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惠谈47年前的吃人惨剧(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4:18:47
杨显惠谈47年前的吃人惨剧

  潇湘晨报
  【吴祚来按】 以下的全部文字是2007年7月29日〈潇湘晨报〉B07版的文章照录。(摘自大陆论坛资料)

  杨 显惠,男,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天津作家协会。在甘肃安西、酒泉等地农场工作、生活多年。当过农工、售货员、会计、教员、盐 场秘书。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夹边沟记事》、《告别夹边沟》等书。《夹边沟记事》被称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

  20世纪60年代。因为吃了自己的子女,所以她活到了90岁。这个悲剧有在生活中的原型吗?甘肃死亡100多万,河省死亡400万,安徽省死亡380万。为什么这些故事,之前很多人没去写呢?

  2007年7月26日。本报深度对话《定西孤儿院纪事》作者杨显惠。

  “我的案头总放一包餐巾纸,擦眼睛用”。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袁复生

  《定西孤儿院纪事》是一本在长沙很难买到的书。

  专程去了定王台两天,问了10来家书店,最后才托到熟人从书店的仓库中调了出来这更是一本难读的书读;读了一段就不忍读下一段;读了一篇就不忍读下一 篇。但,我还是通宵把它读完,迫不及待地想推荐给你。有无数的波澜在我心头掠过;可我说不出一句评论的话语,在仿佛伸手可及的人类绝境面前,无力,但更无 可回避。

  【1】我已经50岁了,已经浪费过很多纸张了

  潇湘晨报:之前,很多读者是通过《夹边沟记事》知道你的。这些作品使“饥荒”、‘自然灾害”这样的历史术语及其背后的数字,变成了一个个被活生生饿死的面孔和故事,如此具体如此尖锐,不停刺痛着我们记忆的神经。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沉痛的题材来写作’

  杨显惠:我是1979年开始写小说的,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已经50岁了,已经浪费过很多纸张了,我觉得该是我写出我的一本好书的时候了。为什么选择夹边 沟”来写?我是1965年从兰州上山下乡去了甘肃生产建设兵团的;我所在的农建十一师接收过许多劳改劳教农场,同时接收了一些右派和管教干部,我从他们的 嘴里听到了夹边沟。我在回城当了专职作家后再次回到河西的一个农场深入生活,又遇见了从定西地区孤儿院招工到兵团的孤儿们,他们孕育了我的另一本书《定西 孤儿院纪事》。

  潇湘晨报:《定西孤儿院纪事》,我读了一个通宵,边读边忍住泪水,边读边发消息向朋友推荐,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不忍再读下去,因为太痛苦、太真实。作为作者,你在搜集这些故事时,在写作的过程中,是什么状态;平静、愤怒、痛苦?

  杨显惠:在访问的过程中,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但是有时候我也忍不住;就像他们有时候也忍不住一样;泪流满面。在定西地区的通渭县,我访问一位女同志,她 讲述到一家人都饿死了,就剩下小妹妹和她两个人。这时抢救人命的工作组进了村,要把她和小妹妹送到公社的孤儿院去。但她不理解孤儿院,不知孤儿院情况。就 把妹妹托付给一个亲戚,自己先去了孤儿院。她想看看孤儿院的情况好不好,如果好,再去接妹妹。她在孤儿院待了一星期,觉得比在村里吃救济粮还好,就跑回村 里去接小妹妹,可是小妹妹已经死掉了。小妹妹在亲戚家生活;工作组怕亲戚虐待她,多次对亲戚说,要叫小姑娘吃够自己的救济粮。亲戚生气,叫小妹妹吃饱,结 果撑死了。我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了,跑到院子至抹眼泪,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我的案头总易放着一包餐巾纸,擦眼睛用。

  【2】“儿子将她理掉了,过了几天又挖出来刮腿上的肉,拿回去放在锅里煮”

  潇湘晨报:我们看历史,经常是大饥荒就是“人相食”,但是你在这本书中写得还是十分克制的。这是因为当时人吃人的情况确实比较少吗?但从《黑石头》看,连母亲都吃儿子和女儿了,吃不相干的人,似乎应该是更多。

  杨显惠:你说得对。我还是举例说明通渭县某村有弟兄俩人。老大去水利工地了;老二在家,家中还有他老婆和嫂子。这男子总从外面检别人家的死孩子吃肉,后 来把自己的孩子也吃了。村里活着的人感到了威胁,很恐惧;跟队长去说那人吃开自己的娃娃了,吃得身体那么壮。他一旦把我们拉去吃,我们身体弱得对付不了怎 么办?队长和几个人商量一下,认为必须先下手,便带了几个人提了铁掀橛头冲进去,把那个人打死了,把他女入的腿打断了,因为女人也跟着吃肉。人们没打他嫂 子,因为嫂子没吃肉。抢救人命的公安局把队长逮捕了。过些天又放了;因为公安局也觉得队长带着人打死那人是无奈之举。

  潇湘晨报:《黑石头》一篇,写的是“扣儿娘”吃了“扣儿的弟弟”和“扣儿”。因为吃了自己的子女,所以她活到了9O岁。这个悲剧有在生活中的原型吗?

  杨显惠:这样的事我听得太多了。酒泉市某村,一老妇人饿死了,儿子将她埋掉了;过了几天又挖出来刮腿上的肉,拿回去放在锅里煮。队长知道了,叫几个人将 地捆起来,骂你这个没良心的,你把你妈身上的肉都刮着吃!儿子回答,我的儿子要饿死了,我要顾儿子,我不刮我妈的肉刮谁的肉去?再讲一个故事:还是酒泉市 一个村庄,一妇女吃了自己的孩子,上级领导来此村检查工作,队长汇报了。领导带着人来到妇女家问罪为什么吃自己的儿子?妇女饿得卧在炕上起不来,陪领导的 一位干部呵斥起来,领导跟你说话哩,问你为什么吃儿子的肉?妇女还是卧着;回答儿子是我养下的,我想叫他吃我的肉,他活下去,我饿死去,可他还小吃不了我 的肉。我把他吃了,我们两个人都死,比起我死了他再饿死,我心至还好受些。那位干部还是气势汹汹地呵斥你胡说,你竟敢说粮食不够吃领导却推了这干部一下, 说:走!再不要说了。

  【3】他们讲了很多经历,但我不能说真的就搞清楚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潇湘晨报:在小说中,很多农民抱着“政府看着饿死人了,还不放粮吗”的心态,没有去逃荒,在家等死。而与此同时,干部带着气势汹汹的“搜粮队”把农民家仅存的一点口粮全都搜走了,他们搜的这些粮食,最后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救济另外一些快饿死的人了?

