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5:00:29
作者:最后的王朝

注:本连载纯粹由作者的兴趣而来,不保证能够写完。如果一切顺利,可能断断续续从满清入关,写到辛亥革命。清朝入关前的历史,只作为背景资料一笔带过,或者在入关后的历史中分别描述,不再单独成为章节。
  
  关于清朝的史料记载和评论,恐怕是历代王朝中分歧最大的。按照官修史料,清朝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接近尧舜时期的王朝;按照某些民间史料和近现代史料,情况则未必如此。总而言之,清朝现在已经是历史了,所以就要用历史的方法来讲述它。本人既不是反清人士,也不是清朝的粉丝,只是抱着讲故事的心态来写这个系列。至于能写多久,具体怎么写,还要看读者的反馈了。
  
  由于清朝离现在很近,一方面史料很多,另一方面写作上却有困难,容易涉及到明清之争,君主制与共和制之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争,等等。其中大部分争议,在历史上已经翻过去了,当时的人们固然觉得是天大的事情,现在却基本有了定论,所以尽量保持中立是有好处的。
  
  有人会说:“清朝从努尔哈赤称汗开始,不止二百六十八年,还有关外两朝为什么不写?”其实不是不想写,关外满洲历史有趣的故事很多,我这个讲故事的人当然也想讲下去。不过,现在关于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关于明朝何以灭亡、满洲何以兴起的探讨,在网上和学术界都很多,就不用本文来抛砖引玉了。恰恰相反,从1644年满清入关开始,这段“正统的”清史,我们以为自己非常熟悉,其实大多是受到了电视剧和演义的熏陶,对事实和细节反而不太熟悉。另外一点,满洲在关外的历史,如果不通晓满文,读不懂《满文老档》,是不可能写的很生动、很翔实的。我不懂满文,所以这段故事还是交给其他方家来讲了。
  
  事实上,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一个独立朝代的历史,到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差不多就算结束了。此后的历史和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历史,简直是天壤之别。1842年以后的近代史,写的人也很多,比如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专家学者的论述固然汗牛充栋,网上写的故事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如果作者能够坚持写到1842年,可能以后就不继续写了;不过也说不定,到时候一切看心情和进展吧。
  
  最后声明一句,作为作者,我最关心的其实是讲故事,讲一个符合历史事实、有益又有趣的故事,同时还能带来一些思考。至于太高深的道理,或者太学术的细节,恐怕难以一一顾及。闲话就说到这里,祝大家阅读愉快。作者:最后的王朝

注:本连载纯粹由作者的兴趣而来,不保证能够写完。如果一切顺利,可能断断续续从满清入关,写到辛亥革命。清朝入关前的历史,只作为背景资料一笔带过,或者在入关后的历史中分别描述,不再单独成为章节。
  
  关于清朝的史料记载和评论,恐怕是历代王朝中分歧最大的。按照官修史料,清朝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接近尧舜时期的王朝;按照某些民间史料和近现代史料,情况则未必如此。总而言之,清朝现在已经是历史了,所以就要用历史的方法来讲述它。本人既不是反清人士,也不是清朝的粉丝,只是抱着讲故事的心态来写这个系列。至于能写多久,具体怎么写,还要看读者的反馈了。
  
  由于清朝离现在很近,一方面史料很多,另一方面写作上却有困难,容易涉及到明清之争,君主制与共和制之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争,等等。其中大部分争议,在历史上已经翻过去了,当时的人们固然觉得是天大的事情,现在却基本有了定论,所以尽量保持中立是有好处的。
  
  有人会说:“清朝从努尔哈赤称汗开始,不止二百六十八年,还有关外两朝为什么不写?”其实不是不想写,关外满洲历史有趣的故事很多,我这个讲故事的人当然也想讲下去。不过,现在关于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关于明朝何以灭亡、满洲何以兴起的探讨,在网上和学术界都很多,就不用本文来抛砖引玉了。恰恰相反,从1644年满清入关开始,这段“正统的”清史,我们以为自己非常熟悉,其实大多是受到了电视剧和演义的熏陶,对事实和细节反而不太熟悉。另外一点,满洲在关外的历史,如果不通晓满文,读不懂《满文老档》,是不可能写的很生动、很翔实的。我不懂满文,所以这段故事还是交给其他方家来讲了。
  
  事实上,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一个独立朝代的历史,到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差不多就算结束了。此后的历史和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历史,简直是天壤之别。1842年以后的近代史,写的人也很多,比如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专家学者的论述固然汗牛充栋,网上写的故事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如果作者能够坚持写到1842年,可能以后就不继续写了;不过也说不定,到时候一切看心情和进展吧。
  
  最后声明一句,作为作者,我最关心的其实是讲故事,讲一个符合历史事实、有益又有趣的故事,同时还能带来一些思考。至于太高深的道理,或者太学术的细节,恐怕难以一一顾及。闲话就说到这里,祝大家阅读愉快。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1)多尔衮在焦急地等待……
  
  (注:本文具体年月日期均采用农历,有特殊注明者除外)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正月到四月,可能是满洲摄政王多尔衮一生中最难熬的三个月。去年八月初九,正在计划对明王朝腹地进行更深入进攻的满清皇帝皇太极,突然因脑溢血驾崩于盛京(沈阳)的清宁宫,死前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不到一个时辰之内,皇室宗亲、八旗勋贵以及重要文武官员都来到了清宁宫表示哀悼,不久又转移到崇政殿,探讨至关重要的继承权问题。
  
  在肃亲王豪格、睿亲王多尔衮两大候选人争执不下,八旗大臣各怀鬼胎的情况下,多尔衮创造性地提出了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皇帝,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联合摄政的建议。这个建议既满足了两黄旗和正蓝旗大臣立皇太极之子为帝的要求,又把资格最硬的皇太极长子豪格排除在外,而且把实际权力留在了多尔衮本人手中。仍处在草创阶段的满清帝国避免了分裂,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联合摄政暂时合作愉快,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也不可能造成什么不稳定因素。一切看起来都在多尔衮的掌握之中。
  
  可是,眼前面临的剧变,却比半年前的皇位继承之争要复杂的多,也要严重的多。早在1643年十月,顺治继位才两个月,从明朝的西北方传来了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全军覆没的消息,闯王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基本控制了关中、河南和湖广北部地区,明朝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统治已经崩溃了。在明朝百姓和大部分士绅心中,李自成和他的部下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流寇”“盗贼”,而是一支即将实现改朝换代的力量,是“天命”的下一个继承人。在孙传庭的军队灭亡之后,明朝在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的守将纷纷投降,起义军势如破竹,于1644年正月初一建立了“大顺”政权,定都西安,年号永昌,农民出身、曾经在明朝驿站担任基层服务人员的李自成成为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的又一个农民皇帝。远在辽东的摄政王多尔衮,通过间谍、眼线以及蒙古部落的传闻,也听到了大顺军勃然兴起的消息。虽然多尔衮不知道大顺军的具体兵力、政权范围,甚至不知道李自成的名字,但他知道这支起义军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满洲人经过五十多年的漫长经营,不过占据了关外辽东的一小片地区;而大顺军却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夺取中原的大片富庶土地,难道他们真的是天命所归、不可战胜的天兵天将吗?
  
