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富裕的宋朝强盛不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5:03:13
2007年05月13日 11:41南方日报
南宋年间,偏安的国都临安,人口逾百万,但皇族与官吏竟占全城总人口的1/4弱,他们大都是北宋的王公贵戚南下而来的,于是,一般花天酒地,夜夜笙歌。
唐强宋富,这已是历史的定论。但学生常问起,既然宋朝比唐还富裕,人口也要多得多,且在宋代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的兴起,使宋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正是在宋代出现的。那么,为什么富裕了的宋朝,反而强盛不起来呢?
也许,宋代的建筑可以给我们提供某种答案。
宋代建筑艺术,较之汉唐,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一次转型,它由汉唐的雄浑质朴、宏伟大气,转变为宋代的柔丽纤巧、清雅飘逸。最具特征的是,宋代建筑挑檐,不似汉唐的沉实稳重,而是翘立飞扬,极富艺术感,而且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这其实较集中体现出了宋代建筑的风格。
这显然是一种世俗化亦贵族化的表现。而这,可以说是受到唐代晚期市民社会的兴起,及至到宋代,整个社会的市井化、商业化的影响。南宋年间,偏安的国都临安,人口逾百万,但皇族与官吏竟占全城总人口的1/4弱,他们大都是北宋的王公贵戚南下而来的,于是,一般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这一来,刺激了城市经营手工业、商业的人口,他们也占去人口的近1/4。酒肆、歌馆、青楼,以及小摊贩,可谓夜以继日,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空前繁荣,靠近临安的泉州,一跃为中国第一大港,虽说只红火南宋元初一段,却也可见宋代商贸之昌盛。因此,宋代建筑,正是适应了这种贵族化了的市民社会的生活,食不厌精,寝不厌软,住也就更追求精美、精细与精致了。
北宋之汴梁、南宋之临安,都形成了官民杂处、商民相间的住宅格局,外城更按商业自然发展而形成了街道,古制的里坊为此瓦解而商业街、夜市出现并兴盛,也就使建筑变得灵活、顺势并富于享乐的世俗意味。园林艺术也在宋代臻于完美。
耽于享受、疏于治国,外弱而内敛,今朝有酒今朝醉,社会的颓风,不可因高度的富裕而冲淡,反而只会更不可救药,以为能赔给人家几万万两银子、几万匹丝绸,便足以买来平安,照旧可以灯红酒绿,颠鸾倒凤。结果呢,多么美轮美奂的建筑,多么富足的粮仓,也敌不过人家的铁蹄!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不管他这一描述是否准确,但是,当时的中国城市,如泉州、广州等,的确已是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了,其城市格局,理所当然属商业性而非行政性的,这一来,城市建筑的品格,也就走出了汉唐大一统的模式而出现了新的转换。平心而论,这种转换,在建筑艺术上无疑也是一种发展与进步,所以,宋代的各类建筑都很发达,尽管没汉唐的大气,却在艺术上,也包括技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更贴近人的世俗生活,宋代之“繁华一梦”,都可以从宋城、宋代建筑中看出来。过于艺术化、梦幻化,是否会因此轻飘起来而失重呢?但责任并不在艺术,也不可归咎于梦幻。
马可-波罗是元代来到中国游历的,他笔下的城市,自然是宋代留下来的繁华、富裕,以致他认为自己到了天堂,甚至他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误译为苏州为“地上的城市”,杭州为“天上的城市”。杭州的民宅,也“建筑华丽、雕梁画栋”;西湖的亭台楼阁,与游艇画舫,相映成趣,让人赏心悦目……光他这些描绘,对于已亡国了的宋朝遗民,当是怎样的一种讽喻——也许,这可以回答文前学生的问题了。

