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人崖山投海的必然性:宋太祖开国国策的功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13:17:30
2007年10月10日 10:23中国经济网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尽沧桑,其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数十个或强盛或衰弱的王朝,以及数以百计或满腹韬略或平平庸庸甚至江山尽失的帝王。
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宋朝,以其瑰丽的文化、灿烂的艺术、繁荣的经济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前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唐帝国。作为一个新兴王朝,应该是最强劲勃起的时候,宋朝却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转变,从另一方面表现得非常引人瞩目。
纵观中国历史上在宋王朝以前的三个大一统王朝,在秦始皇、汉武帝及唐太宗等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下,无一不是疆域广阔、四海朝服,甚至连秦汉时北方的匈奴,唐朝时北方的突厥及回纥都拜倒在中原文明的脚下。可是宋朝空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其由禁兵、厢兵、乡兵、藩兵所组成的军队总数最高时曾达到160万,其中正规军禁军的总数占了一半以上,但就算这样,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西夏、辽、金、蒙古(元)击败,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军队水平的问题。要知道宋帝国不论是绝对人数,还是从军事水平、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越当时中华文明圈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更别说更西边正处于四分五裂的欧洲诸王国和苟延残喘的拜占廷帝国。可以说,宋帝国从理论上来说是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悍的国家,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宋朝的版图日益缩小,统治者龟缩不前,甚至连西域也干脆让了出去。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中少有的主动出让西域统治权的王朝,甚至在其后被人骂做丧权辱国腐败的清王朝也是不遗余力地粉碎准葛尔和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全力粉碎西北的分裂势力!
从最直观的角度看来,宋后的版图疆域和国防军事实力基本不超过宋前,甚至存在较大的差距。以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规律为基本出发点,则不难发现,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为何会出现这种背离的现象呢?前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分析成果。而这些历史资料和分析成果,也都把北宋和南宋作为分水岭,也可以这样认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华历史最直接的分水岭。除了经常性地大溃败外,还要为辽、西夏和极其残暴的金、元进贡惊人的巨额岁贡以购买和平。结果,宋开创了华夏首次被异族整体灭亡的先例,更以改变民族血性的国策成为中国文化的分水岭。这个世界史上的大诡秘长期萦绕在人们心头,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宋初的一系列开国国策。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宋帝国的立国者——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其父为后梁时成德军节度使王熔的部将,后任后唐禁军将领,迁居首都洛阳。天成二年(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洛阳。948年,枢密使郭威征讨李守贞,赵匡胤应募从军,从此开始了其十三年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此后他在后周世宗帐下效力,历次战役中逐渐累积军功至殿前都指挥使,而他所控制的军事力量“义社兄弟”逐渐成为了后周发起的战争中的主要统帅,在后周的军事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为赵匡胤在不久之后发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准备了条件。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年仅八岁的梁王柴宗即位为恭帝,“主少国疑”,赵匡胤利用“点检做”的“神符”,精心策划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代周建宋,野心勃勃的宋太祖就此开始他统一全国的征程。他先后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威逼吴越归顺。眼看太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就快实现全国统一,仅剩山西太原的北汉以及被辽所占据的燕云地区之时,赵匡胤却因箭伤复发而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逝世,结束了他的戎马一生。

