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潜艇介绍![贴图]好的话!大家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4:51:24
收集了很久但是还有个别的没有没有(比如台湾的海狮级、海蛟级美国的!还有得国的、、)请大家谅解1!
如果大家谁有请上图文介绍!
094型 弹道导弹核潜艇   
           



首艇将于21世纪初下水。

094型将携带16枚“巨浪-2”弹道导弹(东风-31 的潜射型),射程可以达到7400公里,在中国近海就可威胁美国。

 

[em05][em05]收集了很久但是还有个别的没有没有(比如台湾的海狮级、海蛟级美国的!还有得国的、、)请大家谅解1!
如果大家谁有请上图文介绍!
094型 弹道导弹核潜艇   
           



首艇将于21世纪初下水。

094型将携带16枚“巨浪-2”弹道导弹(东风-31 的潜射型),射程可以达到7400公里,在中国近海就可威胁美国。

 

[em05][em05]
[em05][em05]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该型艇首艇于1996年开工,2000年在葫芦岛造船厂完工。

其安静性,武器和传感器将比“汉”级有较大改进,大约相当于俄国70年代末“维克多-II”型的水平。图片是网友作的!

092型 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尺度:120*10*8米

排水量:水下8000吨,潜深约 300米

动力:一座压水堆,22节/水下

武器:12枚“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射程2700公里(1460海里),单弹头,200万吨TNT当量。

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092计划:总工程师彭士禄,黄纬禄,赵仁恺,黄旭华为副总工程师。
1970年9月在辽宁葫芦岛船厂开工,1981年春节前下水,1983年8月加入海军服役。1988年9月成功进行了导弹发射试验。 导弹发射装置由713所研制。
[/B]
        
091型 汉级攻击核潜艇   
            
排水量:水下5000吨

尺度:原型艇100*11*8.5米,改进型(403-405)长108米

航速:水下25节

主机:1座90兆瓦的压水堆,单轴

武备:6具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403-405 艇可能有能力发射C801(YJ-81)反舰导弹

编制:120人

布置:该型艇采用水滴型线型,十字形尾附体,单轴推进,首水平舵置于指挥台围壳前部。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船体内设有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主机舱及尾舱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声系统导流罩。建造计划:首艇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后几艘下水时间依次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全部配置在北海舰队。

[/B][em05][em05]
[em05]
039型 宋级常规潜艇   
      
尺度:长74.9米,宽8.4米,吃水5.3米
排水量:1700吨/2250吨(水上/水下)
航速:15节(水面),22节(水下)
续航力:3300海里/4节(水下)
武备:6具533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发射“鱼”-4自导鱼雷,备弹18枚。鱼雷管也可以发射 C801(802)反舰导弹
雷达:1部对海搜索雷达
声纳:1部型主/被动艇艏搜索攻击声纳,舷侧基阵被动搜索声纳
动力:德国MTU2V493柴油机,7叶大侧斜螺旋桨
编制:60人
  
     建造计划:

1994年5月在武汉青山船厂下水,从1995年8月开始海试,于1996年5月交付海军使用,1998-1999年完成了发射潜舰导弹[ C801(802) ]的试验,成为中国唯一能在水下通过发射远距离的反舰导弹攻击敌舰的常规潜艇。全艇有80%是全新的设计(相对于035“明”级而言)。具体作战效能与英国曾装备的“支持者”级(2400型)比较接近。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常规潜艇,该型艇采用了回转体尖尾,并装有围壳舵和十字型尾操纵面,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并实现了集中自动驾驶和自动均衡。艇上装有侧推装置,因而自行离靠码头灵活。艇上装有可弃压载和短路吹除系统,使艇在保证基本的水上不沉性的同时强化了艇的动力抗沉能力。同时该艇还具有艇员水下一定深度快速上浮脱险或与深潜救生器对接的能力。   由于采取了降噪措施,使该艇的噪声大幅度降低,成为中国国产在役潜艇中噪声最低的一型艇。   该型潜艇首部有6具发射装置,具有全深度发射武器的能力。可发射线导鱼雷、自导鱼雷,可在水下发射飞航式导弹,也可以布放水雷。   该艇采用了新一代探测设备,有较强的搜索和跟踪能力,有较高的方位分辨率,可在一定距离上对来袭鱼雷进行报警,以指挥系统为核心的作战系统功能齐全、有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了对作战全过程的集中指挥和对多种武器的综合控制。   新型潜艇全艇划分为7个舱,即雷弹舱、指挥舱、前蓄电池舱、后蓄电池舱、柴电机组舱、推进电机舱和轴系舱。居住舱室布置及其生活条件良好。
[em05][em05][/B]
[em05][em05]
035型 明级常规潜艇      
            
尺度:长76*宽7.6*吃水5.1米
该艇第一次采用了尖尾线型,合理布置了上层建筑的管路和阀件,缩小了甲板的空间,改进了流水孔,设计了高效率螺旋桨等。采用了航向自动操舵仪和深度自动操舵仪,在所有航速范围内潜艇保证有正常的操纵性。
排水量:水上1584吨/水下2110吨
航速:水下18节
续航力:330/4节
武备:8具鱼雷发射管
潜深:300米
编制:57人

   
      
         
      

