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8:59:56
来源:巴蜀网

      四川的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 Baolu ⊙源自:蜀虎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伸进四川,竞相觊觎四川的铁路主权。        1903年,新任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清廷,提出“自设川汉铁路公司,以辟利源而保主权”。1904年,官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1909年在湖北宜昌举行了开工典礼。川汉铁路不借外债,不招外股。其股本来源主要靠“抽租之股”,亦称“租股”。抽租的办法,一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带有强制性。这样,全川人民,无论贫富,都与川汉铁路发生了经济上的联系。但清政府为了度过财政难关,不惜出卖路权以换取列强奴役性的贷款。1911-5-9日,清政府宣布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将粤汉、川汉铁路拱手出卖给帝国主义。清政府夺路卖路的行径,激起全国公愤。保路运动首先在湖南兴起,而尤以四川最为壮烈。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股东和各团体开会,一致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拚死“破约保路”。接着,各州县纷纷成立保路同志协会或分会,风潮播及全川,声势越来越大。8月14日,成都开始罢市罢课。9月1日,发展到抗粮抗捐。
        四川保路运动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他们力图把运动控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要人们只求争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众暴动。同盟会虽然没有掌握保路运动的领导权,但他们执行“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实”的策略,暗中联络会党,准备武装起义。
        清政府一意孤行,撤了同情保路斗争的护理川督王人文的职务,任命赵尔丰继任四川总督,还一再严令赵尔丰武力弹压保路民众。9月7日,赵尔丰诱捕了保路同志会的领导人蒲殿俊、罗纶、颜楷、邓孝可、张澜等人,并下令军警开枪屠杀无辜的请愿民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成都血案”成为同志军武装起义的导火线。成都附近的同志军首先揭竿而起,侯宝斋为南路同志军统领(总指挥),周鸿勋为副统领,围攻成都。各地同志军闻风响应,起义烽火燃遍巴山蜀水。9月28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领导荣县独立,“首义实先天下”。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鼓舞了浴血奋战中的四川人民,各府厅州县纷纷举义,推翻清政权,建立军政府。11月22日,同盟会发动重庆起义,成立蜀军政府,公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川东南57州县相继宣布独立,接受蜀军政府的领导。11月27日,入川鄂军在资州(今资中)起义,捕杀镇压保路斗争的刽子手端方,通电响应武昌起义。
        赵尔丰眼见大势已去,被迫释放蒲、罗等人,并与立宪派签订《四川独立条约》30条。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由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12月8日,成都发生兵变,蒲、朱仓皇逃遁。军政府陆军部长、同盟会员尹昌衡带领新军入城平乱,旋即改组四川军政府,由尹昌衡、罗纶分任正副都督。12月22日,尹昌衡派兵逮捕赵尔丰,将其枭首示众。至此,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覆灭,辛亥革命在四川取得了胜利。
        重庆、成都先后独立,一度出现两个军政府并存的局面。为了统一军令政令,防止旧势力复辟,双方开始合并谈判,于1912年1月27日签订《合并草约》11条,旋经双方盖印生效。3月11日,新任四川都督府都督尹昌衡、副都督张培爵在成都就职,并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报告全川从兹统一。四川保路运动和同志军大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曾高度评价四川人民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功绩。他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来源:巴蜀网

