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破解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2:37:32
破解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之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即使在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和本世纪初的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经济仍然维持了增长势头,一时间被誉为“一枝独秀”。

同时,关于中国经济行将崩溃的预言十几年来不绝于耳。就在这种诅咒声中,中国经济宛如不死神龙,扶摇直上九天。

这种超出人们认知常识的经济奇迹,理所当然引起全球各界的关注和好奇。各种解说纷纷出笼,但往往都如隔靴搔痒、甚至不能自圆其说。

按照自由主义的说法,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这种解释,用于说明改革前期内外条件较宽松情况下的经济增长还差不多,但它不能解释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增长;不能解释为什么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国,经济绩效优于欧美等市场高度发达国家;更不能与自由主义者关于“中国市场经济机制极不健全,近年来改革趋于迟滞”的判断相协调。

纯经济学的解释是中国劳动力低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但是广大第三世界人均收入比中国更低的国家有不少,中国并非劳动力成本最低国家。

国际上流行的解释是外资大量涌入,造就中国经济繁荣。但外资进入是结果而非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外资青睐中国,是什么因素“创造”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最近美国有一位教授,大谈现行国际贸易秩序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这位教授似乎忘记了,现行秩序是普惠于所有人,并非独惠于中国;甚至可以说,现行国际秩序对中国等后发展国家并不公平,它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它的意义仅仅在于:一定的经济交往秩序,是所有国家和平发展经济的前提。现行国际秩序对中国来说,不算是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但它毕竟提供了一种和平发展的可能。这种和平的国际经济交往环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还有一种说法,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归结为执政党“中心工作”的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练成的武功秘笈。如果这就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奥妙,相信这种增长早就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复制、所模仿。

中国经济既然有“一枝独秀”的表现,背后一定有其独步天下的原因。无疑,上述理由既非独到,也非别国难以仿效。并且,它们也不能与“中国经济崩溃论”背后的合理分析相衔接。

考察中国经济在全国各地的具体进程,人们会发现,上述各种因素、及其它一些尚未提及的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都或多或少起到促进作用。但仅凭这些,并不足以保证中国经济在恶劣条件下持续增长。存在一种重要的强力“粘合剂”,它将上述因素朝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整合起来,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显然,在中国,脆弱而不完善的市场机制远不足以充当这种整合力量。谁都知道,中国最强大的支配力量是政治行政权力。政治行政权力具有最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唯一与中国相似、甚且更有过之的例外是朝鲜;但是朝鲜内则缺乏包括中国在内其它国家大都拥有的刺激个体积极性的经济制度,外则没有发展经济的必要环境);将这种强大能力运用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中国经济多年来持续增长的根本奥秘。

中国社会这种强大的整合能力,是靠自上而下的各级政府启动的。要使全社会一切资源整合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就必须首先使各级政府及其官员一切工作围绕这一“中心”,具体做法是将经济绩效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主要指标。

因此,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权威主义政治是相适应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依存。如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政治模式向着权威主义靠拢;如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各地的“政绩工程”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正是各级政府和官员对“政绩效应”的孜孜以求,造就了中国经济奇迹。

无疑,这种权威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能极大程度调动和集中社会资源,“制造”经济增长速度;但在资源配置方面,它未必能达到理想效率。因此,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直是令中国政府头痛的难题。

除上述“政绩工程”的浪费外,行政对经济的决策失误、以及难以抑制的权力腐败,同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客观说,这种权威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双刄剑。一方面,它与计划经济一样,虽然能极大调动和集中社会资源,但就全社会资源利用率而言,其投入产出比较低;如果没有外部增量及时介入,增长将不可持续、模式将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这种模式通过行政权力能够快速完成资源整合,形成对外竞争力,为经济增长赢得新的空间,为全面解决中国问题挣得时间,为中华民族复兴争取新的机遇。

中国当前最深刻的危险可能是:虽然这种权威主义经济增长模式对外依存度高、持续性差,但中国经济和政治都已经难以摆脱这种增长模式。这就回到“崩溃论”的观点:经济上,如果当前增长停顿,被增长所掩盖的结构性问题必然突出,整个经济体系确实有发生崩溃可能;政治上,一旦失去经济增长的缓冲,各种潜伏的社会矛盾必然尖锐化,权威主义政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没有人喜欢这种困境和挑战,因此,权威主义政治及其经济增长模式至今仍是中国执政者的必然选择。但是,这种“治标”的需要,又必然会与寻求“治本”之道的民本主义政治和生态循环经济构成内在冲突。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仍需上下求索。破解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之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即使在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和本世纪初的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经济仍然维持了增长势头,一时间被誉为“一枝独秀”。