1967年由中央军委批准,自行研制的中国第一代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研制的中心任务是尽最大努力提高水下航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降低阻力、提高推进效率和增大推进功率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试验。035型潜艇首制艇于1969年10月开工,1974年4月交付海军使用。1979—1989年与1992—1994年间曾两度停建,进行现代化改装型艇的设计,要求在保持原035型潜艇总体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武器系统、水声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水声对抗、噪声控制、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改进,使艇的作战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机动性、隐蔽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进艇于1988年8月开工, 1990年底交艇,1993年定型,至今已建造了一小批交付海军使用。共建造了14艘,第14艘的舷号为363。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


背景介绍:中国在完成了33 型潜艇仿制国产化后,一直很重视改进提高,把成熟的预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艇。十多年里对33型潜艇先后进行过十多次重要的改装。例如,加装飞航式反舰导弹、多种型号声纳设备的改装、螺旋桨降噪、水声对抗设备改装、通信天线系列改装以及流水孔改装和其它减振降噪改装等等。所有这些以33 型为母体的改装均属于现代化改装,不仅提高了潜艇的作战使用性能,而且提高了研究设计、生产建造和使用水平。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产品(035型)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实际上是针对母型艇水下航速低而瞄准了国外高速潜艇,以大幅度提高水下航速和续航力为重点的型号研制。到70年代末,中国已逐步形成了从科研设计到生产,从总体到材料设备,从试验到使用维修的完整体系和全国范围的配套协作网,基本完成了第一代潜艇的自行研制任务。1983年该型艇通过了国家鉴定,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一代常规潜艇(035)的总体综合作战性能并不高,但对中国自行研制潜艇是一个重要的开端。80年代中期,根据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及装备体制的调整及时地将33型现代化改装调整到对035型的现代化改装上来,凡是已研制成功并试验可靠的项目,也可研究应用于035潜艇。经过以提高作战能力为中心的现代化改装的035潜艇已成为中国海军的一型主力潜艇。
  
      
      
      
   
      
  
            
         
   
[em05]
[em05][em05]
033型 R级常规潜艇   
               
33型是前苏联613型的改进型,是根据“二四协定”,前苏联向中国有偿转让,由中国进行仿制的。是中国生产批量最大的一型潜艇。

尺度:长76.6*宽6.7*吃水5.2米
排水量:1475吨/1830吨(水面/水下)
潜深:300米
续航力:水上9000公里/9节
动力:两台37-D柴油机,双轴,航速15.2/13节(水面/水下)
噪声:128/118分贝(877型/636型)
武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也可携带28枚水雷。
   
首制艇于1965年12月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作为原型的613型潜艇完全是一型二战时期水平的潜艇。   



33型潜艇与613型相比主要改进之处是:增加2具鱼雷发射管,提高了水声设备性能,增加了蓄电池的水冷却系统,下潜深度增大,通气管状态作为主要航态提高了航速,采用将贮备浮力转变成超载燃油的途径,巧妙地使续航力和自持力增大了一倍,结果在动力装置未作改变,依靠改进流体动力和推进特性,排水量增大后艇的水下航速仍保持不降低,应当说,33型的设计是相当成功的。这种设计思路是不会过时的。   33型潜艇共划分为7个舱,即首鱼雷舱、前蓄电池舱、指挥舱、后蓄电池舱、柴油机舱、推进电机舱和尾鱼雷舱。  在首鱼雷舱有6具533毫米发射管及6条备用鱼雷,首部水平舵及锚装置以及应急吹除系统。   在首蓄电池舱有一组蓄电池和军官住舱。   在指挥舱集中了雷达、声纳、航海、操舵、潜浮、均衡、射击指挥以及高中压气、疏水、液压、空调、冷藏、蓄电池水冷等主要系统。还有潜望镜、雷达天线、无线电天线及通气管的升降装置。   在后蓄电池舱有一组蓄电池和艇员住舱。   在柴油机舱有2台柴油机、全船通风机、空调和制冷系统等。   在推进电机舱有2台主推进电机和2台经航电机及其控制设备。   在尾鱼雷舱有2具发射管、舵传动装置等。   33型潜艇有11个压载水舱,具有良好的水下不沉性和适航性。   33型潜艇主要观通设备有雷达和雷达侦察机、综合声纳、通信声纳、侦察声纳和潜望镜、电罗经、水压计程仪、航迹自绘仪以及短波、长波、超短波等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其天线。   33型潜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逐渐退役,由性能较为先进的潜艇所替换。
33G1型潜艇是中国第一艘发射飞航式导弹的潜艇,也是唯一的一艘水面发射飞航式导弹的潜艇,所加装的导弹是“鹰击8号”(C-801)反舰导弹。   33G1是以33型潜艇为母体的改装艇。在上层建筑内左右舷各增设了三座箱式导弹发射筒,艇的上层建筑线型变化较大,使33型潜艇本来就不高的水下航速和水下经济续航力下降不少。由于导弹发射的需要,增加了自动测风仪、方位水平仪和雷弹合用的射击指挥系统,改装了雷达。   33G1型潜艇于1978年完成改装设计,1980年在武昌造船厂开工,1983年 7月交付海军,1985年海上发射导弹试验成功。   由于必须在水面发射导弹,已不能适应现代实战的要求,此型艇未曾批量生产,但为中国发展潜艇水下发射飞航导弹设计技术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基洛级常规潜艇   
                 
