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疯狂囤地推高房价 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12:08:55
2007年08月01日02:27 [我来说两句(4)]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经济网  第1页:上市公司疯狂储地 第2页:整理存量土地迫在眉睫





  今年上半年,房价出现持续上涨局面,供求矛盾已经被建设部认为是导致房价上涨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国土资源部促进各个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土地供应量,另一方面,开发商在大肆拿地的情况下,由于不可能立即变成供应上市,供应的土地正逐步变成了开发商的“土地储备”。

  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囤地”行为已经直接造成了供求紧张的导火索之一。专家指出,改变土地供应模式,防止开发商囤地垄断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上市公司疯狂储地

  去年以来,万科地产(000002)一改前期“现金为王”的策略,开始大规模拿地。

  2006年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年末,已获取的规划中项目面积合计约1851万平方米,其中去年新获取项目47个,总占地面积约91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总计约1222万平方米。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再增19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92.9万平方米。即使以每年平均500万平方米的消化量计算,公司土地储备也至少可以维持4年以上。更何况,万科的拿地步伐丝毫没有停止,粗略统计,单单是今年7月份1个月,万科在全国各地拿地已经累计花出去超过60亿元。

  7月24日,北辰实业(601588)联合北京城开以92亿元的天价中标湖南长沙城北新河三角洲地块,成为“中国地王”,仅仅这一幅地王,就给北辰带来了3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储备。

  金地(600383)年报显示,到本年度报告披露时,公司未结算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这部分土地储备将可以保证公司5年的开发需要。

  保利地产(600048)同样频频拿地,数据显示,其现有土地储备1000多万平方米左右,分布在全国10个城市,至少保证了未来3年房地产开发所需。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分院副院长陈晟表示,对于地产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所观察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土地储备量,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增加土地储备成为最好的发展途径,加上目前上市公司很容易从公开市场上募集资金,资金充沛也支持了其公开拿地的行为。

  买地速度高于开发速度

  国内上市公司的类似举动其实有源可寻。在过去,大规模储地是香港地产公司的生存法宝之一,过去几年里,包括长和系、恒隆地产、新世界、新鸿基等公司在内地大肆增加土储,其中单单李嘉诚名下长和系就接近2000万平方米。到最近,资金实力逐渐雄厚的开发商也开始依例为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与土地开发面积增速继续回升。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7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一季度是下降8.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为8223万平方米,增长14.3%,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7.7%和5.1%。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上半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为1.18亿平方米,增长7.6%。可以看到,开发商买地的速度明显高于土地开发速度,已出售土地中相当一部分被作为“储备”囤积起来。

  广东公布的房地产运行情况也显示,上半年,广东房地产企业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254.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5%;待开发土地面积4748.55万平方米,增长0.1%。但本年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149.5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28.58万平方米,下降16.6%。开发企业出现“囤地”倾向。

  建设银行研究部刚刚出炉的一份《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的17.2%,远未达70%以上政策要求。此外,开发商囤地、捂盘、假售、抬价等问题比较严重。2001年初至今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1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

  加剧供求矛盾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2007年上半年房价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报告明确指出:开发商囤地、捂房现象严重,加剧了供求矛盾。

  从2006年上市公司年报看,一些房地产上市企业拥有大量的存量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总建筑规划面积多在300万平方米以上,个别企业超过1000万平方米,按目前的囤地企业年开发量计算,在没有新购土地的情况下,一般可供连续开发好几年,个别企业土地储备量可供开发六七年,其他非上市开发企业也都有大小不等的土地储备。

  在房价较快上涨的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建而不售,捂盘惜售现象也很严重。一些开发商采取分批销售、推迟开盘时间、内部认购、大幅提价等方式拉长销售周期,通过控制新建住房的上市速度拉抬房屋价格。

  根据去年房地产项目开工数量预计,仅北京市今年推迟开盘的楼盘就有几十个,个别楼盘开盘时间甚至推迟1年,而价格也上涨了近20%。

  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由于近期开发商储备土地屡屡创出天价,大部分土地价格已经达到了周边楼板价格,基于成本上浮明显,未来房产价格上涨也被认为必然。

