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导弹打卫星,属于最好的打卫星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2:16:24
闲聊 导弹打卫星




闲聊,技术含量低一点,没关系吧?我不是军迷,对于武器,没有任何研究。就是一平头老百姓,看到导弹打卫星了,随便发表一点绝对不专业的看法。大家凑和着看啊。
  
  据说中国是第三个能够用导弹击落卫星的国家了。其他当然是美国俄罗斯。但是这里边据说还有差别,就是美俄都是用战机在高空发射导弹击落卫星的。我们是用陆基导弹打的。
  
  从战略角度看,打卫星就是要把战争环境破坏掉,使得对方失去电子情报、定位、导航等一切武器控制系统。特别是美国,包括今后的陆军士兵,都将配备所谓战场单兵的信息系统。比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坦克就是靠电子系统互相呼应。没有卫星,美国军队就没有办法打仗。
  
  由于美国有打卫星的手段,所以可以预计到美国在战争中,是完全可能首先打掉对方卫星的。这样,防守一方就失去了卫星情报系统。美国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这个时候,防守方即便有打卫星的飞机导弹,但是自己的卫星已经失去了,飞机都恐怕飞不起来,再要打美国卫星,就没有可能了。因此,这样的能力实际上是没有实战意义的。除非先发制人打掉美国的卫星。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陆基打击卫星,就不同了。没有了自己的卫星,照样可以打掉对方的卫星。因为卫星都是在天空中按照固定的轨道运动的。这些数据早就没收集起来。打卫星的程序早就准备了。到时候造样教你报销。
  
  于是美国在打中国卫星之前,必须同时施放一组新卫星。即便这样,也很困难保证这些卫星能够不被打击掉。
  
  没有了卫星的美军,什么航空母舰编队,别说跑到台湾海峡,就是出海港都战战兢兢了。
  
  战争状态下,双方打击对方的卫星,造成太空大量的碎片,将势必影响其他卫星通讯的效果,整个世界将处在卫星通讯失灵状态。好一番景象啊。真正是打回石器时代了。
  
  美国对于中国打卫星的实验,不会有太多的噪音的。你有了这种武器,它能有什么辙?再说中国那个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真要广积粮了,那还不到出买物资储备。那时候美元不要大贬特贬?
  
  闲聊,陆基导弹打卫星,属于最好的打卫星技术。闲聊 导弹打卫星




闲聊,技术含量低一点,没关系吧?我不是军迷,对于武器,没有任何研究。就是一平头老百姓,看到导弹打卫星了,随便发表一点绝对不专业的看法。大家凑和着看啊。
  
  据说中国是第三个能够用导弹击落卫星的国家了。其他当然是美国俄罗斯。但是这里边据说还有差别,就是美俄都是用战机在高空发射导弹击落卫星的。我们是用陆基导弹打的。
  
  从战略角度看,打卫星就是要把战争环境破坏掉,使得对方失去电子情报、定位、导航等一切武器控制系统。特别是美国,包括今后的陆军士兵,都将配备所谓战场单兵的信息系统。比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坦克就是靠电子系统互相呼应。没有卫星,美国军队就没有办法打仗。
  
  由于美国有打卫星的手段,所以可以预计到美国在战争中,是完全可能首先打掉对方卫星的。这样,防守一方就失去了卫星情报系统。美国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这个时候,防守方即便有打卫星的飞机导弹,但是自己的卫星已经失去了,飞机都恐怕飞不起来,再要打美国卫星,就没有可能了。因此,这样的能力实际上是没有实战意义的。除非先发制人打掉美国的卫星。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陆基打击卫星,就不同了。没有了自己的卫星,照样可以打掉对方的卫星。因为卫星都是在天空中按照固定的轨道运动的。这些数据早就没收集起来。打卫星的程序早就准备了。到时候造样教你报销。
  
  于是美国在打中国卫星之前,必须同时施放一组新卫星。即便这样,也很困难保证这些卫星能够不被打击掉。
  
  没有了卫星的美军,什么航空母舰编队,别说跑到台湾海峡,就是出海港都战战兢兢了。
  
  战争状态下,双方打击对方的卫星,造成太空大量的碎片,将势必影响其他卫星通讯的效果,整个世界将处在卫星通讯失灵状态。好一番景象啊。真正是打回石器时代了。
  
  美国对于中国打卫星的实验,不会有太多的噪音的。你有了这种武器,它能有什么辙?再说中国那个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真要广积粮了,那还不到出买物资储备。那时候美元不要大贬特贬?
  