现有4艘,前两艘877EKM型舷号为364、365
尺度:67.3*9.5*6米
排水量:2350吨/3076吨(水面/水下)
潜深:300米
续航力:水上6000公里/7节;水下400公里/3节
动力:两台柴油机,航速12/16节(水面/水下)
噪声:128/118分贝(877型/636型)
武备:艇首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携雷18条,一般为 TEST-71 线导鱼雷,再装填时间2分钟。也可配备3M95反舰导弹,射程60公里。另可携带24枚水雷。
MTK400主被动声纳系统,可同时跟踪4个目标。探测距离20-40公里。
舰员:51
   
计划:1995年2月与11月,首批两艘877型交付。后两艘交付期不详。
   







877型潜艇动力装置转速偏高,围绕着降噪这个中心,全艇对主、辅机及其管路系统和结构等进行全面有效的减振降噪,艇壳敷设了消声瓦,使得潜艇水下的辐射噪声很低,这是该型艇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636型潜艇是在877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提高,其降低动力装置的转速,采用了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增大充电功率提高了充电能力,改进降噪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噪声。正如国外海军情报部门所称,“改进型‘基洛’ 级潜艇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

 


[em05]
[em05][em05]
中国台湾!
海龙级 常规潜艇     
              
尺度:长219.6尺、宽27.6尺、吃水22尺
排水量:水上2300吨/水下2600吨
航速:水上12节 水下20节
续航力:10000海里/9节
潜深:200米
声纳:SIASSZ综合声纳
武器:艇艏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28枚德国造SUT鱼雷,该鱼雷航速34节,最大航程11千米,制导方式为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抗干扰能力强。
火控系统:荷兰电信公司生产的M8型,它能同时跟踪5个目标,并解算与攻击3个目标,从跟踪目标到发动攻击只需几分钟他,齐射一次全部6枚鱼雷时间为数分钟。
   
     
   
动力装置:三部Brons/Stork-Werkspoor 12ORUB215型柴油机,马力4,050匹;两部922KW的 Holec发电机,两组196具电池,一部3,800KW的Holec电动主机,单轴五叶式螺旋桨推进

“海龙”级潜艇,是80年代中后期从荷兰购买的“旗鱼”级大型常规鱼雷潜艇的改进型,该级艇是荷兰鹿特丹干船坞公司70年代设计建造的产品,仅仅为本国建造了两艘。台海军的这两艘潜艇在建造时吸取了西方当时潜艇技术的最新成果,装备了比较现代化的探测、武备和指控系统,整体性能较原“旗鱼”级有了大幅度提高,综合作战能力较强,特别适合于沿岸浅水海域使用。

“海龙”级的设计思想是突出浅海进攻能力,特别是反舰能力,根据浅海各种噪声干扰源多的特点,强调声纳和火控系统的先进性,并加大了武器的携带量,还具有发射2枚飞航式反舰导弹的能力。该级艇的声纳与火控系统均采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攻击反应速度十分迅速,推进系统是采用新型电池供电的柴电联合装置,导航系统为惯性与GPS复合导航,性能都很先进。在台湾当局不惜重金的财力支持下,“海龙”级潜艇总体作战能力也达到了西方80年代末平均水平。

“海龙”级主要采用4种降噪措施。
一是在结构设计上功夫,采用水水滴形线型艇体,首围壳舵和X型艇尾操纵舵,降低了航行时产生的水动力噪声。
二是采用单轴、7叶、大直径低噪声侧斜螺旋桨,螺旋桨的加工精度极高,能大幅度降低空泡噪声。
三是在艇身外层涂敷化学降噪层,通过化学材料提高吸收声波的能力,减小声波的反射能量,隔断艇内声波的辐射,降低敌主动声纳的探测距离。
四是在动力装置下安装减振机座,尽可能地减少机械噪声的产生。

“海龙”级普遍运用了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潜艇的机动、上浮、下潜和鱼雷发射及再装填都达到了全自动的水平,机舱实现无人化控制,也设有两套独立的灭火装置,还设计安装了X型尾舵操纵面,提高了机动性。“海龙”级还在改善船员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每个船员都有独立的空间和固定的床位,居住条件很好。
  







   
     
   
     
            
            
            
              

[/B][em05][em05]
[em05][em05]
            
海象级常规潜艇         
               
尺寸: 长67.73米,宽8.4米,吃水6.6米
排水量:水上2450吨,水下2800 吨
动力装置: 柴电推动,3台4冲程PA4 200 VG SEMPT-Pielstick型柴油发动机4.63 MW,3座交流发电机2.88 MW
航速:水上13节,水下 21节
武器: 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37,MK48型鱼雷,也可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还可以布放水雷
声纳: 2026型拖曳声纳,DUUX 5型被动搜索声纳
火控: HSA SEWACO VIII型战斗数据自动控制系统,GTHW型集成火控系统。
编制: 50人
潜深:>300米


70年代中期,荷兰海军又根据“海豚”级常规潜艇的服役年限,决定在“旗鱼”级潜艇基础上设计建造一级新型潜艇-- “海象”级。原计划仅在“旗鱼”级潜艇基础上进行改进,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新技术发展迅速,方案多次修改,最终使“海象”级成为一级全新设计的潜艇。由于荷兰政府不顾我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向中国台湾海军出售2艘同级潜艇,称为“海龙”级因而受到中国人民的关注。


