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审美趋势大逆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5:08:44
中国汽车审美趋势大逆转

                                       古清生



    中国汽车,俺是特指在中国生产和组装的汽车。小型乘用车即轿车在中国20世纪下半叶,俺个人的经验中,早先看到的是上海牌,因为俺们那工厂有一辆,俺们叫它乌龟车。的确,它像乌龟一样,黑得铮亮。稍后,前苏联的伏尔加进来,这车贼沉,因为是洋货,正师级的装备,俺们都另眼相看。接下来,就是桑塔纳、夏利和富康。

     早年的中国公路都是卡车的世界,轿车如大熊猫般珍稀。在那个历史时期,不存在什么选择性,一切审美都是先入为主。所以简单地梳理,就是乌龟般的上海牌、盒子般的普通桑塔纳和后来大包皮的日系车。以前既然不存在选择,看什么车什么车顺眼,以至夏利车在中国人眼中都是那么美丽,奥拓都十分神气,那确实是一种粗鄙化的审美现实。可能触摸到的集体无意识审美心理,应该是德国大众系的桑塔纳、捷达为代表的方盒子,日系车的大包皮。

     俺们知道,日系车在早年也是模仿欧洲车的,早年的皇冠和蓝鸟,也都是方盒子。从甲壳虫时代到方盒子时代,这种审美潮流跨越了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世界思潮的动荡也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存在。21世纪初,俺们突然发现,方盒子的车型是如此丑陋,它的杰出代表就是现在仍然满街跑着的捷达。捷达与普桑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太大了,看出它的丑陋之参照系,是后来的日系及韩系,德国人称之为亚系。日系车在德系占据中国市场大半江山的时机进入中国,它的审美特征是圆润与大包皮,与紧凑型的德系方盒子比较,十分光亮与堂皇。审美思潮在此时发生逆转,以虚荣心独立于世的中国人,立即将眼光转向日系车,德国人对此认为,亚系车卖一张皮。的确,审美的选择前提是审美疲劳,德系车永远的方盒子,深深地打下了日尔曼人的顽固的烙印。

     如今,日系车和韩系车的大包皮,渐渐进入审美疲劳期,它们像小个子穿着大马褂,车辆一旧就现原形,以致不及紧凑型的德系,或者说是欧系,德系车的新旧落差比较小,这也包括美系车。大包皮的造型让人看久了,有一种空荡之感,它尤其不能耐旧。北京的现代车由于做了出租车,它的旧车晃荡得让人感觉如发福的中年人,肥则肥矣然而虚胖的症状特别明显。所以,顽固的日尔曼卷土重来,没有经过任何改进的老捷达大行其道,2006年仍然是单品牌销售冠军。

      这时候,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走出了第三条路线,并且昭示了中国汽车审美的新趋势。它们的代表应该是吉利和金刚和奇瑞的旗云,它们以突出刚线条为主,而过渡带则较为舒缓圆润,站在德系与日系之间。从它们的销量与逐渐进入主流车型的态势,俺觉得中国汽车审美潮流已经发生了嬗变,或者说逆转,俺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都有这种想法。一种前瞻性的以刚性为主的设计思想,寻找到中国社会潜在的审美脉胳,也可以说是潜流,而且已经开始挑战德系与日系的审美造型。

     自主品牌里面,同时还包括华晨骏捷与比亚迪,悉心赏析,金刚、旗云、骏捷和比亚迪,它们身上的美学因子,对德系与日系均有承袭性的发扬光大,从严勤的学术讨论来考量,它们已经不能以像什么车来定义,它们的“在借鉴中创新”的设计思想,逐渐的为中系车审美走向形成定局。可惜的是,中国汽车评论界对此仍然表现得很麻木、视而不见,或者在评论时以简单粗暴的话语对待之。中系车的审美价值取向其实已经确立,主流车的刚柔兼济以刚为主的审美特征,包含有中国传统审美基因,且汲取了西方现代美学中简洁线条的美学元素,如果中系车在今后的设计思想中,强化这一审美价值取向,当是击破日欧车系审美潮流的利器。