      四川的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 Baolu ⊙源自:蜀虎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伸进四川,竞相觊觎四川的铁路主权。        1903年,新任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清廷,提出“自设川汉铁路公司,以辟利源而保主权”。1904年,官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1909年在湖北宜昌举行了开工典礼。川汉铁路不借外债,不招外股。其股本来源主要靠“抽租之股”,亦称“租股”。抽租的办法,一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带有强制性。这样,全川人民,无论贫富,都与川汉铁路发生了经济上的联系。但清政府为了度过财政难关,不惜出卖路权以换取列强奴役性的贷款。1911-5-9日,清政府宣布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将粤汉、川汉铁路拱手出卖给帝国主义。清政府夺路卖路的行径,激起全国公愤。保路运动首先在湖南兴起,而尤以四川最为壮烈。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股东和各团体开会,一致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拚死“破约保路”。接着,各州县纷纷成立保路同志协会或分会,风潮播及全川,声势越来越大。8月14日,成都开始罢市罢课。9月1日,发展到抗粮抗捐。
        四川保路运动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他们力图把运动控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要人们只求争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众暴动。同盟会虽然没有掌握保路运动的领导权,但他们执行“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实”的策略,暗中联络会党,准备武装起义。
        清政府一意孤行,撤了同情保路斗争的护理川督王人文的职务,任命赵尔丰继任四川总督,还一再严令赵尔丰武力弹压保路民众。9月7日,赵尔丰诱捕了保路同志会的领导人蒲殿俊、罗纶、颜楷、邓孝可、张澜等人,并下令军警开枪屠杀无辜的请愿民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成都血案”成为同志军武装起义的导火线。成都附近的同志军首先揭竿而起,侯宝斋为南路同志军统领(总指挥),周鸿勋为副统领,围攻成都。各地同志军闻风响应,起义烽火燃遍巴山蜀水。9月28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领导荣县独立,“首义实先天下”。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鼓舞了浴血奋战中的四川人民,各府厅州县纷纷举义,推翻清政权,建立军政府。11月22日,同盟会发动重庆起义,成立蜀军政府,公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川东南57州县相继宣布独立,接受蜀军政府的领导。11月27日,入川鄂军在资州(今资中)起义,捕杀镇压保路斗争的刽子手端方,通电响应武昌起义。
        赵尔丰眼见大势已去,被迫释放蒲、罗等人,并与立宪派签订《四川独立条约》30条。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由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12月8日,成都发生兵变,蒲、朱仓皇逃遁。军政府陆军部长、同盟会员尹昌衡带领新军入城平乱,旋即改组四川军政府,由尹昌衡、罗纶分任正副都督。12月22日,尹昌衡派兵逮捕赵尔丰,将其枭首示众。至此,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覆灭,辛亥革命在四川取得了胜利。
        重庆、成都先后独立,一度出现两个军政府并存的局面。为了统一军令政令,防止旧势力复辟,双方开始合并谈判,于1912年1月27日签订《合并草约》11条,旋经双方盖印生效。3月11日,新任四川都督府都督尹昌衡、副都督张培爵在成都就职,并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报告全川从兹统一。四川保路运动和同志军大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曾高度评价四川人民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功绩。他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
邛州保路同志会和周鸿勋武装起义 ⊙源自:方流西

        辛亥年七月初成都的罢市、罢课消息传到邛州后,保路同志会更为加紧宣传,七月初六口城内外贴出十六字标语:“为争铁路,全川罢市,人不齐心,不如娼妓。”初七日晨早各家商店都不开门,[清代]举人叶■阶就在东街口迫令各家开门营业,街上人众大哗,并以土块石头向开门的铺内掷去,叶■阶见势不妙,便退避德茂公铺内,全城罢市。当叶■阶迫令各商店开门时,有巡防营中的师爷周鸿勋在场目睹,向人问道:“叶是何许人!”有人说:“叶■阶老师是举人。”

        成都蒲殿俊、罗诸人被捕消息传到邛州,驻耶巡防军遂揭起义旗。先是,驻邛巡防军一营(武字营)常派队伍到东路固驿镇、南路平落坝、西路火并浩驻扎。邛崃罢市后,风声所播,民心更加愤怒,对于军队,尤为仇视,一切食物,不卖与军队,甚至借锅煮饭亦不允许,军心因此动摇。七月十九日,驻在各处的军队,未奉长官命令,均自动开回城内,管带黄思瀚大不谓然,勒令各队仍然开往各地驻扎。二十日早饭后,士兵们准备开差模样,营中书记宫周鸿勋率一兵进管带室,说明乡间情况,请求暂缓开往各乡。黄管带坚决不许可,周鸿勋身后的那个兵即开枪将黄管带击毙,营中枪声继起,又击毙军需官某、教练官某,误毙伙夫一人。于是全营官兵都将各自的军服烧毁,营中书籍文件均掷入火堆中。顷间,全营官兵整队开出小北街玉皇现营地,移驻陕西馆内,推周鸿勋为统领,宣布起义。
        周鸿勋起义后,邛境内各哥老会争相组织同志军,均听周鸿勋节制指挥。队伍之大者:东路有祝定邦(外号祝笨)与其子祝子凡;北路有蓝廷栋(外号蓝四管事)、严治平(外号严方方)、严合先;西路有冯利和等,共约两三千人。所用武器,俱是刀、叉、矛、杆和土枪土炮,然而士气昂扬,毫无畏死之心。老百姓向同志军送粮送款者,络绎不绝,而同志军不多取,但足供伙食而已。其时四乡秩序井然,同志军亦秋毫无犯,抢劫偷盗之事,未有所闻,盖人心一致,专与清政府相抗争,一切私利私怨皆置诸脑后。知州文德龙(字静岩,湖南拔贡)遇此非常事变,只得顺应潮流,愿筹粮他接济同志军。周鸿勋乃率各路同志军进取成都,军到新津,即与成都官军相抗拒;各县同志军正蓬勃发展,亦向成都近逼,成都巡防军开出省门四面迎战,同志军以最劣之武器与巡防军对敌,同志军采取避实攻虚战略,此击彼审,此落彼起,打得官军疲于奔命。
        八月初九日,周鸿勋率领武字营及部分同志军由新津回邛,知州文德龙下令锁闭城门,不许周鸿勋所部进驻城内,只允供应粮秣。正交涉中,同志会人陈国均将城门铁锁捷破,周鸿勋队伍遂长驱而入,直到州官衙门大堂前,呼文德龙出,仅谈数语,周鸿勋身后一兵立将文德龙击毙。同志军随即打破监狱,释放数百名囚犯,周鸿勋贴出赏格,捕拿叶■阶、宁云若(举人)、张泉山(拔贡)、陈列唐、王映奎等五人,当将宁云若捕获禁于狱中,隔日,北门外童桥同志军即将叶■阶捕送来城,周鸿勋即将叶■阶绑赴州官衙门西辕门斩杀,宁云若获得不死。州官被杀,全境无主,周鸿勋即令各公口组织一个总局,哥老会中以何峻山资格最老,被推举主持其事,总局设在旧总爷衙内。隔日,周鸿勋又率队伍赴新津指挥作战。赵尔丰派成都陆军反攻新津甚急,周鸿勋不支,乃于八月十九日退出新津城,二十四日率队经邛州南河坎,走丹棱、洪雅、嘉定进军自流井。

