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铁血之我看明朝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50:18
http://bbs.tiexue.net/post_2000194_1.html

【我看明朝·第一军团原创】刘邦VS朱元璋

文章提交者:退役新兵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在中国历史上,从一介平民成为九无至尊的也就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人了,现在不是实行竞争上岗制度么,两个人并列的说,恐怕两人也不同意,所以就由我持笔PK一下.

1.发家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刘邦的发家史是自己组建了一支很小规模的军队,按其性质来说也就是游击队,可以看到刘邦这个人并不是没有才能的,刘邦最终要的是魄力,他的魄力超过了他的才能,所以当人们提到刘邦才能的时候,更多的是说,他手下的人.

朱元璋的发家史就不想刘邦那样了,朱元璋是通过自己参加了红巾军,而慢慢的接近了首领的义女,凭借了政治混应,从而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朱元璋的能力也不逊色,更突出的是谋略.当帝王是不会在乎中间过程的崎岖和黑暗的,手段是没有人会介意的,注重的是结果,所以两个人在这一局平分秋色.

2.老婆对比

两个人的老婆,都是属于过气明星,现在电视上扮演过他们俩人的也不少,可是在史书上更多的是留下了吕后的笔墨,她的一生都是一个贤内助,他帮刘邦拉军队,帮刘邦可以说是不小,就拿白马刘邦被围困吧!要不是她的决断,可以说,刘邦就提前玩完.而后来在帮他杀功臣的方面更是成为了韩信的刽子手.这点我不多说了.

马后正史当中描写的不多,但是属于中国古典善良女性的角色.而野史对她的描写不少,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影视作品了.我个人认为,马后和吕后是两个极端的人,一个是奸邪,一个是善良,而人民更爱戴的是善良的皇后,至于政治家则更多青睐与吕后,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选取的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则都是帮助老公,做一个贤内助.所以依旧只能是平分秋色.

3.后代对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刘邦分封的诸王,而吕后则从中捞油水,但是后来却让中央集权得到了提升,这可能是和她的儿子少有关系吧!少有少的要担心.而后来证明,刘邦的子孙确实有了不起的.且不说政治家和战略家,居然还有文学家,淮南王编写的<淮南子>.

而朱元璋的子孙则很次了,保持了几代的先进,后来就落后了.而马后在这个方面则不操心,自己的儿子出生的早,有功劳,而且数量上占优势.这局明显是刘邦胜出.

4.能臣对比

在数量上刘邦的手下大多都是他的发小,也是靠的这来打天下,坐天下的.能臣大多是外来势力,除萧何.张良,韩信,周勃,陈平等.

而朱元璋的能臣则是清一色的外来派,没有是跟自己感情深厚的,所以杀起来也不含糊.在手下人的能力方面可以说是依然是刘邦胜出.

5.为子孙谋万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己开国了,而自己也不能坐多长时间,子孙来做,究竟能做多长时间?当然是汉朝了,而刘邦在这方面想到的却少,没有考虑到他老婆的成分,固然他知道他老婆不安分,必然危害国家,可是他对他手下的人的确是了解透彻了,所以把当为后世出力的陈平,周勃,草参等留了下来.

朱元璋虽然也考虑到为后世谋,可是他定的规矩却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了,自己考虑到的,却没有人来实践,反而成为了亡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由于子孙能力有限却把这耽误了.

这局两个人都想到了,却是料理深厚事不错,刘邦给儿子留人了,朱元璋也给孙子留了方孝儒,却是人算不如天算,总的来说对等.

6.相貌对比

两人都不是属于帅哥型的,却是属于魅力型的,如果没有魅力能把当时的"美女"追到手吗?这点两个人各自相同,不过说起来还是朱元璋稍微丑了些.

总的来说刘邦胜出,就如同强汉同大明的对比,很显而易见.而我想多说几句,历史总是会出现惊人的巧合,朱元璋是推翻了一个外来民族政权(当时的说话是外来民族),而却又被令一个外来民族政权推翻.朱元璋自己规定了不能用太监,结果子孙用起来都可勤快了.朱元璋虽然开创了一个国家,却失败在于自己考虑到的太少了,竟然出现了叔叔打侄子的闹剧,虽然刘邦的子孙也出现过,可由于刘邦安排巧妙,给子孙留下了能人,所以得以平息,而朱元璋则失败了.朱元璋的失败是他儿子朱棣导致的,等有空了在说说他这个"争气"的儿子吧!http://bbs.tiexue.net/post_2000194_1.html

【我看明朝·第一军团原创】刘邦VS朱元璋

文章提交者:退役新兵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在中国历史上,从一介平民成为九无至尊的也就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人了,现在不是实行竞争上岗制度么,两个人并列的说,恐怕两人也不同意,所以就由我持笔PK一下.

1.发家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刘邦的发家史是自己组建了一支很小规模的军队,按其性质来说也就是游击队,可以看到刘邦这个人并不是没有才能的,刘邦最终要的是魄力,他的魄力超过了他的才能,所以当人们提到刘邦才能的时候,更多的是说,他手下的人.

朱元璋的发家史就不想刘邦那样了,朱元璋是通过自己参加了红巾军,而慢慢的接近了首领的义女,凭借了政治混应,从而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朱元璋的能力也不逊色,更突出的是谋略.当帝王是不会在乎中间过程的崎岖和黑暗的,手段是没有人会介意的,注重的是结果,所以两个人在这一局平分秋色.

2.老婆对比

两个人的老婆,都是属于过气明星,现在电视上扮演过他们俩人的也不少,可是在史书上更多的是留下了吕后的笔墨,她的一生都是一个贤内助,他帮刘邦拉军队,帮刘邦可以说是不小,就拿白马刘邦被围困吧!要不是她的决断,可以说,刘邦就提前玩完.而后来在帮他杀功臣的方面更是成为了韩信的刽子手.这点我不多说了.

马后正史当中描写的不多,但是属于中国古典善良女性的角色.而野史对她的描写不少,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影视作品了.我个人认为,马后和吕后是两个极端的人,一个是奸邪,一个是善良,而人民更爱戴的是善良的皇后,至于政治家则更多青睐与吕后,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选取的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则都是帮助老公,做一个贤内助.所以依旧只能是平分秋色.

3.后代对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刘邦分封的诸王,而吕后则从中捞油水,但是后来却让中央集权得到了提升,这可能是和她的儿子少有关系吧!少有少的要担心.而后来证明,刘邦的子孙确实有了不起的.且不说政治家和战略家,居然还有文学家,淮南王编写的<淮南子>.

而朱元璋的子孙则很次了,保持了几代的先进,后来就落后了.而马后在这个方面则不操心,自己的儿子出生的早,有功劳,而且数量上占优势.这局明显是刘邦胜出.

4.能臣对比

在数量上刘邦的手下大多都是他的发小,也是靠的这来打天下,坐天下的.能臣大多是外来势力,除萧何.张良,韩信,周勃,陈平等.

而朱元璋的能臣则是清一色的外来派,没有是跟自己感情深厚的,所以杀起来也不含糊.在手下人的能力方面可以说是依然是刘邦胜出.

5.为子孙谋万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己开国了,而自己也不能坐多长时间,子孙来做,究竟能做多长时间?当然是汉朝了,而刘邦在这方面想到的却少,没有考虑到他老婆的成分,固然他知道他老婆不安分,必然危害国家,可是他对他手下的人的确是了解透彻了,所以把当为后世出力的陈平,周勃,草参等留了下来.

朱元璋虽然也考虑到为后世谋,可是他定的规矩却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了,自己考虑到的,却没有人来实践,反而成为了亡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由于子孙能力有限却把这耽误了.

这局两个人都想到了,却是料理深厚事不错,刘邦给儿子留人了,朱元璋也给孙子留了方孝儒,却是人算不如天算,总的来说对等.

6.相貌对比

两人都不是属于帅哥型的,却是属于魅力型的,如果没有魅力能把当时的"美女"追到手吗?这点两个人各自相同,不过说起来还是朱元璋稍微丑了些.

总的来说刘邦胜出,就如同强汉同大明的对比,很显而易见.而我想多说几句,历史总是会出现惊人的巧合,朱元璋是推翻了一个外来民族政权(当时的说话是外来民族),而却又被令一个外来民族政权推翻.朱元璋自己规定了不能用太监,结果子孙用起来都可勤快了.朱元璋虽然开创了一个国家,却失败在于自己考虑到的太少了,竟然出现了叔叔打侄子的闹剧,虽然刘邦的子孙也出现过,可由于刘邦安排巧妙,给子孙留下了能人,所以得以平息,而朱元璋则失败了.朱元璋的失败是他儿子朱棣导致的,等有空了在说说他这个"争气"的儿子吧!
[原创][我看明朝]国佐之才的名臣---于谦

文章提交者:niqingtao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北京,虽本已经到了夏日炎炎的时节,帝都却笼罩在深不可测的阴云中,充满了不安的气氛,一个多月以前,大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镇亲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西北去解决瓦剌部首领也先的侵扰,大明的子民都认为这次英勇的皇帝会带着子弟兵胜利的归来,但前方的一纸军报打破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军队被打垮皇帝被俘虏了,此时,在紫禁城的皇宫中,聚满了大明的臣子,他们默不吭声,几乎所有人都在思索刚刚由大臣徐王呈的南迁放弃帝都的建议。放弃帝都大明将在今后数十乃至数百年中元气无法恢复,那不放弃又何人能守那?一想到瓦剌也先的狰狞和他身后骁勇的铁骑,不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时一人突然出班,当着一脸愁容的太后及监国郕王,厉声斥责了徐王呈“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动摇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这一语有若惊雷打醒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是的,不能放弃!”仔细观瞧这人不是那个几乎被宦官冤枉而削职后为百姓力保的刚刚掉入京师的兵部左侍郎于谦么。

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于谦有见于当时的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请郕王调集各路援军马上开赴京师,很快使人心安定了下来。很快也先的大军席卷而来,兵临北京城下大有他的祖先成吉思汗当年荡平中原之势。可是,他面对的对手是于谦和严阵以待的大明军民,经过了五昼夜的激战,瓦剌军退了,北京安全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廷胜利以后,论功行赏,首推于谦但是他却诚心辞让把功劳分给将士,因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和百姓。很快,也先的信使来了,送上的信中透漏了要用英宗换取大量明朝土地并附带了多项的苛刻条件,于谦在是忠君还是维护国家利益进行艰难的抉择,最终他冒着被后世骂为乱臣贼子的危险选择了后者,要知道这在君为天的古代是需要怎样的勇气啊。也先见要挟不成很快英宗被放了回。

敌人虽然退了,政务却一点也不能松懈,于谦请求景帝屯兵居庸关以备不测,在京师隆重陈兵,设宴招待瓦刺朝贡人员。因此说到和议很难依靠,逐条进上安定边境的三个策略。请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墙准备防御。京兵分别隶属于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虽然各设有总兵。但不相统一,请求选择精锐十五万人,分为十营团操,从此开始了团营的制度。这是于谦在军事改革方面的创举,一直沿用到明末。于谦主持兵部面对地方的叛乱冷静沉着。湖广、贵州、广西、瑶、侗、苗、僚到处蜂起作乱,前后的军队征集调遣,都是于谦独自安排。当战事匆忙急迫,瞬息万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讲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机宜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同事和下属接受命令,彼此看着都感到惊骇佩服。号令严明。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切实责备。一张小字条送到万里外,没有不谨慎小心执行的。他才思的畅通敏捷,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在国事上事必躬亲,竭尽全力把每件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对待名利,他一向清心寡欲,这得到景帝乃至复辟后的英宗的认可。古人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慨叹来反映吏制的腐败,于谦却以国事为重,从未积攒家财,在被冤枉抄家时,兵卒们发现这位高官所拥有像样的东西只有皇帝赐与的兵器和蟒袍,这种高风亮节人格突显了一代名臣的风范。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能臣却没有得到善终。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英宗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人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皇帝的主意便拿定了。就这样一代名臣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可惜,可叹!

后来,石亨也被捕入狱,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总算恶有恶报。于谦之冤得以真相大白。成化初年,英宗将于冕赦免回来,他上疏申诉冤枉,得以恢复于谦的官职,赐祭,诰文里说:“当国家多难的时候,保卫社稷使没有危险,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这诰文在全国各地传颂。弘治二年,采纳了给事中孙需的意见,赠给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万历中,改谥为忠肃。杭州、河南、山西都是历代奉拜祭祀不止。

今天,在北京的在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于忠肃公祠”静静矗立在那,仿佛在那里告慰着这位如岳飞 文天祥一样的爱国的名臣。他的功绩虽见于明王朝,但他的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精神却永远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榜样。
[原创][我看明朝]浅谈郑和下西洋

文章提交者:adorecc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出生于公元1371年,本姓马,小字三保,由于朱棣赐“郑”姓,又将其提为内官监太监,因此也叫“三保太监”。由于父亲和祖父信仰***教,并且去朝拜过***教的圣地麦加,比较熟悉海外各国的情况,从小受到父亲熏陶的郑和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成为其心中永恒的记忆。

在明朝同云南的战争中,郑和作为俘虏给带到南京受阉成为宦官,后来给分到北平的燕王府服役。作为燕王亲信的他有机会能够广泛接触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并且通过个人不断的努力学习各类谋略,这一切都为日后的下西洋做好了铺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随着“靖难”之役的结束,朱棣当了皇帝,年号永乐。期间,国家比较强盛,政治比较清明,于是开始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访问。永乐三年六月,郑和使团第一次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先后访问了今天的越南、印尼、斯里兰卡等国。从公元1405到1433年的28年之间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对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这7次航行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下西洋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1、郑和下西洋揭开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序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往来,打破了东西方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2、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都是向当地传播文明,推广先进的技术。和后来的欧洲大航海不一样,郑和带去的是和平,而不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和侵略,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仁义价值观。3、航海促成了新的航线的开通,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哲学里面有个观点是这样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两个方面的,我们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它的好处,也不能忽视它的坏处。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初衷虽然也是隋炀帝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但运河的开通客观上也促进了漕运的发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管郑和下西洋的最初动机是宣扬明帝国的威名,为皇室成员购买大量的奢侈品,还是野史上所记载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客观上郑和下夕阳确实在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和平方面都发挥了其积极作用。

直到今天,郑和的威名依然在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其根据七下希望经历实际绘制的郑和航海图,仍然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

资治通鉴里面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去借鉴。郑和七下西洋在航海史上所创立的伟大壮举,同样值得我们后人去思考。我们要吸取其中好的经验教训,去掉其中由于历史局限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凭本人的浅薄知识是不能详尽说明的,只能在这里抛砖引玉,期待喜欢郑和的朋友能写出更好的大作。
[原创][我看明朝]宦官专权

文章提交者:adorecc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宦官制度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周灭商后把这一兽性的残酷制度带入中国,直到帝王制度的的消灭才消灭。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时代发生在东汉、唐、明三个朝代。

南宋时期,中国的封建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端,随着经济重心从北方的逐渐南移,宋代的经济成就已经处于封建时代的顶峰。到明朝的时候,封建社会包括封建制度已经处在走下坡路的阶段,不得以通过极端专制主义的行为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其中包括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等特务组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前代宦官专权的弊病,又立铁牌于宫门,铁牌上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还严禁宦官读书认字,交通外官,那时,宦官是无权可专的。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他夺取帝位时得到过宦官的支持,同时由于反对派的众多,宦官开始受到重用。到明朝中期,随着上层统治集团日渐腐朽,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去更多的使用皇权,于是一些已经获得皇室信任的宦官开始利用自己与皇帝朝夕相处的有利条件,对皇帝施加各种影响,甚至把皇帝变成自己的傀儡,形成宦官专权。

明朝的宦官专权起始于英宗时期,英宗年少骄纵荒淫,不问政事,大权逐渐旁落于专权的宦官王振之手。后来王振挟持英宗出战瓦剌兵败后,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杀死。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这也说明宦官专政从一开始就遭到正直朝臣和广大军民的痛恨和反对。

明代宦官利用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是其最大特点,洪武年间,朱元璋为巩固皇权,设立专门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永乐年间,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时期设立西厂,强化了特务组织。成化年间的大宦官汪直和正德年间的刘瑾都是权倾朝野。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大肆排除异己。虽然最终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下场,但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刘瑾被处死时,人们争相购买其肉用来吃掉,可见其罪大恶极,人民对其痛恶之深。明朝后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封建专制的皇权面临严重危机,腐败无能的明熹宗又重用宦官魏忠贤,终于把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专权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魏忠贤肆虐专政七年,使明末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速了明王朝的崩溃。

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无法根除的积弊,中国地主阶级发展到明朝,已进入没落、腐朽的历史阶段,更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来铲除这种积弊。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之凶,势力之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纵早自己的手中,他们只能依靠自身支持皇帝来获取权力。但是,有明一代,宦官用事最久,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也实属罕见。从永乐年间开始,宦官逐渐得势,从此一直到崇祯帝缢死在煤山,200多年来,宦官的活动都非常活跃,并亲自上演了一幕幕的荒诞剧。伴随着明朝灭亡,猖獗了200多年的明代宦官集团也终于土崩瓦解。
【我看明朝·第一军团原创】明朝的那些个昏君

文章提交者:退役新兵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朝的历史当中,有三大特产,一昏君临朝,二民族英雄,三太监当道。下面我就说说依个说一遍,希望看到我文章的,能对明朝有所初步的了解。今天就先说说昏君临朝。

昏君临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昏明参半----明英宗

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 从他的年号和在位时间就把他的人生分为了两个时期。而这前后的划分点也就是“土木堡之变”,这个事情类似与宋朝的“靖康之难”,如果把后者说成一个军事衰弱的象征的话,那么前者就完全是因为政治的腐败,当权者的昏庸所导致的。而明英宗这次被绑架,是由于一个叫王振的太监怂恿,御架亲征,率领的50万军队,结果被蒙古瓦剌部“万军中绑架敌人”,难道这是当时那个年代的“斩首”行动吗?他重用王振,也开启了明朝宦官专权的祸端。后来他居然踩的于谦和王文等人的人头复辟成功了,他在正德时期的确是个昏庸彻底的皇帝,而在天顺时期有所改变,政治上也有所作为。但是我认为,外在的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其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明英宗身上在合适不过了,他的江山更改过,而他的本性却没有更改,依然重用太监,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记吃不记打”。被绑架是因为过于宠信太监,而天顺时期依然如此。他在后期被很多人所赞赏,但是我认为,赞赏他是因为他知错就改,多用来鼓励当权者切不可“破罐子破摔”(不针对本军团罐子),借以说明自己是个人才,可以帮助当权者来重振朝纲。他的三大弊政:重用太监,开启了宦官专权;冤杀于谦,王文等人;土木堡之耻。他的三大善政: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有些说法说他功过相抵,但是我认为这是历史,而不是数学,数学可以做到约分,而历史的3∶3将永远定格。所以我给他的小标题是昏明参半,而其本质是一个昏君,却在后期遮掩了起来。

过渡昏王----明代宗

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他本无缘与帝王,可是却机缘巧合的做了皇帝7年,虽然他在当权的时期比较清明,但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是昏王。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得以充分的暴露,废除了太子朱见深,而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并且还上演了一出闹剧,就是他让太监去贿赂朝廷重臣。他和宋高宗一样的是心胸狭窄,没有去迎接原先的皇帝,而不同的是,宋高宗依旧是皇帝,子孙也一样,而他后来则恢复了他亲王的身份虽然其侄子给了他皇帝的称号,可从起心胸与明英宗相比却委实低了,明英宗可以释放建文帝的儿子,可见其心胸尚且比明代宗宽广,兄弟两人一个不如一个,所以我给明英宗的小标题为过渡昏王。

无限昏君----明宪宗

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他是一个被废除过的太子,是被叔叔废除的,而他后来通过其父的复辟成功,又被立为了太子。可是他却没有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权利,虽然其弥补其父的过失,给了叔叔君王的称号,让于谦得以昭雪其心胸可以说是宽广,可作为皇帝,国家的最高统帅,光凭心胸宽广是不够的。他重用外戚万安,重用太监。使太监监督军务,提督京营,并操纵官吏任免,致使宦官专权现象愈加严重。并置西厂,命太监汪直主持,屡兴大狱,残害忠良及无辜平民,加重民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赋予了太监新的权利:1.到军队去做领导,名义为监督,实际为指挥。2.京城城防守备区司令.3.组织部部长。4.重开特务特权机构西厂。可以说他是为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可是他的举措却是失败的,没有考虑到个人因素,从而导致了太监专权现象的加重。宪宗专宠万贵妃,挥霍无度,万贵妃比他大17岁,他幼年的缺少母爱,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发生,从而可以看出把个人感情凌驾于国家之上,其不失为一个昏君,我准备给他的小标题为无宪昏君,可是考虑到既然都无宪了何必要把宪字加进去,所以取其谐音为无限昏君,他加深了明朝政治的腐败,加快了明朝灭亡。为什么说是他加快了灭亡的速度,因为当时社会阶级矛盾激烈,爆发了有荆(今湖北荆沙市)、襄(今湖北襄樊市)流民起义,后爆发了广西瑶民起义,反政府武装的出现,也可以说是给了李自成等人一个范本吧!让其对民众的鼓舞其不小的作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间歇昏君----明孝宗

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他是一个好皇帝,他是唯一一个实行了一夫一妻制度的皇帝,如果按今天角度去审视他,他不失为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这可能也和他父亲有关系吧!他父亲只宠信万贵妃,所以导致了他成为了接班人,而他对万贵妃也很宽容,种种行径,和孝字相匹配。而他则避免了万贵妃那样的时间重演,可是没有避免外戚势力的扩大,重用过宦官李广,迷信过,但是后来都改过了,可以说他是个间歇昏君吧!好一阵,坏一阵的,不过在他好的时候确实不错,所以历史上成为“弘治中兴”,但是其先人的昏庸虽然在他在得以暂时的修改,而他却埋下了农民运动运动的种子。许多史学家都认为这是回光返照的现象,已经濒临灭亡了,却在他在得以缓和,他由于身体一直不好,所以没有彻底挽救大明朝,而明朝失去了他,在灭亡面前已经没有了屏障可以躲避。

纣式昏君----明武宗

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从他的在位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他的在位时间不长,而他的死不像其父一样由于身体病弱,而是因为荒淫无度。他虽然继承了他父亲的聪明,可是他是在温室当中成长起来的花,怎么能禁受的了明朝这个沼泽呢? 没有竞争对手,他父亲就两个儿子,他是长子,幼子还夭折。如果其父亲能多活些年,多给这个孩子一些辅导等工作,那么他会沿袭他父亲的优点,但是他却相反,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昏君。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在和朝廷重臣的对抗中取胜。更加重了明朝宦官专权,可以说这个一的顶峰时期!有刘瑾,张永等。年纪轻轻的失去了父亲,没有了父亲的照顾,本来可以受到其他长辈的照顾,可是他是皇帝,也就注定了他不听任何人的话,惟我独尊,而太监则投其所好,把他向坏的方面引导,同时也把明朝的灭亡列入了倒计时阶段。在明武宗时期的荒唐事不少,他好美色,所以刘瑾为他设立了豹房,专供其享乐,我觉得这和纣王说设立的鹿台没有区别,而两人相似的地方也不少,好武功,且聪明,宠美色。纣王本身武功就很好,而明武宗则是喜欢,而并没有多大的建树,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蒙古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兵马南下,武宗大喜,调集五、六万兵马亲征。双方数日内激战,武宗与士兵同吃同住,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最后,蒙古小王子被迫撤兵,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明史》记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武宗亲手杀敌一人。武宗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后加封朱寿为“镇国公”。这是他的一次胜利。而更荒唐的则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明武宗由于没有亲自俘虏他,而把他放了,自己在抓住,过了把“斩首”行动的瘾。可见其有多么的荒唐。而两人的聪明都是认可的,如果不聪明如何能做帝王的宝座。宠美色,都不分彼此,一个是妲己,一是个刘氏。都把纣王当作亡国之君的象征,而明武宗虽然与他相似,但是侥幸的没做亡国之君,在豹房死了。由于他与纣王的相似,所以把他的小标题定为了纣式昏君。

侥幸昏君----明世宗

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这又是一个侥幸登上大宝的人,因为明武宗没有子嗣,所以由他来担任,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他就干了件事,就是要给他父亲追封帝王,母亲为皇后。大臣们可不行,什么事都可以,这可是纲常,不得违背,后来还是当权者得到了胜利,从而也在朝中得到了一些威望吧!前面说到过,昏君有很多都是以为性格当中有许多不良因素所导致,明世宗便是如此,他性格固执、多疑、暴戾,一个方面举一个例子,固执不多说,从礼仪之争就可以看到。在他登基的时候,因为御袍太长,他屡次俯下身子看,很不惬意。这时首揆杨新都说:“这是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世宗这才高兴起来。还有一次在乙丑年会试,第一题为“绥之斯来”二句,下文是“其死也哀”,世宗见了很生气,第三题《孟子》又有两个“夷”字,当时朝廷深受蒙古兵进犯之苦,世宗最讨厌看见“夷”字。于是龙颜大怒,差点把出题的人杀了。此后大臣们上奏时遇到不得不写“夷”、“狄”的情况只好将字写得蚂蚁一般小,意思是尊中国卑外夷。 这个例子很好,前半段说了他的多疑,后半段则利用多疑和暴戾的交叉写出了这个昏庸的皇帝。虽然他初期整吏治,诛奸臣,可是后来却由他把吏治推向了黑暗,培养了严嵩这个大奸臣。他喜好老道之术,而严嵩由很擅长写那类型的文章。而官吏和以前相比之下有了严嵩这么把“保护伞”更是胆大妄为。皇帝不上朝,全由严嵩一人把持,国家能兴旺吗?贪墨军饷直接影响到了军队的战斗力,当时边患严重南方有倭寇,北方有胡虏。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在嘉靖二十九年甚至兵临北京,就是没有上演明英宗的悲剧,这点是侥幸的,他的一生多是侥幸的,侥幸的成为了皇帝,侥幸的成为了昏君。侥幸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了还不止一次,宫女暗杀他,居然让他死里逃生,可见这个侥幸的昏君有多么的侥幸。很多史学家都推测他是吃药吃死的,而他的药类似与壮阳药,服用后精神亢奋,脾气暴躁,死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淫昏之君----明穆宗

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有的人说他是明朝少有的可圈点的皇帝,的确我不否认他的政绩,用人不疑,所以他朝臣帮他料理朝政,以高拱为首的内阁替他办事。而他则有了许多空余的时间,用来干什么?野史上讲,穆宗皇帝这人特别的好色,服用大量的春药,每天要数名美女陪伴,并且因为服用春药,阳具常常三天不倒。隆庆帝在宫中的用品从小到茶杯,大到龙床,全部刻上了男女欢爱的雕塑和彩绘。由于不上朝,隆庆帝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去享乐,对于隆庆帝的纵情声色,犬马歌舞,很多大臣如高拱等都曾上书进谏,穆宗闻言总是很温和的说,国事有先生我就放心了,家事就不劳先生费心了。由于纵欲过度,外加长期服食春药,就死了。野史的话不可全信,但是至少可以反映一个方面的事物,他的确用人不疑,但是对于建议不一定采纳,并且置国家与不顾,纵己私欲,这便是昏君的共同点,而他淫为主,毕竟他本人料理国事的时间少,以纵欲为生活的主基调,所以他的昏庸则在后面了,淫昏之君他当之无愧。

无能昏君----明神宗

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他在位的时间可不短,但是不上朝的时间也一样不短,在深宫当中不问朝政近30年。前期是因为有张居正,后来张居正死了,他就开始了不问朝政的时光。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他和明宪宗有个相似的地方,就是给了太监很大的权利,万历二十四年起 ,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矿监税使,到全国各地开矿征商,疯狂掠夺,不断激起农民起义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反抗。就等同于现在的各个经济发达省份的中央特派员,而且专抓矿产资源,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恶化,并且从“文攻”到“武斗”。而且这个时候努尔哈赤于四十六年攻占抚顺,挑起后金与明之间的战争,除了阶级矛盾外又新加了民族矛盾,但是就在他不理朝政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平定国内叛乱和援助朝鲜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胜利,我觉得这是人民的胜利,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胜利。并且兵败于萨尔浒,我假想,如果这个时候当权者是明武宗的话,那么他就成为了后金军队“斩首”行动的战利品了,可惜不是。在大明与后金的战争中,神宗 3 次下诏增派辽饷,他在深宫当中,根本不了解朝政,也不了解民生,却凭借其主观意愿强加给百姓,这样的君主,除了昏庸之外,还有就是无能,没有任何本事,所以对他的小标题是无能昏君。在阶级和民族两个不可调节的矛盾下,明朝开始摇摇欲坠了。《明史》神宗的本纪结尾言:“明之亡,亡于神宗。”这点我认为还是客观的。

短命昏君----明光宗

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他所在位的28天就发生了“红丸案”而并称为明宫三大疑案都于他有关。一般来说,皇权越是艰苦得来的,约是珍惜,而他就是这种。他改革了前朝的一些弊政,但是得来不易的权利更是他挥霍的根本,他每日回到后宫便沉于酒色,纵欲淫乐,本来前朝所遗留的问题就多,这便导致了他身体迅速下降,而后来居然吃了红药丸死了。所以他是一个短命的昏君,但是他昏的不彻底,没有让是去证明,但是据我的推断,他前期虽然勤政,但是却沉溺于酒色,最后便和其父亲一样,不问朝政,在后宫喝酒玩女人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贪玩昏君----明熹宗

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这大家都不陌生,宠信魏忠贤。孩子当皇帝,难免好玩,但是这点却被阉党所利用,并且开始把持朝政。他只知道去做他的木匠活,而朝政则被魏忠贤一人控制,并且诛杀东林党,魏忠贤一人自编自导了社会矛盾激化,失去领土。而把策划人则写上了这个孩子皇帝,可以说他,不是个皇帝的话,绝对是个好木匠,而他是皇帝,却是个不合格的皇帝,是个昏君,因为他把国家放在了个人之后,如果是因为他的年少贪玩的话,那么就给他贪玩昏君做标题吧!并且他在位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忧是山东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王二之起义,而外患则是后金的扰边吞土。

无奈昏君----明思宗

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如果他和别的皇帝互换一下的话,他就不会是昏君了,可是在明朝即将灭亡的时候,他的性格导致了他冤杀袁崇焕,重用太监宦官。他推翻了一个宦官阶层,却又树立了一个新的宦官阶层。他最不该最不该就是杀了袁崇焕,也正是因为这点,他成为了昏君,一个最无奈的昏君。我个人想为他说几句好话,他有魄力,在杀阉党的时候表现了出来,那是几乎超人的胆略,从而把魏忠贤这颗大树连根拔起。面对国破人亡的局面不选择逃避,选择了自杀,不受侮辱,把自己的傲气在死的时候发挥了出来,可是就是因为他前面那些祖先留下的烂摊子,导致了他成了一个最无奈的昏君。

总结

昏君有的是因为性格造就的,这是属于先天性的昏君;而有的则是环境再就的,这是属于后天性的昏君。而其本质都是把国家大事放在了个人私事的后面,而各有各的不同,演绎了明朝这个历史上昏君最多朝代,这么一个闹剧。16个皇帝就有11个在不同程度是属于昏君的范畴,比例为68.75%,数字也许能反映的比文字更贴切些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创][我看明朝]明朝的疆域究竟有多大

文章提交者:老军士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朝的疆域面积近些年在网上争议不断。有的文章引用台湾李傲的看法,认为明朝(至少是明朝末期)的疆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有的文章却说明朝的疆域比清朝的还要大。那么,明朝的疆域究竟有多大呢?