该级艇为鲸型顿首,回转体尖尾艇型;艇尾控制板采用X型布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潜艇水下航行时的机动性和抗沉性,由计算机控制(类似于飞行控制系统);7叶大侧斜螺旋桨;比“抹香鲸”级约深90米;艇体采用HY-100型钢;航速9节时续航能力为10000海里;海上持续执行任务(海上巡逻)时间60天。动力系统在水面航行时采用3台法国SEMT12PA4-V200型柴油机,总共率7000马力;水下航行时采用1台荷兰Holec型电机,3组铝酸电池,每组140个电池单元,总共铝5000马力,动力装置均采用减振抗冲击装置。

该级艇的控制装置可从中心控制面板控制4个自动化系统,即:推进控制系统(控制主电机转速),电池充电系统,柴油机启动/停止系统(水面或铜器管航行状态下控制柴油机)和配平注水控制系统(提供注水和重要校正方面的建议)。各系内广泛采用状态监视,自动化程度和预防性维修程度高。


该级艇采用的SEWACO-Ⅷ作战系统,实现了全面集中自动化控制。该系统有7套相同的显示器和控制台构成,通用性好,各多功能显控台功能可互换。每个中央控制单元包括2部SMR-MV处理机,执行显控台与传感器、武器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换。其主要功能包括:声纳现实与控制;目标判断和目标分类;目标运动分析,自动判定目标的运动;提供不断更新的战术与导航态势图;验证系统的工作状态,辅助操作训练。


  
   
         
   
         
     
         
      
            
               


[/B][em05]
旗鱼级常规潜艇   
              
尺寸:长66.92米,宽8.4米,吃水7.1米
排水量:水上2350吨,水下2640吨
航速:水上13节,水下20节
艇员:67人(军官8人)
武器:6具533毫米艏鱼雷发射管,携带20水下鱼叉导弹和MK48mod4型鱼雷或NT37D线导鱼雷,配MK-8火控系统。
潜深:>200米
雷达:英国对海搜索雷达1001型
声纳:法国综合声纳,2026型拖曳声纳

60年代中期,以美国“长颌须鲸”级常规潜艇为母型建造了“旗鱼”级。首艇于1972年服役,共造2艘。该级艇是荷兰海军建造的第一级水滴型潜艇,采用双壳体结构,艉部操纵面为十字形布置,指挥台装有围壳舵。

[/B][em05][em05]
[em05]
海豚级常规潜艇   
              
尺寸:长79.5米,宽7.8米,吃水4.8米
排水量:水上1494吨,水下1826吨
航速:水上14.5节,水下17节
武器: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尾各4具)。可发射MK8,MK37型鱼雷(1969年前)改装后可发射MK48。
潜深:300米
艇员:67人(军官8人)
雷达:英国对海搜索雷达1001型
声纳:LWS-20D声纳


荷兰一贯重视发展潜艇,战后不久即设计建造了“海豚”级。该级艇由于3个圆柱形组成“品”字形对称结构,上部布置1个,下部布置2个。具有结构强度高、生命力强、重心低、稳性好等优点,但它也有点存在着结构复杂、焊缝多、施工不便、储备浮力大、线型和性能欠佳等。这级潜艇共建造了4艘,首艇于1960年服役,1983年转为预备役。目前该级潜艇已经全部退出现役。

[em05][/B][em05][em05]
[em05][em05]
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尺度:艇长170.7米,宽12.8米,吃水 10.8米
排水量:水下18750吨
航速:水下25节
长宽比是 13.3:1,为拉长的水滴型艇型,非常有利于水中航行。加上采用了一座功率大、寿命长的S8G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总功率6万马力
潜深: 400米
武器装备:SSBN 726至SSNB 733;三叉戟Ⅰ型(C-4)潜射弹道导弹24枚,SSBN 734以后:三叉戟Ⅱ型(D-5)潜射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远,最远可达11000多千米;弹头威力大,有 8个15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弹头;精度高,圆概算偏差只有 90米。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顾耐德Mk 48鱼雷。
主机:一具通用电气S8G自然循环压水冷却式核子反应炉、涡轮导气驱动系统(60000轴马力)

  
    美国军方在70年代初期展开了三叉戟Ⅰ型潜射弹道导弹的计划,同时开始发展一种新型的弹道导弹潜艇以供三叉戟导弹使用。最初的计划乃是建造一种拉法耶级的改良型潜艇,并使用相同的西屋(Westinghouse)S5核子反应炉,而后为了减低新潜艇和噪音,因此决定采用自然循环核子反应炉。基于经济效益,导弹数量由18枚增至24枚。由于这项计划的造价过于庞大,最初曾遭国会的反对,不过当前苏联在三角洲级潜艇上配置了射程长达6935公里的SS-N-8潜射弹道导弹之后,国会终于批准了这项计划。

  虽然已获得国会的批准,不过这项计划在发展之初仍遭到不少困难,因此仍较预定进度落后许多。当困难一一被克服以后,终于产生了一种极为优秀的潜艇与极具威力的导弹。第一艘俄亥俄号(SSBN 736)1981年开始测试工作,1982年1月发射第一枚导弹,并在82年10月作首次的战斗部署。前8艘俄亥俄级潜艇在帆罩后方配有24枚三叉戟Ⅰ型(D-5)导弹,田纳西号则改为三叉戟Ⅱ型(D-5)导弹,这种导弹在90年3月在俄亥俄级上完成首次战斗巡航,将来前8艘亦将改配三叉戟Ⅱ型导弹。除弹道导弹外,各舰另备有4具传统鱼雷发射管可供自卫。