宋初的开国国策中最失败的地方不啻为崇文贬武,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文重武轻的现象?为何赵宋要改变强盛的汉唐一直采用的积极主动的基本国策和奋发向上的政治体制?这都是太祖赵匡胤为了钳制帝国内部的军队势力,为其后的“赵天下”打下基础。众所周知,秦灭于苛税,汉灭于战乱,隋灭于劳役,唐灭于军阀割据。从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直到五代十国,其间数百年时间在中国政坛上活跃的并非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政客,更多是却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军事将领。唐朝中期以来所设立的节度使一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成一方大权在握的职位。经过安史之乱的唐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尽管她仍然苟延残喘地又延续了近两百年,最终还是亡于此。其后的五代更是上演了一幕幕功高盖主、权倾朝野的军事将领兵变夺位的闹剧,甚至连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通过这种不光彩的方法才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取得帝位。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都是罕见了,只有公元2-3世纪的罗马帝国才可与之相较高下。赵匡胤夺得帝位,可是他也害怕他手下的那一干军事重臣哪天也心血来潮也弄一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出来。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为“赵天下”延续万世的准备,制定了相应的国策。
首先就是削弱武将的势力。中国自古就有“走狗烹,良弓藏”的传统,从越国文仲自刎,到秦朝蒙氏父子被害,再到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杀,几乎每一个朝代开国之初,总有一批重臣被统治者以这样那样的种种理由或杀或囚,如同范蠡、张良那样急流勇退的聪明人实在少见。赵匡胤明白打天下时石守信等“义社兄弟”是他忠心肝胆的手下,可是到了坐天下时,这些人则成为了他忌惮的对象。是杀是囚?赵匡胤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让其后数百年的史家大夫还再为他鼓掌,更有人拿他与其后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相比较,大骂“和尚头儿”心胸狭窄,杀光了明初几乎所有的开国将领。“杯酒释兵权”成为了千古绝唱,赵匡胤没有费一兵一卒,便将其亲信手下的兵权就夺了过来,没有再上演其他王朝开国之初的悲剧。
可以说,这是赵匡胤不同于其他开国皇帝的地方,他很好地解决了帝王与开国重臣之间的矛盾。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赵匡胤聪明是聪明,可是他却聪明过了头,他如果仅仅是削弱他猜忌的将领的兵权和他们所领导军队的军事势力,同时提拔新的年轻有为的将领,建立起自己的嫡系部队,那么也许宋帝国将成为一个强盛的东亚超级大国,可是赵匡胤在削弱了这些人的兵权后,连续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制度上的变革,比如在中央将枢密院设置为最高军事机构,分割了宰相的军事权。此举本来是为了降低宰相的权利,消除对皇帝权威的一个潜在威胁。可是自太祖设置了枢密院后,这一职位却一直被文官占据,其后虽有武官爬上这一位置,但在位时间都不长久,最后都被朝中的文官势力赶下了台。同时除了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外,还设置副使,其后继续设签署枢密院事为次副长官,设同签署枢密院事为末副长官。这样的组织结构重叠不仅冗繁,而且大大降低了军事调动的效率。
“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历来是赵匡胤的既定国策。本来一个锐意进取的大宋帝国在连续遭到两次辽国的惨败后便龟缩不前,此时国内连续发生全师雄兵变、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均兵变,宋帝国的统治者便将目光集中到了国内。对内镇压,对外妥协,中国人历来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赵匡胤对禁军的驻扎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将各地地方部队的强壮士兵编入禁军,地方部队里就只剩下了老弱残兵,而他又把禁军一半屯驻边境,一半拱卫京师。这样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早已埋下了宋帝国两次覆灭的种子。

