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面向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4:54:11
刚刚和PU大电话里聊了一会,聊到了怎样看待中日关系。说起中日关系我总是提起

一本书,就是胡平的《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这是网上对这本书的一

点评论,和我的感觉是一致的。

“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都因日本的侵略而改变方向。一是1894年的

甲午中日之战,以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一是1937年日本的全面对华

战争,中断了中国工商业的难得的迅速发展。同样,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

也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发动对华侵略掠夺的大量的赔款和资源,日本获得了现代化

亟需的资金和资源,相当程度地弥补了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不足。

直到今天,中日近代史上这一段“恩怨”仍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

两国各自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如胡平先生在《一百个理由》中所说:“

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

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日本要

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

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


在近代西方列强侵入东亚之后,有“同文同种”之说的中日两国先后对外“开放”

,但最后的结局却是一弱一强,大为不同。这种结果的“不同”,使人们在对比中

日现代化道路时更多地强调彼此“相异”之处。但胡平却独具慧眼,认为彼此的“

相似性”更加重要:“比起触目可见的相异性,探寻并体味中日两个民族在文化上

较具实质意义的相似性,于我更有兴趣。”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甚至提出“脱亚入欧”的理论。1872年,政府规

定今后礼服一律采用西服,从天皇、大臣、到军人、警察、学生,无人例外;并且

花巨资建“鹿鸣馆”,请西方人教身着燕尾服的达官贵人跳舞,学习西方社交礼仪

。当时孩子们在玩一种游戏,一边唱着《文明拍球歌》,一边按着韵律拍球,歌词

中列举了蒸汽机、煤气灯、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样、邮政等当时日本人最为渴

望、认为是导致西方富强的十种物品。


但在对外学习的过程中,日本人渐为普鲁士模式所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摈弃了美

国、英国、法国式的民主宪法范例,决定将普鲁士军国主义道路作为自己的建国方

针,这是日本最后走上对外扩张的远因。与之相应,日本人转而全面强调国家的传

统,肯定并坚守本民族有“特色”的东西。从明治中期开始,在日本所要肯定、坚

持的国家传统、日本特色的诸多东西中,最不可动摇的是天皇制。这种变化,同样

敏感地反映在游戏当中。相扑是日本人深为喜爱的传统运动,但明治维新初年却突

然成为落后、丑陋、可耻的象征,原先炙手可热的相扑手突遭冷落。但随着官方强

调传统的“复兴”的转变,明治天皇在1884年亲自举办并出席一个相扑表演会,表

示对相扑的支持,成为相扑运动起死回生的转折点。这些历史的细节,亦从一个方

面说明了胡平的观点:“明治时期的领导人感兴趣的方面,几乎完全集中在外在的

形式上,若要他们理解并接受西方的价值观,那无异于要淡水鱼游进大海一样困难

。”“在天皇制下,作为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人的现代化并同有完成,反而使自我

与个性受到极大的扭曲乃至丧失。可以说,这一封建性的传统的主体,成为日本昭

和历史悲剧的文化根源,并导致日本现代化走上了歧路。”


而中国自洋务运动起,对外开放、学习同样表现在外在形式上,而拒绝其价值观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众所周知的纲领。如张之洞就对近代以来涌入中国的

各种“新词”极为反感,禁止幕僚使用,连“健康”因是“日本新词”都引起他的

勃然大怒。这一细节,亦说明中国“对外”最热衷的是器物技术层面的开放。这方

面,比日本更为保守,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比起日本来更为复杂,其阻力也似

乎更大。


对中日对外开放学习的比较,胡平的结论是:“但看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视角

——即在应对外来文化与厘清本土文化之间,如何真正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这是事

关两国前途的难点与焦点。”

感觉大家对中日还有一些误区,中国是大国,日本是强国,这一大一强,关系着世

界的未来。不要小看日本,狗娘养的东京的产值是纽约的3倍,巴黎的7倍,上海的

12倍,北京的20倍。这个数据可能很不客观但是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日本并非夕阳强

国。我把《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的一段话抄下来,希望能唤起大家的

理性意识。

“在2003年,中国成了一口热油锅,从来没有如此多地弹射出社会各层面种种质疑

的“豆子”:诸如为什麽国家经济增长迅猛,却有那末多的人贫困不堪?为什麽物

质文明常表现得结实显硕,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却总显滞后,或者说有几分空洞?