同时,关于中国经济行将崩溃的预言十几年来不绝于耳。就在这种诅咒声中,中国经济宛如不死神龙,扶摇直上九天。

这种超出人们认知常识的经济奇迹,理所当然引起全球各界的关注和好奇。各种解说纷纷出笼,但往往都如隔靴搔痒、甚至不能自圆其说。

按照自由主义的说法,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这种解释,用于说明改革前期内外条件较宽松情况下的经济增长还差不多,但它不能解释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增长;不能解释为什么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国,经济绩效优于欧美等市场高度发达国家;更不能与自由主义者关于“中国市场经济机制极不健全,近年来改革趋于迟滞”的判断相协调。

纯经济学的解释是中国劳动力低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但是广大第三世界人均收入比中国更低的国家有不少,中国并非劳动力成本最低国家。

国际上流行的解释是外资大量涌入,造就中国经济繁荣。但外资进入是结果而非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外资青睐中国,是什么因素“创造”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最近美国有一位教授,大谈现行国际贸易秩序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这位教授似乎忘记了,现行秩序是普惠于所有人,并非独惠于中国;甚至可以说,现行国际秩序对中国等后发展国家并不公平,它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它的意义仅仅在于:一定的经济交往秩序,是所有国家和平发展经济的前提。现行国际秩序对中国来说,不算是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但它毕竟提供了一种和平发展的可能。这种和平的国际经济交往环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还有一种说法,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归结为执政党“中心工作”的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练成的武功秘笈。如果这就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奥妙,相信这种增长早就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复制、所模仿。

中国经济既然有“一枝独秀”的表现,背后一定有其独步天下的原因。无疑,上述理由既非独到,也非别国难以仿效。并且,它们也不能与“中国经济崩溃论”背后的合理分析相衔接。

考察中国经济在全国各地的具体进程,人们会发现,上述各种因素、及其它一些尚未提及的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都或多或少起到促进作用。但仅凭这些,并不足以保证中国经济在恶劣条件下持续增长。存在一种重要的强力“粘合剂”,它将上述因素朝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整合起来,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显然,在中国,脆弱而不完善的市场机制远不足以充当这种整合力量。谁都知道,中国最强大的支配力量是政治行政权力。政治行政权力具有最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唯一与中国相似、甚且更有过之的例外是朝鲜;但是朝鲜内则缺乏包括中国在内其它国家大都拥有的刺激个体积极性的经济制度,外则没有发展经济的必要环境);将这种强大能力运用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中国经济多年来持续增长的根本奥秘。

中国社会这种强大的整合能力,是靠自上而下的各级政府启动的。要使全社会一切资源整合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就必须首先使各级政府及其官员一切工作围绕这一“中心”,具体做法是将经济绩效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主要指标。

因此,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权威主义政治是相适应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依存。如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政治模式向着权威主义靠拢;如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各地的“政绩工程”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正是各级政府和官员对“政绩效应”的孜孜以求,造就了中国经济奇迹。

无疑,这种权威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能极大程度调动和集中社会资源,“制造”经济增长速度;但在资源配置方面,它未必能达到理想效率。因此,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直是令中国政府头痛的难题。

除上述“政绩工程”的浪费外,行政对经济的决策失误、以及难以抑制的权力腐败,同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客观说,这种权威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双刄剑。一方面,它与计划经济一样,虽然能极大调动和集中社会资源,但就全社会资源利用率而言,其投入产出比较低;如果没有外部增量及时介入,增长将不可持续、模式将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这种模式通过行政权力能够快速完成资源整合,形成对外竞争力,为经济增长赢得新的空间,为全面解决中国问题挣得时间,为中华民族复兴争取新的机遇。

中国当前最深刻的危险可能是:虽然这种权威主义经济增长模式对外依存度高、持续性差,但中国经济和政治都已经难以摆脱这种增长模式。这就回到“崩溃论”的观点:经济上,如果当前增长停顿,被增长所掩盖的结构性问题必然突出,整个经济体系确实有发生崩溃可能;政治上,一旦失去经济增长的缓冲,各种潜伏的社会矛盾必然尖锐化,权威主义政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没有人喜欢这种困境和挑战,因此,权威主义政治及其经济增长模式至今仍是中国执政者的必然选择。但是,这种“治标”的需要,又必然会与寻求“治本”之道的民本主义政治和生态循环经济构成内在冲突。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仍需上下求索。
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今年财政部提出新的财经政策的时候解释了这一点

