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计生委主任:不管男人女人,自慰并不丢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4:55:17
广东计生委主任:不管男人女人,自慰并不丢人  

2007年11月01日  来源:南方日报  



  第五届广州性文化节,本周六将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开锣。有评论说,这5年,广东人把这个“尴尬”的活动办成了性文明、性健康、性科学的盛会。

  作为在全国首吃螃蟹的倡导者,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省性学会会长张枫欣然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这位以幽默个性著称的官员,坦然回应关于性文化节的争议妙语连珠,颇多创见。

  外地叫停,广州最火与其文化性格有关

  记者(以下简称“记”):广州性文化节从2003年开始历经5个年头,一年比一年热。国内其它城市也曾效仿,但有的被喊停,有的不成功。回头看,为什么性文化节会在广东首先出现,并能坚持下去?

  张枫(以下简称“张”):全国有一些城市也办过类似的性文化节,比如上海,还有江苏、四川、东北的一些城市,深圳今年也开始办。但为什么就是广州办得最早也最火呢?

  我觉得这跟广州的文化性格有关。文化不是空中楼阁,离不开孕育培养她的现实土壤。广州的文化性格,概括起来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以及敢为天下先、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坦然谈性没有感到压力,还出了17本书

  记:有网友评论说,广东有两位很出位的厅级官员,一位是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开博客,敢言医改得失;另一位就是张主任您,坦然谈性,倡导性文化节。这样的张扬个性,有没有压力?

  张:呵呵,省里一位领导就曾问我:张枫,你这个性学会会长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我说,报告领导,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两腿之间的问题”,减少广大育龄夫妇“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

  作为政府官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有责任帮助他们了解、提高这方面的知识。对于老百姓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性文化氛围,远比提供一些性商品更重要。我利用业余时间,已经编写了17本有关性方面的科普书籍,反应还不错。

  我认为自己做事坦荡,没什么压力,至今也没遇到过尴尬的场面。大家都知道,我爱说笑话。其实,在欢声笑语当中,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争取领导和社会各界对人口计生、性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饱汉要知饿汉饥,男人女人自慰并不丢人

  记:现在经销活动也是性文化节的重要节目。这两年有些争议,认为既然是文化推广,为什么还要卖产品?

  张:提倡性文化,也必须提供一些配套的用品,不能老是空讲理论吧?老百姓客观上也有这个需要。当然,在今年的性文化节上,我们也将提高经销商的门槛,加强巡查,防止制黄贩黄、假冒伪劣等现象出现。

  至于性用品,我举个例子,小时候父母教我们用火柴、用菜刀,是教我们生活常识,不是教我们去放火杀人。同样,如果合理使用性用品,能够解决农民工、单身一族、离异人士等有需要人群的问题,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很多农民工远离了“他”或“她”,面临性压抑的问题。据调查,50%以上的农民工依靠性幻想、看黄色录像或色情书刊、嫖娼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容易感染传播性病、艾滋病。其实,科学地解决性压抑,不妨采取自慰和利用性工具的办法,这也是一条正常的解决性欲的途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自慰并不丢人,适当的自慰还能调节身心健康。

  我一直呼吁,饱汉要知饿汉饥。只要是不破坏家庭,不影响他人,不损害身体健康,用性用品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提高夫妻生活,有什么不好?

  “换偶论”可做学术讨论,但不宜公开倡导

  记:对于“换偶”、“良家妇女要向妓女学习”之类出自于性学界专业人士的言论,你怎么看呢?

  张:我不反对专家对此进行学术探讨,但不宜公开倡导。这些观点作为某一位学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为奇,如果去炒作就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道德规范。我们的性文化节也好,对民众的性教育也好,都不应该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话题,而应该以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观念去营造一种社会文化气氛,以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记:前段时间广电总局下了禁令,要除去低俗的涉性节目。现在晚上电台广播少了老军医广告,百姓拍手称快。但“涉性”节目如何鉴别低不低俗?

  张:这个其实很好分。性教育和性教唆只是一字之差,关键是把握好度的问题。性健康教育节目只是涉及到一些必要的科普知识,目的是使百姓树立文明的性观念,养成科学健康的性生活方式。而那些涉性的低俗节目,主要是与医药行业相结合,展示性器具或者直接介绍一些性产品,其实属于广告的变种,应该取缔。

  性教育进中学,不会超前,关键是把握好度

  记:今年的性文化节提出性健康教育要进中学,有些家长担心会不会太超前?

