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朝曾铸造出世界最先进大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0:17:04
文章来源: 北京科技报

黄一农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原本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后转而从事历史学研究,任职于新竹清华大学历史所,研究兴趣为天文学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险史、火炮史和华文网络文化等领域。

一直以来有种说法:“中国发明了火药,却拿来造烟花”。事实上,中国在明末清初时期,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工匠卓越的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曾经铸造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大炮。但是,这短暂的辉煌却在清朝中后期逐渐走向衰落。

黄一农先生在南开大学的讲座,为我们揭开了中国科技史上这既令人自豪、又引人深思的一幕。

明末中国人在无潜水装备情况下成功打捞西方沉船大炮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役中惨败于努尔哈赤,精通西学的徐光启在朝中得到迅速启用,他积极向西洋传教士学习关于火炮的知识。

后金大军主要武力为骑兵与步兵,而此时明朝则拥有新武器———“红夷大炮”。其名称由来,缘自此炮为荷兰人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时被大量使用。

红夷大炮的设计比明代原先使用的“大将军炮”先进许多。大将军炮的外形有如大铁管,炮身加上铁箍以防膛炸。而红夷大炮的前头管壁较薄,后方管壁较厚,可承受爆炸时的冲击力;炮旁则有两个“铳耳”,可用以调整炮身角度,并有准星和炮门,使射击更为精准。

明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取得“宁远(今兴城)大捷”,红夷大炮功不可没。宁远城设有十一座红夷大炮。在这次战役中,明军击败努尔哈赤大军十一万人,并将努尔哈赤本人打伤,最后郁郁而终。

中国红夷大炮哪里来?最早打捞沉没于东南沿海欧洲商船上的大炮而来。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 荷兰海船在广东曲江近海沉没, 地方当局派人下海打捞。在那个没有潜水装备的时代,人们的打捞方式相当巧妙:他们先将一艘大船载满砂石,使吃水加深,再将船航至沉船之上,潜水将铁链系在大炮的铳耳上,之后将砂石抛弃,借船身的浮力将原本死锁的大炮与沉船分开,再以纤车绞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除了中小铳外,共捞得大铳三十六门。其中24门运送进京。第二年,又从另外两艘沉船上打捞出一批。

这些沉船“大铳”中,有一些出现在宁远的城墙上,将后金的八旗铁骑打得大败。



明清工匠以铁和铜两种金属铸成最好的大炮,比西方提前了200年

先进的红夷大炮不全来自打捞,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南方已开始自造红夷火炮,虎门白沙巡检何儒就铸造了14门,其中几门也被带去宁远。能如此迅速进行量产,与中国当时铸铁技术优秀有关。

我曾在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见到一门“定辽大将军”,是由吴三桂于崇祯十五年捐资铸造,全长约380cm,内径为10cm,可能是中国大陆现存的红夷炮中最长的一门。

在不断的仿造中,明代工匠改进了铸炮技术———铁心铜体铸造法。它巧妙地利用铜之熔点(1083℃),远低于铁(1538℃)的物理性质,于铁胎冷却后再以泥型铸造法或失腊法制模,并浇铸铜壁。与先前的铁炮或铜炮相比,此种新型火器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较耐用。

北京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藏有崇祯元年所造的前装滑膛红夷型火炮一门,从炮口可见其管壁为铁心铜体,有准星、照门和炮耳。

皇太极自从在火炮上吃了大亏后,就开始募集汉人工匠,最后终于制造出超越明军水平的大炮。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中,我曾经见到一门于崇德八年(崇祯十六年)铸造的“神威大将军”,重三千六百斤,内径达14cm,全长263cm。

根据目前一般冶铸史的教科书介绍,美国军官托马斯·罗德曼(Thomas·J·Rodman)在南北战争时曾发明一种铸炮新法:采用中空的模型,并在其中导入冷却水,可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所铸之炮可以更大,耐用程度可达到先前的五至数十倍,铁心铜体的铸法虽使用两种金属,但原理很接近罗德曼法的雏形,只不过明朝的“定辽大将军”比罗德曼早出现了两个多世纪!