  杨显惠:搜粮队搜粮的目的有二,一种是搜出来的粮食要接着交公粮交征购粮;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生产队都没有完成交公粮和征购粮的任务;上头还在催着要粮;还有一种是把搜出来的粮食放在食堂叫大家吃,因为那时食堂设粮食做饭了,全村都在挨饿。

  潇湘晨报:跑到外地要饭的,进了孤儿院的,在饥荒中生存下来的几率要大很多。前者是对“限制人们迁徙自由制度”的一种破坏,“不合法”(当时也有很多 “收容所”,要把这些人的生路堵死),后者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道主义产物,是“合法”的。这样一个结果,是不是意味着当时的制度,当时的“法”,本身是 存在巨大缺陷的,并且这个缺陷足以使许多公民以丧命为代价?

  杨显惠:你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正是我所认识到的。其实,那时候是没有什么法律的,那时候只有当政者的权力,他们的好恶就是法律,他们说一句话就是法律。建国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不是很快就被其制定者抛到脑后去了吗?

  潇湘晨报:这本书,写的都是饥荒中的孤儿的故事,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年的饥荒。但现在,这些孩子们也都进入老年了。这样的童年和少年经历,使他们对大锅饭,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制度,会产生天然的对抗吗?

  杨显惠: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你。虽然访问了一些孤儿,他们对我讲了很多他们的经历,但我不能说真的就搞清楚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感觉到,他们的心灵受 到了极深的创伤,他们的经历和童年严重地改变了他们的性格,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决定了他们生活的道路,但我看不出他们对大锅饭,对限制人生自由的制度有多 么深刻的思索;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始终为生计而奔忙。

  【4】“谁还有暇顾及历史呀”

  潇湘晨报: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对饥荒完全没有了概念,就是说,经历了一两代人后,这样惨痛的历史竟然被遗忘被抹去了,大家“一切向前看了”。作为过来人,你觉得今天出现这样的选择性失忆的原因何在?

  杨显惠:这与长期以来的虚假宣传、掩盖有关,他们在文章和讲话里回避不掉这段历史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自然灾害”,也不讲大饥荒的实际情况。也与社会转型有关。整个社会的市场化商品化,使人们只注意了眼前的利益和物质的世界,谁还有暇顾及历史呀?

  潇湘晨报:现在有的统计数据,关于定西那场大饥荒中的死亡人数大概有多少?

  杨显惠:定西地区在那场大饥荒中死亡的人数我不知道,因为《定西地区志》始终没有出版,但我看到了定西地区几个县的县志《通渭县志》记载大饥荒过去后这个县的人口由28万人变成了18万人。县志说,近7万人死亡,近3万人逃亡外地。

  潇湘晨报:定西的饥荒,在当时的甘肃属于重灾区吗?在全国呢?当时还有哪些地方的饥荒特别严重,死人特别多的?

  杨显惠:定西的饥荒在甘肃省和全国都属于重灾区,当时的张掖地区也是饥荒的重灾区。甘肃当时是1250万人口;死亡100多万。河南省、安徽省的饥荒也 很严重,河南省死亡400万,安徽省死亡380万。最严重的是四川省。四川是天府之国,富饶而美丽,所以四川省调粮支援其他的缺粮省,由于调粮过多,结果 四川省饿死的人数比以上三省的总和还要多。

  潇湘晨报:为什么这些故事,之前很多人没去写呢?是怕没人关注,还是当时有要求不准写?

  杨显惠:你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至今也没有看到或听到哪级政府下达过不准写这些故事的文件。我也无法猜测之前的很多人为什么没去写。我只能告诉你我为 什么去写: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多次在作家代表大会上讲,写作自由。我相信这些讲话是真诚的。社会的确是进步了很多,五六十年代嘴里讲“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实则揪辫子打棍子的时代真正是过去了。

  【吴祚来点评】现实“绝境”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这部《定西孤儿院纪事》写的 是“受苦人的绝境”,“定西专区”是1960年左右的“大饥荒”在甘肃省内的一个“重灾区”。作者在忠实史料事实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个 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纪实性的语言,平实的语调,将一幕幕饥饿与死亡的惨烈情境撕裂在人们眼前。其实,对中国当代历史略有了 解的人,都会对“右派”的遭遇和价60年“大饥荒”的灾难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为什么这些作品会一次次冲破人们的心理疆界?这是因为现实 “绝境”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是作家虚构不出来的。这些以细节构成的个人的故事,使惨绝人寰的灾难变得具体可感,将之铭刻在我们的情感记忆 中,不再容易被任何人用抽像的数字和话语所模糊遮盖,逼迫要继续活下去的人们不得不面对、反思。我们常说,文学的力量在于虚构,但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你会 觉得一切虚构都失去了力量。杨显惠谈47年前的吃人惨剧

  潇湘晨报
  【吴祚来按】 以下的全部文字是2007年7月29日〈潇湘晨报〉B07版的文章照录。(摘自大陆论坛资料)

  杨 显惠,男,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天津作家协会。在甘肃安西、酒泉等地农场工作、生活多年。当过农工、售货员、会计、教员、盐 场秘书。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夹边沟记事》、《告别夹边沟》等书。《夹边沟记事》被称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

  20世纪60年代。因为吃了自己的子女,所以她活到了90岁。这个悲剧有在生活中的原型吗?甘肃死亡100多万,河省死亡400万,安徽省死亡380万。为什么这些故事,之前很多人没去写呢?