     这里,同样值得批评的是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企业,俺是说这些新兴的汽车企业,在传播自己的产品的审美设计思想方面大为不足,可能他们担心或害怕被人指陈某些美学借鉴存在抄袭之嫌,或者自信心不足,这其实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公关与文宣代理人,文化与美学的素养极差,他们往往雇佣价钱极低的学生写手撰写方案,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创作可言,不过都是东抄西拼的东西,这当然直接导致中系车的文宣的低下,在此就输了外系车一成。

     最为关键的是,中系车自己都迟迟没敢确立自己的主流审美思想,这个不自信导致受众无所适从,他们只能凭着一种直觉去追随自主品牌,却无法转述其他的审美意韵。俺读到的中系车的造型文宣,都是肢解性的,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从无一个整体性阐述,或者从美学视角追踪评论。前一阵,吉利集团征集车标,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然而,早期搜狐汽车请俺写一个评论,当时征集的上佳的车标不多,俺从中择而评之,确实是一个遗憾,吉利集团收集的上佳的车标均未看到,也没有与吉利沟通,并不知道他们的美学价值取向。其实这些都应该公开,又不是征集纳粹徽标,保个什么密啊?

      总而言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该适度抓住现在这样一个审美疲劳周期的逆转时机,推出自己的美学思想,让受众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客户了解他们的设计美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受众并且确实自己的汽车设计美学,在公众中强化。甩掉方盒子与大包皮的中国汽车美学设计与制造,发生已经有时,然而迟迟没有宣导,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与其天天上什么论坛作秀,与废官如何对话,不如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那些份外活动都是活见鬼,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有许多正事要做,这其中就包括推广传播自己的美学设计思想
来源http://ggqqss.blog.sohu.com/63055453.html中国汽车审美趋势大逆转

                                       古清生



    中国汽车,俺是特指在中国生产和组装的汽车。小型乘用车即轿车在中国20世纪下半叶,俺个人的经验中,早先看到的是上海牌,因为俺们那工厂有一辆,俺们叫它乌龟车。的确,它像乌龟一样,黑得铮亮。稍后,前苏联的伏尔加进来,这车贼沉,因为是洋货,正师级的装备,俺们都另眼相看。接下来,就是桑塔纳、夏利和富康。

     早年的中国公路都是卡车的世界,轿车如大熊猫般珍稀。在那个历史时期,不存在什么选择性,一切审美都是先入为主。所以简单地梳理,就是乌龟般的上海牌、盒子般的普通桑塔纳和后来大包皮的日系车。以前既然不存在选择,看什么车什么车顺眼,以至夏利车在中国人眼中都是那么美丽,奥拓都十分神气,那确实是一种粗鄙化的审美现实。可能触摸到的集体无意识审美心理,应该是德国大众系的桑塔纳、捷达为代表的方盒子,日系车的大包皮。

     俺们知道,日系车在早年也是模仿欧洲车的,早年的皇冠和蓝鸟,也都是方盒子。从甲壳虫时代到方盒子时代,这种审美潮流跨越了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世界思潮的动荡也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存在。21世纪初,俺们突然发现,方盒子的车型是如此丑陋,它的杰出代表就是现在仍然满街跑着的捷达。捷达与普桑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太大了,看出它的丑陋之参照系,是后来的日系及韩系,德国人称之为亚系。日系车在德系占据中国市场大半江山的时机进入中国,它的审美特征是圆润与大包皮,与紧凑型的德系方盒子比较,十分光亮与堂皇。审美思潮在此时发生逆转,以虚荣心独立于世的中国人,立即将眼光转向日系车,德国人对此认为,亚系车卖一张皮。的确,审美的选择前提是审美疲劳,德系车永远的方盒子,深深地打下了日尔曼人的顽固的烙印。

     如今,日系车和韩系车的大包皮,渐渐进入审美疲劳期,它们像小个子穿着大马褂,车辆一旧就现原形,以致不及紧凑型的德系,或者说是欧系,德系车的新旧落差比较小,这也包括美系车。大包皮的造型让人看久了,有一种空荡之感,它尤其不能耐旧。北京的现代车由于做了出租车,它的旧车晃荡得让人感觉如发福的中年人,肥则肥矣然而虚胖的症状特别明显。所以,顽固的日尔曼卷土重来,没有经过任何改进的老捷达大行其道,2006年仍然是单品牌销售冠军。