三叉戟导弹的射程较以往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它们只须部署在美国即对敌人目标具有相当的威协性。最初8艘俄亥俄级潜艇皆部署于缅因州的班哥外海,其余则部署于乔治亚州的京斯湾。这意味着俄亥俄级主要任务区域仅须在美国拥有控制权的海域即可,因而占了很大的优势。

  俄亥俄级潜艇的任务行程表是先以一组乘员执行为期70天的巡逻任务,之后有25天进行整修保养,整修完毕再由另一批乘员登舰执行任务。每九年进行一次为期一年的大整修,同时进行核能燃料棒的更换。如此每艘船的保险率可达百分之六十六---可以说是一项特例。

虽然前苏联的台风级潜艇较俄亥俄级大了许多,不过其导弹携带量反较俄亥俄级少了4枚,就这点而言,俄亥俄级是较台风级成功的。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继前苏联在91年解体,俄亥俄级的建造工作在目前计划的18艘完成后,似乎是不会再继续了。
   
   
   
   
   
               
      
               
        
[em05][em05]
[em05]
海狼级攻击核潜艇   

尺度:长 99.4米,宽 12.9米,吃水 10.9米。
排水量:(水下9150吨)。是美国历史上吨位最大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
动力:一座 S6W大功率高性能压水反应堆,轴输出功率达 6万马力
最大航速: (水下)35节以上




  
外形为长宽比 7.7:1的水滴型,接近最佳长宽比。
艇壳采用 HY-10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下潜深度可达 610米。
艇体线型和结构较美国前几级潜艇有重大调整,艏部声纳罩为钢制,提高了防冰层破坏能力,围壳舵改为可伸缩艏水平舵 ;同时采用Y型艉舵。配有能透过冰层的侦测装置,可在北极冰下海区执行作战任务。
大量应用隐身技术。海狼级首次采用液压泵喷射推进器,艇体表面敷贴消声瓦,各种升降装置敷有雷达波吸收涂层,对产生噪声的设备采用先进的隔振降噪措施等,使其隐身性能极为突出,噪音水平仅为洛杉矶级改进型的1/10,是第一代洛杉矶级的 1/70。
进攻能力强、作战效能好。海狼级安装了8具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海长矛远程反潜导弹、MK-48阿德卡普鱼雷、鱼叉舰舰导弹共 50枚。此外该级艇装备了比洛杉矶级更为先进的AN/BQQ-50型综合声纳系统和BSY-Ⅱ型综合作战指挥系统。
  





美国海军为在 90年代后期和 21世纪保持其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优势,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替代洛杉矶级的SSN-21型海狼级新式攻击型潜艇,并于1989开始建造首艇,由于造价太高,前两艘平均造价 23亿美元,因此只被批准建3艘。首艇“海狼”号于1997年7月服役;第二艘艇“康涅狄格”号1998年12月服役;三号艇“吉米·卡特”号将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改进,以更好的完成特种作战、战术侦察和水雷战等使命。服役时间从原定的2001年12月推迟到2004年6月。该级潜艇应用现代最新技术,在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和探测器材等设备方面,堪称世界一流。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它有许多令人瞩目的卓越性能:





      
         

拉菲特级弹道导道核潜艇   

  拉斐特级是美国海军继乔治·华盛顿级和伊桑·艾伦级之后的第三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与前两代相比,该级潜艇装备了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改进了导弹发射指挥系统,使潜艇在海上能自己选择目标进行攻击,改善了艇员居住条件,改进了电子设备,使其小型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尺度:长 129.5米,宽 10.1米,吃水 10米
排水量: 水上7250吨,水下8250吨
航速:水下18节, 水上25节
潜深: 300米
编制: 140人
动力装置:1座S5WⅡ型压水堆及 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2万轴马力,反应堆一次装料可连续使用6年 电子设备:主要包括 BPS-11A或BPS-15对海搜索雷达和BQR-7被动搜索、BQR-4主动搜索、BQR-15拖曳、BQR-19主动及BQR-21被动声纳

   
  

  拉斐特级核潜艇从 1961年首艇开工到 1965年,共建造 31艘。它们所装备的弹道导弹以及导弹发射指挥装置等都有所不同。该级艇前8艘装备的是 16枚射程 2700千米的北极星-A导弹,后23艘装备的是射程为 4500千米的北极星-A导弹。后来由于反弹道导弹武器的出现,美国海军决定将拉斐特级潜艇全部改为装备海神-C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弹道导弹。这种导弹的综合破坏力约为北极星-A的2倍,射程增至 4600千米~5600千米,且有 14个4万吨 TNT当量的分导弹头,增强了导弹穿越敌力陆基导弹防御区的能力,并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这次改装工程历时8年,耗资33亿美元。1978年~ 1982年,美国海军又将该级艇的12艘改装为三叉戟Ⅰ型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进一步增至7400千米,且有8个 10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弹头。
    

  拉斐特级潜艇除装备 16枚弹道导弹外,还携载 12枚鱼雷用于自卫,它们由位于艇首的 4具 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鱼雷可以是老式的 MK37或 MK45型线导反潜鱼雷,也可以是新式的 MK48型线导反潜鱼雷。

  由于该级艇从富兰克林号以后都装有主机消音装置,故单独列为一级,称作富兰克林级。在1986年~ 1992年,除2艘艇改为执行非战略使命而继续留用外,美国海军将装有海神C-3导弹的潜艇全部退役,其中包括首艇拉斐特号。由此拉斐待级潜艇便被改称为麦迪逊级,从而结束了其光荣而传奇的一生。
  
  
  
  
      