   编辑: 王菁
2007年05月13日 11:41南方日报
南宋年间,偏安的国都临安,人口逾百万,但皇族与官吏竟占全城总人口的1/4弱,他们大都是北宋的王公贵戚南下而来的,于是,一般花天酒地,夜夜笙歌。
唐强宋富,这已是历史的定论。但学生常问起,既然宋朝比唐还富裕,人口也要多得多,且在宋代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的兴起,使宋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正是在宋代出现的。那么,为什么富裕了的宋朝,反而强盛不起来呢?
也许,宋代的建筑可以给我们提供某种答案。
宋代建筑艺术,较之汉唐,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一次转型,它由汉唐的雄浑质朴、宏伟大气,转变为宋代的柔丽纤巧、清雅飘逸。最具特征的是,宋代建筑挑檐,不似汉唐的沉实稳重,而是翘立飞扬,极富艺术感,而且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这其实较集中体现出了宋代建筑的风格。
这显然是一种世俗化亦贵族化的表现。而这,可以说是受到唐代晚期市民社会的兴起,及至到宋代,整个社会的市井化、商业化的影响。南宋年间,偏安的国都临安,人口逾百万,但皇族与官吏竟占全城总人口的1/4弱,他们大都是北宋的王公贵戚南下而来的,于是,一般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这一来,刺激了城市经营手工业、商业的人口,他们也占去人口的近1/4。酒肆、歌馆、青楼,以及小摊贩,可谓夜以继日,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空前繁荣,靠近临安的泉州,一跃为中国第一大港,虽说只红火南宋元初一段,却也可见宋代商贸之昌盛。因此,宋代建筑,正是适应了这种贵族化了的市民社会的生活,食不厌精,寝不厌软,住也就更追求精美、精细与精致了。
北宋之汴梁、南宋之临安,都形成了官民杂处、商民相间的住宅格局,外城更按商业自然发展而形成了街道,古制的里坊为此瓦解而商业街、夜市出现并兴盛,也就使建筑变得灵活、顺势并富于享乐的世俗意味。园林艺术也在宋代臻于完美。
耽于享受、疏于治国,外弱而内敛,今朝有酒今朝醉,社会的颓风,不可因高度的富裕而冲淡,反而只会更不可救药,以为能赔给人家几万万两银子、几万匹丝绸,便足以买来平安,照旧可以灯红酒绿,颠鸾倒凤。结果呢,多么美轮美奂的建筑,多么富足的粮仓,也敌不过人家的铁蹄!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不管他这一描述是否准确,但是,当时的中国城市,如泉州、广州等,的确已是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了,其城市格局,理所当然属商业性而非行政性的,这一来,城市建筑的品格,也就走出了汉唐大一统的模式而出现了新的转换。平心而论,这种转换,在建筑艺术上无疑也是一种发展与进步,所以,宋代的各类建筑都很发达,尽管没汉唐的大气,却在艺术上,也包括技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更贴近人的世俗生活,宋代之“繁华一梦”,都可以从宋城、宋代建筑中看出来。过于艺术化、梦幻化,是否会因此轻飘起来而失重呢?但责任并不在艺术,也不可归咎于梦幻。
马可-波罗是元代来到中国游历的,他笔下的城市,自然是宋代留下来的繁华、富裕,以致他认为自己到了天堂,甚至他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误译为苏州为“地上的城市”,杭州为“天上的城市”。杭州的民宅,也“建筑华丽、雕梁画栋”;西湖的亭台楼阁,与游艇画舫,相映成趣,让人赏心悦目……光他这些描绘,对于已亡国了的宋朝遗民,当是怎样的一种讽喻——也许,这可以回答文前学生的问题了。

   编辑: 王菁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之中只有指南针发明于宋代还说的过去,印刷术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火药发明于唐代

排出军事上的被动之外,宋代还是很强盛的,至于军事上的被动,那完全是对5代时期武将难以驾驭这个教训矫枉过正造成的
在宋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已经仿效中原也建立起封建过,辽国开国比宋朝要早,宋朝开国之时辽国根基已经很牢固了 ,这时候宋朝与辽国争霸自然会全面失败。
南北朝的北魏应该是个分水岭,事实证明,当游牧民族建立起国家机器后,战争能力也大幅度提高。甚至于森林渔猎民族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隋文帝对突厥进行分化战略,恐怕突厥也早就在中国北方建立起强大的帝国了
宋朝与辽国争霸全面失败,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吧,宋和辽基本上是谁进攻谁倒霉,要说胜负关系还是宋这边占优.宋进攻无力,主要是还是因为宋太宗这个草包瞎指挥搓了先头的锐气.之后又遇到一个厌战的皇帝,澶渊之盟一签,也就是双方罢手了.
   