文与武皆为“国之大器”,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一个民族健全人格的全部,阉割掉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出问题。赵家皇权开创这种贱视国之将士为“皇家警犬”的不良政治,使得赵宋亡于外敌,十万人崖山投海成为必然。不亡于金也亡于元,被强敌灭国的命运是终不可逃的。而明朝国制仿宋而设,亡于外敌也是一条必然的路线,戚继光晚年被贬谪而死也是岳飞的类似处境。在宋后三大朝代中皆因为宋朝文重武轻政治恶果的影响,而未能回到中华文明的汉唐雄风。清朝和元朝类似,来自关外蛮族的尚武强悍之风,注入到中华民族对武臣神经过敏的肌体中,扭转了“守内虚外、崇文抑武”的恶政,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实在有功!而清朝和元朝在立国之初,种族文明皆未根除荒蛮野性,杀性未息造成族群对立,耗费大量国力来控制中原汉人,继承中华文明却难能发扬光大于中华周界。而明朝却因循宋朝国制成为第二个宋朝,在完成一统后闭关锁国,中华文明在宋朝之后终守于东亚四界而未能发扬光大于世界五大洲。
2007年10月10日 10:23中国经济网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尽沧桑,其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数十个或强盛或衰弱的王朝,以及数以百计或满腹韬略或平平庸庸甚至江山尽失的帝王。
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宋朝,以其瑰丽的文化、灿烂的艺术、繁荣的经济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前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唐帝国。作为一个新兴王朝,应该是最强劲勃起的时候,宋朝却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转变,从另一方面表现得非常引人瞩目。
纵观中国历史上在宋王朝以前的三个大一统王朝,在秦始皇、汉武帝及唐太宗等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下,无一不是疆域广阔、四海朝服,甚至连秦汉时北方的匈奴,唐朝时北方的突厥及回纥都拜倒在中原文明的脚下。可是宋朝空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其由禁兵、厢兵、乡兵、藩兵所组成的军队总数最高时曾达到160万,其中正规军禁军的总数占了一半以上,但就算这样,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西夏、辽、金、蒙古(元)击败,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军队水平的问题。要知道宋帝国不论是绝对人数,还是从军事水平、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越当时中华文明圈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更别说更西边正处于四分五裂的欧洲诸王国和苟延残喘的拜占廷帝国。可以说,宋帝国从理论上来说是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悍的国家,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宋朝的版图日益缩小,统治者龟缩不前,甚至连西域也干脆让了出去。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中少有的主动出让西域统治权的王朝,甚至在其后被人骂做丧权辱国腐败的清王朝也是不遗余力地粉碎准葛尔和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全力粉碎西北的分裂势力!
从最直观的角度看来,宋后的版图疆域和国防军事实力基本不超过宋前,甚至存在较大的差距。以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规律为基本出发点,则不难发现,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为何会出现这种背离的现象呢?前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分析成果。而这些历史资料和分析成果,也都把北宋和南宋作为分水岭,也可以这样认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华历史最直接的分水岭。除了经常性地大溃败外,还要为辽、西夏和极其残暴的金、元进贡惊人的巨额岁贡以购买和平。结果,宋开创了华夏首次被异族整体灭亡的先例,更以改变民族血性的国策成为中国文化的分水岭。这个世界史上的大诡秘长期萦绕在人们心头,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宋初的一系列开国国策。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宋帝国的立国者——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其父为后梁时成德军节度使王熔的部将,后任后唐禁军将领,迁居首都洛阳。天成二年(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洛阳。948年,枢密使郭威征讨李守贞,赵匡胤应募从军,从此开始了其十三年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此后他在后周世宗帐下效力,历次战役中逐渐累积军功至殿前都指挥使,而他所控制的军事力量“义社兄弟”逐渐成为了后周发起的战争中的主要统帅,在后周的军事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为赵匡胤在不久之后发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准备了条件。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年仅八岁的梁王柴宗即位为恭帝,“主少国疑”,赵匡胤利用“点检做”的“神符”,精心策划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代周建宋,野心勃勃的宋太祖就此开始他统一全国的征程。他先后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威逼吴越归顺。眼看太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就快实现全国统一,仅剩山西太原的北汉以及被辽所占据的燕云地区之时,赵匡胤却因箭伤复发而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逝世,结束了他的戎马一生。

