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访村见闻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6:48:02
一年又过去了。

今天北京下雪了。

一些让人痛苦的记忆,希望他们在东庄能过得好一点点~

卑微的希望。

~下面是去年写的图文~

上访村见闻(一)
蚂蚁,蚂蚁
12月4日 北京 温度-3.9℃ —— -9.1℃ ,风力偏北风,5-6级。晴。入冬来最冷的一天,温度骤降10度之多。

上午10点多,开阳桥南路西,我坐在车里,听着风声,看着反光镜中骑自行车的人,鼻涕流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隔着玻璃,晒得甚至有些热。

朋友的电话来了,我们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区。这次收集到的衣物较多,动用了一个搬家公司的大卡车,我这边收集了2小车。先把所有的衣物搬到临时库房,有人照册,然后分发。这些都是几个上访者在帮着做这些事情。

因为这是个性敏感区,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好。搬完衣物,在他们的答谢声中,拿了几分材料就到附近吃午餐。正好互相认识一下。这些衣物大多是通过关天的网友全国各地募捐而来。

吃完饭,我和杨波还有3位在校生,决定留下来看看他们怎么分发。因为已经听到一些反映,关于分发不公的。由于整理这些衣物需要些时间,负责分发的人说想先挑出些大衣、被褥来,先发给露宿的和老人、残疾者。

我们决定先去上访村看看,我没有去过,网上看过些照片,但这不能代替亲自去看一下。我知道东庄就在南站边上,也在南站坐过2回车,就像很多眼皮底下的事情看不见一下,对上访村知之甚少。其实原来一直说的上访村就在12月4日,全国法制日那天完全的拆掉了,就剩下一片废墟。

从南站候车广场往西的胡同一直走,约100多米,就可以看见路西有个胡同,胡同口有堵矮墙,上书“邮发旅馆”。走进去,就可以看见许多衣衫褴褛的各色人等,或站或蹲或聚或散,恍惚换了一个天地,进入到一个传说中的悲惨世界。路边墙角就有简易窝棚,上覆一块塑料布。再往里走,我才知道,有一块塑料布的窝棚已经算小康了,还有完全没有任何遮掩的露宿者。

进去2-30米路北有个胡同,胡同两边的墙上贴满各种大小字报,有手写,有打印,有复印,还有直接在墙上刷的标语。我和杨波都是第一次来,仔细看了下墙上的文章,大多是控诉和喊冤,也看到几篇深刻的猛文。

墙下面就露宿着5人,其中有2位妇女,2位超过60岁的老人,年纪最大的老人80多了。他说是东海舰队的,文革前的冤案。看见我们在认真看墙上的文章,并与他们交谈,马上围了很多人上来,说前2天的拆房,说冷,说上次发大衣的问题,说自己的冤情,说……

是的,非常冷,我鼻涕流淌。大家决定不能等下去了,应该先整理一些大衣和被子,给露宿者先发放。而且最好是我们亲自发放,保证老人和露宿者优先得到衣物。我们开始统计大概的露宿人数。

有个云南来的上访者带我们去铁路边上和附近的草地,他说那儿的露宿者很多。他姓马,大家都叫他小马子,个子不高,说话有条理,语速不快。边走边聊,他说对自己的冤情已经不在乎了,我问他那为何还留在这儿不回家?他说他是有想法的,他想见到胡锦涛,向他阐述自己的治国方针,不能让老百姓在这样苦下去,乱下去了。他又说顶多呆到过完年,他说,过年的时候,胡会到马家楼的救助中心视察,他看看到时能不能见上胡。言语中,马语气坚定,目光平和。同时他给我讲了一些上访村的事情,比如分发衣物的问题,还有些什么人、机构来做过些救济工作等等。

在邮发旅馆那堵矮墙拐弯处,有个老者坐在墙角,头上顶着块毛巾,一动不动。小马子说他60多岁了,来北京上访10几年了,没有住处,就坐在那儿。我们上前试图和他交谈,没有回应。我们把中午打包的食物留了一些给他。

这时阳光已经黯淡,风越来越大,我浑身紧缩,冷。

穿过铁路,路上小马子就指着来往的人对我们说,这谁谁谁是上访的,看穿着打扮就能看出。到了铁路南边的村子,这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全是简易房,墙上、门上都贴满关于装风斗的宣传。冬天的北京太冷,没有暖气的平房只能靠烧炉子取暖,如果不装风斗,门窗关好,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小马子帮我们推开院门,里面一片狼藉,而且对我们这些贸然照访者警惕颇高,小马子赶紧解释。一个大妈拿着她的上访材料——写在大大的北京地图后面——让我们看,但我们只能说出些无关痛痒的话来安慰他们,只能说我们是来发放些御寒的衣物。仅仅是这样,我们离开时,他们仍旧不停的道谢。

很冷。

穿出村子,到了铁路边,远处1-2公里外新的楼盘林立,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铁道旁边铁栅栏那边就是一个公园,有绿地,树木,估计没有完工,还有工人在施工,以及他们住的大军用帐篷。近处,就是一排窝棚。和照片中上个世纪3-40年代灾患时期逃难景象一样——如果del掉远处夕阳下闪闪发光的高楼。

看见我们在找人交谈,他们都围上来了,述说着。还有一个小孩!还不到一岁!他的母亲看着也象个小女孩呀。这是一个全家上访的。有个维族老汉,从新疆来上访,黑黑的,汉语基本不会,看见我们给他拍照,憨憨的笑了一下。

沿着铁路走,大概数了下,这儿有10多窝棚,大约20人。

铁路边遇一神人,衣着整齐,虽然有些脏。站立在铁道边的向阳墙脚。我们问他需要些衣物吗?他裂齿一笑,说不需要。我问他晚上住哪?他指了下这个墙角,说就住这儿。我说我们今天拿了些被子过来。他说他不需要。说以前日本人也来发过东西,他就不要。上次韩国人过来发包子,也不要。

一个星期后的12月10日,我再去时,那哥们还在那儿。我再问他我们这次带了些鞋和睡袋过来,需要吗?他认出我了,笑了笑,说不要。说是东北人抗冻,让我们把鞋和睡袋先给别人。

沿着铁路走20来米,到了公园门口,公园门口正对着道班,道班正对着一条胡同,这条胡同是从南二环辅路直通过来的。

走进公园,小马子说这儿的绿地,到了夏天全部住满了人,现在冷了,估计很少人吧。我们走进去后,看见有个人躺在树林的旷地中,就用一纸板挡着北面来的风。身上盖着单薄的被子。我们走过去和他说话,他说走不动了,只能躺着。说冷。同行的一个大姐劝他说,回家吧,太冷了,共产党不会管你的。他们都坏透了。老人说,走不动了,死了算了(河北方言说的)。

不远出,有一个垃圾堆,住着一对老夫妻,7-80岁吧。我们过去时,他们正在一个方便面桶里捞剩下的几根面条。靠着铁路的栅栏边上他们用纸板挡了下,就睡在几块塑料布下。不忍看下去,赶紧离开。回去找大衣和被子过来。

