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空中奇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20:31:05
节日出游,737-800右侧F位靠窗,起飞20分钟后平稳飞行,向窗外一望,猛然发现一架飞机在我右上方伴飞!同向同速伴飞将近15分钟,非常稳定,像静止一样。距离不会测,不知道几公里,比我的飞机高大概几百米,15分钟后才渐渐向右侧远去。

此情景以前从未见过,以飞机的时速,是不是贴得太近了?航线真的如此繁忙?!:L节日出游,737-800右侧F位靠窗,起飞20分钟后平稳飞行,向窗外一望,猛然发现一架飞机在我右上方伴飞!同向同速伴飞将近15分钟,非常稳定,像静止一样。距离不会测,不知道几公里,比我的飞机高大概几百米,15分钟后才渐渐向右侧远去。

此情景以前从未见过,以飞机的时速,是不是贴得太近了?航线真的如此繁忙?!:L
拿出长焦王拉近一看,原来是东航滴飞机。。;P
大惊小怪的!!!
原帖由 qqmm8328 于 2008-2-14 22:46 发表
大惊小怪的


靠,你太有才啦;P
前年偶坐飞机去海南时在广东上空看见一战机从偶飞机上方远处飞过!:D
高度层间隔不久前刚缩小过,目前对应国际上高度层间隔缩至100英尺,我国高度间隔缩小至300米

你和这架飞机应该不在一个空层
我曾经在北京去烟台的飞机上看着一架疑似歼教五与我机同向飞行达两分钟多。
原帖由 军大的侧卫 于 2008-2-15 01:57 发表
高度层间隔不久前刚缩小过,目前对应国际上高度层间隔缩至100英尺,我国高度间隔缩小至300米

你和这架飞机应该不在一个空层


乖乖,300米!间隔也太小啦。以飞机的速度,对应汽车,也就几十公分,:o
原帖由 威海卫 于 2008-2-15 10:10 发表
我曾经在北京去烟台的飞机上看着一架疑似歼教五与我机同向飞行达两分钟多。



客机一般8千多米,这歼教五飞得忒高
04年收假回京,飞机进入降落航线后,看见一个歼-8(也有可能是7),四机编队(编队间距相当小)从右下方通过,当时万里无云,高度大约6000英尺(国航飞机都会在客舱显示即时高度与速度)。场面甚是壮观!
当你遇见一架差不多也是800km/h的738与你对飞过来的时候,确实能感觉速度与激情啊.快就一个字
原帖由 撒手锏 于 2008-2-15 12:34 发表


乖乖,300米!间隔也太小啦。以飞机的速度,对应汽车,也就几十公分,:o

那是垂直间隔,以前间隔600米,现在航线多,空域趋近于饱和。况前现在的客机 300米很安全,客机不是战斗机。
此外,由于军航的高度层划分采用米制,而国际上民航组织普遍采用英制系统,我国民航为了和配合军航采用米制高度曾划分,由于100英尺不等于300米,所以出入国境时与国际高度层存在轻微的错位,贴一篇 有兴趣看看