宋初的开国国策中最失败的地方不啻为崇文贬武,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文重武轻的现象?为何赵宋要改变强盛的汉唐一直采用的积极主动的基本国策和奋发向上的政治体制?这都是太祖赵匡胤为了钳制帝国内部的军队势力,为其后的“赵天下”打下基础。众所周知,秦灭于苛税,汉灭于战乱,隋灭于劳役,唐灭于军阀割据。从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直到五代十国,其间数百年时间在中国政坛上活跃的并非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政客,更多是却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军事将领。唐朝中期以来所设立的节度使一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成一方大权在握的职位。经过安史之乱的唐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尽管她仍然苟延残喘地又延续了近两百年,最终还是亡于此。其后的五代更是上演了一幕幕功高盖主、权倾朝野的军事将领兵变夺位的闹剧,甚至连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通过这种不光彩的方法才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取得帝位。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都是罕见了,只有公元2-3世纪的罗马帝国才可与之相较高下。赵匡胤夺得帝位,可是他也害怕他手下的那一干军事重臣哪天也心血来潮也弄一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出来。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为“赵天下”延续万世的准备,制定了相应的国策。
首先就是削弱武将的势力。中国自古就有“走狗烹,良弓藏”的传统,从越国文仲自刎,到秦朝蒙氏父子被害,再到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杀,几乎每一个朝代开国之初,总有一批重臣被统治者以这样那样的种种理由或杀或囚,如同范蠡、张良那样急流勇退的聪明人实在少见。赵匡胤明白打天下时石守信等“义社兄弟”是他忠心肝胆的手下,可是到了坐天下时,这些人则成为了他忌惮的对象。是杀是囚?赵匡胤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让其后数百年的史家大夫还再为他鼓掌,更有人拿他与其后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相比较,大骂“和尚头儿”心胸狭窄,杀光了明初几乎所有的开国将领。“杯酒释兵权”成为了千古绝唱,赵匡胤没有费一兵一卒,便将其亲信手下的兵权就夺了过来,没有再上演其他王朝开国之初的悲剧。
可以说,这是赵匡胤不同于其他开国皇帝的地方,他很好地解决了帝王与开国重臣之间的矛盾。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赵匡胤聪明是聪明,可是他却聪明过了头,他如果仅仅是削弱他猜忌的将领的兵权和他们所领导军队的军事势力,同时提拔新的年轻有为的将领,建立起自己的嫡系部队,那么也许宋帝国将成为一个强盛的东亚超级大国,可是赵匡胤在削弱了这些人的兵权后,连续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制度上的变革,比如在中央将枢密院设置为最高军事机构,分割了宰相的军事权。此举本来是为了降低宰相的权利,消除对皇帝权威的一个潜在威胁。可是自太祖设置了枢密院后,这一职位却一直被文官占据,其后虽有武官爬上这一位置,但在位时间都不长久,最后都被朝中的文官势力赶下了台。同时除了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外,还设置副使,其后继续设签署枢密院事为次副长官,设同签署枢密院事为末副长官。这样的组织结构重叠不仅冗繁,而且大大降低了军事调动的效率。
“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历来是赵匡胤的既定国策。本来一个锐意进取的大宋帝国在连续遭到两次辽国的惨败后便龟缩不前,此时国内连续发生全师雄兵变、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均兵变,宋帝国的统治者便将目光集中到了国内。对内镇压,对外妥协,中国人历来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赵匡胤对禁军的驻扎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将各地地方部队的强壮士兵编入禁军,地方部队里就只剩下了老弱残兵,而他又把禁军一半屯驻边境,一半拱卫京师。这样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早已埋下了宋帝国两次覆灭的种子。

