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与054A的一点不同之处请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4:45:21
在054A上的烟囱两边各有两个小球,而以前054上就没有。哪位大大知道是什么?在054A上的烟囱两边各有两个小球,而以前054上就没有。哪位大大知道是什么?
沙发,不知道,下一个说
可能1 卫通
可能2 数据链
MS民船上也有类似的卫星通讯天线,不过一下整俩就有些糊涂,难道是备份?
偶菜,等高人!
不会是卫通,旅大改良型上的只有一个.
054A加了太多设备,有点不好看了.
那位高人解答一下.
052B上已经有类似的装备,也是一对,据说是老毛子的。还是等达人们来解释。。。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
看热闹!!!
村村通的东西吧,这次通军舰上了。
ECM/ECCM?N版动中通?:lol
:$ 莫非是为了满足广大官兵上网的需求,而同时又怕影响军事通信,所以装了2套卫星天线……
原帖由 WillSiegKane 于 2006-12-21 19:39 发表
:$ 莫非是为了满足广大官兵上网的需求,而同时又怕影响军事通信,所以装了2套卫星天线……


高见高见!!!;P ;P ;P
和舰桥顶上的冬瓜一起构成Mineral系统;P
一边是中国移动,另一边是中国联通:L
高、高,实在是高。;P ;P :D :D
异次元空间发生器?
原帖由 东风妖洞妖 于 2006-12-21 22:45 发表


高见高见!!!;P ;P ;P


:D :D
原帖由 molican 于 2006-12-21 23:07 发表
一边是中国移动,另一边是中国联通:L

:真正体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中间滴是网通?;funk ;funk
原帖由 ddg167 于 2006-12-21 23:06 发表
和舰桥顶上的冬瓜一起构成Mineral系统;P

;funk ;funk
        仍然是雷达?不可能是发射机与接收机分置吧?请167大大详细点(若有泻之嫌就算术鸟):hug: ...
:L 还以为是收看新闻联播用的呢
原帖由 365赌王 于 2007-1-13 20:20 发表

;funk ;funk
        仍然是雷达?不可能是发射机与接收机分置吧?请167大大详细点(若有泻之嫌就算术鸟):hug: ...


据推测乐台系统的冬瓜里是主动和被动探测的天线,这个小球球里是舰际信息交换的。三个部分分别称为Mineral ME1、2、3,共同构成Mineral ME系统。
武士A上是乐台或是国产的东东就不清楚鸟,但应该是类似的。
本菜也是听大大说的哈:lol
也就是说素另类的CEC鸟?
]]
嘿嘿~~~2个蛋蛋~~~~
也就是专用数据链了?
原帖由 chysx 于 2007-1-13 21:59 发表
很久以前写的东东了,曾经被批得狗血喷头,姑且看之。
——————————————————————————————
Mineral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Mineral-ME的功能:
- 水面舰船的探测、定位和运动检测;
...


大大当时发在千龙的吧:D
还保留了讨论贴吗?
用这东东被动搜索,起码双舰乃至三舰会有些效果,单舰要跑多阵位还不好使吧。
谢谢江南大大科普,茶到此时,算是品出味道来了...
大大把当年那些*动系列都放上来吧:lol
原帖由 ddg167 于 2007-1-14 18:50 发表
大大把当年那些*动系列都放上来吧:lol

俺自己都忘了那时候都放了些什么在QL上。
那个庸医也早就不管了,现在成天忙的跟狗仔队似的。
977也很久没联系上了,7月份打过一次电话后就没音信了。
唉,总觉得凄凉了些。
主任啊?貌似很偶尔的能看见在WC上冒个泡?
记得有篇桅杆跟建筑风格的有些印象,能贴下吗?;P
原帖由 ddg167 于 2007-1-14 22:06 发表
主任啊?貌似很偶尔的能看见在WC上冒个泡?
记得有篇桅杆跟建筑风格的有些印象,能贴下吗?;P

