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了趟新疆,听说热比娅大厦正在拆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7:57:25
著名的疆独分子。
转载一份她的发家史。估计是出事之前的,褒扬之处颇多。
摆地摊起步 到成“国际商人”——新疆首富、大陆第一富婆热比娅(财富2亿元)的成功之道。

  热比娅,全名热比娅·卡德尔,1951年出生于新疆阿尔泰山脚下的阿勒泰市。14岁时,屈服于母亲(屈服于生活)的压力,出嫁给南疆一个陌生的男人。她的青春尚未开始就结束了,在以后的11年的时间里,她接连生下了6个孩子。“文革”中,因为出卖小孩鞋和女人彩裙被挂上“投机倒把分子”的牌子而游街示众,她的丈夫因此“休”了她。她没有回娘家,也没有投亲戚,先是在阿克苏市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房屋居住,以黑布蒙面当起了洗衣妇,苦干了3个月,她挣下了3000元钱。后来移住乌鲁木齐市,开始投身商海。经过十年奋斗,她成为亿万富婆。现在她是新疆阿克达工贸公司总裁,拥有八家企业,在乌鲁木齐市有五家(两家贸易公司、一家房地产公司、两家工厂),在独联体有三家(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家百货商店、一家皮革厂)。此外,她还拥有一座占地1.4万玉米的热比娅大厦,拥有乌鲁木齐市繁华地段1.2万玉米的地皮,正在兴建三幢大楼(一座32层的办公楼、一座24层的住宅楼、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7层商住楼)。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婆、国际商人。

  热比娅,一个无靠山、少文化、非名人的边疆女性,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呢?

    五年南北奔波,为成就商业之旅奠基

  热比娅揣着她辛苦洗衣挣下的3000元钱,离开了阿克苏,离开了新疆,先去了北京,又到了上海,然后到广州。与其说是“散心”——散去她积压在心底的痛苦,不如说是“考察”——她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出入各个贸易货栈,细心地记录各种物品在不同地方的差价。她敏感地意识到:差价就是机会,就是生意。等她返回北纬时,虽然3000元钱已花光,但是她内心里却很高兴,因为她发现了商品差价的奥秘,开阔了眼界。她回到新疆后,发现北疆和南疆每桶油漆的差价竟有 6元之多,于是筹借了一小笔钱,先做成500桶油漆的生意,然后,她又将挣到的钱全部再次投入,一个月内净赚了13000元钱。后来,她把这些钱再次全部投入,把油漆运往更赚钱的地方,很快她拥有了5万元。她把这5万元投入广州,本想赚更多的钱,却没想到中了别人设置的陷阱,一下亏掉15万,血本全无。

  热比娅凭着坚强的意志,没有就此倒下,而是立即返回新疆,又开始了做油漆生意和皮毛生意。一年后,她揣着重新积累的资金再赴广东,没想到希望再一次破灭。再次返回时,她身上只剩下100元钱。五年南北奔波流浪的岁月过去了,她没有赚到一分钱。但是,她并不后悔。她对沿海城市几进几出,对沿海、内陆及边远的西北经济的了解、比较,使她眼界大开,思路也大开,这些无疑是一笔无可估价的财富,这她后来的商业之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十年紧张拼搏,成就了亿万富婆

  1981年,她按照“三条标准”,铸造了第二次婚姻——幸福婚姻。她的三条标准是:第一,必须具有大学学历;第二,必须是离过婚、而且是被女方所抛弃的男人;第三,必须理解和支持她从事商业事业。这时,她才30岁,依然年轻漂亮,加上她走南闯北,颇有眼光和头脑,一位大学的副教授与她结为秦晋之好。从此,她的丈夫成为她事业上的支柱,她开始沿着商业之旅迅速腾飞。

  1981年,热比娅在乌鲁木齐市著名的商业小区二道桥,承租了一个商品摊位,以不同凡响的三条经营原则,使她的摊位大放光彩。她的三条原则是:第一,进货渠道多,商品售价最低;第二,服务态度好,顾客觉得不合适的商品 3天之内可以退换;第三,十分讲究商业信誉,对客户从不拖欠款项,批发商都乐意把货物提供给她。由于恪守这三条,她的摊位前,顾客总是川流不息,很快成为二道桥生意最好、名声最响的个体户,财源也随之滚滚而来。不久,她吸取几个人承包二道桥菜市场均遭失败的教训,筹资10万元,把菜市场改建为“三八商场”,内设140个摊位,成为乌鲁木齐市第一个个体经营市场,她并亲自动员50名女待业青年进市场经营。很快,该商场成为新疆北部最大的民族服饰贸易中心和集散地。4年以后,热比娅以一个女企业家的胆魄和智慧,耗资2000万元,又将三八商场改建为商贸大厦,并以“热比娅”的名字来命名该大厦。