我们开车回到存放衣物的地下室,找出一大堆被子、大衣、毛衣、棉衣、外套。再打了2个出租车,再回到邮发旅馆。

同去的还有一个广东过来上访的,一路聊了会天。他的水平很高,也看了下他的材料,写得特别深刻,如果在我党内部的话,恰巧有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话,他的文章肯定可以上《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的。

我看到的材料中,聊天了解中,本身都是些极小的案件,甚至只是些纠纷,或者是共党内部的斗争,但全都小事化大事,大事化坏事,司法不公加上官官相护,他们都陆续走上上访的路,先是乡里县里,再就是省里直到北京。都指望北京有包公,只可惜包公已经死了快一千年了。

再了解下去,发现其实很多上访者已经不相信这个上访制度了,不相信共党和政府了。但为什么还在上访呢?还滞留于此?上访制度本身就是个制度陷阱,就像沙漠中的流沙,让你耗尽全部身心全部精力和财产,最终死去。

他们已经无家可归,已经家破人亡,就像一个黑漆漆的铁屋子,只有这一个出口,虽然这一样是条黑路走到底。再打个比方就是,军事上的围三缺一,被围的,要不是不自觉被赶到缺口剿灭,要不就是明知朝缺口走去是毁灭,但仍旧不得不走下去。

悲!

在邮发旅馆门口的发放有些混乱,那是天已经黑了。我们把好多衣物拿出来放在外面分发,开始是想让他们排队领取,队伍还没有排起来,前面就开始哄抢了。我们竭力维持秩序,但无果。实际上我深深同情他们,包括哄抢者,他们害怕分不到。在维持秩序时,好多排队的人对我说,冷。给我展示他们只穿了一件毛衣,说没有棉裤。我只能说对不起,说我们下次还来,下次多带些衣物过来。

终于完全失控了,几个人被摔倒了,我们都退到一旁去了,看着箱子里的衣物被抢走。在这个泼水成冰的冬夜,好几个人摔到在地,爬不起来,我去扶起一个老大妈,她站起来就向我哭诉,她没有厚衣服,而且更糟糕的是,她现在身上的外衣都被人抢走了。

我们发现,真正最需要衣物的人都是老人、残疾人。他们是没有能力参与哄抢的。错在我们的发放方式。我们决定接下来的发放以及下次发放均采用点对点的。把车停放在不远的地方,事先算好人数和需要。再回车里取,直接发放到手上,然后再回车里取。来回多跑几趟即可。

我单独抱了条被子给邮发旅馆门口的老者,他看上去有些高兴,和我聊了几句,全然不像下午完全不搭理我们。虽然我都没有听懂,知道了他是湖南人。

再回到铁路边的窝棚区,把被子优先给老人,其余的外套平均分给他们。再回到公园,留了一个军大衣给树林里的河北老人。他一直说他冷,没有裤子,他说只穿了2 条薄的单裤。再把一个被子和剩下的衣物全部给了垃圾堆旁边的老夫妇。我们赶紧上车,去开阳桥下的桥洞里看看,说那儿也是一个露宿人较多的地方。并回去取几条棉裤给公园里的老人送来。

在开阳桥的过道中,吴广东说,这夏天全部住满了人。过道中风很大,有2个老人在。一个已经躺下,一个正要解开被褥躺下。我们把棉大衣和棉裤给他们。他们很高兴,我又劝他们回家,北京太冷了。他说回不去了。一个很激动的把衣服领子解开,大声说,我死不了,什么苦都吃过。指着盖着的棉大衣说这是上次发的,谢谢我们。只能毫无意义的说声保重。然后上车离开。

在车里我不停的哆嗦,冷。抖抖嗦嗦的着了车,车已经完全凉了,就这么一会。热了会车,有了暖风,我逐渐缓过来了,掰灯上路。

一路无语,找了一个面馆,很暖和,吃了面条和烧烤还有一杯啤酒。大家对刚才的事情一句未提,仿佛没有发生。聊了很多大学学校、寝室的趣事。一个个送回。

××××××××××××××××××××××××××××××××××××××××××××××××××××××××

昨天(12.10)我们收集了100个睡袋,一批鞋子再送过去。

不过情况有发生变化。照片中所有的窝棚都在8号晚11点后强行拆除,于是产生了更多露宿者。一年又过去了。

今天北京下雪了。

一些让人痛苦的记忆,希望他们在东庄能过得好一点点~

卑微的希望。

~下面是去年写的图文~

上访村见闻(一)
蚂蚁,蚂蚁
12月4日 北京 温度-3.9℃ —— -9.1℃ ,风力偏北风,5-6级。晴。入冬来最冷的一天,温度骤降10度之多。

上午10点多,开阳桥南路西,我坐在车里,听着风声,看着反光镜中骑自行车的人,鼻涕流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隔着玻璃,晒得甚至有些热。

朋友的电话来了,我们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区。这次收集到的衣物较多,动用了一个搬家公司的大卡车,我这边收集了2小车。先把所有的衣物搬到临时库房,有人照册,然后分发。这些都是几个上访者在帮着做这些事情。

因为这是个性敏感区,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好。搬完衣物,在他们的答谢声中,拿了几分材料就到附近吃午餐。正好互相认识一下。这些衣物大多是通过关天的网友全国各地募捐而来。

吃完饭,我和杨波还有3位在校生,决定留下来看看他们怎么分发。因为已经听到一些反映,关于分发不公的。由于整理这些衣物需要些时间,负责分发的人说想先挑出些大衣、被褥来,先发给露宿的和老人、残疾者。

我们决定先去上访村看看,我没有去过,网上看过些照片,但这不能代替亲自去看一下。我知道东庄就在南站边上,也在南站坐过2回车,就像很多眼皮底下的事情看不见一下,对上访村知之甚少。其实原来一直说的上访村就在12月4日,全国法制日那天完全的拆掉了,就剩下一片废墟。

从南站候车广场往西的胡同一直走,约100多米,就可以看见路西有个胡同,胡同口有堵矮墙,上书“邮发旅馆”。走进去,就可以看见许多衣衫褴褛的各色人等,或站或蹲或聚或散,恍惚换了一个天地,进入到一个传说中的悲惨世界。路边墙角就有简易窝棚,上覆一块塑料布。再往里走,我才知道,有一块塑料布的窝棚已经算小康了,还有完全没有任何遮掩的露宿者。

进去2-30米路北有个胡同,胡同两边的墙上贴满各种大小字报,有手写,有打印,有复印,还有直接在墙上刷的标语。我和杨波都是第一次来,仔细看了下墙上的文章,大多是控诉和喊冤,也看到几篇深刻的猛文。

墙下面就露宿着5人,其中有2位妇女,2位超过60岁的老人,年纪最大的老人80多了。他说是东海舰队的,文革前的冤案。看见我们在认真看墙上的文章,并与他们交谈,马上围了很多人上来,说前2天的拆房,说冷,说上次发大衣的问题,说自己的冤情,说……