是不是这篇:
————————————————————————————————
中国木构建筑和现代舰船

船舶发展历史悠久,从最古老的独木舟发展到今天钢筋铁骨的各种舰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外形变化巨大,结构也简繁不一。同时,船舶又被称作水上建筑,和陆地建筑一样,既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也是人类活动的空间;人类利用船舶从陆地走向海洋,也把构筑陆地建筑的习惯和风格赋予了水上建筑,以此构成船舶的基本形态。
中国木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因地理、气候、物产的特点而产生;因风俗、思想、政治经济的趋向而发展;因技术、知识、发明、文化的变更而进退。作为一个独立的演变系统,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无遽变之迹,渗杂之像,以独特的纯木构系统及内涵的文明特征构成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原则又为当代钢结构物所传承,蕴含着螺旋上升的哲学思想。
中国木质船舶也很早就享誉世界,郑和宝船以七下西洋的伟绩蜚声海外,中国造船工匠们以聪明才智凝结而成的诸多结构原理迄今还在船舶结构中广泛应用。和木构建筑一样,中国古代船舶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提供给两者相似的美学图谱,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既体现于传统建筑之中,也因文化的积淀而在舰船设计中“润物细无声”。

结构
在钢结构实用之前,木材因其材质、可获取性、易加工性而成为天然的船舶用材。而中国古代建筑工匠在木结构物的建造上有着世袭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也反映在船舶建造水平上。当中世纪的欧洲堆满了大大小小粗陋的石筑城堡的时候,中国不仅将以斗拱为特征的木构建筑发展到极致,而且也能建造工艺精良、结构创新的远洋木质船舶,技术水平傲视当世。
钢结构的出现,改变了船用材料上木材一枝独秀的状况。钢材在材质上具有木材无法企及的优势,但在木质船舶建造历史中完善优化的结构形式却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许多结构名称和连接形式被保留到钢质船舶结构中。这样两种属性迥异的材料,同时用于船舶建造时表现出来的统一面貌耐人寻味。究其原因,还在于钢结构和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原则的一致性。中国梁柱式建筑的构架制原则使之具有巨大的伸缩性,可适用于自热带到寒带、自沙漠到海滨的各种地理环境;而近现代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筑原则和构架制原则正相吻合,即以梁柱承重,而不借助于高墙厚壁的垒砌。
木构建筑物的上部载荷均由构架承担,建筑物中的所有墙壁,无论是石板还是木材,都只是“隔断墙”,仅满足分隔的需要,门窗布置也可不受墙壁的限制,例如正面的门窗或墙就依由阑额、地袱及内柱组成的框形构架而修筑,门窗轻盈而壁薄;这样的构架形式亦出现在舰船的舱室布置中,舱室的分隔采用轻围壁,上下有槛约束,左右有骨材或柱子限制,轻围壁本身不受力,原则上可以任意拆换,以构成不同的舱室布置,由此一些不重要的舱室形成了所谓的“软空间”,用于空间功能和容量的快速置换,如北约将“软模块”概念用于船体,形成“软空间”,可以轻易地把16单元的垂直发射装置空间拓展为32单元用空间。
从力的传递看,中国建筑物采用了独特的斗拱结构,即在木构架的横梁与立柱的过渡处以横材方木互相堆叠,以伸出的拱承受上部结构的载荷转纳于下部立柱上,这种斗拱结构因其在构架平衡中的重要性而成为中国建筑物的关键结构,也是中国历代工匠琢磨最多的部分,历朝历代均有不同形制的斗拱结构,是识别建筑年代的重要佐证。结构受力的传递路线源于结构原则,因此钢质舰船也有和斗拱相似功能的连接结构。如纵骨架式舷侧结构和甲板或内底板的受力传递中,强肋骨和甲板横梁或内底板间以三角肘板相连,横梁与肋骨间有一定间隙,有如梁袱和立柱;柱子和横梁及甲板间的连接以垫板和小肘板加强,一如柱础和斗拱的功效。
结构的构架制原则决定了受力传递方式,结构原理的一脉相承决定了木构建筑和钢质舰船的结构相似性,但材料本身的进步代表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当材料进步导致结构原则发生质的变化的时候,也是船舶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候,在此之前,船舶和中国古建筑间的千丝万缕的内涵关系将继续延续。