一.明朝前期的疆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先,我们引用国内公开发行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明朝宣德八年(1443年)疆域图,看一下明朝前期的疆域。






图一.明宣德八年疆域图




由图可以看出,明朝前期疆域包括下列现已不属于我国的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缅甸的约一半,不丹,锡金,克什米尔地区的1/2。

但明朝前期疆域不包括大部分新疆(近四分之三)、近一半内蒙古地区,也不包括台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按此疆域图计算,明朝前期疆域面积大约是1100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明朝的这些疆域中,地域面积最大的我国东北及现俄罗斯远东地区,青藏地区(包括不丹,克什米尔等),新疆哈密地区,都是羁縻统治区。分属于奴尔干都司、乌斯藏都司、西番五王驻地和哈密卫等。所谓羁縻统治区,就是明朝中央政府不设正式的行政管理机构,委任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这些区域。

明朝的正式行政区只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两京即京师(北京)、南京,十三个布政使司是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大概李傲等人说的明朝350万平方公里疆域就是指这一部分吧。




二. 明朝后期的疆域

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开始,明朝东北羁縻地区(包括现今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就与明朝脱幅了。另外,内蒙、新疆哈密地区、青海和甘肃部分地区、缅甸的许多地方也早已不属于明朝。所以,此时明朝的疆域大约是不到570万平方公里(本人估算)。




三.如何看待明朝的羁縻地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羁縻统治,是我国自唐朝以来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统治方式。羁縻区不同于藩属国,也不是正式行政区。中央政权通过委任当地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对这一地区实施统治。中央政权在羁縻地区没有行政机构,也不驻军。

当中央政权国力衰弱、鞭长莫及,或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反叛时,羁縻地区便不再属于中央政权。外部势力的争夺,也是羁縻地区变化的一个因素。对于那些地广人稀的羁縻地区,其疆界往往是模糊的,是随着当地少数民族的迁徙、变化以及外部势力的争夺而变化的,是不稳定的。明朝对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统治就属于这种模糊状态。

明朝只在辽东地区直接驻军,以控制东北。在西藏地区,连清朝设立的驻藏大臣那样的代表性机构都没有。




四.明朝疆域继承自元朝

明朝对西藏、东北地区的统治实际是继承自元朝。

因北元残余势力拒不投降,明朝对付蒙古游牧政权又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明朝疆域不包括元朝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五.我国东北地区是满清入关带来的陪嫁吗?

有人说,东北原来不属于明朝,是满清入主中原给中国带来的陪嫁。这种说法不对!明朝前期在打败、招降了元太师哈纳出后,继承了元朝在东北的领土(包括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约200年间,东北一直是明朝的疆域,努尔哈赤父祖及其本人都是明朝任命的官吏。东北是在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才与明朝脱幅的。




六.贝加尔湖地区是明朝疆域吗?

从上面的明朝前期疆域图看,贝加尔湖不在明朝疆域内。但网上有文章说,在永乐朝,贝加尔湖地区的布里亚特蒙古部落属于奴尔干都司管辖,所以,那时候西伯利亚勒那河以东地区都是明朝疆域。如果按那时的地域算明朝国土面积,应该在1200万平方公里以上。

这种说法我们姑且听之。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便贝加尔湖地区曾经属于奴尔干都司管辖,它也不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而是通过当地少数民族部族首领管理,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七.如何看待明永乐朝对越南的统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朝建文帝时,越南发生宫廷政变,胡姓大臣杀死越南国王,篡位称王,后来又杀死了明永乐帝送回的王位继承人。而原越南国王是明朝册封的,明朝认为越南新王是犯上作乱,谋逆,于是发兵攻入越南。明军平定越南篡位新君后,因原国王家族已被篡位者杀光,无人可立为国王,索性将越南划入明朝版图。但由于治理越南的明朝官员管理无方、横征暴敛,大失民心,越南人民的起义此起彼伏,最后明朝政府在政治上无法立足,军事上没有取胜希望的情况下,被迫在宣德年间退出越南。

我们大可不必为越南的得而复失而懊恼。越南自五代十国时期独立后,到明初已经自立了几百年,对中原王朝已无向心力。再加上明朝政府管理失败,丢掉越南也在情理之中。

明朝对越作战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起码维护了明朝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打败了明朝的越南新君马上对明朝称臣纳贡,以接受明皇帝的册封,作为其合法统治越南的授权书。
[原创][我看明朝]浅谈明朝经济发展

文章提交者:niqingtao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时提到明朝,大多只是从政治军事角度来描述这个300年王朝的历史,而在经济上只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来一笔代过,其实明朝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它自己独立发展的脉络的。在本文中我只是很肤浅的介绍几个问题,不足请大家原谅。




“重农抑商”与“大明宝钞”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一位披着破烂袈裟的青年和尚溶入了红巾起义的洪流中。后来他成了一只军队的首领,经过了艰苦的南征北战,击败了各方势力并终于把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建立了明朝。那位青年和尚就是朱元璋。后世称其为明太祖。他所接受的天下,与历来改朝换代的时期相似,刚刚经历战争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有见于此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垦荒,进行屯田,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然而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则,使得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制。另外明朝推行的严厉的海禁政策,使得产生了大规模的走私贸易和海盗行为,为倭寇的进犯埋下了祸根,明朝整个货币体系以白银为主。这与明朝纸币“大明宝钞”的流通失败有很关系,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低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第二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以失败告终。 纸币发行的失败变相的抑制了商业的发展,金银等贵金属货币在携带,安全性上大打折扣了,同时国家因为害怕贵金属流失动摇国本毕定会限制商贸活动 ,商业的发展受阻实际就延缓了东西方通过商贸上往来所进行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发展刚刚产生的不均衡性没有抓住因为元朝的灭亡这个契机而得到大踏步的缓解是十分可惜的。




张居正与“一条鞭法”




众所周知从明朝存在开始,特别是中期的明嘉靖、万历朝基本就没有停歇与周遍民族的摩擦和战争,连年的战争及统治集团的腐化,使得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经济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嘉靖九年(1530),一个新的赋役制度,由张居正提出,并得到了嘉靖的肯定,颁布推行全国加以实施。这个制度初名条编。后因为编又作鞭,就被叫作“一条鞭法”了。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一条鞭法的实行,在役银编征方面打破了过去的里甲界限,改为以州县为基本单位,将一州县役银均派于该州县之丁粮。编征时并考虑民户的土地财产及劳动力状况,役银由户丁的摊入地亩的比例可以归纳为3类:1.以丁为主,以田为辅,以州县为单位,将役银中的小部分摊入地亩,户丁仍承担大部分役银。2.按丁田平均分摊役银,即将州县役银的一半摊入地亩,另一半由户丁承担。3.以田为主,以丁为辅,即将州县役银中的大部分摊入地亩,其余小部分由户丁承担。实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由户丁负担的部分缩小,摊派于田亩的部分增大,国家增派的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地的性质。张居正可谓明朝的第一良相,他这条制度缓解了劳动人民的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在其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已经实属难能可贵了。




小结




在我们关注明朝覆灭的原因时,我们大多注意到了清朝的强悍,农民起义及明朝政府的腐败上来,但是我们长期忽略的一点确是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开始到最后都是处于经济困扰中的国家,哪怕是在其强大的时期,也没有能够充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超负荷的保持着庞大数量的军队固然是其政府开支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但其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继承来的“重农抑商”这个不和时宜的方针产生的影响确是不可估量的。东西方在经济上的思维差别在这个时期显现了。就在中国的封建的统治阶层疯狂的吞噬着“农业社会”的终极财富土地,弄的人民民不聊生时,在西方同样的一群贪婪的人却在打算着,走出去,推销自己的宗教和商品顺带着掠夺一切可以看到的实惠东西。最终这个东方的强国没有通过自己庞大的军队来保住自己,他被自己的子民所推翻,因为他的子民已经不能忍受他的贪婪,新的经济模式的萌芽刚刚艰辛的抽出嫩芽就被无情的摧毁了,而几乎在同时西方各国却开创了他们自己梦幻般的航海世纪开始对世界财富的追求。
[原创][我看明朝]浅议明朝内阁制

文章提交者:七彩蚂蝗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在大明帝国近300年统治期间,创建了许多制度,“内阁制”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项。

大明帝国创建初期,为了巩固政权,洪武帝废除了宰相,把宰相的权力收归自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上分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等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样就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能力等因素,皇帝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六部百司的政务,因此,在永乐帝期间,内阁制就应运而生,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所担任的官员其官阶比较低,权力也很有限。但从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到了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经过大明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阁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明朝分内廷、外廷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完全对称。外廷有内阁,内廷有司礼监,外廷有三法司,内廷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

其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这样就形成了决策权归皇帝,议政权归内阁,行政权归六部的权力平衡局面。

在内阁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权力平衡这一主线,而且君主和臣属自觉不自觉地逐渐把内阁塑造成了实际上代替宰相的机构,但又和以往宰相不同,内阁在制度上始终没有监督六部百司执行皇帝诏令的权力。其最大特点:

内阁拥有“票拟”之权。也就是代皇帝草拟各种文书,以及批答六部、百司各类政务奏请的文书。它可以是先与皇帝共同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草拟成文字,也可以是内阁先拟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呈送皇帝审批。其结果便是:表面上宰相废去,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和限制。同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其做法是:各类文书全归口于内阁票拟,疑难者由皇帝召阁臣一起商议决定;但必要时皇帝也可在禁中主动提出自己关干政事和用人的意见,通过手诏、中旨(或宦官传口谕)下内阁票拟。对于这类手诏等,内阁可以奉行,也可以拒绝,全都合法。这就使内阁在限制皇帝滥下诏令的斗争中,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而且内阁在大明从形成到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在中期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制度惯例,即在这种制度惯例下,内阁成员不是皇帝直接可能任命的,而是必须经过推选,不经过推选的内阁没有合法性。这样就保证了内阁成员的稳定,也直接增加了文官集团对抗皇权的筹码,这也是大明内阁制的一大特点。在明代,表面上废去宰相,君主独断专行更加厉害,实际上发展的结果是,君主行使权力时在制度上受到的限制比过去更大,想要独断专行的困难更多了。在明代,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经常不得不向内阁低声下气,甚至发生向内阁成员行贿的千古奇谈,而且还常常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终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就不足为怪了。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连当时的利玛窦曾这样评价内阁的作用:

“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得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从前面所述应该已经很明显,而且下面还要说的更清楚,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有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否则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大其权力。当然皇帝可以对和他家族有关的人进行赏赐,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但这笔赏赐不能列为公家赠款,皇帝所做的赠礼也不能从公款中提取。”

  几年前,当今皇上想册立他的次子而不是长子为储君,因为这个幼子受到他和皇后的宠爱,这一更易违反了国法,皇上收到了大量指责他的陈情书,……最后皇上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在大臣们以集体辞职为威胁的条件下,不得不表示在立储这件事情上改变了主意。”选取《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六章《中国的政府机构》

在中央政权高度集中及王权高度专权的明代,能产生内阁制这一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体制,无疑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由于本人的知识有限,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很是肤浅,非常欢迎各位战友发表高见。
[原创][我看明朝]浅议明朝的行政体制的变革和法律制度的建设

文章提交者:雨洹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一个社会机制的建成,必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体制和法律制度来构建,这样的一个机制便成为了有血有肉的统一整体,行政体制的设定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便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维系的客观要件,纵观中国历史泱泱数千年来,这两个客观要件都无疑成为每个统治者所遵循的亘古不变的守则。

自周以来,行政体制和法律法令的建设就已经开始了,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一步步趋于成熟,一步步走向鼎盛,唐朝更是把这两个要素提到了历史的巅峰,行政机构设置的全面,法律制度的详细程度,更是影响到了以后数超数代,明朝更是不例外,明朝太祖朱元璋更是把这两个要素运用的游刃有余,从而为日后中国的行政机构设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从明太祖朱元璋举旗起义,到定都南京,在到统一中华,都说明了元朝末期社会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表现出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行政体制的衰弱,一个是社会法律制度的缺失。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所说得那样:元朝是“朝廷闇弱,威福下移。”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纲纪废驰,有法不依,造成官吏腐化,才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农民起义一击而溃。明太祖朱元璋结合了前朝政治体制的弊端和历史经验后,在统一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首先摒弃了元朝的种种行政体制设置的不合理,而沿袭唐朝行政机构设置,组成了明朝特有的内阁六部制,并且废除了丞相制度,这样的设定,使其权力更加集中,从而也消除了相权和君权的矛盾。有助于封建社会的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统揽大权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迫使各级官员更加有效的进行遵旨行事,还设定了厂、卫等特务机构,这种特务机构的设置,从下级到上级,从芝麻绿豆的官员到国之重臣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统治和管理,虽然这种特务机构的设置在明朝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监管作用,也确实提高了一些效率,但是这种机构所带来的弊端也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说它是致使明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但是总体来看这样的行政体制设定她给统治者带来的便利可见一斑,一个国家的成立,一个朝代的建立,必然会吸取一些历史经验教训,然而明朝统治者在进行改革和建立机构时,进行了一种科学的分配方式和创新的结构模式,虽然这种设定方式仿拟了唐朝和借鉴了一些元朝的体制,但是明朝统治者并没有完全照搬下来,变革为内阁制和六部制,六部的设定上更加权责分明,也使的在进行治理国家事务时,更加全面,明朝这种建制,促使了皇权的集中性,也使的六部事务能够顺利经过内阁的审议,通报最高统治者,这样使得内阁成员直接受命于皇帝一人,减少了皇帝权力的分散。再加上明朝设立的府、部、院、寺制度更加使权力集中,而特务机构的参与性,使得当时明朝的朝廷机器运转的更加流畅。

明朝的这种行政机构设置对后来的清朝也影响深远,也可以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奇葩,使得明朝统治时间更加长远,起到了稳固江山的卓越作用,而这只是一个方面,法律制度的建立更是把中国法制史推到了一个历史新高。

明朝在建朝初期就确立了这样的立法思想,就是“重典治国”,这是非常残忍和残酷的,明初时期刑罚非常残酷,直到洪武三十年(1397)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他要求以“务合中正”为原则,所修的明律要“传之万世”。因此,洪武三十年制定的《大明律》比唐宋法律苛重,但比明初的律令、条例还是轻的多。随后有相继编纂发布了《大明诰》、《问刑条例》、《明会典》等等的法律法令,法律制度的建设也日趋完善,在民事法律类和经济法律类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明朝沿袭《唐律》的五刑制度,以笞、杖、徒、流、死为法定刑,但是徒、流军附加杖责。这种刑罚来进行统治,封建社会的刑罚残酷刑是非常严厉的,朱元璋尤其对贪官污吏更是严厉之极,尤其廷杖刑罚的设定,对朝臣的责罚更是残忍,在明朝历史上就有因为廷杖一百四十六人,打死十五人的事情,这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闻的。这些法律法令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也时封建统治的特点之一。“重典治国”这种法律理念在治理国家上应该是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有效作用。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明朝,无论从它的社会体制建设还是在法律制度建设上都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历史朝代,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下,明朝的这些建设和发展也是有效管理的一种最佳的方式,但是毕竟历史具有客观性,明朝的灭亡也在于它所设立的行政体制带来的后果,是值得深思的,明朝在其辉煌的276年的统治时间中,正真辉煌的时期有多少哪?大多数皇帝昏庸无能,这也许就是制度建设的在完善,没有一个能君去运用它,最终还是走向灭亡之路的!

希望大家多多谅解,可能我的文章有些问题比较片面,也比较平庸,还希望大家能够多多鼓励和支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雅正。

雨洹于2007年5月23日铁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创]中国历史上最值得现在借鉴的朝代[我看明朝]

文章提交者:大口径主炮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朝作为紧接元朝的一个朝代,它不仅恢复了汉民族的统治,更重要的是恢复了千百年来汉文化的统治。同时,它也继承了元朝辽阔的疆域,并在中后期形成多民族以及众多的人口。




明朝的主要成就,是保证了华夏文明从蒙元的破坏中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他保证了一个健康社会的生存和迅速发展,这一点,是后来满清都没有做到的。蒙元留下来的是一片废墟,中国北方被杀的千里无人烟。华夏文明的精华大部分都处在丧失的危机中,明代能够从一个很低的起点恢复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和明政权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明朝迁都北京后,削除藩王势力,进一步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推行屯垦和移民政策,征收的粮食和布帛都达到很高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明朝廷与国内各少数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加强了。明朝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设有地方官司,还在今西藏、青海地区设立了行政机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朝军事力量很强,远远强于蒙古。和蒙古打战,胜多负少。至于皇帝被俘虏,那不过是一个宦官乱来造成的。并不能说明明朝军事力量差。明没有打出去,主要是因为汉族打仗的方式开销太大。因为后勤不能靠掠夺,又不屠杀平民。在加上火器还不成熟,没有抵消马匹的优势。




明朝的政府应该说是一个开明的政府,在内政上,它不在一味的重农轻商,而是鼓励商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文化上也很开放,不仅允许诸子百家,而且善于接纳外来文化。郑和出航南洋群岛及印度洋一带,航程远至非洲东岸的红海和麦加。这一航海纪录,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和达·伽马到达好望角要早半个多世纪。 这一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能可贵的。




从当时的政治体制看,明朝都有很多现在可以借鉴之处。




第一,监察制度

明朝的检查制度非常严格而且完善。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涉及到国家政务的决策与实施、官吏的任免与黜陟、刑狱的审决等方面。最重要的是,这一整套系统直接对最高权力机构——皇帝负责,完全不受被监察对象的节制或影响。监察机构加强对各级官僚机构全面的行政监督,包括朝廷行政决策、各级行政衙门的执行情况,纠劾各级官员的失职和非法行为,保障了行政机构职能的正常发挥,对于惩治朝廷的不法官员,整肃纪纲,澄清吏治有很大作用,有利于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这一点是当今社会制度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二,崇尚理学

这是法制社会的雏形。

明朝建立初期,出于加强大一统封建皇朝统治的需要,理学,主要是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奉为安邦治国的圣典,成为官方的哲学。

《四书五经》被重新修订编撰然后固定下来,为天下文人乃至百姓的治世或处世经典。

现代社会中是不是可以再次引入这些经典思想以改善社会风气呢?我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不是全般照抄、奉若经典,但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辅助应该是会有积极作用的。如果那样,“人心不古”这个词恐怕就不多见了。




第三,教育体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先搬来点资料看看:

明代教育可以分为民间教育和官方教育两个不同层次。民间教育是官方教育的基础,官方教育则是民间教育的准则。 一个人从幼时的启蒙教育开始,便在为日后进入官方学校作准备。进入学校以后,则要为日后的科举考试作准备。因此,他所学习的内容,也便限定在了官方规定的文化范围之中。但是,民间教育与官方教育又毕竟有所不同,民间教育不像官方教育那样有着比较严格的制度,如私塾、家馆、义学、族学等等,可以有各种形式,也可以比较随意地设立。官方教育则具有一套完整的体制和制度,而且它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各级学校。

在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体制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书院。书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虽然属于民间教育范围,却必须有官方的认可。它不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而是一种高层次的、属于学术传播探讨性的教育。

因此,民间教育、官方教育和书院教育构成了明代多层次相关联的教育体系,明代的各种文化现象,几乎都与这种教育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以上,现炒现卖。欢迎拍砖讨论
[原创][我看明朝]自古兴衰事 有时不由人

文章提交者:光阴矢の如し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看了几篇网友关于明朝的文章,有点感觉闭关自守不只是曾经,当今的中国人,所谓的开放的中国人,在评价历史的时候有时比历史还要局限。本人对明朝历史不很了解,但是也知道,明朝大背景是世界地理大发现,这就意味着明朝不在是相对孤立的政权,而是处在一个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时代。那么我们在去分析明朝,怎么还可以以一个绝对孤立的视角去把他只现于自己和周围民族的地域中去评价他的功过是非呢?所以小可斗胆谈谈外部因素对明朝的影响,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给予客观的指正。







航海-光荣未成就梦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既然说到地理大发现就不得不提到大航海,就不得不提到“三保太监”郑和,所谓大航海时代貌似是日本人的称呼方式,大航海时代就是地理大发现时期(当然地理大发现这一说法本身就有问题,典型的西方式思维,在此我不过多冗论,只当概念引用),这一时期的开端最早可追溯的历史应该是1415年葡萄牙人攻占北非与西非交接点上的穆斯林的堡垒修达直到1498年由达·迦马最后完成了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路这一阶段,当然1492哥伦布的航行也是一个重要标志,而真正意义上的航海是以葡萄牙亨利王子沿非洲西岸探索为代表,无论怎样算都比郑和晚40年以上,当然只是早40年什么也代表不了那我们试举几例看看郑和的西洋之行




·航海技术

1天文航海技术

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 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2地文航海技术

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装备

郑和船队中装备了先进的兵器;如碗口铣,一种可灵活操作的火炮;喷筒,用于水战、攻城池用的。在一些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些,水陆通用的。出现了新兵器“赛星飞”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水雷雏形的记载。

同时为了便于联系船队配有交通艇、音响信号、旗帜等装备。史书记载,船队“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虞。”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数量

每次出使都在200多艘。大船“宝船”数量都在40以上——60多之间,而西方航海时哥伦布3—17艘;达加马4艘;麦哲伦5艘。

·种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些学者根据文献如《龙江船厂志》、《武备志》、《西洋记》、碑刻等记载结合郑和航海的需要进行研究,认为郑和下西洋的船最少有7种,包括:宝船、马船、战船、座船(战座船)、粮船、水船等。宝船——帅船,取宝之船。马船——快速的综合补给船,搭载中层官员、军需品、各国朝贡的动物,并能作战。战船——护航用,吨位小,机动灵活,配有火器和战斗员,保障整个船队航行安全。座船——用于船队防海盗袭击和执行两栖作战。粮船——装载粮食和副食品。水船——储存运载淡水。在当时世界的航海,都没有此船,配置专用的水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说明造船技术的先进和航海能力。




虽然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评价褒贬不一,中国历史学家对其功绩举出不下百条在这里不展开叙述,专家们有更精彩的论述,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却从一些历史背景等出发对其贡献提质疑,但却没人怀疑当时中国在航海领域在世界上处于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正是这样光荣的风帆没有承载中国人海上霸权的梦想,现在想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1.目的脱离现实:作为永乐浩大的“盛世工程”之一,郑和的航行难免逃脱政治上的面子工程,而不是中国海上霸权的梦想,中国皇帝故步自封,自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富庶自足,根本无须对外抢夺地盘和控制贸易。对于遥远的蛮夷们,中国根本没有必要派遣军队去占领控制他们,一来是自然环境上有困难,二来就算是占领了对中国也没任何好处。所以,只需要这些蛮夷的首领君主们,愿意承认是中国皇帝的臣子,认同中国皇帝是他们的老大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劳民伤财的官方航海还有没有必要继续下去,相信历史学家们也难做出明确回答。2.永乐逝世:永乐皇帝在沙漠中去世,预示着中国航海事业也陷入一片荒芜,接下来不但官方的航海废止,一张禁海令更彻底封锁了中国走向日不落帝国的道路。

历史没有假设,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希望,历史能再给中国航海事业一点时间,那样世界近代史是否可以重写也未可知。




海禁-内因外因的交织




伴随航海事业的废止,海禁就成了明朝中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在明确不过的表达。

对于海禁,原因诸多,历史上争论也不小,可见其内部外部复杂的政治军事原因,首先这里不得不先说说明朝的理学保守思想和八股文对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毒害,就以对郑和航海态度为例,兵部侍郎刘大夏为主的官员率先提出停止航海活动,理由是航海太花钱,对百姓负担太重。但他们没有看出航海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当然这样做其实更深的含义是防止宦官的势力变大,但对郑和这样少有的有作为的宦官身上下手,也可见这些人的眼光短浅。刘大夏据说是一个很认真的官员,而且还十分关注百姓疾苦,不过这个人实在受八股文毒害太深,目光短浅,居然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他将郑和几十年积累的技术资料从宫里偷出来,全部付之一炬了。这个极端愚蠢的做法,可以堪比焚书坑儒的秦始皇,这样使得明的航海技术倒退了几十年,由于这是是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关键几十年,刘大夏的做法可以说改变了历史。可笑又可叹的是,他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还以为是为百姓做了件好事。可见在中庸的主体思想下的进一步文化禁锢,对中国毒害之深,致使即使是有见识的人也脱离不了这个局限。也难怪因此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这样说法的出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从这里不难看出海禁的内因的一些端倪,明朝的治国方针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满足于自给自足的思想,发展生产对于明朝来说不不对的,因为这违背了简朴的美德。所以内部因素先就断言了,海上贸易和海上霸权都是没有必要的,就此扼杀了我国当时还是最领先的航海事业。而随着