  闲聊,陆基导弹打卫星,属于最好的打卫星技术。
楼主,你真的是一点也不懂这个呢!美国没错是空射反卫星导弹,而苏联也是陆基的,它们是共轨自杀式卫星,和我们这次是不同的。我们这次据说是动能直接撞击。和苏联的共轨式又有所不同。
突然想到要是战时把战斗部换成原子弹或电磁脉冲弹之类的牛NB了
台海大战的时候在外太空爆个核弹吧,世界都清静了。大家都该干啥干啥去。全球媒体倒闭。。民航彻底歇菜。美军,pla打不了只好上网一起顶楼主的帖子
美俄两国自从80年代停止反卫星导弹的研制以来均为进行公开的试验,此次中国率先捅破这层窗户纸,将是多米诺效应。因为美俄虽然80年代公开宣布停止类似试验但是相关研究均未停止(无论是空基或地基),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美国虽然嚷嚷的凶但是并没有率先捅破这层窗户纸,毛人也一样,率先试验从政治上对毛人不利(虽然99年克索沃战争以后毛人恢复了反卫星武器的研制), 这次中国率先打破禁忌,对美国来说正好为军方找到借口,今后美国的类似试验将不在顾忌国际上的反对。对于俄国也是,既然率先再次破坏反对在外太空发展武器的是中国,那么俄国也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类似试验会很大政治上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已经站在风口浪尖。
以后打仗大家都在外太空放放导弹,射射激光,多爽啊。真正的做到了不杀。。。不杀那就是和平。。。
]]
原帖由 zi_exnium 于 2007-1-21 17:28 发表


瓦西里市,首先我国根本不承认我们进行了这个试验,完全是美国人的YY.
全世界只有啊妹例假国有能力检测这种实验.别人谁都不能,别的国家难道就这么相信了??我们耍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一口否认,别的国家又能奈 ...

呵呵,先问一下虚幻怎么上不去了??
西方的宣传机器是很厉害的,YY的有鼻子有眼,反正人家是这么说了。承认不承认人家 已经认定,下一步就开美帝的行动了,毛人见势跟随!!
原帖由 xhj430501 于 2007-1-21 17:34 发表

呵呵,先问一下虚幻怎么上不去了??


XH日经已经持续了有段时间了....内分泌的问题吧,得去医院看看:D
明天看看外交部怎么说。哪位大大分式一下,不是灌水的哪种哦
外交部不是说了不了解吗
In fact, the reason the U.S. Air Force chose the air-launched anti-satellite system is that it does not have to have its target line up with a ground-based missile pad. Naturally, a real target in the real world would never make such a helpful maneuver.

Without the target’s maneuver to make itself easier to kill, a ground-based shot would likely have to be made from the side — or “out of plane,” in space navigation parlance. With such a geometry, the final approach for physical contact occurs under much higher rates of angular change, making terminal guidance much more difficult. It can be done, but with less reliability
这里说好像美国空射型更容易。
而陆基的终端制导难度很大。
Dozens of pieces of debris tracked
U.S. tracking systems have provid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spacecraft during the test, and of the orbital debris that resulted from the test, Oberg said.

"More thorough analysis no longer suggests that the target satellite might have maneuvered before the attack in order to line up with the interceptor," he said in an e-mail. "All indications now are that the missile was launched toward the north and closed in from ahead and slightly to the side of the target's path."

The impact point would have been in range of radars at the Chinese main space center at Jiuquan, as well as of Russian missile defense radars in Irkutsk and other Siberian sites.

