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开新贴探讨ATF和美国四代机的若干问题,请理性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08:54:12
另开新贴探讨ATF和美国四代机的若干问题,请理性讨论
先前发的那个帖子: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page%3D2&page=8
不幸被口水毁掉了。因此另开新贴探讨一下问题。这里不谈哪种布局前卫或者
不前卫,只是谈谈各方面的优缺点。目的也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当年ATF及
其前期研究的历程。HKSJ上有相关的介绍。拜求大家只谈技术,不要
争执,要学习帖,不要吵架贴,让大家好好学习一下,谢谢。
  问题1:我们知道,在之前的ATFI,RFI阶段许多公司提出了很多科幻外形的造型。
比如RFI阶段,格鲁门提出过一个类似“小黑鸟”那样的对地方案,采用
背部进气道。而且像波音也提出变后掠翼,内倾双垂尾,背部进气道的方案。
其它厂商也有类似方案。我们知道,背部进气对隐身有利,但是拉一个大
攻角就有问题了。有人说,所以后来到ATF的时候,没有一个用背部进气就是
因为这个原因,这当然也有道理;其实当年YF-107就用过背部进气,
F-111选型的时候也有厂家提出背部进气道方案,这些方案都没有被选中。
我的问题是:如果一种飞机主要用途是对地攻击,最多兼具自卫能力,
是否背部进气是比较值得考虑到。
  问题2:波音,通用动力,格鲁门等很多公司在RFI阶段都采用了
高度重视隐身的内倾双垂尾。但是为什么到了ATF阶段,连诺斯罗普,
这个重视隐身和超巡高过机动性的公司,都采用外倾双垂尾而非内倾双垂尾,
这是为什么?
问题3:波音有一个方案,变后掠翼,后掠时可以和尾翼成完整的飞翼。
一直有人说变后掠翼不利于隐身,波音的这个设计是否可能改善?
问题4:格鲁门有很多外形很前卫的方案,比如鸭翼+变后掠翼,旋转进气道。
大家觉得这些设计能够实现吗?
问题5:麦道,格鲁门等很多公司都搞过鸭翼设计,尤其像麦道,
搞过鸭翼的“大黄蜂2000”,“鹰2000”。但美国海空军一直不喜欢鸭式布局。
甚至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那句名言。美国军方是因为什么,根据什么那么痛恨鸭式布局。
问题6:我特别想知道,对于航空从业人员,在80年代的时候通过特殊渠道看到
美国ATF到方案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从头凉到脚底感觉?另开新贴探讨ATF和美国四代机的若干问题,请理性讨论
先前发的那个帖子: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page%3D2&page=8
不幸被口水毁掉了。因此另开新贴探讨一下问题。这里不谈哪种布局前卫或者
不前卫,只是谈谈各方面的优缺点。目的也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当年ATF及
其前期研究的历程。HKSJ上有相关的介绍。拜求大家只谈技术,不要
争执,要学习帖,不要吵架贴,让大家好好学习一下,谢谢。
  问题1:我们知道,在之前的ATFI,RFI阶段许多公司提出了很多科幻外形的造型。
比如RFI阶段,格鲁门提出过一个类似“小黑鸟”那样的对地方案,采用
背部进气道。而且像波音也提出变后掠翼,内倾双垂尾,背部进气道的方案。
其它厂商也有类似方案。我们知道,背部进气对隐身有利,但是拉一个大
攻角就有问题了。有人说,所以后来到ATF的时候,没有一个用背部进气就是
因为这个原因,这当然也有道理;其实当年YF-107就用过背部进气,
F-111选型的时候也有厂家提出背部进气道方案,这些方案都没有被选中。
我的问题是:如果一种飞机主要用途是对地攻击,最多兼具自卫能力,
是否背部进气是比较值得考虑到。
  问题2:波音,通用动力,格鲁门等很多公司在RFI阶段都采用了
高度重视隐身的内倾双垂尾。但是为什么到了ATF阶段,连诺斯罗普,
这个重视隐身和超巡高过机动性的公司,都采用外倾双垂尾而非内倾双垂尾,
这是为什么?
问题3:波音有一个方案,变后掠翼,后掠时可以和尾翼成完整的飞翼。
一直有人说变后掠翼不利于隐身,波音的这个设计是否可能改善?
问题4:格鲁门有很多外形很前卫的方案,比如鸭翼+变后掠翼,旋转进气道。
大家觉得这些设计能够实现吗?
问题5:麦道,格鲁门等很多公司都搞过鸭翼设计,尤其像麦道,
搞过鸭翼的“大黄蜂2000”,“鹰2000”。但美国海空军一直不喜欢鸭式布局。
甚至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那句名言。美国军方是因为什么,根据什么那么痛恨鸭式布局。
问题6:我特别想知道,对于航空从业人员,在80年代的时候通过特殊渠道看到
美国ATF到方案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从头凉到脚底感觉?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8 11:00 发表
问题6:我特别想知道,对于航空从业人员,在80年代的时候通过特殊渠道看到
美国ATF到方案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从头凉到脚底感觉?