外因的出现,我们中华日不落帝国的梦想就此成为泡影。相信我说的外因大家早已想到那就是-倭寇。确实一些资料显示,后来的“倭寇”实际上大多数是沿海居民,而头目也基本上是沿海富豪。这成了许多亲日分子乐此不疲的话题,但是纠其根本之所以沿海居民成为倭患的一部分,完全是海禁造成的,正如当时负责海禁的赵文华所说的:“海上居民,近来海禁太严,渔樵不通,生理日蹙,转而为盗。”当然这也成为后来开禁的一个原因,就不多说了,但由此可见,最早一批的倭寇还应该是倭人为主体,只是后来才有沿海居民转而为盗,倭人实在是罪魁。当然海禁始于倭寇之乱,但后来就又有诸多因素,到清朝海禁日甚,想起来也不能全怪倭寇,可是不容辩驳的现实是,正是这些倭人骚扰,造成明朝沿海地区一大患,为明朝内部海禁主张提供了机会和借口,成为造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开端,而倭寇的泛滥又和地理发现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欧洲人对倭的侵略,慢慢出进了倭人的觉醒,可是当倭人开始向我们伸出黑手的时候我却采取了海禁这一下下之策,来避免接触,实在是历史对中国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可是历史试图提醒过我们这些”可爱“的祖先,”壬辰倭乱“ 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我们通过那场战争明白了些什么。现在讨论似乎也没有意义。总之海禁在继续,到了比明朝更不堪的清朝,居然为了维护自己少数民族的统治,将明朝后期逐渐开放的大海,再次禁锢,不能不说为奠定了中华民族奠定了最终悲剧。




外战不断-金人渔利




明朝的大一统与其他大一统王朝有个不同点,就是他是在没有彻底推翻前一个王朝的情况下建立的,想想明朝面对的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堪称强悍无比的”蒙古帝国“ 能做到这种程度也算不宜,可是这也注定了明朝要在战争的洗礼中求发展的悲剧,贯穿明朝的对外战争(除对金人外)主要有以下几个:




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永乐八年开始的明成祖北征,先后5次

明正统14年,和瓦刺大军的土木堡之战

公元1517年,明朝水师在广东屯门和西草湾接连重创葡萄牙水军

万历二十年开始的,历时7年的抗倭援朝战争

当然其中还有戚继光、胡宗宪、俞大猷对倭人的战争也是明朝的战争的重要组成。




当然这几个只是主要战争,明朝特别是后期,战争频繁程度,面对的敌人纷繁复杂程度,都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通过这几个战争看出明朝的大战硬战多是是以稳固自己政权为目的战争,没有一场蓄意的侵略战争,明朝后期的保守作风就是最好的左证。前期的几个战争,包括土木堡,我们暂可不论,因为他们对明朝的灭亡的还不是最直接的影响,甚至前几次战争还对明朝的相对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明朝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样强势的军事势头却不能保持持久,明朝前期,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军铁骑追王逐北,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却为什么不能守住固有的胜利果实,在蒙古已被打成若干松散部落,力量严重削弱的情形下,却没有进一步向蒙古高原渗透势力,却是因噎废食,实行退守自保的战略,明朝之败亡,战略上的短视难辞其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再来看看明朝与蒙古以外其他民族的战争对明朝的影响,倭寇前面说过历史原因纷杂,起源于倭人,但是后来似乎又掺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与禁海斗争的因素,其对中国直接影响前后面绵延300余年,尤其嘉靖以后,是倭寇活动加剧仅举两例:




嘉靖二十一年,倭寇由瑞安入寇台州,攻杭州,侵掠浙江沿海。




嘉靖二十三年,许栋、汪直等导引倭寇,聚于宁波境内,潜与豪民为市,肆行劫掠。倭寇在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大肆烧杀掳劫,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达数十万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仅以上两例可见,倭寇已经不是什么所谓的流寇,而是在倭封建主直接授意下以倭人服饰旗号,乘坐题有八幡大菩萨旗帜之八幡船走私贸易并伺机多方掳掠的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其对明朝的影响比千里大堤上的蚁穴来得更甚。




要说倭寇之乱还只是蚂蚁捍树式的蚕食,那么另外一场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才勉强”赢“下来的一场战争对明朝的影响才是更直接,更显而易见的,壬辰倭乱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所以在赢上加上引号,我想多数人该清楚其中的意义,这次战争已经被很多学者说是满人渔利的最直接的一场战争,虽然貌似”形而上学“但是纵观整个明朝后期,比起战事不断,又要面临一个个通过各种途径,崛起势头强劲的”顽敌“,金人确实太渺小了,至少一个还抱着冷兵器意淫的少数民族和这个在内战中崛起规模和争斗力都比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倭军,金人有什么资格说明朝完全被内部腐败和金人强大所击败,再加上在前面失败而又不甘心的葡萄牙对我沿海的澳门等地的侵略,我们面对的敌人中恐怕最弱小的就是这个,酋长制的少数民族部落。说金人渔利不光是因为李自成这一”内部“原因,是更多的外部原因叫金人有利可图,当然从明朝角度来讲,李自成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外因吧。




从航海霸权的破灭,到禁海的故步自封,再到面临通过航海兴起的欧洲列强,又要面对在欧洲列强”提携“下的日本,明朝给在这个时代的对外策略上从主动失误,到被动挨打,不由让我们慨叹一句,”自古兴衰事 有时不由人“。当然我也要承认明朝的腐败等诸多内部原因是促进其加速灭亡的重要原因,可是,我没有这些客观的外因,光是腐败就能叫一个相对野蛮的部落用冷兵器战胜一个相对文明已经开始进如半热兵器时代的王朝吗?我想金不是骑兵无敌的蒙古,明也不是只有冷兵器宋王朝,仅仅是这样程度对抗,历史是不会重演的。明朝的失败多多少少与客观许多不可抗拒的”强大“因素有关,谁叫这么多国家同时垂涎上这块美丽富饶的”肥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创]我看明朝.朱元璋的利民政策

文章提交者:dulang76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对于朱元璋大家都有所耳闻,民间他作为一个暴君,杀功臣的事迹广为流传,本人看过吴晗先生写的朱元璋传,其中一些事情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现在人穿的衣服以棉布为主,小时侯一直以为我们这自古就是如此,其实在明初以前,中原广大地区人民多以穿麻布衣服为主,棉布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而朱元璋执政之后,因为棉布衣服穿着比麻布舒适,他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种植棉花,由于其政策推行雷厉风行所以现在我们才穿上棉布衣服.由于他曾出家于凤阳皇觉寺,当他当了皇帝以后,为了显示他不忘本,他对以皇觉寺为主的寺庙进行了丰厚的赏赐,也曾大兴土木建造寺院,但是明朝的佛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在的好处.明朝及以前,中原地区的佛教有两个支派,其中禅宗规定是不可以结婚生子,饮酒吃肉的〔少林武僧除外〕,要自食其力从事劳做而且禅宗还有许多的规矩等等.我们一般见到的念经做法事的和尚都是净土宗的,相对来说,净土宗的僧人没有禅宗的严.他们以信徒的供奉,庙产及为世人做法事为生,而且一些大和尚还可以娶妻,朱元璋出嫁的皇觉寺的主持就是有老婆的,当然日本的和尚不但可以娶妻还可以生子.由于众多的僧人不从事生产劳动,而刚刚做稳皇位的朱元璋感到天下刚刚统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和尚却不从事生产,心中十分不满,他下令让大批的和尚,尼姑,道士之类的出家人还俗,规定男子不满25岁不得出家当和尚,和尚不得娶妻生子,不许饮酒吃肉等等,以此把大批的僧人等还俗,从事劳做.朱元璋的对佛教政策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中原地区以前基本上不种植水稻,水稻的种植也是其在位之时大力推光的.朱元璋不仅仅是一个暴君,其在位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恢复,政策的影响惠及后世,我们大多记住了他对人的残暴,对他所做的贡献知之甚少,以上希望能让兄弟们改变一点对他的认识,写的不好,文字组织混乱请多批评指正.内容出处为吴晗著《朱元璋传3》
我看明朝][蓝剑原创]明朝对后世的影响

文章提交者:baoyulei005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由汉人创建的王朝,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此,我不去议论他的东、西厂,还有锦衣卫,只谈谈他对后世的影响。




明朝从1368年建国到1644年灭亡,在这258年的历史当中,明朝对后世做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事情。




在洪武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明朝迎来的永乐盛世,在永乐朝最著名的事情莫过于修订《永乐大典》以及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其规模是后世的《四库全书》所无法比拟的,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而郑和的“七下西洋”更是把中国的文化传向海外,向海外各国展示大明王朝的强盛,把明朝的影响力扩大到了空前的规模!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风靡全中国几百年的“麻将文化”,就是郑和在航海途中诞生的,从此在华夏大地上,这股“麻将风”就没停止刮过,这可以所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而且,在永乐朝还有一件天大的事情就是迁都: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设立六部与都察院,并在北京为逝世的徐皇后设立陵寝,已经显示迁都的迹象。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初步得到了繁荣。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得到认同。永乐十五年开始大规模营造北京,永乐十八年宣告完工,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在这次迁都后,北京就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直到现在。如果当时不迁都,也许北京不会有今天的地位,毕竟两个朝代在此经营了几百年,这份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另外,自从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朱元璋下令废除宰相官职,从此中国就再也没有宰相这个官职了,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从此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当然也因为这样,使得后来的宦官专政,无人可管,因为所有的权利都在皇帝身上,也让后人从中吸取教训!~




在军事上,明朝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著名的有:明太祖八次北征沙漠之战,明抗倭的战争 ,明抗倭援朝战争,土木之役等等。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军事遗产,最著名的莫过于“戚家军”。他的辉煌战绩缘于三点:1.纪律严明,2.作风优良,3.官兵团结。纪律、作风、团结出战斗力。“戚家军”的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和良好的内部团结,是战斗力的重要的生长点;而良好的武德风貌,则是其强大战斗力的外部表征。而“戚家军”的良好武德素质的养成,一方面取决于戚继光武德人格的力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戚继光对部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重视,尤其是成功的武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军将士的武德素质。这些都值得后世的人们学习,特别是戚继光的“武德人格”,这就和现在大家常讲的“军魂”一个意思,一个部队的领导对这个部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还有,在军事上明朝也为全世界做出了重大影响:他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火龙出水”是反舰导弹“鼻祖”,最早使用触发式地雷,第一支骑炮兵。对全世界的影响非常之大,也是值得我们今天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那些技术基本上都领先国外一、两百年以上,大大的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为后世之楷模!我们如今也要发挥我们的才智和创造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强大、繁荣,给后世子孙积留下丰厚的遗产 !




所以,我们暂且不去看昏庸的皇帝,跋扈的宦官。我们来看看这些值得我们后世学习和骄傲的东西,冲淡一些我们对明朝认识的灰暗的一面!~
[我看明朝*蓝剑原创]从明朝的众多世界第一我们想到什么

文章提交者:baoyulei005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有着众多的世界第一,那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是值得我们后世子孙骄傲的地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现在来列举一下这些世界第一:耕地面积世界第一,人口世界第一,矿产量世界第一,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军队数量世界最庞大,军工产值世界第一,间谍机构世界最庞大,船只总吨位世界最大,第三产业世界最大,国土面积世界最大,防御工事世界最多等等。




看看这些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一,我们能从中想到什么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明朝在当时就注意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这就产生了耕地面积世界第一,矿产量世界第一,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几个世界第一。这也说明,明朝政府并不是完全的昏庸无能,他门也知道自己的优点,充分利用人口第一这个优势,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正是因为工业的发展给明朝提供了许多的能人巧匠,为他在军事上创造出众多辉煌成绩和世界第一,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为后人留下巨大的财富!~




第二,当时的明朝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间谍机构。可以说间谍这个职业的发展与壮大,是从明朝开始的。也让人们认识的间谍的巨大功效,为后来间谍的使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提供了依据。如果没有明朝的两厂和锦衣卫,没有他们的无孔不入的办事效率,人们可能会推迟很多年,才能认识到间谍的作用和厉害。他们为以后的间谍发展提供了一部厚达200多年的教科书,我想全世界都应该感谢中国,感谢明朝,虽然他们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身理与心理的伤害,但是他们的功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当时明朝的船只总吨位世界最大。而且还有举世闻名的郑和“七下西洋”,从中可以看到明朝政府已经对海洋非常看中了。在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明朝最大的宝船长150米,宽3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宝船外,郑和的船队还有二百多艘平均长度达七,八十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叶,虽然朝廷再没有进行像郑和那样的大航海,但中国的水师却仍然控制着政个南太平样,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国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国的。对明朝的海上实力,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中国的皇帝愿意,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致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可见当时的明朝在海上何等的强大呀,他们知道控制海洋,就能保证海上贸易的存在!正是由于这样,使得各国从此认识到海洋的重要,纷纷大力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从而造成后来的海上掠夺!




第四,当时的明朝第三产业世界最大。当时在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产业,在北京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者保守估计就有近两万人。而且跟欧洲不同,当时第三产业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员不以扫荡第三产业为政绩,明朝读书人又独爱风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数巨大,造就了第三产业为世界之最。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明朝政府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懂得从第三产业中发展经济创造利润。也为后世做出了榜样,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明朝在当时有很多的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理念是走在世界前例的。这不像平时大家所了解到的昏庸、黑暗、民间疾苦明朝,我在这里写这些东西,是希望大家从另外一面去看待明朝,了解他的先进与文明。让我们从中找出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更正一下一直以来形成的明朝恶劣的形象,让我们去拥抱明朝,解读明朝!~
【我看明朝·第一军团原创】明朝灭亡的诸多问题

文章提交者:退役新兵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一个王朝的灭亡,无非是因为他的存在了很多问题,我在版面看到了个一篇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我觉得说的还是有其一定道理的,但是无论是中央集权还是宦官专权,都只是属于内部原因,是属于王朝内部的原因,而外部的原因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外部也是因为内部所存在的问题造就的,从内部扩大到了外部,这才直接导致了所有存在问题的一起爆发,结束了这个王朝数百年的统治。

内部原因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会去做的,只是慢慢的改动,从而逐渐的使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对于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来说,这当然是好的,而且是有利无害的,可是这个对皇帝的要求很高,但是显然明朝除了前期的几个皇帝以外,都不合格于做一个皇权的发布者。可以说是成也皇权,败也皇权,明朝是强盛是因为皇权的空前加强,而他的衰败则也是由于皇权的过于大了,从而直接导致了皇权凌驾于国家的法制之上,让国家的法制为他们而改变。这样就容易出现昏君,昏君是什么?我认为昏君就是把个人私欲放在了国家利益的前面,顾小家而忘大家。虽然国家都是他的,可是中国推崇儒家文化,“民为重,君为轻。”而很多的明朝皇帝都为了个人的一些享受,而把国家大事抛到了脑后。

大臣可以帮皇帝在平常出出意见,管理下面,可是重大的时间都需要皇帝来做抉择,而皇帝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美女美酒,可以说其思想极其腐化,君王都不可以为国家做战略规划,反倒倾向的指望于朝臣,这就要说说明朝的制度了,他的教育制度是著名的“八股取士”,培养出来的不是策划性的人才,而都是奴才,怎么可以帮他把国家治理好?尤其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更是难以解决,除了少数的能人贤臣之外,可以说,全部的朝廷大臣都只是皇权下的奴隶罢了!

2.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是属于中央集权的附属品,至少在明朝是,宦官是随的永乐帝的执政而来的。正因为国家赋予了君主无限的权利,导致了大臣们最多只是提个建议,最后采纳还是在皇帝。而皇帝难免会认为,朝廷中的大臣老是和自己对的干,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势力和支持者,这个时候宦官就出现了,真好可以填补,一是具备皇帝的亲信,而是皇帝也需要他们来为自己在朝廷中树立威望和打压老对自己提意见,自己认为是找麻烦的人。而皇帝认为,自己的享受是应该的,国家都是自己的,怎么做不可以,老有人提意见,显然是和自己过不去,不如让他们回家养老,图个耳根清净,可是朝廷也要有人来帮自己办事,就选择了宦官,自己则可以继续享受,把本应该属于在后面的人推到了前面,而属于前面的则退到了后面。出现了一出出的闹剧。

宦官没有后代,所以更为注重图一时痛快,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激化了阶级矛盾,加剧了腐败,腐蚀了明朝这颗参天大树,宦官喂养了这大树里的蛀虫,而同时激化了树低的蚂蚁挖掘,可以说,亡国是皇帝,误国是太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外部原因

1.后金政权

这可以说强大完全是由明朝喂养起来的,可以把这当成明朝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吧!后金在当时来说可以称为野蛮人,但是就是这群野蛮人把中原征服了,不是用他的文化,而是用的骑兵,给中原带来的又是一场浩劫。明朝对民族问题一直解决不好,所以长期存在边患问题,北虏南倭,后来戚继光等民族民族英雄解决了倭寇的问题。但是蒙古与女真合兵,对明朝的威胁可以说是空前的,但是还不至于亡国,就是由于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帝王的一系列的失误,而太监则在这些失误当中把作用扩大化,结果等于让对手发展了起来,在来给自己更大的打击。

2.大顺政权

大顺政权和后金政权不一样,是属于阶级矛盾,不是属于民族矛盾的范畴。可以说,国家于国家的战争是好解决的,而国家内部的混战则导致了明朝灭亡的,虽然清军多次入关,可是没有后勤保障,依然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而明朝最大的威胁来自与内部问题所衍生的阶级矛盾,这是不可调解的,民族问题可以暂缓,可以用和亲,或者是纳贡,来求得休养生息,汉朝便是如此,结果汉朝是最后的胜利者,成功的解决了民族问题,明朝可以如此,但是来自与阶级内部的矛盾则是致命的,攻陷了明朝的首都,结束了明朝的正统统治,而可以说大顺是当时中原的合法政府了,却被外来的清军所击败,可以说是清军的胜利是窃取了大顺的胜利果实。

总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朝错就是错在了,在阶级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一味的采取高压政策,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民心,失去了民心的明朝还有什么实力去抵抗外来清军的入侵,而外来清军的入侵,当权者却选择错了手段,国家已然是千疮百孔,却要勉强去作战,能胜利吗?而在最致命要害给了明朝一刀的则是大顺政权,明朝就这的倒下了,而大顺等农民政权毕竟还是在政治是输给了一个新的国家。明朝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先进思想等,但是却被清朝所扼杀,中国的黑暗走向了更黑暗的时期。由于本人不善于写历史性题材的文章,只是靠的个人的主观意愿去写,所以导致了有些朋友不认同我的观点。而我肯定的一点是,清朝不是推翻明朝的人,推翻明朝的是他的人民,而清朝的建立则是建立在明朝的基础上,但是把中国从黑暗带向了更黑暗,而且是沼泽黑暗地带。
[原创]『我看明朝』思辩明末的科技、文化对政治思想环境的影响和这个时期能否产生新的政治制度

文章提交者:莽苍万里踏雪行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本文要讨论的内容有一个焦点,除开施行了三百年愚民政策真实历史上的后面那个朝代。明朝朝廷本身或者代替明朝的大顺也好大西也好,明朝内部战争中的军阀建立的新朝廷也好,有没有可能在政治、文化、科技上超越西方,使三百年之后中华民族屈辱于西方列强的悲剧不再重演?

有!政治和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有随机的一面,何况当时的明朝末期已经出现了政治和文化、科技领域上全面革命的征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东西方这时候的科技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东方在许多领域还要更先进很多。这些我们不用做太多的比较,只要有古文知识的人去找一找明代的相关科技资料,就能够说明一切。

我们都知道,要看一个时代的科技程度,先从这个时代的物质生产水平开始了解起。现代的光电核能就算了,说得太不实际。

我们只说两样,煤和钢铁,这两样东西到现在还在做为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主要战略物质。

说到钢铁很多人知道得比较多的是遵化铁炉,这个铁炉有遗址,学者们也推算出了它的产量。不过本文不说遵化的冶铁,明末还有比遵化冶铁兴盛得多的地方,哪就是佛山。

谢国桢的《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就曾有佛山铁炉的记载。

“……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以入炉,其焰浊天,黑烛之气,数十里不散。……凡十二时,一时须出一版,重可十钧,一时出二版者,是曰双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余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碳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二十版则利赢,八九版则缩,是有命焉。”

一炉二十版,每版十钧也就是三百斤,明衡换算成现在的计量是一百七十七公斤,也就是说,一座铁炉,每天的产量是三点五四吨。铁炉必须每九十天一塑,弃旧换新。我们就算他们把其中换炉十几天时间除去,每年也能有三百五十来天。那么,佛山铁炉每一炉全年的产量,就是一千二百多吨。

请记住,这是一炉,同样的铁炉在汕头也有。至于佛山和汕头有多少这样的铁炉,我就不赘述了,有心的读者可以去查一下资料,用一炉一千多吨的产量,去推算一下明朝的铁产量是多少,一定会让你有很震撼的发现。我拿一个西方的资料给大家照比,《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哲学史》里记载,英国在十八世纪初期,全国只有几座高炉,产量不超过每周五到十吨,也就是每天不到一吨或一吨半以下。

然后我们说煤。本文就不举例什么地方有多大多大的煤矿了,只说说煤的普及和使用。

《大学衍义补卷》中顾浚曾经上疏“今京城军民百万之家,皆以石炭代薪。除太官外,其惜薪司当给薪者不过数千人之烟爨,无京民百分之一,独不可用石煤乎?”

顾浚说的是官家给京官的燃料福利,应该用煤代替,因为京城里的百姓都在用煤,给京官们发煤代炭,能够节省朝廷费用。然而这短短的一句话,说明的却是那个时代全国煤碳的惊人产量,也说明了它的使用已经普遍到了民间的每一个角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江南的织造我就不举例了,满城机杼,数千待引的雇工场面已经有许多文章引用过。讨论资本主义萌芽是不是曾经在明朝出现过已经不重要,我只是想提醒大家判断一下,那些雇有一两千人工作的铁炉主和织造厂主们,和今天的一些小资本家比起来规模怎样?如果他们的那种经营方式不算资本家,那么如今佛山市里哪成千上万家连百人都不上的工厂主,上街时最好用袖子遮着脸走路。

工商业经济的兴旺,必定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区域性经济巨头,也改变了一两千年以来农耕为主的社会生产结构。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就是“斗争”,政治思想和政治权利以及政治制度的“斗争”。

接着这个话题,我们就应该说说被许多人诟病的明朝末年政治制度和民主进步思想的关系了。

一些人不外乎就是说明朝的旧制度没有新思想的生存空间,万历皇帝期间皇权的低落是因为他的懒惰。所以中华民族即使是已经在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现象或萌芽,那么在西方还没有强大到能够用大炮轰破中国大门给中国带来光明的资本主义新思想的时候,比封建制度更先进的政治思想体制就一定不可能在东方出现。

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怪论。我只看到持这种论调的人表达了一种中华民族一定比西方民族白痴的观点,乃至白痴到中华民族一定要等上三百年才能理解所谓西方文明的程度。

这里我们不说顾炎武、黄宗羲了,更不能说跨越了明朝和下一个朝代的其它民间思想潮流了。因为有些人会说明朝没有先进思想的土壤,绝对不会允许先进思想的存在,因为顾黄俩人严格的来说根本不算明朝的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过我想问一句,没有这种土壤的存在,那么当时他们的先进思想是怎么产生的?难道是在清风不识字的时候产生的吗?

当然,他们会说,那是因为出现了万历这种懒皇帝,天启这种傻皇帝,要不然以明朝的制度是不会有这种机会的。

我想说的是,事实上明朝末期整个朝廷的政治制度已经处在变革时期,整个天下的思想潮流和政治形势,已经到了将要蜕裂出新生政治体制的地步。

这种进步不是因为中华民族在这个时候捡到了天上掉下的天书产生的意外的突变,明末有它产生的必然因素和必然土壤。

我们先看看明朝的官吏选拔制度,这种制度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些眼熟。

“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由廷推或奉特旨。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廷推。太常卿以下,部推。通、参以下吏部于弘政门会选。詹事由内阁,各衙门由各掌印。在外官,惟督、抚廷推,九卿共之,吏部主之。布、按员缺,三品以上官会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庭议和会推,不用我做名词解释了,大家可以顾名思义,它就是民主议事的雏形。上面这个制度,还不是明末才出现的,而是明朝历代的延续制度。

会推制度在万历末年,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选举变成了抓阄,变成了抽签。看上去这是一种制度的滥觞,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容。那就是即使是这种选举,也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朝野上下正在寻求一个能够代表更多群体的参政方式。

万历的怠政,不仅仅是因为他懒。他做为一个皇帝,甚至会被李三才骂成“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陛下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的昏君,这么大逆不道又刻薄尖酸的话,他做为一个万乘之尊,居然还不敢拿李三才怎么样。这里说明的是什么?是皇帝对百姓的顾忌,是支持李三才的社会力量对皇帝在皇权上的制约。

不仅仅是这一个李三才,还有其它的官员和民间人士,都有相当激进的政治言论和举措。区区一个东林书院,什么官方的名义都没有,在万历三十八年的时候,竟然能够上疏朝廷,提议李三才入阁。而令人最为惊讶的是,朝廷竟然举行了这个议题的庭议。

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不要说遥远的明朝,就是当今世界都还有许多国家的百姓没有这种政治自觉!

李三才风波这个政治过程之中,当然有各政治势力的争夺利益的因素在内。这里面皇帝和官员以及民间的相互关系,代表的不单单是一个民间势力的壮大和朝廷官员派系的复杂以及皇帝的懒散。而是皇帝根本就无法随心所欲地实施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中也可能有正确的政治主张,官员们也无法不顾及民间对朝廷举措的反应和舆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里最应该指出的是,这个过程体现了皇权的没落,和专制阶层对政权无法随意摆布的无力。它说明的是明朝的民间人士已经有了民议干政的自觉思想,体现了民间势力强烈的参政愿望和实现一种新的政治形式的积极政治行动。

明末的民间,不止一个东林书院。科技的进步,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社会在生产结构巨大变化的影响之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这些思想的文化基地。从江南到直隶到关西,民间书院在各个州府乃至县城像春笋一样遍地生发。

随着这个社会生产结构变化和因之而产生的民间书院兴起而来的,是整个明末社会各种思想流派的兴起,以及这些思想流派之间的思辩大潮!

这些民间书院的学子,都和各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个经济领域中获得了相应经济实力的阶层,已经用他们的银子在这些学子中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兴旺的经济环境下的矿主、冶主、织造厂主、建立了流通这些商品的大型商业渠道的商人,都以他们为言路向执政当局索要自己在国是政事上的参与权利。

在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相对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这些思想流派以酝酿、成长和成熟的外界条件,那么中华民族的这些新思想必将在这场思辩大潮的斗争中升华,在思辩大潮的融合中瓜熟蒂落!明朝的百姓们也最终将在新兴思想的引导下,把桎楛在他们头上的旧封建体制彻底打破,诞生出全新的民主政体。

然而,天下思想出现变革的时候,因为对立思想的斗争特性,导致这种时期也就是内外安全形势严峻,整个社会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就在这个时候,连绵几十年的战争席卷了这个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杀戮和摧毁成了时代的主题曲。

事实上这场杀戮也是明末政治制度斗争的一个部份。旧封建体制思想和新思想中资本主义以及平民乌托邦思想的斗争在社会结构变化中走上了武力解决的途径,然后奴隶制思想的武力代表也在他们鹬蚌相争的时候横插一脚,参与了进来。

受到了社会结构重组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失去了生计,在文化领域没有有力代言人的平民乌托邦者发动了农民起义,遍地烽火的局面带给了封建阶层和资本阶层巨大的危机感。封建制、平民乌托邦新思想、资本主义新思想以及奴隶制的斗争终于摆上了大规模国家战争的台面。

最终,奴隶制赢了。赢在了前三股势力的组成者都开始分化的时候,赢在了前三股势力都精疲力竭的时候。

接下来,奴隶制的领导者为了维持统治,采取了一些列的政治举措铲除对他们产生威胁的进步力量。

他们看到了明朝末年皇权没落的原因。这个原因正是来自于社会大发展下经济文化科技进步产生的巨大动力,使之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引发了民间百姓对政治的诉求,促生了各种进步的政治思潮及思潮学派,使皇权统治受到了空前弱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于是,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乃至三百年间,这个奴隶制政治团体不惜一切代价扼杀科技的进步、扼杀思想学派的新生,扼杀一切能产生它们的物质和肉体的源头。终于导致了和这个时代的明朝相比还要落后的西方,在三百年后给中华民族送来了搭配着炮弹和鸦片的所谓文明。

一片即将在风雨之后焕发出翠绿生机的大好河山,就这样被潮水般滚落的人头埋在了野蛮和血垢之下!

说到这里,我们只能这样说一句,比封建社会更先进的民主政体之所以没有在这个时期在明朝实现更替,是因为它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里爆发,正好碰上了一个思想更加落后但又借着明朝混乱而壮大的奴隶制军事团体对国家政权的觊觎。

蛹化蝶的时候,几只蝼蚁就能破灭它她翩舞花丛的梦想,蛰虫飞龙之前,一只小鸡就能啄去她九幻云天的壮志。

浩瀚史册在这个烽烟乱起的篇章结束的时候,用三百年后后人们的无尽嗟叹、无尽遗憾和眼泪划上了句号。

中华民族在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最终没有能够蜕变成功,在血泊中夭折在了襁褓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创][我看明朝] 自己误了自己---袁崇焕失败原因浅析

文章提交者:骨哲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自己误了自己

---袁崇焕失败原因浅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十四日,即位刚一年的思宗召见了袁崇焕,此时的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出任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统领整个辽东地区军事力量.