  以北辰实业收获的长沙天价土地为例。目前长沙平均房价为3500~3600元/平方米,而该地块楼面成交价已达3500元/平方米,预计项目成本价将在5500元/平方米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价差会迅速抬高当地房价。

  建行报告指出,如果政府不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下半年房地产价格将加速上涨。其中,中心城市高房价将波及周边二、三线城市,前期房价上涨较少的城市也将出现快速补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观点与之相似,统计显示,从今年3月份开始,全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超过1.5%,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从目前情况看,推动近期房价较快上涨的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预计今年后期全国房价较快上涨的走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年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东方早报2007年08月01日02:27 [我来说两句(4)]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经济网  第1页:上市公司疯狂储地 第2页:整理存量土地迫在眉睫





  今年上半年,房价出现持续上涨局面,供求矛盾已经被建设部认为是导致房价上涨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国土资源部促进各个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土地供应量,另一方面,开发商在大肆拿地的情况下,由于不可能立即变成供应上市,供应的土地正逐步变成了开发商的“土地储备”。

  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囤地”行为已经直接造成了供求紧张的导火索之一。专家指出,改变土地供应模式,防止开发商囤地垄断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上市公司疯狂储地

  去年以来,万科地产(000002)一改前期“现金为王”的策略,开始大规模拿地。

  2006年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年末,已获取的规划中项目面积合计约1851万平方米,其中去年新获取项目47个,总占地面积约91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总计约1222万平方米。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再增19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92.9万平方米。即使以每年平均500万平方米的消化量计算,公司土地储备也至少可以维持4年以上。更何况,万科的拿地步伐丝毫没有停止,粗略统计,单单是今年7月份1个月,万科在全国各地拿地已经累计花出去超过60亿元。

  7月24日,北辰实业(601588)联合北京城开以92亿元的天价中标湖南长沙城北新河三角洲地块,成为“中国地王”,仅仅这一幅地王,就给北辰带来了3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储备。

  金地(600383)年报显示,到本年度报告披露时,公司未结算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这部分土地储备将可以保证公司5年的开发需要。

  保利地产(600048)同样频频拿地,数据显示,其现有土地储备1000多万平方米左右,分布在全国10个城市,至少保证了未来3年房地产开发所需。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分院副院长陈晟表示,对于地产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所观察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土地储备量,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增加土地储备成为最好的发展途径,加上目前上市公司很容易从公开市场上募集资金,资金充沛也支持了其公开拿地的行为。

  买地速度高于开发速度

  国内上市公司的类似举动其实有源可寻。在过去,大规模储地是香港地产公司的生存法宝之一,过去几年里,包括长和系、恒隆地产、新世界、新鸿基等公司在内地大肆增加土储,其中单单李嘉诚名下长和系就接近2000万平方米。到最近,资金实力逐渐雄厚的开发商也开始依例为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与土地开发面积增速继续回升。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7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一季度是下降8.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为8223万平方米,增长14.3%,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7.7%和5.1%。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上半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为1.18亿平方米,增长7.6%。可以看到,开发商买地的速度明显高于土地开发速度,已出售土地中相当一部分被作为“储备”囤积起来。

  广东公布的房地产运行情况也显示,上半年,广东房地产企业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254.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5%;待开发土地面积4748.55万平方米,增长0.1%。但本年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149.5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28.58万平方米,下降16.6%。开发企业出现“囤地”倾向。

  建设银行研究部刚刚出炉的一份《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的17.2%,远未达70%以上政策要求。此外,开发商囤地、捂盘、假售、抬价等问题比较严重。2001年初至今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1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

  加剧供求矛盾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2007年上半年房价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报告明确指出:开发商囤地、捂房现象严重,加剧了供求矛盾。

  从2006年上市公司年报看,一些房地产上市企业拥有大量的存量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总建筑规划面积多在300万平方米以上,个别企业超过1000万平方米,按目前的囤地企业年开发量计算,在没有新购土地的情况下,一般可供连续开发好几年,个别企业土地储备量可供开发六七年,其他非上市开发企业也都有大小不等的土地储备。

