1100吨级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船,1979年由广州造船厂建造。船长68.45米,船宽10米,吃水3.65米,双主机,1100匹马力×2,可调螺距桨,最大航速11.5节,续航力5000海里,定员70人。该船拥有先进的DGPS差分定位系统,多波束地貌仪,风浪自动补偿测深系统,反射、折射地震探测系统,电火花阵列装置,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等调查设备。主要用于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等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和海洋工程环境与井场、管线工程调查。“实验3”轮是3300吨级的海洋综合考察船,1980年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船长104.21 米,船宽13.74米,吃水4.95米,双主机,4800匹马力×2,最高航速19.5节,续航能力9000海里,定员94人。该船拥有先进的G.P.S.导航系统和雷达避碰系统。温、盐、深探测系统,CTD-多瓶采水系统,化学分析极谱仪,浮游生物采集器,万米测深仪,波浪浮标,ADCP走航式探测系统,3000米生物绞车,3000米水文绞车,6000米地质绞车,13700米的底栖生物绞车等。配有水文、化学、生物、物理、地质等13个实验室。主要用于海洋环境,海洋生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气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调查。

    科考船队还配套有中国科学院惟一的,建于1982年的3500吨级海洋科学考察船码头。该码头位于广州市郊珠江淡水区域,码头泊位长115米,负水深6.7 米。配有一台固定的2.5吨吊车,岸上占地面积达4200平方米。有完善的供电、供水系统,具备有存放大型仪器设备仓库和一栋10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

    中科院南海所科考船队有多年的海上专业调查、海上实验的经验。可以承担国家的各种纵向海洋科考、海洋实验、军工任务等科研,也可以承担各种横向经济开发、海洋石油、海洋工程、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海洋声学试验等调查评估的服务。



“实验2”地球物理考察船
总 长:68.45米
型 宽:10.0米
排水量:1153.53吨
自持力:30天
续航力:5500海里
设有重力、磁力、地震仪等3个实验室和3台绞车  


“实验3”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总 长:104.21米
型 宽:13.74米
排水量:3324.35吨
自持力:40天
续航力:9000海里
设有14个实验室和6台绞车
民船也漂亮,顶!
地球号

五万吨
楼上让我想起了《日本沉没》:D
原帖由 我饿了 于 2008-3-10 17:38 发表
地球号

五万吨

恩这就是我说的强奸地球的船
:victory: :victory:
:D 日本的落亚方舟
还是改装船,很好奇为什么放在新加坡的船厂造呢,是不是那边的技术实力比较好?
看起来很先进哦 .
原帖由 空中轻骑兵 于 2008-3-10 20:18 发表
还是改装船,很好奇为什么放在新加坡的船厂造呢,是不是那边的技术实力比较好?

“海洋石油719”勘探船是上海船厂改装的!在新加坡船厂改造的是06年下水的“先锋号”!
中国的民船国外建的多的是,不奇怪
好厉害的日本船!比我们的高贵多了!
日本,一个先进的国度,我曾到访过5,6个城市,的确令人羡慕,和谐清廉,勤奋有纪!NND,不服不行!
LZ的照片都不是“海洋石油719号” 这里我也帮你补一张吧
回复楼主,719是物探船,不是勘探船!
二者区别非常大!
日本那个是地球物理勘探船,和719差别更大!
原理,用途都不一样!
楼上几个羡慕鬼子船的,也没必要!
类型不一样,谈不上谁比谁先进!
具体区别,慢慢说!
物探船原理:利用人造地震波,对地层回波进行分析,以辨别地下物质类别。
就是在船上设一振源,俗称放炮,产生声波,由于地下物质不同,在分界面回波不同,即可分析物质分布。
勘探船,利用钻井取出岩心来分析地质结构。
二者差别很大。
日本的地球物理勘探船,是用来勘探地壳结构的,而石油公司的勘探船是用来分析含油层的,二者目的不同。
另外,对于物探船上的核心设备来自于法国和美国的两家公司,各自提供一部分,全球唯一,所以。。。。。。。。。。。。
而且,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探船据说有22根声波探测电缆,牛啊!
有人科普了,本来还疑惑这个小家伙和那个方舟有什么区别的!
不了解啊,等待科普
“海洋石油719号”应该还在浦江,不知有人去拍过吗?