  1991年,正式投身商海十年的热比娅,没有向国家要过一分钱、贷过一次款,没有申请过任何政策优惠,创造了人生奇迹,成为亿万富婆。

    做国际大商人,向世界级富豪挑战

  随着中苏(中俄)边境的开放,热比娅敏感地看到:做国际大生意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她把国内的生意主要交给大儿子照看,自己则抓住时机、集中精力投入了对前苏(俄)贸易。她经过分析双方的情况看到,中国西北部缺乏钢铁,建筑钢材奇缺,价格昂贵,而对方的哈萨克斯坦却有的是钢铁,而轻工用品奇缺,于是她就开始做以中国轻工用品换取对方钢铁的贸易。她一年内曾经五进五出前苏联(俄独联体),交易常常在国际列车上达成。那时,她每年在国内逗留的时间与在国外谈生意的时间基本相同。她不但自己大赚其钱(一次羽绒制品交易就赚了20多万人民币),而且也带领着新疆维吾尔族同胞共同赚钱。她以自己的胆识和能力,自然成为边贸中的领袖人物。在前苏联解体、卢布贬值的时候,她冒着风险,跑到黑龙江省的黑河口岸,与俄罗斯签订一笔千万元的钢材贸易合同,解除了300余名新疆同胞拥有的500万元卢布将大大贬值的后顾之忧。热比娅的善举,久久为新疆维吾尔族人所称道,她成为人们尊敬的一面旗帜

  “国际商人”,成了人们对热比娅众口一词的称呼。1992年她在乌鲁木齐市建起了一座面积为13000平方米、高8层,内设800个摊位的综合贸易大厦,成为她成功的象征。仅这座“热比娅商贸大厦”,每年给她带来的收入即超过百万元。热比娅的名声,在独联体、在哈萨克斯坦同样也很响亮。热比娅并没有满足于她已有的成就,她正向着国际大商人、世界级富豪的目标继续努力拼搏。
=================
70年代洗衣服能每个月洗出一千块。真乃神人也。分明是洗钱嘛著名的疆独分子。
转载一份她的发家史。估计是出事之前的,褒扬之处颇多。
摆地摊起步 到成“国际商人”——新疆首富、大陆第一富婆热比娅(财富2亿元)的成功之道。

  热比娅,全名热比娅·卡德尔,1951年出生于新疆阿尔泰山脚下的阿勒泰市。14岁时,屈服于母亲(屈服于生活)的压力,出嫁给南疆一个陌生的男人。她的青春尚未开始就结束了,在以后的11年的时间里,她接连生下了6个孩子。“文革”中,因为出卖小孩鞋和女人彩裙被挂上“投机倒把分子”的牌子而游街示众,她的丈夫因此“休”了她。她没有回娘家,也没有投亲戚,先是在阿克苏市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房屋居住,以黑布蒙面当起了洗衣妇,苦干了3个月,她挣下了3000元钱。后来移住乌鲁木齐市,开始投身商海。经过十年奋斗,她成为亿万富婆。现在她是新疆阿克达工贸公司总裁,拥有八家企业,在乌鲁木齐市有五家(两家贸易公司、一家房地产公司、两家工厂),在独联体有三家(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家百货商店、一家皮革厂)。此外,她还拥有一座占地1.4万玉米的热比娅大厦,拥有乌鲁木齐市繁华地段1.2万玉米的地皮,正在兴建三幢大楼(一座32层的办公楼、一座24层的住宅楼、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7层商住楼)。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婆、国际商人。

  热比娅,一个无靠山、少文化、非名人的边疆女性,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呢?

    五年南北奔波,为成就商业之旅奠基

  热比娅揣着她辛苦洗衣挣下的3000元钱,离开了阿克苏,离开了新疆,先去了北京,又到了上海,然后到广州。与其说是“散心”——散去她积压在心底的痛苦,不如说是“考察”——她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出入各个贸易货栈,细心地记录各种物品在不同地方的差价。她敏感地意识到:差价就是机会,就是生意。等她返回北纬时,虽然3000元钱已花光,但是她内心里却很高兴,因为她发现了商品差价的奥秘,开阔了眼界。她回到新疆后,发现北疆和南疆每桶油漆的差价竟有 6元之多,于是筹借了一小笔钱,先做成500桶油漆的生意,然后,她又将挣到的钱全部再次投入,一个月内净赚了13000元钱。后来,她把这些钱再次全部投入,把油漆运往更赚钱的地方,很快她拥有了5万元。她把这5万元投入广州,本想赚更多的钱,却没想到中了别人设置的陷阱,一下亏掉15万,血本全无。