      这时候,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走出了第三条路线,并且昭示了中国汽车审美的新趋势。它们的代表应该是吉利和金刚和奇瑞的旗云,它们以突出刚线条为主,而过渡带则较为舒缓圆润,站在德系与日系之间。从它们的销量与逐渐进入主流车型的态势,俺觉得中国汽车审美潮流已经发生了嬗变,或者说逆转,俺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都有这种想法。一种前瞻性的以刚性为主的设计思想,寻找到中国社会潜在的审美脉胳,也可以说是潜流,而且已经开始挑战德系与日系的审美造型。

     自主品牌里面,同时还包括华晨骏捷与比亚迪,悉心赏析,金刚、旗云、骏捷和比亚迪,它们身上的美学因子,对德系与日系均有承袭性的发扬光大,从严勤的学术讨论来考量,它们已经不能以像什么车来定义,它们的“在借鉴中创新”的设计思想,逐渐的为中系车审美走向形成定局。可惜的是,中国汽车评论界对此仍然表现得很麻木、视而不见,或者在评论时以简单粗暴的话语对待之。中系车的审美价值取向其实已经确立,主流车的刚柔兼济以刚为主的审美特征,包含有中国传统审美基因,且汲取了西方现代美学中简洁线条的美学元素,如果中系车在今后的设计思想中,强化这一审美价值取向,当是击破日欧车系审美潮流的利器。

     这里,同样值得批评的是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企业,俺是说这些新兴的汽车企业,在传播自己的产品的审美设计思想方面大为不足,可能他们担心或害怕被人指陈某些美学借鉴存在抄袭之嫌,或者自信心不足,这其实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公关与文宣代理人,文化与美学的素养极差,他们往往雇佣价钱极低的学生写手撰写方案,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创作可言,不过都是东抄西拼的东西,这当然直接导致中系车的文宣的低下,在此就输了外系车一成。

     最为关键的是,中系车自己都迟迟没敢确立自己的主流审美思想,这个不自信导致受众无所适从,他们只能凭着一种直觉去追随自主品牌,却无法转述其他的审美意韵。俺读到的中系车的造型文宣,都是肢解性的,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从无一个整体性阐述,或者从美学视角追踪评论。前一阵,吉利集团征集车标,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然而,早期搜狐汽车请俺写一个评论,当时征集的上佳的车标不多,俺从中择而评之,确实是一个遗憾,吉利集团收集的上佳的车标均未看到,也没有与吉利沟通,并不知道他们的美学价值取向。其实这些都应该公开,又不是征集纳粹徽标,保个什么密啊?

      总而言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该适度抓住现在这样一个审美疲劳周期的逆转时机,推出自己的美学思想,让受众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客户了解他们的设计美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受众并且确实自己的汽车设计美学,在公众中强化。甩掉方盒子与大包皮的中国汽车美学设计与制造,发生已经有时,然而迟迟没有宣导,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与其天天上什么论坛作秀,与废官如何对话,不如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那些份外活动都是活见鬼,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有许多正事要做,这其中就包括推广传播自己的美学设计思想
来源http://ggqqss.blog.sohu.com/63055453.html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扎扎实实的练内功才是正道,现在谈审美?感觉好像路还没咋走稳就在畅谈100米的世纪大战一样。:L
扎扎实实把发动机,底盘搞好```

PS  其瑞A5那个尾巴真难看```;funk 圆圆的身体加一个刚直的尾巴``一点过渡都没有``;funk

BYD就不要说了吧``火星人都知道外型是抄的``;funk
A5造型挺搞笑的:D
“自主品牌里面,同时还包括华晨骏捷与比亚迪,悉心赏析,金刚、旗云、骏捷和比亚迪,它们身上的美学因子,对德系与日系均有承袭性的发扬光大,从严勤的学术讨论来考量,它们已经不能以像什么车来定义,它们的“在借鉴中创新”的设计思想,逐渐的为中系车审美走向形成定局。”
的确,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自然是这个不像那个不像了。
每次看到现在还有人“德系,日系,美系”云云,就感到十分滑稽。
扎扎实实把发动机,底盘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