  到了1643年年底,从西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令人震惊:大顺军已经于十二月十八日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并打出了“嗟尔明朝,大数已终”的旗号!也就是说,大顺起义军宣布明朝已经寿终正寝,他们要起来取代明朝的正统地位!正月初八,李自成率领大军从西安出发,不久渡过黄河,兵锋直指太原!此时的山西,真可以用“民心瓦解”四个字来形容,各地州县纷纷开门投降,俨然一副改朝换代的模样。听到这些消息,多尔衮的心中固然兴奋不已,却也产生了浓重的疑云:大顺军如此强大,不可一世,固然能够成为帮助满清消灭明朝的力量;但是一旦真的消灭了明朝,这支前所未有的强大武装力量会不会顺势攻击满清,甚至占领辽东,使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八旗政权烟消云散呢?……
  
  1644年正月二十七日,摄政王多尔衮在与亲贵大臣商议之后,终于向大顺农民起义军主动伸出了橄榄枝,通过蒙古部落发出了一封“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信”:“朕与各位大人相隔万水千山,只听说你们不停地取得胜利、攻占城镇,但没有得知各位的称号,所以没有办法在信中予以尊称,请各位千万不要介意。之所以写这封信,是为了与各位大人同心协力,一起夺取中原。如果能够统一天下,朕愿与各位共享富贵。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真诚地希望快点派使者回信,告诉我各位的想法。”(原文: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
  
  虽然多尔衮在此信中,以顺治皇帝的名义自称为“朕”,但实际语气可以说是有求于人,非常客气。此时离李自成建国称帝只有二十七天,满清贵族大概还不知道西安又冒出了一个皇帝,否则恐怕会大吃一惊。不过,直到此时满清人还不知道李自成及其手下重要将领的名字、称谓,情报工作可以说烂到家了。按照《孙子兵法》,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满清对大顺一边可以说丝毫不知实情,当然大顺那边也一样。对于双方的共同敌人——明朝,大家倒是都心知肚明,在消灭明朝这个问题上没有重大分歧。
  
  这封信通过蒙古部落的转送,到达了镇守榆林的大顺将领王良智手里。可惜李自成早在正月初就渡河去了山西,等到王良智把这封信转交过去时,他已经在向北京高歌猛进的路上了。没有记载显示李自成对这封信的态度,不过他多半没把这当一回事。大清国皇帝?想邀请我和他统一天下,共享富贵?那该把我这大顺国皇帝放到什么位置呢?大明帝国的首都只有咫尺之遥,谁拿下来了,谁就是天下自然而然的主人,何况明朝的大学士、总督、巡抚以及管事太监早已纷纷投降,认李自成为新主人了。有必要对割据辽东一隅的“大清国皇帝”的信作出答复吗?
  
  于是,摄政王多尔衮在焦急中等待了两个多月。他等到了大顺攻克太原的消息,等到了大同、宣府不战而降的消息,等到了大顺偏师攻克保定、对北京形成战略包围的消息……形势进展如此迅速,满清还没来得及趁火打劫,明朝就已经快灭亡了!而且,在灭亡前夕,明朝居然还没有撤回山海关、宁远等地的守军,满清八旗根本无法趁势入关,分享胜利果实。难道这就是所谓“命中注定”吗?
  
  不过,包括多尔衮在内的大部分满清亲贵,都对明朝的抵抗力抱有一丝幻想。想想看,当年皇太极多次入关,威胁北京,最多却也只是勉强打入北京的城门。这座从明成祖时期开始苦心经营的城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拿下的,所以皇太极才发出“夺取北京如同砍伐大树”的言论。现在最有利的可能是,李自成被困在北京城下,兵疲师老,与明朝最后的精锐拼个你死我活,最后再轮到满清八旗出面收拾残局……
  
  可惜这种如意算盘在四月初终于宣告破产了:从北京传来消息,崇祯死了,明朝灭亡了!
  
  多尔衮终于从炕上跳了起来:不能再等了!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2)赌上国运的拼死一搏
  
  李自成从陕西渡河,直到北京城下,除了在山西宁武有一场血战,其余几乎传檄而定。在崇祯皇帝的眼皮底下,百姓居然传闻“李公子到了,给贫民五两银子”,眼巴巴地盼望大顺军早日攻下北京。崇祯皇帝派大学士李建泰去保定压阵,做垂死挣扎,可是这个李建泰还没离开京城,就力主投降;到了保定,被大顺军打的大败,被俘之后顺势投降,还帮助大顺军骗开了保定城门。就连明朝的命根子——京军三大营,也在城外向李自成投降。现在,崇祯皇帝手里的救命稻草,只剩下了吴三桂、高第的“关宁铁骑”。
  
  崇祯皇帝死前有没有考虑过南迁,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就算当时确定南迁,也是不可能实行的。李自成的偏师早已攻克保定,黄河南北都是大顺的地盘,崇祯除非坐船从海路前进,否则根本不可能抵达南京。再说明朝的中枢官员大部分已经决定投降李自成,大家甚至认为江南的失陷也是迟早的,去了南京不过苟延残喘几天,有什么意义?倒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高第手中,还有一股精锐的武装力量,可以与大顺军较量一番。可惜崇祯又犯了首鼠两端的老毛病,在几个月的权衡利弊之后,直到1644年三月初六日才下令吴三桂放弃宁远,率领关外明军四万人入关勤王,同时入关的还有关外百姓八九万人。与吴三桂一起接到勤王指令的还有蓟辽总督王永吉、蓟镇总兵唐通和山东总兵刘泽清,没想到王永吉、唐通先后投降了大顺,刘泽清干脆称病不来。只剩下吴三桂带着军民老小慢吞吞赶进山海关,算是够对得起大明皇帝了。
  
  吴三桂放弃宁远,对满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是还没好到足以左右大局的程度。宁远不是山海关,战略意义有限,而满清想争夺天下是必须夺取山海关的。现在吴三桂和高第都集结在山海关,他们手中的几万铁骑仍然阻隔着满清与关内的联系,多尔衮等满清贵族只有眼睁睁看着李自成攻城拔寨,自己一口都吃不上,真是好不着急。
  