  张:其实现在由于网络、漫画的普及,很多中学生的性知识都不比父母少,但缺乏有效的引导。现在孩子普遍性早熟,早恋甚至早孕现象增多。而父母和老师往往关心教育不够,或者简单一禁了事。

  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主要应该引导,引导他们不要吃“青苹果”,为了学业和今后的幸福,合理推迟发生性行为的时间。这几年我们联合教育界和团委,要求学校开设专门课程,就谈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部分学校老师有顾虑,担心被说成“黄色老师”,讲的还只是过去简单的生理卫生课程。

  我们今年打算走近中学生,解答性知识的困惑,明确性道德观、性文明观。当然考虑到接受程度,跟大学生不同,具体的尺度会把握好。请家长放心,我们也呼吁家长要多跟孩子坦诚沟通。

  张枫自称赶了一趟潮流 《色·戒》床戏折射人物心理

  记:有专家说中国已经进入“性开放”、“性泛滥”时代,办性文化节,是否有推波助澜之嫌?

  张:人们现在接受性信息比以前多了,但不意味着性文化已经很好地普及。现在“黄段子”流传,“一夜情”、婚外情多了,这恰恰是性文化知识没有普及的结果。

  性文化节提倡性愉悦,更倡导性道德。去年向全社会发出了性文明倡议,明确提出“倡导性情高雅、反对贩黄制黄,倡导爱情专一、反对拈花惹草”等,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今年我们精心创作的《性文明之歌》,也将在开幕式上正式开唱。

  记:最近大家都在谈论《色·戒》。该片香港公映票房很高,据香港媒体称,其中起码有一两成观众是来自珠三角。这些人可能是冲着那3场床戏去的,怕大陆版会删去。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文化心理呢?

  张:这个现象很有趣,不是说性资讯发达,黄色片泛滥吗,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对这几场床戏趋之若鹜?我觉得,这说明我们的性文明还有待塑造,国人对“性”还是感到刺激而又神秘。

  哈,我也赶了一趟潮流。最近出差经过香港,几个年轻的同事强烈推荐我这个性学会长去看看。我觉得,这部片子确实拍得不错,情节不复杂,讲一个青年爱国学生和汉奸的情感纠葛,没有拔高也没夸张。运用写真的手法,叙事流畅,包括床戏的出现也是顺理成章,能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不像是为了刺激票房而硬加进去的。不过香港与内地影片分级不同,这部电影在内地不删减是无法播出的,因为它不符合国情,但是一旦删减,确实会影响电影叙事结构的合理化。 (记者 陈枫 实习生 刘洁琼 通讯员 李燕)广东计生委主任:不管男人女人,自慰并不丢人  

2007年11月01日  来源:南方日报  



  第五届广州性文化节,本周六将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开锣。有评论说,这5年,广东人把这个“尴尬”的活动办成了性文明、性健康、性科学的盛会。

  作为在全国首吃螃蟹的倡导者,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省性学会会长张枫欣然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这位以幽默个性著称的官员,坦然回应关于性文化节的争议妙语连珠,颇多创见。

  外地叫停,广州最火与其文化性格有关

  记者(以下简称“记”):广州性文化节从2003年开始历经5个年头,一年比一年热。国内其它城市也曾效仿,但有的被喊停,有的不成功。回头看,为什么性文化节会在广东首先出现,并能坚持下去?

  张枫(以下简称“张”):全国有一些城市也办过类似的性文化节,比如上海,还有江苏、四川、东北的一些城市,深圳今年也开始办。但为什么就是广州办得最早也最火呢?

  我觉得这跟广州的文化性格有关。文化不是空中楼阁,离不开孕育培养她的现实土壤。广州的文化性格,概括起来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以及敢为天下先、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坦然谈性没有感到压力,还出了17本书

  记:有网友评论说,广东有两位很出位的厅级官员,一位是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开博客,敢言医改得失;另一位就是张主任您,坦然谈性,倡导性文化节。这样的张扬个性,有没有压力?

  张:呵呵,省里一位领导就曾问我:张枫,你这个性学会会长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我说,报告领导,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两腿之间的问题”,减少广大育龄夫妇“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

  作为政府官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有责任帮助他们了解、提高这方面的知识。对于老百姓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性文化氛围,远比提供一些性商品更重要。我利用业余时间,已经编写了17本有关性方面的科普书籍,反应还不错。

  我认为自己做事坦荡,没什么压力,至今也没遇到过尴尬的场面。大家都知道,我爱说笑话。其实,在欢声笑语当中,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争取领导和社会各界对人口计生、性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饱汉要知饿汉饥,男人女人自慰并不丢人

  记:现在经销活动也是性文化节的重要节目。这两年有些争议,认为既然是文化推广,为什么还要卖产品?

