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台湾海军武器开发大揭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4:22:35
台湾进行海军武器装备开发的背景

  促使台湾开展海军新武器系统及相关技术开发的背景是国际上军事技
术的飞速发展和台湾海军作战水平的低下。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
中,埃及海军用苏制“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首次
在实战中显示了反舰导弹 的巨大威力。“冥河”导弹在实战中所表现的效
能令西方海军大国瞠目结舌。给他们(包括台湾)以极大的震撼。就台湾
岛内 的情况来说,虽然台湾海军在60年代装备的大中型作战舰艇数量远
远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但在当时的一系列海战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的小型护卫艇、鱼雷快艇群在岸上雷达的引导下,以勇猛的“近战夜
战”的战术,取得了包括“八.六” 、“崇武以东”等一系列海战的胜
利,重创台湾海军于台湾海峡,在海战史上写下了小艇打大舰的光辉纪
录。对此败迹,台湾 海军在检讨中认为:其大中型水面舰艇未普遍装备带
有炮瞄雷达的中小口径火炮,以抗击小型护卫艇、鱼雷艇群的攻击是失败
的主要原因。另外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也已开始装
备能发射反舰导弹的作战舰艇,这使台湾更加感到在 海军装备水平上已处
于下风。因此,台湾匆忙启动了它的新武器系统开发计划。在计划执行的
初期,做为应急措施先以各种配 有炮瞄雷达的火炮换装其大中型水面舰艇
(包括阳字号驱逐舰、太字号与山字号护航驱逐舰)上的手操炮,而计划
的重点则在 “反舰导弹”和“作战与火控指挥系统”的开发。

  反舰导弹的开发

  二战结束后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海军一直把海军发展重点放在
以舰载飞机及其母舰为中心的武器系统上, 忽视了对反舰导弹及其效能的
技术研究,从而使自己一度在这方面大大落后于苏联。因此,当台湾对此
产生急切需求的时候, 当时的美国竟也无法向其提供有效的技术援助。台
湾在研制反舰导弹系统的初期,只能沿用美国海军的模式,用无线电遥控
的 “火蜂”(火鸟)BQM—34式靶机进行撞击靶舰的试验,想以此为
基础开发出供实战用的反舰导弹。但是,因为无线电遥 控制导的精度太差
及信号非常容易被干扰,这个办法无法实现。由于从美国那里得不到帮
助,台湾就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一 直在进行反舰导弹研究的以色列和瑞
士等国家。

  台湾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现实考虑:1963年,瑞士康特
拉佛士(CONTRAVES)公司为解决 技术上尚未成熟的导弹制导精
确性问题,开发出供导弹飞行过程中保持固定高度的无线电测高技术,这
种技术可以使导弹在飞 行过程中保持在低于目标高度的位置上飞行直到命
中目标,从而使导弹制导中的三维精度简化为二维精度问题,并利用此技
术 研制出“海上杀手”MK1反舰导弹。1968年8月,该公司曾派员
游说台湾联勤总部人员。几乎是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工 程技术人员也想到
了同样的办法,使其早在1958年就开始研制,但由于制导精度无法解
决而进展缓慢的“天使”(GAB RIEL)反舰导弹计划(早期称为L
UZ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1969年4月由以色列飞机公司开发的
“天使”反舰导 弹发射成功(另一说是由以色列与上述瑞士公司合作开
发)。此型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为初期以光学瞄准仪加无线电指令由人 工
操纵,终端由雷达引导攻击目标。因为台湾与以色列一直有较密切的军事
合作关系,台湾很快就得到了以色列“天使”反舰 导弹的有关技术资料。
1968年12月,台湾正式拟定代号为“雄蜂”的反舰导弹发展计划。
1969年10月,台中山科 学院开始进行“天使”导弹技术性能与设计
的评估,在其后的计划实施中大体上经历了购买实弹、仿制和修改设计三
个阶段。

