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市场份额太小软件配套是重中之重[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8:06:14
中国造船业市场份额太小软件配套是重中之重
   郑和的宝船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骄傲,更是中国造船业的骄傲。但是,自那次短暂
的骄傲之后,中国这个拥有辽阔海域的国家却似乎离海洋越来越远了,中国造的船也
越来越经不起大风大浪了。今天,重续历史辉煌,再造华夏伟业的壮举有望在我国造
船业中重现。《远东经济评论》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批工人正紧张
地忙碌着。这是一艘超大型船只,其名字‘新旺海’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造船业迅
速赶超世界的现状……”这艘17.5万吨位好望角型散货轮是我国自行开发设计的最大
吨位绿色环保型船只,被原国家经贸委列入国家重大装备创新项目,整体技术已经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蓬勃发展的造船业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中国可能将在 2015-2020年间成为世
界第一造船国。不少专家认为,由于世界造船业在2002年已经走出了低谷,中国造船
业称雄世界可能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乐观的预测也能成为我们沾沾自喜和头脑发热的理由。恰恰相反,此时我们更需
要“思危”--从来不会有人将既得利益拱手相送。头脑冷静,韬光养晦,埋头实干,
也许才是我们梦想成真的惟一途径……

   硬件投入需谨慎

   “世界一流造船强国”,是中国几代造船人的梦想。一个国家成为造船大国,乃
至造船强国,是有严格的量化指标的,诸如船舶的质量、价格、服务、交船期等,并
且商船要在世界整个船舶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概念包
含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要素。

   世界造船格局分为四级,日、韩各占一级,欧洲为一级,其他国家为一级。中国
船舶工业的接单总量、产量虽然已位居全球第三,但是,日韩两国占据世界造船总量
的70%,中国则不足10%,显而易见的差距使中国只能与其他国家共称一级。随着中国
交船吨位的扩大,造船份额的提升,世界造船格局将有可能分为五级,中国单独成为
一级。中国要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强国,就必须在份额上与日韩匹敌--而这势必将分日
韩的杯中羹。份额之争的激烈可以想见,因此,扩大份额的过程将会异常艰苦。

   在此过程中,对硬件投入的把握是决策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假设世界年造船
总量为4500万吨,即使中国争得三分之一,也仅是1500万吨的订单量。所以对硬件的
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否则,如果某些硬件投入太大太快,将造成
浪费和亏损,有的订单不能按期交船,有的船坞晒了太阳。世界造船业走出低谷,步
入快速发展期的历程中,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对造船的投入都非常谨慎。针对目
前国内出现的“大造船、造大船”热潮,有关部门应该关注“同类项”的重复建设。

   软件依然是瓶颈

   国内船舶制造业的大型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硬件增长很快,但软件发展相对缓慢,
且已成为我国迈上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瓶颈”。“软件”包括相关的法律、融资、
保险、教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船舶信息库等诸多方面,即船舶工业支持保
障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历史和现时的造船强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船舶工业支持保障系统。我国船舶工业
支持保障系统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国内市场培
育滞后,船舶工业需求受限;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不够;相关法律、战略、政策、计划
匮乏;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风险防范及应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

   对于船舶工业市场的培育不足表现在产业链的关联性不强,缺乏能够推进船舶工
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造船系统。

   首先是上游拉动不足。在国际航运方面,我国海运开放相当早。我国现有的外贸
大多采取FOB条款,80%以上都由外国的买主指定船公司、安排运输、支付运费。FOB
条款决定了运输权掌握在买方手中。中国货主把运输权轻易让出,使中国船公司在国
际航运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目前中国的航运公司的运输服务水平、准班率、航速等
不比人家差,价位还低,但“国货国运”没有成为现实。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部门在实践中引导托运人使用国轮或国有承运人租用的
外籍船舶承运外贸货物,但未以立法形式规定货载保留的做法。1988年政府取消了中
外籍船舶分配承运份额的做法,鼓励船公司通过市场竞争取得货载。相当大比例的货
物,甚至包括战略物资、政府物资的运输,都交由国外航运公司运输,使得我国船舶
工业的首要客户---国内航运公司,难以有足够的运力需求推动船队发展。

   其次是下游行业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型、高技术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低。钢
材等原材料的供应,包括钢材价格、质量、规格等,与日、韩差距较大。

   由于上、下游的产业链存在上述问题,致使国货外运、国轮外造、大量进口船舶
配套产品;国家对出口船舶的优惠政策则间接支持了外国船东和航运业的发展,并一
定程度上造成船厂低价接船的恶性循环。