葡萄牙军事顾问团秘密训练了一支当时战力最强的部队

尽管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操作方法却一直是当时许多明军炮手的盲点。

16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家已经将数学知识变成简明实用的仪器工具,这与中国全凭经验发射火炮的传统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这些工具有增进瞄准技术的“炮规”,这是最早的计算尺,它能将火炮发射所需的复杂数学和物理知识,变成简单的标尺刻画,可对射击目标进行精确的距离测量和角度定位;此外,还有“铳尺”,可帮助炮手迅速计算出不同材质的炮弹和不同口径的炮身所应填装的火药量。

耶稣会教士将这些先进技术输入中国,徐光启最先学习。而他的学生孙元化于崇祯三年获授登莱巡抚。他起用王征、张焘等信教官员或将领,并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以澳门的葡萄牙人军官特谢拉·科雷亚为首的顾问团。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具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当时孙军中相当注重的训练内容,这些也是一般明朝军队所最欠缺的。最终,孙元化的部队成为一支受西式训练、采用西方武器的中国军队。



一只鸡改变了明朝命运

这支本应该受到重视的精锐部队,竟然最后因为一只鸡的缘故集体兵变,直接导致了明清军事力量的对比。

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孙元化急令部下孔有德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

这支部队虽是奉命北上,沿途却得不到官府的给养。至吴桥时,风雪交加,百姓惧兵纷纷闭门罢市,一士兵不耐饥寒,偷了当地望族王象春的一只鸡。对方要求孔有德将此士兵“穿箭游街”,引发军队不满,遂拥戴有德为主,发动吴桥兵变。

1632年2月22日,在耿仲明的协助下,孔有德率众占领了登州。特谢拉·科雷亚及其葡萄牙炮手除三人幸存外,全部战死。巡抚孙元化被叛军放还,但最终还是被朝廷斩首弃市。徐光启多年经营的事业就此毁于一旦,一年之后郁郁辞世。

另一方面,1633年,孔、耿二人向皇太极宣誓效忠,皇太极在沈阳亲自欢迎他们。孔有德的归顺,不仅令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经搭配八旗步骑兵后,在当时即形成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

清代火炮技术固步自封,逐渐衰落

直到十六世纪末,明末传入中国的使用火炮技术尚能与西方同步。但当清朝政权于康熙二十二年稳定全国之后,因军事的威胁消失,官方对火炮的重视日减。

康熙五十四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言愿捐造新型的子母炮22位,分送各营操练,结果皇帝竟然禁止地方官自行研制新炮。雍正间,清廷还将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以外各省的子母炮尽行送到北京。

火器知识和技术的传承失调,显露在许多方面。嘉庆四年(1799)曾改造一百六十门明朝的“神枢炮”,并改名为“得胜炮”,经试放后发现其射程还不如旧炮。

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了一种名为“榴霰弹”(Shrapnel Shell)的球形空心爆炸弹,此弹之内填满小弹和火药,且有一引信在炮弹落地前引爆火药,将其中的小弹炸散开来,杀伤力十分大,而当时仍沿用实心圆弹的中国军队,对此“多骇为神奇,不知如何制造”,稍后,曾国藩时期虽仿制成功,但却少有人知道早在康熙二十九年铸成的“威远将军炮”上,即配置了概念相类的炮弹,可惜其连同所匹配的“威远将军炮”一直都被尘封于武库之中。

到了道、咸之交,中国军队连明末的水准均有所不逮,无怪在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挑战时,毫无招架之力!文章来源: 北京科技报

黄一农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原本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后转而从事历史学研究,任职于新竹清华大学历史所,研究兴趣为天文学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险史、火炮史和华文网络文化等领域。

一直以来有种说法:“中国发明了火药,却拿来造烟花”。事实上,中国在明末清初时期,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工匠卓越的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曾经铸造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大炮。但是,这短暂的辉煌却在清朝中后期逐渐走向衰落。

黄一农先生在南开大学的讲座,为我们揭开了中国科技史上这既令人自豪、又引人深思的一幕。

明末中国人在无潜水装备情况下成功打捞西方沉船大炮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役中惨败于努尔哈赤,精通西学的徐光启在朝中得到迅速启用,他积极向西洋传教士学习关于火炮的知识。

后金大军主要武力为骑兵与步兵,而此时明朝则拥有新武器———“红夷大炮”。其名称由来,缘自此炮为荷兰人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时被大量使用。