  2007年7月26日。本报深度对话《定西孤儿院纪事》作者杨显惠。

  “我的案头总放一包餐巾纸,擦眼睛用”。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袁复生

  《定西孤儿院纪事》是一本在长沙很难买到的书。

  专程去了定王台两天,问了10来家书店,最后才托到熟人从书店的仓库中调了出来这更是一本难读的书读;读了一段就不忍读下一段;读了一篇就不忍读下一 篇。但,我还是通宵把它读完,迫不及待地想推荐给你。有无数的波澜在我心头掠过;可我说不出一句评论的话语,在仿佛伸手可及的人类绝境面前,无力,但更无 可回避。

  【1】我已经50岁了,已经浪费过很多纸张了

  潇湘晨报:之前,很多读者是通过《夹边沟记事》知道你的。这些作品使“饥荒”、‘自然灾害”这样的历史术语及其背后的数字,变成了一个个被活生生饿死的面孔和故事,如此具体如此尖锐,不停刺痛着我们记忆的神经。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沉痛的题材来写作’

  杨显惠:我是1979年开始写小说的,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已经50岁了,已经浪费过很多纸张了,我觉得该是我写出我的一本好书的时候了。为什么选择夹边 沟”来写?我是1965年从兰州上山下乡去了甘肃生产建设兵团的;我所在的农建十一师接收过许多劳改劳教农场,同时接收了一些右派和管教干部,我从他们的 嘴里听到了夹边沟。我在回城当了专职作家后再次回到河西的一个农场深入生活,又遇见了从定西地区孤儿院招工到兵团的孤儿们,他们孕育了我的另一本书《定西 孤儿院纪事》。

  潇湘晨报:《定西孤儿院纪事》,我读了一个通宵,边读边忍住泪水,边读边发消息向朋友推荐,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不忍再读下去,因为太痛苦、太真实。作为作者,你在搜集这些故事时,在写作的过程中,是什么状态;平静、愤怒、痛苦?

  杨显惠:在访问的过程中,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但是有时候我也忍不住;就像他们有时候也忍不住一样;泪流满面。在定西地区的通渭县,我访问一位女同志,她 讲述到一家人都饿死了,就剩下小妹妹和她两个人。这时抢救人命的工作组进了村,要把她和小妹妹送到公社的孤儿院去。但她不理解孤儿院,不知孤儿院情况。就 把妹妹托付给一个亲戚,自己先去了孤儿院。她想看看孤儿院的情况好不好,如果好,再去接妹妹。她在孤儿院待了一星期,觉得比在村里吃救济粮还好,就跑回村 里去接小妹妹,可是小妹妹已经死掉了。小妹妹在亲戚家生活;工作组怕亲戚虐待她,多次对亲戚说,要叫小姑娘吃够自己的救济粮。亲戚生气,叫小妹妹吃饱,结 果撑死了。我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了,跑到院子至抹眼泪,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我的案头总易放着一包餐巾纸,擦眼睛用。

  【2】“儿子将她理掉了,过了几天又挖出来刮腿上的肉,拿回去放在锅里煮”

  潇湘晨报:我们看历史,经常是大饥荒就是“人相食”,但是你在这本书中写得还是十分克制的。这是因为当时人吃人的情况确实比较少吗?但从《黑石头》看,连母亲都吃儿子和女儿了,吃不相干的人,似乎应该是更多。

  杨显惠:你说得对。我还是举例说明通渭县某村有弟兄俩人。老大去水利工地了;老二在家,家中还有他老婆和嫂子。这男子总从外面检别人家的死孩子吃肉,后 来把自己的孩子也吃了。村里活着的人感到了威胁,很恐惧;跟队长去说那人吃开自己的娃娃了,吃得身体那么壮。他一旦把我们拉去吃,我们身体弱得对付不了怎 么办?队长和几个人商量一下,认为必须先下手,便带了几个人提了铁掀橛头冲进去,把那个人打死了,把他女入的腿打断了,因为女人也跟着吃肉。人们没打他嫂 子,因为嫂子没吃肉。抢救人命的公安局把队长逮捕了。过些天又放了;因为公安局也觉得队长带着人打死那人是无奈之举。

  潇湘晨报:《黑石头》一篇,写的是“扣儿娘”吃了“扣儿的弟弟”和“扣儿”。因为吃了自己的子女,所以她活到了9O岁。这个悲剧有在生活中的原型吗?

  杨显惠:这样的事我听得太多了。酒泉市某村,一老妇人饿死了,儿子将她埋掉了;过了几天又挖出来刮腿上的肉,拿回去放在锅里煮。队长知道了,叫几个人将 地捆起来,骂你这个没良心的,你把你妈身上的肉都刮着吃!儿子回答,我的儿子要饿死了,我要顾儿子,我不刮我妈的肉刮谁的肉去?再讲一个故事:还是酒泉市 一个村庄,一妇女吃了自己的孩子,上级领导来此村检查工作,队长汇报了。领导带着人来到妇女家问罪为什么吃自己的儿子?妇女饿得卧在炕上起不来,陪领导的 一位干部呵斥起来,领导跟你说话哩,问你为什么吃儿子的肉?妇女还是卧着;回答儿子是我养下的,我想叫他吃我的肉,他活下去,我饿死去,可他还小吃不了我 的肉。我把他吃了,我们两个人都死,比起我死了他再饿死,我心至还好受些。那位干部还是气势汹汹地呵斥你胡说,你竟敢说粮食不够吃领导却推了这干部一下, 说:走!再不要说了。

  【3】他们讲了很多经历,但我不能说真的就搞清楚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潇湘晨报:在小说中,很多农民抱着“政府看着饿死人了,还不放粮吗”的心态,没有去逃荒,在家等死。而与此同时,干部带着气势汹汹的“搜粮队”把农民家仅存的一点口粮全都搜走了,他们搜的这些粮食,最后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救济另外一些快饿死的人了?

  杨显惠:搜粮队搜粮的目的有二,一种是搜出来的粮食要接着交公粮交征购粮;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生产队都没有完成交公粮和征购粮的任务;上头还在催着要粮;还有一种是把搜出来的粮食放在食堂叫大家吃,因为那时食堂设粮食做饭了,全村都在挨饿。

  潇湘晨报:跑到外地要饭的,进了孤儿院的,在饥荒中生存下来的几率要大很多。前者是对“限制人们迁徙自由制度”的一种破坏,“不合法”(当时也有很多 “收容所”,要把这些人的生路堵死),后者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道主义产物,是“合法”的。这样一个结果,是不是意味着当时的制度,当时的“法”,本身是 存在巨大缺陷的,并且这个缺陷足以使许多公民以丧命为代价?