明确的指出

基础设施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可以达到6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

我们前几(十几年)年的工作不过是用国库的钱去砸出一个疯狂增长的GDP

不知道这是我理解错误还是什么
期待2004:新积极财政政策上路


  新华网 (2004-01-02 13:55: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目送2003年,财经界人士感慨良多。2003年中国经济,几经波澜,风雨兼程,但天不负人,笑到最后。全年财政收入超过2万亿元,预计GDP增速会达到8.5%。有人说,这一年是多少年来未有的好年景。也有人说推动中国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性因素渐成气候,中国
经济一只脚已迈进良性市场。增长中的财力和逐步优化的体制,成为2004年的基础。

    站在这一基点上,我们期待着我们已经置身于其中的2004:中国经济能够承接2003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积极财政在继续中能够成功转型,货币政策在稳健中能够更见艺术,保险在为改革保驾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全流通讨论能够尘埃落定,还证券市场一个长治久安。为此,本报开设《期待2004:趋势与看点》,与读者共同关注新年财经大势。

    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伴随国人6个年头,2004年还将继续实施。但是,今日之积极财政已非昨日之积极财政。由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坊间有人称之为新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杠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了解2004年财政政策新在何处,方能看清楚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积极财政政策是1998年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为了引导经济走出低谷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它的主要特点是增发国债,带动投资需求,进而拉动消费需求,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1998年,我国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积极财政正式启动。1999年增发1100亿元;从2000年到2002年,每年增发1500亿元;2003年,增发1400亿元。6年累计发行近8000亿的国债资金,每年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在这期间,国债资金显示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据财政部测算,1元的国债投资可以拉动10元的社会投资。六年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的电网的改造、交通通信发展、中央储备粮库的增多,都是这一政策带来的结果。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已经不能和5年前同日而语,1998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低迷,消费不旺,投资不火,出口不畅。而2003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达到8.5%,已经走出了经济低谷。与此同时,投资增速过快迹象已经初步显露,局部过热也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

    亚洲开发银行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扣除物价因素,目前中国投资的实际增幅已经超过了1992年到1993年经济过热时的水平,如不做调整,经济过热的现象也许会重现。与此同时,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是增发国债,6年来我国已经累积增发国债8000亿,这些钱是要还的,人们普遍担心长期下去会因为偿付风险引发财政整体风险。另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对财政支出扩张的严重依赖:在过去的5年的经济增长里,每年都有1.8个百分点来源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

    来自权威人士的最新判断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既要治“冷”,又要治“热”。在这一新形势下,为了巩固经济发展的好的势头,中央决定近期既要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又要适当调整。

    那么,新积极财政政策新在哪里?财政部长金人庆认为其内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赤字规模近期还难以作大的压缩,但随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的不断增长,赤字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都会持续下降;二是丰富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三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整合国债投资和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并对财政资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大力调整其使用方向和结构,逐步减少对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直接投资,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投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三点构成了新积极财政的完整内涵,也引来了2004年的几个看点。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丰富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也就是说,国家使用国债资金的着眼点不再仅仅是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过去几年因为致力于经济增长而忽略的一些问题将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基层政权和公检法司设施;煤矿安全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些项目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债资金的扶持清单上。另外,财政支出将预留充足的资金,支持重大改革项目的出台,如:在东北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等。

    转型后的财政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让中国经济发展摆脱对国债的过度依赖。有专家指出,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向公共财政转型,以降低税负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应成为下一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2004年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将不超过今年的1400亿,投资方向也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国债投资的功能也从主要防止速度下滑、拉动经济增长转到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上来。今年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记者/王迎晖)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4-01/02/content_1258137.htm
错了,投资基础建设是发展的前提;这样做还可以影响市场,使国内经济远离经济危机。
我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只不过人民的钱袋子可能会受其影响,变的瘪瘪的。
税收过高会导致收入减少,可是为了投资基础建设,国家还没停的意思。
楼上的去看看现在的日本吧

他们原来做的我们正在做

他们目前的情况也许就是我们今后的遭遇
货币回收期吧  朱时代发放了大量货币 经济起色不大 还带来了通胀和巨额存款
依赖外资是目前打不起仗的原因 税收很大部分是外资上交的

中国劳动力低廉 但素质并不低  如:90年还是一个普通的40岁售货员 50岁就开厂做老板了
撇去取巧的因素 靠实力致富的还是占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