   尽管欧、美在世界商船制造市场的比例下降较大,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国际规则
的控制。最近国际海事组织(IM O)出台的反恐规则就明示了这一点。而我国船舶工业
对外有多个接口,包括IOM、W TO等,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机构承担,缺乏一个统一、
高层次、高效率、连续的平台,不利于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难以有效维
护我国造船、航运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份额的不断扩大,我们可能面临类似欧盟与韩国之间的国家或
地区之间的诉讼或仲裁。我国相应的法律保障能力较弱,没有充足的应对能力和应对
组织能力。

   至于敏感的融资问题,一方面,民间资金较为充裕但船舶工业发展却存在大量资
金缺口;另一方面,投入存在重视硬件、生产能力投资,轻视对技术、信息、法律等
软件方面的投入。

   政府调控不可少

   现在造船有日渐大型化的趋势,一个企业不可能造所有类型的船舶。企业造什么
船舶,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而市场需要什么船,则
需要正确的预测。为此,现有体制之下,应加强业内交流,特别是各方面的经营信息
和市场行情。外国企业投标时,虽然很多企业共同参与,但实际上他们私下早已互相
商定,哪家企业接标。良好的协作,不互相压价,使他们从不“内伤”。而中国企业
在接订单时,有时一家吃了亏,另一家同样交学费,第三家依然再次上当。

   外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史充分验证了政府调控的重要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短期内市场机制不健全,相对于发达国家,政府更有责任和能力调控船舶工业本身的
发展和上下游行业。短期要有政府制定的造船计划;中期有连续性的政策和战略研究
支持;长期有分门别类、功能强大的船舶方面的法律体系,尽快出台《造船法》,规
范中国船舶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要很好地结合
起来,才能打造“世界一流造船强国”。

   相关链接

   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德国同行苦寻对策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目前欧洲造船业面临来自远东的新竞争。而中国将大幅
度扩大自己的造船能力,在今后几年内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

   报道称,德国造船企业和金属工业工会对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十分担忧。德国北
海造船厂财务部主任施泰拉曼斯表示,“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多年来,
在与世界上一些低工资国家的造船业竞争时,德国和欧洲其它造船厂处于十分不利的
境地。欧洲造船业普遍担心,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韩国的地位。欧洲业内人士抱
怨,韩国人把价格压到低于欧洲的水平,迫使欧洲不得不一再以提高生产率来对应,
但产品的最终价格仍然明显高于韩国价格。

   报道指出,远东造船潜力的枯竭导致了德国造船业目前暂时的兴旺。由于前一段
时期,远东造船大国广收造船订单,那里的船坞中已没有空余的位置。而中国的订单
之多,也已不堪重负。至少目前欧洲可以从中受益,但这样的形势能持续多久,就很
难说了。目前,中国造船业位于全球第三位,国际市场仍由韩国和日本所控制。按订
单计算,2002年底,德国位于第六位,排在美国之前,波兰之后。韩国和日本的实力
主要在造集装箱货轮方面,散装货轮也是其重点。

   报道认为,中国宣布要攀登世界造船业的顶峰,这不仅是对欧洲造船厂、也是对
其邻国--韩国发出了宣战的信号,但中国要想超过韩国,就必须将其生产能力提高三
倍。汉堡的船舶制造和

   海洋技术联合会担心,这将对德国的造船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2002年,德国的
海运公司预订的新船中只有 10%是德国国内制造的,36%和22%的新船分别由韩国和中
国提供。施泰拉曼斯以审慎的目光注视着这样的发展势头,他说:“中国的造船厂得
到德国海运公司的关注,德国海运公司把技术带到中国,中国的船舶也就越造越好了。”
船舶制造和海洋技术联合会去年的年度报告指出,与其它造船国家相比,德国正在日
益失去自己的国内市场。

   报道称,除了甲烷天然气运输轮和客轮以外,中国的造船厂目前的产品包括了所
有的专用船舶。并称中国造船的优势在于散装货轮、集装箱货轮和除装原油以外的原
料货轮。而在制造小型集装箱货轮方面,中国早就成了这些造船厂家的强硬竞争对手。

