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先掐算成本 脸面和饭碗哪个更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0:29:49
读大学先掐算成本 脸面和饭碗哪个更重要?(

--------------------------------------------------------------------------------
2006年11月23日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出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社会现象:一个家庭培养大学生要花费比技校生多得多的投资,但似乎回报却并不明显。数据表明,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月平均收入在1500元-2000元,专科生则在1200元-1700元,略低于本科生,研究生在3000元左右,大学生普遍对目前

  的薪水表示无奈和不满。然而,与收入无法达到预期相比,作为投资人的家长还有一个更大的心理落差———本来家长以为孩子上大学后能过上无忧无虑的“上层人”生活,结果,毕业工作了却连自己都养不活。在这个背景下,大学教育是否值得投资成为争论的话题。

  调查:上大学还是读技校

  学生说法:

  小李,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月薪1300元,工作地点:北京

  再给我一次机会,仍选择上大学

  我觉得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我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归根结底是我的各项素质没能真正发挥出来。但我觉得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如果当初我上了技校,可能现在已经定型了,也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但现在我很相信自己的发展前景,上大学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不只是金钱,它让我的思维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是技工拿多少工资都无法弥补的。

  也许是我的传统观念作祟,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上大学。

  小静,应届毕业生,现在月薪2000元左右,工作地点:长沙

  技校生也只是个别专业吃香

  我觉得教育投资很有必要,现在的社会现实就是研究生比重点本科拿得多,重点本科生比普通本科生拿得多,普通本科生又比专科生拿得多,如果我上了普通本科,就连2000元都说不定能拿到,技校生也只是个别专业吃香,别的不照样难找工作?

  当然,如果现在能保障我读技校出来可以规避风险,月薪能拿到5000元,那我就去读技校,但这是不可能的,多读点书,找工作万一出现问题,也不会在选择上太狭隘。

  小于,大学毕业一年,现在基本工资每月3000元,工作地点:广州

  大学生的身段还是放不下

  我现在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也比平均工资高,但是养活自己还是很困难,我现在还有很多同学没找到工作,在家呆了那么久,读大学花了那么多钱,现在也只能维持生计,不花那么多,不也是一样活?现在竞争压力太大了。

  我的同学,就算读技校,也是读过大学去多学门手艺罢了,毕竟大学生的身段还是放不下的,没谁真去做低等工。
家长说法:

  现状离预期相差太远

  刘女士:的确,前几年供孩子读书花了不少钱,精力也没少费,无非就是指望孩子能读个好大学,毕业能找到个有前途的工作,结果真是风水轮流转,现在技工吃香了。唉,多读点书总是好的,但离我的预期相差太远了,有时候也只能怪孩子不努力学习了,早知道把他送国外读书去了。

  只要孩子想读,不会考虑投资收益

  崔女士:只要孩子想读,我就让他读,什么投资收益也只能暂且不管,我们吃点苦,孩子就能多点好机会,机会还是有的,就是少了点,挤上了大学的独木桥,还得接着挤着上找工作的独木桥。我觉得孩子读了书肯定比没读要好,至于风险和投资比我是没考虑,我宁愿多投资点,给孩子稍微好一点的前景,让他的未来走得更加光明。

  理财专家:大学教育投资5-6年可收回成本

  理财专家陈东升表示,如果从小学开始算起,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平均开销需要15万元,按照现在大学生平均月薪和增长速度来计算,快的话,5年到6年就可以得到回报,所以他认为,教育投资还是划算的,关键要做好教育投资理财计划,鉴于现在教育投资的风险增加了,所以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买教育险,让他的未来有所保障。

  陈东升认为,技校热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按照西方各国的发展模式来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将逐步走向研究性和科技型,这种人才国家更稀缺,所以我认为教育投资是有必要的,在教育投资中,目前来说读大学还是比读技校更有前景。

  专家观点:大学功利化导致学生前途功利化

  著名教育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老先生指出,教育不适合作为一个简单的投资来看待,教育的投资不能单看资金收入的成本和收益,而是要考虑大学给这个人所带来的全面提升。实际上,用简单的投资理论去衡量目前的大学教育,是功利主义盛行的一种表现,教育除了能提供给大学生就业机会以及从业背景以外,更重要的是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以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以帮助一个人建立起一个完善而健康的价值观及为人处世的原则。

  “实际上,精神层面的提升与大学生找工作之间并不矛盾。”他指出,“从思维决定行为”的角度上看,两者的方向完全是一致的。因此,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也必须引起中国大学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功利化的教育风气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主流,正在不断阻碍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并且导致大学生创造力的缺失。从人才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的供求不平衡,企业对于大学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很紧缺,然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端人才却极其有限。
记者观点:脸面和饭碗,哪一个更重要?