       隋文帝分化突厥确实效果显著,不过对突厥来说,也是塞翁失马,本来名义上是只有一个突厥,可是有4个可汗,相互也不怎么买账,虽然分了东西突厥,可东突厥只有一个始毕可汗,还照样控弦百万,实力一点也不比被分化前差.可惜颉力可汗倒是想搞封建化,结果搞得众叛亲离,新旧贵族矛盾严重.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3 14:17 发表
宋朝与辽国争霸全面失败,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吧,宋和辽基本上是谁进攻谁倒霉,要说胜负关系还是宋这边占优.宋进攻无力,主要是还是因为宋太宗这个草包瞎指挥搓了先头的锐气.之后又遇到一个厌战的皇帝,澶渊之盟一签,也 ...

胜负关系宋朝占优? 呵呵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3 13:53 发表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之中只有指南针发明于宋代还说的过去,印刷术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火药发明于唐代

排出军事上的被动之外,宋代还是很强盛的,至于军事上的被动,那完全是对5代时期武将难以驾驭这个教训矫枉过正 ...



呵呵!LZ说的不明白,应该是活字印刷术。;P
个人认为还是治国思想有误,军人的地位太低了
]]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3 19:28 发表

大规模战役
北宋VS契丹(截止宣和7年)
防:4平4负16胜
攻:1平3负2胜

PS: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也许战争统计标准不同,总次数会略有不同,但是胜负关系的比例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呵呵,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还能统计出这个东西.不知道是哪出版的,简直就是足球比赛了.不过防守何谓胜利?辽国军队在边境打下某地后迅速退回,宋军收复失地,算是防守胜利吧?
主要是宋的外部环境很不好,面临那么多的游牧民族的崛起,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
"又上言,可乘宋弱,略地至河为界。书奏,不纳。及太后南征,休哥为先锋,败宋兵於望都。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约与李敬源合兵,声言取燕。休哥闻之,先以兵扼其要地。会太后军至,接战,杀敬源,廷让走瀛州。七年,宋遣刘廷让等乘暑潦来攻易州,诸将惮之;独休哥率锐卒逆击于沙河之北,杀伤数万,获辎重不可计,献于朝。太后嘉其功,诏免拜、不名。自是宋不敢北向。时宋人欲止儿啼,乃曰:“于越至矣!”

出处同上
不过自从上次大明无敌论者来了后,我是怕了.我希望这位兄弟不是大宋无敌论者.(非讽刺)所以我已经出具了一些比较好找的资料.如果兄弟坚持认为这些或者不算胜利,或者规模太小,那么只要说兄弟意见我不认可即可,本人也不再争辩什么了.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3 23:18 发表

呵呵,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还能统计出这个东西.不知道是哪出版的,简直就是足球比赛了.不过防守何谓胜利?辽国军队在边境打下某地后迅速退回,宋军收复失地,算是防守胜利吧?

书名都告诉你了,哪里出版的你自己不会找啊?
如果连判断输赢都不会,也没有必要谈什么宋辽战争了吧?
不知道你从辽史上一共找出几次胜利啊?从你列出的这些来看,并不超过我统计的范围吧?难道找到几次辽国赢的例子就能说明胜负关系了?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3 23:39 发表

书名都告诉你了,哪里出版的你自己不会找啊?
如果连判断输赢都不会,也没有必要谈什么宋辽战争了吧?
不知道你从辽史上一共找出几次胜利啊?从你列出的这些来看,并不超过我统计的范围吧?难道找到几次辽国赢的例 ...

