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开车的焦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6:15:58
在北京开车的焦虑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沈威风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在北京,N年前朋友聚会,大家都下了班不辞辛苦坐公共汽车去,吃完喝完玩完,再合伙打个车回家。住得最远的那一个就会愁眉苦脸,因为他不仅要顺路兜很多人回家,还有可能要付全部的车费。这个情况大概在5年前得到了缓解,大家出门各打各的车,各走各的路,基本不会出现合伙打车一人买单这样没有良心的事情了。最近这一两年,偶尔的同学聚会,次数少了很多,选择也少了很多,因为很多地方,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好饭馆都藏在巷子深处,但是因为路不好走,没有停车位而从待选餐馆中排除。是的,停车,成为聚会能否成功举行的一个首要因素。而且,聚会即便千难万险地成行了,却在饭桌上叫上两支大可乐,清谈为主,把酒言欢借酒撒疯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是的,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最常见的日用品,尽管小布什总统前阵子突然要做道德楷模,批评美国人还沉浸在汽车中不能自拔,但是中国现在刚刚进入这一场狂欢的汽车盛宴,道德问题环保问题暂时还没有时间拿来拷问自己的灵魂。但是,中国开上了车的人,真的就快乐了吗?答案其实没有我想象的正面,尽管我以前走在马路上听身后想让我让路的那不耐烦的汽车喇叭声,觉得开车的人好像觉得自己就一个字,拽。可是,根据媒体的调查结果说,其实有六成的开车人,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表示,自己开车的经历非常不愉快,简单地说,就是上车就生气,不管是大老爷们还是优雅淑女,从跨进汽车驾驶室的那一刻起,就患上了一种叫开车焦虑症的病。

从生理上来说,人的情绪和气温有着密切关系。现在是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气候条件对人体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加。而汽车的车内空间,无论电视广告用多么绚烂的画面和优美的词汇来强调它的宽大,也不能改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狭小空间的事实。这样的空间,“关住了人们的心灵,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从人的心理变化来讲,拥挤、车多、人多、气候恶劣都会令人烦躁,更何况很多人经常是一个人驾车,独自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寂寞很容易被强化。”于是,这似乎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一上车就开骂。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便一个人因为天气闷热空间狭小气鼓鼓得像个火药桶一般随时准备爆炸,也总得有个导火线他才能炸。从这个角度说,能每天把马路上超过六成的人都给点着了,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马路上的引爆点实在太多了,在东三环还没点着,两个小时后蹭到北四环,总能给点上。

加塞的比比皆是;变线肯打灯的,那是你今天运气好,出门遇到好人了,很多人变线的时候不要说打灯了,连看一眼旁边车道的功夫都没有;在空荡荡的高速路上以限速速度走在中间车道上仍然被身后狂奔而来的车晃大灯,那也不稀奇,只能当这条路是他修的;遇到走不动了,右边紧急停车道上会出现一群自以为比你聪明的人,等到紧急停车道也走不动了,左边逆行车道上会出现一群更加聪明更加大胆的人,这种情况下,你只能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好脾气的司机,当然,是指我在加拿大的时候。后来在北京,为了适应这里的交通状况,我找了一个教练练习了几天,结果教练对我的评价就一个字,面。按照他的说法,像我这样停在小路口等大路上没有车再出去的,等天黑也没戏,就得横在马路中间,后面的车过不来了,你自然就出去了。路上车太多,并线的时候不能指望别人让你,就得硬挤,挤到人家不让就会撞上的时候,他就不能不让了。他还给我说了一个笑话,说一女孩新手刚上路,有一天停在三环路上哭,把后面都给堵死了,后来有人问她无端端为啥哭,女孩说,我想出去他们就是不让!我问,那她该怎么办?教练回答说,先出去再说!别怕,别看我们北京司机火气大,其实脚底下都带着刹车呢。在北京开车的焦虑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沈威风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在北京,N年前朋友聚会,大家都下了班不辞辛苦坐公共汽车去,吃完喝完玩完,再合伙打个车回家。住得最远的那一个就会愁眉苦脸,因为他不仅要顺路兜很多人回家,还有可能要付全部的车费。这个情况大概在5年前得到了缓解,大家出门各打各的车,各走各的路,基本不会出现合伙打车一人买单这样没有良心的事情了。最近这一两年,偶尔的同学聚会,次数少了很多,选择也少了很多,因为很多地方,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好饭馆都藏在巷子深处,但是因为路不好走,没有停车位而从待选餐馆中排除。是的,停车,成为聚会能否成功举行的一个首要因素。而且,聚会即便千难万险地成行了,却在饭桌上叫上两支大可乐,清谈为主,把酒言欢借酒撒疯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是的,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最常见的日用品,尽管小布什总统前阵子突然要做道德楷模,批评美国人还沉浸在汽车中不能自拔,但是中国现在刚刚进入这一场狂欢的汽车盛宴,道德问题环保问题暂时还没有时间拿来拷问自己的灵魂。但是,中国开上了车的人,真的就快乐了吗?答案其实没有我想象的正面,尽管我以前走在马路上听身后想让我让路的那不耐烦的汽车喇叭声,觉得开车的人好像觉得自己就一个字,拽。可是,根据媒体的调查结果说,其实有六成的开车人,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表示,自己开车的经历非常不愉快,简单地说,就是上车就生气,不管是大老爷们还是优雅淑女,从跨进汽车驾驶室的那一刻起,就患上了一种叫开车焦虑症的病。