  杨显惠:你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正是我所认识到的。其实,那时候是没有什么法律的,那时候只有当政者的权力,他们的好恶就是法律,他们说一句话就是法律。建国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不是很快就被其制定者抛到脑后去了吗?

  潇湘晨报:这本书,写的都是饥荒中的孤儿的故事,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年的饥荒。但现在,这些孩子们也都进入老年了。这样的童年和少年经历,使他们对大锅饭,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制度,会产生天然的对抗吗?

  杨显惠: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你。虽然访问了一些孤儿,他们对我讲了很多他们的经历,但我不能说真的就搞清楚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感觉到,他们的心灵受 到了极深的创伤,他们的经历和童年严重地改变了他们的性格,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决定了他们生活的道路,但我看不出他们对大锅饭,对限制人生自由的制度有多 么深刻的思索;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始终为生计而奔忙。

  【4】“谁还有暇顾及历史呀”

  潇湘晨报: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对饥荒完全没有了概念,就是说,经历了一两代人后,这样惨痛的历史竟然被遗忘被抹去了,大家“一切向前看了”。作为过来人,你觉得今天出现这样的选择性失忆的原因何在?

  杨显惠:这与长期以来的虚假宣传、掩盖有关,他们在文章和讲话里回避不掉这段历史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自然灾害”,也不讲大饥荒的实际情况。也与社会转型有关。整个社会的市场化商品化,使人们只注意了眼前的利益和物质的世界,谁还有暇顾及历史呀?

  潇湘晨报:现在有的统计数据,关于定西那场大饥荒中的死亡人数大概有多少?

  杨显惠:定西地区在那场大饥荒中死亡的人数我不知道,因为《定西地区志》始终没有出版,但我看到了定西地区几个县的县志《通渭县志》记载大饥荒过去后这个县的人口由28万人变成了18万人。县志说,近7万人死亡,近3万人逃亡外地。

  潇湘晨报:定西的饥荒,在当时的甘肃属于重灾区吗?在全国呢?当时还有哪些地方的饥荒特别严重,死人特别多的?

  杨显惠:定西的饥荒在甘肃省和全国都属于重灾区,当时的张掖地区也是饥荒的重灾区。甘肃当时是1250万人口;死亡100多万。河南省、安徽省的饥荒也 很严重,河南省死亡400万,安徽省死亡380万。最严重的是四川省。四川是天府之国,富饶而美丽,所以四川省调粮支援其他的缺粮省,由于调粮过多,结果 四川省饿死的人数比以上三省的总和还要多。

  潇湘晨报:为什么这些故事,之前很多人没去写呢?是怕没人关注,还是当时有要求不准写?

  杨显惠:你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至今也没有看到或听到哪级政府下达过不准写这些故事的文件。我也无法猜测之前的很多人为什么没去写。我只能告诉你我为 什么去写: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多次在作家代表大会上讲,写作自由。我相信这些讲话是真诚的。社会的确是进步了很多,五六十年代嘴里讲“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实则揪辫子打棍子的时代真正是过去了。

  【吴祚来点评】现实“绝境”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这部《定西孤儿院纪事》写的 是“受苦人的绝境”,“定西专区”是1960年左右的“大饥荒”在甘肃省内的一个“重灾区”。作者在忠实史料事实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个 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纪实性的语言,平实的语调,将一幕幕饥饿与死亡的惨烈情境撕裂在人们眼前。其实,对中国当代历史略有了 解的人,都会对“右派”的遭遇和价60年“大饥荒”的灾难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为什么这些作品会一次次冲破人们的心理疆界?这是因为现实 “绝境”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是作家虚构不出来的。这些以细节构成的个人的故事,使惨绝人寰的灾难变得具体可感,将之铭刻在我们的情感记忆 中,不再容易被任何人用抽像的数字和话语所模糊遮盖,逼迫要继续活下去的人们不得不面对、反思。我们常说,文学的力量在于虚构,但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你会 觉得一切虚构都失去了力量。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人民通常能安居樂業,但因为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地方性的饥荒也时有发生,古代中国政府通常能对灾民进行有效的接济,但在王 朝交替的戰亂时期却经常是災禍不斷。“吃人事件”在中國歷史上史不絕書,如「易子而食」、「人相食」,《史記》、《新唐書》、《資治通鑑》、《明史》等史 書都有詳細記載。《史記》記載人肉烹飪法便有“煮、蒸、炒、醃、炸”五法。從西元前205年到1930年,正史記載中國歷史上共有118個時期發生過人相 食的記載,這還不包括稗官野史的記載。

  目录
  1 堯舜
  2 商朝
  3 周朝
  4 漢朝
  5 三國
  6 西晉
  7 南北朝
  8 隋朝
  9 唐朝
  10 五代
  11 宋朝
  12 元朝
  13 明朝
  14 清朝
  15 中华民国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
  17 注釋
  18 參考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9年—1961年中國大陸發生“大饑饉”。死亡人數約在三千萬到六千萬之間,是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餓殍遍野,到處都有餓死倒斃在路邊的人,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吃人肉的現象。[來源請求]

  1959年,重慶石橋賣人肉包子。[來源請求]

  1959年10月至1960年4月,信陽事件,商丘、開封餓得人身浮腫,吃樹皮,餓死100萬(到數百萬)人口,時諺:“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得啃磚頭。”[來源請求]

  河南省固始縣官方記載有二百例人吃人事件,縣委以“破壞屍體”為名,逮捕群眾。人吃人事件在四川、甘肅、青海、西藏、陝西、寧夏、河北、遼寧皆有耳聞。[來源請求]