 论曰:宋乘下太原之锐,以师围燕,继遣曹彬、杨继业等分道来伐。是两役也,辽亦岌岌乎殆哉!休哥奋击于高梁,敌兵奔溃;斜轸擒继业于朔州,旋复故地。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虽配古名将,无愧矣。然非学古之在南京安其反侧,则二将之功,盖亦难致。故曰,国以人重,信哉。

辽史卷83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3 23:42 发表

 论曰:宋乘下太原之锐,以师围燕,继遣曹彬、杨继业等分道来伐。是两役也,辽亦岌岌乎殆哉!休哥奋击于高梁,敌兵奔溃;斜轸擒继业于朔州,旋复故地。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虽配古名将,无愧矣。 ...

这说明什么啊?
是日,辽主谕诸军趋易州;癸卯,攻城。满城出师来援,为辽铁林军击退,指挥使被擒者五人。甲辰,辽师齐进,东京骑将夏贞显之子仙寿先登,易州遂破,刺史刘墀降于辽。守陴将士南走,辽主帅师邀之,无得免者。即以马质为刺史,赵质为兵马都监,迁易州军民于燕京,授仙寿高州刺史。乙巳,辽主登易州五花楼,抚谕士庶。
续资治通鉴    ●卷第十四
初,河北转运使裴庄屡条奏傅潜无将略,恐失机会;枢密使王显庇之,奏至,辄不报。潜屯于定州,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畏懦,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辄丑言詈之。辽师既破狼山寨,遂引兵趋宁边军及祁、赵,大纵钞劫,游骑出邢、洺间,百姓惊扰,携挈老幼争入城郭,镇、定路不通者逾月。朝廷屡间道遣使督潜会诸路兵合击,其都监秦翰及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等屡促之,皆不听。廷召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耳!”促之不已,潜乃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令于高阳关逆击,仍许出军为援;卒逗留不发。斋   

章直丙子,诏百官各上封章直言边事。于是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钱若水言:“傅潜领数万雄师,闭门不出,坐视契丹俘掠生民,上则辜委注之恩,下则挫锐师之气。军法曰:‘临阵不用命者斩。’今若申明军法,斩潜以徇,然后擢取如杨延朗、杨嗣者五七人,增其爵秩,分授兵柄,不出半月,可以坐清边寨。然后銮辂还京,则天威慑于四海矣。”右司谏梁颢亦言:“用兵之道,在明赏罚。兵法曰:‘罚不行,则譬如骄子,不可用也。’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迁延玩寇,以致边尘昼惊,圣主栉沐,此所谓以贼遗君父者也。以军法论,合斩潜以徇军中,降诏以示天下。”
  ●卷第二十一  续资治通鉴
初,河北转运使裴庄屡条奏傅潜无将略,恐失机会;枢密使王显庇之,奏至,辄不报。潜屯于定州,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畏懦,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辄丑言詈之。辽师既破狼山寨,遂引兵趋宁边军及祁、赵,大纵钞劫,游骑出邢、洺间,百姓惊扰,携挈老幼争入城郭,镇、定路不通者逾月。朝廷屡间道遣使督潜会诸路兵合击,其都监秦翰及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等屡促之,皆不听。廷召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耳!”促之不已,潜乃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令于高阳关逆击,仍许出军为援;卒逗留不发。斋   

章直丙子,诏百官各上封章直言边事。于是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钱若水言:“傅潜领数万雄师,闭门不出,坐视契丹俘掠生民,上则辜委注之恩,下则挫锐师之气。军法曰:‘临阵不用命者斩。’今若申明军法,斩潜以徇,然后擢取如杨延朗、杨嗣者五七人,增其爵秩,分授兵柄,不出半月,可以坐清边寨。然后銮辂还京,则天威慑于四海矣。”右司谏梁颢亦言:“用兵之道,在明赏罚。兵法曰:‘罚不行,则譬如骄子,不可用也。’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迁延玩寇,以致边尘昼惊,圣主栉沐,此所谓以贼遗君父者也。以军法论,合斩潜以徇军中,降诏以示天下。”
  ●卷第二十一  续资治通鉴
不是吧,讨论宋辽战争主要看<续资治通鉴>吗:D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3 23:55 发表
不是吧,讨论宋辽战争主要看吗:D

