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看来自中国的汽车产品。。。转自新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43:30
俄国媒体上的一篇文章

中国企业是怎样是俄罗斯人相信"已经学会造汽车的"!

张少华 张诗燕

     油门拉索在汽车开了547km就断了。汽油泵继电器在汽车开了100km就坏了。“新车向右跑偏:后梁扭曲!”、“驾驶仓门把手吱吱作响。天线一开始就不能工作……”,“没有配件,说要等上两星期或半年”,诸如此类在拥有中国汽车的俄罗斯车主交流的网站上可以见到几百条。

    然而,中国汽车还是像刚刚出笼的包子一样被一抢而光。

    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才不过两三年时间,一开始就那么几个车型,销量寥寥。俄罗斯专家纷纷猜测,这究竟是市场的无常还是新出现的苗头?现在俄罗斯是当今中国汽车最大的进口国,组装中国汽车的企业接二连三出现,奇瑞占据了俄罗斯最畅销外国品牌中第12名的位置,居于本田和马自达之间。俄罗斯消费者的收入在增长,汽车信贷在发展,新轿车的平均价格早就超过了1万美元。“日古利”在丢城失地。哪是什么原因使俄罗斯消费者又重新青睐,那些只单单用荒谬可笑价格来补偿其值得怀疑的质量的汽车?

    处女作

    中国有自己的规模。数百家汽车生产厂家装配着汽车,产量每年增长百万辆,即是15亿中国人,也不能全消费完。2001年第一批中国汽车出口到了海外。中国政府把在世界上展示国家形象的重任委予奇瑞汽车公司,此前数年在安徽设立了5个国家投资基金。在先驱者之后,跟随着其他中国汽车生产厂家,而奇瑞在6年的时间里居然在50个国家站稳了脚跟。工作总结报告上的数字非常不错。

     但如果知道了这些国家,也就几乎毫无意义。欧洲,可以说没有中国汽车:根据Jato公司的数据,近两年来只有华晨汽车公司能在德国、希腊分别卖出20辆和28辆SUV。奇瑞在尼日利亚、毛里求斯,甚至佛得角群岛都设立了经销商。但是在汽车化程度最高的南非共和国,没有奇瑞的身影。在拉丁美洲也同样如此:在洪都拉斯、在古巴和牙买加设有办事处,而在巴西没有。

    当2005年第一批中国汽车到达俄罗斯之后,俄罗斯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不难理解:2006年中国生产了72.8万辆汽车,而出口了总价值达9.37亿美元的12.6万辆轿车。其中1/3强的进入了俄罗斯。当然,中国汽车还没能挤进其他红火的汽车市场。

    国际汽车巨头不喜欢匆匆忙忙:还早在2002年首家开始在俄罗斯列宁格勒州建厂的福特汽车公司,直到现在连10万辆每年的产量也没有达到。同为俄罗斯市场上重量级选手的大众汽车公司,在工厂选址一事上久拖不决,以至于销量滑落到了俄罗斯外来品牌汽车市场的第14名。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并不害怕失去自己的汽车声望(因为没有),是另一种干法。不,他们没有冒险: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在俄罗斯的投资暂时为0,但是他们在尽可能的节约,并利用任何通道,不怕失败。这可是与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不同,中国汽车生产厂家会从错误中学习。

    2005年俄罗斯出现了首批中国汽车品牌——兴凯、大迪,而现在几乎快忘了(此前还有其他的品牌,销量很少)。中国汽车生产厂家不喜欢没有当地伙伴而独自行动。俄罗斯依利托公司着手了兴凯汽车的推介,此前该公司是经销俄罗斯高尔基汽车的。当初他们押赌在兴凯汽车惊人的价格上——最便宜的双座皮卡连1.1万美元还不到。但对于大迪汽车做的更狡猾一些,拆散的汽车运到了切尔克斯克,在那里简陋的传送带上组装为自己品牌Derways的SUV。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并没有投入资金。俄罗斯依利托公司是自己花钱做兴凯汽车广告的。不过,并不长久。

    俄罗斯依利托公司转向了长城汽车。提供了一系列产品——从皮卡直到“真正的SUV”哈弗。

    不过,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俄罗斯依利托公司没有看清细分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的真正强势在于——价廉物美的小轿车。2006年年初俄罗斯市场上出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霸主——奇瑞。它曾出现的一些问题,被生产厂家很快解决。