  在执行计划的第一阶段,台湾于1971年6月向以色列购买了50
枚“天使”导弹和18个发射架,用以改装 三艘“阳”字号(衡、华、
岳)驱逐舰,发射时使用的制导装置为OG.R—7式目视遥控仪和EL
/M—2221终端制导 雷达。同时,确定了仿制和以“天使”导弹为参
照开发设计“雄蜂一”型反舰导弹计划。在使用中台湾海军感到“天使”
导弹 的最大缺陷是射程只有22公里,这远远低于“冥河”导弹40公里
的射程。因此,在台湾中山科学院设计“雄蜂一”型导弹 时计划将射程提
高到37公里。这项修改设计由于原型导弹设计上的缺陷和台湾自身技术
能力的限制进展相当缓慢。以色列设 计的“天使”导弹弹体内设备极其拥
挤,由于直接关系到命中精度的两个水平制导信号接收器必须对称安置在
弹头两侧的位置 ,因此在导弹飞行时保持高度的高度仪不得不被放置在导
弹尾部靠近发动机的位置,而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和振动常常使高度 仪失
灵。对此不尽合理的设计,台湾在仿造和后来的修改设计中,也无力进行
根本性的改造。在实施“雄蜂”计划的第三阶段 ,即导弹增程的设计中,
由于台湾没有生产更高性能导弹发动机推进剂的技术,就只能采用加长弹
体以增加推进剂数量的方法 解决问题。此项改进设计一直到1977年才
有结果,生产出的“雄蜂一”型导弹开始装备其作战舰艇。导弹装备海军
以后, 在使用训练中故障率极高,而且大都发生在进入巡航高度以后的阶
段。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原来是由于导弹空气动力学设计 上的缺陷造成
弹体表面有空气流速相对较低的区域,造成弹体局部散热不良,形成的高
温区使弹内设备和弹体结构受到破坏所 致。此后,台湾中山科学院又不得
不一边修改设计,一边把已装备海军的导弹回收改造。改造的方法是在保
持导弹总重量不变 的前提下,减少推进剂的数量,而在弹体高温区域增加
隔热层,用降低射程的办法来换取导弹的可靠性。导弹在重新设计改造 之
后,更改型号为“雄蜂”A型(后又改型号为“雄风一”)。此型导弹至
今仍大量装备在台湾经过“武进一”和“武进二” 改装的“阳”字号驱逐
舰及“海鸥”级导弹艇上。

  作战指挥与火控系统的开发

  在台湾开发“雄蜂”导弹及相应雷达制导技术的同时,为了扩大该型
导弹在大中型水面舰艇及岸基阵地上的使用 范围,同时使其与舰上其他武
器构成完整的作战系统,台湾于1976年提出了开发供“阳”字号驱逐
舰使用的作战指挥系统 计划。这个计划的最终结果是产生了H—930系
列作战系统,即:Mod.1;Mod.2;Mod.3;MCS。就M
C S而言,一直使台湾感到相当得意之处的是:当世界上海军舰用作战指
挥系统开始向分散式电脑结构发展的时候,他们是世界 上率先采用分散式
电脑处理结构作战系统的海军。实际上这个结果的产生与台湾当时的选择
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应该说只是 一种偶然的巧合。当初台湾提出系统开
发招标任务书时,参与投标的只有荷兰电讯(HSA)公司的WM—28
型制导系统和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H—930 Mod.1。而台湾之所
以选择Mod.1,并不是因为该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主要 原因是
霍尼韦尔公司出乎台湾意料的超出招标任务书的要求,在系统中设置了两
套“雄蜂”导弹的制导装置,使系统安装在大 型水面舰艇上时具有同时发
射两枚导弹的能力。就当时中央电脑结构作战系统尚处于主流地位的情况
而言,台湾是没有相应的 技术能力对非主流系统进行充分评估和开发的。

  霍尼韦尔公司早在七十年代初,就曾为美国海军发展并示范一种试验
性的[分散式资料处理系统]。这种以多台 计算机同时组合操作的系统在
设计上是一种全新概念,它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央电脑系统相比,虽然
有生命力与适应力强的 特点,但是要做到系统能有效地协调多台计算机同
步运行,并能在多台计算机间实现信息交换、处理和综合显示,其难度是
显 而易见的。因此,当时美海军未把此系统列入自己的发展计划。

  在H—930 Mod.1系统中有5台美国海军AN/UYK—1
9中型计算机和23台微型计算机。霍尼韦 尔公司之所以为台湾选择UY
K—19计算机,是因为当时与其技术水平相当的计算机已经民用化,并
有成熟的供商业使用的 分散式网络操作系统RTOS以供借鉴,Mod.
1的操作系统就是以此为基础开发的。至于Mod.1的数据链也是改良
自 民用网络LAN系统。系统使用ALGOL计算机语言。尽管霍尼韦尔
公司在设计Mod.1时大量采用了技术成熟的计算机 与数据链设计技
术,但他们还是低估了分散式作战系统的开发难度,因而使系统的开发费
用大大超支。霍尼韦尔公司因此而大 亏其本。

