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的单相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3:58:17
转自维舟试望故园
时间:2005-08-16
一、啊,大陆!

日本学者长泽和俊在其《丝绸之路史研究》的前言中说:“居住在岛国的日本人,本来就对亚洲大陆的腹地抱有无限的憧憬。在明治以后的民谣中经常出现的戈壁沙漠、喜马拉雅、阿拉伯沙漠等名称,可以说就是这种憧憬的象征。”——看到这段话,即使对历史不熟悉的人,大概也都会浮想起喜多郎的音乐。

对大陆的这种向往,在日本文化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正如一些欧美学者所评论的,在近代以前,中国是“东亚太阳系”的中心,日本对大陆的单相思是一种历史的常态。这不仅仅因为中国是“他们的希腊和罗马”,而且也因为辽阔的大陆,相比起狭窄的岛国来说,具有无限的驰骋空间。1930年代初由于所谓“满洲开拓”,正是这一“大陆热”的颠峰时刻,因而在电影《赤月》中,主人公在冰雪中踏上满/洲的土地,惊喜失声:“啊!大陆!”

1899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到中国旅行数月,其广阔宏伟使其深为震撼,在其游记《燕山楚水》中写道:“如此宏远豁达之景观,只有在大陆中原才有缘识得,见惯了我邦以细腻取胜的风光的眼睛是不能想象的,真可谓天地间之大观。”

岛国由于其地理特点的约束,在文化上往往表现出自卑偏狭和自尊心极强的双重特点。日本和英国作为欧亚大陆两端对应的两大岛国,其地理位置都恰倒好处:与大陆的距离既不至于远到难以吸收大陆的文化,也不至于近到可能牺牲自己的独立性。但与大陆相隔的大片水面,在古代仍足以造成一种隔绝海外的孤独感。

在英国,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对大陆的单相思。Jeremy Paxman在其所著《英国人》中说:“英格兰人跟大陆交往,犹如乡下亲戚应邀参加大城市的舞会。”就连伟大的英格兰学者约翰逊博士也觉得,谁没去过大陆,谁就“总是感到自卑,因为他没有见过一个人应该见过的东西。”

二、大陆想象与武装入侵

日本对大陆的这种想象,有时还渗透在民间思维中,例如,在民间盛传12世纪的悲剧英雄源义经并未死去,而是渡过日本海,出逃到黑龙江流域——甚至有人认为后来称霸世界的著名征服者成吉思汗就是改名换姓的源义经!

这一说法自是十分荒谬的,一些愤青斥责为是日本的“意淫”,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说的流行性。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一艘中国商船漂流到日本,当地一个叫野田希一的日本人就曾问:“我邦越前人,前年漂到满/洲奴儿干地方,观门户神画源判官义经像云云,世或称贵邦太祖为源判官后,不知贵邦有传之者乎?”——从这句话看,当时日本还有源义经为满清皇族祖先的传说。

葛兆光在叙述这个故事时,认为这是当时日本人故意挑衅,“辱及圣上,而且公然表达我是你祖宗的意思,这在汉族中国人,本来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在我看来,却未必然,中国也有过所谓“老子出关西去,作佛经化胡”,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也竭力证明基督教的天主就是中国经书中的上帝(见利玛窦《天主实义》,1596年),不必动辄归于侮辱。

日本此类传说极多,今年日本还有开发一款三国游戏,其中将刘备设定为是当时日本女王卑弥呼遣往大陆的一名大将(爱国青年见此,大概又要切齿大呼:“日本亡我之心不死!”)。而所谓徐福为神武天皇说、杨贵妃流亡日本说,也都是盛传于日本,而中国本无——虽然这类传说中,人的迁移方向是相反的。

简略地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一直是一个“外夷”,中国毫无疑问是中国人的中国;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政治和民族的自觉意识直到蒙元入侵才萌发,文化自觉更是直到应仁之乱时才逐渐形成,在其潜意识中,却并不认为大陆只应是大陆居民所私有,相反,它也应是其中可参与的一员。