是的,非常冷,我鼻涕流淌。大家决定不能等下去了,应该先整理一些大衣和被子,给露宿者先发放。而且最好是我们亲自发放,保证老人和露宿者优先得到衣物。我们开始统计大概的露宿人数。

有个云南来的上访者带我们去铁路边上和附近的草地,他说那儿的露宿者很多。他姓马,大家都叫他小马子,个子不高,说话有条理,语速不快。边走边聊,他说对自己的冤情已经不在乎了,我问他那为何还留在这儿不回家?他说他是有想法的,他想见到胡锦涛,向他阐述自己的治国方针,不能让老百姓在这样苦下去,乱下去了。他又说顶多呆到过完年,他说,过年的时候,胡会到马家楼的救助中心视察,他看看到时能不能见上胡。言语中,马语气坚定,目光平和。同时他给我讲了一些上访村的事情,比如分发衣物的问题,还有些什么人、机构来做过些救济工作等等。

在邮发旅馆那堵矮墙拐弯处,有个老者坐在墙角,头上顶着块毛巾,一动不动。小马子说他60多岁了,来北京上访10几年了,没有住处,就坐在那儿。我们上前试图和他交谈,没有回应。我们把中午打包的食物留了一些给他。

这时阳光已经黯淡,风越来越大,我浑身紧缩,冷。

穿过铁路,路上小马子就指着来往的人对我们说,这谁谁谁是上访的,看穿着打扮就能看出。到了铁路南边的村子,这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全是简易房,墙上、门上都贴满关于装风斗的宣传。冬天的北京太冷,没有暖气的平房只能靠烧炉子取暖,如果不装风斗,门窗关好,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小马子帮我们推开院门,里面一片狼藉,而且对我们这些贸然照访者警惕颇高,小马子赶紧解释。一个大妈拿着她的上访材料——写在大大的北京地图后面——让我们看,但我们只能说出些无关痛痒的话来安慰他们,只能说我们是来发放些御寒的衣物。仅仅是这样,我们离开时,他们仍旧不停的道谢。

很冷。

穿出村子,到了铁路边,远处1-2公里外新的楼盘林立,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铁道旁边铁栅栏那边就是一个公园,有绿地,树木,估计没有完工,还有工人在施工,以及他们住的大军用帐篷。近处,就是一排窝棚。和照片中上个世纪3-40年代灾患时期逃难景象一样——如果del掉远处夕阳下闪闪发光的高楼。

看见我们在找人交谈,他们都围上来了,述说着。还有一个小孩!还不到一岁!他的母亲看着也象个小女孩呀。这是一个全家上访的。有个维族老汉,从新疆来上访,黑黑的,汉语基本不会,看见我们给他拍照,憨憨的笑了一下。

沿着铁路走,大概数了下,这儿有10多窝棚,大约20人。

铁路边遇一神人,衣着整齐,虽然有些脏。站立在铁道边的向阳墙脚。我们问他需要些衣物吗?他裂齿一笑,说不需要。我问他晚上住哪?他指了下这个墙角,说就住这儿。我说我们今天拿了些被子过来。他说他不需要。说以前日本人也来发过东西,他就不要。上次韩国人过来发包子,也不要。

一个星期后的12月10日,我再去时,那哥们还在那儿。我再问他我们这次带了些鞋和睡袋过来,需要吗?他认出我了,笑了笑,说不要。说是东北人抗冻,让我们把鞋和睡袋先给别人。

沿着铁路走20来米,到了公园门口,公园门口正对着道班,道班正对着一条胡同,这条胡同是从南二环辅路直通过来的。

走进公园,小马子说这儿的绿地,到了夏天全部住满了人,现在冷了,估计很少人吧。我们走进去后,看见有个人躺在树林的旷地中,就用一纸板挡着北面来的风。身上盖着单薄的被子。我们走过去和他说话,他说走不动了,只能躺着。说冷。同行的一个大姐劝他说,回家吧,太冷了,共产党不会管你的。他们都坏透了。老人说,走不动了,死了算了(河北方言说的)。

不远出,有一个垃圾堆,住着一对老夫妻,7-80岁吧。我们过去时,他们正在一个方便面桶里捞剩下的几根面条。靠着铁路的栅栏边上他们用纸板挡了下,就睡在几块塑料布下。不忍看下去,赶紧离开。回去找大衣和被子过来。

我们开车回到存放衣物的地下室,找出一大堆被子、大衣、毛衣、棉衣、外套。再打了2个出租车,再回到邮发旅馆。

同去的还有一个广东过来上访的,一路聊了会天。他的水平很高,也看了下他的材料,写得特别深刻,如果在我党内部的话,恰巧有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话,他的文章肯定可以上《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的。

我看到的材料中,聊天了解中,本身都是些极小的案件,甚至只是些纠纷,或者是共党内部的斗争,但全都小事化大事,大事化坏事,司法不公加上官官相护,他们都陆续走上上访的路,先是乡里县里,再就是省里直到北京。都指望北京有包公,只可惜包公已经死了快一千年了。

再了解下去,发现其实很多上访者已经不相信这个上访制度了,不相信共党和政府了。但为什么还在上访呢?还滞留于此?上访制度本身就是个制度陷阱,就像沙漠中的流沙,让你耗尽全部身心全部精力和财产,最终死去。

他们已经无家可归,已经家破人亡,就像一个黑漆漆的铁屋子,只有这一个出口,虽然这一样是条黑路走到底。再打个比方就是,军事上的围三缺一,被围的,要不是不自觉被赶到缺口剿灭,要不就是明知朝缺口走去是毁灭,但仍旧不得不走下去。

悲!

在邮发旅馆门口的发放有些混乱,那是天已经黑了。我们把好多衣物拿出来放在外面分发,开始是想让他们排队领取,队伍还没有排起来,前面就开始哄抢了。我们竭力维持秩序,但无果。实际上我深深同情他们,包括哄抢者,他们害怕分不到。在维持秩序时,好多排队的人对我说,冷。给我展示他们只穿了一件毛衣,说没有棉裤。我只能说对不起,说我们下次还来,下次多带些衣物过来。

终于完全失控了,几个人被摔倒了,我们都退到一旁去了,看着箱子里的衣物被抢走。在这个泼水成冰的冬夜,好几个人摔到在地,爬不起来,我去扶起一个老大妈,她站起来就向我哭诉,她没有厚衣服,而且更糟糕的是,她现在身上的外衣都被人抢走了。

我们发现,真正最需要衣物的人都是老人、残疾人。他们是没有能力参与哄抢的。错在我们的发放方式。我们决定接下来的发放以及下次发放均采用点对点的。把车停放在不远的地方,事先算好人数和需要。再回车里取,直接发放到手上,然后再回车里取。来回多跑几趟即可。