  霍尼韦尔公司H—930 Mod.1可以安装在台湾的驱逐舰上。
其“雄蜂”导弹使用的RCA公司的HR— 76制导雷达除了可以引导
“雄蜂”导弹外,还可以自动转换搜索目标并指挥舰炮射击海上与空中目
标。此外,该系统还使用 当时美国海军制式AN/SPS—58点防空搜
索雷达,这是一种专门为搜索反舰导弹而设计的多卜勒雷达。需要指出的
是, 要构成全舰统一作战指挥系统的基本条件是要将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
以数字化的方式输入计算机处理。由于在Mod.1中大 量的雷达信号
(包括SPS—10面搜索雷达)均为模拟制信号,因此这些信号只能输
入显示器,不能输入系统中的UYK— 19计算机处理。所以Mod.1
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指挥系统。

  在开发出供改装“武进一”驱逐舰使用的H—930 Mod.1的
基础上,霍尼韦尔公司又分别开发出供“龙 江”级导弹快艇使用的H—9
30 Mod.2和供岸基“雄蜂一”型导弹系统使用的H—930 M
od.3。台湾海军一 共购买了10套Mod.1,其中9套安装在“武
进一”改装的“阳”字号(安、昆、贵、庆、惠、南、洛、富、绥)驱逐
舰 上,另外一套供岸上训练使用;购买了2套Mod.2安装在“龙江”
和“绥江”号导弹快艇上;而岸基Mod.3则购买了 5套。

  在霍尼韦尔公司开发H—930 Mod.1时,为了防止开发失
败,做为一项保险措施,台湾向以色列购买了 4套RESHET中央电脑
作战系统,安装在四艘“阳”字号(汉、莱、开、当)驱逐舰上,这就是
台湾的“武进二”计划。

  1982年,台湾为了提高其驱逐舰编队的区域防空能力,提出开发
H—930 MCS系统的计划,此即为“ 武进三”计划。以“武进一”
的H—930 Mod.1为基础发展的MCS系统中,增加了4台UY
K—19计算机(共9 台)。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电脑制造技术,UY
K—19计算机的体积已大大缩小。但是,UYK—19是16位计算
机,它 不能与已经普遍使用的32位计算机实现数据交换(另一说是6台
AN/UYK—28型16位计算机。在显示技术方面,由 于军用标准的
彩色显示器价格高昂,故系统中采用的是SONY公司的民用显示器。为
满足区域防空需要,Mod.1原有的 SPS—58雷达性能已不堪用,
而“阳”字号驱逐舰的舰体结构又不能承受西方海军现役的符合其性能要
求的各型搜索雷达 ,因此台湾和霍尼韦尔公司要求荷兰电讯公司对其D
A—08雷达进行改装以适应系统和“阳”字号老旧舰体的需求。同样,
指挥“标准”SM—1舰空导弹的美军制式系统MK—74(SPG—5
1雷达)也无法装上“阳”字号舰内,这一次又是荷 兰电讯公司出面改装
其STZR—180雷达以应所需。完成后的MCS系统内设有DCU—
5(STIR—180雷达); DCU—1(W—160制导雷达);D
CU—2(DA—08[2]对空搜索雷达);DCU—3(光电指挥
仪)及DCU —4(SPS—10搜索雷达)等,操作人员在多数情况
下,可以在系统内任何一台显示器上调用和处理上述雷达收集的信息 。

  台湾进行“武进三”改装的“阳”字号驱逐舰有七艘,部分舰只上已
开始用“雄风二”反舰导弹换装原有的“雄 蜂一”导弹。“雄风二”的制
导系统为上面提及的DCU—1雷达。

  台湾海军新武器装备的开发,体现了冷战时期及中美建交前后美国及
西方国家对台湾军售的策略,即以“技术军 援”为主,帮助台湾发展先进
的军事装备技术。在当前世界处于冷战结束后的格局下,台湾认为向西方
购买先进军事装备的外 部环境已经大为改观,可以实现向西方国家大量购
买先进武器的突破,这个目标在美国和法国方面已经实现。但是从长远来
看 ,台湾仍然想立足于“技术引进”方式,自行开发先进的军事装备,以
实现武器来源多样化的目标。
台湾进行海军武器装备开发的背景