        八月二十九日,成都官军进抵邛州东门外,严方奉何歧山之命带领同志军出城在文昌宫前与官军交战不利,退入城中;何又令邛州各寺庙和尚所组成之增军出城迎战,亦败绩,三十日成都官军开始攻城,九月初一日黎明城破,同志军阵亡数十人。官军入城后,收缴武器,捕杀同志军,旋委张致德来署州官镇压人民。
八股文:Q
赵尔丰曾任驻藏大臣,率兵入藏,屡败叛军,“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著功若此者”《辛王春秋》。其在西藏,功劳堪比左帅,于国家民族功劳大焉,青史自当有其名,唯不见杀他那几位。
正规历史教科书的写法。
  从那开始呢?那就从辛亥年的农历四月十一日开始吧。
  这一天,是北京清政府新内阁成立的第二天。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内阁的第一道政令,就是以明发上谕的形式,正式提出了铁路国有案。至于为什么要把修路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当然了,这道上谕了说得那是相当的明白了。从正面的角度,有国防,实业,交通,中央调控等等好处,从反面的角度,原有的民间商办铁路有拖沓,贪渎,资金调配困难种种困难。这就牵涉出本文的第一个人物。度支部大臣,也就是财政部长,载泽。
  载泽,晚清重臣之一,出身世袭镇国将军,一是因为娶了老佛爷弟弟的女儿(侄女婿),一是本身确实也有能力,出国洋,受过历练。一路做到辅国公的位置。到了宣统三年,外联两江,湖广,两广三督(江督张人骏是他死党,鄂督瑞瀓是他姻亲,粤督张鸣歧是他门生),内里自掌度支部,经过内阁的重组,在新内阁中窜红的速度应该说是直逼总理大臣庆王奕匡,人称地下组织部长。话说财政部长手下自有一组经济精英团队。为首的盛宣怀,晚清有名的经济改革牛人,在载泽力推下,顶了原来的邮传部大臣唐绍仪的位置。政治格局变革之后,自然就是经济闯关了。盛给载泽提了三条办法。一是币制改革,二是振兴实业,三是铁路国有。盛的手下,主持货币改革的有陈锦涛(字澜生。南海人。哥伦比亚和耶鲁的双料博士),主持实业的有杨度(不用多说了吧,湖南人。载泽当年出国考察,回来的考察报告就出自他的手笔。首长的文胆兼秘书。时任统计局局长)。至于提出铁路国有的,领会首长意思,跳出来放炮是三个人。一是给事中石长信,一位是福建人郑孝胥,这两位笔杆子了得。还有一位是刚刚起复的前两江总督端方。端大人本是袁党(他还是袁宫保的亲家),宣统初给撸了下去,不过这时候,改换了门庭,刚刚咸鱼翻身。实授了一个督办铁路大臣。
  既然精英们都说国有化好,那载泽部长自然没有问题,放手交给属下们去办,但求新内阁开张,自己财政这第一炮能放响,好向总理大臣这个位置再踏踏实实的迈进一步。但事情会有这么容易吗?偶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四川人的反应。归纳一下,先介绍一下川汉铁路公司的资金来源,大概是以下几种。
  1,官股,地方政府的股份
  2,商贾,富人资源认购的股份
  3,民股,主要是租股,四川是以地主收获谷物在十石以上,为基准,逢百抽三。
  4,利股,就是以前三种股本为流动资金,从事别种商业,收获得利润作为二次股金。
  基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四川人对铁路国有案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士林,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清流。以蒲殿俊,罗纶这些青年绅士为代表。这些人对国有化并不感冒,他们也知道民办铁路的种种弊病,甚至是赞成国有化。但是因为年初的国会请愿运动,普遍对新内阁不满。也难怪,这些人的履历在那,从科举到留洋,从海归到身负地方众望的士绅,年纪太轻,走的太顺。稍遇国会请愿运动受阻,对政府难免有气。