我单独抱了条被子给邮发旅馆门口的老者,他看上去有些高兴,和我聊了几句,全然不像下午完全不搭理我们。虽然我都没有听懂,知道了他是湖南人。

再回到铁路边的窝棚区,把被子优先给老人,其余的外套平均分给他们。再回到公园,留了一个军大衣给树林里的河北老人。他一直说他冷,没有裤子,他说只穿了2 条薄的单裤。再把一个被子和剩下的衣物全部给了垃圾堆旁边的老夫妇。我们赶紧上车,去开阳桥下的桥洞里看看,说那儿也是一个露宿人较多的地方。并回去取几条棉裤给公园里的老人送来。

在开阳桥的过道中,吴广东说,这夏天全部住满了人。过道中风很大,有2个老人在。一个已经躺下,一个正要解开被褥躺下。我们把棉大衣和棉裤给他们。他们很高兴,我又劝他们回家,北京太冷了。他说回不去了。一个很激动的把衣服领子解开,大声说,我死不了,什么苦都吃过。指着盖着的棉大衣说这是上次发的,谢谢我们。只能毫无意义的说声保重。然后上车离开。

在车里我不停的哆嗦,冷。抖抖嗦嗦的着了车,车已经完全凉了,就这么一会。热了会车,有了暖风,我逐渐缓过来了,掰灯上路。

一路无语,找了一个面馆,很暖和,吃了面条和烧烤还有一杯啤酒。大家对刚才的事情一句未提,仿佛没有发生。聊了很多大学学校、寝室的趣事。一个个送回。

××××××××××××××××××××××××××××××××××××××××××××××××××××××××

昨天(12.10)我们收集了100个睡袋,一批鞋子再送过去。

不过情况有发生变化。照片中所有的窝棚都在8号晚11点后强行拆除,于是产生了更多露宿者。
上访村见闻二
蚂蚁,蚂蚁

12月10日 北京 晴,0℃ —— -8℃ 风力偏北风,3-4级

经过一个星期的寒风肆虐,他们还好吗?聊天中一直唠叨那个睡在绿地里的河北老汉不知能不能挺过来。桥洞里风那么大,希望他们能找到避风的地方。

承一个朋友的情,捐了一批鞋子,并用极低的价格买了100个睡袋。我们召集了3辆车,7个人。去库房里清点出这些物资,然后装车运走。这次吸取上周的教训,决定不公开发放,全部点对点,一个一个的给。

到了邮发旅馆门口,小亮已经到了,从遥远的通州赶来。决定先发公园和铁路边上的露宿者,把车停好,赶紧到绿地中去看看,发现没有人了。再看,那对老夫妇还在,问她旁边的老汉哪里去了,她说2天前让2个人用三轮车拉走了。祝他好运。

王培把睡袋和鞋子拿来,并教大妈如何使用睡袋。大妈看起来很高兴,和我们聊了几句,我仍旧劝她回去,别在北京呆了,太冷了。她没有接这茬,是呀,他们能回到哪去?

下一个地方是铁路边的窝棚。但我走过大吃一惊!上周来还有10来个窝棚,怎一个都没有了,就剩一些废墟,和5-6个人在旁边。我赶紧问他们,说,2天前的晚上11点,城管和派出所来人把窝棚全部拆了,人都强制送到马家楼的救助中心。我问那你们的衣物、东西呢?说,当时说把衣物会送到马家楼去,但都仍了。上次发的衣物以及他们本来的一些简陋的家当又在一夜之间消失了。我问,还有好些人呢?他们说不知道。好几个7-80岁的老人都不见了,还有那个有小女孩的家庭也不见了。中间有个人说,可能在沿着铁路再往南的地方吧。

我们把手边带的睡袋给了他们,再回车里取。路上遇上几个访民,向他们打探了下情况,才发现,比我们想象得更糟糕。他们说,2天前的晚上,大约抓了1000多人,都带到马家楼了,他们的临时住处、窝棚等都被拆了。我问他们现在住哪,他们说就在南站候车室,还说候车室还老赶他们走。过会我们通过实地探访,一定程度证实了露宿者数量增多的事实。

让他们停一下,我们回去取睡袋和鞋。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访民和流浪者围了上来,为了不让他们围在车旁边影响发放,我们把登记处设在距离车比较远的地方,凭身份证登记,然后再一个个发放。

这个过程中,2个小孩说附近的一个房子附近有大约20多个露宿者。王培和2小孩去那边发放睡袋了。我回到邮发旅馆附近统计人数。

果然,我一到邮发旅馆,就发现露宿者比上次来多了10来个。上访胡同里一个大妈认出我来了,说起2天前的抓捕,说起太冷……无语……
大概数了下有20个露宿的人。其中最少12个以上是新增加的。他们就在路边劈柴着火取暖和做饭。连一块塑料布都没有。

祈祷这个冬天北京不要下雨。

我们三个陆续从车里取出睡袋,一个一个发放到露宿者手中。第三次去发时,开始围住我们了,都想要这个睡袋,都述说自己的冷。我只能不停说,请大家各回各位,不然就不发了。大熊大喊几声,不许抢。人群稍微散开,我们才把睡袋分发到我们事先看好的人手里。

标语墙下有个80多岁的大爷,他的被子都没有了,现在只有一张塑料布了。我把睡袋给他后,旁边的访民说,希望我们能给他找来被子,不然没法过。这次只带了睡袋和鞋过来。那伽和大熊就在附近的商店买了2个被子,虽然薄些,也管些用吧。

在公园那边,回去的路上杨波和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哪怕就是到了上访这样无助的境地,好些人还保留着内向矜持的性格。有个中年妇女特别想要个睡袋,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要。最后等发完了时,她看没有了,居然哭了。杨波就劝她说这次带的少,优先发给露宿者。并说我们争取下周还来。她看着我们也是冻得通红的鼻子,鼻涕流淌,手也被风吹得红肿——昨天杨波和王培给我展示了下他们开裂的手——心痛起我们了。说我们穿得太少了,要我们自己保重。说为他们冻坏了不值得。

最后铁路那边睡袋发完后,发鞋时有些混乱,不知道消息怎么传递的,围了好几十号人过来,局面有些乱,天也黑了,越发的冷了,决定先撤。这个时候我正在邮发旅馆发最后几个睡袋。在南二环辅路的胡同口,他们停下车,并发放最后一批鞋子。我赶到时,正好遇见上次在铁路边遇上的小姑娘一家。我问她,窝棚拆了后现在在哪了?她说在阳桥附近,又搭了些窝棚。下次去再看看吧。

很巧的,在这儿还遇上传说中在上访村发食物和衣物的几个韩国人。他们汉语说得不错,能交流,非常谢谢他们。虽然他们的同胞也在水深火热中,还来帮助中国人。本想互相留个电话,他们说没有必要,就各自离开了。

