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1%的经济增速? 经济新发展阶段有4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0:33:04
如何看待9.1%的经济增速? 经济新发展阶段有4特点



  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9.1%,这一速度大大超出了许多国内外经济分析机构的预测。中国经济取得如此高增速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2003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

  
  李德水说,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具有4个特点,首先,中国经济经过前10年从抑制通货膨胀到预防通货紧缩的艰苦调整,到2003年已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第二,2003年是实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第一年,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三,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以重化工业化为特点的新阶段;第四,中国采取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将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回顾2003年,工业生产强劲增长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支撑力。统计显示,2003年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71.6%。在经济增幅9.1个百分点中,第二产业占6.5个百分点。在中国39个工业大类的增加值中,重化工业比重达到65%以上。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经济增量中,工业生产都占据了主要份额。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说,这标志着中国工业已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经济登上了新的增长平台。

  从需求角度来看,投资快速增长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6.7%,而且民间资本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9.1%,与上年基本持平。进出口总额增长37%以上,是多年来未有的高速度。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轿车产量206.9万辆,比上年增长80.7%,轿车销售量204万辆,增长82.8%,新增电话用户1.12亿户,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总和。截至去年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多于除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各国人口数。李德水说,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已呈势不可挡之势,势必带动高科技产业、汽车、住房、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李德水说,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没有出现过热,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4项宏观调控目标都完成得相当漂亮。

  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694亿元,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2%,处于正常水平。新增就业岗位850万人,超额完成年初预计800万人的目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略有盈余,国家外汇储备40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68亿美元。

  但是,李德水指出,目前中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确实存在过热的趋势,如银行信贷增加过快,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新的资源瓶颈形成等。他说,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姚景源说,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课题。中国的产业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2%,而且第三产业主要是由餐饮业等低附加值行业构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质量和就业的增加。此外,在钢铁、汽车、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例如,中国目前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但是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却严重不足,每年要进口约3000万吨钢材。

  姚景源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差距也在扩大。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增加4.3%。他说,支撑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是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动力相对不足。统计显示,去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7%。但如果把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计算在内,工业生产增幅会有所降低。

  因此,中国政府决定,今年将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力求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政府将把国债资金更多地投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方面。据悉,各有关行业已经制定了制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政策措施,以防止局部过热的苗头演化为全局性问题。

  李德水说,今后中国将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他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会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全年完全有可能达到7%以上。如何看待9.1%的经济增速? 经济新发展阶段有4特点



  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9.1%,这一速度大大超出了许多国内外经济分析机构的预测。中国经济取得如此高增速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2003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

  
  李德水说,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具有4个特点,首先,中国经济经过前10年从抑制通货膨胀到预防通货紧缩的艰苦调整,到2003年已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第二,2003年是实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第一年,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三,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以重化工业化为特点的新阶段;第四,中国采取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将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回顾2003年,工业生产强劲增长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支撑力。统计显示,2003年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71.6%。在经济增幅9.1个百分点中,第二产业占6.5个百分点。在中国39个工业大类的增加值中,重化工业比重达到65%以上。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经济增量中,工业生产都占据了主要份额。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说,这标志着中国工业已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经济登上了新的增长平台。

  从需求角度来看,投资快速增长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6.7%,而且民间资本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9.1%,与上年基本持平。进出口总额增长37%以上,是多年来未有的高速度。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轿车产量206.9万辆,比上年增长80.7%,轿车销售量204万辆,增长82.8%,新增电话用户1.12亿户,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总和。截至去年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多于除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各国人口数。李德水说,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已呈势不可挡之势,势必带动高科技产业、汽车、住房、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李德水说,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没有出现过热,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4项宏观调控目标都完成得相当漂亮。

  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694亿元,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2%,处于正常水平。新增就业岗位850万人,超额完成年初预计800万人的目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略有盈余,国家外汇储备40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68亿美元。

  但是,李德水指出,目前中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确实存在过热的趋势,如银行信贷增加过快,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新的资源瓶颈形成等。他说,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姚景源说,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课题。中国的产业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2%,而且第三产业主要是由餐饮业等低附加值行业构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质量和就业的增加。此外,在钢铁、汽车、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例如,中国目前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但是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却严重不足,每年要进口约3000万吨钢材。

  姚景源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差距也在扩大。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增加4.3%。他说,支撑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是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动力相对不足。统计显示,去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7%。但如果把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计算在内,工业生产增幅会有所降低。

  因此,中国政府决定,今年将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力求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政府将把国债资金更多地投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方面。据悉,各有关行业已经制定了制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政策措施,以防止局部过热的苗头演化为全局性问题。

  李德水说,今后中国将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他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会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全年完全有可能达到7%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