这次召见是思宗为当面听取袁崇焕汇报辽东事务而特意举行的, 思宗一见到袁崇焕,就直截了当地问道:“建部(指建州女真,亦即后金)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据实奏来.”思宗只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思宗把平辽和清除阉党做为其治国平天下的两件最要紧之事,而魏氏已除,摆在眼前的就只有辽东一事.

此时的袁崇焕已经是连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自信心极满,再加上为了迎合思宗迫切的心情,终于说出了过头话,导致了今后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错误,误了自己的性命.以下即为袁崇焕对思宗的回答:所有方略已另写奏本,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 思宗闻听此言,自是高兴异常,当下便说: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啬封侯之赏,望卿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也可世享其福.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袁崇焕说此话时是什么心态因事隔久远已不可得知,但此时辽东形势却是尽人皆知的.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明各路大军二十四万云集辽沈兵分四路,分进合击,意图直捣后金政治中心赫图阿拉,一举围歼后金军.但是明军出动之前“师期已泄”,使努尔哈赤得以从容作出决策,并最终获得胜利,史称萨尔浒之战,此战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后金军以不占优势的兵力,在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十余万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但使后金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在战场上完全陷入了被动,被迫采取守势,辽东局势日趋危急.

经此一战,明与后金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在短时间内是不可逆的!对于明朝政府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控制和维持当前的局势,不要主动去改变什么,以静治动、后发治人全力积蓄力量才是为上策.而五年平辽,实为一个天大的笑话,深知辽东局势的袁崇焕居然会说出如此之话,当真是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套,一个以五年为限解决辽东问题的套,一个最终将自己活活套死的套.

君臣间无戏言,更何况是涉及江山社稷之大事, 袁崇焕一句话将自己逼上不归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平辽难道真是镜中花、水中月吗?非也,以大明当时国力,若假以时日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还是大有希望的,然而这一切都是后人的美好愿望罢了.

袁崇焕既已给自己立下“五年平辽”的“军令状”,自是没有退路,于是事事皆朝着这个既定目标前行,也就一步步走向失败.

“五年平辽”-----像一个紧箍咒日夜戴在袁崇焕的头上,终于让这位一代明帅连出昏招.而一连串昏招中尤以枉杀毛文龙最为亲者痛、仇者快.

毛文龙(1579年-1629年),字镇南,浙江仁和人(今浙江省杭州).1605年武科及第。后以朝鲜为根据地与清军对抗,保障了与明朝的水路交通,同时在清朝后方出击,牵制其西进犯明. 镇江堡被后金(清)攻陷后,他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随后晋升为总兵.皮岛与鸭绿江口的獐子岛、鹿岛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地理位置居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之间. 天启三年,毛文龙使率部将张盘等攻下金州,命张盘驻守金州,自己仍、退回皮岛,互为犄角之势.由于此战告捷,朝廷晋升毛文龙为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确认并扩大他发镇皮岛的事权.

毛文龙作为平辽将军的存在,毫无疑问对后金是一大威慑力量,后金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是其南下的最大后顾之忧.对此,袁崇焕也不否认:“东江一镇,乃牵制之必资也.”而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极强牵制作用的棋子,竟然被自己人亲手拔掉.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以阅兵为名,乘舟至双岛,祭出尚方宝剑,宣布毛文龙十二条当斩之罪,说完十二条罪状后,面向京城方向请命:“缚文龙,去冠裳”,斩毛文龙于帐前.史载“帝骤闻,意殊骇”.崇祯皇帝对于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是非常不满的,但“念既死,且方倚重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

袁崇焕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同室操戈之举,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为了争夺前线的军事指挥权,多年前那种”经抚不和”的局面是袁崇焕不愿意看到的,而自己所说的话又如同一把利剑高高悬在空中-------“五年平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文龙在海外多年,势如割据,羽翼已丰,其本人及手下将领是否能听命于自己,一直是袁崇焕心中最大的疑问,若在平时,这个矛盾倒也不难解决,无非是多费些周折,在抵御后金的大旗下两人是一定会走到一起的,但遗憾的是,时间对于袁崇焕太宝贵了,一切都在倒计时,不允许过多的时间被浪费在这个问题上,于是在袁崇焕未见到毛文龙之时就已经对内阁辅臣钱龙锡说出如下之话“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主张“先从东江做起”,集中精力对付毛文龙.一代明将的命运竟如此被人早早定下,真是悲哀啊

而促使袁崇焕做出这一切的还是那句话--------“五年平辽”.

袁崇焕斩毛文龙后,可说是为后金长驱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三个月后就发生了后金军兵临京都城下的“己巳之变”---------后金约十万精兵绕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11月18日,满清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告急,思宗急调各路勤王军保卫京师.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恶果急现.当时就有官员上疏以为“己巳之变,坐误国者,袁崇焕一人.小人竞修门户之怨,异己者概坐以崇焕党”.

平心而论, 袁崇焕在抵御后金的过程中是有其不可磨灭的功勋的,若没有“五年平辽”这一前提,其大可以从长计议以固守为主,辅之以征战、和议多手段同时进行,不求一时一事的得失,同时伴以海外毛文龙的牵制,以二三十年为限,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在“五年平辽”这个紧箍咒下,一切都起了变化,自古兵家之大忌“急躁”二字,心理的变化导致行为的失常,时间的压迫导致判断的失误,将原本还有一线生机的明朝又向万劫不复的方向推了一步,同时也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惨痛的句号.
[原创][我看明朝]我又爱又恨的大明王朝!

文章提交者:liquid11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朝是我们中国唯一一个由农民起义而成功建立的王朝,历经276年,16帝,王朝大而久,我们又称大明王朝。这个王朝也是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对于他我有太多的感情,有爱,有恨,有酸,有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艺方面都是有较大的成就和贡献。下面简单看看他的一点特色。

1.我们从他的政治来看明朝。总结两句话:权力高度集中,宦官急剧扩张。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元璋当政不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杀了很多功臣,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成为空前的封建专制的独裁者,并将此规定制度化,并传下遗训:“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样的政治统治,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现兵变。

明朝政治上另一个特点就是宦官的权利的急剧扩张,宦官向来都是祸害历史的,他们本身就不是完整的男人,心理长期会产生变态的思想。一旦他们掌握权利,出去一定就像狼虎一样害人。正由于此,朱元璋对宦官管的很严,怕危害自己的政权。但是由于朱元璋本身费掉丞相的位置,所以很多事情都要由自己来解决,日理万机,没有丞相的帮助,朝夕在人君左右的宦官自然会不知不觉中介入。尽管朱元璋本人是很知觉的,但是朱元璋死了之后,他的子孙就不那么警惕了,到后来反而重视宦官的现象出现。靖难之役中的明成祖朱棣就是利用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太监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此后又在其围攻南京时,与宫内的太监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所以他后来很重视宦官,不惜背叛租讯:到处拉拢宦官,打听周边新闻事件。英宗重用宦官王振;以后刘瑾的肆虐,魏忠贤的专擅等都是宦官的延伸而已,看过中国古代十大悲剧里的《清忠谱》吧,那里就是描写魏忠贤的专擅的,他残杀忠良,简直是天理不容。

2.在军事上:重文轻武,防御主义。大明朝的军队,大量引进先进火炮技术,军事上还是比较先进,由于明朝是比较保守的思想观念,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发动大的战事。但是在抗倭援朝的时候,我们大明朝应朝鲜的请求,派出我们的军队,迅速收回被倭寇占领的朝鲜土地,痛击倭寇,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显示我们大明朝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但是后期,由于国家的腐败,军队也开始腐败,军队里的将领或宦官为了能够有一定的收入将军队的军费都要节省下来,还有为了减少火炮的开销,都要保存好武器,这里经常会影响军队的训练。此次,就是出现了“吃空饷”的现象。当年的80万铁骑抵御清军,这个数字很不真实,据记载,那时候军队里有名无人现象很严重,为了能够多拿到军人的粮饷,就不上报那些因退伍或死而并不在军中的军人,结果得到的那份粮饷,很多部分还是被宦官取走,结果就是部队实质人不是所说的那么多,80万,事实上一半都没有,这也是后来明朝的军队战斗力比较弱的原因之一。

明朝是重文轻武的,和大宋有点相似,但是他的军事将领都是文人出身,他们通过考八股文来当上军事将领,在明朝两百多年里,这种制度不能像有的人全盘否定,因为后期真的出现了英雄人物,像袁崇涣,熊廷弼,吴三桂等人,都是军事人才,只是崇祯皇帝太无知,不能用,处死袁崇涣,避吴三桂造反。如果能善用这些人才,叫清军安敢入关半步,痛哉!惜哉!我哭我们民族英雄袁将军之冤死,我哭崇祯太笨不调查事实真相就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

3.在经济上,经济领域发展,资本萌芽出现

对于中国刚刚遭受到处侵略的元朝来讲,中国文明遭受很大的伤害,由于元末的统治很腐败,加之人口的急剧减少,(保守估计元朝入侵给中国造成7000万的人口损失,人口记载有),所以中原地区真的是一片荒凉,这样讲,决不过分,明朝建立后,迅速发展农业,从生产技术、耕作工具、农业肥料、植棉方法、灌溉技术、经营方式、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经过200多年,终于恢复了一定数量的人口,这个贡献是很大的,我们子孙不能忘本。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再就是明朝的商业的发展,由于纺织业,造纸,陶器等的发展,和外面的通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了,不能说发展很大,因为大的商业化工厂并没有出现,还是小作坊而已。明朝对于通商是很警惕的,害怕外敌会因此而造成骚扰,并非杞人忧天,只是针对于抗倭之后的倭寇,后来由于许孚远认识到:如果断绝中外往来,在吕宋的数千漳州人,不得回还,势必要勾结外人入寇。如果禁绝海外贸易,则周边外国情势一无所知,谈不到事前防御。如果禁绝对外贸易,则商税无收,往年由商税两万两补贴的地方兵饷,就无着落,没有兵饷,怎能加强海防?这样结果朝廷禁海和开海之争,造成海禁时紧时松,私人的海外贸易事实上则在继续发展。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闭关锁国,而清朝才是真正的顶峰。

简单地就说说这些我对明朝历史的简单总结,还有很多细节内容就略过吧,像皇帝被俘,主持立新君,誓死保卫京师的兵部侍郎的于谦,敢于不向威吓妥协而遭诛十族的“读书种子”之谓的方孝孺,给停滞的历史狠狠抽了一鞭子的张居正改革,戚继光抗倭,温陵居士李贽,梨洲先生黄宗羲,亭林先生顾炎武,船山先生王夫之等中国千年十大思想家。这些都是大明朝的人才史籍。

很多书上都说明朝是民族的悲剧,不错,这个朝代杀了很多大臣,就连功臣也大开杀戒过,这其中包括我们汉族人心中的痛,永远都忘不了的民族英雄被冤杀。但是历史不能以一个或两个人来下判断。如果要论人多少来讲,明朝杀的由于没有什么百姓,所以还是有肯定的地方,再说哪个朝代没有悲剧发生,我们不能把他跟大唐盛世比,因为唐朝是我们封建王朝的顶峰,我们更不能以今天的文明去要求他,他是封建王朝,是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的。同时我也不能过分赞扬他,他只能对历史有较大的作用,不能谈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我对我又爱又恨的大明王朝想说的话。
[原创][我看明朝]明朝的的北方邻居们

文章提交者:niqingtao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纵观大明的整个历史,幽幽三百年与北方民族的战争几乎一直没有间断过。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10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12月 明灭元之战 开始300年间这个王朝的整个历史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其中除了对倭寇的抵御之外,大部分战争都是和他北方的几个邻居有关系的。




世仇外患---鞑靼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鞑靼原本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名称,后来元朝顺帝妥欢贴睦尔在明太祖朱元璋连续军事打击下弃大都北逃,两年后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国号。由于明朝的多次进攻和蒙古贵族内部的激烈斗争,其势力逐渐削弱,元顺帝后裔虽然仍被奉为正统,但汗权衰微,权臣势盛,爱猷识理达腊以后的四代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至坤帖木儿)都在内争中被杀。贵族鬼力赤篡夺了汗位,因非汗裔,部众不服,其部将阿鲁台杀之,另立坤帖木儿弟本雅失里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额勒锥特穆耳汗),阿鲁台自任太师,专擅朝政(事情发生在1408年)。其后,阿鲁台与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贵族因为各自利益攻战不已,被明朝称其部族为鞑靼人。如果根据正统论来看鞑靼更加接近于元朝的嫡系。对于与鞑靼人的战争,明朝一直处于强势的状态,这也可能是出于对元朝作战成功所带来的心理优势吧。明太祖在有生之年先后发动了八次北征沙漠的战争,除第二次受到挫折之外基本是打的这支元帝国残部毫无喘息机会,我想这也可能是因为他毕竟曾是明的主要敌人也算是心腹大患,明太祖想在他的自己的有生之年里来解决他省得贻害子孙。事实也是鞑靼在太祖时期得到了很大削弱,后来,成祖在北方建立奴尔干土司除了防止那片土地上的女真人外主要还是对鞑靼部有很大的戒心。后来这支蒙古的后裔在明朝的打击和瓦剌的侵蚀下衰落了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养虎为患---瓦剌部




这支本为蒙古万户的分支,就是蒙元时期的斡亦刺,居住在今蒙古西部和苏联境内的萨彦岭、唐努山一带,被称作西蒙古。为了取得蒙古地区的统治权一直向东蚕食鞑靼部,最终成为了明朝又一大危险。正统十四年的土木之役,更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连英宗也被俘了,虽然经过军民齐心的努力保卫了京师,不过也开了外邦进犯大明国都的先例。事实证明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这种战略思想是有欠妥当的,瓦剌实际也是在明朝的纵容下成长壮大的,明朝的初衷不过是希望他的强大能够抑制鞑靼,不过最终养虎为患,边境连年烽火。明朝不得不大修长城,希望能够凭借一个坚固的工事来保护自己。后来幸亏张居正辅政通过一面允许通贡互市,一面大修武备才取得暂时的和平。




心腹之患---女真部




女真部直居住今中国东北。明朝洪武时,明朝欲压制北元残余势力,于是明朝在女真聚居地设立辽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原有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等,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同时明朝的统治衰落,渐渐发展成了一个虽向明朝称臣而又独立的国中之国。这种情况在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后尤为突出。终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金,对明朝表示希望以朝鲜为例以属国的形式来对他册封,这对明朝的统治无疑是个挑战,最终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清朝通过明朝的内乱掌握了中华的统治权。总的说来,同女真部(金)的战争动摇已经在风雨中的明朝,加速了这个王朝的灭亡,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几乎都投入全力,很多的英雄人物涌现,明朝对女真人的强大是有责任的,首先,视女真人为异族就是不智的举动,使其在对抗的路上越走越远,同时,在安抚时并没有作到位只是一味的动用武力加以镇压。还有就是放弃属国朝鲜,朝鲜实际是明夹击后金的有利武器,但最终被昏聩的明朝放弃了,无疑是自断臂膀。同时虽然毅然捍卫领土的完整却没有良好的对策和对抗的手段,常常自恃为天朝大国而没有注重对手,也使其浪费了扑灭后金的最好时机。




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有深远意义的一战---朝鲜卫国战争




朝鲜对中华历朝来说一直是一个藩属国家,他的价值仿佛于皇帝头冠上的明珠,是皇帝们向外邦炫耀的资本,朝鲜也算是中国王朝树立的一个外国和中国的关系的楷模,以此达到万邦来朝的景象,似乎他作为藩属的政治价值总是大于其他,但是,在东方一个岛国日本崛起以后他的价值也随之变化了许多,对于日本来说,朝鲜是他们大陆梦想的跳板,尽管以当时日本的实力并不足以和明朝想抗衡,不过,对于大陆土地贪婪使他们敢于挺而走险,当日本的丰臣太阁带着大军杀上朝鲜的土地时,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他在向明王朝挑战,这场战争在三个国家有不同的命名,同时各自也派遣了大量的名将,最终日本的短暂的大陆梦想破灭了,而朝鲜和中国付出很大的代价,对于朝鲜来说国家保住了但却从此一蹶不振,对于明朝来说他捍卫了光荣,同时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战,沿缓一个侵略型国家至少两百年的对外扩张。
[原创][我看明朝]呜乎哀哉 ---论崇祯救国三步曲

文章提交者:骨哲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呜 乎 哀 哉

-------论崇祯救国三步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公元1643年,即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发兵进攻京师,自此拉开明朝灭亡大戏中最精彩的一幕,面对着已经成为历史的一个朝代,过多的感慨是无济于事的,在此,我仅就明崇祯帝在最后关头的表现做一简评.

为了应对亡国的危机, 崇祯帝在最后时刻还是做了几件应对之事,如果事事顺利那末明朝或许还可以喘息下去.可惜病急乱投医的举动和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导致明朝最后一线生计也彻底熄灭.

出征、南迁、勤王是为崇祯帝为救国的最后三计:

(1)出征是指李建泰代帝出征.

为挽救前方败局, 崇祯帝意欲亲征,众臣自是踊跃表态,都愿以已代帝出征,但崇祯帝都未容许,唯独李建泰的请求崇祯帝是一口答应下来,这是为何? 崇祯帝之有自己的算盘.

李建泰山西曲沃县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先后担任国子监祭酒、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六年(1643)十一月进入内阁.史书曰此人“风骨峭拔”、“性情慷慨”,每与同僚谈起家乡遭受战火摧残,皆表示愿意散尽家资,出征以平乱.表面上看来他的代帝出征并非心血来潮,是有思想准备的,是要与敌死战到底的, 而实际上其是为了挽救自己家乡富甲一方的财产,怀着这样的心态出征,后果会是什么,不说也应该知道,但崇祯帝不知道这一切,崇祯帝见李建泰也请求代帝出征当然是求之不得,因为李建泰是山西人,为了捍卫自己的家乡一定会殊死拼搏,何况此人是当地巨富,军饷不必朝廷负担,真是两全其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愿望是美好的,但悲惨的结局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李建泰本人并非带兵之人,他打着“代帝出征”的旗号,实则是为了他自己,可笑的是,当他还在从保定府向真定府、顺德府进发,还没有望到山西的大地时,他的家乡曲沃就陷落了.这样,他挽救家乡的动机,完全没有了着落,像泄气的皮球,几天前在皇帝面前所说的豪言壮语,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他知道山西已成败局,不想再去做无谓的牺牲.从此以后,李建泰无心西进,一直徘徊在北京南面,观望形势,敷衍了事,最后竟然投降清廷做了大官.

崇祯帝的自救第一计就此彻底失败,究其失败的原因,首先是态度不对,若要亲征就要真刀真枪,真人真马的实打实来,不要搞花架子,皇帝亲征而取得胜利的先例不是没有,而崇祯帝的行为不过是一种政治姿态,虚张声势而已,自己不出征,也只给了李建泰一千五百名禁军,在保定一带的粮饷补给都要就地自己解决,地方官害怕被征兵索饷,都拒绝李建泰的人马进城,弄得堂堂督师大臣威信扫地.一次代帝出征竟成一次儿戏.

其次朝廷方面没有准确的军事情报,当时京师与前线的信息情报传送几近瘫痪,几乎所有的决策都是在想当然的情况下做出的,于是崇祯帝把北京的防守重点放在南翼——太行山至真定、保定一线,忽视了北翼——大同、宣府一线, 崇祯帝的决策就是建立在兵部的错误分析基础上的,他命令李建泰出征的第一步——南下保定,就是考虑“朝廷之忧”在保定,而不是在宣府、大同;即使保定失守,还可以征调宣府、大同的军队来保卫京师.这种判断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就算李建泰出征卓有成效,也难以确保京师安全充其量只能抵挡刘芳亮这支偏师.失利的隐忧一开始就被埋下.

如若崇祯帝真的亲征了后果将是什么?这个确实很难说,但至少有几点可以肯定,其一:不会像李建泰那样四处碰壁,惶惶如丧家之犬;其二:可以使崇祯帝真实地了解到前线的实际情况,不至于事事不明,处处出昏招;其三:亲征就算失利,也会促使其下定心早日迁都,那么国破之日一定会后延,自己也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2)南迁是指将首都迁到南京

“南迁”之计,以今人之角度来分析,无疑是唯一能挽救大明江山的明策,历史在这里给明朝留下了最后一个自救的机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先提出“南迁之议”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崇祯帝自己.那还是在周延儒担任内阁首辅时,崇祯帝鉴于内外交困,清军多次兵临北京城下,曾与周延儒秘密商议“南迁”——把首都迁到南京,但因压力过大而没有实现,而再次提起“南迁”的是太子身边的官员李明睿.

李明睿,江西南昌人,天启年间的进士,在翰林院任职,不久回乡.由于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人的推荐,崇祯帝把他召到北京,在太子身边担任“左中允”的官职.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三,崇祯帝特地召见他,询问“御寇急务”.李明睿请崇祯帝屏退左右,单独和崇祯帝进行密谈.李明睿说:在赴京路上听说形势险恶,“流寇”已经逼近京畿,现在是危急存亡之秋,不可不从长计议.目前看来只有“南迁”,才是唯一缓解当务之急的对策. 李明睿的话可以说是当下救国的唯一方法,但崇祯帝鉴于此前他的“南迁”之议胎死腹中的教训,对此比较慎重,敷衍地说:此事重大,不可轻易提出,不知道天意如何?此时的崇祯帝心中其实已经在考虑迁都一事,于是过了一会儿又接口说道:“朕有志于此已经很久了,没有人相帮,故而拖延至今。我同意你的意见,但外边大臣不服从,无可奈何。此事重大,请你保密,千万不可泄漏.君臣二人还就部分“南迁”的具体事宜进行了讨论,初步意见为中央政府在军队护送下,可以通过陆路、海路、运河南下.而崇祯帝须从小路轻车南行,二十天就可以抵达淮河。崇祯帝表示赞许,再次叮嘱:此事不可泄漏.明朝的重生在此似乎露出一点端倪.

   这是一次有可能改变一个朝代的会谈,此时的明朝“南迁”是其摆脱困境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案.长江中游尚有左良玉十万大军,下游又有江北四镇(四个总兵)的军队扼守长江天堑,如若将北方的军队能再尽量多带一些过来,那么无疑南京将要比北京要安全得多,就算北方失守,偏安于江南,还是有可能的.问题在于,“南迁”意味着放弃宗庙陵寝,难以启口,必须有内阁、六部的重臣出来力排众议,形成朝廷一股“南迁”的合力,遗憾的是,那些大臣都怕承担骂名,不敢提倡“南迁”.明朝在这里面临着最后的抉择.

也许是崇祯帝感受到“南迁”的压力,也许是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再次发作,当崇祯帝再次召见内阁辅臣时,作出了和他的本意截然不同的决定:固守北京.他的理由是:如果朕一人单独而去,宗庙社稷怎么办?陵寝怎么办?京师百万生灵怎么办?国君与社稷同生死,是道义的正统. 崇祯帝优柔寡断的性格显现无疑,若换此时将做崇祯帝换做唐宗、宋祖等果断之人,那么毫无疑义一切都将改变,也就不会导致明朝最后一线生计就此彻底熄灭.

历史在这里再一次的失去了被改写的机会,可以肯定的说,就算“南迁”成功,明朝的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一线生机也要尽力去争取,没有人可以预见几十年之后的事情.李自成打到京师,就一定会称帝,那么关外后金铁骑一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垂涎已久的大片明朝土地变成李自成的江山,一场恶战势不能免,那么明廷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力利,就算不能光复所有国土,再来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一切只是如果,明朝最后一丝希望在崇祯帝做出固守北京的决定的一刹那也就不复存在了.

(3) “勤王”是指将山海关、宁远前线的关宁铁骑调进来保卫北京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与“出征”、“南迁”同时提出的“勤王”之议,也就是调动边防军来保卫北京,是不是可以成为救命稻草呢?理论上讲是有可能,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首先崇祯帝长期以来在“内忧”和”外患”的衡量上一直存在失误,直到最后关头,才意识到不“安内”无以“攘外”,李自成的威胁远远胜过后金的威胁于是方才决定,把驻扎在山海关、宁远前线的关宁铁骑调进来保卫北京.这在先机上就已经输了一步.

其次是大臣的阻挠,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十九日,崇祯帝向大臣们提出征调辽东总兵吴三桂入关的意向,要大臣们讨论.内阁、六部大臣意识到问题颇为棘手,征调吴三桂,意味着放弃山海关外大片国土,要承担国土沦丧的责任,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一事当前,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名节,故意推诿不决.错过了调兵入京的最佳时机,若此时调兵成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御敌准备,还可以与李自成决一死战,然而众臣的刻意拖延,终于将大明朝拖进了坟墓.

正月二十一日,崇祯帝正式给内阁发去一道谕旨,强调说明,征调吴三桂兵马是值得期待的战略步骤.他严厉地批评大臣们的消极态度:采取此等重大军机措施,原本应该由先生们作出决断,承担责任,不可以推诿误事.在崇祯帝的紧逼之下,内阁首辅不得不表态,他借口“一寸山河一寸金”的堂而皇之口号,反对征调吴三桂入关。兵部尚书也表示反对,身为军事首长,他怕承担丢失辽东国土的责任,把皮球踢还给崇祯帝,说了一句分量极重的话:吴三桂要不要征调,取决于宁远要不要放弃.请崇祯帝自己决定是否放弃宁远,才谈得上征调吴三桂.到了二月二十七日,形势愈来愈严峻,崇祯帝在文华殿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征调吴三桂“勤王”,保卫北京事宜.大臣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不可调,有的模棱两可,有的主张迁都南京,而此时离最后的破城之日已不足一月.

  如此这般,时间飞逝而去,大明朝的末日就在眼前,三月初四,崇祯帝终于亲自作出决定:加封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平贼将军左良玉为宁南伯,蓟镇总兵唐通为定西伯,凤(阳)庐(州)总兵黄得功为靖南伯;总兵刘泽清、刘良佐、高杰提升官衔一级。两天后,他发布谕旨,放弃宁远,征调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率兵保卫京师.吴三桂接到命令后,姗姗来迟,三月上旬才从宁远率领五十万军民启程,日行数十里,十六日才进入山海关,二十日赶到丰润时,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早在前一天进入了北京.“勤王”的方案以一个戏剧性的结尾收场.

纵观崇祯帝在最后关头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其还是做了最大努力来避免国破的发生,虽然历史也给了大明朝最后的几次机会,但是众多的因素还是促使改朝换代的发生,历史车轮的前进是不可阻挡的,但发生在这隆隆车轮下的故事却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创][我看明朝]浅析明朝抗日援朝的几次战斗

文章提交者:93055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平壤大战:

这是一场攻坚战,中国明朝军队几乎动用所有携带的新式大炮、王牌武器-----虎蹲炮、大将军炮、佛郎机炮,据说威力最大的大将军炮就超过了一百门,届时全力轰击日军阵地。其中虎蹲炮、大将军炮火力最为出色,使用的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开花弹(就是现在的高爆弹、榴弹).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日军的大炮火力不如中国明朝军队,所以虽然是坚苦的攻坚战,这只中国明朝的军队依旧把守平壤的日本侵略军打败了.而且中国的明朝军队还使用了新式攻城武器----神毬、轰雷.这一战日本侵略军被中国明朝军队狠狠地打痛了、打败了.明军乘胜追击,一气收复开城及平安、黄海、京畿、江源四道,日本侵略军退守王京。根据《日本战史》,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一万一千三百余名,只余六千六百人,减员近三分之二。明朝的火力优势在平壤战役中显露无遗,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使日军闻风丧胆。战役进行期间,日军曾有大友义统率一支部队增援小西行长,结果明军火炮齐鸣,震天动地,吓得日军竟不战而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点评;中国明朝军队以较为优势的武器、火力,而且依靠较高的作战能力和士气成功击败了当时在东亚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挽回了当时中国及朝鲜军队的颓势.同时也为中国明朝军队争取到了几个战略城市,如平壤.