     撞啊撞,但没有撞毁

    “我们在自己的碰撞测试中见过很多车辆——既有撞的缩成一团的俄罗斯伊热汽车厂的 “奥达”,也有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的“经典型”轿车……但如此恐怖的车身变形我们从未见过!”,在2007年春天组织了奇瑞旗云碰撞测试的俄罗斯刊物《汽车评论》(autoreview,有译“汽车观察”的——桃然之父注)写到。该刊物那是还以为奇瑞会停止销售,对车辆进行改进——就如同那时它的同胞华晨汽车在欧洲做的那样。但是俄罗斯不是欧洲,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比西方国家更为宽松:俄罗斯刊物《汽车评论》所进行的碰撞测试对于车辆认证来说并不是必需的。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脸面的奇瑞怎么也不想承认失败。

    很快奇瑞告知自己的崇拜者一个好消息:旗云已经成功通过了英国VCA实验室的碰撞测试。实际上第一次碰撞测试并没有特别使俄罗斯消费者感到惊慌。他们多年来已经习惯于俄罗斯“日古利”轿车。

    “测试不是在英国进行的,而是在上海。不是我们组织的,而只是在场,”负责中国事务的英国VCA实验室的负责人格列姆解释道,“如果是我们负责调查,那么会首先考察生产条件,并搞清楚被碰撞车辆的类型”。格列姆直到现在也搞不明白,为何奇瑞旗云两次的碰撞测试表现如此大相径庭。但没有办法:“我们同奇瑞只是商业关系,我们完成他们的要求,没法过问他们的事情。”不过,他还是给予了奇瑞应有的评价。生产厂家重视安全,但是过于急躁。奇瑞已经有了几个真正通过了试验的车型。2008年它们就将进入欧洲市场。奇瑞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针对北美市场的廉价车型的协议,还将同菲亚特汽车公司创建一座合资厂。

     反应的速度

    “你要Amulet的风挡玻璃?仓库里没有,太容易碎了。只能订货。”英科姆经销店里的一位机械工斩钉截铁地说道。英科姆也不例外,配件的问题各地都一样。而且其中的许多配件,特别是大型配件,非常昂贵:换台发动机或者比如说换台空调,花的钱几乎是一辆新车的价格。配件不够,所以才贵嘛,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阿夫塔托尔(AUTOTOUR)公司的奇瑞项目经理鲁斯兰·萨得柯夫解释道。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忙于占领市场,配件供应跟不上。

    当世界汽车巨头慢慢腾腾,打算在俄罗斯建厂并利用汽车工业组装法令的优惠政策之时,中国汽车公司在没有任何优惠的情况下从小的方面,但是很有效地节约。沿奇瑞的道路,已经跟进了许多中国汽车生产厂家。

    想在设计中改点什么?请便。俄罗斯“汽车世界”公司要求力帆汽车公司在力帆Breez(即力帆520)小轿车上配备高度可调司机座椅(这是俄罗斯很需要的配置),没想到力帆动作迅速,令俄罗斯“汽车世界”公司高兴不已。该配置的成本,据 ,公司的信息,只有25美元。而对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阿夫塔托尔公司提出的,要求改变仪表板外观设计、改进车舱内饰以及增大车辆离地间隙。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阿夫塔托尔公司的奇瑞项目经理鲁斯兰·萨得柯夫讲到,奇瑞也不甘示弱。起初奇瑞向阿夫塔托尔公司运来了不适合的白色内饰。最后在两个月内慢慢才换了颜色。的确,同时又稍稍抬过了价格,宣称“另一种颜色——这是另一种更贵的配置。”对于俄罗斯本地伙伴的要求,中国汽车生产厂家的反应也是如此之快。在俄罗斯没有空调不行。需要吗?我们配。鲁斯兰·萨得柯说,对于设计上改动不大的要求,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奇瑞还承诺从2008年1月起在奇瑞瑞虎上配备MP3。

    总之,怎么说呢,所有的人都很满意。中国汽车生产厂家推广了产品,俄罗斯经销商增大了销量,拒绝“日古利”的俄罗斯消费者获得了空调和参与汽车技术进步的感觉。但还的少量地拆点零配件:从三菱轿车上拆一点,从欧宝轿车上拆一点,要看中国的原厂零件是照哪一家做得。俄国媒体上的一篇文章

中国企业是怎样是俄罗斯人相信"已经学会造汽车的"!