从生理上来说,人的情绪和气温有着密切关系。现在是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气候条件对人体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加。而汽车的车内空间,无论电视广告用多么绚烂的画面和优美的词汇来强调它的宽大,也不能改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狭小空间的事实。这样的空间,“关住了人们的心灵,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从人的心理变化来讲,拥挤、车多、人多、气候恶劣都会令人烦躁,更何况很多人经常是一个人驾车,独自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寂寞很容易被强化。”于是,这似乎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一上车就开骂。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便一个人因为天气闷热空间狭小气鼓鼓得像个火药桶一般随时准备爆炸,也总得有个导火线他才能炸。从这个角度说,能每天把马路上超过六成的人都给点着了,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马路上的引爆点实在太多了,在东三环还没点着,两个小时后蹭到北四环,总能给点上。

加塞的比比皆是;变线肯打灯的,那是你今天运气好,出门遇到好人了,很多人变线的时候不要说打灯了,连看一眼旁边车道的功夫都没有;在空荡荡的高速路上以限速速度走在中间车道上仍然被身后狂奔而来的车晃大灯,那也不稀奇,只能当这条路是他修的;遇到走不动了,右边紧急停车道上会出现一群自以为比你聪明的人,等到紧急停车道也走不动了,左边逆行车道上会出现一群更加聪明更加大胆的人,这种情况下,你只能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好脾气的司机,当然,是指我在加拿大的时候。后来在北京,为了适应这里的交通状况,我找了一个教练练习了几天,结果教练对我的评价就一个字,面。按照他的说法,像我这样停在小路口等大路上没有车再出去的,等天黑也没戏,就得横在马路中间,后面的车过不来了,你自然就出去了。路上车太多,并线的时候不能指望别人让你,就得硬挤,挤到人家不让就会撞上的时候,他就不能不让了。他还给我说了一个笑话,说一女孩新手刚上路,有一天停在三环路上哭,把后面都给堵死了,后来有人问她无端端为啥哭,女孩说,我想出去他们就是不让!我问,那她该怎么办?教练回答说,先出去再说!别怕,别看我们北京司机火气大,其实脚底下都带着刹车呢。
中国 就是这样
很实际,开车真是种不愉快的经历,可每天都得去受着.
越是拥挤的地方,开的越粗鲁,开的越快.
以前在洛杉机开车,80的速度被别人超的嗖嗖的.还特容易被嘀.到了其他州,80的速度,基本没人超得过我,我成了最快的.其他的车还尽给你让道.回了国基本不敢开车,以公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