红夷大炮的设计比明代原先使用的“大将军炮”先进许多。大将军炮的外形有如大铁管,炮身加上铁箍以防膛炸。而红夷大炮的前头管壁较薄,后方管壁较厚,可承受爆炸时的冲击力;炮旁则有两个“铳耳”,可用以调整炮身角度,并有准星和炮门,使射击更为精准。

明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取得“宁远(今兴城)大捷”,红夷大炮功不可没。宁远城设有十一座红夷大炮。在这次战役中,明军击败努尔哈赤大军十一万人,并将努尔哈赤本人打伤,最后郁郁而终。

中国红夷大炮哪里来?最早打捞沉没于东南沿海欧洲商船上的大炮而来。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 荷兰海船在广东曲江近海沉没, 地方当局派人下海打捞。在那个没有潜水装备的时代,人们的打捞方式相当巧妙:他们先将一艘大船载满砂石,使吃水加深,再将船航至沉船之上,潜水将铁链系在大炮的铳耳上,之后将砂石抛弃,借船身的浮力将原本死锁的大炮与沉船分开,再以纤车绞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除了中小铳外,共捞得大铳三十六门。其中24门运送进京。第二年,又从另外两艘沉船上打捞出一批。

这些沉船“大铳”中,有一些出现在宁远的城墙上,将后金的八旗铁骑打得大败。



明清工匠以铁和铜两种金属铸成最好的大炮,比西方提前了200年

先进的红夷大炮不全来自打捞,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南方已开始自造红夷火炮,虎门白沙巡检何儒就铸造了14门,其中几门也被带去宁远。能如此迅速进行量产,与中国当时铸铁技术优秀有关。

我曾在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见到一门“定辽大将军”,是由吴三桂于崇祯十五年捐资铸造,全长约380cm,内径为10cm,可能是中国大陆现存的红夷炮中最长的一门。

在不断的仿造中,明代工匠改进了铸炮技术———铁心铜体铸造法。它巧妙地利用铜之熔点(1083℃),远低于铁(1538℃)的物理性质,于铁胎冷却后再以泥型铸造法或失腊法制模,并浇铸铜壁。与先前的铁炮或铜炮相比,此种新型火器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较耐用。

北京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藏有崇祯元年所造的前装滑膛红夷型火炮一门,从炮口可见其管壁为铁心铜体,有准星、照门和炮耳。

皇太极自从在火炮上吃了大亏后,就开始募集汉人工匠,最后终于制造出超越明军水平的大炮。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中,我曾经见到一门于崇德八年(崇祯十六年)铸造的“神威大将军”,重三千六百斤,内径达14cm,全长263cm。

根据目前一般冶铸史的教科书介绍,美国军官托马斯·罗德曼(Thomas·J·Rodman)在南北战争时曾发明一种铸炮新法:采用中空的模型,并在其中导入冷却水,可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所铸之炮可以更大,耐用程度可达到先前的五至数十倍,铁心铜体的铸法虽使用两种金属,但原理很接近罗德曼法的雏形,只不过明朝的“定辽大将军”比罗德曼早出现了两个多世纪!

葡萄牙军事顾问团秘密训练了一支当时战力最强的部队

尽管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操作方法却一直是当时许多明军炮手的盲点。

16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家已经将数学知识变成简明实用的仪器工具,这与中国全凭经验发射火炮的传统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这些工具有增进瞄准技术的“炮规”,这是最早的计算尺,它能将火炮发射所需的复杂数学和物理知识,变成简单的标尺刻画,可对射击目标进行精确的距离测量和角度定位;此外,还有“铳尺”,可帮助炮手迅速计算出不同材质的炮弹和不同口径的炮身所应填装的火药量。

耶稣会教士将这些先进技术输入中国,徐光启最先学习。而他的学生孙元化于崇祯三年获授登莱巡抚。他起用王征、张焘等信教官员或将领,并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以澳门的葡萄牙人军官特谢拉·科雷亚为首的顾问团。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具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当时孙军中相当注重的训练内容,这些也是一般明朝军队所最欠缺的。最终,孙元化的部队成为一支受西式训练、采用西方武器的中国军队。



一只鸡改变了明朝命运

这支本应该受到重视的精锐部队,竟然最后因为一只鸡的缘故集体兵变,直接导致了明清军事力量的对比。

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孙元化急令部下孔有德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