夜逐渐深了,风逐渐大了,也越发的冷。

××××××××××××××××××××××××××××××××××

补:昨天,14日,我们做了一个义卖,筹集到1万多元善款,打算买一批军大衣、棉帽棉裤送去,这些比较管用。


下面的照片都是12月4日拍的。


  一车的衣物
  
  
  邮发旅馆门口的露宿者
  
  
  上访胡同的墙
  
  
  上访胡同墙角的露宿者
  
  
  雄文一篇
  
  
  墙角的杂物就是他们的家
  
  
  又一篇
  
  
  家
  
  
  家
  
  
  正在写材料的上访者
  
  
  写在北京地图后面的上访材料
  
  
  来上访的维族老人
  
  
  闪闪发亮的高楼和窝棚区不过这一切在6天后,只剩下高楼了,窝棚全部在8日夜里拆除
  
  
  还有一个小孩!他的母亲看起来也是一个小女孩呀
  
  
  睡在草地上的河北老人。我一直担心他会熬过来。10号再去时,听说他被2个女子用三轮车接走了。祝他好运他距离繁华大约1100米
  
  
  垃圾堆处的老夫妇。他们距离繁华大约1000米
  
  
  老夫妇
  
  
  开阳桥通道中的露宿者一
  
  
  开阳桥通道中的露宿者一
  
  
  开阳桥通道中的露宿者二
  
  
  分发衣物场面,当时还有秩序
  
  
  去窝棚区分发被子
见闻一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892889

见闻二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899179

×××××××××××××××××××××××××××××××××××××××××××××××××××××××××××××××

上访村见闻(三)

第三次去。(2005.12.18  星期日)

今天天气不错,没有风,太阳也不错。但我错误的估计的天气,加上上2周冻得鼻涕流淌,手开裂,浑身发抖,留下了心理阴影。今天就全副武装的出了门,同去的几个朋友大多也是户外圈的,都全副武装得要去登山似的,以至于在上访村显得非常的突兀。

周三的义卖效果很好,筹了一笔钱,先去买了100件棉大衣,100套棉衣裤。都是很好的军品。不过今天发放的结果,就是军大衣供不应求而棉衣裤没有人要。棉衣裤比军大衣薄些不说,穿着也不方便。好些人宁可等我们下次来发放军大衣,也不想现在领取这套棉衣裤。最后由带回60套棉衣裤,改天去找厂家调换成军大衣。

还有许多义卖那天网友捐过来的衣物、被褥。还有一些就是关天网友,从全国各地邮寄来的衣物。这次捐的被子较多,很管用。

一行4车到了开阳桥旁边的一个餐馆,吃午饭。午饭期间大家商量了下发放方法,一点点的改进,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案。这次决定先调查好露宿的人以及迫切需要的人,发给他们一张凭证(其实就是一张纸片),然后凭纸片领取。事后证明这个方法甚好。在混乱情况下仍旧能保证需要的人优先得到。

这次发放一切算顺利。来的朋友也比较多,大家分成4组,分头行事,我仍旧负责邮发旅馆门口。

这次有新发现,遇到好几个唱落莲花的,后来还到我们车旁边唱了,一边唱一边给我们材料。不过我们依然只能说对不起——只能说对不起。对他们的感谢我们都只能说对不起,我们太弱了,对不起,不能帮你们太多,对不起。

发凭证时很安静,胡同门口的阿姨认出我了,非常热情的招呼我坐下。是的,坐在胡同墙边她的家,头顶是天,脚下是地。她还用手掸了掸灰,用浓重的江西口音的普通话说,没关系,坐吧。我一屁股就坐下了。她还招呼赵嘉和他老婆坐。不过已经没有地方了:)

我向她打听了下上次那个八十多的老大爷去向,因为今天没有见到他。她说让人接走了——这话不知是好是坏。因为截访和上访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

祝福他。

赵嘉和他老婆第一次来,看见胡同深处一个大约7-80岁的老太太正在费劲的扇一个柴火炉,步履蹒跚,颤颤巍巍,不忍之情油然而生。

赵嘉是个好同志,拍得一手好片子,是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的实力派。这次拉他下水后,他后来屡次一个人开车去看看近况。我佩服他。

在接下来的分发中,出了些意外。看见我们抱着军大衣过来,都明白了是要分发的,一下子所以有人都围上来了。团团把我们3个包围,里外5层都太少吧:)赵嘉夫人吓得花容失色。还好,我深知他们的懦弱——稍微强一些的人,肯定回家弄些炸药把丫给炸了,还上TMD什么JB鸟访。这点后来第四去遇上的巡警也证实了,他们说这儿上访的人太多了,不过治安还算可以。

只是大声让他们退开,让有凭证的来取衣服。第一次还能控制局面。第二次来时,局面已经很难控制了,结果就是赵嘉夫人手上一件大衣被抢,赵嘉还被一个专门在上访村卖衣服妇人咬了一口。我们去的次数多了,也能分辨哪些是专门靠卖旧衣物为生的了。虽然他们同样是很可怜的,但资源有限,必须优先照顾那些更需要的。

这次因为这个标准,我们让好多人骂得狗血淋头。

我发完衣物后,围观的太多,不能暴露停车的位置,不然肯定引发哄抢。我们决定往反方向——南站候车室那边走。一路有个半秃的哥们一直跟着我,他不断向我证明他也是来上访的,要给我材料看要给我身份证看。他衣着整齐,穿着半新的军大衣。我并不怀疑他的身份,并一在解释,分发的大衣数量有限,只能优先保证露宿的和没有厚衣服的。他一路唠叨,我开始不搭理他了,终于走到南站广场了,他看我确实不会动心给他一件了。他居然开始破口大骂起来!天!当时我就就有揍他的冲动,停下脚步,对他喊“你TM再骂!”他一边退,一边骂。我也冷静了些,一笑而走。

有个卖衣服的老太太,个子不高,纫劲十足,一定要缠着我给她一件。一直跟着我,逼得我绕了N远才回到停车的地方。我们再打算出发时——这次从南二环辅路,先去南站候车室。发现她居然和另2个妇人从远远的过来了。为了不暴露停车的位置,吓得我们赶紧打一车跑了。呵呵。

不过最后这老妇人,还是在南站广场把我骂了个狗血再喷头:)

在南站一号候车室也有非常多无家可归者。他们的状况看起来更差。虽然候车室里暖和些,有暖气,但大多精神憔悴,行尸走肉,反不如露宿在外的有生气。看见好几个老人、妇人呆若木鸡的站、卧在暖气片前一动不动,不是病了就是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这是什么样的世界呀!在南站候过车的人都应该有印象,候车室永远人满为患,但好多人看起来就不是等火车的。他们等什么呢?等死罢了。

我一直在想他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呀,活着或许必须有个意义吧。比如幼小时的谎言——为共产主义而时刻准备着!准备干吗?献身呗,献身通俗的说就是死。这句话通俗的说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去死”,也不知这些年,这句吓死人的话,有没有从小学教室的墙壁上摘下来。

现在肯定不信这个了。活着仍旧是有些意义的。比如于我而言,活着就是让自己过得快乐一些,让自己的爱人、家人更快乐一些。和朋友们相处得愉快些。好像也没什么豪言了,这就是生活。

他们呢?他们为什么活着?余华教育我说,活着只是活着本身。还好我们有充满玄机的汉语,于是我得到了一个充满智慧也模糊的答案。是的,他们活着只是为了活下去。

关于这次发放,比较顺利,发放的东西是3次来最多的一次。因为方式比较合理,人手也足够。除了60件棉衣裤打算运回去换成军大衣外。大约发了100件军大衣,40套棉衣裤,100多双鞋。还有一大堆被子、衣裤——都是关天网友和行摄网友捐来的。

