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为何一再参拜靖国神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9:04:08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元旦公然走进靖国神社,绝非无计无谋。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泉在过新年头一天就冒犯中韩两国,显示他不再顾忌邻国的反应,一意孤行。

  靖国神社在战前是日本陆海军管辖的军事设施,是推动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战后,它虽在政教分离的制度下注册成为宗教团体,但却是保守派美化二战和逃避战争责任的象征。神社里摆了战犯的灵位,包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带兵侵略新加坡和马来亚半岛的乙级战犯山下奉文。这些人在亚洲人眼里都是不可原谅的战争祸首,但在靖国神社里都被供奉为“英灵”。


整军立场日益明确


  小泉每次参拜靖国神社都要表示,参拜是为了向二战中牺牲的英灵们致敬。他的言语与日本篡改历史、美化二战的言论并没有什么两样。明知参拜靖国神社会激发亚洲民众的不满,引起中韩两国政府的抗议,但他每年都照拜不误。这显示,其重整军队的政治立场越来越明确。

  2001年,小泉纯一郎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时,就明言要在8月15日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此一宣言让人自然回想起1985年8月15日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率领18名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并遭到中国强烈谴责的情景。虽然有些分析指小泉参拜是为了讨好右翼,赢取选票,但从他一而再的参拜行为中也可看出,他在不断尝试完成中曾根康弘企图将参拜神社进行惯例化的心愿。

  最初,为了让小泉纯一郎以首相身份参拜神社,自民党人士三番五次到中国去寻找妥协方案。最后,他们将参拜的日期提前了两天。

  2002年,小泉纯一郎提前在4月21日,即靖国神社春季祭礼日进行了第二次参拜,为的是避免影响日韩联办世界杯足球赛的计划。到了2003年,他又提前在1月14日,即在中韩两国领导层交替前参拜。

  值得关注的是小泉对待中韩两国的反应方式。前两次,他还以参拜属于“个人感情”来蒙混过关。可到了第三次,他便直言不讳地说:“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在尊重对方的传统文化上表现出友好。”今年,他在参拜神社之后又表示:“参拜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中韩也能够渐渐理解。”

  小泉藐视中韩两国的反应,一心一意以参拜靖国神社来为战犯翻案。与那些总是借助参拜问题来刺激中国的反中派政客相比,小泉的言行没有什么区别,甚至经常与他们遥相呼应。

  每年8月15日都要参拜靖国神社的石原慎太郎就曾表示:“对日本人来说,靖国是了不起的精神文化。这不是支那人(对中国人的蔑称)和韩国人等外国人的牢骚问题。”

  对于小泉纯一郎这次在元旦进行参拜,日本保守派《产经新闻》发表社论大表赞扬,指出:“首相的第四次参拜,完成了他和日本国民的约定,将参拜靖国神社定型化。”

  针对中韩两国的不满声音,该报说:“那是干涉日本内政的行为,可以不加理会。”与此同时,社论还呼吁小泉纯一郎必须每年参拜。

  日本保守派言论极为关注中国领导层在小泉参拜问题上所做的反应,他们把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打败”中国,视为摆脱历史枷锁、重拾自尊的胜利。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确实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是在历史伤口上撒下盐巴。但是,更叫人担心的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成为惯例之后,将助长日本军国思想,使所谓“整军派”的图谋得逞。


要提升神社地位


  与日本保守势力不断提出修改宪法一样,从1950年开始的企图使靖国神社成为国家特殊机关的努力,一直是一个反动的政治行动。1969年,自民党要把祭祀二战“英灵”作为国家仪式,在国会中提出修改宪法,要提升靖国神社的地位。然而,由于其他宗教团体和反对党的极力反对,连续五年提出的修改法案每次都被搁置。在无计可施中,以首相参拜来突出靖国神社地位的政治手段便应运而生。

  1975年,前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在敏感的8月15日参拜了神社。为避开反对声浪,他当时未在参拜册子上留名,也未带随从,以“私人”身份进行了试探性参拜。

  1978年8月15日,前首相福田赳夫(小泉的恩师,现内阁秘书长福田康夫之父)也进行了参拜。那时,他使用的是官方车辆,带了随员,并在参拜册上署名“内阁总理大臣”。同年10月,靖国神社开始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列为祭祀对象。

  1985年,以修改宪法为政治生命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明目张胆地带领国会议员前去“公式参拜”。为促进参拜官式化,他还在官邸发起“内阁官僚参拜靖国神社“的特别咨询机关,研究参拜与宪法之间的关系。

  对日本保守派而言,恢复靖国神社的地位,是一个重要步骤。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7月就曾指出:“对于为国家而牺牲生命的人们,我们应有一个地方让国民向他们表达感激。要不然,就没有人会为国家而死。”

  在小泉纯一郎上台后,日本就不断实施派兵政策,去年更通过有利于日本扩军的《有事法制》。在缺乏正确历史认识和越来越保守化的政治环境中,小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将之作为“传统”,摆明了就是要带领日本重走军国老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元旦公然走进靖国神社,绝非无计无谋。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泉在过新年头一天就冒犯中韩两国,显示他不再顾忌邻国的反应,一意孤行。

