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林彪对入朝作战的布置——抗美援朝秘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09:18:51
1950年6月,朝鲜北南双方军事对峙愈演愈烈。6月23日,南朝鲜李承晚军队在三八线附近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使战争形势更加紧张。6月25日,北朝鲜方面先发制人,于当天拂晓全线发起进攻,朝鲜内战全面爆发。南朝鲜军队受到突然打击,乱作一团,向南急剧溃逃。
 
6月28日,美军太平洋驻军总司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乘坐他的专机“巴丹”号,专程从东京飞抵朝鲜上空视察战况,他得出结论,南朝鲜的防御体系已接近崩溃,已无力再阻止北朝鲜军队的大规模进攻。于是,他当即按照五角大搂的旨意,命令驻朝美军第三集团军立刻投入地面战斗,直接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美军第3集团军介入地面战斗后,美李军队虽然被压缩在濒临大海的釜山一带,方圆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圈子内,但终于站住了脚跟,形成了防御。北朝鲜军队此时因战线太长,劳师远袭,已成强弩之末,双方形成对峙。
  
就在这时,中国总参谋部情报部获悉麦克阿瑟正计划在汉城附近的仁川港组织登陆,准备南北夹击北朝鲜军队。毛泽东预感到,中、苏如果不出兵,北朝鲜方面将危矣。到那时美国从北面打过鸭绿江,台湾的蒋介石从南面反攻大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就有被颠覆的危险。于是他力排众议,决定向朝鲜出兵,并责成周恩来召开紧急会议,具体讨论出兵朝鲜问题。

            
林彪提议13兵团临战易将
            
7月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国防委员会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当时中国军界的巨头,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会议的有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参作战部长李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总后勤部长杨立三,海军司令肖劲光,空军司令刘亚楼,装甲兵司令许光达,炮兵副司令苏进,铁道兵司令滕代远,中南军区司令林彪。林彪这时已接到调任军委副主席的任命,这次他是以军委副主席和中南军区司令的双重身份赴会。
  
这次会议开了两天,会上周恩来提议出兵朝鲜最好还是启用四野部队,因为朝鲜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东北相近,四野的部队里东北人多,又在东北打过仗,到朝鲜后容易适应那里的环境。林彪当即附和,其他人议论了一番也认为启用四野的部队比较合适,于是一致通过。会议责成林彪以军委的名义调动部队,首先调中南军区13兵团在东北布防。毛泽东批准了这个决定。13兵团是以林彪四野的老底子部队1纵、2纵、3纵为主组建起来的。

13兵团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兵团司令是黄永胜,所属38、39、40军3个军军部当时分别驻在信阳、漯河、洛阳。在接到命令后的次日,这3个军即开赴东北。可是兵团司令黄永胜却没有去。原来林彪在会上一个提议改变了他的命运。

林彪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十分敏感的临阵易将问题。他说,鉴于13兵团有可能先期入朝,单独对美军作战,而兵团司令黄永胜对如此大规模的异国作战指挥,似乎难以胜任。因此,他主张让15兵团司令邓华接替黄永胜的职务,让黄永胜到15兵团去当司令。同时为了便于指挥,让13兵团机关原班人马与15兵团机关互换,由15兵团政委赖传珠率15兵团机关原班人马组成13兵团部,立即由广东开赴东北。
  
黄永胜也是林彪老部下,别人一时对他还不太了解,因此会场上有点议论纷纷,临战易将毕竟是历来兵家大忌。罗荣桓在会上支持了林彪。他是四野的老政委,一直是管干部的,现在又是总政主任,说话很有份量。结果会议批准了林彪的提议,毛泽东后来也批准了这个提议,于是13兵团立刻开始紧张的临战易将。15兵团这时正在广东,也属中南军区管辖。会后林彪电令15兵团司令邓华火速进京受命。

            
            
林彪为何要在关键时刻让邓华替下黄永胜呢?这其中的奥秘鲜为人知。

林彪在东北四野当司令时,手下有12个纵队司令,邓华是其中最能打仗的猛将之一。他所率领的7纵,号称“野”战军。作战时,不光是对敌人野,对自己人也野,兵力部署不光防止敌人逃跑,还要防止自己人争夺战利品。宿营时,7纵来了,就要另外的部队让房子,让热炕头;行军时,7纵要过桥,机枪往桥头一架,谁抢就“突突”谁。
  
黄永胜曾在四野3纵当过司令,林彪对他的印象是打仗还可以,但谋略欠足。最典型的是辑安(今集安)一仗,林彪想吃掉陈诚的整编84师,让黄永胜去打,结果黄永胜没打好,歼灭仗打成了击溃仗。
  
林彪提议邓华替换黄永胜,是要邓华给四野争光,不能让四野的部队在朝鲜给他“林总”丢面子。

            
洪学智莫名其妙被拉上阵
            
邓华接到命令后,火速来到北京,林彪这次以军委副主席的身份接见了他。林彪和邓华拉了拉手,就开门见山说明了任务,要他去东北就任13兵团司令,并要他尽快先期入朝了解情况。林彪历来言语不多。三言两语把任务讲明后,就无话可说了。于是,邓华提了几个问题。邓华说,现在13兵团的3个军已经开到东北,可兵团机关还在广东一时还来不及过去,东北的部队没有人管,因此,他要求军委给他调一位兵团副司令,在他先期入朝前管理部队。兵团原来的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这时已调到广东军区。邓华说,这次最好能同时给他调一位兵团参谋长,一次配齐。
  