     
[em05][em05]
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   

尺度:艇长 110.3米,宽 10.1米,吃水9.9米
排水量:水下6927吨,水下航速32节
最大潜深: 530米
编制:133人
动力装置:1座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寿命 10年;主机为2台蒸汽轮机,功率 3.5万马力
水下最大航速:30节
携带武器:“战斧”8枚,鱼叉4枚,鱼雷14枚。此外,该级艇还可布放MK67和 MK60水雷。
  

  洛杉矶潜艇的舯部装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ADCAP线导重型鱼雷和鱼叉舰舰导弹。1986年,从第三十二艘起在舶部耐压壳的外部加装了12具战斧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并装备有反舰型和对地攻击型战斧巡航导弹。海湾战争中,有 9艘洛杉矶级潜艇参加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其中两艘首次发射了战斧导弹。
经过 20多年的技术改进,该级艇陆续更新安装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和 AN/BQQ-A(V)综合声纳站及拖曳声纳基阵。装备了 MK-17鱼雷火控系统、CCSMK1综合作战系统及BSY作战指挥系统,对全艇导航、声纳、火控实行计算机统一数据处理,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洛杉矶级潜艇自1976年首艇服役至今已有 20余年的历史,是美国海军技术上最成功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也是目前在役数量最多的。该级艇共有62艘服役。该级艇外形细长,有较长的平行舯体,指挥台围壳高大并靠近艏部,艇尾是头瘦的纺锤形。为了降低噪音,该艇从艇体外形到机械设备均采取了相应降噪措施,并从 SSN751号艇开始加装消声瓦,目前仍在安静性方面进行改进。
洛杉矶级是一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可执行反潜、反舰、护航、布雷、侦察、救援等多种任务,装备战斧巡航导弹后还可执行对地纵深打击的任务。



  



   
  


  


  



  
   
           


[em05]
[em05][em05]
鲣鱼级攻击核潜艇   

尺度:长76.7米,宽9.6米,吃水8.9米
排水量:水上3075吨,水下3513吨
航速:水上16节,水下大于30节
自持力:最多达到了70天水下连续航行
编制:128人(其中11名军官)
动力装置:反应堆为1座威斯汀豪斯公司的S5W压水堆,由S3W型和S4W型发展而来,因效率更高,整体体积变小。“鲣鱼”号上安装有2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蒸汽轮机,其它艇为通用电气公司的2台蒸汽轮机,单轴推进,产生15000轴马力
武器装备:攻击武器为MK48型鱼雷,由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这些发射管分2排横列布置在鱼雷舱前部。电子设备有5Q$-4型和BQlt-2B型声呐,分别布置在鱼雷发射管的上方和下部;MKll2型鱼雷火控系统;2部潜望镜,并排位于指挥台围壳内,可升降;1部SS-2型雷达升降桅杆,位于潜望镜之后;1部电子对抗升降装置,位于雷达升降桅杆之后


   
  
   
  
  现代潜艇由于常在水中行动,多采用水滴型艇型。您知道“水滴型”潜艇的鼻祖是谁吗?是美国“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
  在“鲣鱼”级诞生之前,美国建造了包括“鹦鹉螺”号在内的3级攻击型核潜艇,外形都采用传统的潜艇形状。由于核动力的使用给潜艇带来了近似无限的水下续航力,所以核潜艇在水下航行和机动的时间就更多了,而传统艇型的潜艇水下机动性较差。设计“鲣鱼”级时,设计人员第一次采用了水滴外形,并在实际应用中证明非常有效,以后各国设计建造的潜艇,都纷纷效仿。当然,“鲣鱼”级作为第一次尝试,采用的是标准的水滴型,以后的潜艇由于更长、更大,多采用拉长的水滴型,即中间加一段平行中体,美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就是在“鲣鱼”级设计的基础上,在中段加入一段导弹舱发展而来的。
  “鲣鱼”级不但是第一级采用水滴型艇体的潜艇,还是世界E第一次采用标准压水堆、围壳舵、单轴推进的潜艇。
“  鲣鱼”级共建有6艘,分别是“鲣鱼”号(SSN 585)、“阔鼻鲈”号(SSN 588)、“蝎子”号(SSS 589)、“大头鱼”号(SSN 590)、“鲨鱼”号(SSN 591)、“梭鱼”号(SSN592)。这6艘艇分别于1956~1958年建造,1959~1961年服役,每艘艇当时的采购费约4000万美元。  
   
  
   
  
   

总体布置与性能
  “鲣鱼”级采用标准的水滴型艇形,单壳体结构,首次采用HY-80高强度钢建造。指挥台围壳位于艇体靠前处,各面也尽量设计成光顺的流线型,交角采用圆弧过渡,以减少对水流的干扰。一对前水平舵设在指挥台围壳两舷侧偏下部。艇尾布置有“十”字型操纵面,尾尖设1具螺旋桨。
  艇内由前至后分为5个舱室,分别是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机舱。指挥舱分4层,最上一层前部为操作指挥室,后部为无线电室和控制室;下一层为军官住舱和餐厅;第三层是艇员住舱;最下一层为蓄电池舱和各类水舱。