  张:提倡性文化,也必须提供一些配套的用品,不能老是空讲理论吧?老百姓客观上也有这个需要。当然,在今年的性文化节上,我们也将提高经销商的门槛,加强巡查,防止制黄贩黄、假冒伪劣等现象出现。

  至于性用品,我举个例子,小时候父母教我们用火柴、用菜刀,是教我们生活常识,不是教我们去放火杀人。同样,如果合理使用性用品,能够解决农民工、单身一族、离异人士等有需要人群的问题,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很多农民工远离了“他”或“她”,面临性压抑的问题。据调查,50%以上的农民工依靠性幻想、看黄色录像或色情书刊、嫖娼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容易感染传播性病、艾滋病。其实,科学地解决性压抑,不妨采取自慰和利用性工具的办法,这也是一条正常的解决性欲的途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自慰并不丢人,适当的自慰还能调节身心健康。

  我一直呼吁,饱汉要知饿汉饥。只要是不破坏家庭,不影响他人,不损害身体健康,用性用品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提高夫妻生活,有什么不好?

  “换偶论”可做学术讨论,但不宜公开倡导

  记:对于“换偶”、“良家妇女要向妓女学习”之类出自于性学界专业人士的言论,你怎么看呢?

  张:我不反对专家对此进行学术探讨,但不宜公开倡导。这些观点作为某一位学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为奇,如果去炒作就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道德规范。我们的性文化节也好,对民众的性教育也好,都不应该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话题,而应该以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观念去营造一种社会文化气氛,以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记:前段时间广电总局下了禁令,要除去低俗的涉性节目。现在晚上电台广播少了老军医广告,百姓拍手称快。但“涉性”节目如何鉴别低不低俗?

  张:这个其实很好分。性教育和性教唆只是一字之差,关键是把握好度的问题。性健康教育节目只是涉及到一些必要的科普知识,目的是使百姓树立文明的性观念,养成科学健康的性生活方式。而那些涉性的低俗节目,主要是与医药行业相结合,展示性器具或者直接介绍一些性产品,其实属于广告的变种,应该取缔。

  性教育进中学,不会超前,关键是把握好度

  记:今年的性文化节提出性健康教育要进中学,有些家长担心会不会太超前?

  张:其实现在由于网络、漫画的普及,很多中学生的性知识都不比父母少,但缺乏有效的引导。现在孩子普遍性早熟,早恋甚至早孕现象增多。而父母和老师往往关心教育不够,或者简单一禁了事。

  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主要应该引导,引导他们不要吃“青苹果”,为了学业和今后的幸福,合理推迟发生性行为的时间。这几年我们联合教育界和团委,要求学校开设专门课程,就谈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部分学校老师有顾虑,担心被说成“黄色老师”,讲的还只是过去简单的生理卫生课程。

  我们今年打算走近中学生,解答性知识的困惑,明确性道德观、性文明观。当然考虑到接受程度,跟大学生不同,具体的尺度会把握好。请家长放心,我们也呼吁家长要多跟孩子坦诚沟通。

  张枫自称赶了一趟潮流 《色·戒》床戏折射人物心理

  记:有专家说中国已经进入“性开放”、“性泛滥”时代,办性文化节,是否有推波助澜之嫌?

  张:人们现在接受性信息比以前多了,但不意味着性文化已经很好地普及。现在“黄段子”流传,“一夜情”、婚外情多了,这恰恰是性文化知识没有普及的结果。

  性文化节提倡性愉悦,更倡导性道德。去年向全社会发出了性文明倡议,明确提出“倡导性情高雅、反对贩黄制黄,倡导爱情专一、反对拈花惹草”等,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今年我们精心创作的《性文明之歌》,也将在开幕式上正式开唱。

  记:最近大家都在谈论《色·戒》。该片香港公映票房很高,据香港媒体称,其中起码有一两成观众是来自珠三角。这些人可能是冲着那3场床戏去的,怕大陆版会删去。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文化心理呢?

  张:这个现象很有趣,不是说性资讯发达,黄色片泛滥吗,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对这几场床戏趋之若鹜?我觉得,这说明我们的性文明还有待塑造,国人对“性”还是感到刺激而又神秘。

  哈,我也赶了一趟潮流。最近出差经过香港,几个年轻的同事强烈推荐我这个性学会长去看看。我觉得,这部片子确实拍得不错,情节不复杂,讲一个青年爱国学生和汉奸的情感纠葛,没有拔高也没夸张。运用写真的手法,叙事流畅,包括床戏的出现也是顺理成章,能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不像是为了刺激票房而硬加进去的。不过香港与内地影片分级不同,这部电影在内地不删减是无法播出的,因为它不符合国情,但是一旦删减,确实会影响电影叙事结构的合理化。 (记者 陈枫 实习生 刘洁琼 通讯员 李燕)
我从来没觉得自慰丢人:$
手Y强身  意Y误国 :victory:
不知这位老兄一周自慰几次?;P
他说得其实很好,没必要讽刺.
自慰都成自慰队了怎么会丢人?
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