  「有 一戶農家,吃得只剩了父親和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天,父親將女兒趕出門去,等女孩回家時,弟弟不見了,鍋裡浮著一層白花花油乎乎的東西,灶邊扔著一具骨 頭。幾天之後,父親又往鍋裡添水,然後招呼女兒過去。女孩嚇得躲在門外大哭,哀求道:『大大,別吃我,我給你摟草、燒火,吃了我沒人給你做活。』」(作家 沙青的報告文學《依稀大地灣》)[來源請求]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廣西發生大規模屠殺與吃人事件。作家鄭義《紅色紀念碑》 (Scarlet Memorial)一書描述:“當受難者被推上街頭遊行批鬥時,老太太們會提著菜籃子守候。一當受害者被處死,眾人蜂擁而上。那些衝在前面的人將會得到一 塊好肉。”、“吃人最多的一個縣,就武宣縣。這個武宣縣縣革委的食堂裏面,都煮過人肉,這種現象是非常令人不可思議,而且是極其殘忍的。”[
 毛泽东外孙加盟湖南卫视做特邀主持(图)

  http://news.163.com/07/0801/11/3KQCN93D00011229.html

  2007-08-01 11:43:32 来源: E法网金鹰报 

  核心提示:毛泽东之女李敏的儿子孔继宁接受湖南卫视邀请做《父辈的战争岁月》特邀主持人。在毛家的外孙辈中,他是唯一与毛泽东有过接触的人。2003年他的妹妹孔东梅曾经担任电视片《毛泽东和他的亲属》的主持人。

  金鹰报8月1日报道 8月的荧屏,最引人注目的电视主持人,是跨央视和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孔继宁——毛泽东之女李敏的儿子,一个在毛家的外孙辈中唯一与毛泽东有过接触的人。

  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开始播出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由孔继宁担纲主持。比之亲和自然的主持风格,人们更关注孔继宁的“特殊主持”身份。

  盛 情接受《金鹰报》专访 孔继宁很忙。接受湖南卫视邀请做《父辈的战争岁月》特邀主持人后,又有几家电视台在找他。《金鹰报》记者联系上孔继宁的时候,他正在上海录节目,《金鹰 报》采访提纲由其助手秦暄“见缝插针”地传递给了他。7月30日晚,孔继宁和网友聊天交流,临上飞机前,秦暄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孔继宁先生很重视湖南 媒体的采访,刚才临上飞机前认真地回答了你们采访提纲中提出的所有问题。现在已经传到你的邮箱,请查收。你们明天可以继续采访。”孔继宁还独家授权本报刊 登其照片。记者打开邮箱,果然见到了孔继宁先生发来的邮件。令人感动的是,记者只提了8个问题,孔继宁先生却发来了近3000字的回复。

  一生受外公的教诲影响

  8月1日,我们再次与孔继宁“邂逅”。

  “在 毛家的孙辈中,我是年龄最长的,也是外孙辈中唯一与外公有过接触的人。尽管接触不是很多,但他的教诲和熏陶却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之路。” 45 岁的孔继宁点燃一支烟,神态极像当年的毛泽东。孔继宁说,童年时,他对外公的感受和其他老百姓一样,觉得毛主席是口号里呼出来的伟大领袖。

  1962年10月,孔继宁出生在中南海。因为他的生日与苏联“十月革命”俄历纪念日仅相隔两天,爷爷孔从洲将军和外公毛泽东共同为他取名“继宁”,意为继承列宁的事业。当时,毛泽东高兴地说:“继宁的出世让70岁的我‘官’升祖父级。”

  襁 褓里的孔继宁对外祖父的喜悦自是浑然不觉,后来他从母亲李敏的自述《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中了解到:“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 逗小家伙。继宁长得虎头虎脑,不哭不闹,笑起来尤其可爱。父亲平时就喜欢孩子,现在更像所有的老人一样——隔代亲,特别爱和继宁玩。”

  “现 在读到这些文字,我感到特别温謦。”孔继宁说。但在孔继宁童年的记忆里,他对外公毛泽东依然非常生疏——他太小了。在七八岁时,由于父母总不带孔继宁去见 外公,他就跟他们打赌:如果他戴上了红领巾,父母就一定要带他去中南海。小学一年级,孔继宁如愿以偿戴上了红领巾。回到家,他兴高采烈地对父母说:“我戴 上红领巾了,该带我去见外公了吧!”这一次,父母带着他去了中南海,可当时,毛泽东在开会,由周总理陪他们一家吃了一顿饭。外公最伟大,外婆最亲 “我对外婆贺子珍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我的童年就是在外婆身边度过的。”

  孔继宁6个月大时,就被抱到了独自住在上海的贺子珍身边,给她 带去无限快乐。孔继宁给我们看了他珍存的一些老照片,幸福地说:“只要是我跟外婆在一起拍摄的照片,她老人家就都是笑着的。” 孔继宁清楚地记得,他与外婆家一位工作人员的孩子同月出生,外婆就经常让人家把孩子抱来,说:“跟咱们家宁宁一块儿称一称,看谁重!”称完如果发现他比那 孩子轻,外婆就不干了,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让他好好吃饭,直到下次再称时比那个孩子重了才心满意足。长大一些孔继宁就知道,外婆身体不好,不仅不能让 外婆为自己操心,还要尽量逗外婆开心。他很会察言观色,只要看见外婆不高兴,他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博外婆一笑。有一次孔继宁发现贺子珍闷闷不乐,他就找出 贺子珍从苏联带回来的西服穿上,再找根绑窗帘的天鹅绒带子系在脖子上充当领带,扮演起西哈努克亲王,还像模像样地在外婆面前走来走去。贺子珍猛然看见他, 居然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转业后开始“触电”

  长大后孔继宁参军了,随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毕业后到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英国使馆任武官助理。他说 :“1997年,因为母亲身边缺人照顾,我才转业回北京。”

  转 业后,孔继宁开始亮相媒体,但频率并不高。他的另一职务是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这使他能够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更透彻的研究。经过岁 月磨砺、专业研究,孔继宁对毛泽东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尤其感慨主席晚年的生活,”孔继宁说:“主席最悲哀的一点在于,他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处心积虑,但 自己却很少真正享受到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也不懂得合理休息,他的休息方式就是读书。如果他晚年生活再丰富一点,对社会上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他也就会像其 他人一样充分享受生活。”