  一、国际上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精度高度表等一系列航空电子设备已经在民用飞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缩小垂直间隔所涉及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国际上缩小垂直间隔是指在飞行高度层2万9千英尺(8850米)至4万1千英尺(12500米)之间的空间范围内,飞机之间的最小垂直间隔标准由过去的2000英尺缩小为1000英尺,该空间范围内飞行高度层的数量从原有的7个增加到13个,可用飞行高度层增加了86%,显著增加了空域容量。
  国际民航组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缩小垂直间隔标准并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继1997年3月北大西洋空域首次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并成功安全运行后,在太平洋、欧洲大陆、南中国海、中东、北美、南美、日本韩国等空域陆续顺利实施了缩小垂直间隔。非洲印度洋地区也计划于2006年9月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世界各地区8年多的实践表明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是安全的,缩小垂直间隔所涉及的技术已经成为成熟技术并得到了全面的应用。目前全球未计划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地区仅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少数国家。
  二、我国目前飞行高度层的有关情况
  (一)可用飞行高度层数量。新《规则》2001年实施后,将原实施300米垂直间隔的高度从6000米以下提高到8400米以下,新增加了4个高度层,9000米以上仍采用600米垂直间隔。但由于现代民航运输使用最多的喷气式客机,其飞行的最优巡航高度层和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通常都集中在9000米至12500米之间,我国在该空间范围内只有6个高度层可以使用,可用高度层数量在改革前后并没有任何变化,尚不能有效解决此空间范围内需要增加高度层的问题。而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该空间范围内将出现13个飞行高度层,可用飞行高度层数量增加了86%,能够显著增加空域容量。
  (二)飞行高度层标准的单位。目前我国飞行高度层标准采用米制计量单位,世界上除俄罗斯、朝鲜、蒙古外其他国家均采用英尺,波音、空客系列等境外生产的航空器高度表也均以英尺为计量单位,因此存在高度层制式转换问题。因制式不同而导致的高度层差别,限制了进出我国飞行高度层的有效利用,必须通过在进出国境的航路上进行适当的高度调整以达到不同高度层系统之间转换的目的。
  三、我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必要性
  (一)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是我国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民航运输飞行保障架次持续增长,2005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为259.2亿吨公里、1.377亿人次和303.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2%,13.6%和9.7%,定期航班的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已跃升至第2位。 “十一五”期间,民航运输业预期年均发展速度为14%,年增飞机130架左右,预计到2010年运输飞机总量将达到1580架,年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500亿吨公里。此外,民航还面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因为飞行高度层不足而导致区域性或者全国性的空中飞行流量控制时有发生,使航空运输企业蒙受了经济损失,整个民航业也承受着很大的社会压力。
  (二)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是增加空间容量和改善运行效率的需要。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将极大地减少由于可用高度层缺乏而造成的空中和地面延误。通过提供更加优化的飞行高度层,对降低燃油消耗,提高服务质量、保护环境、降低航空公司运行成本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例如,自2002年1月24日在欧洲空域开始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实施初期整个空域流量就增加了20%左右,大大缓解了欧洲空域的拥挤状况,也给欧洲各国航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是安全的,而且成本效益十分显著。
  (三)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需要。长期以来,国际航空界对我国公制与英制高度层的差异问题极为关注。我国周边国家从东面的日本韩国,南面的香港、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西面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都实施了缩小垂直间隔,对我国形成了合围之势,其高度层系统将与我国目前使用的高度层系统不能实现顺畅衔接,特别是将会出现3个对头飞行的高度层,构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是实现民航强国、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航空运输发展最快的国家和航空大国,已成为全球极少数使用公制飞行高度层和尚没有制定实施缩小垂直间隔计划的国家。在全球普遍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大环境下,固守传统的高度层配备与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的航空大国地位不相适应。因此,进一步改革我国高度层系统划设标准,尽快制定实施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四、我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可行性
  (一)我国已经积累了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经验。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民航约577架飞机已经获得缩小垂直间隔运行批准,约占我国民航飞机总量863架的67%(加上国外航班,在我国高空航路飞行的民航班机,获得RVSM批准的比例大于70%),其他大部分飞机如波音、空客系列经过适当改装也都可以满足缩小垂直间隔运行的要求,而近几年新引进的飞机绝大多数出厂时就已经符合缩小垂直间隔运行的要求。国航、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的航班已经在太平洋、欧洲大陆、东南亚等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空域成功运行多年。此外,我国三亚飞行责任区内的洋区空域已经与东南亚有关国家和地区同时于2002年11月实施了缩小垂直间隔。因此,我国在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涉及的空中交通服务、航空器的适航与运行,以及安全与空域监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为我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奠定了基础。
  (二)对军用航空器飞行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航空器为了能够在缩小垂直间隔的空域内飞行,其应当满足的额外适航要求为:航空器应当具有两套独立的高度测量系统;一套高度告警系统和一套自动高度保持装置。由于军用飞机的性能大都不符合缩小垂直间隔的要求,目前国际上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军用飞机仍然使用600米或者更大的垂直间隔,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改装。军用航空器穿越航路时,仍然按照军民航目前的协调和管制方法在固定高度、固定地段穿越,垂直间隔仍按照目前使用的标准配备。当然,在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之后,民航组织避让军航穿越航路时(上下保持600米垂直间隔)的调配难度将增加。当然,军航改装高精度高度表的工作仍然需要继续进行。  

