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集结号》军事历史知识小考(俺不是支持他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6:44:39
]]
这个作者只能说他是军盲,不过自己既然是军盲就别出来瞎说好了,却非要出来胡说八道.
这位老兄连波波莎都不知道当然相当“盲”,我就把它贴出来让大家踩踩吧。
明白为啥从前的国产军片特效装备垃圾得一塌糊涂了··[:a5:] [:a13:]
王宝强这个狙击手非要拿个小枪打狙击,也是受了《大敌当前》或者志愿军战斗英雄张桃芳的影响。打狙击,还是长枪好使,这是个基本道理。但是为了塑造英雄形象,不免让他更神奇一些。
  有一枝前边有散热管,弯梭子的冲锋枪,不知道是什么型号,很象是苏联红军的装备,应该不是,不然就不对了。
  那只司登冲锋枪,很好。只是战场上没出现最流行的美式“汤姆逊”等冲锋枪、卡宾枪,到有些奇怪。半个世纪前的《红日》里都出现了这些枪械。
  油桶送药包的土办法,确实是中野的创造,在淮海战役中名噪一时。造这种土炮的原因很悲壮,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所有的重装备都跑光了,一门炮都没剩下。二十多万人的一个野战军啊,一门炮都没有剩下!那是多么惨烈的战争,《集结号》表现的才只是一个营团级的战斗……

--------------------------------------------------------------------


王宝强用的那把枪是约翰逊M1941半自动步枪,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并创新性的使用桶状弹匣供弹。结构简单、耐用性好、威力大。

至于那个作者叫不出名的冲锋枪则是苏联PPS-43冲锋枪,在解放战争中共军是有少量装备的.

作者说他没看见美式“汤姆逊”等冲锋枪、卡宾枪,则只能说他见鬼了
原帖由 东风强劲 于 2007-12-19 18:27 发表
王宝强这个狙击手非要拿个小枪打狙击,也是受了《大敌当前》或者志愿军战斗英雄张桃芳的影响。打狙击,还是长枪好使,这是个基本道理。但是为了塑造英雄形象,不免让他更神奇一些。
  有一枝前边有散热管,弯梭子 ...


嘿嘿;P
现在的导演不是"军盲"就是"史盲".;P
我要是说写这篇文章的脑残代表中国BBS上很大一部分什么不懂还冒充什么都懂的人不知道会不会伤害阶级兄弟的感情:b :b :o
连婆婆杀都不认识还好意思谈军事?
.................不会真的连PPS都不知道吧..................

主持完??? 难道是CCTV-6的那个主持人?? MM话还情有可原
赵宁宇  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评论研究部副主任。
修业情况:
199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获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获博士学位;

德国“德国之声”电视台、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

教学情况:

在中国传媒大学任职期间,为导演、表演、文艺编导、摄影、新闻、管理、美术等专业研究生、研修班、本科班、高职班讲授课程三千多课时,主讲课程有《导演艺术》、《表演艺术》、《视听语言》、《影片读解》等。

应邀为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美国迈阿密大学讲授以上课程。

创作情况:
导演作品:20集电视连续剧《太平镇》(1997年,和张辉联合)
20集电视连续剧《大法庭》(1998年)

4集电视连续剧《夏月》(1999年)

《热血警魂: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形象片》(2003年)

话剧《一个出口》(2002年,美国)

话剧《巴黎公社的日子》(2004年)

《无愧于我们的青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形象片》(2005年)

编剧作品:8集电视连续剧《爱车爱我》(1995年,导演夏钢)

主演作品:20集电视连续剧《老屋》(2002年,导演张子恩),饰刘士龙

34集电视连续剧《宫廷画师郎世宁》(2003年,导演张子恩),饰乾隆

35集电视连续剧《避暑山庄大传奇》(2004年,导演张子恩),饰允礽

30集电视连续剧《夜半歌声》(2004年,导演黄磊),饰姜大律师

40集电视连续剧《京华烟云》(2004年,导演张子恩),饰牛同义

  美国Discovery/日本NHK《郑和之旅》(2005年,导演陈凯歌),饰郑和

主持人  :北京电视台《环球影视》主持人,(1995年,13期)

      中央电视台《边说边看》主持人(2000年~2003年,150期)

          金鸡百花电影节、大型电影首映式主持人



科研与论文:

负责完成部级、院级科研项目各一,参加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7项。出版专著《世界电影精品读解》,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电影、电视、戏剧论文四十余篇。(论文见附录一)参加“郑洞天导演艺术研讨会”、“新生代导演研讨会”、“第四代电影导演研讨会”、“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年会”、“赵丹表演艺术研讨会”、“世界战争电影国际研讨会”、“长影新片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并作主题发言。



获奖情况:

电视剧《夏月》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专题片《12个爸爸妈妈》获“中国人口新闻奖”、“新闻工作者协会奖”。

专著《世界电影精品读解》获“广电总局科研成果三等奖” 、“北京广播学院优秀教材奖”。

论文《电视剧〈水浒传〉研究》获第七届广播电视学会论文三等奖。

论文《群贤毕至塑雄风:<大染坊>表演分析》获第五届金鹰电视节电视艺术论文三等奖。

北京电影学院1995~2005十年优秀毕业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厮写的····果然来自北影[:a13:]
集结号里的波波沙好象是在朝鲜战场上的镜头了出现的,至于作者说没看见M-1卡宾枪真的很晕,怀疑他到底真看了还是假看了:L
原帖由 东风强劲 于 2007-12-19 18:27 发表
王宝强这个狙击手非要拿个小枪打狙击,也是受了《大敌当前》或者志愿军战斗英雄张桃芳的影响。打狙击,还是长枪好使,这是个基本道理。但是为了塑造英雄形象,不免让他更神奇一些。
  有一枝前边有散热管,弯梭子 ...

只能说作者和冯导一样精神时不时的喜欢乱亢奋,谁说当年中野一门炮都没有的,当时在淮海战役前中野炮兵情况,李达将军曾经回忆到:“当时中野弹药亟待补充,拿野炮来说,只四纵有两门;山炮总共42 门,炮弹200 余发:步兵炮4门,炮弹10 余发;207 门迫击炮,每门炮只有1 发多炮弹”可见当时中野的炮兵的确很弱而且弹药奇缺,每门炮只有2-3发炮弹,但是光一个纵队就有这些火炮怎么能说中野无炮。只是这点力量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来说根本无力应付,攻坚阻援皆无力。所以才有了飞雷的创造。
九零式75mm野炮
  压制射击用途,射程很远,但不太受日军步兵欢迎,主要是日军嫌这种炮比其他的75mm野炮重,所以后期90式75mm野炮主要做为战车炮生产,装备1式75mm自走野炮,3式75mm炮战车,3式中战车。太平战争后期90式野炮经常被日军当作对战车炮使用,用来攻击美军的M4中型坦克,对美军的坦克部队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冲绳战役期间日军1门控制道路的90式75mm野炮由于炮位隐蔽,难以发现,击毁了美军多辆M4坦克,使美军坦克部队长达2个月时间无法通过
  90式75mm野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2—1945
  口径:75mm
  炮管长:2883.0 mm (L 38.4)
  重量:1600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8 to +43.0 度
  弹丸重量:6.56 kg
  弹丸初速:683 m/sec
  最大射程:13890 m
  9.九一式105mm野炮
  压制射击用途,射程较远,重量轻,很受日军步兵部队欢迎,该炮为日军旅团以上级别精锐作战部队所辖炮兵部队的压制火炮,此种火炮还有自走型称做1式105mm自走野炮,战争后期也充当反坦克火炮使用,用于射击美军M4中型坦克
  91式105mm野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1—1945
  口径:105mm
  炮管长:2090.0 mm (L 20)
  重量:1750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15.76 kg
  弹丸初速:454 m/sec
  最大射程:10800 m
  10.九五式75mm野炮
  压制射击用途,射程较远,重量轻,身管寿命长,很受日军步兵部队欢迎,主要装备日军步兵旅团以上单位的野战部队的炮兵部队,原本日军准备将此炮做为3式中战车主炮,也因遭到步兵部队的强烈抗议而改用了90式野炮,原因是步兵部队害怕会因此影响到95式75mm野炮在步兵部队的装备数量,不过因90式75mm野炮的反坦克能力更强,所以结局反是皆大欢喜
  95式75mm野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75mm
  炮管长:2325.0 mm (L 31)
  重量:1108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8 to +43.0 度
  弹丸重量:6.56 kg
  弹丸初速:520 m/sec
  最大射程:10700 m
看到傻根就不爽。:(
傻根看到你也不爽;P
用山炮打坦克确实不太可行.
雷峰有一张拿枪的照片
就是拿得PPS
原帖由 东风强劲 于 2007-12-20 20:54 发表
傻根看到你也不爽;P