还有大约2箱夏天的短袖、衬衫、短裤、牛仔裤等等无甚用处的衣物,我们委托给一个上访村的志愿者,帮助我们处理。


××××××××××××××××××××××××××××××××××××××××××××

关于第四次发放,有空再写。情况又是突变!我们熟悉的几个露宿地点,居然清理干净,不见人影了!!连公园里住了好几年的老夫妇也扫地出去,只剩下一堆焚烧过的垃圾。


××××××××××××××××××××××××××××××××××××××××××××

补遗一:

我们回到原来的铁路边窝棚区时,发现原来的窝棚已经荡然无存。但新的窝棚在对面又开始顽强的搭建起来,还有人在这儿滞留,并重新开始。

我们向旁边站立的2个当地居民,问情况时。他们告知,到了晚上还有些人会回来,白天不在是因为怕被抓走。他们的语气充满嘲讽和不屑,最后连“冻死丫算了”的话都随口而出。不知道他们与这些访民亲密无间——从露宿处到最近的房子大约也就5m左右——的生活这么长的时间是需要多么坚强的神经!毫无人性的坚强神经。

如果什么都不能做,也不愿做,请不要嘲讽他们。


补遗二:

回程时,在南二环辅路进南站路口有个水泥平台。我停车在这等去候车室发放衣物的朋友回来。这时,看见了他——一个批着红被单的人。他不停的唱着、跳着、讲演着。没有观众,偶尔有路人停下脚步,马上又走了,谁会去听一个看起来是疯子的人在说什么呢?

我们也不是,我们无语,停着,等着。

这张照片也是偷偷拍的,生怕惊动他。

×××××××××××××××××××××××××××××××××××××××××××××××××××××××××××××××


物质一


物质二



讨论分发



在唱上访材料(戴深色帽子的)


墙脚下的家


另一个生火做饭的访民


邮发旅馆门口的湖南老汉。他在静默之余就是写材料。


这是铁路东面(月台往东大约200m)的新露宿区。大多是原来铁路边窝棚区被拆后搬来


新露宿区之二。我们去的时候照片中的中年女子正在破口骂街。因为前几天城管和警察又来把她好容易搭起来的窝棚拆掉了。



新露宿区之三。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他们在包饺子:)



新露宿区之四。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五口之家。一对夫妇带着1个女儿2个儿子


原来窝棚区拆除后的遗迹之一



原来窝棚区拆除后的痕迹之二


原来窝棚区拆除后的痕迹之三,仍旧在生火做饭。


原来窝棚区,还有人滞留。



原来窝棚区,开始重建家园之一


原来窝棚区,开始重建家园之二


原来窝棚区,开始重建家园之三


来自东北的神人大哥——站立者。这次终于拍到他一个画面:)但他还是躲开了


也是个家


临走,在南二环辅路靠近南站入口处有个水泥平台。他在上面又唱又跳又讲演。
或者,应该再贴些上访者被报复的悲惨下场。或者我应该闭嘴。

另外:网管把这些图压缩一下吧,图太大了,或者是图片的源网太慢了,要开好久的说。
后来还去了3-4次,一次比一次悲惨。到现在,我都不愿意去回忆。

这需要一颗多么坚强的心,对同胞苦难的熟视无睹,我做不到~
我重新压缩了一下,图片小很多了,一般都是60-70kb大
原帖由 蚂蚁,蚂蚁 于 2006-11-25 11:19 发表
我重新压缩了一下,图片小很多了,一般都是60-70kb大

还是很慢!:(
原帖由 蚂蚁,蚂蚁 于 2006-11-25 11:06 发表
后来还去了3-4次,一次比一次悲惨。到现在,我都不愿意去回忆。

这需要一颗多么坚强的心,对同胞苦难的熟视无睹,我做不到~

可是我们很多"人民公仆"却做得到.这艘船如果不再自我完善,那就必将被水倾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原帖由 黑与白 于 2006-11-25 11:21 发表

还是很慢!:(

好些了,应该是一下子开的图太多了。

最好网管看看是怎么回事情,毕竟2兆的网速是不应该的啊。因为我同时测试其他的很多图片网不会这样。
我把所有打包了。有兴趣自己下载看。

下载地址:http://www.itshirt.net/per/sf.rar  有16mb
不知道该说什么。
明知相思无用处,无奈难解相思苦。
有情又似无情时,斜风到晓穿朱户。
问君知否此时情,只恐梦魂别处住。
无言可诉一片心,惟祝好梦皆无数。
不久前我们笑话朝鲜的那些阴暗的照片时,我们可有想过现在的我们?

当我们骂谁谁媚谁谁时,我们可有想过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不可以让全世界的人民媚中国?

当要骂谁谁发贴居心不良时,看看新华网是不是比我们更“反动”吧。
]]
冬天了,他们可怎么熬啊~:(
看着碜的慌。:(
如果是一年前打死我都不会信中国会有这样的事。
现在这一年经历了许多让我不得不信。:(
:') :')
今年不知道这些同胞怎么样了。
更揪心的应该是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冷漠吧。。。
我们家那边的论坛这几天在讨论一个关于当地下岗女工自杀的帖子。
大多回帖的人觉得这个女人是太脆弱了不该自杀如何如何。应该坚强的活着云云,全然无视那个女人是因为咱们这个社会的冷漠给逼到绝路上的。。。:( :(
这个冷漠的社会已经潜移默化我们每个人了。
我的良知啊。也快没了。 :Q :')
我们这门口每天都有N多人上访。保卫非常有经验。