  促使台湾开展海军新武器系统及相关技术开发的背景是国际上军事技
术的飞速发展和台湾海军作战水平的低下。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
中,埃及海军用苏制“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首次
在实战中显示了反舰导弹 的巨大威力。“冥河”导弹在实战中所表现的效
能令西方海军大国瞠目结舌。给他们(包括台湾)以极大的震撼。就台湾
岛内 的情况来说,虽然台湾海军在60年代装备的大中型作战舰艇数量远
远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但在当时的一系列海战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的小型护卫艇、鱼雷快艇群在岸上雷达的引导下,以勇猛的“近战夜
战”的战术,取得了包括“八.六” 、“崇武以东”等一系列海战的胜
利,重创台湾海军于台湾海峡,在海战史上写下了小艇打大舰的光辉纪
录。对此败迹,台湾 海军在检讨中认为:其大中型水面舰艇未普遍装备带
有炮瞄雷达的中小口径火炮,以抗击小型护卫艇、鱼雷艇群的攻击是失败
的主要原因。另外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也已开始装
备能发射反舰导弹的作战舰艇,这使台湾更加感到在 海军装备水平上已处
于下风。因此,台湾匆忙启动了它的新武器系统开发计划。在计划执行的
初期,做为应急措施先以各种配 有炮瞄雷达的火炮换装其大中型水面舰艇
(包括阳字号驱逐舰、太字号与山字号护航驱逐舰)上的手操炮,而计划
的重点则在 “反舰导弹”和“作战与火控指挥系统”的开发。

  反舰导弹的开发

  二战结束后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海军一直把海军发展重点放在
以舰载飞机及其母舰为中心的武器系统上, 忽视了对反舰导弹及其效能的
技术研究,从而使自己一度在这方面大大落后于苏联。因此,当台湾对此
产生急切需求的时候, 当时的美国竟也无法向其提供有效的技术援助。台
湾在研制反舰导弹系统的初期,只能沿用美国海军的模式,用无线电遥控
的 “火蜂”(火鸟)BQM—34式靶机进行撞击靶舰的试验,想以此为
基础开发出供实战用的反舰导弹。但是,因为无线电遥 控制导的精度太差
及信号非常容易被干扰,这个办法无法实现。由于从美国那里得不到帮
助,台湾就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一 直在进行反舰导弹研究的以色列和瑞
士等国家。

  台湾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现实考虑:1963年,瑞士康特
拉佛士(CONTRAVES)公司为解决 技术上尚未成熟的导弹制导精
确性问题,开发出供导弹飞行过程中保持固定高度的无线电测高技术,这
种技术可以使导弹在飞 行过程中保持在低于目标高度的位置上飞行直到命
中目标,从而使导弹制导中的三维精度简化为二维精度问题,并利用此技
术 研制出“海上杀手”MK1反舰导弹。1968年8月,该公司曾派员
游说台湾联勤总部人员。几乎是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工 程技术人员也想到
了同样的办法,使其早在1958年就开始研制,但由于制导精度无法解
决而进展缓慢的“天使”(GAB RIEL)反舰导弹计划(早期称为L
UZ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1969年4月由以色列飞机公司开发的
“天使”反舰导 弹发射成功(另一说是由以色列与上述瑞士公司合作开
发)。此型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为初期以光学瞄准仪加无线电指令由人 工
操纵,终端由雷达引导攻击目标。因为台湾与以色列一直有较密切的军事
合作关系,台湾很快就得到了以色列“天使”反舰 导弹的有关技术资料。
1968年12月,台湾正式拟定代号为“雄蜂”的反舰导弹发展计划。
1969年10月,台中山科 学院开始进行“天使”导弹技术性能与设计
的评估,在其后的计划实施中大体上经历了购买实弹、仿制和修改设计三
个阶段。