从头凉到脚底?80年代的时候肯定想,将来有美帝ATF撑腰,对付苏联的底气又足了……另外,这下有借口问美帝买F-15、F-16这样的过时战斗机了……
实际上,各研制和投标单位,只要玩自己最熟练最有经验的方案,并且达到ATF的各项指标要求就行了。
例如波音还有人玩变后掠翼,估计就是以前的F-14设计师比较多。人家怎么玩,不必强求,不必要争论鸭翼和常规谁好,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劣势。只要玩自己比较熟的布局,并且将优点发挥至极品,将劣势尽量避免,都可以满足ATF的要求。
实际上YF22、YF23。。。等都可以满足ATF的要求,并且各有不同的指标都超过ATF的要求。
谁来上几个图,我觉得各家企业都按照自己过去擅长的来。
]]
这几个问题谁知道:
F-111选型的时候也有厂家提出背部进气道方案,这些方案都没有被选中。
我的问题是:如果一种飞机主要用途是对地攻击,最多兼具自卫能力,
是否背部进气是比较值得考虑到。
  问题2:波音,通用动力,格鲁门等很多公司在RFI阶段都采用了
高度重视隐身的内倾双垂尾。但是为什么到了ATF阶段,连诺斯罗普,
这个重视隐身和超巡高过机动性的公司,都采用外倾双垂尾而非内倾双垂尾,
这是为什么?
问题3:波音有一个方案,变后掠翼,后掠时可以和尾翼成完整的飞翼。
一直有人说变后掠翼不利于隐身,波音的这个设计是否可能改善?
问题4:格鲁门有很多外形很前卫的方案,比如鸭翼+变后掠翼,旋转进气道。
大家觉得这些设计能够实现吗?
问题5:麦道,格鲁门等很多公司都搞过鸭翼设计,尤其像麦道,
搞过鸭翼的“大黄蜂2000”,“鹰2000”。但美国海空军一直不喜欢鸭式布局。
甚至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那句名言。美国军方是因为什么,根据什么那么痛恨鸭式布局。
原帖由 ertert 于 2008-1-28 11:35 发表

601和611都可以各自玩自己的方案,鸭翼还是常规都可以,关键是要达到要求。如果玩不熟悉的方案,虽然表面看起来性能指标很高,结果实现不了,那也是瞎扯。
601没玩过鸭翼,你要他去弄鸭翼,弄出问题了,谁负责。
...


貌似很有道理,只是选中的结果不要形成代差
其实是清教徒骨子里的保守意识决定了一切啊,不要忽视其实上头的领导主要考虑的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一切技术上过于超前的东西都不会出现在GLA的主战装备上面。
F22不是美国最先进的飞机,却是世界最先进的

当年偶在某杂志上面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偶已经高举BKC了......................
对地攻击背部进气的方案,最典型就是B2嘛
对于战斗机,如果主要用于攻地,背部进气如何?怎么没人仔细看问题
主要用于攻地?那还叫战斗机么?A-10?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8 11:00 发表
我的问题是:如果一种飞机主要用途是对地攻击,最多兼具自卫能力,
是否背部进气是比较值得考虑到



1,是飞机
2,主要用途是对地攻击
3,背部进气

这不就是B2嘛,这都想不到?战斗机背部进气的不都被毙掉了嘛
战斗机背部进气的不都被毙掉了嘛.
既然当初YF-107已经失败过,到这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厂商在战斗机上用背部进气?肯定有所考虑
而且当时F-111招标的时候,另外一个背部进气道方案其实比现在的方案好,但是由于麦克拉马纳多原因没有采用。
3楼的,波音投标ATF时候”F-14的设计师比较多“?
感情老美玩时空穿越。
麦道也雇佣了一些洛克希德的工程师做隐身设计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8 16:47 发表
战斗机背部进气的不都被毙掉了嘛.
既然当初YF-107已经失败过,到这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厂商在战斗机上用背部进气?肯定有所考虑
而且当时F-111招标的时候,另外一个背部进气道方案其实比现在的方案好,但是由于麦克 ...