  2,绅董,也就是这些年来,铁路的真正受益人们。这些人无疑是反对国有化的。谁动他们的奶酪都不行,中央政府来也不给面子。不过这些大大,滑的都跟甲鱼似的,自己是不当出头鸟的,主要是推青年才俊们和无知黔首们出场。
  3,黔首,百姓这几年交的钱可不少,不过换发到手里的股票,与他们而言不过完粮纳税的凭证。现在才听说,原来股票还有分红取利这一说。(还是刚听乡里那些知书达理的老爷,秀才们说得)。有那么点穷人乍富的感觉。
  4,乱党,这些就不用多了,借机搞事是他们一贯的主张。这次的口号是,借保路这只鸡下出排满革命的蛋来。
  铁路国有的上谕下达,四川人的心都动了,不过想法。所有人都在观望政府的下一步具体举措。游戏的大幕正式拉开了。
  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无疑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这天有两份电传,隆重登场。
  一份是政府通报给四川总督王人文的电报,时称“歌电”,谈的是国家赎买民办川汉铁路的办法。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赎买办法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办法规定,对所有川汉铁路的原始股本(无论官商民各股),已用在铁路上的股金,国家换发国有铁路保利股票,未用的部分,任凭取回股本,也可以继续入股,也可换发国有铁路保本股票,至于之前民办时倒账,亏空部分,则由当时的具体商业经办人负责,国家不予补偿。所有国有铁路股票,也可分红,也都可以向大清,交通两银行进行货币抵偿,也就是,股票兼有国债功能。
  消息传来,持干股的大绅董自然不愿意,清流觉得赎买办法本身有损四川地方利益,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黔首是跟着老爷们的话语转的,老爷们说得简单(,只说原来的钱没得退了,百姓自然就急了(黔首们又不识字,又没有正确地消息来源,更谈不上领会赎买细则,无非跟着士绅转了罢了),乱党还是一如既往得在党中搅和。在这个关键时刻,又有一个乱党出来爆料。
  朱之洪,字叔痴,重庆人。他又抛出一份震撼性材料。其实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和四川人没什么关系。就是盛宣怀向四国银行借款修路的细则。
  大致是:清政府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借款600万,用于四大铁路干路工程(四大干路:南干,京汉至粤汉,北干,京张至恰克图,东干,京汉至晖春,西干,同蒲至伊犁)。借款以每年5厘计息(低息贷款),头十年不得还本,至17年之前,可还本付息,但得加算2·5%的利息(外国人也得赚点利息),十七年后,可自由还本付息。各段铁路,可由外方派出技术人员帮办(但主权仍在清政府)~~~~~
  其实呢,无非是借款修路(其实呢四川是卖方,国家是买方,你管买家的钱是不是外资呢)。但是被朱之洪一爆料包装,重新解读,就变成了政府为借款,而以铁路为资产抵押,卖与外人。一经曲解,会场登时炸锅。以四种人为例。
  1,清流,马上从以往的福寿膏战争开始,展开无穷丰富联想。自己感动自己,隐约间有一种使命感涌上心头
  2,绅董,本来就对赎买抵触,正可借机发飙,抵制国有
  3,百姓,一为了自己据称拥有的的铁路上的半根枕木,二为参加庶民的狂欢
  4,乱党,吾秀故吾在
  于是,保路同志会应运而生,会后推出以85岁高龄的韩林编修伍肇林为首的士林代表前往总督处提出告诉。这位总督也有意思。