为什麽在一些地方凡涉及老百姓的改革总是大刀阔斧,轻舟驶过万重山,凡有既得

利益集团所在,比如精简机构,公车改革,总是瞻前顾后,手足无措,或由终点回

到了起点,由其琛疴日深?

2004年,香车宝马在暗淡,灯红酒绿在剥落,关于盛世涨潮般的合唱在退潮。

与此同时,连田野上的热风也在呼唤公平,连站在电线上的麻雀也有了哲学家的沉

思。

当代中国人正在经历着第三次思想风暴的冲击:第一次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

二次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次风暴,”公平“终于被提到突出位置。

或者换一种说法,让中国自觉地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更多的将好处惠及于社会底

层——

请看看马路灰尘中那些擦皮鞋的妇女,这里有着中国当今本质的真实,有着时下这

方胜方死时代郁重而又悲壮的气质。请看湖南老汉李绍为,为了让客死他乡的同乡

遗体安葬故土,他千里背尸,屡闯门关,其信义与忠诚可谓感天地、泣鬼神,这里

更有一个物质上日益强大的起来的的中国的日益疏远,其实严重缺失精神之钙。

切不要抓发展时,社会底层总是被遗忘的角落,而一旦抓稳定,社会底层便成了惕

惧的人群。

发展,唯有社会各阶层普遍受惠的发展才成奔腾澎湃的江河;

稳定,唯有以全体国民幸福与快乐为基石的稳定才是郁郁苍苍的山脉。
    中国的每一次挪动 都曾经那末艰难,中国的每一次挪动 都曾经那末艰难,从

阶级斗争的火线上转过来,从现代迷信的教义上转过来,从计划经济的威权下转过

来,从国有经济的图腾下转过来、、、、、、现在又一次将自己庞大的身影从对GDP

的崇拜下掉转过来。每一次转向,都付出几代人的聪明才智,乃至身家性命。但每

一次转向,中国在放弃什麽地同时,又有了一回新的跨越。这一次转向算是快的,

却也耗去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以来大部分的经验教训。

       天晴风暖,山光树影,秀蔚天成、、、、、、

       中国的这个新高度,在2005年的”两会“上已清晰可见--------- 这就是和



       因为这两个字的出现,往年在两会上必定站出来为富人们讲话的一位经济学

家,这一次却成了富人们的导师,他告诫他们说:你必须让别人活好,自己才能活

的更好。往年怎麽也拉不住的那架冲向两级分化、几近疯狂的马车,这次却切切实

实地被一股坚韧的合力给拉住了。

       有社会学家如是描述这个高度----------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

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社

会各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阶层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应

该是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流动畅

通的开放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应该是一个

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

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
倘若有一天站在了这样的高度上,任沧海横流,天下动荡,却始终举着社会主义旗

帜的中国,就切实地在实践着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马克思的话——“代替那存在阶

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中国必然拥有了真正的强大——
这是一种大音稀声的境界,静水深流的力量,从容不迫的气度!
无须任何炒做与包装,她将对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程透射出深刻而又深远

的影响!
也许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正确的,也许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理性的,也许我在这里说的会被删除,也许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大家心中所想。但是,在这些不是出自我手的文字中,充满了我对于祖国,对于民族,对于社会的期许和梦想。
     这段文字在我的电脑的一个文件夹里
     这个文件夹的名字是:
     雄心壮志!!!
     强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如果爱国是邪恶的美德,就让我变成魔鬼吧!!!!!刚刚和PU大电话里聊了一会,聊到了怎样看待中日关系。说起中日关系我总是提起