  因为特殊的身份,现在孔继宁成为公众人物,对此他却并不感到轻松,他感慨地说:“毛泽东外孙的身份有时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动力,让我多了一份‘不能给家庭抹黑’的责任感。”

  但是孔继宁也很欣慰,因为2003年他的妹妹孔东梅曾经担任电视片《毛泽东和他的亲属》的主持人,“毛泽东的孙辈‘触电’”在社会上引起关注,但反响很好。而且妹妹不但在业务上支持他,也从观念上给他带来不少启发。

  执著“红色经典” 全家协建毛主席纪念堂

  1976年毛主席逝世,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去守灵的?孔继宁:好像是9月18日举行的追悼会。

  之前那段时间,毛岸青一家、李讷一家,我们一家是分批去守灵的,在灵前一站就是几个钟头。当时还没有水晶棺,主席遗体上面盖了一个有机玻璃的框架,人们有组织地来瞻仰。

  《金鹰报》:当年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时,全国近80万人参加了义务劳动,您参加了吗?

  孔继宁:纪念堂建设时,我们全家都参加了劳动。我记得我们用砂纸把一些钢筋材料上的锈磨掉,并把四根钢筋捆成一个方柱体……

  《金鹰报》:能否谈谈您的家庭生活?

  孔继宁:我现在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我太太名叫沈蓉,现在香港从事商务咨询工作。我们在工作中结识并建立了感情,生活平凡而幸福。

  《金鹰报》:《父辈的战争岁月》是您推出《我的长征》之后又一部大型纪录片,您对它有何期待?

  孔继宁:《我的长征——重走长征路》大型电视活动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的献礼,而《父》是我们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80 华诞的厚礼,我希望它能给予后人更多的启迪。

  《金鹰报》:《父》拍摄过程中最震撼您的事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英雄父辈的“现代意义”?

  孔继宁:对我震撼最大的就是面对衣食无着和重兵围剿的粟裕、许光达在孤悬敌后、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千里追党;尤其是许光达大将,在建国后授衔时他还主动向中央提出降衔,淡泊名利——他们是共产党员的明镜。

  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铸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这一批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 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是我们的父辈,也是无愧于时代的榜样。而榜样就是力量,它是一种能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力量。英雄的父辈对我们永 远是个激励,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像父辈那样挺身而出、为国献身。

  《金鹰报》:英雄父辈中,6位将军您最熟悉的是哪位?

  孔继宁:对革命先辈基本上都有所了解,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曾见过粟裕将军。

  从容应对“历史传闻”

  《金鹰报》:现在网络发达,人们对毛泽东的评价也很多、很杂,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如果要您对这些人说些话,您会怎么说?

  孔 继宁:读懂历史,读懂毛泽东,多读多懂。现在很多人都很浮躁,喜欢人云亦云。比如我看到有人发牢骚说:“毛泽东那个时候搞得那么贫困,看我们今天的生活多 好!”我就想对他们说:我们吃到第五个馒头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饱了,但你不能说功劳都在那第五个馒头上,那第一个馒头没垫底吗?客观、负责地说,当时以毛泽 东为首的这一批革命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要求前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他们都做完了,后人干什么?很多东西要历史地去看 待,读懂、读透历史背景才可以评价。

  《金鹰报》:您为何如此不辞辛苦地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历史?

  孔继宁:从已有的历史来 看,真正能够对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人,必须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我们的前辈当年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心追求光明,-心要实现救国的抱 负,他们的光荣属于历史,但也属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今天,我们的光荣要靠自己奋争,所以我希望人们不忘历史,也为祖国、为美好生活真正“继往开来”。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以及奋进后辈崭新的时代精神。

  希望长续“湖南缘”

  《金鹰报》:应该说您跟湖南有不解之缘?

  孔继宁:是的。韶山我就经常去。今年12月26日主席诞辰,我还要争取再去。

  《金鹰报》:最近红色经典闪耀荧屏,由电视湘军参与拍摄的《恰同学少年》也已红遍全国,您对此剧怎么看?

  孔 继宁:《恰同学少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讲述了伟人的故事,它激发了青年人的理想、抱负、追求和责任,从而引发时下年轻人对学业、生 活、理想、人生目标的思考。饰演毛泽东的演员谷智鑫富有青春气息,把毛泽东质朴、诚实的感觉演出来了。作为一部内容比较严肃的历史文化剧,能达到这一水平 实属难得。

  《金鹰报》:加盟前,您是否了解湖南卫视?

  孔继宁: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湖南电视人和一批电视节目,都很有社 会责任感,在全国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是湖南的文化品牌,更成了湖南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而且我听说8月3日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为庆祝八一建军节要搞 “红歌会”,不忘光荣传统,歌唱革命歌曲,将现代娱乐与历史经典结合,这十分有意义。 能够加盟湖南电视台,我很感谢台长欧阳常林先生的抬举,希望以后我们还有进一步合作。

  本文来源:E法网金鹰报 作者:肖猛 王青霞

  ――李锐:“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怎么来的,1950年五一节的口号,那时候刚开始搞口号,五一节、十一节都要公布口号,有这个传统,五一节口号里面“毛主席万岁”最后一句话是他自己加的,朱老总的秘书揭发的。

  ――1981 年11月4日,在讨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草案时朱德的秘书陈友群提供一个情况:1950年4月,XX部起草的 “五.一”节口号中,最后两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在后面亲笔加上了“毛主席万岁!”。