  三月十九日,吴三桂还没来得及向北京进发,北京居然已经被攻陷,崇祯皇帝已经于前一天深夜上吊,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社稷到此划上了句号。李自成听说吴三桂、高第手中还有这么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立即传檄招降,而吴三桂居然十分听话的立即投降了。说实话,吴三桂是明末大小将领里,对明朝社稷最问心无愧的人之一,他毕竟是在崇祯死讯传来之后才投降。他的上司蓟辽总督王永吉不但早早投降李自成,还作为李自成的代表到北京劝降崇祯皇帝;谈判详情不得而知,只知道还没谈出结果,北京就已陷落,从而没有了谈判必要。蓟镇总兵唐通则把北京门户——居庸关拱手让给大顺,从此扮演了大顺军急先锋的角色,此时已经作为李自成的使者去接管山海关了。
  
  吴三桂、高第两位最后的总兵投降之后,唐通顺利接管了山海关防务,吴三桂决定亲率关宁铁骑进京朝拜新主。既然人心已定,天下即将重新统一,这几万人马是不可能掀起大浪的,何况大顺军和沿途投降的明军早已超过了数十万,李自成的地位可谓稳如泰山。况且大顺已经对吴三桂许下了封侯重赏的诺言,这位年轻的总兵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多尔衮听说吴三桂投降大顺的消息,一定非常郁闷,因为招降吴三桂可是满清两代人的心愿。早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皇太极就亲自写信叫吴三桂投降:“如果您带着宁远城归降,肯定会予以裂土分封,功名富贵就更不用说啦!”(若率城来归,定有分茅裂土之封,功名富贵,不待言也)吴三桂不予理睬,皇太极又再次写信,还是碰了一鼻子灰。多尔衮上台之后,更没有少打吴三桂的主意,可是现在就凭一纸传檄,吴三桂就率军向李自成称臣了!如果皇太极还活着,说不定又要被气的脑溢血暴毙一次。
  
  吴三桂归降倒是小事,更让满清恐惧的是大顺军居然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北京。事实证明了满清上下头脑最清醒的人,是身为汉军的谋士范文程,他早在大顺攻下北京之前,就给多尔衮、济尔哈朗写信阐明了问题的严重性:“明朝的劲敌究竟是我国呢,还是起义军?就好比秦朝灭亡,楚、汉争夺天下,其实我们是在和起义军争夺天下啊。”(盖以为明劲敌者我国也,抑则流寇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多尔衮、济尔哈朗等虽然决定出兵伐明,动作却明显慢了一拍,坐看大顺军占据了优势地位,争夺天下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如果不是由于李自成的连续失误,多尔衮连续摸到好几把五百万彩票大奖,满清断然没有任何入主中原的可能。
  
  无论如何,多尔衮还是决定赌上一把。要知道,正统王朝被推翻、中原无主的局面,两三百年才可能出现一次,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范文程、洪承畴等汉人也坚决主张出兵。以当时满清掌握的资源和情报,想一举击溃上升阶段的大顺军,可能性不大,但是坐等大顺军统一天下,更不是办法。历史上任何新兴的汉族王朝,总是要在统一中原之后,转过头来扫荡边疆,消灭周围的异族政权,何况是占据着辽东肥沃土地的满清?吴三桂、高第不肯降清,山海关是进不去了,那就从蓟州、密云等地的长城薄弱环节突破,就算冒着被困在内地的危险也要打到底!
  
  1644年四月初九,睿亲王多尔衮率领三分之二的满洲、蒙古八旗,以及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率领的全部汉军旗,誓师出兵进攻关内。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旗人男子都被征发,自从女真政权建立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阵势。按照满清使臣对朝鲜人的说法,“成败之判,在此一举”!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多尔衮根本不知道吴三桂会和李自成闹翻,不知道大顺军会在北京城内闹的鸡飞狗跳,更不知道山海关会兵不血刃地落入自己手中。多尔衮希望的是一场硬碰硬的对决,没有别的废话——跟大顺军拼了!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3)天上掉下大馅饼
  
  1644年,整个八旗能够作战的成年男子,估计只有十万人左右。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约八万“披甲人”浩浩荡荡向西前进,留下另一个摄政王济尔哈朗率领两万人马留守盛京。多尔衮非常清楚,满清数十年的基业和几代人的血汗,全部赌在了这一场战役之上。如果战胜,固然有攻克北京、入主中原,甚至统一天下的希望,但战败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在明朝覆灭之前,由吴三桂、高第率领的关宁铁骑总共约五万人,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人数暂时不详,总归不会少于十万人,而且其战斗力不会低于一般的明军。考虑到北京附近的明朝“勤王军”都已经归降大顺,此时的大顺军兵力肯定远远强于八旗。满清唯一的希望,是在大顺政权站稳脚跟之前迅速与其决战,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范文程和洪承畴这两个最熟悉中原的满清高官,在出发前向多尔衮提出了一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建议:既然这次出兵的目标是夺取中原,那么就不能掠夺财物,更不能滥杀无辜;满清的力量本来就不足,如果再不能争取人心,还有什么胜算?政治智商很高的多尔衮当即采纳了建议,下令:“有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军民秋毫无犯!”
  
  四月十五日,满清大军离长城还有一定距离,突然遇到了两个自称来自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使者。他们带来了一封吴三桂的信,这封信让多尔衮大喜过望,他看到自己手中的赌注骤然增加,胜利的天平第一次向满清倾斜。信的主要内容如下:
  
  “我吴三桂拒守山海关,想要向流贼兴师问罪。无奈自己掌握的土地实在太小,难以筹集更多兵力,特此向大王泣血求助……大王乃是盖世英雄,现在正是摧枯拉朽的时刻,机会难得,希望您考虑我这个大明忠臣的请求,赶快选派精兵,进入山海关。我吴三桂率领自己的部将,与您联合收复北京,消灭中原的流寇,以显示您的大义。到时候,我们大明报答贵国的岂止是金银财宝而已?肯定要割让土地酬谢啊!”
  
  从天而降的馅饼,并没有冲昏多尔衮的头脑,他立即盘问使者,最近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早已投降大顺的吴三桂怎么又自称大明忠臣了?这时他才知道,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大搞“追赃助饷”,京城及各地的明朝官员都被逼迫交出财产,否则就要毒刑拷打。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正在北京,不幸被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抓获,要求“助饷”二十万两白银,老骨头差点就断送在牢房里了。更有甚者,刘宗敏居然还抢走了吴三桂的小妾、名满京城的美女陈圆圆,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情种,倒也太高估了这个军阀;不过,父亲和爱妾遭到的凌辱,使他对大顺朝抱有的美好幻想完全破灭了。当初他放弃山海关,率领关宁铁骑投降大顺,为的无非是李自成的一句“父子封侯”,希望改换门庭之后捞一把。现在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免祸,“父子封侯”岂不成了水中泡影?这个时候进北京朝见李自成不是自投罗网吗?
  
