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攻略 与中国崛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6:59:33
非洲攻略 与中国崛起


韩咏红 (2007-02-0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周二开始了他在一年内的第二次非洲访问。这是在去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高调举行之后,中国在对非洲外交工作的乘胜追击。

  胡锦涛本次精心选择的八个出访国家: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其中既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与中国建交的“老朋友”苏丹、赞比亚,也有新近复交的利比里亚;有资源缺乏的国家如塞舌儿,也有油产丰富者如苏丹、利比里亚。从地域来看,这些国家还跨越非洲五个区域,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形容中国国家主席本次12天出访的八国“各有各的代表性”。

  不过,舆论总是有焦点,而且角度永远都是不平衡的。在胡锦涛本次出访的非洲八国中,外界可能更关注的是中国企业与当地职工发生职工权益保障纠纷的赞比亚,近年对中国的出口战略产生疑虑的南非,以及正受内战困扰的苏丹。其中,胡锦涛今、明天的苏丹之行尤受瞩目。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在苏丹问题上态度可以作为观察北京非洲政策的一种风向标。

  是的,2006年中非贸易继续快速增长的势头,较2005年跃升40%,达555亿美元。北京也成为非洲最大的援助来源国之一,在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为非洲提供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出口买方信贷,免除33个非洲国家2005年底以前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168笔等。

  然而,快速发展的中非关系也同时饱受西方世界质疑。在西方舆论对中国对非洲实现“新殖民主义”和助长“邪恶国家”的批评不绝于耳之际,胡锦涛此行将如何改善中国企业在一些非洲国家的形象,以及是否会调整对苏丹的援助政策,将影响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大举进入非洲的观感。

  作为争议焦点的苏丹,内战造成当地18万人死亡,200万人流离失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苏丹以后,中苏石油贸易却节节上升。去年1月到11月,中国和苏丹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9亿美元,苏丹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一些西方评论抨击说,中国的“不干预他国内政”的政策,已经成为中国在苏丹地区乘虚而入的借口。

  在这次倍受瞩目的胡锦涛非洲行之前,迹象显示,胡锦涛很可能含蓄地调整做法,利用中国的影响力劝说苏丹现政府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苏丹的达尔夫尔地区。一些中国外交部的官员在私下表示,中国政府其实正在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斡旋工作,并对该地区问题的解决表示“乐观”。

  如是,这也表示在中非关系拓展和深化的过程中,中国也在调整和丰富本身的外交手段。与此同时,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有关地区问题的处理方法上,步伐可能调整得稍为靠近些。

  事实上,结合最近的几件国际外交大事,无论是本次胡锦涛出访,或是中国测试卫星杀手打下自己老化的气象卫星,外界可能发现批评声音多集中在舆论界,西方国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却是相当克制的。

  中国进入非洲、中国打卫星,其实都是中国崛起的部分内容,西方国际或许已经认识到,这是不能阻挡的趋势,或许也是不必阻挡的趋势。中国在非洲、东南亚或是外太空发挥影响力,都会冲击到美国和欧洲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然而,这正是大国崛起很难避免的现象。

  关键是,崛起的国家和现有的权力体系和强权如何找到共存的法则,彼此如何互相适应,并促进更多利益的结合。

  中国崛起以及世界大国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是本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要的命题。这次中国将在苏丹问题上提出什么办法以回应外界的要求与期待,最终都是中国崛起道路上的点滴轨迹。


《联合早报》非洲攻略 与中国崛起


韩咏红 (2007-02-0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周二开始了他在一年内的第二次非洲访问。这是在去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高调举行之后,中国在对非洲外交工作的乘胜追击。

  胡锦涛本次精心选择的八个出访国家: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其中既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与中国建交的“老朋友”苏丹、赞比亚,也有新近复交的利比里亚;有资源缺乏的国家如塞舌儿,也有油产丰富者如苏丹、利比里亚。从地域来看,这些国家还跨越非洲五个区域,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形容中国国家主席本次12天出访的八国“各有各的代表性”。

  不过,舆论总是有焦点,而且角度永远都是不平衡的。在胡锦涛本次出访的非洲八国中,外界可能更关注的是中国企业与当地职工发生职工权益保障纠纷的赞比亚,近年对中国的出口战略产生疑虑的南非,以及正受内战困扰的苏丹。其中,胡锦涛今、明天的苏丹之行尤受瞩目。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在苏丹问题上态度可以作为观察北京非洲政策的一种风向标。

  是的,2006年中非贸易继续快速增长的势头,较2005年跃升40%,达555亿美元。北京也成为非洲最大的援助来源国之一,在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为非洲提供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出口买方信贷,免除33个非洲国家2005年底以前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168笔等。

  然而,快速发展的中非关系也同时饱受西方世界质疑。在西方舆论对中国对非洲实现“新殖民主义”和助长“邪恶国家”的批评不绝于耳之际,胡锦涛此行将如何改善中国企业在一些非洲国家的形象,以及是否会调整对苏丹的援助政策,将影响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大举进入非洲的观感。

  作为争议焦点的苏丹,内战造成当地18万人死亡,200万人流离失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苏丹以后,中苏石油贸易却节节上升。去年1月到11月,中国和苏丹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9亿美元,苏丹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一些西方评论抨击说,中国的“不干预他国内政”的政策,已经成为中国在苏丹地区乘虚而入的借口。

  在这次倍受瞩目的胡锦涛非洲行之前,迹象显示,胡锦涛很可能含蓄地调整做法,利用中国的影响力劝说苏丹现政府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苏丹的达尔夫尔地区。一些中国外交部的官员在私下表示,中国政府其实正在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斡旋工作,并对该地区问题的解决表示“乐观”。

  如是,这也表示在中非关系拓展和深化的过程中,中国也在调整和丰富本身的外交手段。与此同时,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有关地区问题的处理方法上,步伐可能调整得稍为靠近些。

  事实上,结合最近的几件国际外交大事,无论是本次胡锦涛出访,或是中国测试卫星杀手打下自己老化的气象卫星,外界可能发现批评声音多集中在舆论界,西方国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却是相当克制的。

  中国进入非洲、中国打卫星,其实都是中国崛起的部分内容,西方国际或许已经认识到,这是不能阻挡的趋势,或许也是不必阻挡的趋势。中国在非洲、东南亚或是外太空发挥影响力,都会冲击到美国和欧洲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然而,这正是大国崛起很难避免的现象。

  关键是,崛起的国家和现有的权力体系和强权如何找到共存的法则,彼此如何互相适应,并促进更多利益的结合。

  中国崛起以及世界大国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是本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要的命题。这次中国将在苏丹问题上提出什么办法以回应外界的要求与期待,最终都是中国崛起道路上的点滴轨迹。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