  原来拟定这个口号并亲自将其写在有关部门报请审批的十多个口号之后的,不是别人,正是伟大导师自己!他老人家倒挺有幽默感的(李锐向德国之声记者说的)
李锐,我呸。
死亡人數約在三千萬到六千萬之間
=================================
三千万到六千万?!过几个月是不是就一个亿了?!
当年是困难.不过也不会是如此不勘.如无实据.就不要胡说八道
老毛罪恶滔天~!
楼上的判刑20年:D :D
实话实说,首贴我是当天看了报纸,就觉得不对劲。后来才发现他写的是小说,而不是事实.他是“听”来的,不是亲眼所见。这厮应该是伤痕文学作家,80年代伤痕文学应了十年景,现在再出来就是骗钱了,这篇访问的目的恐怕也是如此。
为啥不写写77年前的吃人惨剧呢??:o:o
3年的惨剧不是全部责任在ZG 身上,国际形势和气候也有很大因素,吃人在中国每个朝代都有,但应该看到的是,在80年代后根本没有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
老百姓最重要的就是要吃饭,高层想的是要维护国家独立和生存,当时可以完全倒向苏联,而这样的后果在80年代末就开始突现了,一时的苦难,得到的是日益强大的
国家
原帖由 朱宇 于 2007-8-8 10:08 发表
为啥不写写77年前的吃人惨剧呢??:o:o

写了没有好处啊:D
粮食不足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 密植导致减产 和 大炼钢铁造成大量的粮食由于缺少劳动力而没有收回来。
原帖由 lolik 于 2007-8-8 13:15 发表
粮食不足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 密植导致减产 和 大炼钢铁造成大量的粮食由于缺少劳动力而没有收回来。


58年可是粮食大丰收,超过57年。
原帖由 lolik 于 2007-8-8 13:15 发表
粮食不足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 密植导致减产 和 大炼钢铁造成大量的粮食由于缺少劳动力而没有收回来。

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公共食堂建设初期管理不善浪费大量粮食+大跃进影响。
原帖由 到处溜达 于 2007-8-8 14:02 发表

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公共食堂建设初期管理不善浪费大量粮食+大跃进影响。


请把后两项划掉!

58年公共食堂并没有使当年的粮食消费水平明显上升。大跃进在农业方面,造成了增产而不是减产。这些都是现在的统计数字所承认,有兴趣不妨去查。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8-8 14:07 发表


请把后两项划掉!

58年公共食堂并没有使当年的粮食消费水平明显上升。大跃进在农业方面,造成了增产而不是减产。这些都是现在的统计数字所承认,有兴趣不妨去查。


看过有些地方的记录,号召放开肚皮吃,半个月吃了平时三个月的粮食。我说的“大跃进”指的是“浮夸风”那一类造成的影响。当然,自然灾害还是主要的。
原帖由 到处溜达 于 2007-8-8 14:14 发表


看过有些地方的记录,号召放开肚皮吃,半个月吃了平时三个月的粮食。我说的“大跃进”指的是“浮夸风”那一类造成的影响。当然,自然灾害还是主要的。


这个问题,有新人来每半年就会辩论一次。:)

“放开肚皮吃”,毕竟也还是吃进肚了,变成了油水。这当中有多少能算 “浪费”,不好说。

因为现在认可的统计数字表明,58年的粮食消费量基本正常(这一点CD反复讨论过,右派们也无法反驳)。因此所谓的 “浪费”, 这个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很小的。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8-8 14:21 发表


这个问题,有新人来每半年就会辩论一次。:)

“放开肚皮吃”,毕竟也还是吃进肚了,变成了油水。这当中有多少能算 “浪费”,不好说。

因为现在认可的统计数字表明,58年的粮食消费量基本正常(这一点 ...

这个其实要从营养学的方面考虑;P
下为ZT
《定西孤儿院纪事》系列共有22个故事。每个故事相对独立,叙述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老老实实地讲故事。叙述的语气沉抑而低缓,气氛一开始也并不浓烈,但实际上是一种情节和情绪上的铺垫,它像一条路径引导读者从当下阅读的现实空间走向故事空间,也就是从人间走向地狱。通常是在故事进入到三分之一以后,绳索才慢慢地抽紧,惨烈的情景一幕幕地出现,读者的心在惊愕中一点点地下沉,直到受到那重重的一击——那就是这个故事的“核儿”——杨显惠的作品之所以每篇都能震动人心,不管你已经有了多高的心理预期,就是因为每次那个故事的“核儿”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第一个故事《黑石头》的“核儿”,是两个母亲的骇人之举,一个为了孩子有资格进孤儿院,在政府己经开始发放少量救济粮有望活命的时候,活活勒死自己;一个为了自己活命,将亲生孩子的尸体煮了吃,最后活到90多岁。《老大难》的“核儿”是一个中国的母亲面临“苏菲式的抉择”:在饿死人的日子,母亲“狠心”地撇下儿子,带着女儿改嫁,最后母子见面时那种羞辱交加爱恨相缠的情景,令人肝肠寸断。《姐姐》的“核儿”也是一场可怕的抉择,一对冻饿交加的姐弟,在趁人之危的牧羊人家借宿,倔强的姐姐为了保住弟弟这棵“家里独苗苗”的命,被迫献出了自己的贞操。……这些故事的“核儿”构成了一个个作品的高潮,一次次冲破读者的心理疆界,它们的作用不仅在于揭露“历史的真相”,也从不同角度开掘出“人性的真相”,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和超越性。
  这些能够穿透人心的故事的“核儿”当然是从大量的素材故事中过滤挑选出来的,应该说是有多少“核儿”才能成就多少篇故事。为了写作《夹边沟记事》,作者花费五年时间,寻访了一百多名右派,最后写成21 篇。《定西孤儿院纪事》的写作也是历时三年,采访了150多名孤儿,最后成就19篇故事。作者的工作首先是从大量片断的、逻辑并不明晰的并且具有相似性的故事素材中,发现、筛选出那些“硬度”足够并且具有新质和代表性的“核儿”——它们可能是一个情节、一个细节或一个场景,再根据这些“核儿”的形状,运用移花接木、杂糅拼贴等方式,创作出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作品。
  这些能够穿透人心的故事的“核儿”当然是从大量的素材故事中过滤挑选出来的,应该说是有多少“核儿”才能成就多少篇故事。为了写作《夹边沟记事》,作者花费五年时间,寻访了一百多名右派,最后写成21 篇。《定西孤儿院纪事》的写作也是历时三年,采访了150多名孤儿,最后成就19篇故事。
继续ZT
这部《定西孤儿院纪事》写的是“受苦人的绝境”,“夹边沟”是一批 “右派分子”的流放地,“定西专区”是1960年左右的“大饥荒”在甘肃省内的一个“重灾区”。作者在忠实史料事实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个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纪实性的语言,平实的语调,将一幕幕饥饿与死亡的惨烈情境撕裂在人们眼前。其实,对中国当代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对“右派”的遭遇和1960年“大饥荒 ”的灾难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为什么这些作品会一次次冲破人们的心理疆界?这是因为现实“绝境”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是作家虚构不出来的。这些以细节构成的个人的故事,使惨绝人寰的灾难变得具体可感,将之铭刻在我们的情感记忆中,不再容易被任何人用抽象的数字和话语所模糊遮盖,逼迫要继续活下去的人们不得不面对、反思。我们常说,文学的力量在于虚构,但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你会觉得一切虚构都失去了力量。
  这些年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被窄化、僵化、庸俗化,以至于它 “写真实”的能力被许多人所质疑。杨显惠的作品再次向人们显示了当代作家继续使用写实手法可能达到的表现力和穿透力,以及在有大量触目惊心的历史现实尚未被文学有力地表现、甚至被刻意遮蔽的当下环境中,这种手法的不可替代性。
人家写伤痕小说,你当什么真;P
]]
]]
原帖由 豆腐串 于 2007-8-8 16:12 发表