  按理说,教育是一种最安全的投资。可时代不同了,大学生赚的钱在某些时候还不如技工多。奇怪的是,这些面临生存压力的大学生们,始终不肯放下身段去做个技工;家长们也明知道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有多困难,但还是一拨拨把孩子往大学里推,孩子读上了重点大学的

  ,家长脸上也有光。这共同的行为似乎昭示了一句潜台词:哪怕我钱没你多,但我上了大学,地位就比你高,这个面子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这使我想起了一则小故事,一个美国人一直在一家办公楼里做清洁工,上班时穿着工作服,别人对他都是直呼其名。每天下班,他都要换上西装再回家。所以许多年,他妻子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清洁工。一天,他终于找到一个在办公楼里的工作,所有的人也都叫他先生,他觉得自己被人尊敬了,虽然他的工资比以前少了一半,但他依然很开心。

  在中国,儒商总会被人尊敬和羡慕,然而一个没读过大学的人,就算他有钱有能力,还得被人叫做土老板。所以,他们记住教训,不惜重金,纷纷花大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不让孩子受自己受过的气,至于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力究竟如何,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好面子,谁也不能说是件坏事,但面子和饭碗,面子和知识,哪一个更重要?也许经过十多年的不理性消费后,家长们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来源:新快报;作者:郝帅)读大学先掐算成本 脸面和饭碗哪个更重要?(

--------------------------------------------------------------------------------
2006年11月23日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出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社会现象:一个家庭培养大学生要花费比技校生多得多的投资,但似乎回报却并不明显。数据表明,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月平均收入在1500元-2000元,专科生则在1200元-1700元,略低于本科生,研究生在3000元左右,大学生普遍对目前

  的薪水表示无奈和不满。然而,与收入无法达到预期相比,作为投资人的家长还有一个更大的心理落差———本来家长以为孩子上大学后能过上无忧无虑的“上层人”生活,结果,毕业工作了却连自己都养不活。在这个背景下,大学教育是否值得投资成为争论的话题。

  调查:上大学还是读技校

  学生说法:

  小李,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月薪1300元,工作地点:北京

  再给我一次机会,仍选择上大学

  我觉得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我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归根结底是我的各项素质没能真正发挥出来。但我觉得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如果当初我上了技校,可能现在已经定型了,也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但现在我很相信自己的发展前景,上大学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不只是金钱,它让我的思维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是技工拿多少工资都无法弥补的。

  也许是我的传统观念作祟,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上大学。

  小静,应届毕业生,现在月薪2000元左右,工作地点:长沙

  技校生也只是个别专业吃香

  我觉得教育投资很有必要,现在的社会现实就是研究生比重点本科拿得多,重点本科生比普通本科生拿得多,普通本科生又比专科生拿得多,如果我上了普通本科,就连2000元都说不定能拿到,技校生也只是个别专业吃香,别的不照样难找工作?

  当然,如果现在能保障我读技校出来可以规避风险,月薪能拿到5000元,那我就去读技校,但这是不可能的,多读点书,找工作万一出现问题,也不会在选择上太狭隘。

  小于,大学毕业一年,现在基本工资每月3000元,工作地点:广州

  大学生的身段还是放不下

  我现在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也比平均工资高,但是养活自己还是很困难,我现在还有很多同学没找到工作,在家呆了那么久,读大学花了那么多钱,现在也只能维持生计,不花那么多,不也是一样活?现在竞争压力太大了。

  我的同学,就算读技校,也是读过大学去多学门手艺罢了,毕竟大学生的身段还是放不下的,没谁真去做低等工。
家长说法:

  现状离预期相差太远

  刘女士:的确,前几年供孩子读书花了不少钱,精力也没少费,无非就是指望孩子能读个好大学,毕业能找到个有前途的工作,结果真是风水轮流转,现在技工吃香了。唉,多读点书总是好的,但离我的预期相差太远了,有时候也只能怪孩子不努力学习了,早知道把他送国外读书去了。