碧蹄馆大战:

这是一场遭遇战,这场战斗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明朝军队的所有骑兵精锐部队,而且明军骑兵部队配备了佛郎机火炮战车.这场遭遇战异常艰苦,5000左右的中国明朝骑兵面对着2万日本侵略军,中国明朝骑兵将领李如松差点险遭不测,幸好得其部将李有升所护,其弟李如梅奋力协助而顺利脱身.当时的骑兵部队面对的是日本侵略军的轻步兵(大部分的武士和足轻是使用竹制盔甲甚至没有盔甲),很容易就摆得出骑兵冲击步兵的集团阵型.

点评:中国明朝军队以较为灵活、攻击力强大的骑兵部队对抗2万日本侵略军,依靠本身的良好装备(盔甲、佛郎机火炮战车)和较高的战术素养(据史料记载,这是一只经常在国内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精锐士兵)成功的将对方击退,而自己所有部队得以全身退却.这一战暴露了日本侵略军装备差的弊病(大部分的武士和足轻是使用竹制盔甲甚至没有盔甲),看起来不足以和中国明朝军队抗衡.这一战也说明了战术素养和战斗装备的重要性.




龙山仓库战斗:

这是一次奇袭战,当时几百名中国明朝敢死队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龙山大仓本为朝鲜国仓,积贮了朝鲜数十年的粮食,汉城被日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汉城数万日军的军粮库,后来日军运来的粮食都存于此地。明军敢死队到达龙山后,把火箭射向粮仓,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奇袭战成功的原因如下,经过碧蹄馆大战,日军对明军的战斗力的强大感到了极大的惊恐,12万人面对仅仅3万多明军竟然不敢出战,以至于明军仅仅百人的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点评:这是一次针对销毁日本侵略军战备军粮的战斗,很成功.精彩处堪与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夜袭乌巢相比。军粮一失,朝鲜半岛的日军全线被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饭都没得吃,仗还打个屁呀,只有选择退回日本本土).这也是中国明朝军队外战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之一.同时,这一战也打出了中国人的智慧,我喜欢看这样的战斗,很受鼓舞滴.




稷山战役:

明军:5千人




朝鲜政府军:2千人




朝鲜僧兵:1千人




日军:第3军团1万4千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结果:中朝联军胜利,击毙日军6千余人,联军伤亡2千5百余人




原因:5千明军大部分都的当年戚继光在北方练兵留下了骨血,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3次连发火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出现的连发火枪),这是日军的装备所不能比的。还有就是明军将领解生采取了避开日军正面而从后面打击日军的战法也令日军措手不及。




很明显,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显示了中国明朝军队的机动灵活性,明军将领高超的指挥艺术,士兵们的能打善突.




点评:这次战役充分的说明了带兵将领战术素养的重要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这一战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战术和战略智慧在这一战中得以充份体现.同时也是当时中朝联军的成功战例之一.







综合点评明朝抗日援朝的重要意义;

这一次战争,使得东亚的格局重新恢复以中国为首的三强.日本进入德川幕府时代,无力外侵.朝鲜继续中国附属.日本也重新认识到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强大到足以使日本自身恐惧.这次战争也为中国争取到两百余年的太平.壮哉,我大明军队!雄哉,我大明军队!!从我例举的战斗中也不难看出中国人的战术和战略智慧在当时很先进,军事装备也很先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创][我看明朝]千古说不尽之大明王朝的皇帝

文章提交者:银舞飞狐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千古说不尽之大明王朝的皇帝




作者:银舞飞狐 【原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凭心而论大明朝是我比较偏爱的一个朝代,也是最让我疑惑和痛心的一个王朝,要讲清楚大明朝的事,真的不是一两篇文章能够做到的,只想简单谈谈我对这个王朝统治者们的一些了解。




大明朝历经十六个皇帝,在这些皇帝中,论及在历史上的功绩和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力,加上后人的评论和争议,最集中的都反映在了六个皇帝身上,他们就是开国的太祖朱元璋、靖难夺权的成祖朱棣、土木兵败被俘的英宗朱祁镇、“弘治中兴”的孝宗朱讳祐、大明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神宗朱翊钧、兴衰成败说不尽的庄烈帝思宗朱由检。可以说这六位皇帝基本概述了整个大明朝从公元1368至1644年这近三百年的历程。




先来看看大明朝的帝王系谱:




明太祖-朱元璋 年号“洪武”




明兴宗-朱标 (追溢)(太祖长子,太祖皇后马氏所生),皇后常氏。有子五人,妃吕氏生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明惠宗-朱允炆 年号“建文”(兴宗第二子,贵妃吕氏所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成祖-朱棣 年号“永乐”(太祖第四子,朝鲜妃子硕妃所生)




明仁宗-朱高炽 年号“洪熙”(成祖长子,皇后徐氏所生)




明宣宗-朱瞻基 年号“宣德”(仁宗长子,诚孝昭皇后所生)




明英宗-朱祁镇 年号“正统”“天顺”(宣宗长子,名为贵妃孙氏所生,实为宫女所生)




明代宗-朱祁钰 年号“景泰”(宣宗次子,贤妃吴氏所生)




明宪宗-朱见深 年号“成化”(英宗长子,贵妃周氏所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孝宗-朱佑樘 年号“弘治”(宪宗第三子,淑妃纪氏所生)




明武宗-朱厚照 年号“正德”(孝宗长子,孝康敬皇后所生 )




明世宗-朱厚璁 年号“嘉靖”(宪宗之孙,父为兴献王朱祐杬)




明穆宗-朱载垕 年号“隆庆”(世宗第三子,杜康妃所生)




明神宗-朱翊钧 年号“万历”(穆宗第三子,贵妃李氏所生)




明光宗-朱常洛 年号“泰昌”(神宗长子,贵妃所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熹宗-朱由校 年号“天启”(光宗长子,选侍王氏所生)




明思宗-朱由检 年号“崇祯”(光宗第五子,贤妃刘氏所生)







大凡开国之君一般都是成功人士,都是一代继往开来的君主,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一个在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穷到要入寺为僧的浑小子,为求活命卷入元末农民起义漩涡,没有任何背景,从无到有,几经沉浮最后一统江山,就凭这一点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就是前无古人的第一家,特别是统军驱逐蒙元势力出王庭,恢复大汉江山的历史功绩足以名垂青史。




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正月,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市)登基,定国号为大明,建年号“洪武”,以应天为都城,建立大明朝,去世于公元1398年,在位30年。需要说明的是公元1368年八月,徐达、常遇春率领的明军攻陷大都,元顺帝北逃,蒙元在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元朝亡,但逃到在漠北的蒙古君臣仍沿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




开国的明君,特别是在连绵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枭雄,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能够从前朝的灭亡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为己所用,如果再加上出生中下层的经历,就更能体会百姓的疾苦。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如此,朱元璋也是这样。




经济:朱元璋在位其间积极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全面清丈土地,普查户口并建立了鱼鳞之册,农田水利建设上大力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同时奖励农耕,颁布《大明律》减免元朝的各种繁重的苛捐杂税,有利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历经元末战争之苦的疲惫的国家得以恢复元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政治:元朝末年的政治腐败,朱元璋是深恶痛绝,还在建国后不久,就开始全面整顿吏治,制定了超过历朝历代对贪官污吏的严酷整治的手段,其恐怖的手段空前绝后。比如《大明律》中就明确规定,凡是发现有贪赃害民行径的地方官员,百姓可以直接擒拿送至京师,敢与阻拦者,可以灭家灭族;凡是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若赃至六十两银子以上者,一律斩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朱元璋竟然恐怖到把各地府、州、县衙门左面的土地庙作为剥人皮的专用场所,称为皮场庙。并且还在官府衙门的大门两侧悬挂塞满草的人皮袋,用以威慑官员)。朱元璋的政治生活可以说就是恐怖的代名词,当然这种恐怖,这种大规模的诛杀贪官污吏在明朝前期还是在整顿吏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朱元璋还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使封建政权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朱元璋在总结历代王朝经验的基础上果断的在登基第九年即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设置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民、刑、兵之权,施行各级权利分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又进一步取消了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首先开设监察机构都察院,用以监察各级官员,开设特务组织锦衣卫等机构加强对各级官员和普通百姓的监督,这一系列的措施其实都是要使皇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以维护朱家王朝的世代继承。




但与此同时,朱元璋又不可避免的施行了一些弊政,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封朱姓皇子为王的分封制度,本意是想“屏藩皇室”防止奸臣篡夺皇位并加强对北方蒙元残存势力的防御,这和西汉开国的刘邦的做法何其相似。在立太子定储位的同时大力培植和加强诸王的军事政治力量,本身就是一项自相矛盾的错误政策。朱元璋竟还明确规定诸王可以“移文取奸臣,举兵清君侧”,同时为防止诸王跋扈难制,朱元璋又允许皇帝在必要时可以下令“削藩”,这种明确的规定比之西汉更盛,这样一来以后发生靖难之变就不难想象了。可以这么说由朱元璋亲自制订的明代立储、封王、赡养制度,不但终明一代都在财政和民政上成为了大明朝廷的沉重负担,而且实际上也造成了对皇位继承和至高无上皇权的巨大威胁。




晚年的朱元璋喜怒无常,特别是钟爱的太子朱标的死,对其造成致命的打击,忧伤过度下竟违背常理立朱标次子(朱标长子早亡)年仅十六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其实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也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有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当他征询群臣的意见时,大臣刘三吾就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当时皇二、三、四子(朱樉、朱桐、朱棣)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因为都是边境重镇,所以拥有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朱元璋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面。




为防止各地藩王与朱允炆争夺皇位,朱元璋编了一本《皇明祖训》,要子孙们遵守宗法制,明确规定谁若是更改了祖制,就将以奸臣论处,希望以此使大家都服从小皇帝,保持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担心朱允炆驾驭不了朝中的重臣宿将,再次大肆诛杀功臣,将傅友德、冯胜等几位开国元勋借故都杀了。朱元璋这位一代枭雄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军事:军制上就是卫所制度的建立,解决了庞大军事力量的生存的问题。朱元璋领导明军,是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后一支战斗力强捍的汉族军队。自汉唐朝以来,明朝是唯一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汉族政权,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仅有的三个完全大一统又能长治久安的汉人执政封建王朝之一,国力决不亚于汉唐盛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最值的大书特书的就是朱元璋的北伐。在那次光复华夏国土,驱逐外族的伟业中,沦陷达数百年之久的幽云十六州的回归更是空前的胜利,陈汤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使大汉朝名垂青史,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朱元璋北伐檄文中的“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那同样是使人荡气回肠,扬我中华的豪气之言。仅此而言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就无愧于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




如果没有早死,该接着朱元璋继位的就是那位嫡长子加皇太子的朱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凭着其正宗的地位和极佳的人品,加之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造就的柔弱和忠厚,众王爷兄弟们应该能放宽心,明朝的历史也可能就是另一种局面......




公元1398年,明惠宗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这是一个充满豪气的热血青年,上台之后深知自己权力脆弱,处境危殆,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人的辅佐下,推行了一系列新政: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均免赋役,严管宦官,并选派廷臣二十四人为采访使,分巡天下,兴办利民之事;在官吏方面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在建文帝在位的四年间,撤消了九个州,三十九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朱允炆的一系列措施,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为百姓和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一时政通人和,被后人誉为“四年宽政解严霜”。




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重中之重还是皇权的巩固,在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和谋划下,着手坚决的实行“削藩”政策,集中全力以废黜诸王,短短数月就先后以“屡谋僭逆”、“多行不法”等罪名撤免周王、齐王、湘王、岷王等人的王位,贬为庶人,收回军队和封地。不仅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而且警醒了拥有强大军队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朱棣可不是一个甘心屈服的普通王爷,朱允炆采取派遣亲信人员任燕王藩地(北平及其周围)的地方军政长官,调派重兵驻防于邻近北平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各地,形成半月形包围圈,待机进剿的办法加以防范。朱棣在朱允炆不断的打击下,终于便打出“诛齐黄、清君侧”、“恢复祖宗旧制”的旗号,先杀掉忠于朱允炆的各级官员,举兵南下,经过三年大战,终于攻陷南京,朱允炆不明不白的在人间蒸发,史称“靖难之变”或“靖难之役”。




本来就有取代朱允炆的用心,朱棣在一番推托后,接受了群臣的“劝说”,于公元1402年6月在南京继皇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大明进入另一个辉煌的时期。




明成祖朱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帝王,肇基了“永宣盛世”,正如后代史家所说:“高祖(朱元璋)成祖(朱棣)肇造,享国长久,六七十年间,仓廪赡足,生齿繁殖。”因此朱棣也和其父朱元璋一样,都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皇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己是靠兵变起的家,所以朱棣对握有兵权的各地藩王十分忌讳,实行了更为坚决的“削藩”政策,朱元璋的其他子孙都被他一扫而光。在巩固中央集权和保障皇权这一点上,朱允炆与朱棣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朱棣拥有足够的实力,而朱允炆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这点来说,朱允炆倒是挺冤的。




《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五次御驾北征,紫禁城的修建,重修万里长城,东厂的建立都让后人记住了那个伟大的时代---永乐盛世。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与满清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四库全书》因为满清“文字狱”的原因,大量内容被删改,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如此一本经典之集可惜毁于清末的英法联军;郑和的七下西洋,不仅一扫禁海闭关的痼疾,而且扬威大明朝于海外,一展先进的中华文明,使世界永远记住了中国的成就;朱棣的五次御驾亲征漠北,基本清除了蒙元势力对大明的威胁;紫禁城的修建和营建北京城并迁都,一举奠定了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明代的长城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那可是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基本都是永乐时期修建的;专业特务机构东厂的建立,开了世界的先河,也算朱棣的一个创新。综合一看永乐盛世名不虚传。




最后别忘了中央政府开始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地,也正是在永乐时期的事,朱棣首先设置奴儿干都指挥司,使上述地区归属于大明的中央政府。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424年),65岁的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御驾北征征返京的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朱棣长子朱高炽继位,改年号为“洪熙”,是为大明仁宗皇帝,在位仅一年。朱高炽长子朱瞻基接着继大统,年号“宣德”,是为明宣宗皇帝。他们父子统治的时期就是史书上的“仁宣之治”。




仁宗朱高炽生性稳重沉静,举止言行识大体,喜好读书,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爱。当年朱棣起兵靖难时,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几十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战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高炽在位虽然仅一年,但还在永乐时期朱棣北征时朱高炽就受命监国,推行了自己的仁政,继位后首先就是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平反冤狱,使得建文朝方孝儒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等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博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以便与大臣们议论朝政谈论经史,并鼓励他们积极进谏。由于当时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文化氛围浓厚,进士之中南方人占大多数,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但文采出众的较少,朱高炽为了保证进士中有一些北方人,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的制度,这个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与此同时朱高炽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永乐期间的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的采办珠宝。朱高炽还常常以唐太宗为表帅,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减免赋税的同时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仁宗时期清明的政治,加之大力采取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空前稳定、强盛的时期,这都为“仁宣之治”开了个好头,所以朱高炽的历史地位就如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至于朱高炽的暴亡,现在争论也比较多,有说纵欲无度而亡的,有说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的,还有说是宣宗害死的。争论和非议都不能掩盖朱高炽的历史地位。




宣宗朱瞻基从小就得到朱棣的赏识,朱棣亲自挑选朱瞻基的老师,加以细心栽培和精心教导。朱瞻基本身也具有令人钦佩的勇气与睿智的头脑,继位不久就御架亲征起兵反叛的皇叔朱高煦,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并随手解决了另一个皇叔朱高燧的兵权,大明开朝以来延续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稳定的内部环境和稳固的皇权又为延续仁宗时期的开明的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宣宗朝内除原有的著名“三杨”,又有蹇义、夏原吉、英国公张辅、于谦、周忱这样干才,当时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经济的空前的发展,都可媲美文景、贞观、开元等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仁宣之治”真可谓大明朝二百七十余年历史中的极盛时期。




朱瞻基对安南问题的处理,再次显示出其独到的眼光,毅然放弃对安南的占领,此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对南方的长久稳定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所以说宣德皇帝朱瞻基被史学家称之为太平天子和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还是恰如其分的,由于是他光大了大明王朝的“永宣盛世”,所以朱瞻基对大明王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当然朱瞻基也有被孙贵妃蒙蔽废掉胡皇后的错误,瑕不掩玉,不管怎么说朱瞻基撒手人寰时年仅三十八岁,英年早逝令人感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大盛之后必有大衰,中国历史中这种例子太多了,最有名的就是大唐开元盛世后的“安史之乱”导致的大唐的衰败,“仁宣之治”后也有这种情况。




明英宗朱祁镇是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名义上为贵妃孙氏所生,实际上生母是被宣宗临幸的一个宫女。这是一个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皇帝,他9岁登基,年号“正统”,14年后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俘,失去帝位,被俘北居一年,南宫幽居7年,又于景泰八年(1457年)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年号“天顺”,在位8年,两阶段加起来共在位22年。 一说到朱祁镇大家印象深刻的就只有“土木之变”,宦官王振的专权以及“南宫复位”。一场“土木之变”不仅消耗了永乐盛世以来积累的财富和军事力量,而且英宗朱祁镇的被俘和精锐京军的覆灭几乎把大明朝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大太监王振是正统朝宦官专政的代表人物,朱祁镇对他言听计从,正是他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并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极力唆使朱祁镇亲征也先。朱祁镇指挥5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亲征,由于行军途中一直大雨不断,加之粮饷接济又不上,军队的士气非常低下。土木堡一战明军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王振也被愤怒的明将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大臣战死。朱祁镇开始了他一年的北狩生活。明帝国相对于也先的蒙古部落,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明英宗竟然会被异族掳获,令人大跌眼镜,所以说明英宗可以在历史教科书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敌当前,不可一日无君,而太子朱见深年仅三岁,无法承担起稳定国家的重任。郕王朱祁钰是朱祁镇的亲弟弟,朱祁镇在亲征之前曾命他监国,此时他二十二岁,仅比朱祁镇小一岁,年富力强。明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郕王朱祁钰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是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新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有名分,而是要有领导百官、稳定朝政的能力,因此在兵部侍郎于谦和众大臣的拥戴下,具有领导能力的监国-朱祁镇的亲弟弟-郕王朱祁钰代替了太子朱见深登上帝位,这就是代宗,年号“景泰”。




朱祁钰坚定支持兵部侍郎于谦的正确对策反对南迁,升于谦为兵部尚书组织北京保卫战。朱祁钰还下明诏,各边守将不得私自与也先接触,断绝也先妄图利用被俘的朱祁镇骗取明朝财物和城池的阴谋。北京军民在于谦的带领下给也先的瓦剌精锐骑兵以沉重的打击,也先率军败回蒙古。




朱祁钰在坐稳皇位后,担心朱祁镇威胁自己的位子,并不愿接回自己的哥哥,但是又架不住众大臣的不断建议,只得派遣使者先去探听情况,不料派往瓦剌的使者杨善,对朱祁镇十分忠诚,变卖家产买了许多奇珍异宝,并靠着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没有朱祁钰圣旨的情况下迎回了朱祁镇。朱祁镇终于结束了北狩,回到北京,不过短暂的欢迎仪式之后朱祁镇就被软禁到了南宫,开始了长达七年的软禁生活。话说回来朱祁钰在朱祁镇回归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心胸的狭窄,是其一生最大的错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公元1457年(即大明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得了重病,但是由于储君的问题还没有确定下来,大臣决定在上朝时进谏,请求皇帝早立储君。谁知就在头天夜里爆发了震惊历史的“夺门之变”,在五清侯石亨,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人策划下朱祁镇复辟,改元天顺,朱祁钰在一个月后病死在永安宫,只是以亲王之礼葬在了北京西山,他为自己营建的陵墓寿陵,也被朱祁镇下令拆毁。




代宗朱祁钰的一生以悲剧收场,可以用一句话概述那就是“力挽狂澜于救国,大意夺门在失位”。




朱祁镇复辟后,以谋逆罪冤杀了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这是朱祁镇继亲征也先后的人生又一大错误。但是天顺朝的政治比起原来的正统朝来说,由于没有了宦官势力的干预,还是要清明的很多,朱祁镇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并且先后又平定了石亨、曹吉祥之乱,社会继续稳定的向前发展。朱祁镇恢复了宣德年间被废胡皇后的称号,还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文帝的儿子“建庶人”朱文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就是废除了帝王以活人殉葬的习俗,还有被后人誉为典范的朱祁镇和钱皇后坚贞而恩爱的关系......一些史学界的学者称之为“盛德事可法后世者矣”,实不为过。




英宗朱祁镇长子原名叫朱见浚,在英宗皇帝北征时奉皇太后之命,被立为了皇太子,可是朱祁钰的登基,朱见浚被废为沂王,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后夭折),“夺门之变”后,朱见浚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朱祁镇改元天顺后,将他的名字改为朱见深。天顺八年,英宗去世,朱见深继承了皇位,年号为“成化”,是为明宪宗。




朱见深在位其间,平反了于谦的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不顾代宗朱祁钰曾废掉自己的皇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朱祁钰的代宗帝号,重修代宗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为加强皇权成化十三年,朱见深设立了著名的特务机构“西厂”,使得明朝的厂卫制度达到顶峰;任用李贤、彭时、商辂等名臣主持朝政,使得整个成化朝政治上比较清明。
朱见深在位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的严重,各级官吏对百姓的残酷压榨,民族矛盾激化,广西爆发了少数民族起义,起义被镇压后,起义军的成年男子被杀,小孩与女人被送往宫中为奴,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就是后来一手遮天的大太监汪直以及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纪姓土司的女儿纪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见深宠信大太监汪直是其一生的最大败笔,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民不聊生。朱见深一生迷恋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贵妃又是最令人捉摸不透的一件事,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吧,当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万贵妃暴亡后,朱见深竟然也因悲伤过度于数月后去世,又使人感叹造物弄人。




皇太子朱佑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




孝宗朱佑樘童年坎坷不幸。其生母纪氏被俘入宫后被派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万贵纪知道后,一直想尽办法加以迫害,朱佑樘是纪氏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的,并且在好心宫女太监的帮助下偷偷地在冷宫中生活了六年。




孝宗朱佑樘面对的是“永宣盛世”和“仁宣之治”后的一个紊乱的朝政和千疮百孔的江山,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




朱佑樘的改革概括说就四个字“斥佞用贤”。朱佑樘迅速法办了太监梁芳和佞臣李孜省为代表的一批奸佞之徒,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将前朝通过贿赂和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与此同时,起用了王恕、怀恩、马文升等在前朝由于直言进柬被贬的官吏以及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并且在宪宗平反了于谦冤狱的基础上为于谦建旌功祠,进一步表彰有功之臣。“更新庶政,言路大开”史称“朝序清宁”,明朝有了中兴的希望。




朱佑樘由于幼年的磨难一直体弱多病,但却非常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与此同时,朱佑樘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策,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先例,利用早朝与午朝之间的空闲时间,与阁臣们共商治国之道,议政事。朱佑樘在内政上上最主要的举措就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比如弘治二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朱佑樘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弘治五年,江南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朱佑樘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江南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佑樘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年间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朱佑樘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及其罕见的对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他不仅没有宠妃,而且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张皇后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就凭这一点朱佑樘就可称为历史第一。




朱佑樘统治的后期由于希望通过佛道之术改变自己的虚弱的身体,使得宦官李广为首的一些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祸乱朝政。但朱佑樘及时醒悟,又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的励精图治的勤政时期,重新远佞臣而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




童年的生活坎坷使得朱佑樘出奇地宽厚和善良,即使面对当初迫害其生母的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群臣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对阁老万安为首的万贵妃家人,也表现了极大的宽容。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在于此。后世史家给予明孝宗给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力挽危局,朝序清宁,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为“中兴之令主”,其功绩不亚于太祖、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胜于太成,这样的评价实不为过。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三十六岁的明孝宗朱佑樘与世长辞,举国悲伤!朱佑樘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




朱佑樘的儿子年仅十五岁的太子朱厚照即位,年号正德,是为大明武宗皇帝。朱厚照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为皇帝的。而且,朱厚照的生日也很巧,是在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来读他生日,恰好是“申、酉、戌、亥”,按照星命官的观点,这种“贯如联珠”的生辰是大富大贵之命的人才有的。根据当时人的传说,朱厚照的生日与太祖朱元璋的有类似之处,而朱元璋创立大明基业,恢宏朝运,大有作为,因此,这位嫡长子被群臣和百姓寄予厚望。可惜朱厚照却让所有的人大失所望了,朱厚照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酗酒好色、荡游无度。事实上的确如此,前有明朝历史上最大奸臣刘瑾为首的八虎把持朝政,后有佞臣钱宁、江彬作乱,朱厚照整日在豹房沉迷女色不理朝政,弘治年间健在的内阁成员谢迁、刘健等贤臣苦谏上书都被朱厚照以各种借口拒绝。正德十五年(1521年)朱厚照病故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由于朱厚照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明孝宗一脉从此结束。明宪宗朱见深之孙,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骢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嘉靖,是为明世宗皇帝,这是一个专制一生的皇帝。




嘉靖一朝先有“大议礼之争”、“壬寅宫变”,后有“庚戌之乱”和“倭寇之乱”。




大凡新皇帝登基一般都有一番作为,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厚骢继位之初,立即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但因为朱厚骢是从外藩即皇帝位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在礼仪上陷入矛盾之中,加上其固执的性格,不久就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护礼派群臣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朱厚骢树立了威信,建立了他的专制统治,但却大大损害了与群臣的关系。




大贪官严嵩借着朱厚骢好神仙老道之术,朝政荒废之际把持大局,擅权达17年之久,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大明朝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1542年12月一群不堪忍受的宫女密谋勒死朱厚骢,史称“壬寅宫变”,因为荒唐的嘉靖皇帝竟迷恋于用年轻貌美的宫女作其长生不老的丹药,宫女的行动虽未能成功,也可算天下奇闻。在北方,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部俺答汗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这就是“庚戌之乱”。在东南沿海,权臣的误国,使得海防空虚,倭寇大举入侵,在戚继光、于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的指挥下,最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虽然朱厚骢有提拔戚继光、于大猷之功但也不能抵消其朝政荒废的过失,“南倭北虏”皆是如此。




朱厚骢也是一个一生执着的要面子的皇帝,在著名的海瑞上疏《治安疏》,又名《直言天下第一疏》,海瑞直斥时政弊端,朱厚骢反复看了奏章后不是不明白自己的问题,但是他自己绝对不会改变自己的做法,最后还是将海瑞其下狱,但以孤傲自负冷酷残暴而著称的朱厚骢并没有立即处死海瑞,直到朱厚骢死后,徐阶草拟遗诏,假托朱厚骢的反省自责,才释放了海瑞等惹怒朱厚骢下狱的官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由于长期服用丹药,世宗朱厚骢撒手人寰,皇位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裕王朱载垕。
朱载垕即明穆宗,年号为“隆庆” ,可以说朱载垕在位的六年是大明王朝向最后一个繁荣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过渡,这就有点象满清雍正的地位。




朱载垕即位后也如同前朝一样,采取革弊施新的政策,大力改革世宗时的弊政。一是平反冤狱,嘉靖时期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释放海瑞,任海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海瑞为官清廉,被百姓称为“海青天”;二是整治吏治,严惩方士,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奖赏和提拔廉政官员,惩治贪官污吏;三是为了抑止土地兼并,采取了限田和清田的政策,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在北部边防,朱载垕一方面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其为顺义王,并在边界开设马市,开展互市贸易,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另一方面又调戚继光、王崇古、谭纶等北上加强长城沿线防御,使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和平安宁景象。升任李成梁为辽东总兵,积极防御东北边患。朱载垕另一个贡献就是恤商与开关,恤商减轻商人的负担,大大促进了商人经商的热情和信心,明朝曾多次颁布了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海禁的取消使明朝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海外贸易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史称“隆庆开海”。




隆庆一朝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武有谭纶、戚继光、王崇古、李成梁,朱载垕仁义的性情,以及用人不疑的性格给了这些名臣名将得以发挥才能。隆庆朝和万历朝前十年成了大明王朝国运中兴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了重大的改观,可以说朱载垕功不可没。




公元1572年由于沉湎酒色,朱载垕英年早逝。大明朝迎来了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神宗朱翊钧,朱翊钧是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年号为“万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翊钧的统治以张居正的过世为分界点,万历元年(1573)至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的过世,是万历朝最辉煌的时期,朱翊钧任用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在张居正的辅佐下,奋发图强,锐意进行变法革新。