  经过短暂的思考,吴三桂立即率军向相反的方向开进——他返回了自己半个月前离开的山海关,向掌握山海关的大顺军发动了突然袭击。现任山海关总兵唐通根本没有防备,很快被杀的丢盔卸甲,撤退到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急忙向北京的李自成求救。冷静下来之后,吴三桂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明朝已经灭亡,满清是自己的老对手,大顺又变成了自己的仇敌,依靠区区五万关宁铁骑,究竟该何去何从?况且关宁铁骑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山海关不过是巴掌大的地方,供应不了粮食,更筹集不了军饷,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左思右想,与其被大顺政权追杀,在山海关壮烈战死,投靠满清倒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皇太极曾经给自己写过两封劝降信,可现在掌权的是多尔衮,吴三桂只好病急乱投医,派出部下杨坤、郭云龙向多尔衮带去了求救信。多尔衮的运气真是好的惊人,在四月十五日就误打误撞地收到了这封信,如果再晚几天,历史肯定又要改写了。
  
  在吴三桂病急乱投医的时候,李自成一样没有闲着,他的政治头脑虽然不如多尔衮,却也知道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的重要性。四月初十日,他命令丞相牛金星写了一封致吴三桂的信,同时释放了吴襄,给吴三桂留了一条出路。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带着吴襄和崇祯皇帝的太子,率领大军向山海关前进,理由很简单:你吴三桂不是自称父亲受辱,要在山海关起兵为明朝报仇吗?现在我把你的父亲作为贵宾带来了,明朝的合法继承人也在我这里,看你还有什么理由起兵?如果还不识相,二十万大顺军就要把你压死了!
  
  在软硬兼施的压力之下,吴三桂果然崩溃了,他急忙派出使者,于四月十三日在军中与李自成会面,表示自己仍然有意投诚。为了给吴三桂留出投诚的时间,大顺军放慢了进军速度——仅仅两天之后,吴三桂此前派出的另外两个使者就与多尔衮会面了。这时,多尔衮到山海关的距离,比李自成还要远!
  
  历史在此时此刻再次证明了“时间就是生命,细节决定成败”的真理。如果李自成没有放慢进军速度,足以在多尔衮答复吴三桂之前到达山海关,届时吴三桂就算不想投降,也只有投降一条路。如果吴三桂派去满清的信使不熟悉情况,没有及时找到行军途中的多尔衮,那么吴三桂也只有投降李自成一个选择。李自成率领的军队号称二十万,其中善战的部队大约有十万,在接收了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之后,实力就是多尔衮的两倍以上,又掌握着山海关这个重要隘口,满清想取胜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上天恰恰给了多尔衮一次好运,这次好运将给他带来整个中原。
  
  多尔衮没有耽搁时间,立即向吴三桂回信:“您如果率军归附大清,肯定会按照您原先的爵位裂土分封,还可以晋升为藩王。首先可以为明朝报仇,其次可以保住身家性命,子子孙孙永远享受富贵,就像山河一样长久!”在此,多尔衮抛出了一个极大的诱饵,那就是“晋为藩王”。这可不是吹牛,此前皇太极就把投降满清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封为藩王,而吴三桂在明朝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封了一个伯爵而已。大顺给他的许诺也只是“父子封侯”——何况这个许诺已经不太靠谱了。
  
  吴三桂究竟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对比清末和明末,有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如果是说明末是刚烈的的话,日后的清朝就应该算小家子气了,自己花钱祝寿而不花军费,培养外敌,对小日本那样悚了。
  而明朝20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打起小日本来,那可绝对不含糊。打了两次大仗,把丰臣秀吉都给吓死了。不知道该如何评论.
]]
原帖由 自由如风 于 2007-11-18 13:20 发表
对比清末和明末,有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如果是说明末是刚烈的的话,日后的清朝就应该算小家子气了,自己花钱祝寿而不花军费,培养外敌,对小日本那样悚了。
  而明朝20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打起小日本来,那可绝对不含 ...

文章寫的不錯,請繼續轉下去,把明末和清末比就沒啥意思了,大敵當前,卻在那里窩里闘,皇帝:D 的內庫錢堆積如山,卻下旨不得大臣擅請內帑發軍餉。明末和清末,大家半斤八兩而已。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4)大决战的前夕
  
  1644年四月二十日,多尔衮终于等到了他渴盼已久的最后答复:吴三桂再次派来信使,请求清军迅速进入山海关,因为李自成的大军已经近在咫尺,很快就要开打了!
  
  在吴三桂投诚之前,满清上下只有一个人抱有胜利的信心,他就是内三院大学士、后来被封为一等子爵的范文程。从严格意义上讲,范文程并不是“贰臣”,他在明朝不过是一介秀才,在努尔哈赤攻占辽东之后差点被杀掉,后来才得到皇太极的赏识。早在李自成攻克北京之前,范文程就对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作出了预言:李自成就像当年的暴秦,虽然节节胜利,但决不能长久;满清则像是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能平定天下!
  
  为什么范文程如此自信地预言李自成无法长久?主要原因恐怕是为了给多尔衮、济尔哈朗等满洲贵族打气,因为这些满人对能否夺取天下,实在没有信心——即使在十多年之后,顺治皇帝不是还考虑跑回辽东做土皇帝吗?不过,李自成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印证了范文程的预言。他的大顺政权在势力范围之内到处进行“追赃助饷”,对所有官僚、乡绅、地主进行毫不留情的抢劫,光是在北京城里就抢到了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被打死打伤的官员不计其数。明朝留下的官僚和地方乡绅,当然大多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大顺政权还没坐稳江山就对他们进行残酷镇压,在政治上是非常不明智的。曾经有明朝降官对大顺的镇压政策提出质疑,大顺官员却回答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不知道,明太祖是在坐稳江山、天下大定之后,才开始打击贪官、镇压乡绅的。李自成只夺取了一半的天下,甚至北京周围都没有完全平定,怎能如此操之过急?
  
  “追赃助饷”政策把吴三桂推到了满清那一边,但当时吴三桂的想法并不是投降满清,而是帮助明朝复国。请注意他给多尔衮写信的措辞:“希望您考虑我这个大明忠臣的请求……联合收复北京,消灭中原的流寇,以显示您的大义。”吴三桂开出的条件只是割地和赠与金银财宝,根本没有向满清称臣的意思。一旦真的打败大顺、收复北京,坐江山的还得是崇祯皇帝的子孙,不可能轮到远在盛京的顺治皇帝福临。
  
  狡猾的多尔衮可不吃这一套,他在回信中提出“您如果率军归附大清,肯定会按照您原先的爵位裂土分封,还可以晋升为藩王”——这分明是把吴三桂当成满清的臣子来看待了。满清同意为明朝报仇,可是没有许诺把天下夺回来再还给明朝。这个道理,吴三桂一开始没有搞懂,北京的明朝降官没有搞懂,连后来的南明弘光朝廷也没有搞懂。等他们搞懂的时候,天下已经是满清的了。
  