文与武皆为“国之大器”,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一个民族健全人格的全部,阉割掉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出问题。赵家皇权开创这种贱视国之将士为“皇家警犬”的不良政治,使得赵宋亡于外敌,十万人崖山投海成为必然。不亡于金也亡于元,被强敌灭国的命运是终不可逃的。而明朝国制仿宋而设,亡于外敌也是一条必然的路线,戚继光晚年被贬谪而死也是岳飞的类似处境。在宋后三大朝代中皆因为宋朝文重武轻政治恶果的影响,而未能回到中华文明的汉唐雄风。清朝和元朝类似,来自关外蛮族的尚武强悍之风,注入到中华民族对武臣神经过敏的肌体中,扭转了“守内虚外、崇文抑武”的恶政,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实在有功!而清朝和元朝在立国之初,种族文明皆未根除荒蛮野性,杀性未息造成族群对立,耗费大量国力来控制中原汉人,继承中华文明却难能发扬光大于中华周界。而明朝却因循宋朝国制成为第二个宋朝,在完成一统后闭关锁国,中华文明在宋朝之后终守于东亚四界而未能发扬光大于世界五大洲。
不错:handshake
口胡!!!!
投海不拼命啊!
宋的国策之所以如此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看。宋之前是五代十国,那是个军阀割据有刀枪便能称王称帝的时代。老赵能夺后周的天下还不是因为手中有兵。所以他登基坐殿后怕的就是武将弄权。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也是由之而起。
投海是必然的, 全世界都打不过蒙古人是吧。
放屁!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大家注意了吗?最后的结论是蒙古,满清人的血液的注入改良了汉族人种!
这样的辱华文章,是哪个白痴转来的?
以后哪位写一篇百年亡国的必然性,元太祖开国国策的功过
军事制度,国家的保障,赵匡胤作为军人出身却轻视军队建设,很讽刺
明朝闭塞
清朝开放?
最后一段:L
军事制度,国家的保障,赵匡胤作为军人出身却轻视军队建设,很讽刺?
  太祖乃至全宋 都很重视军队建设的,从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之比例就知道了!去看下史料吧!
我说的是制度的建设,不是财政支出,宋的军队制度建设是很失败的[:a10:]
中国人历来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什么狗屁文章???写的人到底懂不洞历史啊?:@
宋朝重文轻武并非始于艺祖,主贴的板子打错人了。
愚蠢的文章 欧亚大陆无数国家被蒙古所灭 都有必然性么
蒙古的崛起是一个奇迹,至今还是无数人百不得其解的历史,另外的人则很沉迷于此:$
宋朝的军事制度太超前了完全是现代国家的军事制度。把军政机关与指挥系统分离,将动员系统与指挥系统分离,募兵制这些都是现代军事的特征。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制度和军事能力不成正比,蒙古、满清的军事制度最原始,但军事能力却很强。
冷兵器时代的规律是
以战养战的,一般愈战愈勇。长久以逸待劳者, 最后是不堪一战。游牧民族防守退化也很快的。
前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唐帝国。

这话有问题。如果说是大一统的王朝,为什么没有隋帝国呢?
汉灭于战乱,隋灭于劳役,唐灭于军阀割据。


汉朝灭亡的原因怎么是战乱呢?
原帖由 月冷 于 2007-10-10 18:32 发表
此举本来是为了降低宰相的权利,消除对皇帝权威的一个潜在威胁。可是自太祖设置了枢密院后,这一职位却一直被文官占据,



文官政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宋朝对全世界政治制度的一次伟大贡献。看看现在全球的主要文明国家,那个不是文官政府?

即便是中国古代的明清,也是文官政府。如果以此来断定宋的积弱积贫,实在有失偏颇。
历来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这句话更是典型的脑残,和FQ有何区别?
宋在对外战争中的失利,或者说屡屡被外族轻易的打到京畿附近,和地利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宋太祖定国初期,也曾思量过要迁都关中,但是遭到大众的反对(因为迁都事大)。

看看汴梁吧,除了北面的黄河(冬天常常冰冻而丧失战略保护作用),就是广袤的华北平原——一直到河北北部,辽国、金国的长驱直入实在是方便的很。换言之,还没有开打,宋朝在战略上已经处于被动。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8-9-18 10:59 发表
宋太祖定国初期,也曾思量过要迁都关中


偶记得是要去洛阳。
赵匡胤没有做错什么。北宋南宋分别灭亡于少数民族王朝,和宋朝的政策关系不大。总的来说,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边陲少数民族,比较好地掌握了发源于内地的组织制度,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让少数民族能够比较稳定地统治汉族地区。这是唐朝以后的历史新现象。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9-18 11:34 发表


偶记得是要去洛阳。


:lol 呵呵,对当时的北宋而言,洛阳和汴梁有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汴梁正面华北平原,而洛阳则稍微侧之。
原帖由 响尾蛇X 于 2008-9-18 10:13 发表
蒙古的崛起是一个奇迹,至今还是无数人百不得其解的历史,另外的人则很沉迷于此:$

