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一号B星及火箭通过出厂审定 将择机发射升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0:28:02
海洋一号B星及火箭通过出厂审定 将择机发射升空
2007年03月09日  来源:综编

    2005年七月八日,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展会上首次亮相的中国首颗海洋水色探测卫星“海洋一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据悉,本次展出的是“海洋一号”的“孪生兄弟”,当时为确保发射成功,造了两颗一模一样的海洋卫星。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3月6日,海洋一号B卫星及运载火箭顺利通过出厂审定,为海洋一号B卫星的择机发射升空打下良好基础。
  海洋一号B卫星,是中国海洋一号系列水色卫星第二颗星。该卫星于2005年由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立项研制。经过近3年的辛勤努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一院、航天五院、东方红卫星公司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等多家航天工业部门和单位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海洋一号B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任务。
  2007年2月10日和3月1日,海洋一号B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通过了由国家海洋局和航科集团联合组织的出厂评审。在此基础上,3月6日,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了海洋一号B卫星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出厂审定会。
  国防科工委孙来燕副主任、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雷凡培副总经理出席审定会并讲话。会议听取了海洋一号B卫星研制、运载、发射、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人员,关于卫星研制及发射前准备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卫星和火箭出厂评审。经认真审议,孙来燕副主任宣布,海洋一号B卫星和运载火箭已完成研制流程规定的各项工作,符合出厂放行准则要求,同意其出厂执行发射任务。
  目前有关方面正加紧做好卫星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并将择机发射海洋一号B卫星。(万小冬)
海洋一号B星及火箭通过出厂审定 将择机发射升空 2007年03月09日  来源:综编
    2005年七月八日,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展会上首次亮相的中国首颗海洋水色探测卫星“海洋一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据悉,本次展出的是“海洋一号”的“孪生兄弟”,当时为确保发射成功,造了两颗一模一样的海洋卫星。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3月6日,海洋一号B卫星及运载火箭顺利通过出厂审定,为海洋一号B卫星的择机发射升空打下良好基础。
  海洋一号B卫星,是中国海洋一号系列水色卫星第二颗星。该卫星于2005年由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立项研制。经过近3年的辛勤努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一院、航天五院、东方红卫星公司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等多家航天工业部门和单位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海洋一号B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任务。
  2007年2月10日和3月1日,海洋一号B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通过了由国家海洋局和航科集团联合组织的出厂评审。在此基础上,3月6日,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了海洋一号B卫星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出厂审定会。
  国防科工委孙来燕副主任、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雷凡培副总经理出席审定会并讲话。会议听取了海洋一号B卫星研制、运载、发射、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人员,关于卫星研制及发射前准备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卫星和火箭出厂评审。经认真审议,孙来燕副主任宣布,海洋一号B卫星和运载火箭已完成研制流程规定的各项工作,符合出厂放行准则要求,同意其出厂执行发射任务。
  目前有关方面正加紧做好卫星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并将择机发射海洋一号B卫星。(万小冬)
赞一个先!
哪位老大科普下 海洋卫星啊!:)
海洋卫星
一、 海洋卫星的特点与用途
1. 特点
利用海洋卫星可以经济、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连续的监测,它已被公认为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
海洋卫星与陆地卫星和气象卫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海洋环境要素探测要求大面积、连续、同步或准同步探测。
(2) 海洋卫星可见光传感器要求波段多而窄,灵敏度和信噪比高(高出陆地卫星一个数量级)。
(3) 为与海洋环境要素变化周期相匹配,海洋卫星的地面覆盖周期要求2~3天,空间分辩率为250~1000m。
(4) 由于水体的辐射强度微弱,而要使辐射强度均匀,具有可对比性,则要求水色卫星的降交点地方时(发射窗口)选择在正午前后。
(5) 某些海洋要素的测量,例如海面粗糙的测量、海面风场的测量,除海洋卫星探测技术外,尚无其他办法。
2. 用途
海洋卫星有六个方面的用途。
一是为海洋专属经济区(EEZ)综合管理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海洋卫星一方面可为EEZ划界的外交谈判提供海洋环境和资源信息,尤其是那些调查船及飞机难以进入的敏感海域。