这支部队虽是奉命北上,沿途却得不到官府的给养。至吴桥时,风雪交加,百姓惧兵纷纷闭门罢市,一士兵不耐饥寒,偷了当地望族王象春的一只鸡。对方要求孔有德将此士兵“穿箭游街”,引发军队不满,遂拥戴有德为主,发动吴桥兵变。

1632年2月22日,在耿仲明的协助下,孔有德率众占领了登州。特谢拉·科雷亚及其葡萄牙炮手除三人幸存外,全部战死。巡抚孙元化被叛军放还,但最终还是被朝廷斩首弃市。徐光启多年经营的事业就此毁于一旦,一年之后郁郁辞世。

另一方面,1633年,孔、耿二人向皇太极宣誓效忠,皇太极在沈阳亲自欢迎他们。孔有德的归顺,不仅令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经搭配八旗步骑兵后,在当时即形成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

清代火炮技术固步自封,逐渐衰落

直到十六世纪末,明末传入中国的使用火炮技术尚能与西方同步。但当清朝政权于康熙二十二年稳定全国之后,因军事的威胁消失,官方对火炮的重视日减。

康熙五十四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言愿捐造新型的子母炮22位,分送各营操练,结果皇帝竟然禁止地方官自行研制新炮。雍正间,清廷还将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以外各省的子母炮尽行送到北京。

火器知识和技术的传承失调,显露在许多方面。嘉庆四年(1799)曾改造一百六十门明朝的“神枢炮”,并改名为“得胜炮”,经试放后发现其射程还不如旧炮。

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了一种名为“榴霰弹”(Shrapnel Shell)的球形空心爆炸弹,此弹之内填满小弹和火药,且有一引信在炮弹落地前引爆火药,将其中的小弹炸散开来,杀伤力十分大,而当时仍沿用实心圆弹的中国军队,对此“多骇为神奇,不知如何制造”,稍后,曾国藩时期虽仿制成功,但却少有人知道早在康熙二十九年铸成的“威远将军炮”上,即配置了概念相类的炮弹,可惜其连同所匹配的“威远将军炮”一直都被尘封于武库之中。

到了道、咸之交,中国军队连明末的水准均有所不逮,无怪在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挑战时,毫无招架之力!
铁壳爆炸弹和榴霰弹都没弄清楚是什么


我现在理解了唐朝火炮那帮人的逻辑思维了  穿凿附会 根本没有理智 为了显示自己知道的一点知识反而丢了更大的人
凡有鼓吹明朝火器胜过清朝的地方,我们总能看到SUNYAN熟悉的身影.
原帖由 八宝山老妖 于 2007-3-1 22:19 发表
凡有鼓吹明朝火器胜过清朝的地方,我们总能看到SUNYAN熟悉的身影.


我只是将一些人的YY戳穿而已
皇太极自从在火炮上吃了大亏后,就开始募集汉人工匠,最后终于制造出超越明军水平的大炮。

1633年,孔、耿二人向皇太极宣誓效忠,皇太极在沈阳亲自欢迎他们。孔有德的归顺,不仅令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经搭配八旗步骑兵后,在当时即形成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


没得罪谁吧?;funk
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了一种名为“榴霰弹”(Shrapnel Shell)的球形空心爆炸弹,此弹之内填满小弹和火药,且有一引信在炮弹落地前引爆火药,将其中的小弹炸散开来,杀伤力十分大,而当时仍沿用实心圆弹的中国军队,对此“多骇为神奇,不知如何制造”,稍后,曾国藩时期虽仿制成功,但却少有人知道早在康熙二十九年铸成的“威远将军炮”上,即配置了概念相类的炮弹,可惜其连同所匹配的“威远将军炮”一直都被尘封于武库之中。

------------

这位作者知道个威远将军炮 就开始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了
那么SUNYAN君~
左宗堂在新疆发现那些明朝爆炸弹是不是确有其事哩?
原帖由 湘中王平 于 2007-3-1 23:26 发表
那么SUNYAN君~
左宗堂在新疆发现那些明朝爆炸弹是不是确有其事哩?