晚清时梁启超论述中国文化影响及周围各族,但日本第一流的汉学家内藤湖南却不满于梁未把日本、朝鲜包括在“用夏变夷”范围内,而日本正是“应该包括在支那国民圈内”,并“有资格成为圈内之中心”的民族。内藤一贯认为,日中文化同属一体,在文化意义上说,日本“可以与江苏省、山东省一样,成为18个省份之一,甚至也可以称为日本省”。无论从历史上接受中国文化的早晚,还是从今天文明开化的实力来看,日本都要比广东、云南、贵州等中国边地与中国更为接近。

日本和百年战争前的英国一样,长期以来对本岛是半心半意的,相反在潜意识里觉得大陆的土地是更广阔和具有扎实前途的。1906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写道:“我们必须摆脱岛国的局限性,成为一个拥有大陆的国家。”

英国历史上也曾深深卷入与大陆的战争,虽然这种战争的起源和意识与日本大有不同。但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和中日五十年战争(1895-1945)对于双方的意义,有许多可以类比的地方。在这两场战争中,节节败退、情势被动的大陆国家,最终都依靠逐步兴起的民族主义战胜了岛国,并完成国家的再统一。

历史证明,正如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行国一样,如果不被大陆国家以军事力量强行击败,已入侵的岛国势力是不会甘愿退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其本土资源一般都相对贫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战败往往却相反使岛国重新认识了本土的价值。

三、繁荣随战败而来

由于安全的地理位置及跨越大片水面投放兵力的难度,在历史上,岛国一般相对比较少遭受入侵——如果遭受入侵,一般也是遭受海洋文明势力的入侵,而比较少来自大陆。

英国在1066年之前屡次遭受罗马和北欧海盗的入侵,但1066年后的一千年内,只遭受过三次不成功的入侵: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拿破仑封锁、希特勒发动的空战。把日本和大陆分隔开的对马海峡是英吉利海峡的6倍宽,因而更加安全:1945年被美国占领是其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征服。

英国在1453年后,卷入大陆战争一般都出于均势观念,例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等都如此,目的在于阻止任何一个强国主宰大陆,它的这些目的每一次都达到了。但最后一次的二战,英国只能说是惨胜,其代价是逐步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后帝国开始崩溃)。

日本卷入大陆战争重要的有三次:668年白村江战败前的数百年朝鲜殖民、丰臣秀吉入侵朝鲜、1895-1945年的五十年中日战争。这三次战争,最后都以完全撤离告终。

入侵大陆,最重要的动因是政治和经济上的。然而卷入与大陆的争霸战争,尤其是以占领领土人口而非维持均势为目的的战争,往往最后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其中的原因,除了人口资源的劣势及其巨大消耗外,还有一点原因是这类战争往往破坏了岛国赖以生存的贸易基础。明清时代,台湾郑氏势力本来已经在东亚重建中国的海上霸权,并强行向来往的西班牙、荷兰船只征税,如果不卷入与大陆的战争,郑成功完全有可能征服南洋群岛,开创一个海上帝国。

一个让人略感啼笑皆非但却并不意外的结果是:岛国战败(事实证明这是脱离与大陆战争的唯一方式)后,其经济往往取得长足的进步。例如英国直到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后,才开始逐步走上一个海洋霸权的道路;日本668年白村江战败,开创辉煌的奈良时代,其情形与九百年后二战终结几乎一模一样。丰臣秀吉入侵大陆的战争失败后,继起的德川幕府也一度开创盛世,无论日本的人口数量还是文化自主的确立,都有巨变。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争取到了相对和平的环境(如上所说,岛国如不主动,一般比较少遭到入侵)、全力向外、努力吸取教训等等。由于其物质条件的脆弱性,岛国和游牧行国在遭受这种战败时,所承受的打击有时是毁灭性的(匈奴和突厥都曾战败西迁,从此在蒙古高原上绝迹),即使有海洋的保护,但其所受的震动是远大于大陆国家的(大陆国家往往可以承受长期战争),因此必定反思再三,教训不可谓不深。大概是由于战败的震荡,他们也在一段时间内改变了对大陆的单相思,对自己的小岛不再半心半意了。转自维舟试望故园
时间:2005-08-16
一、啊,大陆!

