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效能的评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5:59:08
系统效能的评估

效能是系统执行预期任务能力的度量。在早期论证阶段,往往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效能评估,建立与调整指标体系,以求最大的效能输出。为了完成效能评估,需要分析预期任务的需求,系统的任务条件,系统的任务能力等等。

在效能范畴中,被最广泛认识的是作战效能。按照不同的级别与层次划分,作战效能可以划分成6个层次,分别体现了从具体子系统所采用的工程技术直到战争级别的多系统协同对抗的能力评估。作战效能的评估可以通过性能参数对比,参数计算,概率分析,仿真对抗的方法来完成。

不过在效能体系中,作战效能仅仅能反映系统的一个方面。从系统的角度,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等也需要被考虑进去。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模型是美国空军的系统效能模型,较好的表现了这个问题。美国空军的系统效能模型采用了可信性D、可用性A两个指标来综合反映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与保障性的影响,这个公式具体为:
               系统效能E = 能力C * 可信性D * 可用性A

其中能力C是系统作战效能的综合反映;可信性D是系统在任务期间可以正常工作的度量;可用性A是系统在任务开始时可以正常工作的概率。因为是乘积关系,因此后两者与能力对系统效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不过上面的模型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因为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任务过程的复杂性,系统效能评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系统效能的评估对于建立与调整系统指标体系,设计与实现一个完善与均衡的系统非常重要。总体来说,在不进行技术革新的前提下,要得到一分性能的输出,总需要在这里或者那里付出相应的代价,而这样的代价是否合算就需要通过系统效能来权衡。比如说,在同样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为了在某种飞机上实现性能的提高,在两种设备中选择了具备更高性能却更低可靠性的一种,这样虽然在作战能力上获得了提升,但是很可能在实际使用中因为这种设备的高故障率导致需要使用时却找不到可以使用的系统。如果这种设备的维修性同时又很低,则会导致大量的系统停留在因为维修而停止工作的状态。因为作战单位往往是一定数量的系统来完成任务的,因此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作战单位失去战斗力。这样的事例在实际使用中是经常发生。

(假设飞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20小时,一个20架飞机的单位每天执行60架次的飞行任务,则在3-5天之后就会出现大量的飞机故障,如果平均修复时间是5小时,则故障与维修很快会让这个单位陷于瘫痪.虽然通过快速更换备件可以使得故障飞机迅速恢复正常,但是大量故障件修理和备件消耗又会使得后勤系统很快崩溃.)系统效能的评估

效能是系统执行预期任务能力的度量。在早期论证阶段,往往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效能评估,建立与调整指标体系,以求最大的效能输出。为了完成效能评估,需要分析预期任务的需求,系统的任务条件,系统的任务能力等等。

在效能范畴中,被最广泛认识的是作战效能。按照不同的级别与层次划分,作战效能可以划分成6个层次,分别体现了从具体子系统所采用的工程技术直到战争级别的多系统协同对抗的能力评估。作战效能的评估可以通过性能参数对比,参数计算,概率分析,仿真对抗的方法来完成。

不过在效能体系中,作战效能仅仅能反映系统的一个方面。从系统的角度,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等也需要被考虑进去。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模型是美国空军的系统效能模型,较好的表现了这个问题。美国空军的系统效能模型采用了可信性D、可用性A两个指标来综合反映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与保障性的影响,这个公式具体为:
               系统效能E = 能力C * 可信性D * 可用性A

其中能力C是系统作战效能的综合反映;可信性D是系统在任务期间可以正常工作的度量;可用性A是系统在任务开始时可以正常工作的概率。因为是乘积关系,因此后两者与能力对系统效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不过上面的模型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因为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任务过程的复杂性,系统效能评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系统效能的评估对于建立与调整系统指标体系,设计与实现一个完善与均衡的系统非常重要。总体来说,在不进行技术革新的前提下,要得到一分性能的输出,总需要在这里或者那里付出相应的代价,而这样的代价是否合算就需要通过系统效能来权衡。比如说,在同样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为了在某种飞机上实现性能的提高,在两种设备中选择了具备更高性能却更低可靠性的一种,这样虽然在作战能力上获得了提升,但是很可能在实际使用中因为这种设备的高故障率导致需要使用时却找不到可以使用的系统。如果这种设备的维修性同时又很低,则会导致大量的系统停留在因为维修而停止工作的状态。因为作战单位往往是一定数量的系统来完成任务的,因此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作战单位失去战斗力。这样的事例在实际使用中是经常发生。

(假设飞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20小时,一个20架飞机的单位每天执行60架次的飞行任务,则在3-5天之后就会出现大量的飞机故障,如果平均修复时间是5小时,则故障与维修很快会让这个单位陷于瘫痪.虽然通过快速更换备件可以使得故障飞机迅速恢复正常,但是大量故障件修理和备件消耗又会使得后勤系统很快崩溃.)
老K顶你一把。
战机是为战争而不是航展准备的,维护性不好,就是第六代战机出来都没辙。
好帖要顶:victory:
白神的帖子,要顶!:victory:
顶偶万能的神,继续学习
学到点东西,顶一下。
RMB决定效能
原帖由 山野老狗 于 2007-4-25 19:46 发表
RMB决定效能


