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主义”决定美伊矛盾不可调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4:25:04
香港《亚洲时报》        就在美国重兵部署海湾地区、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之际,伊朗领导层除总统内贾德依然发表强硬言论外,其它官员纷纷表现出一种和平、审慎的姿态,希望以此消除美国的敌意。例如,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日前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峰会时说道,“我们对战争的痛苦深有体会”;而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指美国总统布什缺乏理性思考,不过仍能够听取理性意见。

         美国陷入波斯湾的泥潭,可以追溯到卡特时代。尼克松总统对波斯湾实行的是“双柱”政策,即通过伊朗和沙特这两个地方代理人,来维持区域安全。然而在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之后,卡特政府却放弃了这一政策。 90年代,克林顿总统又提出了“双重遏制”政策,将矛头瞄准了两个反美国家——伊拉克和伊朗。这就为2003年布什政府挟“反恐战争”和“邪恶轴心”论调,大军入侵伊拉克埋下了伏笔。

         布什时代,美国又将枪口转向伊朗,指称伊朗与基地组织暗中联系。这与美国在攻打伊拉克之前所放出的风声如出一辙,只是当时捏造伊拉克勾结恐怖组织“罪证”的副总统切尼,而现在则把诬陷伊朗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女儿、负责近东事务的前副国务卿伊丽莎白·切尼,以及一众汲取了伊战失败教训而坚持“匿名”的官员。

          走“单边主义”路线的美国,与伊朗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由于所谓的“接触”政策受“单边主义”所限,所以美伊双方不会完全和解,最多只能让紧张关系暂时缓和。何况如今的伊朗并不像2003年的伊拉克那样孤立无援。在德国举行的安全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拉里贾尼都在讲话中批评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这说明俄伊两国在全球安全问题上的看法趋同。如果俄伊顺利签署天然气合作项目,而伊朗又成功加入“上海合作组织”,那么双方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

            显然,保障自己享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已成为伊朗革命的另一大主要内容。内贾德和拉里贾尼还再次提出了让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核燃料,以解除核扩散忧虑的建议。拉里贾尼出访德国前夕,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宣布取消对伊朗核项目的技术支持。这一事件使得伊朗当局不得不怀疑,该机构是否有解决伊朗核危机的诚意,同时也反映出美国才是不愿接受和平解决方案的一方。

          业已名存实亡的“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曾建议美国政府对伊朗和叙利亚采取积极接触的外交政策。对此,拉里贾尼在讲话中表示,“建设性外交”的前提应该是双方要有“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机会”。但布什政府非但没有采纳研究小组的建议,反而采取了更咄咄逼人的反伊朗政策,这势必会加剧伊拉克的混乱局势。尽管以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为首的反对者,都警告美国政府对伊朗宣战会产生“灾难性后果”,但是种种迹象显示,布什政府仍然无法从“先发制人”思维和对伊朗的妖魔化宣传中解脱出来。香港《亚洲时报》        就在美国重兵部署海湾地区、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之际,伊朗领导层除总统内贾德依然发表强硬言论外,其它官员纷纷表现出一种和平、审慎的姿态,希望以此消除美国的敌意。例如,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日前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峰会时说道,“我们对战争的痛苦深有体会”;而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指美国总统布什缺乏理性思考,不过仍能够听取理性意见。

         美国陷入波斯湾的泥潭,可以追溯到卡特时代。尼克松总统对波斯湾实行的是“双柱”政策,即通过伊朗和沙特这两个地方代理人,来维持区域安全。然而在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之后,卡特政府却放弃了这一政策。 90年代,克林顿总统又提出了“双重遏制”政策,将矛头瞄准了两个反美国家——伊拉克和伊朗。这就为2003年布什政府挟“反恐战争”和“邪恶轴心”论调,大军入侵伊拉克埋下了伏笔。

         布什时代,美国又将枪口转向伊朗,指称伊朗与基地组织暗中联系。这与美国在攻打伊拉克之前所放出的风声如出一辙,只是当时捏造伊拉克勾结恐怖组织“罪证”的副总统切尼,而现在则把诬陷伊朗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女儿、负责近东事务的前副国务卿伊丽莎白·切尼,以及一众汲取了伊战失败教训而坚持“匿名”的官员。

          走“单边主义”路线的美国,与伊朗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由于所谓的“接触”政策受“单边主义”所限,所以美伊双方不会完全和解,最多只能让紧张关系暂时缓和。何况如今的伊朗并不像2003年的伊拉克那样孤立无援。在德国举行的安全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拉里贾尼都在讲话中批评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这说明俄伊两国在全球安全问题上的看法趋同。如果俄伊顺利签署天然气合作项目,而伊朗又成功加入“上海合作组织”,那么双方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

            显然,保障自己享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已成为伊朗革命的另一大主要内容。内贾德和拉里贾尼还再次提出了让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核燃料,以解除核扩散忧虑的建议。拉里贾尼出访德国前夕,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宣布取消对伊朗核项目的技术支持。这一事件使得伊朗当局不得不怀疑,该机构是否有解决伊朗核危机的诚意,同时也反映出美国才是不愿接受和平解决方案的一方。

          业已名存实亡的“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曾建议美国政府对伊朗和叙利亚采取积极接触的外交政策。对此,拉里贾尼在讲话中表示,“建设性外交”的前提应该是双方要有“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机会”。但布什政府非但没有采纳研究小组的建议,反而采取了更咄咄逼人的反伊朗政策,这势必会加剧伊拉克的混乱局势。尽管以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为首的反对者,都警告美国政府对伊朗宣战会产生“灾难性后果”,但是种种迹象显示,布什政府仍然无法从“先发制人”思维和对伊朗的妖魔化宣传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