日本学者长泽和俊在其《丝绸之路史研究》的前言中说:“居住在岛国的日本人,本来就对亚洲大陆的腹地抱有无限的憧憬。在明治以后的民谣中经常出现的戈壁沙漠、喜马拉雅、阿拉伯沙漠等名称,可以说就是这种憧憬的象征。”——看到这段话,即使对历史不熟悉的人,大概也都会浮想起喜多郎的音乐。

对大陆的这种向往,在日本文化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正如一些欧美学者所评论的,在近代以前,中国是“东亚太阳系”的中心,日本对大陆的单相思是一种历史的常态。这不仅仅因为中国是“他们的希腊和罗马”,而且也因为辽阔的大陆,相比起狭窄的岛国来说,具有无限的驰骋空间。1930年代初由于所谓“满洲开拓”,正是这一“大陆热”的颠峰时刻,因而在电影《赤月》中,主人公在冰雪中踏上满/洲的土地,惊喜失声:“啊!大陆!”

1899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到中国旅行数月,其广阔宏伟使其深为震撼,在其游记《燕山楚水》中写道:“如此宏远豁达之景观,只有在大陆中原才有缘识得,见惯了我邦以细腻取胜的风光的眼睛是不能想象的,真可谓天地间之大观。”

岛国由于其地理特点的约束,在文化上往往表现出自卑偏狭和自尊心极强的双重特点。日本和英国作为欧亚大陆两端对应的两大岛国,其地理位置都恰倒好处:与大陆的距离既不至于远到难以吸收大陆的文化,也不至于近到可能牺牲自己的独立性。但与大陆相隔的大片水面,在古代仍足以造成一种隔绝海外的孤独感。

在英国,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对大陆的单相思。Jeremy Paxman在其所著《英国人》中说:“英格兰人跟大陆交往,犹如乡下亲戚应邀参加大城市的舞会。”就连伟大的英格兰学者约翰逊博士也觉得,谁没去过大陆,谁就“总是感到自卑,因为他没有见过一个人应该见过的东西。”

二、大陆想象与武装入侵

日本对大陆的这种想象,有时还渗透在民间思维中,例如,在民间盛传12世纪的悲剧英雄源义经并未死去,而是渡过日本海,出逃到黑龙江流域——甚至有人认为后来称霸世界的著名征服者成吉思汗就是改名换姓的源义经!

这一说法自是十分荒谬的,一些愤青斥责为是日本的“意淫”,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说的流行性。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一艘中国商船漂流到日本,当地一个叫野田希一的日本人就曾问:“我邦越前人,前年漂到满/洲奴儿干地方,观门户神画源判官义经像云云,世或称贵邦太祖为源判官后,不知贵邦有传之者乎?”——从这句话看,当时日本还有源义经为满清皇族祖先的传说。

葛兆光在叙述这个故事时,认为这是当时日本人故意挑衅,“辱及圣上,而且公然表达我是你祖宗的意思,这在汉族中国人,本来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在我看来,却未必然,中国也有过所谓“老子出关西去,作佛经化胡”,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也竭力证明基督教的天主就是中国经书中的上帝(见利玛窦《天主实义》,1596年),不必动辄归于侮辱。

日本此类传说极多,今年日本还有开发一款三国游戏,其中将刘备设定为是当时日本女王卑弥呼遣往大陆的一名大将(爱国青年见此,大概又要切齿大呼:“日本亡我之心不死!”)。而所谓徐福为神武天皇说、杨贵妃流亡日本说,也都是盛传于日本,而中国本无——虽然这类传说中,人的迁移方向是相反的。

简略地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一直是一个“外夷”,中国毫无疑问是中国人的中国;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政治和民族的自觉意识直到蒙元入侵才萌发,文化自觉更是直到应仁之乱时才逐渐形成,在其潜意识中,却并不认为大陆只应是大陆居民所私有,相反,它也应是其中可参与的一员。