服役情况
  6艘“鲣鱼”级艇全部建成后,除1艘部署在太平洋外,其余5艘都游弋于大西洋。因没有参加过战争,一生也就平平淡淡过去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蝎子”号。该艇在建造之初就不顺。1957年11月1日铺放龙骨后,改为建造SSBN 598号核潜艇,成为搭载“北极星”弹道导弹的“乔治·华盛顿”号。之后再次铺放龙骨,“蝎子”号才得以建成。不过服役后的“蝎子”号身手不凡,1962年创下了水下连续航行70天的纪录。
  “蝎子”号最终的命运更加悲惨。1968年5月22日,“蝎子”号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航行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沉入3000米深的海底,99名艇员全部遇难,失事原因至今不明。



   
   
   
      
         


[em05]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   

  在美国海军目前的攻击型核潜艇部队中,除有声名显赫的洛杉矶级外,还有另一大主力33艘在 60年代一70中代建造的鲟鱼级。
   
  
尺度:长92.1米,宽9.7米,吃水8.8米
排水量: 水下4780吨
航速:水上15节,水下26节
潜深: 400米(极限潜深可达500米)
编制: 107人
武器装备:艇舯的4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型鱼雷、鱼叉潜射反舰导弹以及战斧对陆攻击型和反舰型巡航导弹,总数为23枚,除此之外,鱼雷管还可装MK67或MK60水雷,鲟鱼级原本装有沙布洛克反潜导弹,后由于该导弹的逐步被淘汰,而换装了战斧导弹
动力装置:1座S5W压水堆和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为1.5万马力
电子设备:BQQ-2型声纳(后有9艘改为BQQ-5型,使艇长增加了3米),AN/BQQ2多用途综合声呐、AN/BQS8水下导航声呐、MK117鱼雷射击指挥系统、惯性导航设备和“奥米加”导航设备等

   
  

  该级潜艇采用先进的水滴形艇型,但艇体比以往的攻击型潜艇大,指挥台围壳较高,围壳舵的位置较低,这样可提高潜艇在潜望镜深度的操纵性能。鲟鱼级潜艇可在北极冰下活动,装有一部探冰声纳。为了有利于上浮时破冰,艇围壳结构进行了加强,围壳舵可转动90度。

  该级潜艇服役后陆续进行了一些改装,有些艇正在装消声瓦;有些艇装载了深潜救生艇;还有些艇因装上了蛙人运输艇,而具有两栖攻击的辅助作战能力。虽然鲟鱼级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但随着美海军的战略调整,估计会有一些艇提前退役。
  
  
   



  


  



鳐鱼级弹道导道核潜艇   

尺度:长 81.4米,宽 7.6米,吃水6.7米
排水量:水下2860吨
动力装置:采用了美国当时新研制的S3W压水反应堆,该反应堆采用蒸汽透平减速齿轮推进方式,噪声较小。但由于追求小型化,而降低了航速,后来这种反应堆再也没有安装到别的核潜艇上。
航速: 水下21节
潜深:220米
武器装备: 鳐鱼级潜艇的鱼雷发射管的设置在美国来说也不多见,除艇首有6具 533毫米鱼雷管外,艇尾也有2具533毫米鱼雷管。
电子设备: 一套BQS-4 声纳系统
   
  “鳐鱼”级是美国海军继“鹦鹉螺”号之后发展的第二种攻击型核潜艇,其首艇“鳐鱼”号进行了许多开创性尝试:1958年完成了潜艇历史上第一次水下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创造了在水下选续航行31天的纪录;1958中8月11日从冰下通过了北极点;1959年3月17日第一次在北极破冰上浮。


[/B][em05][em05]
前为级 弹道导弹核潜艇   
                 
排水量:水下16000吨
艇员: 132人(两班制) 喷水推进器 1台
主尺度: 长149.5米,宽12.8米,吃水12米   
航速: 水下25节
动力装置: 核动力, l座 RR2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27500马力(20.5兆瓦)单轴, 辅助推进电机 2台柴油机交流发电机,2700马力(2兆瓦)。
武器:导弹 潜射弹道导弹:16枚洛克希德“三叉戟2”D5,3级固体燃料火箭,星体惯性制导、射程12000公里(6500海里),热核弹头为8个15万吨当员机动分弹头,圆公算偏差90米。D5能够装载12个机动分弹头,但英国制造的限制在7—8个分弹头。鱼雷 4具533毫米发射管。马可尼公司的“矛鱼”两用鱼雷,线导、主/被动寻的,60节航速时射程65公里(35海里),战斗部定向能;“虎鱼”MK242型,线导、主/被动寻的,主动寻的35节航速时射程13公里(7海里),被动寻的24节航速时射程29公里(15.7海里),战斗部重134公斤。
电子设备:
电子对抗系统 2座SSDE MK10假目标发射装置置。
电子支援系统 雷卡UAP3,被动侦听系统。
战斗数据系统 道蒂塞马(Dowty Sema)SMCS。
火控系统 道蒂战术控制系统。
雷达及导航系统 凯尔文休斯(Kelvin Hughes)1007型,I波段。
声纳系统 马可尼/普莱西(Mamconi/PIessey)2054型组合多频艇体声纳阵;马可尼/费伦递(Marcon;/Ferranti)2046型拖曳基阵。


前卫级是英国新一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共建 4艘。首艇1993年服役,目前已服役3艘,到本世纪未,它将部署英国全部的核弹头,承担英国战略核威慑的重任。该级潜艇仿照美国海军俄亥俄级设计,但吨位较小