背部进气据说是对俯仰动作中的进气有很大影响。

另外我想听听你说的F111的背部进气好在什么地方?
]]
原帖由 zog911 于 2008-1-28 17:41 发表

背部进气据说是对俯仰动作中的进气有很大影响。

另外我想听听你说的F111的背部进气好在什么地方?

背部进气用在无人机上,问题还好处理。
有人机用背部进气难度太大,因为座舱在进气口之前突起,严重影响进气。
正如你所说,背部进气,拉个机动就断气了。
举个轰炸机的例子:tu-22(不是tu-22m)把发动机放尾巴根,进气口在背部。结果发现即使在攻角很小的情况下,也会有大量紊流进入发动机影响进气效率。
ATF的设计要求里就有一个是可维护性要好,所以复杂的设计是不受欢迎的
当年YF23之所以和YF120发动机一同落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背部进气,拉个机动就断气了。这个道理想当年YF-107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明白,那为什么RFI阶段,很多厂商还会用这样的设计呢?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9 13:34 发表
背部进气,拉个机动就断气了。这个道理想当年YF-107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明白,那为什么RFI阶段,很多厂商还会用这样的设计呢?

我的理解是需要借这个东风完善一些东西保留技术基础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9 13:34 发表
背部进气,拉个机动就断气了。这个道理想当年YF-107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明白,那为什么RFI阶段,很多厂商还会用这样的设计呢?


不是哪个厂商都有完整而独立的设计和制造符合要求的ATF的能力的,既然没有这个能力玩玩概念玩玩造型试试运气也未尝不可 :D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9 13:34 发表
背部进气,拉个机动就断气了。这个道理想当年YF-107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明白,那为什么RFI阶段,很多厂商还会用这样的设计呢?

显示一下自己的性格而已?当年F15选秀还有翼下吊载发动机仓的设计,拍拍屁股都知道那根本就不可行!
个人觉得翼下吊载发动机仓这样可以简化进气设计,对于一些不要求隐身,比如一种类似A-10那样的廉价攻击机是否合适呢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9 19:13 发表
个人觉得翼下吊载发动机仓这样可以简化进气设计,对于一些不要求隐身,比如一种类似A-10那样的廉价攻击机是否合适呢

正好相反,A-10经常受到地面炮火攻击,所以发动机要尽量靠后,并且在机翼上,而不是在翼下,躲避地面炮火。
似乎波音当年的TFX方案本来是第一,但是被潜规则掉了。
上面是73年洛马的设计

下面是通用的设计演变

手机拍的,凑合着看吧=.=..................






波音的背部进气TFX方案,背部进气的优缺点其实大家都明白的吧
个人觉得TFX计划里最前卫的还是共和的方案

冷战真是浪漫的年代





。。。。。。。。。。

狗叔我不要看他们搅红白大战,我要S1啊啊啊啊....

。。。。。。。
我觉得还是波音的前卫点


PS;LS你就当是玩红白机好了=.=..................CD啥时候能换麻将表情啊=.=.....................
。。。。。。

算啦,TFX太牛逼了以至于应该另开一贴侃,

还是回到ATF吧



1983年Request for Information RFI



洛克韦尔:请别小看我.......
不过共和好像在TFX阶段出局较早,不过想想把F-111改成截击机,装上几十枚AIM-120远远射完,然后开加力脱离还是不错
罗克韦尔当年也会很不错的。
可惜现在只有这么几个,不过想知道,为啥通用动力要把F-16生产单位这么赚钱的卖了
我在想万一需要弹射,背部进气是否会很惨;funk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8-12-11 13:50 发表
可惜现在只有这么几个,不过想知道,为啥通用动力要把F-16生产单位这么赚钱的卖了

你去问拉姆斯菲尔德,沃斯堡战术飞机分部是强制分拆的
80年代的通用动力牛啊,电船分公司负责核潜艇,地面系统分公司负责M1,战术飞机分公司负责F-16,都是令人眼馋的大项目,看通用动力不爽的公司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