政治上推行考成法,裁撤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通过清丈全国土地,抑制了豪强地主,打击了土地兼并,同时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在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饬,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戚继光的北镇练兵使得明军有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不仅确保了北部边境的安全,也为以后的抗日援朝战争做了准备。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开始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获得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时在经济最为繁荣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张居正去世之后,朱翊钧开始独掌政权,由于张居正以前对朱翊钧约束过严,朱翊钧对昔日位高权重的张居正反感抵触情绪骤升,加上张居正变法期间失势的守旧派大臣乘机反扑,朱翊钧开始全面否定张居正,进而全面否定张居正引导的这场颇有生气的改革,这是朱翊钧本人全面废弃励精图治的标志。




自此明朱翊钧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三十年不上朝,长年深居禁宫,贪恋酒色、大肆敛财,还派遣宦官为矿监税使,使百姓怨声载道,造成民变频繁。




万历朝的中后期主要事件就是“万历三大征”、女真满洲的兴起和国本之争。其中以“万历三大征”最为引人注目,万历二十年(1592)二月,宁夏官兵反叛;五月,日本发动侵朝战争;西南又发生杨应龙叛乱。朱翊钧下旨三路出征,史称“万历三大征”。三次用兵历时十余年获得全胜,以丧师数十万,耗银千万两维护了祖国统一,打击了日本侵略朝鲜野心。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大明朝正是因这些战争耗尽了张居正,戚继光等人励精图治囤积的财富和建立起来的国防力量,为以后的平叛及与后金作战埋下隐患,特别是作为明军主力之一的辽东军损失很大,直接导致了对女真满洲镇压能力的衰减,加速了大明王朝的崩溃。而女真满洲的兴起和壮大也因大明援朝战争而受益,朱翊钧为了应付辽东战事的军费,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辽饷”的加派非但无济于事,反而使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万历朝的后期又爆发了继嘉靖朝“大议礼之争”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君臣的冲突,冲突源于朱翊钧的宠妃郑贵妃,郑贵妃想让其子朱常洵代替皇长子朱常洛的地位,在朱常洛和朱常洵两人择一而立的问题上,朱翊钧拖延了十余年,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众大臣的极力谏争和慈圣皇太后(朱常洛的生母恭妃王氏原为慈圣皇太后的宫女)的干预和支持下,最终朱常洛被册立为皇太子。这一事件,史称“国本之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公元1619年,杨镐四路进攻后金,在萨尔浒大败,死四万余人,开原、铁岭沦陷,北京震动。群臣跪在文华门外,哀求皇帝增派援军,急发军饷,朱翊钧毫不理会。全国行政的长期瘫痪,外敌的崛起,内乱的开启都使得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这不尤得让人想起大宋帝国的那个宋神宗,那是一个的非常有抱负的,启用了一代良臣王安石变法的皇帝。现在又有一个明神宗,这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皇帝,启用的则是张居正来变法革新。过程、结局和影响都是那么相同,前期轰轰烈烈的变法,使得国家繁荣强大,后期又全面推翻自己的改革,把国家推向灭亡的边缘,前有靖康之耻,后有煤山衣带诏,国家都亡于异族,汉族政权从此都沦落......历史往往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丙申日,朱翊钧走完了他矛盾的一生撒手人寰。《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是对朱翊钧最好的注解。




明光宗朱常洛(公元1585-1620年),是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也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朱常洛于同月丙午日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在位仅1个月,因病而死,史称“一月天子”。




朱常洛虽然在位仅一个月,但继位之初也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比如取消了万历朝的矿税,重振纲纪,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补足了官员缺额,将进谏获罪的官员全都释放,官复原职,发内帑犒劳边关将士,虽然杯水车薪,却也是万历朝很难见到的,由于在位时间太短这些措施仅仅是昙花一现。




朱常洛最有名的还是和他有关的明宫三大疑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5月,一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棒,突然出现在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门前,他将守门太监一棒打倒,冲进门内,直闯太子寝殿,太监们慌忙将他捉住,经过反复审理,案情牵涉到了郑贵妃,但没有进一步追查,两个太监做了替死鬼,此案草草结束,不过究竟此案是否为郑贵妃指使,没有定论,这是“梃击案”;朱常洛沉溺于女色,身体一下子垮下来,吃了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进的泄药,一天要拉三四十次,人眼看着就要不行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宫送自称是仙丹的一种红色的丸子,朱常洛吃了一颗,病情好像有了缓解,下午朱常洛又吃下一颗红丸,想不到,第二天黎明,他就死掉了,由于皇帝服用红丸毙命,红丸到底是什么药,是否有毒,崔文升为什么要向皇帝进泻药,这些都已无法弄清,这是“红丸案”;乾清宫是内廷的正宫,是皇帝皇后居住之地。朱常洛病危时,住在乾清宫,朱常洛特别宠爱的选侍李选侍随住,朱常洛临终前,封李选侍为贵妃,朱常洛死后,李选侍仍住在乾清宫不走,她把太子朱由校带在身边,企图挟皇太子以自重,在群臣逼迫下,朱由校下诏,令李选侍搬出乾清宫,这就是“移宫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病故后继位,年号为“天启”,这既是一个服所谓“仙药”而死的皇帝,也是一个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亲手制作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朱由校在位的七年,宠信太监魏忠贤与乳母客氏,特别是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朱由校整日沉浸在后宫的木工活之中,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公务一慨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专权误国、把持朝政,不仅大肆迫害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党人,而且加紧对百姓的盘剥,造成民不聊生。天灾人祸,终于引爆了把明朝引向灭亡的明末农民起义。山海关外辽东后金政权又步步进逼的情势下,朱由校又听信谗言,不辨是非,冤杀了坚持正确方略的名将熊廷弼,同时又将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革职。




公元1627年8月乙卯日,一代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病逝,由于没有子嗣,死前将帝位传于弟弟信王朱由检。大明朝至此进入了最后的时光。
(接上文)







朱由检(公元1611~1644年),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受遗命于1627年8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在位17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由检是个亡国之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他也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亡国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了?看看当时明朝的现状和朱由检的在位经历就可了解一二。




事实上,明朝早在朱由检即位之前的万历朝后期,就已名存实亡了。所以朱由检即位时,明朝已是风雨飘摇,机会已很渺茫,但是朱由检没有学他的前任,登基伊始,就体现了他的不同。




朱由检还在信王府时就已看到阉党的危害,继位伊始,首先就是清除阉党。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果断出击,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被处死,或被遣戍,或被禁锢终身,这一系列的举措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被清除一空。朱由检以十七岁的小小年纪,干脆利落的整治了手段,表现的超乎机智,使群臣和百姓们仿佛看到了明朝的希望(朱由检后来又宠信宦官王承恩,但这都是后话了)。




朱由检在清除阉党的同时,整顿吏治和整饬边政是其革新朝政的重要举措,朱由检平反冤狱,起用天启年间被罢黜东林党人,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并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




朱由检的勤政和反省在历史上都是有口皆碑的,《明史.本记第二十四》中记载:“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而且,从朱由检的诸多举措来看,他也是想有为的,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见廷臣,寻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朱由检在位十七年,不断反省,动辄下《罪已诏》来安抚民心,前后四次下诏罪己所用的都是极尽自责之言词,直到最后写给李自成的血书。




朱由检是个节俭主义和理想主义并存的皇帝。朱由检生活上简朴到近乎平民的生活方式,尽管身为帝王,无法随意出入于民间,但为了节约起见,他却常派人到宫外去从民间采买物品,然后仔细地询问价格,与此同时朱由检还减膳撤乐。可叹的是这种节俭却是一种守财奴式的节俭,他本身拥有丰厚的内帑,大谈节俭,同时也要求所有官员不但要节俭,而且要廉洁,这本来是一个明君应该具备的品德。但是,理想主者的误区往往就在于无视现实的可能性而急于想达到目标,急于求得完美,朱由检即是如此。众所周知,明朝官员薪水之低是历朝罕见的,官员们如果不集体贪污受贿,很难生存下去,官员们如何节俭呢?这种情况下各级官吏们和朱由检的关系就十分微妙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由检还是疑心病很重的皇帝,可以说是明朝皇帝中疑心病最大的一个。特别是到了统治的后期,不信任和怀疑所有大臣,朱由检一直处在对朝臣的刻毒怨恨和对自己怀疑、自责两种情绪中。两种情绪交替在他身上起作用,就表现为一会儿对朝臣痛下毒手,一会儿态度又相当温和谦虚。在崇祯朝的17年里,朱由检一共任用过50位内阁大学士,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记录。六部和都察院的大臣更换也同样频繁:朱由检共用过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结果换来换去,仍然没有换出一个让朱由检满意的官员来。同时朱由检在位期间,死于他手下的高级官员共计有:辅臣(相当于总理)1人、尚书4人、总督和督师7人、巡抚11人、侍郎以下的官员更是难以计数。




朱由检对于前线领兵作战的高级将领,同样是怀疑加猜忌。朱由检先后用过的杨鹤、曹文诏、陈奇瑜、孙传庭、袁崇焕、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熊文灿等将领,这些将领在朱由检的信任下率兵分别同后金军以及农民起义军作战,但在朱由检的猜忌这些人却几乎没有一个得到了善终。尤其是一代名将袁崇焕的冤死,等于朱由检自毁长城,“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到了后来,为了支撑对内镇压各地农民叛乱,对外支持对金的战争,朱由检在不愿动用丰厚的内帑以及无法从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中得到助饷的情况下,不得不大幅增加赋税,名曰“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国库中没有钱,皇帝有钱却不想出,朱由检的这种釜底抽薪自断生路的做法,引起更大的民变。当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发现“皇库扃钥如故,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注:出自《明季北略》中的一段话“...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每驮二锭,不用包裹...”作者在“锭”是五百两还是五十两都没弄清楚的情况下,就匆忙下个“...(则)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头)方可载之...”此三千七百万锭,每锭就算是五十两,其数量也远远超过了明代白银数量的总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考虑到当时存在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再加之明代后期海外大量白银的流入,“三千七百万锭”理解为“三千七百万两白银”是比较妥当的,我个人倾向于这种看法。)而“拷饷”则从北京城的王公大臣身上得到更多白银,大明朝岂有不亡之理!




1644年4月25日凌晨,在李自成大军隆隆的攻城炮声中,朱由检用衣带写好遗书,在煤山上吊自杀,时年34岁。李自成将其葬在昌平,后人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满清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




朱由检在衣带书上写道:“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总的来说朱由检是个性格相当复杂的皇帝,在他的身上,既有机智、胆略和高明之处,又有愚蠢、刚愎与昏暗的一面,后人对于朱由检普遍抱有同情的态度。史学家们说,崇祯是在为万历和天启两代皇帝充当亡国之君的替罪羊,历史学家孟森就曾经说过:“思宗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他的敌人李自成在《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连反了大明朝十几年的李自成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也只有说朱由检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可悲!可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644年4月25日大明朝灭亡了,随着满清王朝的入主中原,领先世界两三千年的华夏文明几乎止住了脚步,开始落后于西方,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中国进入到了一个近三百多年的停滞期。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都是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王朝,这个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们的功过是非永远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文完)
我看明朝](红色原创)明朝皇帝皆无能

文章提交者:鹰隼扬翼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关于明朝,我实在不知道应该多说些什么,就象斑竹所说的那样,提起大明王朝,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明锦衣卫,然后就是那些宦官(太监)当然,好的宦官也不是没有,比如《三宝太监》郑和。接着就是冤死众多的名臣,武将.............




元末各路英雄豪杰齐举义旗,在英雄辈出的那个年代,朱元璋并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但众多的名将,谋士皆为其用,其手下猛将:徐达,常玉春,胡大海,沐英等后皆被封为外姓王,刘伯温,李善长等一批名士辅佐,才成就他的一番大业,建立国号“明”从1368年称帝到1644年明末最后一个崇祯皇帝,历经十六帝,历时二百七十四年,明朝的建立,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朝的 十六位皇帝中,在位最长时间的万历帝(四十八年)最短的泰昌帝(一个月),越是在位时间长的,越对当时统治的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偶而出现的的明君也只是在即位初期有点做为,却在后面的皇帝生涯中的危害中抹灭了!!明朝的皇帝从明太祖就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诛杀功臣,太祖得天下后,开始诛杀众大将,明开国功臣没有几个能得到善终的,做天下后,皇帝与大臣之间在争夺天下时那些默契,那些信任都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是猜忌,屠杀,甚至是灭门,这就是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典型写照吧,

在明朝众多皇帝中,没有一个能算是为国为民着想的,都是自私自利,为了享受而不顾民生的昏君(及个别的能稍微有点作为)即使是为当时候东西方文化连接,航海技术,造船技术都达到颠峰的明成祖时代,那也是为了去寻找自己推翻下马的侄子“建文”帝,而后来的明皇帝中更是荒淫无度,做出了更多啼笑皆非的荒唐事,更因为信任宦官,致使宦官专权,其中的英宗皇帝更是因为宦官而使得自己做了瓦喇的阶下囚,险些把明朝断送在手里。这时候挺身而出的明兵部侍郎于谦果断的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景泰帝),组织全城军民与敌决战。经过艰苦的战斗,明军终于打败瓦剌军。使其不得不放英宗回朝,并与明朝议和。对于这位就了自己的大功臣,英宗却没有心存感激,而是 因为另立其弟弟为帝,让自己 没有皇帝之尊,对其怀恨在心,终于找个机会重新夺回帝权,把于谦,送下大狱。而助其夺权的宦官都被授以爵位。这样一来,使此后历代的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的权利大大超出朝臣的权利,明朝的统治几乎落在他们手中。




从此,明朝走向了衰亡的道路,其实明宦官专权,掌握朝政,并没有多长时间,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专权,经武宗时的刘谨,到熹宗时的魏忠贤,其统治时期不过短短二三十载,在明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屈指一挥间,可是其造成的破坏性却是大明皇朝根本腐烂的重要原因,诛杀大臣,东党之乱,民不聊生,致使百姓造反,,内乱纷纷,明十六帝,五任荒淫无度,贪财好色,三个任用宦官,诛杀大臣,败坏朝纲,二任刚俯自用,生性多疑,自毁长城,三任默默无闻,无所作为,能在皇位做出贡献的也就了了无几了!!!!!!




大明皇朝能在二百余年中 风雨飘摇中勉强度过,基本上都是要靠众多学士,将领,,就连明皇朝的“仁宣之治:都是因为有了如;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张辅,这些一代名臣,在明朝每次的风浪中,都会涌现出很多中流砥柱,中后期景泰年于谦,万历年的张居正,崇祯年的袁承涣辅佐朝纲,与宋代包龙图,和岳少保齐名天下的于谦,(于龙图,于少保)在历代里得此双名号的也只此一人了,他的: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就是他的写照,还有一心为民的”海青天:海瑞,郑成功,熊廷弼,戚继光,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大明皇朝的那些丰功伟绩,我想明朝唯一最大的功绩也就是统一了当时战乱分飞的中原,让汉民族在一次的在封建社会中占立了主导地位,其实要是没有明开国元勋们的功劳,我想 太祖皇帝也许也得不到这天下,说不定那张士诚,陈友谅要是能得到,徐,常,刘的辅佐,那大明我想早就换个字号了,这也就是乞丐皇帝朱元璋的大幸,是大明皇朝的幸事!!!!!!




以下是明朝在当时做出的贡献:

(资料) 明朝的青花瓷器、宣德炉等手工业产品已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另外,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更是迅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而作为科学著作出现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成为今日我们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在永乐年间,我国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六次出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补充: 修建了以山海关至居庸关之间建烽火台三千余座,加强了北方的防务。这就是明长城。

并把火炮威力发扬光发,建立编制军队。
[原创][我看明朝]治隆唐宋的明太祖

文章提交者:七彩蚂蝗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关于对明太祖的评价,历史上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贬得多,褒得少。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明太祖的认识还很模糊,但普遍都认为明太祖是一个长得丑陋,残暴,性格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历史上的明太祖果真如此?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明太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很贫困。明太祖放过牛,做过和尚。后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元未农民起义当中去,凭借真才实干,一步一个脚印,由士兵一直做到统帅,并最终完成了帝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经过元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社会各方面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百荒待兴。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政策,是很难维持新政权的稳定。这点,明太祖很是明白。因此,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在经济方面,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兴修水利,多次减免各地的赋税。这些都大大加快了经济恢复的步伐。据统计,明初15年,新垦田数共达1.8亿多万亩,占当时全国可耕地的一半,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耕地面积扩大4倍,全国户数增长近10倍。




在行政方面,明太祖废除了元代行省制度,在全国各省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审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司法。这三个部门合称“三司”,统属中央省辖。后又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一职,由六部分理政务,听命于皇帝,在政治上增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在全国设立卫所制度,将军权也集中在自己手中。在司法上,设立大理寺、都审院,同刑部一楼主管刑狱之事。通过这些改革,明太祖大大加强了王权,有利于明初政治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




但我觉得明太祖做得最好的是,是他在反腐方面的成就。制定了《大明律》,要求人手一册。对于胆敢贪污的官吏,无论官职的大小,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皇亲国戚也不例外,甚至允许百姓捆绑扰民的官员到京师来问罪。而且对部分贪官剥皮示众,并制成人皮囊悬于官府,以此来惩戒官吏,因此,在明太祖统治期间,政清人和,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明朝长达276年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无完人,金无足金”。 明太祖与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一样,为了巩固一姓天下,大开杀戒,先后诛杀数万人。许多功臣勋将,文人墨客都惨死在他的屠刀下,体现了他作为封建帝王的残暴.虽然明太祖一生勤于政事,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因明太祖屠杀了些文人墨客,得罪了文人墨客,因此,很多文人并不以此来买明太祖的帐,给予的评价实在很低,这里面就充满了许多个人的感情色彩。但这并不能抹杀明太祖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他亲手创立的一些重要的制度影响到长达五六百年之久,不能不佩服其才干和能力出类拔萃。因此,清朝的两位极其自负的皇帝康熙、乾隆也对明太祖尊敬尤加。康熙下江南时,经过明孝陵,他让抬辇的人从侧门进,路过坟茔时,他亲自下辇,步行而过,并给出了“治隆唐宋”的评价。乾隆南巡时亲自祭拜明孝陵,并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明太祖没有真才实料,没有惊人的成就,清康熙和乾隆两帝是不会对前朝一个皇帝如此尊崇的。




因此,我们对一个著名历史人物的认识,应设身处地,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有利我们对正确地认识历史.总得来说,明太祖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帝王,他是很难摆脱当时历史的束缚,他也会与历史上的其他皇帝一样,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他,不能人云亦云。虽然,后人对明太祖的评价贬多过褒,但这并不影响明太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我认为明太祖是我国历史上对中华民族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的不可多得的优秀的杰出的帝王之一。
(我看明朝) 倭寇之患 (原创)

文章提交者:寒更雨歇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倭寇在明朝初期就有了,早期的倭寇主要是由一些小日本的浪人和一些三流武士加上一部分走私商人组成。由于明朝前期內部比较稳定,朱元璋也认真布置沿海防倭措施,如洪武四年,令吴祯练兵专以海上防倭。洪武十九年,令汤和巡视整顿沿海防务。在明朝较严密防范的环境下,倭寇只能是在沿海附近游魂似地偷偷摸摸登陆抢劫一番,又急忙乘船逃走,这种小规模倭患,对沿海地区和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大。

永乐二年,小日本使者来华朝拜时,明朝政府曾表示对小日本海盜攻掠中国沿海行径大为不满,希望使者转告小日本政府对海盜要严加惩治。使者回国后,小日本政府即组织力量围攻海盗,并将海盜首领押送到明朝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英宗复辟以后,明朝对于倭寇的防范松驰了。卫所、民兵有名无实,有些卫所为了自己的私利,还私通倭寇。

嘉靖年间,小日本进入“战国”时期,原本就不大的国家,分裂成更多更小的諸侯国。各諸侯国争着要来华通商,嘉靖二年,曾有两批諸侯使者在明朝官府面前竟大打出手,都冒充自己是小日本政府的代表。可是,明朝规定小日本十年一贡,每次只能来二百人,这就无法满足小日本的需求了。原先,小日本还可以经常与明朝沿海地区进行地方民间贸易的行为,又被明朝‘严禁沿海人私往海上贸易’的禁令所断绝。小日本国內强烈需要中国商品、物资,而事实上又难以大量得到。快急疯了的小日本藩阀开始支持、扩大原先属个体行为的倭寇为群体抢劫行为了。其实,多数倭寇与日商本来就是同类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大批倭寇以抢夺別国的财产为自己生存、发展服务,当这种行为被国內社会主流视为正常行为时,其实也真暴露出了这个民族的劣根性。看看小日本那个什么社里供奉肆虐残杀的“英雄”,除了说明这个民族沒多少名将英雄可供奉外,民族文化的卑俗猥琐野蛮的价值观是更深沉的原因。

单单这些倭寇的规模再大、人数再多,还是不足以严重损坏明朝统治集团和沿海、沿江民众的根本利益。等到明朝的流氓以及沿海地区的腐败官僚、闽浙商人、靠走私而活的海贼(如海盜中的陈东、王直、毛海峰、徐海、麻叶等),与倭寇合流后,问题严重了。 这些中国人中的败类,这些汉奸,他们对中国沿海的民情、风俗、地理形势很熟悉。他们反对朝庭的封锁政策,却错误地采取了与倭寇合作的方法,对大明朝沿海、沿江地区烧、杀、抢、夺,倭寇有了中囯汉奸、海贼的入伙引导,更猖狂,也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嘉靖二十八年,“海盜王直、陈东与倭寇连接,劫掠浙东沿海,倭寇之患大炽”。

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大掠舟山、象山等处,登陆流劫溫、台、宁、绍一带”。

嘉靖三十二年,“王直纠合倭寇犯沿海,台、宁、嘉、湖、苏、松、淮北同时报警。倭寇留內地三个月,破昌囯卫、上海、乍浦所等地,大掠而去。冬,倭寇又流劫兴化、崇明、常熟、上海、嘉定等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掠苏、松,趋江北,逼通、泰”。 “倭寇骚扰江南、浙西各地,攻嘉兴,陷崇明,掠昆山,大股二万余人占据上海奉贤、川沙(作基地)”。

倭患引起了明朝政府的重视,先命张经总督军务討倭。后又命工部侍郎赵文华赵江南主持防倭军事。

嘉靖三十四年,倭寇从‘上海基地’出发,四出杀掠,陷桐乡,掠塘栖、新市、双林等镇,攻德清,打嘉兴。后被明将张经大破之于王江泾。

张经取得胜利后,并沒得朝庭嘉奖,他反而被抓进大狱问罪。原来赵文华一到江南先告了张经一状,说他“養寇失机”。皇帝老儿真浑,也不弄清真假,大笔一勾,斩。

赵文华搞掉张经后亲自领兵攻打松江倭寇,未能取胜。率军败退途中,巧遇一小股倭寇,双方混战一场,由于明军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终全歼倭寇。赵文华大喜,忙上奏‘討倭大胜,倭患已平’。世宗龙心大悅,升赵文华为尚书,回京。

嘉靖三十六年,世宗虽然以为‘倭患已平’,但又派胡宗宪总督沿海军务,以防倭寇复来。忽然,传来上海急报,倭寇又四处劫掠,慈溪、余姚受害最重,上海被包围了十七天,赖军民力战,幸未陷落。世宗一看傻了眼,知道被赵文华骗进了,但话又不能挑明。便再遣赵文华赴江南提督浙直军务全力剿灭倭宼。等到赵文华慢慢走到江南时,形势又转好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来胡宗宪到任后,先設计招降汉奸徐海,徐海表示愿降,还缚献麻叶、陈东以示心迹。胡宗宪复又包围徐海部,徐海大悔,又逃不脫,绝望之余,便投水自尽了。上海地区大股倭患至此基本平息。赵文华一看,忙又上报为己表功。这一次世宗沒那么好骗了,后来赵文华终失宠、被革职、后病死。

经此一番智斗力战,倭寇伤亡惨重,常迁怒于王直。汉奸走狗的悲哀之处,是毎天要看主子的脸色生活的。主子倒霉、胸闷地时候,不免会踢上走狗几脚。正当王直感到浑身不安的时候,接到家书(胡宗宪命其家属所为)招之,王直便还国回家,怎料未进家门,就被明军抓获下狱,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王直在杭州被斩。(四百多年后,竟还有人为这等汉奸立碑纪念,幸得有正义之士砸之)

嘉靖三十八年,倭寇数百艘船,掠江苏,侵犯通州、如皋、等地,被明军击败,仓惶出海逃走。而侵犯崇明、海门的倭寇,被明将刘显带兵围而歼之。江苏倭患告平。

嘉靖四十年,戚继光大破倭寇于台州。卢镗橫扫宁波、溫州倭寇贼。二年內,巡抚谭纶率戚继光、俞大猷、刘显三大将尽除浙闽境內倭患。

嘉靖四十三、四十四年间,广东巡抚吴桂芳破潮州倭寇,俞大猷、汤克宽灭海丰倭寇,戚继光击败侵犯福建、福宁倭寇。

至此倭寇之患基本扫清。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看明朝)李自成为什么要亲自领兵打北京 (原创)

文章提交者:寒更雨歇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公元1644年正月,李白成在西安建囯称王,囯号大顺,改元永昌。二月,李白成率兵东征,入山西、破太原、克宁武、陷大同、收宣武、逼降居庸关,一路上势如破竹,明将多望风而降。于三月十七,兵临京师城下。

李白成在西安建立政权时,他的身份定位一直比较含糊。有些书说他是‘王’,有些书干脆不提此事,不说他为王,也不说他称帝,直接说他建大顺囯,改元永昌。很少有人说他在西安时就称‘帝’了。联系他討伐吴三桂失败后,回北京宣布正式登基为帝。应该讲,李自成在西安建国时,就是称王,并未称帝。假如他在西安已经称帝,何必在北京再称一次帝呢?这又不是什么好玩的游戏,一次不过癮,再玩一次。当时李自成手下已有一批相当不错的文臣謀士了,不可能会犯二次登基这种滑稽地低级错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李白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后,就带兵向北京进军。但是攻打北京的意义和目地是什么呢?假如是为了摧毀明朝的权力中心,推翻明朝。李自成派铁匠出身的刘宗敏前去征讨就足以完成任务。何必自己亲自冒险要远征呢?何况拥有广袤国土的明朝,还控制着許多地方政权。張献忠声势浩大,气度不凡。关外清兵也在一旁虎视眈眈。天下大势并沒有明显露出李自成将稳得江山的趋向,多少大事等着他运筹帷幄下决心。可是李自成偏偏扔下大顺国的繁多事务不管,匆匆带上八万人马向北京进军。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优秀的军事家,他这么做,绝对不会是一时心血来潮,技痒而动干戈。他一定是另有其它事而‘御驾亲征’,而要办好那件事非他本人去不可,任何人都不能代表他。因为万一不成功或者稍稍过早透露出风声的话,都可能会使李自成人格蒙羞,名誉扫地。他相信只有自己亲自去办,才万无一失。什么事如此重要?招安!李自成希望崇祯皇帝招安他,敕封他为西北王。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大顺国八万将士(号称20万)包围了北京。而担任京城守备的明朝军队通常都保持在30万左右。在敌众我寡地基础上,攻城方案的取胜依据是什么?很令人费解。敢用少数起义部队主动包围进攻多数明军,或许是李自成看透了明军不经打,故从战略、战朮上都很藐视对方(这种意识很危险)。后来轻易的破城尽管有其它因素,但也确实证明了李自成这歩险棋走通了,他成功了。可是当他带着可能有的轻敌思想与吴三桂对阵时,幸运之神沒有再偏向他,他被吴三桂的明、清联军打败了,且一战而溃,从此李自成走上败亡之路,终成千古恨。

敢用少数起义部队包围进攻北京,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李自成本来并沒有制定过一套完整地攻城计划,围城仅是威胁而已,逼崇祯低头,招安自己。所以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先派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谈判,主要条款是:“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银,”“愿为朝廷內遏群寇,外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召入觐。”

精明的李自成这个招安计划,对已病入膏肓的明朝來讲,是一根很不错的救命稻草。既然李自成想做西北王,就封他为西北王,不就行了吗?让他镇守一方也无妨(后来的平西王吴三桂就是例子,到时候一样好收拾他),招安后,既可以调出更多的明军去对付满清军队,又可以让受招安的李自成去攻打未受招安的張献忠。即使李自成不能消灭張献忠,最起码也能使他们两败俱伤,而暂时平息內乱。对朝廷来讲益多害少,可惜崇祯沒有接受李自成的招安计划。