我没说我当真,我也没说我不当真,ZT而已;P ;P


转小说,应该放在文学区。
有人提起这部书,我转的是简评;P ;P
那也还是文学范畴:P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8-8 16:54 发表
那也还是文学范畴:P

作个小小的修正“历史文学”:D :D
原帖由 豆腐串 于 2007-8-8 16:58 发表

作个小小的修正“历史文学”:D :D

也许还有个修正——倾向性、宣传性的。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8-8 17:00 发表

也许还有个修正——倾向性、宣传性的。

嘿嘿~~~倾不倾向在自己的心中,不管是左还是右,存在就要正视,而不是无视~~~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8-8 14:00 发表


58年可是粮食大丰收,超过57年。

收了多少?如果收得多会饿死那么多人么?再说密植好像是59年推广的
「有 一戶農家,吃得只剩了父親和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天,父親將女兒趕出門去,等女孩回家時,弟弟不見了,鍋裡浮著一層白花花油乎乎的東西,灶邊扔著一具骨 頭。幾天之後,父親又往鍋裡添水,然後招呼女兒過去。女孩嚇得躲在門外大哭,哀求道:『大大,別吃我,我給你摟草、燒火,吃了我沒人給你做活。』」(作家 沙青的報告文學《依稀大地灣》)[來源請求]
这段话我看过,是民国时四川灾荒的事.连标点都未改就搬过来了.:@
死了多少人,吃没有吃人,我不知道。但可以计算人口的增长率得出非正常死亡人数,吃人的事,我在农村(关中平原灌区)还没有听说,但逃难至我家乡的外地人很多。10多年前,学校组织看电影《焦裕禄》,书记在河南兰考县火车站送别逃难的人群的场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相信,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饥饿绝对可以使人丧失人性,同类想残的.........
希望能看到那段真实带血的回忆
原帖由 突破宙斯盾 于 2007-8-8 22:31 发表
死了多少人,吃没有吃人,我不知道。但可以计算人口的增长率得出非正常死亡人数,吃人的事,我在农村(关中平原灌区)还没有听说,但逃难至我家乡的外地人很多。10多年前,学校组织看电影《焦裕禄》,书记在河南 ...

先下结论,再找论据,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D
原帖由 到处溜达 于 2007-8-8 22:35 发表

先下结论,再找论据,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D


我只是根据我可以证实的事实来判断,我个人绝对相信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极度的饥饿会让人同类相食的。你好像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或GCD官方的披露.......
原帖由 突破宙斯盾 于 2007-8-9 00:56 发表


我只是根据我可以证实的事实来判断,我个人绝对相信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极度的饥饿会让人同类相食的。你好像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或GCD官方的披露.......

你拿什么来作为证据?或者你有什么货真价实的内幕?有吗?
原帖由 居中偏左 于 2007-8-9 00:58 发表

你拿什么来作为证据?或者你有什么货真价实的内幕?有吗?


你的口气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一样!!!

我的父亲在三年灾害期间从淳朴的农民变成了偷盗集体苜蓿的贼,苜蓿是用来饲养生产队里牲口的。我从小就和来自塬上(甘肃、宁夏、陕北)的短工在一起,在黄土高原上,他们靠天吃饭,年景好的时候小麦亩产100斤,只及关中灌区的1/5,我可以想像三年期间,他们是如何度过的.........
原帖由 突破宙斯盾 于 2007-8-9 01:12 发表


你的口气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一样!!!

我的父亲在三年灾害期间从淳朴的农民变成了偷盗集体苜蓿的贼,苜蓿是用来饲养生产队里牲口的。我从小就和来自塬上(甘肃、宁夏、陕北)的短工在一起,在 ...

你父亲吃人了吗?!我祖上面的都是南方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大批人因为饥饿而导致浮肿和营养不良的人非常多,但是饿死人的在这里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因为饥饿而导致一些身体本来就有病的人加速死亡的倒有不少!
另外,什么和倭寇右翼一样!我就问你有没有饿死人之后有没有吃死人肉的没有不是应该吗?
幻想多了有时候是要危害健康的,我是说YY
原帖由 居中偏左 于 2007-8-9 01:27 发表

你父亲吃人了吗?!我祖上面的都是南方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大批人因为饥饿而导致浮肿和营养不良的人非常多,但是饿死人的在这里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因为饥饿而导致一些身体本来就有病的人加速死亡的倒有不少 ...


你的逻辑很奇怪,加速死亡是什么意思?医院里管食物中毒还叫做急性肠胃炎呢!

饥饿可以扭曲人性,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人们靠什么充饥?小时候村里的大人还教我们吃斑斑土(观音土)呢!你的南方农村代表全中国吗?你能代表忍饥挨饿,甚至死亡的国人吗?以点代面,否定别人,对GCD造成的罪恶轻描淡写,视若惘闻,不知道反思,喜欢捧着GCD的臭脚自觉幸福无比的盲从者!

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抽时间回家去调查一下落脚在我们那里的外地人,他们比你更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