  只要孩子想读,不会考虑投资收益

  崔女士:只要孩子想读,我就让他读,什么投资收益也只能暂且不管,我们吃点苦,孩子就能多点好机会,机会还是有的,就是少了点,挤上了大学的独木桥,还得接着挤着上找工作的独木桥。我觉得孩子读了书肯定比没读要好,至于风险和投资比我是没考虑,我宁愿多投资点,给孩子稍微好一点的前景,让他的未来走得更加光明。

  理财专家:大学教育投资5-6年可收回成本

  理财专家陈东升表示,如果从小学开始算起,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平均开销需要15万元,按照现在大学生平均月薪和增长速度来计算,快的话,5年到6年就可以得到回报,所以他认为,教育投资还是划算的,关键要做好教育投资理财计划,鉴于现在教育投资的风险增加了,所以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买教育险,让他的未来有所保障。

  陈东升认为,技校热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按照西方各国的发展模式来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将逐步走向研究性和科技型,这种人才国家更稀缺,所以我认为教育投资是有必要的,在教育投资中,目前来说读大学还是比读技校更有前景。

  专家观点:大学功利化导致学生前途功利化

  著名教育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老先生指出,教育不适合作为一个简单的投资来看待,教育的投资不能单看资金收入的成本和收益,而是要考虑大学给这个人所带来的全面提升。实际上,用简单的投资理论去衡量目前的大学教育,是功利主义盛行的一种表现,教育除了能提供给大学生就业机会以及从业背景以外,更重要的是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以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以帮助一个人建立起一个完善而健康的价值观及为人处世的原则。

  “实际上,精神层面的提升与大学生找工作之间并不矛盾。”他指出,“从思维决定行为”的角度上看,两者的方向完全是一致的。因此,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也必须引起中国大学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功利化的教育风气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主流,正在不断阻碍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并且导致大学生创造力的缺失。从人才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的供求不平衡,企业对于大学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很紧缺,然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端人才却极其有限。
记者观点:脸面和饭碗,哪一个更重要?

  按理说,教育是一种最安全的投资。可时代不同了,大学生赚的钱在某些时候还不如技工多。奇怪的是,这些面临生存压力的大学生们,始终不肯放下身段去做个技工;家长们也明知道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有多困难,但还是一拨拨把孩子往大学里推,孩子读上了重点大学的

  ,家长脸上也有光。这共同的行为似乎昭示了一句潜台词:哪怕我钱没你多,但我上了大学,地位就比你高,这个面子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这使我想起了一则小故事,一个美国人一直在一家办公楼里做清洁工,上班时穿着工作服,别人对他都是直呼其名。每天下班,他都要换上西装再回家。所以许多年,他妻子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清洁工。一天,他终于找到一个在办公楼里的工作,所有的人也都叫他先生,他觉得自己被人尊敬了,虽然他的工资比以前少了一半,但他依然很开心。

  在中国,儒商总会被人尊敬和羡慕,然而一个没读过大学的人,就算他有钱有能力,还得被人叫做土老板。所以,他们记住教训,不惜重金,纷纷花大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不让孩子受自己受过的气,至于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力究竟如何,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好面子,谁也不能说是件坏事,但面子和饭碗,面子和知识,哪一个更重要?也许经过十多年的不理性消费后,家长们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来源:新快报;作者:郝帅)
说心里话,在大学待4年重要的并不是上过多少课,考过多少证,而是4年和兄弟们在一起度过的宝贵生活

逃过课、罪过酒、打过架、挨过处分,这4年就没有白活。

当然,有一条底限,文凭你还是要拿到的,要不就亏了:)
树要皮人要脸
上大学

1、要选好专业
2、要自己努力点。
3、要注意在上学时候,理论结合实际,多作社会实践。千万不要信什么学生还是学习重要的屁话。

做到这3点,几年收回成本不是问题。

如果专业好些,买车买房也不是问题。
做技工就没脸面了?
原帖由 我爱我中华 于 2006-11-23 21:18 发表
做技工就没脸面了?


现在很多记者、编辑的智商在75左右。可还要自作聪明的到处发发议论,呵呵。
我现在上班这里那些技工是3000-4000一月,算上加班5-6K
这使我想起了一则小故事,一个美国人一直在一家办公楼里做清洁工,上班时穿着工作服,别人对他都是直呼其名。每天下班,他都要换上西装再回家。所以许多年,他妻子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清洁工。一天,他终于找到一个在办公楼里的工作,所有的人也都叫他先生,他觉得自己被人尊敬了,虽然他的工资比以前少了一半,但他依然很开心。


估计是移民过去的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