我觉得他挖掘的应该是铁壳爆炸弹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3-1 23:28 发表

我觉得他挖掘的应该是铁壳爆炸弹

咳咳~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
(那俺就放心了~:P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handshake :handshake
:L 拿着黄一农的名义弄这种东西~~

比是一个 ~
汤若望的作用给无视了。
]]
原帖由 zwlesss 于 2007-3-2 09:07 发表

那你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无赖,和弱智,都不能形容你的人品,你不是说找到唐朝火炮的记录,就去自杀么?怎么不去了,大家都想看者你怎么自杀的,不要给我玩什么身管火炮的把戏,,去查查字典,看炮字怎么解释的,曾公的书 ...

唐朝就有火炮了?犀利啊!能不能给出实物照片?
]]
]]
原帖由 行尸走肉 于 2007-3-2 11:40 发表
抛石机加炸药包就是火炮啦?高论!

明朝时还皇恩浩荡,麒麟降世。

兄不必和他辩论了~
事实证明和他辩论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他就是一想引起别人注意却又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鸟人而已~
看看他的马甲就知道了~
忽忽~(加了那么多滴尾巴~)
;P ;P :P
原帖由 湘中王平 于 2007-3-2 12:02 发表

兄不必和他辩论了~
事实证明和他辩论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他就是一想引起别人注意却又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鸟人而已~

小弟不过虚岁二十有二,是在担当不起。
]]
]]
原帖由 zwlesss 于 2007-3-2 12:04 发表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抛石机?那叫炮,不要乱改名字,东西都不一样,乱叫会出错的,一切东西要以历史证据为依据,而不是你的个人情绪,炮这个字,字典上有介绍,古代兵书上有介绍,还有火炮的图片,不是你认为不是就不是 ...


炮 拼音:bāo páo pào  部首:火,部外笔画:5,总笔画:9
五笔86&98:OQNN  仓颉:FPRU  
笔顺编号:433435515  四角号码:978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0AE
基本字义

páoㄆㄠˊ
◎ 烧:~炙。~烙(luò)。~制。
其它字义

bāoㄅㄠˉ
◎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干。
◎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羊肉。
其它字义

pàoㄆㄠˋ
◎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兵。~弹。
◎ 爆竹:鞭~。花~。
◎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
汉英互译

big gun   cannon
English
◎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炮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𠀤音庖。同炰。【說文】毛炙肉也。【廣韻】一曰裹物燒也。【詩·小雅】炮之燔之。【傳】毛曰炮。加火曰燔。【疏】此述庶人之禮,當是合毛而炮之。【禮·內則】炮取豚若將。【註】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以炮以燔。【註】炮裹之也。【周禮·地官·封人】毛炮之豚。【註】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按註疏,合毛,去毛總曰炮。廣韻止訓合毛炙物,義猶未全。 又【周禮·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註】炮祭,燔柴也。 又【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註】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與庖通。【前漢·律歷志】炮犧氏之王天下也。【師古註】炮,與庖同。 又【集韻】披敎切,音砲。灼也。【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註】炮,普敎反。 又叶蒲侯切。【詩·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
考證:〔【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註】炮,著敎反。〕 謹照原文著敎反改普敎反。
【zdic.net 漢 典 網】
◎ 炮

砲、礮 pào

〈名〉

(1) “炮”假借为“砲”,大炮 [cannon;artillery piece;big gun]

敌军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山炮;大炮;迫击炮;炮座(炮车;炮的台座);炮位(古代的火炮);炮局(旧称制造枪炮的工厂或储藏枪炮的场所)。又指象棋的一子。如:炮打隔山

(3) 爆竹 [firecracker]。如:鞭炮;炮燥(由于心中烦躁而感到身上燥热);炮竿(爆竹);炮仗(爆竹);炮粲(爆竹炸裂的碎片)

(4) 爆破土石 [blast]。如:放炮

(5) 另见 bāo;páo
]]
我的手机被偷了,伤心中。
第一张图看不清楚,但是家里有字典,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也请你注意,如果是按照这种说法,不光是中国古代,连外国古代都有了炮。
第二张图上的炮是打了引号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词都是名同实不同,读古文的时候大家也都碰上过。
这个问题还是打住吧,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
你没见过“砲”这个字么?
啊啊啊……这样的话罗马人也有火炮了……;funk
]]
]]
榴霰弹是炮弹的一种,弹壁薄,内装黑色炸药和小钢珠、钢柱、钢箭等,弹头装有定时的引信,能在预定的目标上空及其附近爆炸,杀伤敌方的密集人马。也叫霰弹、子母弹、群子弹。
爆破弹是以弹丸的炸药装药爆炸产生的爆轰产物和冲击波破坏目标的炮弹。其炸药的装填系数大于杀伤弹和杀伤爆破弹,通常配用于大口径火炮。主要用于破坏工事和障碍物,在地雷场中开辟通路,摧毁导弹发射场、机场、火力点等固定目标。