奇迹个鸟,无数的阿提拉和成吉思汗都让命运掐死在摇篮之中,蒙古的崛起纯粹处于它南方和西方的农业民族正好处于虚弱时期.
赵匡胤唯一的大错---------------应该再活10年!!!
清朝和元朝类似,来自关外蛮族的尚武强悍之风,注入到中华民族对武臣神经过敏的肌体中,扭转了“守内虚外、崇文抑武”的恶政,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实在有功!

这话说得好象是狼图腾里的料吧。如果有谁觉得被这些游牧民族的铁蹄践踏或马刀砍首是对中华民族有功的话,那么请自行了断吧。
原帖由 qwslayer 于 2007-10-11 07:16 发表
投海不拼命啊!

应该是被蒙古人逼下海的。
蒙古十万人可以横扫欧亚大陆,大宋十万人如果都是田横之士,岂能不奋起一战求生而赴投海之死路。
[:a9:] 历史烟云嘛,嘛嘛,何必脸红脖子粗捏,不过宋感觉确实太衰了,太祖死的早也没出什么能打的皇帝,个个都是软豆腐……这朝代可以延续个三百年以上已经是运气不知道有多好了,要是老天爷不照应可能太祖一死就被灭了……
是啊楼上的,就是十万头猪也的杀一阵子吧!可真是我汉族的悲哀啊!
关键是骑兵。
宋初稳定中原和南方后,北面的辽就是最大的对手,一场与辽的决战不可避免,当时哪里顾得上西域。
输了和辽争夺幽云十六州的战争,根本原因在于骑兵不行。输了之后,宋更没有一个可以养马的草场,没有马,根本没法和辽进行野战。

而得到幽云十六州的辽,就得到了一片汉地,汉人的战争技术、农业、手工业、文化、人口、生产力都学到了。宋再也没有在决战中打败辽的能力。

此后逐渐走向败亡具有必然性。
自打火器的大规模应用,就没游牧民族什么事啦!
]]
赵大并没有错,要不是赵大“崇文”,估计五代之后中国还是一片狼藉之中。

宋朝最大的失误,我觉得是在外交及对大局的判断上。

第一,在李德明归顺后本来有机会把河套地区拿下,进而解决无马而缺少骑兵的困局。可惜却因为面子问题,迟迟不肯把党项人迁往别处。

第二,我至今弄不明白,为啥要弄个“海上之盟”?金人跟辽人打,在一旁等着收拾残局不好吗?或者继续攻伐西夏,去掉一个隐忧不好吗?唉,也许是燕云对于中原的屏障实在太重要了,为了夺回燕云,放弃了继续伐夏,用西军北伐,结果,山地战的王牌在平原上被溃辽骑兵打败,蒙了童贯和西军一身污。
原帖由 响尾蛇X 于 2008-9-17 21:32 发表
军事制度,国家的保障,赵匡胤作为军人出身却轻视军队建设,很讽刺



宋朝的军队可是职业化的,并且为了对抗骑兵,宋朝步兵的装备都是很强大的。

找出赵匡胤轻视军队建设的史料来,不然我只好认为你是“人云亦云”了。
原帖由 无心无云 于 2008-9-18 10:34 发表
宋朝的军事制度太超前了完全是现代国家的军事制度。把军政机关与指挥系统分离,将动员系统与指挥系统分离,募兵制这些都是现代军事的特征。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制度和军事能力不成正比,蒙古、满清的军事制度最原始,但 ...



蒙古和满清,靠的就是“马”这种东西。当中原王朝能组建大规模的骑兵时,游牧民族都只能西迁或者北迁。
宋朝就是个超前的社会,许多制度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适用。

现在号召“建设和谐社会”,其实就更应该多向宋朝学习,毕竟说到“和谐”,除了三皇五帝时期外,中国历史上无处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