这话过于片面。效能的核心在于综合权衡,科学的管理与理性的头脑。只要有约束存在,就必然有权衡,有权衡就不仅仅是投入的问题。大气层可不认识人民币。
:o  楼上是在开玩笑吧?不过偶不觉得好笑。还真的认为金钱就能决定一切?
罪过,来晚了...........:lol
原帖由 smallcatdogpig 于 2007-4-25 20:27 发表
没有RMB就没有一切,您还不是为之而奋斗吗???;P ;P ;P

RMB不过是计量符,或说用其量的大小衡量价值量的大小,但是,它并不是价值本身,也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从大前天开始发经济性的帖子,前天发了个RMS的帖子,今天发了个效能的帖子,实际是有关联的。

在一个军事系统的设计之初,首先需要提出需求,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论证与分析。在国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保证费效比是顶层的要求。总体来说,军事系统的较量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因此合理的看待费用与效能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作为纯消耗的军事领域也必须考虑,否则前苏联就是前车之鉴。

目前,经济性分析、效能分析、效费综合权衡、RMS评估在各个国家都已经被列入了系统研发的过程中,这也是世界各国吸取了无数教训得出的经验。偶不晓得为什么还有人抱着RMB决定一切的观点。
:o   有想法可以提。不过偶工资多少好象跟这个问题无关。
原帖由 smallcatdogpig 于 2007-4-25 20:42 发表
您老真是神人啊!看来国家主席非您老末属啦。您老忧国忧民之心真是感天动地啊!不过,小的想问一下您老每月工资多少??有无外快啊??;P ;P ;P

前面有回复啊,不会对你来说只有钱能衡量一切吧?  拿到的钱多与否,和人自身能力与价值有绝对相关的比例吗?
恶意灌水的,扣25分并删贴,请自重。
:o  网路上东西你爱看不看。
本来这就是军事领域的东西,偶在超大军事论坛谈谈这些东西,似乎并没什么不对。不但美军,就是我军也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这方面的专家教授多的是。虽然偶不搞这个,难道偶说也说不得?那将来当老师也需要看军事么?
原帖由 smallcatdogpig 于 2007-4-25 20:54 发表
小的问题是:您老和我们说这个有用吗??我又不是批项目的人,又不能给您加工资,发奖金,分房子,送车子,您老将来混教授,博导就靠这个好像也说不过去吧??;P ;P ;P

好的观点和看法可以来一起交流,有自己的建议也欢迎拿出来。但,其它的话.....

比如上面的话,要是说:您所说的离我们很远吧?      大家应该更好理解和接受,对吧。
:D  真的很远吗?
原帖由 kadey 于 2007-4-25 21:10 发表
:D  真的很远吗?

俺可不认为远,反而应该予以重视。

上面是对那位被删帖的说的......:L
对你来说可能不远,但对一般的人来说难道不远吗??;P ;P ;P
顶偶万能的神
与其追求所谓的爆料不若学会对问题的分析.而K神做的正是教我等菜鸟如何去分析问题的方法.
MS俺国对可靠性的重视开始于90年代初国防科工委召开那次可靠性工作会议吧,在那次会议上提出可靠性和性能指标一样重要.在此之前80年代俺国研制SL-5机载雷达时根本就没有做MTBF方面的要求.
原帖由 小飞猪 于 2007-4-25 21:58 发表
顶偶万能的神
与其追求所谓的爆料不若学会对问题的分析.而K神做的正是教我等菜鸟如何去分析问题的方法.
MS俺国对可靠性的重视开始于90年代初国防科工委召开那次可靠性工作会议吧,在那次会议上提出可靠性和性能 ...


:D  可靠性目前是比较重视了,这是在很多教训以后的。记得90年代中期有某个突破性的航空产品要装机,当时可能也只考虑先解决有无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可靠性的问题。结果装了机后才发现这个造价百万的产品的MTBF居然还没有飞机单次飞行时间长,也就是说飞机还没落地,基本就已经出故障了,那么这种有无算解决了没有呢?只好再回去重新进行可靠性的增长,付出比以前更多更高的代价。
维修性保障性也一样。故障总是要出的,出了就要维修,二代飞机不考虑维修性,结果出了故障发现经常发现几乎要把整个飞机拆掉才能够到那个故障件,一出故障往往就意味着很多天之内这架飞机就不能再飞了,那么这算不算有战斗力呢?这才导致后来的自检系统、大量的舱口盖,快卸设备的出现。
保障性就更有意思了。如果设计师忽略了它,经常会发现等飞机造出来后人家配套厂已经不再生产配件了,你的飞机要么花巨资去改造要么满世界到垃圾堆里去找。

就象很多人过去认为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以及效能这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出于种种因素被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结果代价巨大。

站在系统的高度看待这些问题对于各个行业都是有好处的。
貌似抛了个开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啊,呵呵
顶伟大的白神,不过我对于这类后勤官员打算盘的事情没什么兴趣
相当的同意啊
     那些认为经济发展了财政增加了就自然解决了军工问题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
因为土鳖国的工厂就是农业国的手工作坊
原帖由 kadey 于 2007-4-25 22:11 发表


:D  可靠性目前是比较重视了,这是在很多教训以后的。记得90年代中期有某个突破性的航空产品要装机,当时可能也只考虑先解决有无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可靠性的问题。结果装了机后才发现这个造价百万的产品的M ...


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改进不少鸟,最近听PUPU他们告诉偶,偶们航电可靠性实验的要求好象和GLA一致鸟.
不过现在项目太多,进度太赶,而实验室又就那么**,偷工减料与糊弄现在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鸟.:(
超大评论员这个封号给楼主是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