  四月二十日,李自成的二十万大顺军到达山海关西,却听到了吴三桂扣押谈判使者的消息,和谈显然没有希望了。李自成大怒,决定武力解决,而吴三桂、高第已经把他们的五万人马部署在山海关内的石河一带,排成了几里长的阵势;至于山海关关城,则由少量亲兵和当地乡绅武装驻守。这是一招险棋,如果李自成绕道直取山海关,攻下城池,吴三桂必然腹背受敌。此时,吴三桂盼望的清军主力刚刚走到山海关以北的连山,离战场还有一百六十公里!在接到吴三桂的第二封求救信之后,多尔衮下令立即拔营,实行不分昼夜的急行军,直到人困马乏才停下稍事休息。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八点左右,决定命运的山海关之战打响了。李自成的政治才能虽然有限,在军事指挥上却颇有天赋,他的目标是一举歼灭整个关宁铁骑,绝不允许吴三桂率领残兵败将逃出山海关。为了达到这个战役目的,他把主力部队沿着石河以西摆成一字长蛇阵,最北到山海关的北山,最南则直到海边,战线的长度和宽度都远远超过吴三桂。同时,李自成派出偏师绕过战场,包抄到山海关前后,对关城实施两面夹击。大顺军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使得山海关守军和吴三桂的野战部队无法互相策应。况且吴三桂留守山海关的有不少乡绅率领的地方武装,这些武装力量就是墙头草,在大顺的凌厉攻势下根本无法支撑。
  
  激战进行了整整一昼夜,吴三桂的部队已经到了极限。四月二十二日凌晨,据守山海关北翼城的吴三桂部下向李自成投降,山海关防线已经陷入崩溃边缘。此时,多尔衮的满清八旗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到达了离山海关只有十里的地方。多尔衮命令自己的弟弟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各率领一万兵力掩护侧翼,自己亲率主力部队,前进到离山海关只有二里的一个叫做欢喜岭的高地。在这里,已经可以清楚地听到山海关前传来的喊杀声、炮火声和马蹄踏在大地传来的震动。吴三桂不停地派出信使打探清军的消息,多尔衮却稳坐钓鱼台,按兵不动,在欢喜岭上观察两军形势。看样子吴三桂已经撑不住了,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满清肯定要介入这场战争,问题在于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清朝统治者满足于吸收中原文化,比任何一个朝代更加自我封闭。
如果1840年拼国家底子和英国一支远洋舰队抵抗,国家可能是不同的命运
原帖由 yayokonato 于 2007-11-19 09:52 发表
清朝统治者满足于吸收中原文化,比任何一个朝代更加自我封闭。
如果1840年拼国家底子和英国一支远洋舰队抵抗,国家可能是不同的命运

当时不是拼命的问题,而是有力使不上的问题,当时清朝的政府组织还是中古形式,比如调兵,临省或者隔省调兵需要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这种行政效率如果能与近代型资本主义国家抗衡?
原帖由 yayokonato 于 2007-11-19 09:52 发表
清朝统治者满足于吸收中原文化,比任何一个朝代更加自我封闭。
如果1840年拼国家底子和英国一支远洋舰队抵抗,国家可能是不同的命运

应该会倒得更快吧;P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5)清军入关
  
  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凌晨,在得知山海关北翼城守军向李自成投降之后,吴三桂终于陷入了绝境。关宁铁骑的士气本来就很低落,一旦失利,必然全军崩溃,而作为救命稻草的清军还在二里之外修整。多尔衮本人在欢喜岭上的威远台观战,吴三桂派出的无数使节都两手空空的回来了。
  
  形势比人强,吴三桂决定带着下属和乡绅代表,到欢喜岭谒见多尔衮。多尔衮予以热情款待,并发表了一篇堪称经典的即兴演讲:
  
  “你们愿意为明朝皇帝复仇,我非常欣赏!所以我带兵来成全你们的愿望。原先我们打架的事情,都成了陈芝麻烂谷子,现在就别提了,也不忍心提。但是我们原先是敌国,现在已经成为一家人。我的部下入关,如果动了一棵草、一粒米,必定要军法处死。你们告诉百姓不要惊慌!”
  
  在此,多尔衮提出了清军入关的两大政治原则:第一,既往不咎,清军与吴三桂等明朝将领厮杀多年的血海深仇一笔勾销;第二,大家都是一家人,吴三桂和他手下的关宁铁骑从今天起就算满清的成员了——言下之意,胜利果实也要由满清享用。
  
  此时的吴三桂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连连点头,接受一切条件。多尔衮随即颁布了行军方案:清军主力分别从山海关的南水门、中水门、北水门入关,同时要求吴三桂的部下在肩膀上系一块白布,以便辨认,“否则恐怕被误杀”。
  
  清军主力入关之后,多尔衮观察到大顺军在石河以西排成一字长蛇阵,便命令清军在战场的左翼,即靠近海边的地方布阵,而吴三桂的部下则在战场的右翼布阵。当战斗打响之后,多尔衮首先命令吴三桂冲进大顺军阵地,采取重点突破战术,企图扰乱其阵型。但是,李自成的部下毕竟也不是吃素的,吴三桂的兵力又实在有限,所以经过半天的激战,关宁铁骑已经完全无法支持下去,大顺军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
  
  傍晚时分,一直按兵不动的多尔衮终于决定参战。满清惊人的好运气还在继续——就在清军加入战场之前,山海关附近突然刮起了大风,而且风向是从东北向西南,沙土飞扬,战场能见度骤然下降。在风沙的掩护之下,清军主力绕过了大半个战场,从吴三桂的左边绕到了右边,对李大顺军发起了决定性的攻势。
  
  整整激战了两天的大顺军,不得不转过头来面对这支从天而降的骑兵。直到对方冲到眼前,李自成的士兵才发现这些骑兵的前额被剃光了,分明是满洲人的发式!无论是大顺军将士,还是李自成本人,对满清军队的动向都毫无察觉,直到最后一刻才发现真正的敌人是谁,这种强大的心理打击已经足够使之彻底崩溃。
  
  此后的战局就很简单了:精神崩溃的大顺士兵纷纷放弃阵地,无法形成有力的抵抗,抢走陈圆圆的著名将领刘宗敏也受了重伤(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很高兴)。李自成此时的表现也大失水准——他看到清军冲进自己的阵势,立即下令撤军,然后在一片混乱之中逃离了战场。失去了统帅的大顺军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更要命的是,许多大顺军官还带着从北京城抢来的妇女和财宝,在撤退途中根本不可能保持队形。一个被俘的明朝官员幸灾乐祸地写道:“流贼从北向南败退,其中有许多老弱病残,狼狈不堪。每十个士兵大约携带三四个妇女,毫无纪律。我看到之后非常气愤,这种鼠辈居然可以攻克北京、使先帝遇难,真是让人痛哭流涕啊!”
  