张少华 张诗燕

     油门拉索在汽车开了547km就断了。汽油泵继电器在汽车开了100km就坏了。“新车向右跑偏:后梁扭曲!”、“驾驶仓门把手吱吱作响。天线一开始就不能工作……”,“没有配件,说要等上两星期或半年”,诸如此类在拥有中国汽车的俄罗斯车主交流的网站上可以见到几百条。

    然而,中国汽车还是像刚刚出笼的包子一样被一抢而光。

    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才不过两三年时间,一开始就那么几个车型,销量寥寥。俄罗斯专家纷纷猜测,这究竟是市场的无常还是新出现的苗头?现在俄罗斯是当今中国汽车最大的进口国,组装中国汽车的企业接二连三出现,奇瑞占据了俄罗斯最畅销外国品牌中第12名的位置,居于本田和马自达之间。俄罗斯消费者的收入在增长,汽车信贷在发展,新轿车的平均价格早就超过了1万美元。“日古利”在丢城失地。哪是什么原因使俄罗斯消费者又重新青睐,那些只单单用荒谬可笑价格来补偿其值得怀疑的质量的汽车?

    处女作

    中国有自己的规模。数百家汽车生产厂家装配着汽车,产量每年增长百万辆,即是15亿中国人,也不能全消费完。2001年第一批中国汽车出口到了海外。中国政府把在世界上展示国家形象的重任委予奇瑞汽车公司,此前数年在安徽设立了5个国家投资基金。在先驱者之后,跟随着其他中国汽车生产厂家,而奇瑞在6年的时间里居然在50个国家站稳了脚跟。工作总结报告上的数字非常不错。

     但如果知道了这些国家,也就几乎毫无意义。欧洲,可以说没有中国汽车:根据Jato公司的数据,近两年来只有华晨汽车公司能在德国、希腊分别卖出20辆和28辆SUV。奇瑞在尼日利亚、毛里求斯,甚至佛得角群岛都设立了经销商。但是在汽车化程度最高的南非共和国,没有奇瑞的身影。在拉丁美洲也同样如此:在洪都拉斯、在古巴和牙买加设有办事处,而在巴西没有。

    当2005年第一批中国汽车到达俄罗斯之后,俄罗斯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不难理解:2006年中国生产了72.8万辆汽车,而出口了总价值达9.37亿美元的12.6万辆轿车。其中1/3强的进入了俄罗斯。当然,中国汽车还没能挤进其他红火的汽车市场。

    国际汽车巨头不喜欢匆匆忙忙:还早在2002年首家开始在俄罗斯列宁格勒州建厂的福特汽车公司,直到现在连10万辆每年的产量也没有达到。同为俄罗斯市场上重量级选手的大众汽车公司,在工厂选址一事上久拖不决,以至于销量滑落到了俄罗斯外来品牌汽车市场的第14名。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并不害怕失去自己的汽车声望(因为没有),是另一种干法。不,他们没有冒险: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在俄罗斯的投资暂时为0,但是他们在尽可能的节约,并利用任何通道,不怕失败。这可是与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不同,中国汽车生产厂家会从错误中学习。

    2005年俄罗斯出现了首批中国汽车品牌——兴凯、大迪,而现在几乎快忘了(此前还有其他的品牌,销量很少)。中国汽车生产厂家不喜欢没有当地伙伴而独自行动。俄罗斯依利托公司着手了兴凯汽车的推介,此前该公司是经销俄罗斯高尔基汽车的。当初他们押赌在兴凯汽车惊人的价格上——最便宜的双座皮卡连1.1万美元还不到。但对于大迪汽车做的更狡猾一些,拆散的汽车运到了切尔克斯克,在那里简陋的传送带上组装为自己品牌Derways的SUV。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并没有投入资金。俄罗斯依利托公司是自己花钱做兴凯汽车广告的。不过,并不长久。

    俄罗斯依利托公司转向了长城汽车。提供了一系列产品——从皮卡直到“真正的SUV”哈弗。

    不过,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俄罗斯依利托公司没有看清细分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的真正强势在于——价廉物美的小轿车。2006年年初俄罗斯市场上出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霸主——奇瑞。它曾出现的一些问题,被生产厂家很快解决。