Oberg said the 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 has issued the post-impact orbits of several dozen fragments, and they testify to the high energy of the impact. All of the fragments have one end of their orbits near 530 miles (850 kilometers) — where the impact occurred. The other ends of their orbits range from as high as 2,200 miles to as low as 100 miles. Additional fragments were likely produced with even lower orbits, but these would have burned up in the atmosphere almost immediately.
这是中国这次试验的。
强烈要求翻译
]]
其实作为一个大国就一定要敢于付出牺牲,绝对不存在不付出的崛起
原帖由 网络青蛙 于 2007-1-22 09:02 发表
强烈要求翻译


In fact, the reason the U.S. Air Force chose the air-launched anti-satellite system is that it does not have to have its target line up with a ground-based missile pad. Naturally, a real target in the real world would never make such a helpful maneuver.

Without the target’s maneuver to make itself easier to kill, a ground-based shot would likely have to be made from the side — or “out of plane,” in space navigation parlance. With such a geometry, the final approach for physical contact occurs under much higher rates of angular change, making terminal guidance much more difficult. It can be done, but with less reliability

这段是说,USAF试验过的空射技术MS简单一些,我的理解是,拦截弹的飞行轨迹平面跟被拦截WX的轨道平面越靠近,对末制导的要求越小.如果两者平面夹角大的话,在最后的碰撞过程中,会产生"更高的角度变化率(much higer rates of angular)",进而导致更低的命中概率(with less reliability).
我猜测空射的话,可以通过载机的机动来达到两个平面尽量重合的要求,因为很显然,WX是不会因为拦截弹的要求而进行轨道机动的.

Dozens of pieces of debris tracked
U.S. tracking systems have provid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spacecraft during the test, and of the orbital debris that resulted from the test, Oberg said.

"More thorough analysis no longer suggests that the target satellite might have maneuvered before the attack in order to line up with the interceptor," he said in an e-mail. "All indications now are that the missile was launched toward the north and closed in from ahead and slightly to the side of the target's path."

The impact point would have been in range of radars at the Chinese main space center at Jiuquan, as well as of Russian missile defense radars in Irkutsk and other Siberian sites.

Oberg said the 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 has issued the post-impact orbits of several dozen fragments, and they testify to the high energy of the impact. All of the fragments have one end of their orbits near 530 miles (850 kilometers) — where the impact occurred. The other ends of their orbits range from as high as 2,200 miles to as low as 100 miles. Additional fragments were likely produced with even lower orbits, but these would have burned up in the atmosphere almost immediately.

这段在说:
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雷达进一步提供了这次试验前后的卫星及残骸运动轨迹的跟踪数据.
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目标卫星(FY-1C)并没有进行在轨机动(以尽量匹配拦截弹的拦截平面,如上面所说的,可以借此减小拦截难度)."All indications now are that the missile was launched toward the north and closed in from ahead and slightly to the side of the target's path." 这句不是太清楚意思,好象是导弹发射的发向是朝北的,然后迎头接近目标,拦截弹的轨迹平面于卫星轨道平面基本重合(slightly to the side of the target's path)?
拦截点应该是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和俄罗斯irkutsk(伊尔库斯克?)和西伯利亚的一些雷达站的跟踪范围内.
北美防空司令部发布了若干个卫星残骸碎片运行轨道的跟踪数据,他们(数据?)证实了高能碰撞的发生.这些碎片有一部分还运行在靠近碰撞发生的85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另外一些则运行在高达3500公里(2200miles)和低在160公里的轨道上,也有一些碎片可能在更低的轨道上运行过,不过几乎立即就在大气层中烧掉了.
谢谢楼上的翻译,我对导弹的原理实在太菜,很多知道大概意思,却无法翻译。:L
原帖由 victoryhan 于 2007-1-22 11:24 发表
谢谢楼上的翻译,我对导弹的原理实在太菜,很多知道大概意思,却无法翻译。:L


不敢当,我是靠词典的:L ,还请问你摘出的文章出处?:o
http://www.msnbc.msn.com/id/16707330/
原帖由 zi_exnium 于 2007-1-22 11:20 发表


In fact, the reason the U.S. Air Force chose the air-launched anti-satellite system is that it does not have to have its target line up with a ground-based missile pad. Naturally, a real targ ...