前卫级潜艇在提高隐身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为了降噪,采用了经过淬火处理的变额硬化齿轮。这种齿轮啮合力好,负载能力强;采用了筏式整体减震装置,将主汽轮机、齿轮箱、冷凝器和汽轮发电机组装在一个大型机械底座上,以便在满功率时衰减噪音。此外,艇壳上的流水孔很少,表面光颇,减少了水动力噪声。艇体外表面加装了弹性塑料制成的消声瓦,可使对方声纳探潜能降低 50%~70%。

前卫级潜艇大量采用美园和本国生严的先进电子设备,包括导弹射击指挥仪、惯性导弹系统、光电潜望镜、综合战术武器系统和2054型多功能综合吉纳系统等,大大提高了潜艇的作战能力。
   





   
   
      

            
               
         
         
               
                  
            
           
                 
                  
               
               
                  

决心级 弹道导弹核潜艇   
               
尺寸:长129.5米,宽10.1米,吃水9.1米。
排水量:7600吨(水上),8500吨(水下)。
动力装置:核动力:1座RR1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15000马力,单轴;2台柴油机交流发电机,2200马力;1台应急驱动电机,1个辅助可收缩螺旋桨。
航速:20节(水上),25节(水下)。
   
艇员:143人,其中军官13人;两班制。
导弹:潜射弹道导弹:16枚北极星A3,两级固体燃料火箭,惯性制导,射程是4630公里(2500海里),每个弹头载3个20万吨当量分担头;“七十”(Chevaline)热核弹头1982年装备“声望”号,1984年装备“决心”号,1986年装备“反击”号,1988年装备“复仇”号,圆公算偏差900米。
鱼雷:6具533毫米首发射管,马克尼“虎鱼”MK24-2型鱼雷,线导,主/被动寻的,主动寻的航速35节时射程13公里(7海里),被动寻的航速24节时射程29公里(15.7海里),战斗部134公斤。
电子对抗:假目标:2座SSDE发射器。
电子支援:MEL UA11/12被动侦听。
战斗数据系统:格雷沙姆/道蒂(Gresham/Dowty)DCB数据处理系统。
火控:道蒂战术控制DCB系统。
雷达:导航:凯尔文·休斯(Kelvin Hughes)1006型,Ⅰ波段。
声纳:普莱西2001型,艇体声纳,主/被动,低频;Dae2007型艇体声纳,侧基阵,被动,远程,低频;费伦蒂2046型托拽基阵,被动搜索,甚低频;汤姆逊·辛特拉2019被动侦听和测距。

英国从1953年起开始研制建造核潜艇,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10年的努力,国内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无畏”号服役。海军方面在总结“无畏”级的建造经验和参考第二代攻击核潜艇“勇士”级设计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决心”级。

“决心”级艇体采用近似拉长的水滴型,有利于水下航行。艇首水线以下设有6具鱼雷发射管,呈双排纵列布置。艏部非耐压壳设有水平舵,靠近表面甲板,舵可向上折起,避免靠岸时碰撞。指挥台围壳相对较小,后倾斜,整体呈水滴型。指挥台围壳后是弹道导弹垂直发射井,左、右舷各一排,每排8个。舰尾为“十”字型操纵面,水平、垂直翼的边缘都不与艇中心线垂直。
   
勇士级
丘吉尔级
无畏级
支持者级
奥伯隆级




   
   
      
            
特拉法尔加级 攻击核潜艇   
            
尺寸:长85.4米,宽9.8米,吃水9.5米。
排水量:4700吨(水上),5200吨(水下)。
动力装置:核动力,1座罗·罗公司的PWR1型压水反应堆,2台通用电器公司的蒸汽轮机,15000马力(11.2兆瓦),单轴,喷射式推进器,1台帕克斯曼柴油发电机,2800马力(2.09兆 瓦),1台应急驱动电机,1台可收缩备用推进器。
   
艇员:130人,其中军官12人。
航速:水下32节
下潜深度:600米
武器装备:UGM-84B“捕鲸叉”潜射反舰导弹,5具533毫米艇首鱼雷发射管,发射“虎鱼”MK24-2型和“矛鱼”线导鱼雷及导弹(20枚),不携带鱼雷时可载水雷,2座SSE MK8型诱饵发射器,2066型鱼雷诱饵
电子装备:1部凯尔文-休斯1006型或1007型导航雷达
雷达:导航:凯尔文·休斯(Kelvin Hughes)1006型,Ⅰ波段。
声纳 :1部BAc2007AC型或马可尼2072型艇侧被动基阵声纳,1部普莱西2020型或马可尼/普莱西2074型或弗伦梯/汤姆逊-辛特拉2076型主/被动艇壳搜索攻击声纳,1部GEC艾温尼斯2026型或弗伦梯2046被动型拖曳搜索声纳,1部汤姆逊-辛特拉2019型或索恩EMI2082型被动侦听和测距声纳,1部马可尼2077型近距主动测距识别声纳.

“特拉发尔加”级是英国海军在“快速”级基础上改进发展的是英国目前最新型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主要改进是进一步减小水中噪音,艇体表面铺设了消声瓦。该级艇采用1座PWR1反应堆。除首制艇外,该艇首次在核潜艇上采用了喷水推进系统。此外该艇还采取一系列隆噪措施,使之成为“标准”的安静型潜艇。特拉法尔加级的主要任务是反潜。该级艇共有7艘,全部由维克斯造船与工程公司建造,首艇“特拉发尔加号”于1977年4月7日订购,19794月25日开工建造,1983年5月27日服役。所有艇均配属在德文港(Devonport)基地的第二潜艇中队。


   
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