  山海关附近的风沙实在太大,以至于清军在取得胜利之后,居然不知道大顺军已经被击溃。不久,风沙停住了,满清八旗和吴三桂的残部才开始放心大胆地向南追击。到了半夜,李自成逃到几十里外的永平,希望收拾残兵败将,但大队人马仍然毫无秩序地向南溃逃。恼羞成怒的李自成当即下令处决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出了一口恶气。但是吴三桂肯定早就不在乎了。
  
  山海关战役刚刚结束,吴三桂就率领部下和山海关附近居民,向满清剃发称臣了。多尔衮也立即兑现承诺,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与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爵位相同。吴三桂的剃发,意味着他终于成为满清统治者的马前卒,不再是大明的忠臣。无论吴三桂的实际想法如何,他都没有实力和多尔衮抗衡,因为他的关宁铁骑主力已经被李自成打成残废了。
  
  吴三桂获胜的消息迅速传开,在北京的明朝降官仍然以为吴三桂是明朝的中兴功臣,即将护送崇祯皇帝的太子即位。在李自成退回北京的途中,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官员、乡绅叛变的消息,刚刚攻占北京一个月的大顺政权,迅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窘境。与此同时,满清精锐骑兵以每天八十里的速度,追着李自成前进,使他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很快,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帝都将要迎来它在两个月内的第三个主人。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6)多尔衮进京
  
  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北京,立即诛杀了吴三桂全家老小三十四口。虽然在山海关蒙受惨败,李自成还是打算坚守北京。他驱使百姓在北京城南的崇文门、宣武门外拆除民房和羊马墙——所谓羊马墙,就是城墙之外的小隔城,本来是用来帮助守城的。但是李自成认为这些羊马墙可以遮蔽从城上射下来的箭矢、炮火,给攻城的敌军带来方便,所以必须拆毁。
  
  然而,李自成很快发现,固守北京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首先,大顺军已经摇摇欲坠,战斗力大为下降。大顺最善战的部队在山海关被击溃了,残兵败将布满了山海关到北京之前的道路,很难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留在北京城内的大顺军则迅速腐化,染上了劫掠、狂饮和抢夺妇女的恶习,少数士兵甚至无视军纪,满载着战利品离开北京,“衣锦还乡”去了!其次,在山海关惨败的消息传开之后,北京城内的明朝降官蠢蠢欲动,平民百姓对大顺政权的态度也从友好变成了敌视(主要是因为大顺军的劫掠行为),整个城市的人心已经散乱了。最糟糕的是,在大顺政权控制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等广阔土地上,到处都有潜伏的明朝旧臣和乡绅武装,随时可能爆发反对李自成的叛变。在这种情况下,固守北京显然是不合算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李自成的失败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幼稚无能,但军事上的失策也是原因之一。1644年,大顺政权号称拥有百万大军,但其中大部分都驻守在陕西、甘肃、宁夏和河南等地,跟随李自成出征的大概只有二十万,加上一路上投降的明军,总数才达到四五十万。在攻克北京之后,李自成没有把精锐部队集中到北京,反而到处分兵攻占州县,而且对明朝投降的部队也没有及时改编。当吴三桂向大顺投降、撤出山海关的时候,李自成只派了明朝降将唐通率领几千人马前去接管,简直如同儿戏!山海关前有满清八旗的虎视眈眈,后有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区区几千人马怎能保证安全?结果,当吴三桂掉转矛头,“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时候,山海关根本来不及作出抵抗,瞬间就宣告失守。这实在是李自成军事生涯的一大败笔。
  
  四月二十九日,为了收拾人心、鼓舞士气,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正式登极,成为大顺皇帝。虽然早在正月初一,他就在西安称帝了,但只有在北京称帝才能够树立“君临天下”的形象。丞相牛金星代替李自成到南郊祭天,六政府(即大顺政权的六部)发布了大赦令,年号仍然定为“永昌”。附带说一句,早在李自成于西安登极的时候,有人就提出“永昌”这个年号不吉利——“昌”字可以拆成两个“日”字,天有二日就是有两个皇帝,怎么可能坐稳江山?说这话的人没有料到,接下来中国冒出的可不止是两个皇帝,而是三个、四个……甚至历史学家也无法确定到底有几个了。
  
  第二天,大顺军放火焚烧明代紫禁城和城墙门楼,“吩咐全城居民出城避难”,随即撤离了北京,此时离明朝覆灭只有四十二天。此时,明朝官僚还无法判断大顺的失败究竟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所以他们的心态也处于矛盾之中。大部分明朝降官决定留在北京,等待吴三桂的到来;但是也有不少明朝官员跟随李自成离开北京,返回西安。老百姓的态度也摇摆不定,许多市民扶老携幼跟着大顺军西行,其他市民则欢天喜地地庆祝李自成失败,甚至追杀落单的大顺士兵,夺走他们的财物,据说有两千名大顺士兵被市民干掉。不过,这种自发的袭击行为,与其说是出于愤怒,倒不如说是出于贪婪——大顺军在北京城里“追赃助饷”弄出了三千七百万两白银,士兵们都是带着金银财宝走人的,这种发财的机会谁看了不会眼红?
  
  当天晚上,摄政王多尔衮就在蓟县得知了李自成撤离北京的消息,当即命令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和刚刚被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率军追击,不给大顺军任何喘息的机会。他本人则率领主力,于五月初二日到达北京。在此期间,北京城内的官绅和平民还以为吴三桂救出了明朝太子,即将奉太子回北京即位。有些人听说了满清八旗入关的消息,但他们天真地认为清军只是被吴三桂“借”来讨伐李自成的,江山仍然会由朱明皇室后裔统治。明朝遗留的太监们还准备了皇帝即位用的仪仗——法驾卤簿,出城数十里相迎,争相目睹“崇祯皇帝太子”的风采。
  
  果然,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一支大军打着白色的旗子,从东北方向浩浩荡荡开了过来——这是多尔衮手下的满洲正白棋、镶白旗士兵,其中当然也混杂着吴三桂的士兵。大家已经知道吴三桂请来了清军,所以对这些“鞑子兵”的出现并没有感到惊奇。不过,吴三桂本人并没有出现,“明朝太子”也不见踪影。或许这支“鞑子兵”只是打前站的仪仗队,真正的太子还在后面?
  
  到了紫禁城的东门——东华门前,太监们把皇帝使用的法驾卤簿抬了出来。突然,鞑子兵的行列中闪出了一个仪表堂堂的将领,跳下战马,大摇大摆地登上了皇帝专用的车驾,对惊愕的官绅、太监、百姓们说:
  
  “我是摄政王。太子随后就到。你们这些人愿不愿意让我做你们的主子?”
  