  在执行计划的第一阶段,台湾于1971年6月向以色列购买了50
枚“天使”导弹和18个发射架,用以改装 三艘“阳”字号(衡、华、
岳)驱逐舰,发射时使用的制导装置为OG.R—7式目视遥控仪和EL
/M—2221终端制导 雷达。同时,确定了仿制和以“天使”导弹为参
照开发设计“雄蜂一”型反舰导弹计划。在使用中台湾海军感到“天使”
导弹 的最大缺陷是射程只有22公里,这远远低于“冥河”导弹40公里
的射程。因此,在台湾中山科学院设计“雄蜂一”型导弹 时计划将射程提
高到37公里。这项修改设计由于原型导弹设计上的缺陷和台湾自身技术
能力的限制进展相当缓慢。以色列设 计的“天使”导弹弹体内设备极其拥
挤,由于直接关系到命中精度的两个水平制导信号接收器必须对称安置在
弹头两侧的位置 ,因此在导弹飞行时保持高度的高度仪不得不被放置在导
弹尾部靠近发动机的位置,而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和振动常常使高度 仪失
灵。对此不尽合理的设计,台湾在仿造和后来的修改设计中,也无力进行
根本性的改造。在实施“雄蜂”计划的第三阶段 ,即导弹增程的设计中,
由于台湾没有生产更高性能导弹发动机推进剂的技术,就只能采用加长弹
体以增加推进剂数量的方法 解决问题。此项改进设计一直到1977年才
有结果,生产出的“雄蜂一”型导弹开始装备其作战舰艇。导弹装备海军
以后, 在使用训练中故障率极高,而且大都发生在进入巡航高度以后的阶
段。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原来是由于导弹空气动力学设计 上的缺陷造成
弹体表面有空气流速相对较低的区域,造成弹体局部散热不良,形成的高
温区使弹内设备和弹体结构受到破坏所 致。此后,台湾中山科学院又不得
不一边修改设计,一边把已装备海军的导弹回收改造。改造的方法是在保
持导弹总重量不变 的前提下,减少推进剂的数量,而在弹体高温区域增加
隔热层,用降低射程的办法来换取导弹的可靠性。导弹在重新设计改造 之
后,更改型号为“雄蜂”A型(后又改型号为“雄风一”)。此型导弹至
今仍大量装备在台湾经过“武进一”和“武进二” 改装的“阳”字号驱逐
舰及“海鸥”级导弹艇上。

  作战指挥与火控系统的开发

  在台湾开发“雄蜂”导弹及相应雷达制导技术的同时,为了扩大该型
导弹在大中型水面舰艇及岸基阵地上的使用 范围,同时使其与舰上其他武
器构成完整的作战系统,台湾于1976年提出了开发供“阳”字号驱逐
舰使用的作战指挥系统 计划。这个计划的最终结果是产生了H—930系
列作战系统,即:Mod.1;Mod.2;Mod.3;MCS。就M
C S而言,一直使台湾感到相当得意之处的是:当世界上海军舰用作战指
挥系统开始向分散式电脑结构发展的时候,他们是世界 上率先采用分散式
电脑处理结构作战系统的海军。实际上这个结果的产生与台湾当时的选择
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应该说只是 一种偶然的巧合。当初台湾提出系统开
发招标任务书时,参与投标的只有荷兰电讯(HSA)公司的WM—28
型制导系统和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H—930 Mod.1。而台湾之所
以选择Mod.1,并不是因为该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主要 原因是
霍尼韦尔公司出乎台湾意料的超出招标任务书的要求,在系统中设置了两
套“雄蜂”导弹的制导装置,使系统安装在大 型水面舰艇上时具有同时发
射两枚导弹的能力。就当时中央电脑结构作战系统尚处于主流地位的情况
而言,台湾是没有相应的 技术能力对非主流系统进行充分评估和开发的。

  霍尼韦尔公司早在七十年代初,就曾为美国海军发展并示范一种试验
性的[分散式资料处理系统]。这种以多台 计算机同时组合操作的系统在
设计上是一种全新概念,它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央电脑系统相比,虽然
有生命力与适应力强的 特点,但是要做到系统能有效地协调多台计算机同
步运行,并能在多台计算机间实现信息交换、处理和综合显示,其难度是
显 而易见的。因此,当时美海军未把此系统列入自己的发展计划。

  在H—930 Mod.1系统中有5台美国海军AN/UYK—1
9中型计算机和23台微型计算机。霍尼韦 尔公司之所以为台湾选择UY
K—19计算机,是因为当时与其技术水平相当的计算机已经民用化,并
有成熟的供商业使用的 分散式网络操作系统RTOS以供借鉴,Mod.
1的操作系统就是以此为基础开发的。至于Mod.1的数据链也是改良
自 民用网络LAN系统。系统使用ALGOL计算机语言。尽管霍尼韦尔
公司在设计Mod.1时大量采用了技术成熟的计算机 与数据链设计技
术,但他们还是低估了分散式作战系统的开发难度,因而使系统的开发费
用大大超支。霍尼韦尔公司因此而大 亏其本。