难道看资治通鉴?;funk
鸡地屁不是万能的。
其实想想也明白,如果宋朝胜多负少,那为什么宋朝反而在第2次北伐之后就转入防御?为何宋辽两国大部分都是辽攻宋守?莫非辽国人喜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好了这个帖子为了避免口水战,我这个问题上就此打住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3 23:59 发表

难道看资治通鉴?;funk

你要是想引用资治通鉴我也没意见:D
其实就是用续资治通鉴也无所谓了,看来你已经找到咸平二年了,没几年宋辽就休战了,你现在一共找到辽军赢了几次啊:D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4 00:02 发表
其实想想也明白,如果宋朝胜多负少,那为什么宋朝反而在第2次北伐之后就转入防御?为何宋辽两国大部分都是辽攻宋守?莫非辽国人喜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讨论问题要用事实说话,你前面的表现不错啊,那么努力的找了不少,怎么不继续了啊?是不是再没多少可找了呢?:D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4 00:04 发表

你要是想引用资治通鉴我也没意见:D
其实就是用续资治通鉴也无所谓了,看来你已经找到咸平二年了,没几年宋辽就休战了,你现在一共找到辽军赢了几次啊:D

没赢几次,宋朝主要是败少胜多,不过宋人天生是和平主义者,每次大胜之后自动退回.辽国连年战败,最后没办法宋朝可怜辽国答应每年给辽国一些经济援助比如岁币,其实宋朝很强大啊,最后还把辽国灭了呢:D  

宋朝富裕由胜多负少还主动提供经济援助给辽国就可见一斑了;P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4 00:07 发表

讨论问题要用事实说话,你前面的表现不错啊,那么努力的找了不少,怎么不继续了啊?是不是再没多少可找了呢?:D

呵呵,找的那么累,反正你也不会看,在宋朝无敌论的人眼里,找到又有什么样?象以前大明无敌论里的就要说虎蹲炮要比3磅团属炮威力大,明摆着就没有讨论的诚意,再说不过是口水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4 00:08 发表

没赢几次,宋朝主要是败少胜多,不过宋人天生是和平主义者,每次大胜之后自动退回.辽国连年战败,最后没办法宋朝可怜辽国答应每年给辽国一些经济援助比如岁币,其实宋朝很强大啊,最后还把辽国灭了呢:D  

宋朝富 ...

这么说你也同意宋朝败少胜多了:D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4 00:09 发表

呵呵,找的那么累,反正你也不会看,在宋朝无敌论的人眼里,找到又有什么样?象以前大明无敌论里的就要说虎蹲炮要比3磅团属炮威力大,明摆着就没有讨论的诚意,再说不过是口水

找不到证据了就随便扣帽子了
宋军2次北伐全部获胜,可怜辽国哀求宋朝,宋朝才答应不再收复幽云之地.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4 00:10 发表
宋军2次北伐全部获胜,可怜辽国哀求宋朝,宋朝才答应不再收复幽云之地.

我什么时候说宋军2次北伐全部获胜的?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4 00:10 发表

找不到证据了就随便扣帽子了

我没扣你帽子,你非要说宋朝胜多负少也没问题.反正我才懒得继续反驳你了.事实证明了在某朝无敌论者里出示多少资料也是白扯的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4 00:11 发表

我什么时候说宋军2次北伐全部获胜的?

我说的啊,宋军胜多负少嘛;P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4 00:12 发表

我没扣你帽子,你非要说宋朝胜多负少也没问题.反正我才懒得继续反驳你了.事实证明了在某朝无敌论者里出示多少资料也是白扯的

你才贴了多少资料啊?你才提出几次辽军胜利啊?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4 00:09 发表

这么说你也同意宋朝败少胜多了:D

完全同意了,宋朝最后统一地球了:D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5-14 00:13 发表

你才贴了多少资料啊?你才提出几次辽军胜利啊?

不多,不过足够证明某些人宋胜多负少是多么可笑的了;P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5-14 00:18 发表

不多,不过足够证明某些人宋胜多负少是多么可笑的了;P

宋辽好歹也打了那么多次了,你就贴了几次就足够证明某些人宋胜多负少是多么可笑的了,你这是什么证明方法啊;funk
宋胜多败少,呵呵,想着想着我就笑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