晚清时梁启超论述中国文化影响及周围各族,但日本第一流的汉学家内藤湖南却不满于梁未把日本、朝鲜包括在“用夏变夷”范围内,而日本正是“应该包括在支那国民圈内”,并“有资格成为圈内之中心”的民族。内藤一贯认为,日中文化同属一体,在文化意义上说,日本“可以与江苏省、山东省一样,成为18个省份之一,甚至也可以称为日本省”。无论从历史上接受中国文化的早晚,还是从今天文明开化的实力来看,日本都要比广东、云南、贵州等中国边地与中国更为接近。

日本和百年战争前的英国一样,长期以来对本岛是半心半意的,相反在潜意识里觉得大陆的土地是更广阔和具有扎实前途的。1906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写道:“我们必须摆脱岛国的局限性,成为一个拥有大陆的国家。”

英国历史上也曾深深卷入与大陆的战争,虽然这种战争的起源和意识与日本大有不同。但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和中日五十年战争(1895-1945)对于双方的意义,有许多可以类比的地方。在这两场战争中,节节败退、情势被动的大陆国家,最终都依靠逐步兴起的民族主义战胜了岛国,并完成国家的再统一。

历史证明,正如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行国一样,如果不被大陆国家以军事力量强行击败,已入侵的岛国势力是不会甘愿退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其本土资源一般都相对贫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战败往往却相反使岛国重新认识了本土的价值。

三、繁荣随战败而来

由于安全的地理位置及跨越大片水面投放兵力的难度,在历史上,岛国一般相对比较少遭受入侵——如果遭受入侵,一般也是遭受海洋文明势力的入侵,而比较少来自大陆。

英国在1066年之前屡次遭受罗马和北欧海盗的入侵,但1066年后的一千年内,只遭受过三次不成功的入侵: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拿破仑封锁、希特勒发动的空战。把日本和大陆分隔开的对马海峡是英吉利海峡的6倍宽,因而更加安全:1945年被美国占领是其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征服。

英国在1453年后,卷入大陆战争一般都出于均势观念,例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等都如此,目的在于阻止任何一个强国主宰大陆,它的这些目的每一次都达到了。但最后一次的二战,英国只能说是惨胜,其代价是逐步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后帝国开始崩溃)。

日本卷入大陆战争重要的有三次:668年白村江战败前的数百年朝鲜殖民、丰臣秀吉入侵朝鲜、1895-1945年的五十年中日战争。这三次战争,最后都以完全撤离告终。

入侵大陆,最重要的动因是政治和经济上的。然而卷入与大陆的争霸战争,尤其是以占领领土人口而非维持均势为目的的战争,往往最后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其中的原因,除了人口资源的劣势及其巨大消耗外,还有一点原因是这类战争往往破坏了岛国赖以生存的贸易基础。明清时代,台湾郑氏势力本来已经在东亚重建中国的海上霸权,并强行向来往的西班牙、荷兰船只征税,如果不卷入与大陆的战争,郑成功完全有可能征服南洋群岛,开创一个海上帝国。

一个让人略感啼笑皆非但却并不意外的结果是:岛国战败(事实证明这是脱离与大陆战争的唯一方式)后,其经济往往取得长足的进步。例如英国直到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后,才开始逐步走上一个海洋霸权的道路;日本668年白村江战败,开创辉煌的奈良时代,其情形与九百年后二战终结几乎一模一样。丰臣秀吉入侵大陆的战争失败后,继起的德川幕府也一度开创盛世,无论日本的人口数量还是文化自主的确立,都有巨变。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争取到了相对和平的环境(如上所说,岛国如不主动,一般比较少遭到入侵)、全力向外、努力吸取教训等等。由于其物质条件的脆弱性,岛国和游牧行国在遭受这种战败时,所承受的打击有时是毁灭性的(匈奴和突厥都曾战败西迁,从此在蒙古高原上绝迹),即使有海洋的保护,但其所受的震动是远大于大陆国家的(大陆国家往往可以承受长期战争),因此必定反思再三,教训不可谓不深。大概是由于战败的震荡,他们也在一段时间内改变了对大陆的单相思,对自己的小岛不再半心半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