  王人文,云南大理人。也是进土出身。向来和读书人唱一台戏。此时也蹦出来,说了几句。“诸君不畏死,吾又何惜一官,愿与川人共进退:等等,于是代奏,弹劾盛宣怀。既然有了总督,绅士们的点头,那各种组织就纷纷冒了头。有各州府县保路同志会,专业技能保路同志会(伶人,鼓琴清音,聋哑人,菜商行会等等),街道居民区保路同志会(##街保路同志会),四川可就热闹了。
  从五月二十一,一直到七月初一,各种刺激性的消息不断传到成都。川绅们一次次被惹恼
  1,原护理四川总督王文人,因为同情川绅,被迫下岗,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代任
  2,在京一部分川籍京官,以甘大璋为首上奏,表示代表川中父老拥护国家的铁路赎买政策,(在乡清流可就火了,甘某人有什么资格代表四川?要说代表,那得说偶在乡清流才有资格,这可就是四川知识分子争夺话语权的斗争)
  3,原川汉铁路宜昌公司经理李稷勋,绕过公司董事会,直接和督办铁路大臣端方搭上线,以路款上交中央,以备核算。公司股东们震怒了。
  川绅,保路同志会的应对办法
  上书弹劾甘大璋,李稷勋等人,盗路媚公如之何,由新任川督赵尔丰代奏。赵在此时,倒也乐得和川人同舟。
  七月一日,朝廷反馈传来。
  上午,申饬电到,谓此次皆是年少轻狂之辈,不体上意,造成如此局面,川中正直绅董皆不愿与之为伍等等(清流被激怒,愤青最怕人家说他愤了。这个回合暗指,甘大璋一系知识分子得了一分)
  2,中午,钦命李稷勋为宜昌铁路督办的电文到了,清流近乎抓狂
  3,下午,有罢工之议,清流代表罗纶到总督府面谒赵尔丰,赵答:若为邮传部而罢市,则风马牛不相及,若为川督而罢市,则尔丰自认到任无对不起川人之处,还请勉力维持云云,事态缓和下来。
  4,夜二更,大家正准备明日再议之时,前任川督王人文到达会场,上台演讲,说了什么?无非吾老矣,诸君好自为之等等。众人为之泣下。于是中国人固有的清官情节大爆发。复有乱党从中挑拨,怎么挑拨?无非王大人,王青天不要走,你要四川人以后靠谁啊,顿足捶胸,我型我秀的等等。会场气氛彻底滑向不可控制的边缘。有了成议。第二天开始四罢(罢工,罢市,罢课,罢耕)。不过还有理性的存在,又有四勿(勿在街市聚集,勿的辱骂官府,勿打教堂,勿暴动),饮食行业不参加此次运动,设慈善局,救济受运动影响的小商户,农民等等。并制作圣位牌,圣位台,上供光绪德宗景皇帝灵位(为什么不按体制,写大清德宗景皇帝?废话,光写德宗景皇帝,百姓根本不知道那是那位。一定要写光绪,才明白),摘抄光绪皇帝语录两句“庶政公诸舆论”、“铁路准归商办”张贴于各家各户,并在街心设光绪牌位,一早一晚焚香礼拜。(抬死人压活人,非暴力不合作都是非常常见的政治运动的桥段了)。
  四川的局面就这样闹到了七月十五,在这前后,事情又有了变化,好的方面了,朝廷局势有了改观,在京川籍的另一部分言官,纷纷上书言事,英国驻川领事也电北京大使馆,英国方面建议把川路列入支路,准予民间商办,摄政王的意思也有所松动。川人也准备停止四罢运动,转而进行间接不纳税不交租,而开工开市的新型办法。不利的一面,出现在赵尔丰这,
  其一,时在湖北的端方(督办铁路大臣),瑞瀓(鄂督)接连上书弹劾他督办不利(端有私心,保荐袁世凯或是瑞瀓代任川督,袁世凯,他知道朝廷不会起用,只有用瑞瀓,瑞瀓一走,他就代任鄂督),瑞瀓也有私心(他是端方的老部下,他推荐的是端方代任川督,礼送老首长出境高就,保住自己鄂督的位置,于情于理,都是他的终极意愿)
  其二,赵的哥哥,东三省总督给他来了消息,大意是朝廷里想倒赵的,你要注意了,不能太软。
  其三,赵尔丰收到线报,乱党正在活动中,抛出了一份川人自保商榷书,以办民团为名,好像要有所举动。
  赵尔丰感受到官场的压力,决定采取强硬手段。于是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软禁了保路同志会的几个主脑。事情就闹大了。当天中午,就有大批黔首抱着光绪的牌位到总督府门前请愿,请求开释蒲殿俊,罗纶诸人。与门口的卫兵,自然就难免有肢体冲突,也不知是谁开的第一枪。闹出了人命。赵尔丰急了,既然开了枪,事情就无法转圜了。有幕僚建议,干脆快打慢,斩了蒲殿俊,罗纶诸人,坐实他们谋反的罪名。赵表同意,请一把手成都将军玉昆来签字。玉昆也不是智障,而且当年他在接任成都将军的时候受过赵家的挤兑(宣统元年,原将军马亮卒,由当时的川督,赵尔丰的哥哥代理,办交接的时候,赵大哥给玉昆上过眼药。)于是,玉昆借口这是政见不同,不是乱党举事,不肯签字。四川当时的权力班子是这样的。
