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被窃取 媒体:韩国申遗,我们该做些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4:11:02
中国传统被窃取 媒体:韩国申遗,我们该做些什么  
  
2007年12月24日 来源:检察日报   
  


  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似乎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民间的中韩文化之争?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受哪些国际法保护?本报记者日前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前不久,中国媒体有关“风水申遗成韩国家项目”的报道引发了中韩网民的激烈争论。中国网民表示:“韩国先是抢走中国的端午节,现在又要抢走风水地理说。”对此,韩国网民反驳道:“在中国本土上很难寻到风水地理说,而在韩国无论是居住、坟庙,就连选举文化中都渗透着风水地理说。”中国网民称:“中国风水地理说是从中国的伏羲氏开始传承下来的,现已有约1万年历史。而风水说只是到明朝时期才传到韩国的。”

  然而,韩国《东亚日报》12月18日的报道似乎能使这场争论告一段落。报道称,目前韩国政府并没有将风水地理说登记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这是韩国媒体继“汉字申遗”之说的又一次辟谣性报道。

  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似乎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民间的中韩文化之争?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受哪些国际法保护?本报记者日前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对待韩国申遗不必惊慌

  “对待韩国申遗,我们不必表现得那么惊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国问题专家孙科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孙教授在韩国有很多朋友,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他的韩国朋友们认为,“所谓汉字、中医乃至风水申遗,在韩国不是主流,而是个别学者为吸引大众眼球而提出的一些新奇怪异的观点。很多韩国人并不把它当回事。”孙科志认为,少数韩国人的这种意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随着韩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少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膨胀的缘故。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民俗专家说:“我个人认为,对待少数韩国人怪异的文化观点,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是不必口诛笔伐,再就是要警醒自己,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不被窃取。不必口诛笔伐,并不是别人抢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管不问,而是要用客观、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一种文化现象。有些文化现象可能是起源于一个地方,但在传入另一个地方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端午节,是发源于中国的,但目前亚洲很多国家都过端午节,而且呈现出各自的差异,我们过端午节吃粽子,而韩国人不吃,他们的端午祭有着我们所没有的本民族的特色,因此他们为端午祭申遗无可厚非。况且非物质文化都有共享性,中国的一种文化被别国吸纳并保护起来,对我们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共享并不代表失去自我。从民族文化安全的角度说,我们要从这场争论中反省自己,如何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方面切切实实地做些工作。”

  申遗准入制度非常严格

  在这场文化遗产之争中,记者注意到,很多被韩国人提起的如“汉字”、“端午节”等文化名词之前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更没有看到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向联合国进行申请的相关报道。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教授说,在物质遗产保护方面,联合国的准入制度和程序是非常严格的。根据规定,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被允许申报一次世界遗产,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我国的传统文化实在太丰富了,所以很多文化项目还未能列入申请计划。

  据张教授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唯一主管文化事务的政府间组织,长期致力于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197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1992年,世界遗产总部在巴黎成立,以便于负责世界遗产相关活动的协调,保证该公约实施。

  非物质遗产保护形势严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尤其是语言类文化,全球6000多种语言中50%面临消亡的危险。有报道称,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等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濒临消亡。鉴此,一些成员国提出倡议,希望教科文组织能够建立相对定期的机制,以推动对人类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10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正式生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代表作”主要奖励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一种定期发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节庆仪式等;一个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但与物质遗产相比,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申遗方面,硬性条件不是太多,准入门槛就相对低一些。

  张小劲说,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我国是两大公约的缔约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艺术的挑战。

  近年来我们非常关注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的最新动向,重视在教科文组织框架内加强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教科文组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他认为,对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因此,他呼吁有能力的民间组织和个人都来关注我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赵雯)中国传统被窃取 媒体:韩国申遗,我们该做些什么  
  
2007年12月24日 来源:检察日报   
  


  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似乎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民间的中韩文化之争?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受哪些国际法保护?本报记者日前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前不久,中国媒体有关“风水申遗成韩国家项目”的报道引发了中韩网民的激烈争论。中国网民表示:“韩国先是抢走中国的端午节,现在又要抢走风水地理说。”对此,韩国网民反驳道:“在中国本土上很难寻到风水地理说,而在韩国无论是居住、坟庙,就连选举文化中都渗透着风水地理说。”中国网民称:“中国风水地理说是从中国的伏羲氏开始传承下来的,现已有约1万年历史。而风水说只是到明朝时期才传到韩国的。”

  然而,韩国《东亚日报》12月18日的报道似乎能使这场争论告一段落。报道称,目前韩国政府并没有将风水地理说登记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这是韩国媒体继“汉字申遗”之说的又一次辟谣性报道。

  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似乎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民间的中韩文化之争?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受哪些国际法保护?本报记者日前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对待韩国申遗不必惊慌

  “对待韩国申遗,我们不必表现得那么惊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国问题专家孙科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孙教授在韩国有很多朋友,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他的韩国朋友们认为,“所谓汉字、中医乃至风水申遗,在韩国不是主流,而是个别学者为吸引大众眼球而提出的一些新奇怪异的观点。很多韩国人并不把它当回事。”孙科志认为,少数韩国人的这种意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随着韩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少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膨胀的缘故。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民俗专家说:“我个人认为,对待少数韩国人怪异的文化观点,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是不必口诛笔伐,再就是要警醒自己,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不被窃取。不必口诛笔伐,并不是别人抢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管不问,而是要用客观、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一种文化现象。有些文化现象可能是起源于一个地方,但在传入另一个地方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端午节,是发源于中国的,但目前亚洲很多国家都过端午节,而且呈现出各自的差异,我们过端午节吃粽子,而韩国人不吃,他们的端午祭有着我们所没有的本民族的特色,因此他们为端午祭申遗无可厚非。况且非物质文化都有共享性,中国的一种文化被别国吸纳并保护起来,对我们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共享并不代表失去自我。从民族文化安全的角度说,我们要从这场争论中反省自己,如何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方面切切实实地做些工作。”

  申遗准入制度非常严格

  在这场文化遗产之争中,记者注意到,很多被韩国人提起的如“汉字”、“端午节”等文化名词之前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更没有看到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向联合国进行申请的相关报道。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教授说,在物质遗产保护方面,联合国的准入制度和程序是非常严格的。根据规定,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被允许申报一次世界遗产,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我国的传统文化实在太丰富了,所以很多文化项目还未能列入申请计划。

  据张教授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唯一主管文化事务的政府间组织,长期致力于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197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1992年,世界遗产总部在巴黎成立,以便于负责世界遗产相关活动的协调,保证该公约实施。

  非物质遗产保护形势严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尤其是语言类文化,全球6000多种语言中50%面临消亡的危险。有报道称,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等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濒临消亡。鉴此,一些成员国提出倡议,希望教科文组织能够建立相对定期的机制,以推动对人类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10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正式生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代表作”主要奖励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一种定期发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节庆仪式等;一个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但与物质遗产相比,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申遗方面,硬性条件不是太多,准入门槛就相对低一些。

  张小劲说,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我国是两大公约的缔约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艺术的挑战。

  近年来我们非常关注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的最新动向,重视在教科文组织框架内加强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教科文组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他认为,对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因此,他呼吁有能力的民间组织和个人都来关注我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