   对于中国是否会开辟新的市场---如制造海上游轮---这一问题,报道借迈尔造船
厂发言人哈克曼之口作了肯定的答复,同时也指出“中国现在只能制造自己已掌握技
术的船舶。”尽管如此,中国对制造海上游轮的厂家仍然有影响。哈克曼说,这是因
为韩国将丢失一部分制造贸易货轮的订单,转向其它领域。韩国的三星和现代集团也
表示愿意提供高级游轮或轮渡轮船。不过,这个领域牢牢掌握在欧洲手中,只有日本
的三菱是欧洲以外需要认真对待的力量。中国的发展将促使韩国推行六年前宣布的造
高级客轮的计划。对于欧洲造船厂家来说,价格的压力不久将随之而来。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中国造船业市场份额太小软件配套是重中之重
   郑和的宝船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骄傲,更是中国造船业的骄傲。但是,自那次短暂
的骄傲之后,中国这个拥有辽阔海域的国家却似乎离海洋越来越远了,中国造的船也
越来越经不起大风大浪了。今天,重续历史辉煌,再造华夏伟业的壮举有望在我国造
船业中重现。《远东经济评论》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批工人正紧张
地忙碌着。这是一艘超大型船只,其名字‘新旺海’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造船业迅
速赶超世界的现状……”这艘17.5万吨位好望角型散货轮是我国自行开发设计的最大
吨位绿色环保型船只,被原国家经贸委列入国家重大装备创新项目,整体技术已经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蓬勃发展的造船业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中国可能将在 2015-2020年间成为世
界第一造船国。不少专家认为,由于世界造船业在2002年已经走出了低谷,中国造船
业称雄世界可能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乐观的预测也能成为我们沾沾自喜和头脑发热的理由。恰恰相反,此时我们更需
要“思危”--从来不会有人将既得利益拱手相送。头脑冷静,韬光养晦,埋头实干,
也许才是我们梦想成真的惟一途径……

   硬件投入需谨慎

   “世界一流造船强国”,是中国几代造船人的梦想。一个国家成为造船大国,乃
至造船强国,是有严格的量化指标的,诸如船舶的质量、价格、服务、交船期等,并
且商船要在世界整个船舶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概念包
含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要素。

   世界造船格局分为四级,日、韩各占一级,欧洲为一级,其他国家为一级。中国
船舶工业的接单总量、产量虽然已位居全球第三,但是,日韩两国占据世界造船总量
的70%,中国则不足10%,显而易见的差距使中国只能与其他国家共称一级。随着中国
交船吨位的扩大,造船份额的提升,世界造船格局将有可能分为五级,中国单独成为
一级。中国要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强国,就必须在份额上与日韩匹敌--而这势必将分日
韩的杯中羹。份额之争的激烈可以想见,因此,扩大份额的过程将会异常艰苦。

   在此过程中,对硬件投入的把握是决策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假设世界年造船
总量为4500万吨,即使中国争得三分之一,也仅是1500万吨的订单量。所以对硬件的
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否则,如果某些硬件投入太大太快,将造成
浪费和亏损,有的订单不能按期交船,有的船坞晒了太阳。世界造船业走出低谷,步
入快速发展期的历程中,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对造船的投入都非常谨慎。针对目
前国内出现的“大造船、造大船”热潮,有关部门应该关注“同类项”的重复建设。

   软件依然是瓶颈

   国内船舶制造业的大型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硬件增长很快,但软件发展相对缓慢,
且已成为我国迈上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瓶颈”。“软件”包括相关的法律、融资、
保险、教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船舶信息库等诸多方面,即船舶工业支持保
障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历史和现时的造船强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船舶工业支持保障系统。我国船舶工业
支持保障系统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国内市场培
育滞后,船舶工业需求受限;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不够;相关法律、战略、政策、计划
匮乏;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风险防范及应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

   对于船舶工业市场的培育不足表现在产业链的关联性不强,缺乏能够推进船舶工
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造船系统。

   首先是上游拉动不足。在国际航运方面,我国海运开放相当早。我国现有的外贸
大多采取FOB条款,80%以上都由外国的买主指定船公司、安排运输、支付运费。FOB
条款决定了运输权掌握在买方手中。中国货主把运输权轻易让出,使中国船公司在国
际航运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目前中国的航运公司的运输服务水平、准班率、航速等
不比人家差,价位还低,但“国货国运”没有成为现实。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部门在实践中引导托运人使用国轮或国有承运人租用的
外籍船舶承运外贸货物,但未以立法形式规定货载保留的做法。1988年政府取消了中
外籍船舶分配承运份额的做法,鼓励船公司通过市场竞争取得货载。相当大比例的货
物,甚至包括战略物资、政府物资的运输,都交由国外航运公司运输,使得我国船舶
工业的首要客户---国内航运公司,难以有足够的运力需求推动船队发展。

   其次是下游行业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型、高技术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低。钢
材等原材料的供应,包括钢材价格、质量、规格等,与日、韩差距较大。

   由于上、下游的产业链存在上述问题,致使国货外运、国轮外造、大量进口船舶
配套产品;国家对出口船舶的优惠政策则间接支持了外国船东和航运业的发展,并一
定程度上造成船厂低价接船的恶性循环。

   尽管欧、美在世界商船制造市场的比例下降较大,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国际规则
的控制。最近国际海事组织(IM O)出台的反恐规则就明示了这一点。而我国船舶工业
对外有多个接口,包括IOM、W TO等,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机构承担,缺乏一个统一、
高层次、高效率、连续的平台,不利于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难以有效维
护我国造船、航运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份额的不断扩大,我们可能面临类似欧盟与韩国之间的国家或
地区之间的诉讼或仲裁。我国相应的法律保障能力较弱,没有充足的应对能力和应对
组织能力。