多疑地崇祯皇帝,他无法确信李自成的诚意。多年来,崇祯与李自成、張献忠有过多次失败的招降和议。这些造反的农民顺利时,攻城掠地、杀人放火、无法无天。被政府军重兵围剿吃下风时,便假投降,喘口气,一有机会便又复反。崇祯实在难以再信任他们,谁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在即将破城的几个时辰前,崇祯一方面还要再与李自成谈,另一方面自己又下不了决心,到底答应不答应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时间慢慢地、也很快地在消失,在犹豫不决中,崇祯皇帝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三月十七,明军城外三大营不战而降,双方兵力,此消彼長,顿时改转,大顺军有了足够的军事力量了。李自成在等崇祯皇帝对谈判计划的最后答复意见时,同时也信心十足地开始正式准备攻城,谈判成不成功无所谓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三月十八半夜,太监头目曹化淳,大开城门,欢迎大顺军。天明时,李自成在欢呼声中,迈着大歩,跨入了紫禁城。而崇祯正绝望、孤独地向皇宮背后的煤山上走去。

四月二十九,李自成在武英殿,正式登基称帝。
[原创][我看明朝]浅议明太祖杀功臣之原因

文章提交者:七彩蚂蝗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太祖是历史上遭非议较多的杰出帝王之一,特别是在他执政期间,大肆杀戮功臣一事,更为后人非议颇多。是什么原因迫使太祖对与其共事多年的功臣们下如此重手?究其原因,必先从当时明初所处的环境说起。

经过元末二十多年的战乱,社会方方面面都惨遭破坏,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甚至出现“道路皆棒塞,人烟断绝”的惨景。农民起义和斗争仍在继续,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仍然企图卷土重来。这就是明初所处的严重环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果不立刻采取措施恢复惨遭战火摧残的社会经济,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就无法巩固来之不易的新政权,但是许多功臣此时不是与太祖分忧,而是居功自傲,争权夺利,做出了许多违法乱制之事。特别是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政治集团,在太祖统治期间,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势力,这势必与“至尊之位,操可致之权,赏罚予夺,得以自专”的太祖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而胡惟庸“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更是加剧了与太祖的冲突。著名的将领蓝玉“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做出了逼奸元妃的违法之事;此外,还纵容其干儿子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在御史告发他们,蓝玉不但不好好管教他那帮干儿子,反而一怒之下把御史给赶跑了。这些行为,按今天的说法,就是腐败堕落,违法乱纪。如果不严肃处理,必将严重危害到明王朝统治的根基。这点,太祖是看得很明白的。

加上皇太孙过于仁慈和柔弱,太祖怕其管制不住这些老功臣。因为这些功臣身居高位,资格老,又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在太祖统治期间,就敢居功自傲,争权夺利。谁敢保证在太祖百年之后,他们能对新主一心一意?谁敢保证他们不倚老买老,兴风作浪?这点,太祖心里是很清楚的。

综合以上原因,发生太祖清洗功臣的事就不足为奇了。对杀功臣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作为雄才大略的太祖,是很清楚明白的。但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太祖不得不这样做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识,承受多大的压力啊。而且经过太祖一朝的清洗,在明代长达276年的统治期间,始终没有出现武将跋扈,地方割据的局面。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又不能不说是件好事。
[原创][我看明朝]从明朝政治的几个特点说起

文章提交者:大家一起战斗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从明朝政治的几个特点说起




粗识明朝,以为他与宋王朝相去无几.同样是面临着少数民族有胁迫而手足无措、偏安一隅而不求发展、同样出现了文天祥式的人物,有如史可法这样的爱国英雄。等我们走近历史,播开云雾,才发现二者相去甚远。在我的印象里,明朝的政治有好几个特点,都让我们能充分的认识他—感受他的恐怖和变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历史的时钟停在明朝时,它的皇帝集权制度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点。它撤除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揽军政大权的丞相,又把掌管军权的大都督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大都督,让他们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起来。这样,枪杆子和行政任免权完全集于皇帝一身,中国最正式的独裁王朝开始了。




其实说起明朝的政治,不说到他那庞大的特务机构和频密的特务活动,就如无数无所不至的针孔,分散在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洒落于明王朝每一件大事之中。这一点,与它的另一大特色—宦官专权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王朝的最大特点—这也是明王朝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东厂、西厂、锦衣卫以及所谓的九千岁魏忠贤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而所有的这些的根源呢,我们还得起明的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说起。




一、 祸害之源。




明太祖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手法是比较特别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汉高祖刘邦杀韩信、平定诸王,非刘氏者不能王;。。。。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然所有的这些记录里,朱元璋是最狠毒、最令人发指的一个。他利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基本上清洗了所有功臣宿将。每一次上万人的杀戮都令人胆颤心惊。而接连不断的反贪肃贪活动又不知道让多少人无辜丧命,动辄上万人的朝廷清洗恐怕只有这位无视人命法度的变态者才能做得出来。再加上他的爱刺探民间小消息、廷臣私生活。这位以图用这种小手段大杀戮来延续万代江山的明代开国皇帝只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结论:在变态而残酷的元统治成长起来的朱重八,拥有的是一副畸形的心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绝对不是一位好领导,当然,他构建的那个整套有变态倾向的统治制度不能取得政治上的成功,更不能走的太远。这也是这位农民出身而又能关注农民的开国皇帝未能享受国民尤其是士人对他足够尊重的原因吧。




二、 明统治核心的构建组成。

没有了丞相,没有了中书省,那么皇帝就得事必躬亲,就忙碌起来了。然而,从史书上记载来看,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和成祖之外鲜有勤政者。那么,这些皇帝不处理的事怎么去做呢?国家的政府机构又要怎么运行下去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当然,明代有自己严格的官员制度和一整套官员管理制度,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官员的俸禄问题。但这个俸禄制度是很值得我们说一说的。随意翻开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没一个王朝象明王朝这样对官员如此苛刻。禄米简直就是为官员们的日常生活量身定做,但官员们要进行正常的管理和工作,那就必须有一定的财力为他们所用。事实是这样的与制度相违背,那么,有一个必须改变。朱元璋选择的是杀,一次比一次严的反贪、肃贪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配合以那闻而色变特务手段,贪官们无可遁形,一个接一个倒在了这位屠夫的刀下。这种“逼贪“而又”反贪“的变态做法直接造成了明朝官吏管理制度的混乱。那么,这事到了明代中后期,皇帝不理政务,官员的条件又没能有任何改善,贪污自然成为一种养活自己的手段。而当贪污成为一种习惯,明王朝也走到了他的尽头。




上边说看皇帝不理政务,整天待在后宫里。朝臣肯定很难见到这位君主,那么,命令的传达、皇帝的旨意都从太监的手中传出。从成祖起,太监在政府的工作中作用越来越明显,朱元璋的那块“宦官干政者死“的牌牌就只能搁置起来。从郑和下西洋到魏忠贤这个历史上最牛的太监伏诛,直至崇祯帝自溢身亡。又有多少宦官活跃于明代政治舞台,又有多少冤魂穿梭其间。




当然,这就不可避免的引起士大夫与宦官之间的权力之争。这就引发了朝廷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但从明代的这个统治方式来看,无论是张居正的鞠躬尽瘁还是东林党人们奋斗的血泪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明朝就在这种宦官的强横和阴暗中逐渐走向消亡。




但果统治者能充分认识这些,能够运用一下加薪养廉、控制一下宦官的作用,事情肯定不是这么一个样。而与明朝的统治集团相比,我觉得清代的制度更值得借鉴,清王朝历代帝王的勤政(这还与继承者的选择有关系)自不待言,设立军机处,协助处理繁乱事务,又对其加以相互制约和监督,那样又不何不好呢?




三、 宗族关系处理及宗族管理机构的失灵。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分封子孙为王,统领各藩。为了使这份功业造福千秋万代,他颁布了一项命令:皇室子孙禁止从事劳动工作,定期可以从政府领取一定的薪俸。这自然就加重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朱元璋的原因也能是想让朱氏宗族千秋万代地统治帝国,然而他并没有明确的宗族管理制度之类(可以对比清王朝的八旗制度),分封各地的藩王由于受到监控和制约,也只有领藩之名无掌权之实。真正的权力还是落到了最具执行力的宦官手里。所以这个制度并没有达到实际效果,反而为帝国平添了累赘。不过,朱姓子孙倒是得到了很好的繁衍,到明末据说已经达到数十万。此时领政府的薪俸已经无从说起,又要不能违背祖制,很多人就这样活活饿死在家里。




四、 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从明朝初期起,朱元璋手下的名将们逐次对北元势力进行了清扫。在一定基础上瓦解了北元统治的根基,这本是汉唐盛世之兆,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北方的安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虽然在明代初期的数十年里,明与少数民族的战争均取得了一定胜利。但随着国内血腥气味的升级和内部政治腐败等因素的加深,到明英宗亲征鞑靼土木堡之变被俘,局势开始了大的转变。当然,在以后的日子里,明王朝还是所谓的兵威赫赫。




等到李成梁镇守辽东,利用各种手段分化和镇压少数民族强化了对少数民族的控制.但在此同时,由于李成梁女真的纵容和任意胡为,从间接上促进了女真的统一。等到努尔哈赤代表的建州女真统一了各部,建立后金。到此,明王朝败亡的外部条件业已成形。等到诛杀熊廷弼、再中计自毁长城对一代名将袁崇焕处以“剐“刑。




明王朝还是没能觉醒,终于在内外交困下走过了这么段风雨飘摇的岁月,到达了历史的终点。而素有勤俭之名的崇祯皇帝在李自成起义军进京吊死在万寿山下。一个变态的王朝走到了终点,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一页。但这个变态的制度并没有到此为止,清王朝对其进行了剥皮削骨的改造,又一套奴役制度宣告出炉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代大事记(整理):

明代前期(1368-1450)

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建元洪武;

1380--洪武清洗宰相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直接统领六部

1394--蓝玉案,朱元璋死前对功臣宿将的又一次大清洗

1398--洪武皇帝驾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399--惠帝 ( 朱允炆 ) 建文即位

1402--朱棣推翻其侄建文皇帝登上帝位,改元永乐

1405--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1420--永乐皇帝迁都北京

1425--仁宗 ( 朱高炽 ) 洪熙即位

1426--宣宗 ( 朱瞻基 ) 宣德即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436--1450正统皇帝即位 ,这就是所谓的明英宗

1450--北京官员废黜被瓦刺俘获的正统皇帝,拥立其弟为景泰皇帝




明代中期(1450-1550)

1457--正统皇帝复辟,改元天顺

1465--宪宗 ( 朱见深 ) 成化即位

1488--孝宗 ( 朱祐樘 ) 弘治即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506-1521--正德皇帝的骚扰统治

1567--穆宗 ( 朱 载垕 ) 隆庆即位




明代晚期(1550-1644)

1573-1620--万历朝 1584--首辅张居正去世。开始了历史上著名万历怠政,在这47年中,这位皇帝的六做六不做造成了中枢瘫痪、财政枯竭、边务废弛。

1583--努尔哈赤起兵

1620--光宗 ( 朱常洛 ) 泰昌即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621--熹宗 ( 朱由校 ) 天启即位

1628--思宗 ( 朱由检 ) 崇祯即位

1630--袁崇焕明兵部尚书、京辽督师惨遭磔刑

1644--李自成起义军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杀;
[原创][我看明朝]神宗对明朝的破坏

文章提交者:197741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看了好多有关明朝的文章,有些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明朝的覆灭,开始于神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神宗年号万历,是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共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只因为他做皇帝的时候实在太久,所以对国家人民所造成的祸害也特别大。神宗是懒惰加贪婪,还加上要抓权,几十年中自己不办事,也绝对不让大臣




皇帝贪钱,最方便有效的法子当然是加税,神宗所加的税不收入国库,而是收入自己的私人库房,称为“内库”。除了书籍与农具免税之外,一切商品交易都收税百分之三,他另外又发明了一种“矿税”。搜括所得都存于私人库房,政府的公家库房却总是不够,结果是内库太实,外库太虚。在这样穷凶极恶的压榨下,百姓的生活当然是痛苦达于极点。神宗除了专心搜括之外,对其他政务始终是绝对的置之度外。和神宗的贪婪并驾齐驱的是他的懒,神宗只要有钱可括,给大臣讥讽几句、甚至骂上一顿,都无所谓。神宗搜括的银锭堆积在内库烂掉,也不肯拿出来用,拿来发军饷。




他在位时明朝政事腐败已达极点,连带的军政也废弛不堪,军队久无训练,完全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就在这时候,满清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明,次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举朝震骇。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大举攻清,杨镐全军覆没。这场大战是明清两朝兴亡的大关键,杨镐是文官,完全不懂军事。神宗不信任武将,叫文官做总指挥,杨镐,万历八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王化贞,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要中进士,必须读熟四书五经,书法漂亮,神宗派去带兵、指挥大军,和清军猛将锐卒对抗的却都是这批熟读诗云子曰的进士,没有军事才能。




万历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光彩辉煌的时期之一。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正是因为神宗的无能和昏庸腐败将这举世无双的富强大国、富于文化教养而勤劳聪明的人民推入了痛苦的深渊,正是因为他明朝才会覆灭。
[原创]『我看明朝』足以征服世界的明帝国海军

文章提交者:铁血草莽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足以征服世界的明帝国海军




1403年,明成祖朱棣称帝即位。但他并没有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已随着建文帝(朱允炆)一起神秘消失。因此,明成主皇位的合法性会受到天下人质疑,只要朱允炆愿意,他随时可以以那方玉玺号令天下,讨伐明成祖。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权,搜捕传言流落到海外去借兵的建文帝。明成祖从即位起,并着手打造战船,不断扩充海军实力。在鼎盛时期(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包括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糟船。其中有250艘是远洋宝船。还拥有大量的小型船警界船和传令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帝国鼎盛期的这支海军部队(1420年),是一支足以征服世界的海军,其中以“郑和船队”的战斗力最为突出。也可以叫他“郑和舰队”; “据最新考证,郑和船队中宝船、战船、马船、座船都装备了火炮和火铳等先进的武器,这是‘舰队’的最明显的标志”。不管怎样说,这是一支装备精良,意志坚忍,作战勇猛的海军部队。如果明帝国在这支海军的“带领”下,足以征复世界。我们可以从分析明帝国海军中的郑和船队和明帝国国力两方面得出结论:

[(一)郑和船队:

一、郑和船队的规模:

郑和船队装备各类船只大约400余艘(船队数据来自“张召忠”博客。在一些史书上记载郑和船队有200-250艘左右,根据笔者个人分析,400余艘相对准确,记载可能忽略了中小型船警界船和传令船,以及其它功能用船),船队按其船舶的大小和作用大致可分为五个等级;宝船、马船、运输船(粮船与水船)、座船、战船等五种:

1、宝船:宝船是船队中最大的船,也叫“帅船”,长达44丈,宽达18丈,9桅12帆,桅杆高耸入云,该船上是4层结构的宫廷式建筑,精美而豪华。宝船装备有大量的喷筒、火铳和火炮等新武器,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宝船是船队的旗舰,被喻为海上城堡。郑和船队大约装备了30多艘宝船。

2、马船:马船又名马快船,是明初的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船,在郑和船中担任综合补任务。它有8桅,长37丈,宽15丈,主要用于运送战马、武器装备以及其它军需和生活用品。装备用一定数量的火炮、火铳,也能用于作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战船:战船的种类繁多,是船队中的护航兵力。它有5桅,长18丈,宽6丈8尺,船吨位小,机动灵活,配有火器、火铳、喷筒武器等武器,主要用于水面机动作战,保障整个船队航行安全。

4、座船,又称战座船。共有6桅,长24丈,宽9丈4尺,同样配有火器、火铳、喷筒等武器,是一些将领乘坐的海船和八橹船,主要用于船队护行和执行两栖作战。

5、运输船:分粮船与水船,粮船有7桅,长28丈,宽12丈。载重约1200吨,是整个船队的给养供给船,主要用于装载粮食、副食品。水船,与粮船的构造大致相同,是专业运水的船只。郑和船队装备的运输船,至少35艘以上。(郑和船队有27000人,按2年的时间计算,至少需要15艘运粮船。以人均每天需2千克淡水计算,至少要配备20艘以上的水船。)不少航海史学专家认为,在船队中配置专用水船,是郑和航海和明代制船的一项了不起的创举。

这样的船队,就是在海上航行一年,也不用登陆补给,其远洋作战能力,在那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其规模在那时,就是把波斯与欧洲所有的大型船只加起来,也达不到这样的规模与远洋航海能力。就是“大航海时代”,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船队,与郑和船队相比都会显得非常渺小。而郑和七下西洋时可比他们早了好多年。









二、郑和船队的船队编制与人员编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船队编制:

郑和船队由舟师(相当于现在的舰艇部队)、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就是基本单位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叫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作战。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

人员编制:

郑和船队的总人数大约27000多人,其中人员根据分工命名为:官校、旗军、勇士、水手、火长、民稍、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阴阳官、医士、铁锚、木埝、搭材等等。

由于担负着搜捕“建文帝”的重要使命,如果发现“建文帝”真的在海外,又有潘国的支持,可能要与该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因此,人员编制采用了军事组织形式,人员以军人为主,加一定比例的其它人员。郑和船队采用的是明代军队建卫编制,一卫有官兵5000至5500人,共有5个卫的建制,分别隶属于舟师、两栖部队和仪仗队。这支部队中的多数士兵是从明帝国各部队中抽调来的精锐,从永乐年起,这部分士兵经历长时间的、严格的航海与海战训练。另一部分士兵和水手是从具有“水手之乡”的美誉的“长乐”招募来的,这部分人长年生活在海边,特殊的地理条件使他们习惯海浪里的生活,他们性格刚毅,特别善于使舟驾船。郑和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训练有素,组织严密。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作战需要来编组的,均衡配套,各司其职,在统一指挥下形成一支严密的战斗整体,是当时世界上建制最完美的海军部队,其战斗在当来说绝对是世界一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三、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郑和船队装备的兵器,仍然分冷兵器和热兵器两大类:

冷兵器:

主要有标枪、鬼头大刀、弓、弩、钩镰、撩钩、犁头镖、小镖、灰罐、过船钉枪、标枪等武器。此外,还有每士兵都装备了头盔和藤牌,。

热兵器:

燃烧性火器主要有火药箭、喷筒(用于攻守城寨和水战,火焰可远达数十丈)、火球,火蒺藜、铁嘴火鹞、烟球、烟罐、鸟铳等。在郑和船队的每艘战船上,都装备有大型铜制或铁制火铳、火炮,中型铜制或铁制火铳、火炮,以及大量铜制手铳。还装备了新兵器“赛星飞”,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水雷。而且船上士兵每5000人中就装备有几百挺霹雳炮(又名:抛石机,此时抛的是装满火药的罐子,利用爆炸或毒烟克敌),二百枝鸟铳(又称手铳,型号很多,大小各异),大炮二十多门,主要用于陆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虽然郑和部队是冷、热兵器相结合的部队,但其武器装备在当时世界上是最优良的,特别是热兵器,至少领先世界30-50年。例如:火炮炮弹也从传统的实心炮弹,改为了内填炸药的可爆炮弹(这种炮弹是在倭乱时期,由火炮匠李长孙发明,外形如瓢,里头装有火药薄铁片,缠火绳的木谷以胶插入木谷的竹筒。木谷的沟缝长,炮弹的爆炸时间长,反之则短)。而欧洲是在14世纪中晚期,才出现少量的发射石弹的火炮(部分先进的火炮技术,还是郑和传到阿拉伯,再辗转传入西欧的)。至于火枪在西方部队的装备就更晚了,法国直到1566年才淘汰了十字弓,而英国直到1596年才正式将火枪作为步兵武器。而此时,郑和部队在火铳、火炮、鸟铳等热兵器的使用上,已经是非常娴熟了,在搞倭战争和靖难之役中,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战演练。冷、热兵器的战术配合,此时已发挥到了及至。经分析,明郑和部队的战斗力十分惊人,试想一下,当初殖民者不过才几门炮就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指挥联络技术:

郑和船队在七下西洋的航海中,已经非常娴熟掌握了,利用航海罗盘和过洋牵星术进行导航。航海罗盘,就是今天的指南针,郑和船队对罗盘的应用也已大大超出了以往指示南北方向的范围,发展为主要用于测量和确定船队的方位、航速、航距和路线,并选择确定最佳的航线,它成功运用于航海,可以说是中国与世界航海史的一大创举。过洋牵星术,就是靠日月升落辨别方向,靠测星体高低度量远近等,对船队的方位、路线以及舰距等进行判断定位。这两项技术的协作运用,大大提高了船队的安全性与远航能力。同时,郑和船队还把这两项技术,运用到绘制航海图中,并成功绘制了许多航海图(可惜后来这些海图和航海档案被人为烧毁)。

在船队的指挥和调度方面,郑和船队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通信联络体系,船上配有交通艇、信鸽、音响信号(锣、喇叭、螺号等)、旗帜、灯笼等装备。白天,船队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帜,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桅杆悬挂灯笼多少,船头船尾灯笼的悬挂情况进行联络。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或下雨天,则以号角、铜锣或信鸽进行联络。

由于具备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成熟的联络方式,使郑和船队在航行中,能以“人形”或“鱼形”进行编队。其编队形式是:宝船(指挥船)在中间,最前方为座船,两侧翼为战船,后方才是运输船以及马船。不管是大雾,还是黑夜,都能保持队形。这种编队形式,在战术上可攻可守,任何海盗或国家袭击这支部队,都是在自取灭亡。可以说是那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组织这样规模庞大的战术编队进行远洋航行,更没能力组织舰队与这样的庞然大物决战。有两个因素制约他们:1、没先进的“指南针”技术。2、自身的航海技术理论与 “过洋牵星术”导航技术相比,显得非常落后。西方的航海家们,一直到15世纪末,还是靠观察南极星同其他星宿高度的简单仪器来确定航行方位的。西方后来掌握这两项技术,还是郑和传过去的。另外,他们舰队间的联络方式与郑和船队相比,也显得非常落后。可以说郑和船队在航海技术、通讯指挥以及船队的战术编队上,领先世界至少70年以上。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五、完美的后勤保障制度:

郑和船队的后勤编制非常先进;船队有专职的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分工明确,各施其责。如:户部郎中负责管理钱财和后勤供应;书算手负责会计出纳;舍人负责起草、誊写信牒文件;医官、医士负责防治疾病和收集药材。

强大的运输能力,使后勤在保障船队给养方面得心应手。船队每次出海都装载不易变质豆类和大米、小麦等谷物,也及大量通过腌制、烟熏或晒干的保鲜短的食物(如:蔬菜、肉类和水产),并有专业的运粮船装载,粮食储备至少能支持两年。有专业的运水船,为海上的航行提供充足淡水。郑河船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船上种植蔬菜;养家畜、家禽。还有专职的水产捕捞人员。这些都为远航的官兵提了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从郑和七下西洋可以看出,船队官兵没有营养不良和恶疾流行等事故发生,从而影响船队航行。而其后的几位航海家的船队,如:哥伦布船队、达‧伽马船队、麦哲伦船队,他们在航行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船员间营养不良,恶疾流行等事故。其中败血病最为常见,西方国家直到发现维生素C,才解决类似病的发生。郑和船队那时虽然不知“维生素C”为何物,也没有系统化、理论化的“营养学”,但他们通过完善的后体系,切实保障了船队官兵们的健康。不管航行到任何地方,船队都是生机勃勃,官兵的战斗力与航海能力没有一丝减退。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明帝国郑和船队,在规模上是世界最庞大的,船舶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在装备上是世界一流的,在航海技术、通讯指挥和人员编制等多个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称郑和船队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这样的美喻,也只有郑和船队当之无愧。它完整地展显出了明帝国的实力,南洋、西洋诸国看到它的身影,无不显示出对明帝国富裕、强大的向往,许多自愿成为明王朝的属国,使明帝国增加了许多不征之地。这支船队虽然展示的是明帝国的国力,但决不是为明帝国“作秀”的花架子,从它经历的三次战争可以看出:一次是旧港海战,歼灭了陈祖义反明的海寇势力,这是次陆战,规模相对较小,郑和用计生擒了陈祖义,这次战斗体现出了郑和官兵严密的组织能力与战斗力。二是苏门答腊伪王苏干刺叛乱,欲夺王位,并残酷杀害明帝国派去调节的官兵,郑和率兵将其击败,擒获了苏干刺。三是与锡兰山国王烈苦柰儿(今斯里兰卡)的战斗,也是郑和船队经历最大的一次海、陆战斗。起因于锡兰山国王垂涎郑和船队的宝物与船只,当时锡兰国王烈苦柰儿大约聚集6万部队,占尽了天时地利,以和平的方式先诱骗郑和及部分随从人员上岸,然后阻断其回船队的后路。同时他的5万多大军直扑港口,攻击郑和船队,然而他们太低估郑和船队的战斗力,五万大军损失惨重,只得驻守岸边。然而被阻断退路,并遭遇伏击的郑和和他的二千精锐卫队,此时不退反进,反而快速向前方运动,猛攻烈苦柰儿王城,并破城生擒了烈苦柰儿和其妻子,导致的烈苦柰儿5万多大军不攻自破。这三次战斗只是牛刀小试,并没有完全激发船队的战争潜力。但只要这支船队愿意,可随时对东南亚任何一个中小国家发起一场毁灭性的军事打击。郑和船队只是明帝国一支因七下西洋而闻名的船队,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只要明帝国愿意,无论从船只还是从人手上,至少还可组建4至6个“郑和船队”,能保持着足够轮番出航远征的能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二)明帝国的国力:

1、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农业情况:

明帝国的国土面积,在大部份时间都保持在900万平方公里左右,国土面积世界第一。其耕地面积也是世界第一,耕地面积就多达700多万顷。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明帝国自立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有奖勤罚懒制度。因此,在明帝国中早期几乎没有一块荒地。同时,也非常注重水利设施的修建,以此改善农业耕作条件。明帝国的农业生产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不管是在农业作物耕作制度、栽培方法、防止虫害与施肥,还是在果树嫁接、农业授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某些地方已实行农业作物的套种增产措施,如桑树与蔬菜的套种。浙闽地区还出现水稻田的套种法,早晚稻苗间种,可获一年二熟。麦田大都施行精耕细作。各种农作物,按品种的不同,耕耘时间各有规定。江浙地区的稻作,注重优良品种的选育。有的农作物还实行以虫治虫,以防止虫害。按土地的酸碱度施用不同的肥料。果树的嫁接方法也有提高,如枣树与李树嫁接,获得成功。由于发达的农业生产,使明帝国中早期在各地的官仓几乎爆满,可以说明帝国的粮食产量是世界第一。从粮食的产量来看,支撑一场持久的消耗战,明帝国无任何问题。




2、人口与军队:

明帝国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争议,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保守估计当时明帝国的人口大约在六千到七千万左右,而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又不超过四亿,所以明帝国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在明初,明帝国有二百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后来因无大战可打,为减少财政负担,军队总数有所减少,但还是保留大量军队。根据传教士的笔记,当时明帝国的军队数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个欧洲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够明帝国多。人口与军队的大约是36:1。庞大的军队,足以傲视欧亚。庞大的人数基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与其打一场人力消耗战。




3、军事与国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帝国从建国起,就发生了倭患。在每代皇帝在执政期间,几乎都会发生大规模战事。所以明帝国非常注重军工业的发展,因此明帝国的军工业极其发达,新的热兵器也能在军队中迅速推广和使用,从明士兵装备中可以看出;一营5000人的士兵中就装备有霹雳炮一千挺,鸟枪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门,除此之外明军还有鬼头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装备。所以明帝国军工业发达是必然的。军工生产非常迅速,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兵器满足战争须要。明帝国非常注重国防建设;明长城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排第二长的防御工事,民朝的城市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墙保护,城上有大炮,城墙外还有沟,战争时灌满了水,易守难攻,而且每座城池都大量军队驻守。坚实的国防为明帝国提供安宁的发展环境。

4、冶金工业极其发达

谁都知道钢铁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明帝国历代皇帝都非常注重金属的冶炼。明帝国的铁产量中早期每年大约4到5千吨,后来不断扩大生产,到万历年间达了9000多吨,这个纪录在后来的两百多年里,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破。




5、经济发达:

资本主义最早的萌芽就产生在明帝国,民间手工制造业非常发达,特别是在陶瓷与纺织方面。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大量的商品流通,为国家增添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为城市带来了繁荣,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第三产业,它们点缀了明帝国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开通,为明帝国带来巨额的财富。如果把这些财富全部用于军事,那么明帝国的军队,真的要武装到牙齿了。