  在房价较快上涨的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建而不售,捂盘惜售现象也很严重。一些开发商采取分批销售、推迟开盘时间、内部认购、大幅提价等方式拉长销售周期,通过控制新建住房的上市速度拉抬房屋价格。

  根据去年房地产项目开工数量预计,仅北京市今年推迟开盘的楼盘就有几十个,个别楼盘开盘时间甚至推迟1年,而价格也上涨了近20%。

  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由于近期开发商储备土地屡屡创出天价,大部分土地价格已经达到了周边楼板价格,基于成本上浮明显,未来房产价格上涨也被认为必然。

  以北辰实业收获的长沙天价土地为例。目前长沙平均房价为3500~3600元/平方米,而该地块楼面成交价已达3500元/平方米,预计项目成本价将在5500元/平方米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价差会迅速抬高当地房价。

  建行报告指出,如果政府不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下半年房地产价格将加速上涨。其中,中心城市高房价将波及周边二、三线城市,前期房价上涨较少的城市也将出现快速补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观点与之相似,统计显示,从今年3月份开始,全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超过1.5%,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从目前情况看,推动近期房价较快上涨的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预计今年后期全国房价较快上涨的走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年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东方早报
【焦点博客】业内爆料:利润太高让开发商恐慌
焦点房地产网 house.focus.cn 2007年08月01日07:31 焦点BLOG 发表评论(共36条)
杨晓刚 (个人主页)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朋友会说:现在房地产市场这么好,开发商乐还乐不够,有个屁恐慌的。那我告诉你,你错了,你走进开发商的身边,会发现他们远比你想象的痛苦很多。
  拿我的三个客户为例,真是各有各的苦闷。


  客户甲,得了“大哥恐慌症”。特别怕别人说他是当地的开发龙头企业,和前两年大张旗鼓的宣传不同,“做人要低调”成为最近他的主旋律。他的理论是,现在开发商在替政府扛雷,本来是政府造成市场供给不足引起的房价飞涨,可是老百姓看到的确是开发商价格飞涨,这个时候本来就占了便宜,还要站出来,对着大家喊:“我是开发商第一”,就跟说:“我占的便宜最多”一样,这必然会导致自己和自己的企业成为老百姓眼中的地主恶霸,也就会成为当地方政府需要调节社会矛盾时,第一个杀掉的小猪。于是作为策划机构,我们的任务是,尽管很多项目,但是一定要低凋,不要太多的广告,要淡化开发商,重点推项目,不要作价格的领跑者,不要做所谓的豪宅,不要去刺激政府的神经,总之,卖房的可以,打枪的不要。


  客户乙,得了“系列症”,本来公司开发的产品已经成为一个系列,并且都是以企业名称作为前缀的,在北京已经具备了和珠江系、万科系叫板的本钱,可是客户说:宁可打散了多花钱,也要各个项目推各自的,不需要品牌统一,尤其不要提什么系。他的理论是:在中国只要被成为“系”的,没有活的长的,开发商自己别没事找死,德隆系的昨天就是很多企业的明天。


  客户丙,得了“销售恐惧症”。客户对公司的项目既希望赶快卖了,又不想卖。卖是因为害怕中央如此调控,2008年后项目风险会非常大。不卖是因为早卖一个月,就少赚10%,而且现在的土地开发完成之后,再取得的土地成本更高,现在的销售额刚够拿一块地,自己忙活半天,合着拿一块地换了另外一块地,自己没什么可捞的,而且土地成本增加就意味着企业风险增加。如果万一在取得土地之后,房价发生变化,那谁那地的时候靠后,谁的风险就越大。


  老百姓不幸福,因为买不起房;开发商不幸福,因为自己都觉得利润太高了,高的自己都有些害怕。中央不幸福,因为老百姓的意见太大。地方政府很幸福,因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开发商恐慌要到何时结束,我想只能到房地产回归到合理的利润,因为高额的利润必然意味着高额的风险,如果一个买卖毒品的人还不害怕的话,这世界就没有天理了。
他们哪里来的钱去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