  一、确定RVSM飞行层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空客或者波音的飞机无论是否具备米制高度表显示,当管制员指挥飞机到一个米制高度层(例如10200米)时,飞行员都只能按照对应的英制高度层(10200米对应的英制高度为33500英尺)调整飞机的高度设置,最小刻度为100英尺。因此,飞机的实际飞行高度是按照对应的英制高度来飞行的,米制高度表只是起到显示参考的作用。
  (二)垂直间隔无论是300米还是1000英尺,都是ICAO认可的,无需讨论300米或者1000英尺垂直间隔本身是否安全。
  (三)鉴于上面的原因,在规定我国米制RVSM高度层时,就必须为每个米制高度层规定对应的、以100英尺为单位的英制高度层。
  (四)飞机应答机发送的C模式高度信息,也是以最小单位为100英尺的英制高度发送的。因此,管制员雷达显示器上雷达标牌显示的飞机高度为百英尺高度换算成的米制高度。
  (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波音或者空客飞机实际飞行高度只能按照米制高度层转换为英尺并按照100英尺取整后的英制高度飞行。因此,存在部分米制飞行高度层,他们的垂直间隔按照米制是300米,但是经过英尺转换取整后只有900英尺。例如,我国目前的高度层2700米和3000米,转换为英尺按照100英尺取整后分别为8900英尺、9800英尺,因此飞机实际飞行垂直间隔为900英尺。
  (六)需要考虑我国计量单位的法律环境和现实具体情况。
  二、我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飞行高度层方案初步研究
方案1 :采用英制计量单位,将我国12500米以下的高度层按照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进行划分。
具体方案为:将我国目前使用的公制高度层系统改为英制高度层系统,并在2万9千英尺至4万1千英尺之间实施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定义为缩小垂直间隔空域;在2万9千英尺以下实施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向东飞行高度层为FL250、FL270、…、FL370、FL410;向西飞行高度层为FL260、FL280、…、FL380、FL400。
该方案的优点是:一步到位,彻底解决我国使用公制高度层系统与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英制高度层系统不一致的矛盾,达到与国际标准完全一致,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积极推行的全球空中交通管理一体化的概念,也不再需要飞机在不同高度层系统之间进行高度层的转换工作。
该方案的缺点是:虽然民航飞机可以顺利使用英制高度层系统,但我国军用飞机目前绝大多数都使用的是公制高度表,需要进行高度表改装。同时军民航需要修改所有与高度层有关的规章和标准、航行情报公布的资料等,工作量相对较大。具体为:与我国法定计量标准不一致;所有军机测高系统需要重新改装;军航所有雷达测高系统、航管系统设备需要重新改装;防空体系和作战体系中的高度计量单位需要做相应调整;所有人员需要英制培训,国内航空领域及相关领域所有人员需要对传统的计量单位习惯及高度认知的概念进行转变;所有法规标准需要重新制定。
方案2:采用公制计量单位,在9000米至12300米之间由原来的600米垂直间隔改为300米,8400米以下仍按现行300米垂直间隔不变。
具体方案为:在9000米至12300米之间采用300米的垂直间隔,向东飞行9000、9600、10200、10800、11400、12000米等,向西飞行为9300、9900、10500、11100、11700米、12300米。8400米以下按照目前实施的300米垂直间隔不变。

