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由本科生设计研制的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7:42:55
中国首枚由本科生设计研制的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  

--------------------------------------------------------------------------------
2006年11月04日

  朱浩现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级研究生。在刚刚结束的大学本科生涯中,他和其他13名同学一起完成了一份漂亮的毕业设计——

  11月1日,北航14名本科生经过一年的努力,亲手设计研制的“北航一号”探空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第一枚完全由大学本科生设计研制的火箭。

  2005年深秋,朱浩和周围的许多同学都获得保研资格。与还在就业和考研线上拼搏的同学相比,朱浩等人显得有些清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我们特别希望提前进入研究状态。”

  学生们的想法与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北航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蔡国飚也有一个理想:为学生们创建一个有航天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平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这里交流,早一点儿接触科研一线。

  11月底,宇航学院启动了探空火箭的学生研制计划,获得保研资格的优秀学生自愿报名参加。14名有志于开拓创新的青年学子被划分到火箭总体、动力系统、点火控制系统、分离回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地面发射系统6个不同部分去工作。

  这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

  “真兴奋啊!”朱浩说,“我们学了几年的航天知识,一直想做些真东西。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很快,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同学们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

  朱浩和4名同伴负责发动机的设计,他们准备了4个方案。一天,他们带着自己最满意的方案来到航天科工集团六院,调研真正的发动机设计情况。看到他们的方案后,六院的老师们开了个玩笑:在我们的项目中,你们的方案还在论证中。

  一盆凉水浇了下来。不服气的他们与老师们辩论,结果输得心服口服:自己的方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并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中诸多具体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在老师的建议下,朱浩和伙伴们选择了最简单的发动机设计方案,又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修改。5个人各有不同的分工,他们根本记不清楚一张图纸要改动多少次。朱浩说,早上设计的图纸到了晚上便改得面目全非——早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到了中午,可能修改一遍;下午碰上别人,又要被修改;晚上也是如此。“这比我们做作业累多了,也麻烦多了!”朱浩说。

  王文龙深有感触:“以前虽然学过火箭发动机、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的课程,但实际设计制作一个发动机需要掌握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经验。我们发动机组的5名同学的电脑设计图合成完毕以后,在老师和航天六院的专家指点下,先后修改了5次,我们真正体会到根据理论设计的东西与工程实际还离得很远。”

  同学们在设计中几乎每一步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弹道设计、气动特性计算……

  每周大大小小的碰头会是火花碰撞的最好时机。蔡国飚老师说,每周都要开个例会,通报进展情况,每个系统还要开各自的小会。老师们只是给予指导性意见,提供一个方向。“这些学生真的很棒!他们遇到没有把握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与同伴们商量,实在不能解决了,就去找老师讨论。他们自己开展研究工作,自己安排工作计划,作设计,作试验。”

  航天行业的方方面面也都为这些学生们加油。北航党委常务副书记谭振亚掐指一算:有成百上千名航天工作者在默默地帮助这些学生们,他们来自学校、酒泉卫星中心、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

  检验的日子到了。今年5月进行了第一次地面点火试验。学生们紧张地看着控制屏:喷管出了问题,两发都失败了。负责设计喷管的张莘艾沉着脸,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经过现场老师们的分析,问题与设计无关,是喷管加工工艺没达到要求。指导老师拍拍小伙子的肩膀,没关系。张莘艾这才松了一口气。

  今年暑假,火箭研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学生们都豁出去了,六七个男生把铺盖卷带到学校提供的会议室里。这里白天是他们的工作间,晚上就是他们的卧室。学校提供的另外一间工作室位于一座楼的最顶层,屋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学生们挥汗如雨,埋头苦干,没有一句抱怨。

  10月初,“北航一号”通过了各项地面试验后开始总装,准备运往酒泉。14名同学望着自己辛苦一年的成果,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一个个上去搂着照相。

  校内的同学们络绎不绝地赶来参观,眼中满是艳羡和惊疑:“这真的是我们本科生做的?”

  同样的疑问不止来自校内。昨天,十几名香港大学生在报纸上看到“北航一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后,特地从香港赶到珠海,找到正在那里参加航展的“北航一号”。

  “这真的是你们本科生做的吗?”他们问。

  “是。”张莘艾回答得特别响亮,也充满自豪,“‘北航一号’不是最新的,也不是最难的,但却是我们北航的学生亲手设计制造的。”

  作为指导教师,蔡国飚感觉到孩子们不一样了: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潜心研究,突破常规,大胆设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相学习。

  张莘艾说:“我终于找到航天人的感觉了。”

  “这个项目是在摸索航天人才的培养模式。”蔡国飚老师说,“‘北航一号’只是一个开始,还会有‘北航二号’、‘北航三号’,每年都会有一批本科生在这里接受检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原春琳 通讯员:黄敏中国首枚由本科生设计研制的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  

--------------------------------------------------------------------------------
2006年11月04日

  朱浩现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级研究生。在刚刚结束的大学本科生涯中,他和其他13名同学一起完成了一份漂亮的毕业设计——

  11月1日,北航14名本科生经过一年的努力,亲手设计研制的“北航一号”探空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第一枚完全由大学本科生设计研制的火箭。

