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一航梦断空客四原因 大飞机背景让人浮想联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4:49:25
专稿:一航梦断空客四原因 大飞机背景让人浮想联翩  

--------------------------------------------------------------------------------

2007年07月26日


易小非

  

    中国一航竞购空客在欧洲6家零件生产工厂计划搁浅



    沸沸扬扬的中国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竞购欧洲空中客车公司6家工厂的大戏开场一个月后就黯然落幕。从6月24日一航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在巴黎航空展上宣布将计划收购空客6家工厂开始算起,到昨天一航产业总顾问杨育中向媒体证实上述竞购计划“已经没有”前前后后刚好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一航参与竞购空客6家工厂的消息成为全球航空业关注的焦点。一航宣布这一消息恰巧在该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飞机工业公司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第二天,在中国“大飞机”项目的背景下,这样的举动难免不会让人浮想联翩。

    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一航旗下几家分公司的整体上市计划。《财经时报》报道说,一航集团正在把旗下几家公司整合成两家公司在海外或内地上市,计划筹集资金400亿元人民币。收购计划与上市筹资计划有没有联系?同样让人猜测不已。

    虽然杨育中昨天表示,一航仍然在为竞购一事继续努力,但事已至此,柳暗花明出现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空客在7月4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明确表示中国一航并不在收购者名单上。

    综合多方面的消息看,导致这次短命收购行动失败的原因或阻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准备仓促,带有即兴发挥色彩。中国一航集团总经理林左鸣是在巴黎航空展即将闭幕的时候宣布的这一消息,而另外四家对空客6家工厂有收购意向的公司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行动。林左鸣宣布上述消息很象是即兴而为,尽管表露出了收购意向但并没有透露出具体计划,甚至当消息传回一航集团内部时很多人都认为是炒做,是在为一航集团上市制造卖点。

    二是技术和资金实力有限,不敌竞争对手。即便空客真的愿意把这6家工厂出售给一航,后者有没有能力消化也值得怀疑。尽管一航在国内航空工业数一数二,但在国际上却没有多少竞争力。据悉,参与这次收购的另外四家公司分别是:英国老牌钢铁企业GKN、意大利航空巨人Finmeccanica、瑞典著名飞机制造商Saab,以及全球民用飞机最大独立制造商—美国Spirit Aero Systems。这四家公司都是国际航空工业的知名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有报道说,空客出售这6家工厂并不是完全脱手,而是要将A350重要零部件的制造任务一同转包出去。显然它希望接手公司技术实力雄厚,能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不会导致A350客机交货延误。这也是中国一航面临的一大挑战,因为即便一航能够顺利收购到这6家工厂,但整合它们并顺利恢复生产运营也是一项艰巨任务。

    三是竞争因素方面的阻碍,空客显然不想养虎遗患。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两强争霸的格局,空中客车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民用航空器市场。在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中,中国的飞机公司被认为是最具实力的挑战者。中国政府今年初时制定的“大飞机”计划更是让这两家空中巨无霸感受到了威胁。显然,尽可能拖延中国航空工业壮大的时间更符合空客和波音的利益。

    空客这次准备出售的6家工厂分别是:专门制造机头和机舱子组件的法国Meaulte工厂;主要生产机体外壳的德国Nordenham工厂;生产机体框架部分的法国St Nazaire工厂;负责工装的德国Varel工厂;生产机舱的德国Laupheim工厂和专门负责制造机翼的英国Filton工厂。其中英国Filton工厂是最受瞩目的焦点,该公司负责生产空客大部分机型的机翼,作用重大。在飞机制造中,机翼是一个很关键的部件,其设计制造过程涉及许多敏感技术。据说,在6家工厂中,一航最感兴趣的就是英国的Filton工厂。

    四是政治因素不容忽视。航空产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产业,政治因素的影响绝对不能小视。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一航旗下的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就曾收购过美国波音公司的一家工厂,但后来美国政府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最终还是让中航技把股份转让了出去。

    尽管空客公开表示出售这次6家工厂纯粹是商业行为,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政治阻力已经开始隐隐约约地浮现。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因政治阻拦被迫放弃的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一航的身上?恐怕没有人能打保票。这是空客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即便空客真的有意把6家公司出售给一航,最终会不会因为政治原因而节外生枝导致前工尽弃?对于着急把上述6家公司脱手的空客来说选择一个更稳当的买家或许更加明智。

    不过从一航自身来说,该集团管理层显然也很清楚这起收购困难重重,或许从一开始一航就没有抱有太多希望,这一次短暂的收购行动只是一次投石问路的演习而已。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来源:中国经济网专稿:一航梦断空客四原因 大飞机背景让人浮想联翩  