这么说来这次打卫星还是尽量让卫星主动迎合导弹啊,而且还没有进行轨道机动,战争时敌人的卫星是不会给你配合的,就像处男处女ML一样,女方不配合,男方连门儿都摸不着。
原帖由 freder 于 2007-1-22 11:46 发表

这么说来这次打卫星还是尽量让卫星主动迎合导弹啊,而且还没有进行轨道机动,战争时敌人的卫星是不会给你配合的,就像处男处女ML一样,女方不配合,男方连门儿都摸不着。

你说的正好相反,美国的空射型是为了迎合卫星的轨迹而进行的,中国的是利用实际条件下完成的。
原帖由 victoryhan 于 2007-1-22 11:52 发表

你说的正好相反,美国的空射型是为了迎合卫星的轨迹而进行的,中国的是利用实际条件下完成的。

上面那段翻译是这么写的:


这段在说:
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雷达进一步提供了这次试验前后的卫星及残骸运动轨迹的跟踪数据.
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目标卫星(FY-1C)并没有进行在轨机动(以尽量匹配拦截弹的拦截平面,如上面所说的,可以借此减小拦截难度)."All indications now are that the missile was launched toward the north and closed in from ahead and slightly to the side of the target's path." 这句不是太清楚意思,好象是导弹发射的发向是朝北的,然后迎头接近目标,拦截弹的轨迹平面于卫星轨道平面基本重合(slightly to the side of the target's path)?
拦截点应该是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和俄罗斯irkutsk(伊尔库斯克?)和西伯利亚的一些雷达站的跟踪范围内.
北美防空司令部发布了若干个卫星残骸碎片运行轨道的跟踪数据,他们(数据?)证实了高能碰撞的发生.这些碎片有一部分还运行在靠近碰撞发生的85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另外一些则运行在高达3500公里(2200miles)和低在160公里的轨道上,也有一些碎片可能在更低的轨道上运行过,不过几乎立即就在大气层中烧掉了.
]]
]]
只要末端制导能力够强,机动卫星也可以被击落的。
这次试验的反卫星导弹本身的机动能力是很强的,所以不需要卫星为了击落而和导弹进行机动匹配。
机动几下再击落不是更好?光嘴上说“机动能力是很强的”,光电脑模拟哪行?没有实际检验怎么行,它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谁说的?
呵呵,如果机动了再被击落,那就很有可能被人误解为是为了击落卫星而机动了。:D
下一步肯定会机动击落了。:D
那不管拉,不管怎样还是机动过后才击中卫星的,难度大了很多,甭管是什么目的了,下一步?不知道TG还敢不敢啊,现在已经这么大反应了。。。
还有卫星的变轨并不是那么复杂的,不是我们想象的跳来跳去。
原帖由 潇声客 于 2007-1-22 09:26 发表

危言耸听。美国啥时候做事还需要等你中国先做了。现在美国根本是在世界上横着走,想打哪个就打哪个。杀人放火都不在话下了,做个导弹试验还需要看谁脸色?

这次也就美国和它的几个小马仔(小日本澳洲还有韩 ...

不是看谁脸色的问题,既然要把中国描绘成邪恶国家,那么总得有个借口吧。截然老美天天高喊威胁就要找到一个例子,这次中国主动踏破禁忌老美求之不得,因为老美的动能技术相当成熟,导弹都可以拦截何况卫星?所以老美不需要在反卫星这方面率先动作,他希望别人率先发难,他好找到借口更加合情合理的发展天战系统,美国虽然霸道但是也不是完全不顾一切的胡来,至少从表面上需要一些合理的解释才能让国内和西方盟友体谅他的行动。
]]
原帖由 zi_exnium 于 2007-1-22 12:54 发表


可能我表达的有问题,我括号里的意思是卫星进行轨道机动的目的,会减少难度,实际上根据原文,我国并没有进行FY-1C的轨道机动,而且我想这么一颗报废卫星恐怕也没有可供使用的燃料了.