  2005年深秋,朱浩和周围的许多同学都获得保研资格。与还在就业和考研线上拼搏的同学相比,朱浩等人显得有些清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我们特别希望提前进入研究状态。”

  学生们的想法与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北航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蔡国飚也有一个理想:为学生们创建一个有航天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平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这里交流,早一点儿接触科研一线。

  11月底,宇航学院启动了探空火箭的学生研制计划,获得保研资格的优秀学生自愿报名参加。14名有志于开拓创新的青年学子被划分到火箭总体、动力系统、点火控制系统、分离回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地面发射系统6个不同部分去工作。

  这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

  “真兴奋啊!”朱浩说,“我们学了几年的航天知识,一直想做些真东西。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很快,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同学们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

  朱浩和4名同伴负责发动机的设计,他们准备了4个方案。一天,他们带着自己最满意的方案来到航天科工集团六院,调研真正的发动机设计情况。看到他们的方案后,六院的老师们开了个玩笑:在我们的项目中,你们的方案还在论证中。

  一盆凉水浇了下来。不服气的他们与老师们辩论,结果输得心服口服:自己的方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并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中诸多具体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在老师的建议下,朱浩和伙伴们选择了最简单的发动机设计方案,又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修改。5个人各有不同的分工,他们根本记不清楚一张图纸要改动多少次。朱浩说,早上设计的图纸到了晚上便改得面目全非——早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到了中午,可能修改一遍;下午碰上别人,又要被修改;晚上也是如此。“这比我们做作业累多了,也麻烦多了!”朱浩说。

  王文龙深有感触:“以前虽然学过火箭发动机、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的课程,但实际设计制作一个发动机需要掌握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经验。我们发动机组的5名同学的电脑设计图合成完毕以后,在老师和航天六院的专家指点下,先后修改了5次,我们真正体会到根据理论设计的东西与工程实际还离得很远。”

  同学们在设计中几乎每一步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弹道设计、气动特性计算……

  每周大大小小的碰头会是火花碰撞的最好时机。蔡国飚老师说,每周都要开个例会,通报进展情况,每个系统还要开各自的小会。老师们只是给予指导性意见,提供一个方向。“这些学生真的很棒!他们遇到没有把握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与同伴们商量,实在不能解决了,就去找老师讨论。他们自己开展研究工作,自己安排工作计划,作设计,作试验。”

  航天行业的方方面面也都为这些学生们加油。北航党委常务副书记谭振亚掐指一算:有成百上千名航天工作者在默默地帮助这些学生们,他们来自学校、酒泉卫星中心、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

  检验的日子到了。今年5月进行了第一次地面点火试验。学生们紧张地看着控制屏:喷管出了问题,两发都失败了。负责设计喷管的张莘艾沉着脸,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经过现场老师们的分析,问题与设计无关,是喷管加工工艺没达到要求。指导老师拍拍小伙子的肩膀,没关系。张莘艾这才松了一口气。

  今年暑假,火箭研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学生们都豁出去了,六七个男生把铺盖卷带到学校提供的会议室里。这里白天是他们的工作间,晚上就是他们的卧室。学校提供的另外一间工作室位于一座楼的最顶层,屋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学生们挥汗如雨,埋头苦干,没有一句抱怨。

  10月初,“北航一号”通过了各项地面试验后开始总装,准备运往酒泉。14名同学望着自己辛苦一年的成果,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一个个上去搂着照相。

  校内的同学们络绎不绝地赶来参观,眼中满是艳羡和惊疑:“这真的是我们本科生做的?”

  同样的疑问不止来自校内。昨天,十几名香港大学生在报纸上看到“北航一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后,特地从香港赶到珠海,找到正在那里参加航展的“北航一号”。

  “这真的是你们本科生做的吗?”他们问。

  “是。”张莘艾回答得特别响亮,也充满自豪,“‘北航一号’不是最新的,也不是最难的,但却是我们北航的学生亲手设计制造的。”

  作为指导教师,蔡国飚感觉到孩子们不一样了: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潜心研究,突破常规,大胆设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相学习。

  张莘艾说:“我终于找到航天人的感觉了。”

  “这个项目是在摸索航天人才的培养模式。”蔡国飚老师说,“‘北航一号’只是一个开始,还会有‘北航二号’、‘北航三号’,每年都会有一批本科生在这里接受检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原春琳 通讯员:黄敏
  美国两个大学生设计出原子弹,国防部论证了:可以用。
  我们本科生也设计出来了火箭……这世界要普及XX技术了;P
干实事的青年人,让青年人干实事。真才实学,学以致用。越来越多才好。
看来我只能去设计超级计算机了:D
好象咱们也得琢磨点什么出来,不然就混不下去似的;P ;P
  以后发展到火箭技术高度普及,就变成机器猫里面的儿童玩具。在超市里面随时可以买得到,在家里随便组装,拿出来在空地上就能够玩。哈哈哈。
丫的弄的其他的本科生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了~~
牛叉呀.除了这个我还能说什么.
我觉得这个标题有些不太严谨
当年搞"两弹一星"的人,除了那些"钱氏三兄弟"一类的"大佬"外
其余的基干力量应该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吧
三万:
  当年设计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的,里面有不少刚刚毕业的愣头青。但是这次是愣头青当主力,导师给方向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