  一把手,镇川(成都)将军,玉昆,字石轩,满洲镶红旗,是由凉州调来的。
  二把手,署理总督,赵尔丰,副都统,奎焕,字章圃,蒙古镶白旗,由乌里亚苏台调来的。
  以下是隶属总督的四司二道。
  布政使(藩台,民政厅长)尹良,提学使(学台,教育厅长)刘嘉琛,提法使(臬台,司法厅长)周善培,盐运使(盐台?民政副厅长兼专卖局长)杨嘉绅,巡警道(道台,公安厅长)徐溯,劝业道(道台,商业厅长)胡嗣芬。
  排名前十位的几位大人,意见分歧,赵尔丰陷入了烂泥塘中。有意思的是,排在第十一顺位的成都知府(府台,市长)于宗潼,在开炮之前几天就绕过省长,直接给都察院长,山东老乡,张英麟上表,打赵的小报告。在开枪这天,这位市长,干脆自己堵在炮口前,硬是不让开炮。三套班子,乱成这样,还有什么好说得。更有乱党曹笃等人,自制水电报,抛入江中,混淆视听。上游出去的是四寸见方的小电报,上书“:“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可在下游,居然在数目上,质量上全面超过原始版本。木牌变成木排,有一丈见方的,有两面写字的,有上插鸡毛的,有副赠黄绫血书的,还有诸葛武侯碑出土拓片的。花样之多,不得不佩服四川沿江人们的非凡创意。
  事到此时,也不是有转圜的余地。赵的哥哥试图为弟弟解套,于是暗中活动,通过徐世昌,荫昌的关系,保举前两广总督岑春萱出任川督,让弟弟调回川滇边务大臣大臣的原任。岑春萱正准备上任,到了武昌,发出告蜀中父老书,准备和平善后。不想被瑞瀓留住,(瑞怕的是岑到任,他的老首长,已经入川的端方得不到川督的位置,会回湖北,和自己竞争,于是上表盛宣怀阻扰岑赴任,一方面在武昌拖住岑)。再往后就不多说了。没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下面把几个重要出场人物的结局补录一下。
  北京精英团队
  载泽,革命爆发之后,因缘际会,还真当了几天战时内阁总理,再之后,去做了遗老。
  盛宣怀,改革牛人,辛亥后,东渡日本,洽谈贷款,不过这次是为南方政府打工了。然后在上海作了寓公。不过要说盛家,最牛的是他家保姆倪桂珍,嫁给一个传教士,生了三姐妹。(不过这不是民国第一SHE,要论排名第一,是另一个元老张伯纯的三个女儿,一个嫁蒋作宾,一个嫁竺可桢,一个嫁邵元冲,党政学三界全包了)。
  陈锦涛,大清龙币之父,战时,政府委他为看守内阁财政部长,没想到他已经买轮南下,去做临时政府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了。
  杨度,洹上从龙去了。
  精英就是精英,就算是反了,一样可以雄起。
  地方督抚们
  赵尔丰,民国后,被杀于四川。
  端方,死于资州。死的挺惨,是被菜刀砍死的。然后是传首川鄂。
  瑞瀓,武昌就坏在他手里,民国后,在上海作了寓公。
  岑春萱,去不了四川,返回上海。他的卫队长黎天才也面临失业,干脆带了部下参加了乱军,攻下南京天堡山的敢死队,就是这支队伍。岑日后是广西桂系的开山鼻祖。
  王人文,辛亥后,猛然间被封作辛亥八功臣之一,后在天津作了寓公。
  于宗潼,舍身挡炮口的市长,民国以后,回乡办实业去了,开了齐鲁大药房,药铺掌柜。
  清流,乱党们
  蒲殿俊,罗纶,出狱后,作过几天都督,然后还是归隐,事实证明,知识分子还是不适合搞实际政治的。
  乱党里的,曹笃,朱之洪,那是理所当然的元老,舒舒服服在四川过他们的日子。尤其是曹笃,还会几下子,袍哥三爷,陈其美遇刺,他也在边上,抓住了刺客,再往后主持四川党务,还当了国医馆馆长。医生嘛,也是在刀口上混饭吃的。
  