爆破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组成。弹丸有弹体、炸药装药、引信。弹体为钢质材料,炸药为梯恩梯或黑梯混合炸药。为了多装炸药,弹体壁厚在保证发射强度条件下,尽可能薄。一般配用触发引信。爆破弹的破坏作用由弹丸对目标的侵彻作用和爆破作用完成的。提高炸药装填系数和使用能量高的炸药,可提高爆破弹的威力。
原帖由 行尸走肉 于 2007-3-2 12:03 发表

小弟不过虚岁二十有二,是在担当不起。

啊~
真是好同志啊~
比起在某个帖子里面说十多年前就可以分解结合81-1并且速度惊人的某个鸟人~
您真是太好了~
;P ;P :P
原帖由 zwlesss 于 2007-3-2 12:08 发表

你可以和三羊继续顶,偶可以在一旁看热闹:D

兔子;P

哈哈~我一说君字你就说本人是倭人~
我当时将毛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帖出来作证,你自己怎么回答滴?
是不是还要本人再和尔辩论?
恩是一扎正宗滴宝咧~
(宝就是宝贝的意思~)
;P ;P :P
红夷大炮和荷兰没有关系,荷兰正在和明朝敌对,红夷大炮是英国的中型通用舰炮,来自于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上,现存的炮上面有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徽章。一般认为是澳门葡萄牙人希望垄断和明军的军火贸易故而撒谎。
炮射的爆炸弹打元末明初就有,不必等到康熙年间,要是不追求非要炮射的话,打金宋就有,不过所有这些都是用人工点着药捻然后再发射,所以明初的是装在碗口铳里发射的,康熙的是装在臼炮里发射的,要是装在红衣炮里发射就够不着捻了。
英国人的爆炸弹用的是缓燃药盘延时引信,可以调延时时间的,这种东西非要有近代化学知识和技术,必须配出燃速精确并且一致的火药,否则是开发不出来的,中国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和明朝清朝什么朝没啥鸟关系。自以为是活该挨打。
原帖由 zwlesss 于 2007-3-2 16:47 发表

罗马人有没有火炮不关偶的事情,不过某位大仙信誓蛋蛋的说,唐朝要是有火炮的他就去自杀,否则偶和晚稻就是大傻和2傻,偶只管找出唐朝火炮,等者看某人自杀就行鸟,别的不关偶的事情,你要有兴趣,大可去论证一番,偶只 ...

为了辩论而辩论,有意义吗?
为了给唐朝加个火炮的头衔,不惜去把使用火炮的光荣交给罗马,这对唐就不尊重.
原帖由 雪千寻 于 2007-3-2 20:05 发表

为了辩论而辩论,有意义吗?
为了给唐朝加个火炮的头衔,不惜去把使用火炮的光荣交给罗马,这对唐就不尊重.

猫啊猫~
你只要看看他以前的帖子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都换了几个马甲了~
;P ;P :P
原帖由 zwlesss 于 2007-3-2 09:07 发表

那你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无赖,和弱智,都不能形容你的人品,你不是说找到唐朝火炮的记录,就去自杀么?怎么不去了,大家都想看者你怎么自杀的,不要给我玩什么身管火炮的把戏,,去查查字典,看炮字怎么解释的,曾公的书 ...

果然还是无限YY的唐朝火炮派啊;P
原帖由 雪千寻 于 2007-3-2 20:05 发表

为了辩论而辩论,有意义吗?
为了给唐朝加个火炮的头衔,不惜去把使用火炮的光荣交给罗马,这对唐就不尊重.
唐朝火炮存在有历史记录的,罗马火炮存在有历史记录么?有的话,你大可去给他找出来,和我没有关系,是我给唐朝加了火炮的头衔?呵呵,担当不起.你大可去1000年前找许洞和曾公亮,和我没有关系,偶在说的之是历史事实,信不信由你,但是事实的存在,不以你的好恶而改变

偶只是在看,哪个把自己当棵葱的东西,什么时候去自杀,什么时候把他拉的大便吞下去,: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