  靖国神社在战前是日本陆海军管辖的军事设施,是推动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战后,它虽在政教分离的制度下注册成为宗教团体,但却是保守派美化二战和逃避战争责任的象征。神社里摆了战犯的灵位,包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带兵侵略新加坡和马来亚半岛的乙级战犯山下奉文。这些人在亚洲人眼里都是不可原谅的战争祸首,但在靖国神社里都被供奉为“英灵”。


整军立场日益明确


  小泉每次参拜靖国神社都要表示,参拜是为了向二战中牺牲的英灵们致敬。他的言语与日本篡改历史、美化二战的言论并没有什么两样。明知参拜靖国神社会激发亚洲民众的不满,引起中韩两国政府的抗议,但他每年都照拜不误。这显示,其重整军队的政治立场越来越明确。

  2001年,小泉纯一郎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时,就明言要在8月15日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此一宣言让人自然回想起1985年8月15日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率领18名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并遭到中国强烈谴责的情景。虽然有些分析指小泉参拜是为了讨好右翼,赢取选票,但从他一而再的参拜行为中也可看出,他在不断尝试完成中曾根康弘企图将参拜神社进行惯例化的心愿。

  最初,为了让小泉纯一郎以首相身份参拜神社,自民党人士三番五次到中国去寻找妥协方案。最后,他们将参拜的日期提前了两天。

  2002年,小泉纯一郎提前在4月21日,即靖国神社春季祭礼日进行了第二次参拜,为的是避免影响日韩联办世界杯足球赛的计划。到了2003年,他又提前在1月14日,即在中韩两国领导层交替前参拜。

  值得关注的是小泉对待中韩两国的反应方式。前两次,他还以参拜属于“个人感情”来蒙混过关。可到了第三次,他便直言不讳地说:“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在尊重对方的传统文化上表现出友好。”今年,他在参拜神社之后又表示:“参拜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中韩也能够渐渐理解。”

  小泉藐视中韩两国的反应,一心一意以参拜靖国神社来为战犯翻案。与那些总是借助参拜问题来刺激中国的反中派政客相比,小泉的言行没有什么区别,甚至经常与他们遥相呼应。

  每年8月15日都要参拜靖国神社的石原慎太郎就曾表示:“对日本人来说,靖国是了不起的精神文化。这不是支那人(对中国人的蔑称)和韩国人等外国人的牢骚问题。”

  对于小泉纯一郎这次在元旦进行参拜,日本保守派《产经新闻》发表社论大表赞扬,指出:“首相的第四次参拜,完成了他和日本国民的约定,将参拜靖国神社定型化。”

  针对中韩两国的不满声音,该报说:“那是干涉日本内政的行为,可以不加理会。”与此同时,社论还呼吁小泉纯一郎必须每年参拜。

  日本保守派言论极为关注中国领导层在小泉参拜问题上所做的反应,他们把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打败”中国,视为摆脱历史枷锁、重拾自尊的胜利。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确实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是在历史伤口上撒下盐巴。但是,更叫人担心的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成为惯例之后,将助长日本军国思想,使所谓“整军派”的图谋得逞。


要提升神社地位


  与日本保守势力不断提出修改宪法一样,从1950年开始的企图使靖国神社成为国家特殊机关的努力,一直是一个反动的政治行动。1969年,自民党要把祭祀二战“英灵”作为国家仪式,在国会中提出修改宪法,要提升靖国神社的地位。然而,由于其他宗教团体和反对党的极力反对,连续五年提出的修改法案每次都被搁置。在无计可施中,以首相参拜来突出靖国神社地位的政治手段便应运而生。

  1975年,前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在敏感的8月15日参拜了神社。为避开反对声浪,他当时未在参拜册子上留名,也未带随从,以“私人”身份进行了试探性参拜。

  1978年8月15日,前首相福田赳夫(小泉的恩师,现内阁秘书长福田康夫之父)也进行了参拜。那时,他使用的是官方车辆,带了随员,并在参拜册上署名“内阁总理大臣”。同年10月,靖国神社开始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列为祭祀对象。

  1985年,以修改宪法为政治生命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明目张胆地带领国会议员前去“公式参拜”。为促进参拜官式化,他还在官邸发起“内阁官僚参拜靖国神社“的特别咨询机关,研究参拜与宪法之间的关系。

  对日本保守派而言,恢复靖国神社的地位,是一个重要步骤。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7月就曾指出:“对于为国家而牺牲生命的人们,我们应有一个地方让国民向他们表达感激。要不然,就没有人会为国家而死。”

  在小泉纯一郎上台后,日本就不断实施派兵政策,去年更通过有利于日本扩军的《有事法制》。在缺乏正确历史认识和越来越保守化的政治环境中,小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将之作为“传统”,摆明了就是要带领日本重走军国老路。
自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