有一次晚上十点我出去吃面,看见有人睡在大门口不走。解放军同志把那人先请到一边谈心,然后保卫同志迅速在大门口泼上水。。。。。

不过少数人也有上访成功的,大部分都没戏
the sense of democracy is rising, let's pray!
webmaster, please delete my post, thanks!
也许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啊。也许有时候,我们也要讨公道的。现在军队转业干部不也在闹吗?上面已经下文件了,严管这些人,不准串联。
今天是他们,明天就可能是自己...心寒...:') :') :')
哦?!下文件了?!呵呵 不闹闹他们就不知道马王爷长三只眼 
借用我爸战友的一句话:咱们当过兵的还不入两劳释放人员 人家逢年过节还能领几百块.
.......................
想起了胡佛村........
  建议楼主把照片精简一下,图片太多,小二的上网卡在惨叫..........差点给弄死了机..........
北京市长不好做哦.....
顶啊,  把那些狼心狗肺的官的肺顶暴
貌似有过报道,说经常有2个韩国的学生经常给他们送吃的!
由于种种原因,因为接触的多,所以本人很同情上访的.但要是我要有什么不平的事情我绝对不会走上访的途径解决.....
见过上访级别最高的人是某省某厅的一副厅长,人家在地方绝对是NB级的人物,来的时候我一看装束还以为是办事的,敬礼(人家的衣服够敬礼的级别)问有什么事情,人家一句话,我上访的!把我吓的足足看了他3分钟....
见过最有钱上访的是开一别克,直接开车闯,我还以为又是哪个NB的带办的车送机要,结果挡下一问居然是上访的.....
见过人最多的上访的是某省的,几百人整条街都堵了,要往里冲被我一人挡下(说实话,就我和我们分队长2个人,其他的人全开会去了)我解释政策后他们派5个人去和接待处的人谈,后来那个省的驻京办事处叫来几辆中青国旅的大巴把人接走了,但是到晚上又来一群人,还冲门,但是偶们分队全部下来挡在外面,当时刚睡觉,哨兵对讲说有人冲门,我们里面就穿一3角裤,一爬起来外面军大衣一穿皮带一扎,袜子没穿直接胶鞋拿武器就出去了....
军转干部那个事情闹的很大。带一颗星的《中办通报》里转发的胡总讲话里措辞很严厉,点名批评了几个省。各级信访办优先解决,现在好象解决的差不多了。
不是说不能越级上访么?乍还这样啊?要有确着证据再按级上访,这些老人家不遵守游戏规则上访是没用的。
原帖由 原子弹掷弹兵 于 2006-11-25 17:01 发表
置顶吧,这就是“水深火热.”

这就是将要赶英超美的和谐中国。
温家宝:用心了解社情民意 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2006年11月24日 19:04:29  来源:新华网

11月23日至24日,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前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邹声文)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前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他强调,民政工作关乎千家万户,关乎亿万群众。各级民政干部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 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温家宝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在全国民政会议上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民政岗位上长期工作、默默奉献的全体民政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敬意。

温家宝指出,民政工作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和国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总理就是最大的民政部长,就是一个最直接的民政工作者。

温家宝说,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想到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做好民政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改善民生。“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

温家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搞好困难救助。帮助农村的五保户和低收入群体,城市的低保户和失业人员,特别要关心失去生活能力的残疾人。二是做好救灾工作。中国幅员辽阔,每年灾害不断,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救灾始终是民政部门极为重要的任务。三是加强城市社区工作。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细胞。社区要为群众提供生活、医疗、文化、体育、就业、学习等方面的服务。四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搞好村级直接选举,实行村民自治,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五是开展拥军优属。要逐步建立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将伤残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深入开展群众性拥军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回良玉在讲话中指出,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政工作来体现的。民政工作必须始终突出为民解困的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坚持改革方向和制度创新,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回良玉要求,要紧紧围绕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着力做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构建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临时救济、医疗救助等制度。二是健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高灾害救助水平。三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四是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逐步健全社会扶助体系。五是加强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建设基础。六是引导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七是提高优抚安置保障水平,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八是加强区划地名管理等工作,提高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五”工作,规划部署“十一五”工作,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区、旗)、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孺子牛奖”获得者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37068271
不吧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能靠的只有自己。
作者: 朱卫华

  最近,北京市人大审议了《北京市信访条例(修正草案)》。该修订草案大部分条款在提高信访的效能、效率和效果上,应该说还是有些“以民为本”的诚意的。但其中有一条规定怎么瞅怎么别扭,特别是站在信访人的立场上解读,尤其窝心。该规定称,信访人不得在非信访接待场所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请求;不得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及其周边、公共场所非法聚集、滋事,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阻断交通,或者以自杀、自伤、自残相威胁。否则,将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两个“不得”真是不得人心!





  第一个“不得”是“信访人不得在非信访接待场所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请求”。真是玄妙得滴水不漏。这就是说,如果信访者讨薪无果,而恰巧遇到国家总理到了自己的村庄,绝对不可把自己的诉求直接诉诸总理,以至于让总理亲自为你讨薪;这就是说,如果总书记和一群农民坐在农家的院落里,“希望大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你绝对不可把当地的“问题”兜出去;这就是说,如果信访人认为地方党委政府有清官,或者有为民代言、为民请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直接到他们的办公室或家中把“问题”向他们抖落出来,那也是绝对不行的——因为,按照这条规定,那都是“非信访接待场所”,信访人绝对不能向他们反映“问题”,即“提出信访请求”,“否则”,信访人“将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个“不得”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不得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及其周边、公共场所非法聚集、滋事,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阻断交通”。这个条例的关键概念是“信访”,如果出现这种场面,那就意味着已经超出了“信访”的内涵和外延,组织实施这些行为的人也已经超越了“信访人”的内涵和外延。那哪里是“信访”,简直就是犯罪;哪里是“信访人”,简直就是暴徒。因此它的适应法规应是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之类的东西,将其列入信访条例中纯属多余。不客气地说,其中可能有对真正的信访人施加心理压力的立法动机,这不仅丧失了法律精神,而且很不厚道。





  第二层是不得“以自杀、自伤、自残相威胁”,否则信访人“将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个条款上。许多人都质疑,“自杀”何罪之有?那自杀是一种“威胁”吗?是对政府的一种“威胁”吗?除此之外,在这一条款中,那种不易被人察觉的实质性取向恰恰相反,表面上它说自己受到了“威胁”,而事实是它在威胁信访人。试想,如果信访人真的死在信访机关的大门前,在今天则意味着一场社会舆论风暴的发生。自杀是一种绝望的行为,而信访人在信访机关门前自杀,绝对是基于跟信访有关的一种绝望心态,而信访人的绝望往往又是基于在信访苦旅上喊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现实。届时,政府纵然浑身是嘴,也无法向民众作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所以干脆先发制人地警告信访人,你不能自杀,那是犯法!殊料当走投无路的信访人连死亡和痛苦都置之度外的时候,他们还在乎什么“法律责任”吗?因此这是一个无效条款,应该无条件删除。





  这些条款折射出政府所患的一种对社会反应的综合征,说明某些地方政府或人大迄今仍未在灵魂深处确立起以民为本的观念。具体地说,政府和立法机构还远远没有开始从依法“治民”向依法治政的转变。如果政府的执政理念仍然停留在把人民群众放在“防范”位置的思维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行甚于防盗,那么,它天天所喊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自欺欺人的假话!因为这种条款无形中造成了政府和群众对立的后果,何来和谐?(2006年5月28日 星期日)


http://forum.xinhuanet.com/elite-detail1.jsp?path=/&eid=66528
网友:亦荣

    《人民日报》2004年7月12日发表评论,揭示了吉林一些乡镇因为搞形式主义,在公路两侧修建 “路边政绩”而遭批评,从图虚名始,以得实祸终的现象。文章的剖析十分深刻,但读后却由此联想:类似这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形式主义活剧,曾屡屡上演,被揭穿的不乏其例,还有因此受到查处的,为何还有人如飞蛾扑火,不惧招祸,争先恐后无休止呢?这似乎也值得深思。