  摄政王?大明二百七十六年来,从来没有听说过摄政王这个爵位,也从来没有皇族亲王摄政的先例。何况这个将领的前额剃光了,穿着满清盔甲,显然是清军成员。但是事到如今,大家只好硬着头皮下跪,大声回答:“诺!”有自作聪明的明朝官员站出来对大家说:“这位摄政王,是大明英宗的后代!”——明英宗在位已经是大约二百年前的事情了,谁知道他究竟有多少后代?人们感到惶恐不安,纷纷趁乱溜走。剩余的官员和太监还是把摄政王迎进了紫禁城。紫禁城此时已经被烧的到处是废墟,摄政王多尔衮进入了幸存的武英殿,这正是三天前李自成举行登极大典的地方。
  
  转眼之间,满洲两白旗士兵已经控制了全城。多尔衮命令一千亲兵和自己驻扎在内城,其余则在城外安营扎寨。满清军队的纪律还算严明,城内的人心暂时平定了一些。更多的官绅仍然在向城外翘首盼望,等待那个永远不会出现的“明朝太子”的降临。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7)想到清朝当官的人请举手!
  
  多尔衮进入北京城之后,立即做了两件事:第一是为崇祯皇帝拟定谥号,安排葬礼,不久又下令全体官民为其服丧;第二是发布了以下的“安民告示”:
  
  “原先,我朝想与你们明朝和好,永享太平。无奈每次写信,都没有得到答复,所以四次深入你们的土地,想让你们改悔……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军民也不是一个人的军民,必须由有德的人来当皇帝。我现在给你们报了君父之仇,破釜沉舟,只要还有一个流贼没有被除灭,我们就绝不回去!所过州县地方,如果能够剃发归顺,开诚投降,我们就给予爵禄,世世代代享有富贵。如果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屠戮殆尽!现在正是有志之士取得功名的时候,我们绝不会反悔。”
  
  这条安民告示,充斥着谎话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谁都知道清军四次入侵明朝内地,是为了抢掠人口、财富,不是为了“与明朝和好”。多尔衮一面说清军此次入关是为了剿灭流贼,一面又要求州县“剃发归顺”,分明是让他们做满清的臣民。多尔衮一手握着“屠戮殆尽”的大棒,一手拿着“爵禄功名”的胡萝卜,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
  
  以上两件事的幕后主谋,都是汉军旗人范文程。满清能够统一天下,首功有三个人:第一当然是摄政王多尔衮,第二是大学士范文程,第三是后来的五省经略洪承畴。洪承畴加入满清阵营很晚,主要是在消灭南明永历政权的战争中发挥过作用。清军入关初期的政治计划、军事方略,大都是范文程制订的;他与另一个著名汉军旗大臣、大学士宁完我,很早就提出了争霸中原的战略方针。如果没有这些汉臣的出谋划策,满洲贵族根本不可能登上中原的最高权力宝座。身为辽东汉人,范文程在明清改朝换代中的心情十分复杂,曾经感叹自己是“大明骨,大清肉”。其实清初的重要汉臣,哪个没有这样的矛盾心理呢?可是,就算这些汉臣“弃暗投明”,为朱明王朝效力,又能带来多少改变呢?一个朝代的土崩瓦解,不是几个英雄人物可以改变的——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南明小朝廷的勾心斗角中,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满清为崇祯皇帝发丧,在政治上赢得了高分,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开始。多尔衮深知,满清想要坐稳江山,关键要赢得汉族官绅的支持;赢得官绅的支持,最有效的途径是让他们进入清朝政府当官,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只要汉族官绅们尝到了甜头,进入了“既得利益阶层”,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为满洲贵族效劳,帮助满清平定天下。所以,几天之后,这位摄政王又发布了一道命令,内容很简单:
  
  “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
  
  这还不够,为了使汉族官绅放心大胆地投靠满清,多尔衮又规定,就算曾经投降大顺政权的官员,只要肯改换门庭,一概可以在清朝官复原职,甚至加官进爵!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多尔衮却宣布天子虽然换了,大臣可以照做,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想沾光?李自成的政治智商就远远没有多尔衮那么高,他进京的时候只允许录用明朝四品以下官员,三品以上官员统统抓起来“追赃助饷”,原则上不准录用。相比之下,满清对于明朝降官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啊。
  
  大批明朝高级官员迅速投降了满清:大学士冯诠、吏部侍郎沈惟炳、兵部侍郎金之俊、兵部侍郎张忻、户部侍郎王正志、户部侍郎党崇雅……其中不少人都成为了后来顺治朝的重臣。尤其是大学士冯诠,不但当上了满清内三院的大学士,还排名第一,比老资格的范文程还高!多尔衮还要求已经投降的汉族官员举荐人才,门生故吏一概欢迎,只要想当官,一律有官做,而且还有金银财宝赏赐。
  
  拉拢了官绅还不够,多尔衮还下令废除明末的“三饷”——辽饷、练饷、剿饷,这三饷本来是为了对付满清和农民起义军而设立的,结果却成了促使明朝灭亡的重要催化剂。在满清政权的统治范围之内,一律按照明朝万历末年的额度征税,农民负担减轻了不少。不过,相对于李自成的“三年免粮”政策,满清的仁政实在算不了什么,充其量是让人民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罢了。
  
  令人惊讶的是,满清士兵在北京城内的军纪非常严明,基本看不到烧杀抢掠的现象,比李自成的大顺军还要守纪律。几天之后,多尔衮调来了三千蒙古士兵,担任城墙巡逻任务。这群信奉喇嘛教的蒙古人,不但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反而把武器都收了起来,逢人就说:“中华佛国也,我辈来作践佛地,罪过!罪过!”老百姓的心态逐渐平静下来,多尔衮宣布紧急状态已经结束,北京街道上重新出现了和平的气息。但是,在街头巷尾仍然流传着谣言,说满清现在的纪律严明只是表象,很快他们将杀光百姓,抢光财宝,烧毁北京城,回到辽东去。许多人仍然不相信满洲人会真的留下来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最后的王朝——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是非成败
  
  (8)李自成一溃千里
  
  1644年五月初三日,即多尔衮进入北京的第二天,李自成逃到了北京以南的重镇保定。满洲八旗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在后面穷追不舍,大顺军不得不把自己从明朝宫廷抢来的锦缎、金银扔的满地都是,吸引满清追兵的目光,为自己争取逃跑的时间。从五月初八到五月十二日,清军连续在河北庆都、真定两地大败大顺军,直到大顺军通过井陉关天险撤退到山西,追击才算告一段落。至此,大顺军在河北境内的所有土地都被清军夺取了。
  
  但对于大顺军来说,最危险的敌人倒不是清军,而是明朝降将的叛乱。早在李自成撤出北京之前,山东就爆发了以明朝宗室“济王”为盟主的叛乱,大顺政权在山东境内的统治迅速崩溃。不久,大同总兵姜瓖重新宣布效忠明朝,但很快就投向了满清的怀抱。姜瓖投降满清,对大顺是又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大顺军主力不得不放弃山西,撤回陕西境内。李自成渡河东征取得的大部分战果,不到四个月就落入了满清的手中。
  