  热比娅凭着坚强的意志,没有就此倒下,而是立即返回新疆,又开始了做油漆生意和皮毛生意。一年后,她揣着重新积累的资金再赴广东,没想到希望再一次破灭。再次返回时,她身上只剩下100元钱。五年南北奔波流浪的岁月过去了,她没有赚到一分钱。但是,她并不后悔。她对沿海城市几进几出,对沿海、内陆及边远的西北经济的了解、比较,使她眼界大开,思路也大开,这些无疑是一笔无可估价的财富,这她后来的商业之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十年紧张拼搏,成就了亿万富婆

  1981年,她按照“三条标准”,铸造了第二次婚姻——幸福婚姻。她的三条标准是:第一,必须具有大学学历;第二,必须是离过婚、而且是被女方所抛弃的男人;第三,必须理解和支持她从事商业事业。这时,她才30岁,依然年轻漂亮,加上她走南闯北,颇有眼光和头脑,一位大学的副教授与她结为秦晋之好。从此,她的丈夫成为她事业上的支柱,她开始沿着商业之旅迅速腾飞。

  1981年,热比娅在乌鲁木齐市著名的商业小区二道桥,承租了一个商品摊位,以不同凡响的三条经营原则,使她的摊位大放光彩。她的三条原则是:第一,进货渠道多,商品售价最低;第二,服务态度好,顾客觉得不合适的商品 3天之内可以退换;第三,十分讲究商业信誉,对客户从不拖欠款项,批发商都乐意把货物提供给她。由于恪守这三条,她的摊位前,顾客总是川流不息,很快成为二道桥生意最好、名声最响的个体户,财源也随之滚滚而来。不久,她吸取几个人承包二道桥菜市场均遭失败的教训,筹资10万元,把菜市场改建为“三八商场”,内设140个摊位,成为乌鲁木齐市第一个个体经营市场,她并亲自动员50名女待业青年进市场经营。很快,该商场成为新疆北部最大的民族服饰贸易中心和集散地。4年以后,热比娅以一个女企业家的胆魄和智慧,耗资2000万元,又将三八商场改建为商贸大厦,并以“热比娅”的名字来命名该大厦。

  1991年,正式投身商海十年的热比娅,没有向国家要过一分钱、贷过一次款,没有申请过任何政策优惠,创造了人生奇迹,成为亿万富婆。

    做国际大商人,向世界级富豪挑战

  随着中苏(中俄)边境的开放,热比娅敏感地看到:做国际大生意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她把国内的生意主要交给大儿子照看,自己则抓住时机、集中精力投入了对前苏(俄)贸易。她经过分析双方的情况看到,中国西北部缺乏钢铁,建筑钢材奇缺,价格昂贵,而对方的哈萨克斯坦却有的是钢铁,而轻工用品奇缺,于是她就开始做以中国轻工用品换取对方钢铁的贸易。她一年内曾经五进五出前苏联(俄独联体),交易常常在国际列车上达成。那时,她每年在国内逗留的时间与在国外谈生意的时间基本相同。她不但自己大赚其钱(一次羽绒制品交易就赚了20多万人民币),而且也带领着新疆维吾尔族同胞共同赚钱。她以自己的胆识和能力,自然成为边贸中的领袖人物。在前苏联解体、卢布贬值的时候,她冒着风险,跑到黑龙江省的黑河口岸,与俄罗斯签订一笔千万元的钢材贸易合同,解除了300余名新疆同胞拥有的500万元卢布将大大贬值的后顾之忧。热比娅的善举,久久为新疆维吾尔族人所称道,她成为人们尊敬的一面旗帜

  “国际商人”,成了人们对热比娅众口一词的称呼。1992年她在乌鲁木齐市建起了一座面积为13000平方米、高8层,内设800个摊位的综合贸易大厦,成为她成功的象征。仅这座“热比娅商贸大厦”,每年给她带来的收入即超过百万元。热比娅的名声,在独联体、在哈萨克斯坦同样也很响亮。热比娅并没有满足于她已有的成就,她正向着国际大商人、世界级富豪的目标继续努力拼搏。
=================
70年代洗衣服能每个月洗出一千块。真乃神人也。分明是洗钱嘛
:D 她是搞販毒的……
海洛因冒充洗衣粉?
LZ给介绍一下她怎么走上疆独道路的?按说一个在内地闯荡过的人更应该知道分裂没什么好结果的。
。“文革”中,因为出卖小孩鞋和女人彩裙被挂上“投机倒把分子”的牌子而游街示众,她的丈夫因此“休”了她。她没有回娘家,也没有投亲戚,先是在阿克苏市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房屋居住,以黑布蒙面当起了洗衣妇,苦干了3个月,她挣下了3000元钱。
-------------------------------------------------------------------------------------------

60年代1个月挣1000   还是靠洗衣服?!
原帖由 Miyoun 于 2007-10-23 16:07 发表
。“文革”中,因为出卖小孩鞋和女人彩裙被挂上“投机倒把分子”的牌子而游街示众,她的丈夫因此“休”了她。她没有回娘家,也没有投亲戚,先是在阿克苏市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房屋居住,以黑布蒙面当起了洗衣妇,苦干了 ...