二是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该海域是全世界38%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我国深受其害,平常年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0亿元左右,严重年份超过100亿元。1997年的“9711”特大风暴袭击浙江沿海,仅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70多亿元。
三是为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服务。海洋资源主要是海洋油气、海洋渔业和海岸带资源。我国40多个近海渔场普遍出现衰竭现象,迫切需要发展远洋渔业。我国在海外现有1000多艘远洋渔船,形成3亿美元的资产和50万吨的远洋渔业生产能力,蛤全球渔场信息困乏制约了远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加强海洋军事活动保障。人造卫星及中、远程导弹发射后弹道轨道的计算必须以全球大地水准面、重力场为基本参量,而我国在这方面数据非常稀少,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导弹命中率。另外,实时的海况、流场、海面风速资料对海军水下舰艇的作战与航行意义重大,这些资料是常规方法无法获得的,特别是敌方海区的实时海况。
五是有利于实施海洋污染监测、监视,保护海洋自然环境资源。海洋污染主要是石油污
染和污水污染。海上石油污染来自陆源排放、海上油井泄漏及船舶排放等,其中陆源排放量最多。我国沿海约有250多处油污染源,每年排放量10万t以上。
六是发展海洋卫星有利于加强全球气候演变研究,提高对灾害性气候的预测能力。海水温度是影响中长期天气过程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台风生成与海温关系密切,中国南海台风生成前24h海温平均27℃;太平洋东岸冬季海温与西岸次年夏季风强度呈负相关。
二、 现 状
    自美国1978年6月22日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Seasat-A以后,苏联、日本、法国和欧洲空间局等相继发射了一系列大型海洋卫星。这些卫星一般搭载有光学遥感器(如水色扫描仪、主动区微波遥感器、散射计、SAR等)和被动式微波遥感器等多种海洋遥感有效载荷,可提供全天时,全天候海况实时资料。
    按用途分,海洋卫星可分为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海洋综合探测卫星。
    现在能研制和发射海洋水色卫星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1997年8月1日,美国航天局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用海洋水色卫星SeaStar。美国计划自SeaStar起,进行20年时序全球海洋水色遥感资料的连续积累。1999年1月27日,中国台湾省委托美国研制并发射一颗低轨道(600km)水色卫星ROCSAT-1,星上有效载荷为6通道水色遥感器(OCI)。
    利用卫星遥感器测量海洋动力环境的构想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70年代得以实施。发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的GEOSAT系列卫星和TOPEX/Poseidon系列卫星具有代表性。
1991年,欧洲空间局发射ERS-1卫星(图1),星上装有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和微波辐射计等遥感器,主要目的是开展卫星测量海洋动力基本要素,为用户进行业务服务及为世界大洋合作研究项目提供业务服务参数(包括海面风场、大地水准面、海洋重力场、极地海冰的面积、边界线、海况、风速、海面温度和水气等)。散射计风速测量精度为2m/s或10%、风向精度为±20°;高度计的测高精度为3cm;辐射计测量海面温度精度为±5K。ENVISAT-1卫星是ERS卫星的后继星,2001年底发射,是一颗篝的有轨对地观察卫星,将进行为期5年的对大气海洋、陆地、冰的测量。该星测验数据连续,主要支持地球科学研究,并且可以对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做出评估,甚至可以为军事、商业的应用提供便利。
    海洋综合探测卫星方面,1992年美国和法国联合发射TOPEX/Poseidon卫星。星上载有一台美国NASA的TOPEX双频高度计和一台法国CNES的Poseidon高度计,用于探测大洋环流、海况、极地海冰,研究这些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TOPEX/Poseidon高度计的运行结果表明其测高精度达到2cm。
    JASON-1星(图2)是TOPEX/Poseidon的一颗后继卫星,主要任务目标是精确的测量世界海洋地形图。该星装有高精度雷达高度计、微波辐射计、DORIS接收机、激光反射器、GPS接收机等,其中雷达高度计测量误差约2.5cm。JASON卫星轨道高度1336km,倾角66°,设计寿命为3年,最大功耗为435W,总重量为500kg。
三、 中国海洋卫星规划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总体上我国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我国海洋卫星工程起步晚、星载仪器的飞行会小、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基本建成但业务化应用还需完善等方面。为此,要坚持独立研制;建立海洋卫星体系,逐步形成业务化运行能力;要实行军民结合,综合利用;重视关键技术储备;同时发展卫星海洋的应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1. 我国海洋卫星发展目标
根据海洋专家建议,总体发展目标是:2015年建立起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环境综合卫星3个业务化运行的卫星系列;2015年使我国的海洋卫星及其应用水平达到国际2005年的水平,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中,“十五”期间要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业务型海洋水色卫星,此后每2~3年发射一颗业务型海洋水色卫星,使海洋水色形成系列化卫星。“十五”期间还要开展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卫星研制立项。2005~2015年,将继续发射海洋水色卫星系列卫星,发射三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两颗海洋环境综合卫星;建立三种类型系列卫星组成的我国地球海洋观测系统框架,开始全面为国发经济服务。
2. 海洋水色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是对海洋水色要素(如叶绿素、悬浮沙和可溶性的黄色物质等)和水温及
其动态变化的探测,有效载荷通常选用灵敏度高、信噪比高、光谱分辨率高、波段多、带宽窄的海洋水色扫描仪。要求空间分辨率在250~1000m,地面覆盖周期要求2~3天。