     撞啊撞,但没有撞毁

    “我们在自己的碰撞测试中见过很多车辆——既有撞的缩成一团的俄罗斯伊热汽车厂的 “奥达”,也有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的“经典型”轿车……但如此恐怖的车身变形我们从未见过!”,在2007年春天组织了奇瑞旗云碰撞测试的俄罗斯刊物《汽车评论》(autoreview,有译“汽车观察”的——桃然之父注)写到。该刊物那是还以为奇瑞会停止销售,对车辆进行改进——就如同那时它的同胞华晨汽车在欧洲做的那样。但是俄罗斯不是欧洲,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比西方国家更为宽松:俄罗斯刊物《汽车评论》所进行的碰撞测试对于车辆认证来说并不是必需的。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脸面的奇瑞怎么也不想承认失败。

    很快奇瑞告知自己的崇拜者一个好消息:旗云已经成功通过了英国VCA实验室的碰撞测试。实际上第一次碰撞测试并没有特别使俄罗斯消费者感到惊慌。他们多年来已经习惯于俄罗斯“日古利”轿车。

    “测试不是在英国进行的,而是在上海。不是我们组织的,而只是在场,”负责中国事务的英国VCA实验室的负责人格列姆解释道,“如果是我们负责调查,那么会首先考察生产条件,并搞清楚被碰撞车辆的类型”。格列姆直到现在也搞不明白,为何奇瑞旗云两次的碰撞测试表现如此大相径庭。但没有办法:“我们同奇瑞只是商业关系,我们完成他们的要求,没法过问他们的事情。”不过,他还是给予了奇瑞应有的评价。生产厂家重视安全,但是过于急躁。奇瑞已经有了几个真正通过了试验的车型。2008年它们就将进入欧洲市场。奇瑞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针对北美市场的廉价车型的协议,还将同菲亚特汽车公司创建一座合资厂。

     反应的速度

    “你要Amulet的风挡玻璃?仓库里没有,太容易碎了。只能订货。”英科姆经销店里的一位机械工斩钉截铁地说道。英科姆也不例外,配件的问题各地都一样。而且其中的许多配件,特别是大型配件,非常昂贵:换台发动机或者比如说换台空调,花的钱几乎是一辆新车的价格。配件不够,所以才贵嘛,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阿夫塔托尔(AUTOTOUR)公司的奇瑞项目经理鲁斯兰·萨得柯夫解释道。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忙于占领市场,配件供应跟不上。

    当世界汽车巨头慢慢腾腾,打算在俄罗斯建厂并利用汽车工业组装法令的优惠政策之时,中国汽车公司在没有任何优惠的情况下从小的方面,但是很有效地节约。沿奇瑞的道路,已经跟进了许多中国汽车生产厂家。

    想在设计中改点什么?请便。俄罗斯“汽车世界”公司要求力帆汽车公司在力帆Breez(即力帆520)小轿车上配备高度可调司机座椅(这是俄罗斯很需要的配置),没想到力帆动作迅速,令俄罗斯“汽车世界”公司高兴不已。该配置的成本,据 ,公司的信息,只有25美元。而对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阿夫塔托尔公司提出的,要求改变仪表板外观设计、改进车舱内饰以及增大车辆离地间隙。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阿夫塔托尔公司的奇瑞项目经理鲁斯兰·萨得柯夫讲到,奇瑞也不甘示弱。起初奇瑞向阿夫塔托尔公司运来了不适合的白色内饰。最后在两个月内慢慢才换了颜色。的确,同时又稍稍抬过了价格,宣称“另一种颜色——这是另一种更贵的配置。”对于俄罗斯本地伙伴的要求,中国汽车生产厂家的反应也是如此之快。在俄罗斯没有空调不行。需要吗?我们配。鲁斯兰·萨得柯说,对于设计上改动不大的要求,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奇瑞还承诺从2008年1月起在奇瑞瑞虎上配备MP3。

    总之,怎么说呢,所有的人都很满意。中国汽车生产厂家推广了产品,俄罗斯经销商增大了销量,拒绝“日古利”的俄罗斯消费者获得了空调和参与汽车技术进步的感觉。但还的少量地拆点零配件:从三菱轿车上拆一点,从欧宝轿车上拆一点,要看中国的原厂零件是照哪一家做得。
:hug: :hug: 。。。。。平常心。。。。平常心。。。。。。:hug:
这个...这个...貌似也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