外形
中国古建筑所包含的文明特征业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引导着人们的审美观,并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因此,中国木构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在中国现代舰船的外观上也时有反映,体现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潜移默化的效果。正如中东国家舰艇的桅杆多细而长,折射出穆斯林清真寺尖塔的风韵;俄罗斯舰船舰面装备的错落纷繁,宛如红场宫殿栉比的屋顶;法国军舰则线条洗练飘逸,埃菲尔铁塔的浪漫情调触手可及。
屋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因梁架层叠和“举折”之法而成,应用了角梁、翼角、椽、脊吻等,形成了屋顶坡面、脊端、檐边、转角等各种曲线,柔和壮丽,有如皇帝的冠冕,而且屋顶曲线的形成是构架制结构的必然结果,而非有意为之。从美学角度看,以屋顶的两个最高点鸱尾为支撑,以两侧坡面垂脊和屋顶正脊包络线为力线,构成一个张弛平衡,“上尊而宇卑”的美学图景。同样的图景也出现在中国当代驱护舰上,旅沪级、旅海级有前后二桅,江卫1/2型则有高挑的单桅,其制高点形成支撑,从舰艏开始主甲板、01甲板、舰桥、雷达平台甲板梯次升高,各层甲板侧视的端点形成“举折”曲线的连续点;而从后桅向舰艉,机库顶的雷达、机库顶边的联缀线构成另一半的“举折”,但层次和变化相对而言较少,加上机库角点的突兀,使这部分力线略显僵硬,因此有观点认为直升机库端壁如果能略有倾角,会使整舰力线相对柔和。支撑点之间多有烟囱作为大块的补充,极大地加强了中间部分的张力。另外舰艏甲板昂势所形成的舷弧,在功能上有助于提高艏部干舷,增强适航性,在美学上作为力线的自然延伸,收实用和美观之双效,毫无矫揉之感。
中国海军驱护舰从江湖3型开始逐渐摆脱苏联舰船设计风格的约束,自成一家,船型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均采用长桥楼,前端作为防空导弹或副炮平台,后端自然延伸到机库,而舰桥宽度不到全宽,这样的船型,舯部干舷较高,提高了抗沉性;舰内空间较充裕,尤其是舯部机舱区域;桥楼前端防空武器俯仰射界较大,易于发挥火力;而上层建筑可相对轻小,有利于改善稳性;结构强度上弥补了机舱可拆板带来的总纵强度的降低。从前视图看,宽大的桥楼和向上渐收的舰桥,给人视觉上的巍峨雄壮之感,极具大雄宝殿的气势;在崇尚皇权的中国古代,作为皇帝君临天下的象征,宫殿都有宽广厚重的台础,皇家园林中也多有高台点缀,崇台高础,居高临下,作雄视山河之势;崇厚阶基和相对玲珑之殿阁,正如长桥楼船型正视图中的桥楼和舰桥。另外,现代中国驱逐舰设计中融合了诸多西方的理念,外观上主船体舷侧外张,上层建筑则侧壁内倾,犹如木构建筑的立柱侧脚,即柱头微微侧向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感,近看则有迫人的气势。在石筑建筑中也多有侧壁内倾的设计,如武汉大学珞珈山顶的老图书馆,颇有丛台高耸的风骨。当然从舰船设计来看,桥楼和舰桥侧壁内倾首先不是为了娱悦感官,在增加工艺难度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舰船的隐身性能,但这样的初衷正好满足了海军一贯的舰船外观雄伟的要求,壮国威,扬军威。
另外,中国木构建筑的平面对称原则在现代舰船总布置中普遍采用,但并不严格遵循,往往视情而定。对称布局依中线而左右分立,有庄重肃穆之像,和海军威武之师的形象相匹配,而舰船总布置约束条件众多,取舍之下,往往先忽略对称的要求,形成局部的高低曲折,但无碍整体的隆重。

随着科技的继续进步,世界舰船设计中出现了许多特立独行的新面孔,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赋予了舰船全新的外观,形成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民族性格和文化对舰船设计的影响力仍将存在,关键是如何引导这种内在的影响力,是抱残守缺,踟蹰前行,还是扬弃并举,锐意创新,这将决定今后各国舰船设计的最终形态。
不明白。。
原帖由 chysx 于 2007-1-15 07:33 发表

是不是这篇:
————————————————————————————————
中国木构建筑和现代舰船

船舶发展历史悠久,从最古老的独木舟发展到今天钢筋铁骨的各种舰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 ...


经典~好茶需要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