  一件事情终于叙述完毕,附录一首保路同志会会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http://www.maidee.com/program/244359
原帖由 -游客- 于 2007-11-21 15:09 发表
赵尔丰曾任驻藏大臣,率兵入藏,屡败叛军,“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著功若此者”《辛王春秋》。其在西藏,功劳堪比左帅,于国家民族功劳大焉,青史自当有其名,唯不见杀他那几位。


你写这些!那捧清者是不是该对“屎壳郎”大将军写点砖头呢?!
为什么不对代表明朝下西洋的郑和来点支持呢!?
你们的的两种态度证明什么!?
原帖由 什么不谈? 于 2007-11-25 23:47 发表


你写这些!那捧清者是不是该对“屎壳郎”大将军写点砖头呢?!
为什么不对代表明朝下西洋的郑和来点支持呢!?
你们的的两种态度证明什么!?

    在1904-1905年,英人借通商要挟,自哲孟雄(今锡金)进兵,在江孜击溃藏军,进入拉萨,签订“中英新定藏印条约”。,开始十三世“达赖”一直以为俄国也信喇嘛(白痴),所以跟俄国人走得很近,这可是英国人最忌讳的事,英国人当时虽然知道,但也没什么办法,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英国就立刻进军西藏了,此时驻藏大臣有泰跟达赖说,打是打不过,只有我去先把他们忽悠住,然后在想办法。这个白痴达赖竟然不让他去,说老衲自有妙计,找箭头寺的喇嘛诵经诅咒英兵快点死(白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英国兵临城下之时,立刻屁滚尿流,把印信交给噶勒丹寺的噶卜伦活佛,自己马上逃到青海去了,一点高僧的样子都没有。有泰知道他的妙计就是这个差点没背过气去,气得要求清朝革除达赖的名号。

  当时在四川总督锡良麾下建昌道赵尔丰清楚的认识到这种形势,向他老板提示英国“阴谋百出,居心叵测,西藏情势岌岌可危”,此人也是清末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老哥赵尔巽就是清史稿的编撰者之一,并向清廷要求改革藏区的行政区划,改土归流,巴塘的泰宁寺喇嘛叛乱,赵尔丰与四川提督马维骐带兵杀入西康,全境肃清,以武力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不听的全砍了。1907年正月,创立学务、农垦、水利、桥梁、采镰、医药等部门,设立里化、定乡、巴安等县,1908年7月,设立康安道,改打箭炉为康定府,设河口县,里化同知,稻成县、贡噶岭县丞,巴安府、三霸通判,定乡县、盐井县,同时他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并招募川军三营,训练新军,伺机重返西藏。他在向清廷奏折中说: “移川督於巴塘,而於四川、拉萨各设巡抚,仿东三省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藉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达赖之外附”。就是要西藏岌岌可危的形势下,以武力控制,建立形同内陆的行政机构,这是很高明建议。近代著名学者李思纯说:“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皆因清季赵尔丰之余威,于民国以来诸边将无预也。”