  李自成过于信赖明朝降将,尝到了苦果。在攻克北京之后,李自成以为天下大势已定,没有及时改编明朝投降的部队,大多让明朝降将统率原来的兵马,甚至担任重要守备任务。山海关的防务被交给了明朝蓟镇总兵唐通,大同总兵姜瓖则继续担任大同守将,河北重镇遵化则被交给了明朝遵化巡抚宋权——结果这些降将要么一触即溃,要么投靠满清,一个都指望不上。至于明朝地方官员、乡绅叛乱的例子就更多了。大顺政权虽然派出大军平叛,但是叛乱此起彼伏。在清军到来之前,这些叛乱者都声称要效忠明朝,恢复朱明皇室的统治;等到清军或者清朝招降文书到来,这些人就纷纷投降了清朝,跟他们当初投降大顺一样。
  
  大顺政权像冰雪融化一样迅速崩溃,原因很简单:当初人们都以为李自成是天命所归,是下一个王朝的创立者,所以争相投降;现在李自成已经被击败,并且放弃了北京,明显不是天命的继承者,而仅仅是一股流贼而已。李自成的“追赃助饷”政策得罪了一大群明朝官僚、乡绅,他逼死崇祯皇帝的行为则成为了官绅们攻击的借口。而满清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官绅投靠的对象——正所谓“杀我主者是我仇,杀我仇者是我主”。
  
  看到河北、山西州县纷纷投降,多尔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在已经投降的州县推行起了“剃发政策”,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下可捅了汉族人的马蜂窝,老百姓怨声载道,满清朝廷里的明朝降官也发出了非议。如果没有剃发政策,汉人可以把满清入关视为一次正常的改朝换代;剃发却使汉人认识到满洲人是外来的征服者,产生了严重的抗拒情绪。
  
  在巨大的抗议声浪之下,多尔衮不得不于五月二十四日取消了剃发令,假惺惺地宣布:“我原先觉得归顺的人民与其他人没有区别,所以命令他们剃发以区别顺逆;现在听说人民都不愿意这样做,这也不是我的本意。从现在开始,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吧!”投降的明朝官吏也被允许穿着明朝衣冠上朝。汉族老百姓的头发,暂时是保住了。
  
  只要没有剃发令,汉族官民是很愿意接受满清统治的。1644年六月,山西太原以北的州县几乎都投降了满清,盘踞在山东的明朝“济王”也向清朝上表摇尾乞怜,希望与清朝合作共同讨伐李自成。不过,李自成手里还有陕西、甘肃、河南三省,以及山西中南部地区,军队实力超过四十万人,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七月初七,李自成在西安发布告示,自称将率领“三百五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渡过黄河,直捣北京、山海关!其实李自成本人并没有渡过黄河,大顺军也根本没有“三百五十万大军”,但是仍然给满清造成了强大压力,一度攻入河北境内,大有重新包围北京之势。如果大顺军在重整旗鼓之后和满洲八旗来一次硬碰硬,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关键时刻,又是明朝降将帮了满清一把,把大顺政权彻底推进了深渊。这位降将就是我们熟悉的唐通老兄——明朝的蓟镇总兵,在居庸关向李自成投降之后被任命为山海关总兵,后来又跟着李自成撤退到了山西。虽然唐通老兄被吴三桂打的落花流水,但李自成仍然对他保持了信任,把黄河以东的两个重镇——保德、偏关交给他镇守。偏关离著名的雁门关不远,是从山西进入陕北的交通要道。李自成不把如此重要的据点交给亲信部将,反而交给一个很不可靠的明朝总兵,真是太不会看人了。
  
  八月初六,摄政王多尔衮写信给唐通,许诺以高官厚禄,引诱其投降。在吴三桂、姜瓖等人的“榜样带头作用”之下,唐通终于宣布“弃暗投明”,先是恢复崇祯年号,接着又改用顺治年号,投入了清朝的怀抱。接着,唐通的军队攻入了陕北,对大顺军的后方构成了严重威胁。满清随即封此人为“定西侯”,编入“上三旗”之一的汉军正黄旗。
  
  附带说一句,这位唐通被利用完毕之后,就被撤销了侯爵,改封为一等子爵。与吴三桂、孙可望的亲王爵位比起来,子爵好像低了一点,不过满清第一汉臣范文程最后也只封了一个子爵,唐通老兄该知足了。
  
  多尔衮得知唐通投降之后,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两白旗的第一名将英亲王阿济格前去接应。大顺军的反扑被扼杀在了襁褓之中。从此,大顺的灭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可怜的李自成本来有机会成为大顺朝的太祖,最后却不得不被列入《明史》的《流贼列传》。“成者王侯败者贼”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不好意思啊,最近被赶在乡下搞食品安全百分百,三个星期都没回家了,没机会更新
MD.形式主义真是害死人了:@
我一直难以理解清朝第二次下剃发令的理由,多尔衮不是蠢人,这点从第一次剃发令很快被废除就可以看出。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战争还未平息,农民军和南明力量依然比较活跃的时候就这样做?其实这种事情,等到天下大定之后做,更平稳。
剃法令这种事情,其实不做也无所谓,不懂老多下这个白痴令做什么?

难道是引蛇出洞?
顾诚在《南明史》做了一定的解释,认为是清朝入关太顺利,特别是平定南京小福王政权,可用摧枯拉朽形容了,这让多尔衮有些目空一切,认为中原唾手可得,汉人可以随意欺负。。。结果反而延长了清朝统一的时间。:L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12-7 10:31 发表
我一直难以理解清朝第二次下剃发令的理由,多尔衮不是蠢人,这点从第一次剃发令很快被废除就可以看出。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战争还未平息,农民军和南明力量依然比较活跃的时候就这样做?其实这种事情,等到天下大定之 ...

我有过一个总结
八旗上层的权力争斗
以辫子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汉族百姓埋单
原帖由 自由如风 于 2007-12-6 19:25 发表
不好意思啊,最近被赶在乡下搞食品安全百分百,三个星期都没回家了,没机会更新
MD.形式主义真是害死人了:@

你回来了啊!
食品安全检查?
希望不会让你以后都不在外面吃饭了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12-7 10:31 发表
我一直难以理解清朝第二次下剃发令的理由,多尔衮不是蠢人,这点从第一次剃发令很快被废除就可以看出。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战争还未平息,农民军和南明力量依然比较活跃的时候就这样做?其实这种事情,等到天下大定之 ...

此事在摄政王日记有详细记载

多尔衮原先并不打算再行剃发

但是关键是前明大臣要求新朝全盘采用明朝服制

多尔衮争辩满清有服制,不是野蛮人,跟前明大臣辩论

结果就是多尔衮大怒.....
有时候也蛮囧前明大臣,敢跟多尔衮搞华夷之辩,胆量大啊

真要剃发,又乖乖了
鼓足干劲、力争双百、多快好省地整治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