:D 说明她那时就已经被CIA招安了
拆了?前几天还从二道桥路过,没注意。。。。。。
哦?有这事?明天去二道桥看看。
以黑布蒙面当起了洗衣妇,苦干了3个月,她挣下了3000元钱:L
70年代月挣1000........
那时洗一件衬衣能拿到0.1元就到顶了吧,而且有那么多人要别人洗衣服么?那时候一个工人的月工资才30元啊!

说明,要么是被CIA招安了,要么是卖的!
靠,原来刺刀和吴宇都是乌鲁木齐的,早知道去敲你们一顿了。
原帖由 xcxy 于 2007-10-23 16:42 发表
那时洗一件衬衣能拿到0.1元就到顶了吧,而且有那么多人要别人洗衣服么?那时候一个工人的月工资才30元啊!

说明,要么是被CIA招安了,要么是卖的!

就是卖也卖不到1000元的月收入!
听驴子们说这个大厦旁边的什么阿不杜拉的馕还可以。
原帖由 深涧悠蓝 于 2007-10-23 17:06 发表

就是卖也卖不到1000元的月收入!

;funk 那年头哪个敢卖哦。。。早就游街示众了。。
原帖由 xcxy 于 2007-10-23 16:42 发表
那时洗一件衬衣能拿到0.1元就到顶了吧,而且有那么多人要别人洗衣服么?那时候一个工人的月工资才30元啊!

说明,要么是被CIA招安了,要么是卖的!


0.1元都不可能, 当年吃苦耐劳的多了,   没见到第二个60年代洗衣发家的, 这可比80年代的万元户NB多了
怎么没有按恐怖分子给处理了
因为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刑,后来中美达成协议,以保外就医的方式去美国了。
给个人和楼的照片看看。
看来有人想给这婊子立贞节牌坊啊:L
我们这边称干那事儿为日×,小姐拉客问:日×呀?
热比娅大厦=卖淫大厦
原帖由 巴人白虎 于 2007-10-23 17:10 发表
听驴子们说这个大厦旁边的什么阿不杜拉的馕还可以。

是阿不拉的馕。也叫阿不拉、达尔曼馕。确实味道非常好。[:a2:] [:a2:] 在乌鲁木齐有好多家店。
去年还卖两块钱一个,现在涨到两块五了。
上周末去买,前面一个老兄说自己要买21个赶火车。。。。。。害的我没买成。。。。。。
发家史有点怀疑,而且出乎意料的到广州都是赔钱
偶也觉得她的资金来源有问题,1000元一月在70年代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收入了!
我们老家有个女的,突然靠贩卖香料赚钱了,还开厂,还是拥军模范,反正当时很红吧,后来被抓了,贩毒!
偶老娘八十年代初期参加工作,还是大学毕业生(等级最低的大学),一个月才42块钱。六十年代一个月一千,不可思议
很有可能洗衣的时候把别人衣服兜里不小心留的钱给贪了呗,洗得越多,掏得越多,紧掏一个月,就有1000多很正常
原帖由 richardmo 于 2007-10-23 23:31 发表
很有可能洗衣的时候把别人衣服兜里不小心留的钱给贪了呗,洗得越多,掏得越多,紧掏一个月,就有1000多很正常

这个也不可能啊:L 那个年头,兜里面能有几块钱都已经是有钱人了
楼上的都忽略了个问题,六七年代钱这么好用吗?那粮票用来干什么的?而且还有全国通用之分呢!1000元讲的要么是和现在等值?我小时候85年左右小雪膏一根也要0.05元,月入1000元?银行都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
原帖由 chen79119 于 2007-10-24 01:04 发表
楼上的都忽略了个问题,六七年代钱这么好用吗?那粮票用来干什么的?而且还有全国通用之分呢!1000元讲的要么是和现在等值?我小时候85年左右小雪膏一根也要0.05元,月入1000元?银行都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

有钱的话是可以买到粮票和各种票证的。全国粮票最贵,最便宜的是各县自己发的粮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