   至于敏感的融资问题,一方面,民间资金较为充裕但船舶工业发展却存在大量资
金缺口;另一方面,投入存在重视硬件、生产能力投资,轻视对技术、信息、法律等
软件方面的投入。

   政府调控不可少

   现在造船有日渐大型化的趋势,一个企业不可能造所有类型的船舶。企业造什么
船舶,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而市场需要什么船,则
需要正确的预测。为此,现有体制之下,应加强业内交流,特别是各方面的经营信息
和市场行情。外国企业投标时,虽然很多企业共同参与,但实际上他们私下早已互相
商定,哪家企业接标。良好的协作,不互相压价,使他们从不“内伤”。而中国企业
在接订单时,有时一家吃了亏,另一家同样交学费,第三家依然再次上当。

   外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史充分验证了政府调控的重要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短期内市场机制不健全,相对于发达国家,政府更有责任和能力调控船舶工业本身的
发展和上下游行业。短期要有政府制定的造船计划;中期有连续性的政策和战略研究
支持;长期有分门别类、功能强大的船舶方面的法律体系,尽快出台《造船法》,规
范中国船舶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要很好地结合
起来,才能打造“世界一流造船强国”。

   相关链接

   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德国同行苦寻对策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目前欧洲造船业面临来自远东的新竞争。而中国将大幅
度扩大自己的造船能力,在今后几年内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

   报道称,德国造船企业和金属工业工会对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十分担忧。德国北
海造船厂财务部主任施泰拉曼斯表示,“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多年来,
在与世界上一些低工资国家的造船业竞争时,德国和欧洲其它造船厂处于十分不利的
境地。欧洲造船业普遍担心,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韩国的地位。欧洲业内人士抱
怨,韩国人把价格压到低于欧洲的水平,迫使欧洲不得不一再以提高生产率来对应,
但产品的最终价格仍然明显高于韩国价格。

   报道指出,远东造船潜力的枯竭导致了德国造船业目前暂时的兴旺。由于前一段
时期,远东造船大国广收造船订单,那里的船坞中已没有空余的位置。而中国的订单
之多,也已不堪重负。至少目前欧洲可以从中受益,但这样的形势能持续多久,就很
难说了。目前,中国造船业位于全球第三位,国际市场仍由韩国和日本所控制。按订
单计算,2002年底,德国位于第六位,排在美国之前,波兰之后。韩国和日本的实力
主要在造集装箱货轮方面,散装货轮也是其重点。

   报道认为,中国宣布要攀登世界造船业的顶峰,这不仅是对欧洲造船厂、也是对
其邻国--韩国发出了宣战的信号,但中国要想超过韩国,就必须将其生产能力提高三
倍。汉堡的船舶制造和

   海洋技术联合会担心,这将对德国的造船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2002年,德国的
海运公司预订的新船中只有 10%是德国国内制造的,36%和22%的新船分别由韩国和中
国提供。施泰拉曼斯以审慎的目光注视着这样的发展势头,他说:“中国的造船厂得
到德国海运公司的关注,德国海运公司把技术带到中国,中国的船舶也就越造越好了。”
船舶制造和海洋技术联合会去年的年度报告指出,与其它造船国家相比,德国正在日
益失去自己的国内市场。

   报道称,除了甲烷天然气运输轮和客轮以外,中国的造船厂目前的产品包括了所
有的专用船舶。并称中国造船的优势在于散装货轮、集装箱货轮和除装原油以外的原
料货轮。而在制造小型集装箱货轮方面,中国早就成了这些造船厂家的强硬竞争对手。

   对于中国是否会开辟新的市场---如制造海上游轮---这一问题,报道借迈尔造船
厂发言人哈克曼之口作了肯定的答复,同时也指出“中国现在只能制造自己已掌握技
术的船舶。”尽管如此,中国对制造海上游轮的厂家仍然有影响。哈克曼说,这是因
为韩国将丢失一部分制造贸易货轮的订单,转向其它领域。韩国的三星和现代集团也
表示愿意提供高级游轮或轮渡轮船。不过,这个领域牢牢掌握在欧洲手中,只有日本
的三菱是欧洲以外需要认真对待的力量。中国的发展将促使韩国推行六年前宣布的造
高级客轮的计划。对于欧洲造船厂家来说,价格的压力不久将随之而来。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是应该保持清醒.
继续努力
本质就是服务,要彻底改变厂家只管交货不注重服务的弊病。真正的产品销售应该包括完善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