一本书,就是胡平的《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这是网上对这本书的一

点评论,和我的感觉是一致的。

“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都因日本的侵略而改变方向。一是1894年的

甲午中日之战,以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一是1937年日本的全面对华

战争,中断了中国工商业的难得的迅速发展。同样,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

也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发动对华侵略掠夺的大量的赔款和资源,日本获得了现代化

亟需的资金和资源,相当程度地弥补了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不足。

直到今天,中日近代史上这一段“恩怨”仍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

两国各自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如胡平先生在《一百个理由》中所说:“

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

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日本要

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

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


在近代西方列强侵入东亚之后,有“同文同种”之说的中日两国先后对外“开放”

,但最后的结局却是一弱一强,大为不同。这种结果的“不同”,使人们在对比中

日现代化道路时更多地强调彼此“相异”之处。但胡平却独具慧眼,认为彼此的“

相似性”更加重要:“比起触目可见的相异性,探寻并体味中日两个民族在文化上

较具实质意义的相似性,于我更有兴趣。”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甚至提出“脱亚入欧”的理论。1872年,政府规

定今后礼服一律采用西服,从天皇、大臣、到军人、警察、学生,无人例外;并且

花巨资建“鹿鸣馆”,请西方人教身着燕尾服的达官贵人跳舞,学习西方社交礼仪

。当时孩子们在玩一种游戏,一边唱着《文明拍球歌》,一边按着韵律拍球,歌词

中列举了蒸汽机、煤气灯、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样、邮政等当时日本人最为渴

望、认为是导致西方富强的十种物品。


但在对外学习的过程中,日本人渐为普鲁士模式所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摈弃了美

国、英国、法国式的民主宪法范例,决定将普鲁士军国主义道路作为自己的建国方

针,这是日本最后走上对外扩张的远因。与之相应,日本人转而全面强调国家的传

统,肯定并坚守本民族有“特色”的东西。从明治中期开始,在日本所要肯定、坚

持的国家传统、日本特色的诸多东西中,最不可动摇的是天皇制。这种变化,同样

敏感地反映在游戏当中。相扑是日本人深为喜爱的传统运动,但明治维新初年却突

然成为落后、丑陋、可耻的象征,原先炙手可热的相扑手突遭冷落。但随着官方强

调传统的“复兴”的转变,明治天皇在1884年亲自举办并出席一个相扑表演会,表

示对相扑的支持,成为相扑运动起死回生的转折点。这些历史的细节,亦从一个方

面说明了胡平的观点:“明治时期的领导人感兴趣的方面,几乎完全集中在外在的

形式上,若要他们理解并接受西方的价值观,那无异于要淡水鱼游进大海一样困难

。”“在天皇制下,作为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人的现代化并同有完成,反而使自我

与个性受到极大的扭曲乃至丧失。可以说,这一封建性的传统的主体,成为日本昭

和历史悲剧的文化根源,并导致日本现代化走上了歧路。”


而中国自洋务运动起,对外开放、学习同样表现在外在形式上,而拒绝其价值观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众所周知的纲领。如张之洞就对近代以来涌入中国的

各种“新词”极为反感,禁止幕僚使用,连“健康”因是“日本新词”都引起他的

勃然大怒。这一细节,亦说明中国“对外”最热衷的是器物技术层面的开放。这方

面,比日本更为保守,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比起日本来更为复杂,其阻力也似

乎更大。


对中日对外开放学习的比较,胡平的结论是:“但看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视角

——即在应对外来文化与厘清本土文化之间,如何真正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这是事

关两国前途的难点与焦点。”

感觉大家对中日还有一些误区,中国是大国,日本是强国,这一大一强,关系着世

界的未来。不要小看日本,狗娘养的东京的产值是纽约的3倍,巴黎的7倍,上海的

12倍,北京的20倍。这个数据可能很不客观但是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日本并非夕阳强

国。我把《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的一段话抄下来,希望能唤起大家的

理性意识。

“在2003年,中国成了一口热油锅,从来没有如此多地弹射出社会各层面种种质疑

的“豆子”:诸如为什麽国家经济增长迅猛,却有那末多的人贫困不堪?为什麽物

质文明常表现得结实显硕,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却总显滞后,或者说有几分空洞?