该方案的优点是:
使用公制计量单位,空管设施设备及相应法规标准无需做计量单位变更;与现行高度层划分方法相一致,8400米以下无需变动,仅将8400米至12000米由600米分层改成300米分层,符合我国现行高度层配备标准,便于操作使用。我国军用飞机仍然可以使用公制高度表,不需要大量改装工作,军民航需要修改与高度层有关的规章和标准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少。
该方案的缺点是:
该方案使用公制计量单位与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英制计量单位不一致,航空器进出国境需转换高度层计量单位;该方案12000米以下按照300米高度差配备高度层与国际通行1000英尺高度差配备的高度层不对应(1000英尺 = 304.8米),每增加一个高度层,差值增加4.8米, 8400米以上累计差值高达150米,致使进出我国境内的航空器在国境地带相对飞行垂直间隔仅有150米,不符合安全间隔规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方案3:采用公制计量单位,8400米至12500米之间的垂直间隔总体上由原来600米改为300米,为克服方案二的缺点,个别高度层采用400米分层,可基本实现与国际通行的高度层配备相一致;8400米以下仍按现行300米垂直间隔不变。
具体方案为:向东飞行:8800、9400、10100、10700、11300、11900、12500米等,向西飞行为:9100、9800、10400、11000、11600米、12200米。对应的英制高度层为:向东飞行:28900、30900、33100、35100、37100、39100、41100英尺;向西飞行为:29900、32100、34100、36100、38100、40100英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两对飞行高度层之间的垂直间隔由于米制飞行高度层转换为英尺按照100英尺取整后只有900英尺的现象,将9400米(即30840英尺)向上取整为30900英尺;9800米(即32152英尺)向下取整为32100英尺;11900米(即39042英尺)向上取整为39100英尺;12200米(即40026英尺)向上取整为40100英尺;12500米(即41010英尺)向上取整为41100英尺。这样,在8500米至12500米之间,飞机实际飞行的垂直间隔皆为1000英尺或者超过1000英尺。
该方案的优点是:使用公制计量单位,空管设施设备及相应法规标准无需做计量单位变更;与现行高度层划分方法相一致,8400米以下无需变动,8400米至12500米总体上由600米分层改成300米,符合我国现行高度层配备标准,便于操作使用;个别高度层配备调整为按400米分层,可解决8400米以上累计差值过大问题(高度层差值不超过30米),基本实现与国际通行的高度层配备相一致,进出国境的航空器可实现安全的高度层转换,比较好地克服了方案2米制RVSM高度层与周边国家英制高度层存在较大高度差的问题;消除了垂直间隔只有900英尺的现象,飞机实际飞行的垂直间隔为1000英尺或以上,安全上有保障;克服了方案4中出现类似“10650米”四位数飞行高度层不便于陆空通话的问题。
该方案的缺点是:高度层没有统一按300米进行分层,其中有2个为400米分层,需单独记忆。在雷达显示屏幕上,由于飞机按照英制实际飞行高度与米制RVSM高度层有差异(最大差异只有90英尺,雷达标牌显示最大差异为30米),可能会显示出12530米,而不是12500米。这种现象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飞行高度层也存在,管制员已经熟悉。
方案4:采用公制计量单位,将英制高度层的高度直接换算成公制高度,为便于操作,转换后的尾数按50米取整,形成对应的公制高度层配备。
具体方案为:将国际民航组织的英制高度层换算成公制高度层,按照50米取整,在2万9千英尺和4万1千英尺之间根据缩小垂直间隔配备巡航高度层。向东飞行高度层为8850米、9450米、10050米、10650米、11300米、11900米、12500米;向西飞行高度层为9150米、9750米、10350米、10950米、11600米、12200米、13100米。
FL290(或者8400米)以下可以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英制高度层换算成米制高度层,按照50米取整(这样目前中低空、进近和塔台,飞行程序涉及和过渡高度层等也要涉及变化),或者仍按照目前我国的飞行高度层配备方式(这样会导致8400米上下制式不一样),共有二种方式,也各有优缺点。
该方案的优点是:
使用公制计量单位,空管设施设备及相应法规标准无需做计量单位变更;高度层配备实现与国际接轨,公制飞行高度层与英制飞行高度层基本一致,进出国境的航空器无需进行高度层转换。所有航空器在巡航高度层米和英尺之间过渡的最大差异只有23米(75英尺),有利于与国外英制高度层的过渡。我国军用飞机仍然可以使用公制高度表,不需要大量改装工作,军民航需要修改与高度层有关的规章和标准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少。指挥民用飞机通话用语可以使用英制、在实际操作中直接飞英制高度层。
该方案的缺点是:公制高度层规律性不强,不便于记忆和使用;8400米以上统一按1000英尺进行分层,但转换公制后的14个高度层中有8个高度层尾数为50米,存在类似“10650米”四位数飞行高度层不便于陆空通话的问题;改革后8400米以上按1000英尺配备高度层,8400米以下按300米配备高度层,存在8400米以上与8400米以下高度层划分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方案3和方案4的主要区别:方案3比较方便于军民航的管制员和国内军航的飞行员、指挥员;方案4则比较方便于习惯使用英制的民航飞行员和国外飞行员,而国内军民航管制员的协调,国内军航飞行员、指挥员则相对复杂。1-4方案公英制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不同的方案将矛盾进行了转移,但对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约有不同。
原帖由 寒克 于 2008-2-15 12:53 发表
04年收假回京,飞机进入降落航线后,看见一个歼-8(也有可能是7),四机编队(编队间距相当小)从右下方通过,当时万里无云,高度大约6000英尺(国航飞机都会在客舱显示即时高度与速度)。场面甚是壮观!

(国航飞机都会在客舱显示即时高度与速度)?
谣言!本菜坐国航不下百次。显示高度速度的仅仅某些机型。至少大部分737没有
原帖由 ziphero 于 2008-2-15 13:52 发表

(国航飞机都会在客舱显示即时高度与速度)?
谣言!本菜坐国航不下百次。显示高度速度的仅仅某些机型。至少大部分737没有

作为国航知音金卡会员,我很负责任的高告诉你,显示高度速度的机型占大多数。
原帖由 枢机主教 于 2008-2-15 13:40 发表
楼上的哥们……记错了吧?是100米,300英尺……
以前是300米 900英尺。

少写个零  300英尺不知道ICAO是否认可 呵呵
刚网速漫没改成
国外将高度层缩减为1000英尺,我们由600米改为300米,换算成英制就只有900英尺,所以出入国境时略有不同
文中也提到
由于波音或者空客飞机实际飞行高度只能按照米制高度层转换为英尺并按照100英尺取整后的英制高度飞行。因此,存在部分米制飞行高度层,他们的垂直间隔按照米制是300米,但是经过英尺转换取整后只有900英尺。例如,我国目前的高度层2700米和3000米,转换为英尺按照100英尺取整后分别为8900英尺、9800英尺,因此飞机实际飞行垂直间隔为900英尺。
原帖由 寒克 于 2008-2-15 14:01 发表

作为国航知音金卡会员,我很负责任的高告诉你,显示高度速度的机型占大多数。

显示的是地速还是马赫数?
原帖由 军大的侧卫 于 2008-2-15 14:51 发表

显示的是地速还是马赫数?

民航又不超音速,当然是显示地速的拉~~~坐过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