  霍尼韦尔公司H—930 Mod.1可以安装在台湾的驱逐舰上。
其“雄蜂”导弹使用的RCA公司的HR— 76制导雷达除了可以引导
“雄蜂”导弹外,还可以自动转换搜索目标并指挥舰炮射击海上与空中目
标。此外,该系统还使用 当时美国海军制式AN/SPS—58点防空搜
索雷达,这是一种专门为搜索反舰导弹而设计的多卜勒雷达。需要指出的
是, 要构成全舰统一作战指挥系统的基本条件是要将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
以数字化的方式输入计算机处理。由于在Mod.1中大 量的雷达信号
(包括SPS—10面搜索雷达)均为模拟制信号,因此这些信号只能输
入显示器,不能输入系统中的UYK— 19计算机处理。所以Mod.1
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指挥系统。

  在开发出供改装“武进一”驱逐舰使用的H—930 Mod.1的
基础上,霍尼韦尔公司又分别开发出供“龙 江”级导弹快艇使用的H—9
30 Mod.2和供岸基“雄蜂一”型导弹系统使用的H—930 M
od.3。台湾海军一 共购买了10套Mod.1,其中9套安装在“武
进一”改装的“阳”字号(安、昆、贵、庆、惠、南、洛、富、绥)驱逐
舰 上,另外一套供岸上训练使用;购买了2套Mod.2安装在“龙江”
和“绥江”号导弹快艇上;而岸基Mod.3则购买了 5套。

  在霍尼韦尔公司开发H—930 Mod.1时,为了防止开发失
败,做为一项保险措施,台湾向以色列购买了 4套RESHET中央电脑
作战系统,安装在四艘“阳”字号(汉、莱、开、当)驱逐舰上,这就是
台湾的“武进二”计划。

  1982年,台湾为了提高其驱逐舰编队的区域防空能力,提出开发
H—930 MCS系统的计划,此即为“ 武进三”计划。以“武进一”
的H—930 Mod.1为基础发展的MCS系统中,增加了4台UY
K—19计算机(共9 台)。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电脑制造技术,UY
K—19计算机的体积已大大缩小。但是,UYK—19是16位计算
机,它 不能与已经普遍使用的32位计算机实现数据交换(另一说是6台
AN/UYK—28型16位计算机。在显示技术方面,由 于军用标准的
彩色显示器价格高昂,故系统中采用的是SONY公司的民用显示器。为
满足区域防空需要,Mod.1原有的 SPS—58雷达性能已不堪用,
而“阳”字号驱逐舰的舰体结构又不能承受西方海军现役的符合其性能要
求的各型搜索雷达 ,因此台湾和霍尼韦尔公司要求荷兰电讯公司对其D
A—08雷达进行改装以适应系统和“阳”字号老旧舰体的需求。同样,
指挥“标准”SM—1舰空导弹的美军制式系统MK—74(SPG—5
1雷达)也无法装上“阳”字号舰内,这一次又是荷 兰电讯公司出面改装
其STZR—180雷达以应所需。完成后的MCS系统内设有DCU—
5(STIR—180雷达); DCU—1(W—160制导雷达);D
CU—2(DA—08[2]对空搜索雷达);DCU—3(光电指挥
仪)及DCU —4(SPS—10搜索雷达)等,操作人员在多数情况
下,可以在系统内任何一台显示器上调用和处理上述雷达收集的信息 。

  台湾进行“武进三”改装的“阳”字号驱逐舰有七艘,部分舰只上已
开始用“雄风二”反舰导弹换装原有的“雄 蜂一”导弹。“雄风二”的制
导系统为上面提及的DCU—1雷达。

  台湾海军新武器装备的开发,体现了冷战时期及中美建交前后美国及
西方国家对台湾军售的策略,即以“技术军 援”为主,帮助台湾发展先进
的军事装备技术。在当前世界处于冷战结束后的格局下,台湾认为向西方
购买先进军事装备的外 部环境已经大为改观,可以实现向西方国家大量购
买先进武器的突破,这个目标在美国和法国方面已经实现。但是从长远来
看 ,台湾仍然想立足于“技术引进”方式,自行开发先进的军事装备,以
实现武器来源多样化的目标。
开发有什么用啊,马上就是失败等着它!
和咱比导弹?他Y还嫩点!!!!!!
你们也要让人家‘意淫’一下嘛
也要让人家发展呀,历史长河,竞争必然发展,要没有台湾、美国等与我们竞争,我们也不会发展的好呀,就象美国现在没了苏联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em11]
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
hehe
就是拣破烂的手里还有根打狗棍呢
不知道WW会不会用啊
继续当好后勤队长!
资料旧了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