卫星的变轨不是象你可能 ...

好像老美的上卫星装有类似战斗机上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怎么会搞成路基比空基好的呢?当然是空基比陆基灵活性强。

对于拦截一方来说,理想的情况是发射后拦截器的轨迹和目标卫星轨道在一个平面里,以避免最后阶段的“侧向接近”而引起的目标对于拦截器的很大的角速度,而且可能从能量的角度来讲也是合算的。但是对于地基发射,这个要求就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也就是必须被动的等卫星的星下点经过发射地点附近,这样快速相应性就比较差。空基发射就相对增加了灵活性,载机可以飞到目标卫星所要经过的区域伺机发射拦截。美国85年9月进行的那此实弹设计(F-15带ASM-135)就是这样的情况。
说点题外话
打卫星有两种办法,高能激光,轨道导弹,中国都会了,最先知道的是中国的激光可以打卫星,后来美国佬说他们以后的卫星会加强对强光的防护能力,接着中国就用导弹把卫星打下来了,呵呵,很好玩
原帖由 进城的民工 于 2007-1-22 13:19 发表
说点题外话
打卫星有两种办法,高能激光,轨道导弹,中国都会了,最先知道的是中国的激光可以打卫星,后来美国佬说他们以后的卫星会加强对强光的防护能力,接着中国就用导弹把卫星打下来了,呵呵,很好玩


激光的说法从何而来??
85年8月美国F-15携带ASM-135攻击P78-1的试验里,F-15飞到了卫星星下点经过的一个区域里,然后在一个很小的发射窗口里发射导弹,使得拦截器的轨迹和卫星轨道在接近的平面里,并且拦截器可以恰好飞行到卫星附近的一个区域,从而方便自主探测攻击。我国的试验也一样,从北美防司发布的两行数据(TLE)来看,在那个时候(格林威治时间11日晚上10点28分),FY-1C从北向南恰好经过西昌发射中心附近(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上面报道说拦截器向北发射,因为需要迎头攻击),和美国85年的试验一样,我们也需要发射点尽量靠近星下点,使得他们可以“共面”。当年火箭可以通过偏航机动使得可以拦截的轨道范围扩大,但是代价就是运载能力的下降。

我们的只是试验,所以怎么发射在现阶段不重要。但是最终,我们的导弹反卫星很可能也会有空基的型号(如果这个拦截器不太大的话,很可能将来可以发展一个空基发射的型号)。
卫星的机动。从系统的角度看,整个反卫星系统除了拦截器,空间监视分系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份。只有精确测出卫星的运行轨道,拦截器才能在合适的时间飞行到合适的地点,使得目标卫星在拦截器的末端自主探测范围之内。如果这个数据测得不准,或者卫星在监视系统计算出所需数据并装订入拦截器后再变轨,则很可能拦截就会失的了,因为任何导引头的探测范围和拦截器可能机动的范围都是有限度的。所以从原理上讲,目标卫星存在着通过变轨躲避拦截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际上,尤其是这类直接上升式的动能撞击攻击,留给卫星的时间很短。比如等预警卫星发现了一次发射,并且结合其他系统提供的情报判断出这是一次对某卫星的攻击,再做出变轨决定,很可能拦截器都已经撞上了。对于以前苏联的那种要运行几圈的共轨攻击方式或许还有点用(后来所需时间也减少很多)。

拦截卫星还是比反导容易一些,尤其在系统这个角度来看。反导对于探测系统的要求要高得多,而且弹头飞行中变轨可能是将来的基本要求了。
原帖由 进城的民工 于 2007-1-22 13:19 发表
说点题外话
打卫星有两种办法,高能激光,轨道导弹,中国都会了,最先知道的是中国的激光可以打卫星,后来美国佬说他们以后的卫星会加强对强光的防护能力,接着中国就用导弹把卫星打下来了,呵呵,很好玩


防激光是很早就开始提了,开始的原因还是因为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