总之,明帝国的综合国力非常强,在当时世界上无任何国家可以抗衡。远洋海军(郑和船队)的战斗也非常强,就是把欧洲所有的海军联合起来,也无法与郑和船队对抗。明成主当初组建海军的主导思想是搜捕建文帝,而不是扩大帝国贸易,更不是用来野蛮扩张。所以在郑和七下西洋中,基本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明帝国的战争潜力没能引炸激发。假如建文帝确实逃往了西洋某国,又得到西洋某国的支持。郑和船队会毫不犹豫地对其发动一场毁灭性的军事打击,郑和船队所到之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军事与郑和船队抗衡。假如明成主中途改变了主意,要在西洋进行军事扩张。明帝国可以在10个月内新组建4到6个“郑和船队”。将以南洋潘国为补给点,兵力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西洋战场。明帝国常年养兵约200百万,比是西欧部队的总和还要多,这部分兵中多数久经战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7个月内聚集50万大军无任何问题。明帝国仅军用船只就有3800艘,如果不是后勤等因素的制约,明帝国一次就可新组建4至5个“郑和船队”。在民间还有大量的商船,许多商船都具备远洋航海能力,常年往反于东南亚各地,这些商船都能为明帝国的军队运送后勤给养,有的商船本身就装备有大量武器,战斗力强,就是直接编入帝国海军也没任何问题。明帝国靠自身的经济支撑一场20年左右的大战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又在战争中实行以战养战,对交战国进行掠夺,那明帝国能支撑到永远。西方国家发动了长达100多年对外掠夺战争,国力不但没减退,反而疯狂膨胀。如果明帝国真的发动了那样的战争,那将是整个世界的不幸,那又将是一场类似“成吉思汗”的征复战,只不过这次战争是从海里打响。让世界很幸运是,明帝国组建海军的初衷不是野蛮扩张,相反给世界送去了文明与和平。随着明成主的逝世,明帝国远洋海军也失去了发展的方向,职能也变得越来越模糊,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最终遗憾的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看明朝](蓝剑军团原创)从戚家军抗倭看明朝

文章提交者:httk123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当我们提及这个在中国两千年封建历程中的没落王朝的时候,也许“衰落的开始”这个大帽子就已经被扣在了它的头上。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它会站在封建王朝的没落时代呢?我们是知道的,历史是前进的,社会是在进步的,那就是说明王朝并没有像我们所想的那样衰落,它是有它进步的一面的。也许你会说明朝的君主都是昏庸之辈,这个我只好同意,可以说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没有一个好的皇帝。那么抛开这些不说,我们想点儿别的。比如说戚继光的戚家军的抗倭给我们带来的进步因素。

戚继光抗倭也许是明朝时期值得我们称道的为数不多的事迹之一。那么戚继光抗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首先一点,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们都是知道的,为什么元朝到后来是被明朝给推翻了呢?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当时是属于外族,这种外族入侵是持续了很多年的,经历了无数个风风雨雨的年头,赵宋政权被赶来赶去,特别是南宋的时候偏安一隅使得蒙古的文化逐渐的渗透进入了北方。当时原北宋的人民大多已经习惯了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并且蒙古人也渐渐的融入到了原北宋的地方上。这些都为后来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朝的南宋腐败统治的前提下,攻取了临安,南宋灭亡。那么,为什么倭寇却是不能够轻易的突破腐朽更胜宋朝的明朝所把守的海疆呢?答案很简单,一个是因为倭寇的力量还不是那么的强大,没有一个特定的根据地,没有一个巩固的后备力量。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倭寇对于明朝的各族来说是外族,原本就是没有很好的融合,又突然来进行侵略,这当然是明朝人所不能够容忍的了。于是明朝当时是一致对外的,一个是从战略上统治阶级根本不怕倭寇会强大到跟元朝一样,另一个是倭寇是我们必须要解决掉的问题,必须要把他们从国土上赶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无数场战斗洗礼的戚家军诞生了,他们所独创的火器和部队编制队形都是特别的实用的。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百战百胜的秘诀之一就是凭借的一种民族的气节。这种民族气节使所有的人团结起来,谁听说过戚家军在对抗倭寇的时候有做说服性的战前动员的?什么时候见过戚家军打不过敌人要跑的?都没有。为什么?就是像我们以前在对抗日本人的侵略的时候一样,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团体,在我们的骨子里是一致对外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我们没有低头。当然戚家军身上散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在战斗的时候也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的。这种民族精神使我们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墙头草思想。使世界各国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虽然在以后的岁月中,并没有直接的表现出来,但是它已经深入到了世界各民族的心中。每一段历史都会被人们所铭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种民族精神使我们民族能够伫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并且这种民族精神使我们奋进,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的心中总是存在着一股气,这种气可以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理由去为了我们民族的复兴继续努力,直到永远。我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种民族精神,精神力量是伟大的。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我们都说了无数年了。大家都该懂。明朝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多看看它的正面对咱们有好处。不然会使我们一叶障目的。
原创][我看明朝]浅析明朝嘉靖、万历的商业和明朝正德、嘉靖、万历的文化贡献及人物

文章提交者:93055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我先来讲讲明朝嘉靖、万历的商业.

  明朝的许多史籍文献、文人笔记中也都或多或少涉及了当时晋商的财富状况。明朝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严嵩的儿子严世潘曾与人诉说:“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结果当时全国共有十七家列入,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两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分析: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很出名的晋(山西)商主要经营盐、米及货物贩运。“挟轻资牵车走四方”,实实在在地记录了当时晋商的事业是如何开始的。山西没有多余的粮食,但与山西隔河相望的河南,再往南的山东,却都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于是山西人开始推着小车,担着担子,将中原、江南的粮食运往北部边镇。在这种贸易中,不利的自然条件、人口压力都开始转化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晋商们靠的就是他们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一步一步的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同时也促进了山西及各地的人文交流,使当时的社会得到了良性的促进发展.当然还有些打铁、酱铺等小型作坊的出现.徽商主要做海运贸易,他们成功的从海外引进了马铃薯、烟草等经济作物,同时把中国明朝的丝绸、茶叶、瓷器卖给了欧洲西班牙、荷兰等国.这样也促进了海外白银的流入中国,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转向货币经济的步伐,对中国银本位和货币财政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评:本来中国明朝当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人的出现带动了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了中国明朝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改变明朝是重农抑商朝代的机会,其实他们重农但不抑商.当时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里顺带提一下当时江浙一带的手工业,当时手工业的大范围出现,使得许多破产的农民成了手工业业主的劳工,这些劳工就依靠手工业业主的薪金来生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主义萌芽.







我接下来说说明朝正德、嘉靖、万历的文化贡献及人物.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这部书的作者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该书生动的刻画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

点评:西游记,再加上元末明初时的三国志(作者罗贯中,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罗贯中),可以说这个时候明朝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记得,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还有拿水浒传中的一些章节来做课文来学习的)这三本书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对我们的影响都很深远.这几本书(包括红楼梦)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和至关重要的地位.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点评: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是被称为唐派水墨山水,工笔画人物的开山鼻主.“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对往后的山水和人物画都有重要的影响力.

祝枝山(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点评:他的书法自成一家,为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相对而言,我认为他的书法不是很出名).

文征明(1470~1559年),“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点评:同样也是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只是不如唐寅唐伯虎出名.不过称得上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水平不容小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徐祯卿(1479-1511年),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有《新倩集》、《叹叹集》、作长诗《榆台行》、《谈艺录》,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对他不是很了解,不点评了.

综述:江南四大才子潇洒飘逸、傲世不羁,流传最广的是“唐伯虎三点秋香”,这也是很多人对他们的最初认识,他们都是明朝书、画、文学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在现在还一直影响着书、画、文学界的不少人.特别是他们的水墨山水画,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要收藏.




徐霞客(1586-1641),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著有《徐霞客游记》一书.

点评:“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的大无畏精神,正是徐霞客留给我们现在后人所要倡导的精神.《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细地记录了他一生旅行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俗人情等,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更值得说明的是这本书很全面的介绍了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我持这样的观点,它是一本在当时甚至300年以后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本书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在中国地理学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书中对我国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的记述,详尽系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本关于岩溶地貌的论著,由此可见,这本书在世界的旅行界和地理界的位置有多重要。而且《徐霞客游记》所书写的很多内容,现在还被许多行业所使用,如风俗人情,现在看起来就能做到足不出户而晓天下(中国的)的概况了.







李时珍,我国明代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记录了1892种药物,并附有药物图1000多幅以及药方1096个。全书共分16卷,其中矿物药2卷,动物药6卷,植物药5卷,其他药3卷。《本草纲目》出版后引起了世界的重视,英国著名进化论者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已被译成英文、拉丁文、日文、德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全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点评:李时珍可以说是我国中医医方、药方正确论述的开山鼻祖,的确是我们华人的瑰宝,而且李时珍“百闻不如一见,多见全靠实践”凡事亲力亲为的治学、著书态度更加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李时珍,一个被称为东方医圣的人.







戚继光(1527-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和《止止堂集》等。 一生参加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有近200次之多.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制造专家。他一生在军事上有不少创造发明,其中之一便是地雷。早在嘉靖42年,戚继光就发明了一种叫做“木发FDDC”的火器,曾经炸伤倭寇数百人。不过这还是地面上的武器。埋在地下的地雷是戚继光53岁时发明的,当时叫“自犯钢轮火”。抗击倭寇他还发明了针对倭寇刀具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名字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而且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二人为一队,配以盾、枪、叉、钯、棍、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

点评:他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素有百战将军之称(应该是所有参加的战斗都是全胜战绩),特别是他的军事著作,更是对往后的冷兵器战法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书中也讲述了火药枪械、炮的很多战法思想,在当时有着相当先进的理念.值得一题的是,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加固长城,筑建炖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侵扰之敌,军威大振,蓟门平静。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影响中国军事思想的人.

综述:我一直认为,戚继光是明朝嘉靖和万历年间名副其实的守护神,他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使得明朝的存在时间多了将近百年.戚继光运用自己的军事才华,为冷兵器时代战法奠定了新的理念,同时也是火药枪炮战法理论的开山鼻祖人物.







总评:明朝商业贸易(包括海外贸易)的繁荣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特别是明朝嘉靖和万历年间的海外贸易,为此后的中国出口奠定了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主的形式,由此开创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先河.书法、绘画、小说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出现了江南四大才子的代表性人物).特别是在医学、药学、地理学上出现了开山鼻祖的人物(李时珍、徐霞客).军事上出现了戚继光这样的划时代人物.明朝的确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朝代.壮哉!我大明王朝.雄哉!我大明王朝.
[原创] 功盖康熙,恩泽后世—评大明万历大帝

文章提交者:汉诛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573~1619),一个被清史极度污蔑的皇帝,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中国因为他的存在而精彩!或许少一个朝代,中国早就进入君主立宪制,或许多一个万历,中国的近代史不会如此凄惨.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为明修史时的康熙皇帝,两个人的经历极为相似.在位时间长,最初都是有极强势的辅政大臣,有着堪称盛世的年代,有着辉煌的胜利,同样的后期倦政,也有着同样的失败.万历最大的失败是不断被满清宣传的萨尔浒之役,损失四万;康熙最大的失败是康熙五十六年六万军队全军覆没于准葛尔;而对应万历的矿税,康熙年间的国库有着骇人听闻的四千三百万亏空.两个轨道非常相似的皇帝一个被大肆宣传其缺点错误,甚至推论明亡于万历,真是天下奇闻.要是明后面的几个皇帝能象万历对待熊廷弼那样对待大臣,明的历史将会长很多.而康熙则被宣传成千古一帝,前后近三十年的战争和混乱民不聊生(到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后面十几年的九子夺嫡,鸡飞狗跳都被轻轻抹过.不过想想也释然.谁让他有个好孙子,借着修四库全书把禁书毁得毁,改得改,文网一张那才叫恐怖,比起他儿子盛世要用禁武令来维持有效多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虽然说好皇帝未必就是好人,但让我们首先看看两个人的私德.毫无疑问万历用情更专,至少比起从洗衣奴到蒙古公主都兼容并蓄的几乎如种马一般的康熙好得太多了.到万历四十多年双方白头万历和郑贵妃的感情始终不变,虽然不如明孝宗,但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然不失为道德楷模.关于万历酒色财气的诽谤.”色”讲过了,”财”放到后面再讲.我们来看看酒,根据某些”历史学家”的考证,万历每餐必酒每酒必醉,整个一个大酒鬼,但是翻遍史书只有万历八年有一次记录,确实是喝多了.只要稍微了解明朝言官的威力,就知道明的起居注绝不可能隐瞒万历醉酒误事的事件,可是翻遍史料就是没有.而且更耸人听闻的是甚至还有人推论万历后期倦政是因为吸毒,前些日子到定陵,还听到一个导游喋喋不休,万历好酒而且后来对其骨骸监测,身前还吸过毒,这个简直就是胡扯,每餐必醉加吸毒能执掌中国四十多年?只怕不用几天就玩完了.而康熙虽然没有好酒的谣言,但是对打猎的爱好简直让人吃惊.如果说在承德是为了方便和蒙古各部的关系的话,那么密度如此之大的出行这样的理由令人难以信服,一共四十八次的木兰围场,当然还有种说法康熙为了保证八旗军的战斗力,但是前二十年战事不断的时候需要这样的演习吗?后几十年需要每年重复同样的军演吗?只能让人认为康熙因为个人爱好而荒废国事.更糟糕的是康熙曾经自己宣称一日射兔三百一十八只,我说他那天绝对没有时间处理国事,这个推论应该没问题吧。四十八次天子出巡,这种围猎的时间和金钱的消耗,和一餐酒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算万历真天天喝酒也拍马难及,要怪就怪万历偶然一酒没有和拉动内需联系起来.最后再来说”气”的问题,所谓气无外乎万历曾经杖责过太监,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清朝还要普遍和无情的多,甚至在乾隆以后入宫的太监只能姓秦,赵等几个姓.这一切是因为”英明”的清皇帝认为明太监之祸尤烈,所以清对太监的责罚之恐怖让人震惊.不过如果麻子皇帝再活五百年,看到清女人之祸尤烈,会不会穿越回那个年代宣称不近女色?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两个人的执政历程,两个人的执政的开始非常相似.两个人登基之初都活在辅政大臣的巨大阴影中.而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信任或者除掉这个人.如果说要除掉的话万历应该有比康熙更方便的条件.首先万历朝的权力是三位一体,相权,后权和内廷权力的一体.而后两种权力是完全依靠万历的存在,他们只关心和相权的合作与否,至于相权操与谁并不是原则性问题.其次对于张居正来说,有着足以牵制他的对手高拱,哪怕此人早就不在任上;无论是在操作难度上还是成败的风险上,万历明显要较康熙容易许多.但是万历虽然和康熙一样对辅政大臣心怀不满,却没有选择除去张居正而选择了信任和支持,至少在张居正在世的时候两个人完美的关系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君臣关系之一.由此在这一君一臣的驾驭下大明王朝再次驶向了兴盛.而康熙有能臣而不能用.他的政治智慧确实不如万历,在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康熙行险一博,成功得非常侥幸.更糟糕的是清失去了满族第一勇将,各方势力从此蠢蠢欲动.而小皇帝本身显然没有足够的震慑力,一场旷日持久的兵祸将再次降临.双方不同的政治智慧,不同的选择,一个迎来了继仁宣之治后的又一盛世,一个将再次让神州沉浸在血与火中.




万历初年,中国开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在江陵柄政期间,帝国效率空前提高,考政法成为一项光照千秋的法令.同时裁撤多个官僚机构,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资料表明到底削减了多少官位,那是根据资料估算大概减少了两万以上官位,与此同时清查土地由5.1亿幕变成7.85亿亩,国家税源广开。跟着是青史留名的一条鞭法,其核心是度地而税,穷人的负担不在沉重,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盛世已经出现。一次伟大的税费改革!与之相对应的戚家军,李家将威镇四方.尤其是李家将的奔袭,即使是今日读史,也让人觉得梦回汉唐,实在太象霍去病和李靖了. 对鞑靼的两大势力的分化, “树德于西,耀威于东”,从万历元年起修筑敌台1200座,恩泽数代百姓.甚至在三百多年后在整个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长城抗战也离不开这些敌台.而更重要的是之所以他比所谓的康乾盛世更出色,是因为在那个朝代始终具有极大的言论自由,比起动不动就大兴文字狱的盛世,比起不断的有人因为一首诗一篇文章甚至一个词一个签名而被杀头灭族甚至鞭尸的所谓盛世强得太多了.而康熙初年,黑云压城,如果朱三太子的恶梦不可避免的话,那么主少国疑而引起的三藩之乱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了。这场长达八年的战争从东到西覆盖了中国的十几个省,国家财力空虚,老百姓苦不堪言。乱世之中人命如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历虽然失去了张居正,但是他的胆气和魄力并没有减弱。这个年轻有为的君主不仅仅保留了一条鞭法,更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有三次有名的征战,这三战不仅仅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更有力的打击了倭寇,此后三百年倭寇不敢在西窥中原.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二十年哱拜之乱,史称宁夏之乱,整个宁夏地区陷入糜烂。面对这场哱拜和套部蒙古挑起的叛乱,万历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运筹帷幄,逐套部蒙古与贺兰山,真正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跟着挥师宁夏城,平定这场叛乱。接着是播州之役,盘剧在四川,湖北险要地区的杨氏家族自唐起就世代统治这片土地,到明时封为播州宣慰司使,实际上还是一个独立王国。万历二十八年明军大举征讨,三月突破娄山关天险,六月平定叛乱。和中央政权几乎隔离千年的地方终于再回到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下.这两场战役时间都不算长,但应该看到这些地区道路难行,后勤保障极为不易。比起来乾隆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死了N多人才打下总人口不过几万人的大小金川。万历的才能不知高过这个所谓的“十全老人”多少。而康熙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也发动了一次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打击葛尔丹。在这场惨胜的战役中,康熙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的能力,先引诱对方然后自己御驾亲征希望一举击溃对手。但是在这场战争的进行过程中,康熙再次出现不该有的失误,导致粮草不济,饿死上千士兵。每次读到这段历史,我都很奇怪,按说满族本来就是从塞外进关,运粮的路线关内可以漕运,关外在草原上,远比明军在播州之役中在没有路的崇山峻岭中运输要方便很多。但是万历做的就是比康熙好。




接着再让我们比较一下双方的巅峰之作。抗倭援朝VS收复台湾。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基本控制日本,在这个堪称日本史上最强的年代里他发动了侵朝战争,朝鲜希望万历救援。几乎是前两征的翻版,明军小规模的救援宣告失败。万历调集四万大军救援朝鲜,一战收复平壤,接着在碧蹄馆面对绝对优势的日军明军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战斗力,在这场遭遇战中,人数少得多的明军和对方战成平手.但是日军震惊于明军的战斗力在十二万日军VS四万明军的情况下开始消极避战,明军组织敢死队乘机焚毁了日军城外的米仓,日军退缩至釜山。这一仗以万历册封丰臣这个“蛮夷”而告终.万历二十五年,日军重新发动攻势,万历调动四路大军反击日军。丰臣因为朝鲜战局不利而重病,日军在各方都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开始退却。在日军撤退的过程中,中日双方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海战,明军邓子龙部三艘大海船封锁了露梁海峡,牢牢堵住日本人大小五百艘战舰,接着明军主力和受明军指挥的李舜臣部从后夹击对手,该役击沉和俘获对手大小船只450艘,彻底切断了从日本到朝鲜的补给,宣告了在朝日军的覆灭。日军从此大概300年不敢西窥中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历在江浙沿海集结了庞大的船队,一旦朝鲜战事不利,这支部队将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可惜丰臣死得太是时候了,否则今日之中国极有可能再多出一个省来。而根据某”千古一帝”命令编篡的史书,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称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把万历三大征做为明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这个一脸麻子的”千古大一帝”来说,历史无情的奚落了他.在他的后世,中日双方再次爆发战争,中方斥巨资组建的北洋军队全军覆没,赔款2亿白银.割辽东,台湾,彭湖列岛,后来经过列强交涉,收回辽东再付3000万赎辽费.而万历抗倭之役不过七百万军费,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次高瞻远瞩恩泽后世的投入,胜利的光荣属于万历,属于宋应昌,属于李如松,属于陈璘,属于麻贵,属于殉国的邓子龙,属于王京城外连名字都没留下的明军敢死队,属于每一个参战的明军将士,属于那个时代的所有中国人.历史终将还给公道,英雄不容被玷污.同样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一役.康熙的收复台湾一役因为现在台湾当局的论调而更具现实意义.应该看到在这战中康熙表现出了一定的魄力,从无到有打造了一支真正的海军,但是在面对内部分裂已经衰落的台湾郑氏的时候,这支部队如履薄冰的表现并不是那么让人信服,.一支横渡台湾海峡都战战兢兢的海军和一支扬威异域的海军部队,有可比性吗?最后再来说说尼布楚条约,面对着后勤补给极为漫长的俄罗斯探险队,保护”龙兴”之地的清军仅仅是惨胜.在这场战役中清军的骑兵面对对方的火器的时候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但是号称学贯东西的康熙并不敏感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失去了一次改写中国近代史的机会.而中俄双方的和约为什么叫尼布楚条约?因为中国割让了贝尔加湖以东的尼布楚地区,和以后的不平等条约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没有赔款.以及签和约时比较体面一些。闻一多先生在著名的《七子之歌》中就写到:“……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长歌当哭!




再来看看万历最被人诟病的萨尔浒之役。应该说从该战役的部署来看,万历并没有错.后世无知之徒认为明军首先不该兵分四路被对手分别击破,但实际上万历三大征的几次重要部署也是多路进攻。以火器和步兵为主的明军如果一路出击在草原上寻找以骑兵为主的敌人决战,这样的部署可以说未战先败。因为你的机动力远远跟不上对方。而多路出击可以有效的限制对方的机动力。而万历启用的将领也是为情理之中,总督杨镐,该人参加过抗倭之战役,表现一般在蔚山打了一次夹生仗,后因谎报军情被撤,朝鲜战争结束后官复原职,后任辽东巡抚期间对土蛮战功卓著,一个大将有成败两方面的教训,熟知地理,资历深(当年那批援朝的将领中只有他和退休的刘綎.而万历慎重起见还重新招入了刘綎.,应该说从前期的用人到策略布置万历并没有错,毕竟他是人不是神不能预知未来.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万历时代的言论自由在该役中起了很坏的作用.言官要求杨镐迅速进军,而明军此时没没有准备好,万历”倦政”了一段时间,实在躲不过去,只好命令进军.结果明军被分路击败.应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万历前期的布置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有过类似的失败.甚至永乐年间明邱福部十万人全军覆没也没影响老四给蒙古人搬家.而康熙五十六年六万大军被准噶尔部全歼,整个大西北靡烂,凭什么康熙是明君而万历是昏君?不知道当时的清人是不是因为摄于文字狱的淫威不敢说真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萨尔浒之役影响了明和后金的力量对比了吗?根本没有.明当时人口在1亿左右,兵员含预备役大概270w,应该说这样的失败完全承受的起.而万历在失败之后果断任用熊廷弼,把损失减低到最小. 熊廷弼出关之后重新振作士气,修辽阳,沈阳,以此构筑坚固防线,后金打了几次都灰头土脸的回去了.在此基础上他就提出了对努尔哈赤实行“坐困转蹙”的战略设想。即依托坚城大打骚扰战,后金所谓自萨尔浒之役后的优势荡然无存.明军改变了以往的策略,虽然从局部看起来,后金有了攻势,但是无可置疑的是战略的主动权始终在明手中.所谓萨尔浒之役后双方攻守易形纯属胡扯,终明一世,后金不过边患而已.而熊在朝中并不得人缘,在主持辽东防务期间,万历再次”选择性倦政”,熊的做法都支持,而攻击熊的奏折却都留中不发.这在万历死后,成为万历倦政的一大”罪证”,而熊被撤职后,后金才开始猖獗.这关萨尔浒什么关系?又关万历什么关系?如果说万历年间的文进士熊廷弼的撤职是明衰落的开始,那么万历年间的另一个文进士袁崇涣的被杀,直接导致多路勤王部队的溃散转成”流寇”,从那以后流寇成为一支军事素养出色的部队开始席卷大明全国.而明终于亡于这些”流寇”.每次读史我都非常感慨,在万历这朝,前朝老臣以张居正和戚继光为代表达到了个人的人生巅峰,永载史册.以李家将为代表的中生代也表现的非常出色,更难得的是万历年间出现了三个文进士,这三个人竟然都表现出了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军事才华,他们的名字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宠涣,应该说这绝不是偶然.,能在文进士里出现三个军事天才,万历确实称得上用人唯贤,也对得起他之后的皇帝了.可惜了,这三个人虽然在万历之后失去皇帝庇护的情况下鞠躬尽瘁,但是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看着后面那个所谓的勤政皇帝,在比较一下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万历,不由得让人感慨:但使万历大帝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最后再来说说万历的矿税.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不管内币还是国库,归根结底都是从民众手上收来的.充实内库和巧立名目甚至在所谓的康乾盛世出现的”婊子税”,多征税到国库对于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区别.但是对于皇帝来说区别就大了.万历和清的皇帝不同,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万历并不是想花就能花.他既不能随心所欲下江南也不能动不动就修园子,而万历朝的大臣和清的大臣比较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真正是大臣而不是奴才,万历一次要求国库提供十万两银子修宫殿,这要搁到康乾盛世,和砷们只嫌宫殿修得不够大.但是万历的大臣们不一样,万历得到的回答是下不奉诏,意思是这次给你皇帝面子,没有下次了!而万历就再也不向国库伸手了.可以讲这才是真正的君臣呀!其次万历在皇帝中并不挥霍,既不要为了讨好女人,在宫中修建专门宫殿以解自己的妃子思乡之苦,又不用声势浩大的去围猎,下江南.给臣子的赏赐也都是象征性的.至于喝酒的问题,就算万历天天用茅台洗澡也喝不穷国家.可以讲万历的大部分费用最后还是充做了军费.我们比较一下,末代皇帝在他的自述中承认在退位后他们六口之家一个月消耗肉三万一千八百四十四斤,鸡鸭四千九百八十六只.这样的情况要是出现在万历朝,万历只怕早被言官活活骂死.而且万历派往各地的太监并不如那么牛B,经常被打死.万历对这种情况就是四个字概不追究..关于矿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万历有一次病重自觉将不久于人世,就招了首辅诏告天下取消矿税,结果第二天万历身体好转,急急忙忙派人把旨意追回来.在追的过程中,万历表现的非常着急,因为没有这块税收他自己甚至过得不如普通的大户人家.所以即使万历知道这块税收并不好,也只有硬着头皮坚持.而这些钱对于没有多少挥霍渠道的万历来说,最后还是充做军费,也算是取之与民用之与民.当然矿税的收取从道理上来说是不对的,这一点不该否认.但是更该谴责的是把天下当作自己私库的皇帝,是国库帐面五千万实际只有七百万的皇帝.







综观万历一生,虽然稍有缺陷,但瑕不掩玉.他的丰功伟绩确实值得称道.而万历之所以没有能称为明君的主要原因,我想是因为他太民主,太善良了.万历在世的时候,言论非常自由,基本不受约束的言官们开始疯狂造谣,能惹怒皇帝训一顿,在同事中倍有面子,惹怒皇帝打一顿,那么就青史留名.所以言官们乐此不疲,收益大,风险小,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要搁到康乾盛世杀了你算是轻的,最惨的是在你家门口挂个名教罪人的牌子,地方官初一十五去巡视.你一家老小几百年就算完了.所以说除了唯心的天子圣哲之外,谁敢说个不好?而万历朝言官们把万历比做纣王,幽王,东昏候,把万历骂做古往今来第一暴君,值得称道的是万历并没有因此而杀谁.有些骂奏送到他手里,他看了一下,说声是个圈套(言官希望激怒他),也就到此为止.就算是换了普通人整天被人骂,估计也受不了.可是万历居然能全部折节容下,光这份气度就实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他不愧是一个真正的圣明君主.他是一代明君是真正的大帝是属于中国人的骄傲.在他的时代里对官吏的考核和对税收制度(一条鞭法)的安排,达到了整个中国封建史的顶峰.他有力的打击了国家分裂势力和国外的侵略势力.他以一个煌煌盛世为开端,以留下三大超越时代的军事天才而结束.在他那个时代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如泰山,言论极度自由,那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骄傲.

历史不容小丑的玷污!
以上为本人转贴的铁血"[我看明朝]征文的申请及评定帖"中的全部网友原创,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特别崇拜于谦
又弄这些转贴合集,没事自己写点不成么: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