--------------------------------------------------------------------------------

2007年07月26日


易小非

  

    中国一航竞购空客在欧洲6家零件生产工厂计划搁浅



    沸沸扬扬的中国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竞购欧洲空中客车公司6家工厂的大戏开场一个月后就黯然落幕。从6月24日一航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在巴黎航空展上宣布将计划收购空客6家工厂开始算起,到昨天一航产业总顾问杨育中向媒体证实上述竞购计划“已经没有”前前后后刚好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一航参与竞购空客6家工厂的消息成为全球航空业关注的焦点。一航宣布这一消息恰巧在该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飞机工业公司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第二天,在中国“大飞机”项目的背景下,这样的举动难免不会让人浮想联翩。

    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一航旗下几家分公司的整体上市计划。《财经时报》报道说,一航集团正在把旗下几家公司整合成两家公司在海外或内地上市,计划筹集资金400亿元人民币。收购计划与上市筹资计划有没有联系?同样让人猜测不已。

    虽然杨育中昨天表示,一航仍然在为竞购一事继续努力,但事已至此,柳暗花明出现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空客在7月4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明确表示中国一航并不在收购者名单上。

    综合多方面的消息看,导致这次短命收购行动失败的原因或阻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准备仓促,带有即兴发挥色彩。中国一航集团总经理林左鸣是在巴黎航空展即将闭幕的时候宣布的这一消息,而另外四家对空客6家工厂有收购意向的公司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行动。林左鸣宣布上述消息很象是即兴而为,尽管表露出了收购意向但并没有透露出具体计划,甚至当消息传回一航集团内部时很多人都认为是炒做,是在为一航集团上市制造卖点。

    二是技术和资金实力有限,不敌竞争对手。即便空客真的愿意把这6家工厂出售给一航,后者有没有能力消化也值得怀疑。尽管一航在国内航空工业数一数二,但在国际上却没有多少竞争力。据悉,参与这次收购的另外四家公司分别是:英国老牌钢铁企业GKN、意大利航空巨人Finmeccanica、瑞典著名飞机制造商Saab,以及全球民用飞机最大独立制造商—美国Spirit Aero Systems。这四家公司都是国际航空工业的知名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有报道说,空客出售这6家工厂并不是完全脱手,而是要将A350重要零部件的制造任务一同转包出去。显然它希望接手公司技术实力雄厚,能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不会导致A350客机交货延误。这也是中国一航面临的一大挑战,因为即便一航能够顺利收购到这6家工厂,但整合它们并顺利恢复生产运营也是一项艰巨任务。

    三是竞争因素方面的阻碍,空客显然不想养虎遗患。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两强争霸的格局,空中客车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民用航空器市场。在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中,中国的飞机公司被认为是最具实力的挑战者。中国政府今年初时制定的“大飞机”计划更是让这两家空中巨无霸感受到了威胁。显然,尽可能拖延中国航空工业壮大的时间更符合空客和波音的利益。

    空客这次准备出售的6家工厂分别是:专门制造机头和机舱子组件的法国Meaulte工厂;主要生产机体外壳的德国Nordenham工厂;生产机体框架部分的法国St Nazaire工厂;负责工装的德国Varel工厂;生产机舱的德国Laupheim工厂和专门负责制造机翼的英国Filton工厂。其中英国Filton工厂是最受瞩目的焦点,该公司负责生产空客大部分机型的机翼,作用重大。在飞机制造中,机翼是一个很关键的部件,其设计制造过程涉及许多敏感技术。据说,在6家工厂中,一航最感兴趣的就是英国的Filton工厂。

    四是政治因素不容忽视。航空产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产业,政治因素的影响绝对不能小视。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一航旗下的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就曾收购过美国波音公司的一家工厂,但后来美国政府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最终还是让中航技把股份转让了出去。

    尽管空客公开表示出售这次6家工厂纯粹是商业行为,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政治阻力已经开始隐隐约约地浮现。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因政治阻拦被迫放弃的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一航的身上?恐怕没有人能打保票。这是空客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即便空客真的有意把6家公司出售给一航,最终会不会因为政治原因而节外生枝导致前工尽弃?对于着急把上述6家公司脱手的空客来说选择一个更稳当的买家或许更加明智。

    不过从一航自身来说,该集团管理层显然也很清楚这起收购困难重重,或许从一开始一航就没有抱有太多希望,这一次短暂的收购行动只是一次投石问路的演习而已。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来源:中国经济网
高技术行业想粘手,哪有那么容易
的确:victory: 是一次一石三鸟的炒做,一航进步明显啊!
还是得靠自己,总经理去搞炒作问题倒不大,下面的工程师可不要跟着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