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的一把火想起的一个民国老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0:02:56
按:前些天深圳的一把火的新闻在坛子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我想起了一个民国老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九二四年,军阀杨森执政四川成都,官拜督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提出一个口号:“建设新四川!”规划修马路。重点是一条闹市的马路,即后来的春熙路。
杨森下令修路后,要拆除许多商贾店肆,却不给赔偿,遂引起舆情鼓噪,震动九里三分之城。商贾联名请愿,杨森不予理睬。成都的五老七贤出面说话,要求缓修。住在春熙路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尹昌衡,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当了四川军政府都督,他的房子就不让拆。尹昌衡坐镇在家,杨森威吓说:“拆一点房子,你们就闹。早知这样,我带兵进城时一把火烧光,省得现在麻烦!”下令强拆,决不手软。威吓果然收效,最后尹昌衡也就只好灰溜溜地走了。怨声载道的成都人实在无法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去与来自重庆的军队进行抗衡。民房很快拆尽,路面很快捶平。逼得不少人家流离失所,餐风露宿,栖人檐下。若遇到风吹雨打,遍地泥泞,点火不燃,“床头屋漏无干处”,受尽了苦难的熬煎!
其后,四川文人刘师亮撰一对联。上联:“马路已捶平,问督理何日才滚。”下联:“民房早拆尽,看将军几时开车。”上联的滚,表面上指碾路车滚压,其实是问杨森哪一天滚蛋。下联的车,表面上指汽车,其实是成都方言“车身就走”的意思。“车身”就是“转身”,骂杨森为何不转身滚蛋。
杨森看了这副对联,心中不悦,口头却说“有才”,叫手下拿名片去恭请刘师亮,“就说我要当面向他请教”。 ......
人物简介:
杨森(18821977)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号子惠,四川广安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不久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曾参与二次革命与护国军之役。杨森于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对日抗战期间,他曾担任第六军团军团长、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其后调任贵州省主席、重庆市长。1949年逃往台湾。
刘师亮(1876-1939--初名芹丰,又名慎之,后改慎三,最后又改名师亮,字云川,号谐庐主人,生肖属鼠,四川省内江市椑木镇人,成都水帮会会董,自学成才的作家。刘师亮自幼好诗文。1912移居成都,以经营茶社、浴室为生。19295月创办了《师亮随刊》,常在该刊以谐稿、诗作、戏剧、对联等文艺形式,于喜怒笑骂之中,抨击四川军阀及其黑暗统治,申张正义。谐文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常发端于针头芥子之类琐事,而归结到"改良社会"这与大问题。他在20世纪30年代以"幽默大师"之誉而闻名于蜀中。后因触怒军阀而被流徙上海,在泸创办《笑刊》。19359月回到成都,恢复《师亮随刊》。著作有《师亮谐稿》、《师亮对联》、《时彦声律启蒙》、《师亮杂著》、《东游散记》,剧作集有《胭脂配》、《错吃醋》,还有《治留史》和1000余首诗词。他的一些创作和趣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所作联语通俗、工稳有趣。无论内容与形式,在现代联史上都有不朽的地位。后人整理出版了他的著作,辑为《师亮全集》和钟茂煊著《刘师亮外传》行世。
按:前些天深圳的一把火的新闻在坛子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我想起了一个民国老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九二四年,军阀杨森执政四川成都,官拜督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提出一个口号:“建设新四川!”规划修马路。重点是一条闹市的马路,即后来的春熙路。
杨森下令修路后,要拆除许多商贾店肆,却不给赔偿,遂引起舆情鼓噪,震动九里三分之城。商贾联名请愿,杨森不予理睬。成都的五老七贤出面说话,要求缓修。住在春熙路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尹昌衡,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当了四川军政府都督,他的房子就不让拆。尹昌衡坐镇在家,杨森威吓说:“拆一点房子,你们就闹。早知这样,我带兵进城时一把火烧光,省得现在麻烦!”下令强拆,决不手软。威吓果然收效,最后尹昌衡也就只好灰溜溜地走了。怨声载道的成都人实在无法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去与来自重庆的军队进行抗衡。民房很快拆尽,路面很快捶平。逼得不少人家流离失所,餐风露宿,栖人檐下。若遇到风吹雨打,遍地泥泞,点火不燃,“床头屋漏无干处”,受尽了苦难的熬煎!
其后,四川文人刘师亮撰一对联。上联:“马路已捶平,问督理何日才滚。”下联:“民房早拆尽,看将军几时开车。”上联的滚,表面上指碾路车滚压,其实是问杨森哪一天滚蛋。下联的车,表面上指汽车,其实是成都方言“车身就走”的意思。“车身”就是“转身”,骂杨森为何不转身滚蛋。
杨森看了这副对联,心中不悦,口头却说“有才”,叫手下拿名片去恭请刘师亮,“就说我要当面向他请教”。 ......
人物简介:
杨森(18821977)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号子惠,四川广安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不久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曾参与二次革命与护国军之役。杨森于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对日抗战期间,他曾担任第六军团军团长、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其后调任贵州省主席、重庆市长。1949年逃往台湾。
刘师亮(1876-1939--初名芹丰,又名慎之,后改慎三,最后又改名师亮,字云川,号谐庐主人,生肖属鼠,四川省内江市椑木镇人,成都水帮会会董,自学成才的作家。刘师亮自幼好诗文。1912移居成都,以经营茶社、浴室为生。19295月创办了《师亮随刊》,常在该刊以谐稿、诗作、戏剧、对联等文艺形式,于喜怒笑骂之中,抨击四川军阀及其黑暗统治,申张正义。谐文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常发端于针头芥子之类琐事,而归结到"改良社会"这与大问题。他在20世纪30年代以"幽默大师"之誉而闻名于蜀中。后因触怒军阀而被流徙上海,在泸创办《笑刊》。19359月回到成都,恢复《师亮随刊》。著作有《师亮谐稿》、《师亮对联》、《时彦声律启蒙》、《师亮杂著》、《东游散记》,剧作集有《胭脂配》、《错吃醋》,还有《治留史》和1000余首诗词。他的一些创作和趣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所作联语通俗、工稳有趣。无论内容与形式,在现代联史上都有不朽的地位。后人整理出版了他的著作,辑为《师亮全集》和钟茂煊著《刘师亮外传》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