  1908年,跑到青海的“达赖”被当地的清军护送的到西宁,此时陕甘总督升允就发现这个家伙不是个玩意,上奏说,“达赖性情贪啬,久驻思归,应否准其回藏?”得旨:“俟藏务大定,再行回藏。”升允就把他送到了五台山,又上北京朝觐,一切安顺治朝五世达赖的规格接待(这玩意也配?),本来要再次受封的,由于光绪和老婊子相继挂了,所以也没封成,借口水土不服要回西藏,此时清朝更没个主心骨了,升允只好原路给他送回西宁,一路漠漠唧唧的慢走,第二年才回到拉萨,凡事他走过的地方,当地土司都开始纠集藏民闹事,驻藏大臣联豫鉴于达赖有附英异动,奏请朝廷调川军入藏,联豫的目的也是打算把西藏完全改土归流。赵尔丰率这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悍勇的川军开始越过金沙江向查木多(今昌都)和类乌齐进攻。朝廷命钟颖一个年方22岁的帝戚)率四川新军两个标(旅)进藏,1910年(宣统元年)初,钟颖军与赵尔丰军会师于查木多(钟颖军自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德格进兵;赵尔丰军自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巴塘赵行辕驻地进兵),然后两军迅速推进到工部(今林芝专区首府八一镇附近)一线。对整个工部和波密地区(昌都、林芝地区)进行改土。消灭了这一地区长期威胁丹达岭以西的后藏安全的波密王白马青翁独立政权。消灭白马青翁军,并将白马青翁擒拿处死。这一地区(今西藏东部)先后建立起了查木多、江达(工部)、等十多个县,赵同时向南派兵,进入查隅地区,建立了查隅县(查隅在今西藏自治区最东南,临中印边境东段之东,与印占瓦弄相邻)。“达赖”一听说川军来了立刻跑到印度去了,清朝下令格去了他达赖喇嘛的名号。当时很多西藏的边远地区,如白马岗地区(即今墨脱县)和门隅--洛隅--下查隅地区(现属印度,即今印占中印东段边境以南的约十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头人都派人来要建郡县。赵也积极组军备战,随时抗击英国的武装入侵。特别说一点赵尔丰在西藏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强迫藏族学生学汉语说汉话,要求藏人家族都采用汉姓。至今康区有不少姓汉姓的藏人,多是那时传下来的。他在改变风俗方面,细到要求藏人改变以吐舌头表示尊敬的习惯,规定男女青年在藏袍里面还要穿裤子,甚至因为他认为藏人的天葬风俗不好,也要求改变。同时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将一些环境好的山谷地区,交与迁居过来的川民。但因为幸亥革命爆发而停止,使刚启动的由四川向藏区的移民计划中止,所以移民量不大,否则察隅等藏南地区将迁移大量内地实边汉人,“号称西藏的江南”的藏南国土也不会落入印度手中。就是今天,我们对西藏的政策大部分也是抄的赵尔丰的。更难得是赵尔丰是一位为官清廉的好官,他训导地方官,“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在路途发现一家百姓无隔夜之粮,而地方官不知,即以严惩。

  我们多说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其实并不尽然,甚至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很有能力的。这让我想起郭靖的两句话,“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我南朝地广人多,崇尚气节。俊彦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来,从不屈膝异族。蒙古纵然一时疆界逞快,日后定被逐回漠北,那时元气大伤,悔之不及”。金庸小说唯此二句最男人。是啊,我中华何曾缺了好男儿,文硕丢官抗命,占先只身迎敌,升泰百般斡旋,尔丰率军平藏,心中未必忠于那个狗贼和老婊子,胸中的热血也是为中华百姓而洒。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弃世,陈寅恪先生说此非“殉清朝”而是“殉文化”,我对王先生是极佩服的,但是认为如此之死就落了下乘,比不上郭大侠了,他日鲜卑人若能殉于百姓,才是真正不负此头啊。
原帖由 什么不谈? 于 2007-11-25 23:47 发表
你写这些!那捧清者是不是该对“屎壳郎”大将军写点砖头呢?!


对一个消灭台湾分裂势力的将军怀有如此刻骨的仇恨,有理由认为是台独分子的马甲。
其实想一想,抽租之股,就相当于90年代之前摊派国库卷嘛!改官办,抽租之股才有真的保障,以前的商办却又行抽组之股这种官办的法子,真的是匪夷所思。:D

可是那些地主老财们是既得利益者啊,他们的股占大头,所以他们股东不明真相的底层老百姓。那些底层老百姓呢,不过是他们的亲戚、左邻右舍,甚至是长工、短工,真相是不会被既得利益者写出来的。:D
原帖由 什么不谈? 于 2007-11-25 23:47 发表


你写这些!那捧清者是不是该对“屎壳郎”大将军写点砖头呢?!
为什么不对代表明朝下西洋的郑和来点支持呢!?
你们的的两种态度证明什么!?

哦,这里有一段,请问俺们是怎么样的两种态度?
原帖由 -游客- 于 2007-11-21 15:09 发表
赵尔丰曾任驻藏大臣,率兵入藏,屡败叛军,“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著功若此者”《辛王春秋》。其在西藏,功劳堪比左帅,于国家民族功劳大焉,青史自当有其名,唯不见杀他那几位。



唯一可惜的是,他的功绩没有得到巩固,否则整个印度阿萨姆邦都可能是我们的,我们甚至可以在孟加拉湾获得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