      中国石油网消息:8根长达6000米的“触角”在海中游弋,即时把地壳下的结构以数据形式“上报”。在软件帮助下,哪里有油一目了然。昨日,目前亚洲最先进的海洋物理勘探船———“海洋石油719”轮,经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全面改建提升能力后交付中海油服股份有限公司。
    多“触角”找油省时间
    茫茫大海,藏在地壳深处的石油怎么才能发现?在“海洋石油719”轮上,记者看到了一根根“枪”,靠着它们把空气压缩后朝海底释放,震波就能穿透地壳并返回,带来未知深处的地层结构分析。
    而这些,都是要靠浮在海中的电缆,利用上面的探波器进行数据采集。据了解,过去我国最多只有一次放出6根电缆的深海作业物探船,而“海洋石油719”是全亚洲第一艘配备8根电缆的物探船。
    “电缆就相当于找石油的‘眼睛’和‘耳朵’,数量越多,自然看得就更广听得更清晰。”专家告诉记者,“海洋石油719”上每根电缆至少长达6000米,全部放出时相隔700米,搜索范围大大扩展,找油更快也更准。
    固态电缆不会造成污染
    海底探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说别的,海底状况瞬息万变,岩石、断礁、甚至是周边船的螺旋桨,都可能把这些“触角”打断。
    “过去,为了保证这些电缆的浮力,当中都是航空煤油。一旦破裂,就会造成海洋污染。”专家表示,“海洋石油719”上的电缆首次采用固体电缆,填充物摒弃了煤油,即使断了也不会出现污染事故。
    另外,为了增加动能,该船新增一套辅助推进装置,能“跑得”更快。关键时刻遇到极端危险性天气时,这能保证勘探船在台风来临前脱离危险区域。
    将赴南海深海区勘探
    “海洋石油719”的最新任务将是奔赴南海深海区,为我国找寻新的石油气田。
    据了解,这种作业至少要在海上漂泊数月,非常艰苦。在“海洋石油719”的尾部,记者看见了直升机的起降平台,足以停靠“超级美洲豹”之类的飞机,不仅用来处理紧急事件,也会利用其进行人员换班等。


  3月8日,中海油服(COSL)首条八缆物探船――“海洋石油719”在上海正式交付使用。这艘目前亚洲最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船,不仅使得COSL物探作业能力大幅提升,也加快了该公司发展深水作业能力的步伐。据悉,“海洋石油719”在2008年有效作业时窗中的作业量已基本排满。
  “海洋石油719”是由COSL的一条6000马力平台供应船经过8个月的时间改建而成,改建成本约6亿元人民币,较新建节省近2亿元。改建后的“海洋石油719”为8电缆双震源物探船,能为客户进行三维地震采集作业服务和资料现场处理,并装备采集数据高速传输系统,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据悉,在一段时间“热身”后,“海洋石油719”将于4月抵达琼东南地区,为其第一个客户“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BG International)提供作业服务,合同额近2亿多元人民币。
  COSL副董事长、CEO暨总裁袁光宇表示,物探板块是COSL一体化服务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海洋石油事业发展先行的龙头产业。“海洋石油719”投入使用后,COSL的物探服务板块将提高到共计4艘船、17缆作业能力。而在此后,COSL还将启动海底电缆队和一条12缆物探船的建设项目,继续提升公司的物探服务作业效率和竞争力。目前,12缆物探船正在国外进行设计,预计将于2010年上半年建造完毕。
  与此同时,COSL还在大力发展深水作业能力,以配合国家能源布局和深水石油战略的推进。袁光宇告诉记者,我国已做出将天然气及石油的勘探范围扩大至附近深水海域的战略安排,而发展深水作业能力主要是装备问题,为此,COSL正加快建造2万马力以上的大型工作船及一艘12缆物探船和一艘深水工程勘察船,总计30多亿元。而母公司中海油则投资50至60亿元建造深水钻井船,由此将具备水深3000米的油田钻探能力。去年,COSL还与挪威Atlantis Deepwater Technology Holding AS公司组建了一家合资企业,着力提升在500米至1500米水深的石油钻井技术。
  袁光宇表示,未来COSL将继续加大资本投入,使公司的装备水平能够满足迅速扩大的油田服务市场需求。并称公司未来最大的资本需求会来自于并购,而且已有目标清单。COSL今年销售水平预计将达百亿规模,到2020年公司将力争跻身全球油服行业前三名之列。
  据透露,COSL“渤海8号”钻井船日前刚刚商定今年日费标准,较2007年同比提高了约30%。
:victory:
哦,看了半天才看明白,原来就是找油的船啊
]]
原帖由 reoback 于 2008-3-10 17:43 发表
楼上让我想起了《日本沉没》:D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b :b :b
该不会跑到日本岛的大陆架上去埋颗核弹,把日本弄到海里去吧?
凸一个:)
原帖由 空中轻骑兵 于 2008-3-10 20:18 发表
还是改装船,很好奇为什么放在新加坡的船厂造呢,是不是那边的技术实力比较好?

恩,是的,那里好像还有个世界最大的钻井平台生产厂
原帖由 reoback 于 2008-3-10 17:43 发表
楼上让我想起了《日本沉没》:D


呵呵,改天我上《日本沉没》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