为什麽在一些地方凡涉及老百姓的改革总是大刀阔斧,轻舟驶过万重山,凡有既得

利益集团所在,比如精简机构,公车改革,总是瞻前顾后,手足无措,或由终点回

到了起点,由其琛疴日深?

2004年,香车宝马在暗淡,灯红酒绿在剥落,关于盛世涨潮般的合唱在退潮。

与此同时,连田野上的热风也在呼唤公平,连站在电线上的麻雀也有了哲学家的沉

思。

当代中国人正在经历着第三次思想风暴的冲击:第一次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

二次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次风暴,”公平“终于被提到突出位置。

或者换一种说法,让中国自觉地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更多的将好处惠及于社会底

层——

请看看马路灰尘中那些擦皮鞋的妇女,这里有着中国当今本质的真实,有着时下这

方胜方死时代郁重而又悲壮的气质。请看湖南老汉李绍为,为了让客死他乡的同乡

遗体安葬故土,他千里背尸,屡闯门关,其信义与忠诚可谓感天地、泣鬼神,这里

更有一个物质上日益强大的起来的的中国的日益疏远,其实严重缺失精神之钙。

切不要抓发展时,社会底层总是被遗忘的角落,而一旦抓稳定,社会底层便成了惕

惧的人群。

发展,唯有社会各阶层普遍受惠的发展才成奔腾澎湃的江河;

稳定,唯有以全体国民幸福与快乐为基石的稳定才是郁郁苍苍的山脉。
    中国的每一次挪动 都曾经那末艰难,中国的每一次挪动 都曾经那末艰难,从

阶级斗争的火线上转过来,从现代迷信的教义上转过来,从计划经济的威权下转过

来,从国有经济的图腾下转过来、、、、、、现在又一次将自己庞大的身影从对GDP

的崇拜下掉转过来。每一次转向,都付出几代人的聪明才智,乃至身家性命。但每

一次转向,中国在放弃什麽地同时,又有了一回新的跨越。这一次转向算是快的,

却也耗去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以来大部分的经验教训。

       天晴风暖,山光树影,秀蔚天成、、、、、、

       中国的这个新高度,在2005年的”两会“上已清晰可见--------- 这就是和



       因为这两个字的出现,往年在两会上必定站出来为富人们讲话的一位经济学

家,这一次却成了富人们的导师,他告诫他们说:你必须让别人活好,自己才能活

的更好。往年怎麽也拉不住的那架冲向两级分化、几近疯狂的马车,这次却切切实

实地被一股坚韧的合力给拉住了。

       有社会学家如是描述这个高度----------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

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社

会各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阶层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应

该是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流动畅

通的开放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应该是一个

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

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
倘若有一天站在了这样的高度上,任沧海横流,天下动荡,却始终举着社会主义旗

帜的中国,就切实地在实践着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马克思的话——“代替那存在阶

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中国必然拥有了真正的强大——
这是一种大音稀声的境界,静水深流的力量,从容不迫的气度!
无须任何炒做与包装,她将对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程透射出深刻而又深远

的影响!
也许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正确的,也许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理性的,也许我在这里说的会被删除,也许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大家心中所想。但是,在这些不是出自我手的文字中,充满了我对于祖国,对于民族,对于社会的期许和梦想。
     这段文字在我的电脑的一个文件夹里
     这个文件夹的名字是:
     雄心壮志!!!
     强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如果爱国是邪恶的美德,就让我变成魔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