发展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目的是:掌握我国近海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我国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监测我国近海海面溢油油漠、赤潮富营养、电场循环水排海热污染、海冰冰情、浅海地形等。
3.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是对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场、流场以及温度场等协动力环境要素探测的卫星,有效载荷通常是微波散射计、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并具有多种模式和多种分辨率。
发展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微波散射计监控全球海洋表面风场,得到全球海洋上的风矢量场和表面风应力数据,利用雷达高度计提供全球海洋地形数据,得到全球高分辨率的大洋环流、海洋大地水准面、重力场和极地冰盖的变异。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所获取的海面动力和海底拓扑资料,具有明显的军事价值,美国把这类卫星资料置于五角大楼控制下,尤其是实时高精度资料控制严格,绝不向别国提供。
4. 海洋环境综合卫星
海洋环境综合卫星是对全球与近海(包括海岸带)的海洋动态环境和水色环境各种信息的综合遥感监测,有效载荷包括可见光、红外,主动、被动遥感器,如多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散射计、辐射计、高度计等。
发展海洋环境综合卫星主要目标是:提供全天时、全天候海况实时资料,用于改进海况数值预报模式,提高中、长期海况预报准确率。同时提供海上目标、海岸带调查、海洋污染的实时同步海洋要素,为海洋环境监测、维护海洋权益和海岸带资源调查、综合利用与管理服务。
2002年5月15日上午9时50分,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在太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这颗被命名为HY-1卫星将有效实时探测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区和西北太平洋海域和海岸水色、水温,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的管理提供所需的空间探测卫星图像资料。HY-1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海洋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HY-1卫星是一颗试验型业务卫星,卫星工作寿命二年。卫星轨道为太阳同步近圆形轨道,高度为798公里。HY-1卫星以可见光、红外探测水色水温为主,其主要有效载荷为:十波段水色扫描仪、四波段CCD成像仪。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可以使我们通过观测海水光学特性、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黄色物质和海洋污染物质等要素,掌握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为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了解我国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为沿岸海洋工程及河口港湾治理提供基础数据;监测我国近海海面溢油油膜、赤潮富营养、电厂循环水排海热污染、海冰冰情、浅海地形等,为海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管理执法提供信息服务;为研究全球海洋水色环境、海洋在全球CO2循环中的作用以及El Nino现象提供大洋水色、水温环境资料。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对于实现我国沿海赤潮灾害的监测,HY-1卫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大洋渔业服务方面也将作出重要贡献。

  HY-1卫星的成功发射,为适应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一整套海洋卫星体系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国的海洋卫星体系包括:海洋水色卫星系列(HY-1)、计划于“十五”期间发射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系列(HY-2)和计划于“十一五”期间发射的海洋环境综合卫星系列(HY-3),从而逐步形成以我国卫星为主导的立体海洋空间监测网。争取到2015年我国在海洋卫星研制、发射、测控技术和地面应用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在某些方面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卫星海洋应用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所属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承担。HY-1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主要由卫星资料地面接收、资料处理、资料存档与分发、资料应用示范、辐射定标和真实性检验、通信、运行控制等七个分系统组成。系统具备和实现以下功能:1. 实时接收HY-1、NOAA、FY、EOS等卫星资料;2. 建立HY-1卫星资料反演海洋要素的业务处理系统,并制作遥感信息产品;面向全国有关用户,提供实时、非实时资料服务。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作为国家对地观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和国家有关部门统一指导下,大力发展海洋卫星事业,在继续发展海洋水色卫星系列卫星的同时,大力发展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初步建立起我国海洋系列卫星及其应用体系,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展我国的海洋卫星事业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海洋卫星将与中国海监飞机、船舶、浮标和岸站一起构成对我国海域的立体监测体系,实施对我国管辖海域的有效监管,从而将对综合管理国家海域、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增强国家海防实力发挥出重要作用并取得巨大效益。
海洋卫星的军事作用也不可小视的说,可以侦测核潜艇等目标。
先把沿海监控起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