斑竹说话真搞笑;P
坦克假了点。看着象是拿M26和M4组合的……

小山炮那段,确实不太显示,如果是是在坦克过去以后打发动机部位倒更现实点
反坦克炮和山炮,弹道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直线一个是曲线,用山炮打坦克,那是迫不得已,而且效果极差.
1948年11月11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将国民党军黄伯韬第7兵团10万余人,包围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圩地域。从简12日开始,徐州“剿总”的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的第13有兵团,在坦克、飞机掩护下,由徐州沿陇海铁路两侧并肩东援,企图解救黄伯韬兵团。参加东援的坦克部队主力是蒋介石次子蒋纬国苦心经营的战车第1团。该团装备精良,许多军官经过二战印缅战场的锻炼,战斗力较强,号称“国军精华”。团长赵志华曾在驻印远征军中担任过战车营营长,参加过著名的瓦鲁班战斗,他压根就没有把以步兵为主的人民解放军放在眼里,以为这回可以再创一次“瓦鲁班的辉煌”。他当着“剿总”司令刘峙和副司令杜聿明的面,声称自已可以“亲率战车誓解黄伯韬之围,如果步兵跟不上,战车可以单独打到碾庄圩”。

  华东野战军负责阻援的部队,虽然装备与敌相差悬殊,但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广大指战员战斗激情高涨,许多部队在鲁南战役中参加过全歼战车第1团第1营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打坦克经验。战士们抢在敌坦克进攻之前占领预定地区,利用河流、村庄、山坡等有利地形,构筑防御阵地,严阵以待,快心不让敌人的解围企图得逞。

  参加救援的敌军,虽然拥有M3A3轻型坦克和装甲车100多辆,但并没有集中使用,而是分割使用,分散支援和引导步兵向人民解放军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在徐州以东荆山铺、夺山口、侯集、邢楼一线,战斗异常激烈,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反坦克战就此展开。面对气势汹汹敌坦克,人民解放军战士们毫不畏惧,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炸坦克;用新缴获来的M9式60mm火箭筒打坦克,顶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16日晨8时,敌军7辆M3A3轻型坦克在4架飞机配合下,引导1个加强步兵营向防守李家桥庄阵地的8连发起猛攻。8连密切协同,以火箭筒打坦克,以轻武器打敌人步兵。当敌坦克缓慢地向8连阵地接近时,步兵迅速从掩体机动至交通壕展开,向在坦克后跟进的敌步兵猛烈射击,仅班长范希风1人就杀敌10多名。敌坦克失去步兵掩护,使8连的火箭筒手有了大显身手的战机。战士薄丙荣及田小清各发射9发火箭弹,各命中6发,击伤敌坦克2辆、击毁1辆。8连阵地稳如泰山。

  敌坦克吃尽了人民解放军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的苦头,几次战斗下来,已是胆战心惊,初战时的骄横气势荡然无存。16日,国民党军第74军步兵在9辆坦克引导下,向解放军3连阵地发起冲击。眼看坦克距离阵地只有30米了,6班班长王守正高喊:“大家不要动,沉住气等它再近些,冲上去用炸药包炸毁它!”4班班长举起炸药包向敌坦克喊道:“来吧!炸药包在这里!”国民党军坦克兵被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气势吓呆了、胆却了,4辆坦克转身就跑,接着又逃跑4辆,剩下的1辆以火力掩护步兵狼狈逃走。

  在徐东阻击战中,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配合步兵连续攻击10天,损失30多辆坦克,只推进了20公里,最后狼狈地撤回徐州。解放军阻援、打援部队指战员的顽强战斗,强有力地保障了其他部队围歼黄伯韬兵团。

-----------------------------------------------------------------------------------------------------------------------------------------------------------
<集结号>影射的就是这段战史吧?
新版《京华烟云》是他编的剧!——就是他把原著一顿篡改气得我老婆心脏病发作那位!靠!现在又跑这儿来大放厥词,和他没完!:@ :@ :@
现在导演大多对专家的态度是顾而不问....想到某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