    通过形式主义创政绩者大都喜欢投机取巧,希望不经过艰苦努力就能抱个金娃娃。怎样投机取巧?就是耍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凭假大空去创“政绩”,以此蒙骗上级领导。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上级领导去下面检查工作的状况。检查者总是被一级级、一层层的下属前呼后拥,按照下属事前安排好的路线“视察”,听取事前“排练”好的汇报。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的许多环节都是经过周密设计和提前准备的。被检查者处心积虑,精心“作秀”,构筑了一道无形的“围墙”,通过莺歌燕舞的表象,实现了对检查者的愚弄,将其变成了帮助自己“抱金娃娃”的工具。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太容易被蒙骗了,他们喜欢看轰轰烈烈,喜欢好大喜功,更喜欢下属出花点子、搞大手笔,因为那似乎也可以证明自己“领导有方”。更有甚者,还有人为此而纵容支持下属造假搞虚假政绩。于是,我们的政绩考核以及干部选拔机制中不科学的方面,再加上官僚主义作风的庇护纵容,就形成了搞形式主义政绩者滋生、繁衍的温床,助长了形式主义创政绩的歪风。

    在报刊上看到过一篇关于温家宝总理“突破封锁查实情”的报道。1996年5月,温家宝同志到安徽检查扶贫工作。在去霍山县的山道上,他来了一个突然袭击,独自下车沿着一条小路疾行到了路边不远的一个村庄。这里不是事前安排好的视察点,他在这里了解到了农民贫穷的实情。到县城后,不知情的县委书记仍然按照预先准备的材料慷慨激昂地汇报全县奔小康的“成绩”,其结局可想而知。在舒城县,他坚决要去最贫困的村子,当地告诉他“路不通”,他表示车子去不了就走着去,结果看到了农户家徒四壁的真相。温家宝同志提出,“我是来搞调查研究的,不是来参观的,请你们不要只让我看闪光点”。他的做法竟使得当时的安徽阜阳市领导慌忙撤掉了原本第二天要张扬的“典型”,企图靠“政绩”抱“金娃娃”的打算落了空。(见陕西《报刊荟萃》2004年第四期)

    温家宝同志的做法,值得各级领导去效仿。大家都这样做了,靠形式主义创造的虚假政绩就失去了生存条件。由此可见,要克服形式主义,除了各级干部要加强自己的世界观改造,增强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之外,还需要上级领导同志做到三条:首先需要上级领导带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自己不搞形式主义,也不允许下属搞形式主义;其次,需要领导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带头克服官僚主义,铲掉形式主义赖以滋生和蔓延的温床,不给形式主义以表现的条件;再就是需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和干部选拔考核机制,通过机制和体制的力量,不让企图靠形式主义创政绩抱“金娃娃”的人得逞。如此坚持下去,形式主义、虚假政绩就有希望逐渐减少。


(责任编辑:刘燕)  
http://news3.xinhuanet.com/comme ... content_1616942.htm
对公民上访遭遇暴力这类事件,已是司空见惯,多少有些麻木了。尽管如此,当读到一位七旬老人因上访,在市府内惨遭殴打以致昏迷的报道时,笔者还是感到震惊和愤怒。

    据《华商报》消息:前天上午8时30分左右,咸阳下属的兴平市政府大院3名保安人员在院内殴打一位上访老人(约70多岁)。老人被打昏后大小便失禁,躺在市府一门房中8个小时无人过问,记者费尽周折,请来市长到场,老人才被送到医院(转自7月13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说,被打的老人是为一民事纠纷到兴平市政府上访的,因保安不让其进门,双方发生争执,结果惨遭殴打。据目击者说,3名保安先是推搡、殴打老人,后来其中一人竟骑在老人身上用巴掌掴老人的脸,另2名保安则在一旁猛踢老人,致其当场昏迷。

    表面看来,市府保安殴打上访老人,只是一起因保安与老人争执而引起的偶然事件,但事件的背后,又似乎不仅是保安打人那么简单。

    先来关注一下:这些保安何以如此胆大包天、穷凶极恶,胆敢在市府之内,对一位上访老人下此毒手?又为何在老人被殴打致昏后,在长达8个小时里,偌大的市府却无人过问?——负责保安事务的市府保卫科长来了;公安局的人来,又走了;市府办公室被告知了……就是没人管这事。漫长的8小时,昏迷的老人大小便失禁,尿湿了裤子和地面,直挺挺的躺在冷硬的地板上。设想一下,若不是记者联系到了市长田晓东,那么,这位老人会不会因此而命丧于市府的门房之内?试问市府的有关部门及其人员何以如此冷漠,以至“见死不救”!?我们知道,若将这一切仅归咎于某些人的“冷漠”,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

    窃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老人的身份——“上访者”。长期以来,在不少官员的观念和潜意识里,上访是给政府找麻烦,而上访者就是“刁民”和“麻烦制造者”。于是,一些部门及其官员对上访行为,非常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对上访者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或粗暴对待,或者利用各种手段将上访者拒之门外,甚至对上访者打击报复、动用国家执法机关阻拦群众上访。前些年,某地不是发生动用公安力量强行阻止群众集体上访的事件吗?至于上访者被公安机关盘问、扣留的新闻更是不时见诸报端。不少事实都表明: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乃至社会上,对上访行为的认知存在着这种严重的偏差。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基层单位,不时得到领导这样的“指示”:发现上访特别是集体上访的,要及时“制止”。如此可见,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视公民的上访为洪水猛兽,欲“灭”之而后快。在这错误思维的主导下,就难怪各类上访悲剧的发生了。其实,我们必须认识到,群众有权向上表达意见,上访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可悲的是,在现实中,这种权利的实现,总是遭遇各种限制甚至被剥夺。

    老人上访被殴一事,表面上是治安问题,但实质在于“上访”,就是政府部门如何看待上访行为的“政治问题”。如果我们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正确理解和看待公民的上访行为,转变当下对上访行为的错误认知,那么上访遭遇暴力的事件,将会一演再演甚至恶化。据报,兴平市政府召开会议决定辞退当事的3名保安员,保卫科长被调离工作岗位。但这样的处理和反思足够吗?

    (默客)

http://news3.xinhuanet.com/comments/2003-07/14/content_972623.htm
]]
原帖由 dula 于 2006-11-26 12:46 发表
温家宝同志的做法,值得各级领导去效仿。大家都这样做了,靠形式主义创造的虚假政绩就失去了生存条件。由此可见,要克服形式主义,除了各级干部要加强自己的世界观改造,增强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

就好象我一样 :lol  :$  。
大乱后大治。是不是索性一次烂到底,然后一次革命,大家王侯将相平民百姓,都从头开始?有些事,就是国之根本的人做的,动了他们,是否国将不稳。希望能够三权分立,立法权与执法权分立,就好了。朱元樟开国的时候,不也剥贪官的皮,点天灯吗?明却依旧因贪而亡。史鉴啊。
希望中国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民主之路,希望这条路是平和走出来的,不是血腥之路。
拿这次转业干部来讲,上次意思是好的,到了下头执行起来,味道就变了,总让人觉得有人认为转业干部是在搞事,是破坏和谐社会的源头,他们也不想想,他们中的人也会有一天会转业的,对吧。上意难达啊。
我们的社会是"和谐"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楼主"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