林彪听了,嗯了几声,说这个问题原先倒没考虑那么周全。想了一会儿,他对邓华说,兵团副司令你自己选一名报来,参谋长我看就调12兵团参谋长解方去好了。邓华当即提出,希望军委调他当15兵团司令时的老搭档、15兵团原副司令洪学智任13兵团副司令,两人再配合一次。林彪听后,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那就让洪学智去吧。
  
洪学智也是林彪的老部下。在东北时,洪学智是四野6纵司令,和邓华的7纵相邻,两人很熟悉。部队打到江西时,四野将43、44、45军整编成15兵团,邓华任兵团司令,洪学智任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两人关系更加密切了。15兵团后来打到广东。部队和广东军区合并,叶剑英任司令,大家习惯直接喊他叶参座。洪学智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兼江防司令。邓华觉得和洪学智一起作战,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因此,在关键时候就“拉”上了他,不过洪学智此时一无所知,还蒙在鼓里。
  
几天后,邓华打听到洪学智到北京办事,就在当时的前门车站等地。洪学智刚一下车,就被邓华截住,邓华神秘地说,林副主席有事要找你谈。到林彪家,林彪开门见山说,要调洪去东北任13兵团副司令,并说车票已经准备好了,下午1时就走。
  
洪学智大惊,说,我是奉叶参座的命令向军委请示工作来的,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调我去东北也得让我回去向叶参座交待一下,顺便也拿几件换洗衣服。邓华听了赶紧向林彪吹风说,不能让他回去,他回去就不来了。林彪听了,点了点头,笑着说,叶参座那里你现在就打个电话说明一下,衣服嘛,你就到东北去找几件吧,说完就不再吭气了。洪学智知道林彪的脾气,平时很少说话,一旦开口,就很难挽回,于是,只好服从。就这样洪学智在当天就随邓华去了东北,当上了13兵团副司令,随即开始了长达3年的抗美援朝生活。

             
             
做完了这些,林彪总算松了口气,现在他要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情。他知道下一步毛泽东要登坛拜将了,自己很可能是毛泽东心目中的上佳人选。但他不想去。他自认是个功成名就之人,去朝鲜实在是风险太大,弄不好会毁了自己一世英名。再说他对出兵朝鲜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只是毛泽东已经定了大局,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因此,三十六计,还是走为上。他让秘书找来当时的总后卫生部长傅连璋给自己检查身体,让傅开了一纸自己需要去苏联治病的诊断证明。
  
傅是30年代跟随毛泽东的随军医生,是毛泽东信得过的人。他对林彪的病情诊断主要是:当年“平型关大战”后,被晋军误打一枪留下后遗症,怕光,怕水,怕风,需要去苏联治疗。林彪就拿了这张证明去见毛泽东。毛泽东看了林彪的证明也不便再说什么,只好同意他去苏联治病。于是林彪就在这年8月底带着叶群、林立果、林立衡到苏联的南俄养病去了,他在那里一住就是4年。毛泽东本是打算请林彪挂帅出征的,林彪一走,他只好让粟裕去,不巧,关键时粟裕又在青岛病得不轻,毛泽东只好决定请56岁的彭德怀领兵出征。1950年6月,朝鲜北南双方军事对峙愈演愈烈。6月23日,南朝鲜李承晚军队在三八线附近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使战争形势更加紧张。6月25日,北朝鲜方面先发制人,于当天拂晓全线发起进攻,朝鲜内战全面爆发。南朝鲜军队受到突然打击,乱作一团,向南急剧溃逃。
 
6月28日,美军太平洋驻军总司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乘坐他的专机“巴丹”号,专程从东京飞抵朝鲜上空视察战况,他得出结论,南朝鲜的防御体系已接近崩溃,已无力再阻止北朝鲜军队的大规模进攻。于是,他当即按照五角大搂的旨意,命令驻朝美军第三集团军立刻投入地面战斗,直接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美军第3集团军介入地面战斗后,美李军队虽然被压缩在濒临大海的釜山一带,方圆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圈子内,但终于站住了脚跟,形成了防御。北朝鲜军队此时因战线太长,劳师远袭,已成强弩之末,双方形成对峙。
  
就在这时,中国总参谋部情报部获悉麦克阿瑟正计划在汉城附近的仁川港组织登陆,准备南北夹击北朝鲜军队。毛泽东预感到,中、苏如果不出兵,北朝鲜方面将危矣。到那时美国从北面打过鸭绿江,台湾的蒋介石从南面反攻大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就有被颠覆的危险。于是他力排众议,决定向朝鲜出兵,并责成周恩来召开紧急会议,具体讨论出兵朝鲜问题。

            
林彪提议13兵团临战易将
            
7月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国防委员会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当时中国军界的巨头,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会议的有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参作战部长李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总后勤部长杨立三,海军司令肖劲光,空军司令刘亚楼,装甲兵司令许光达,炮兵副司令苏进,铁道兵司令滕代远,中南军区司令林彪。林彪这时已接到调任军委副主席的任命,这次他是以军委副主席和中南军区司令的双重身份赴会。
  
这次会议开了两天,会上周恩来提议出兵朝鲜最好还是启用四野部队,因为朝鲜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东北相近,四野的部队里东北人多,又在东北打过仗,到朝鲜后容易适应那里的环境。林彪当即附和,其他人议论了一番也认为启用四野的部队比较合适,于是一致通过。会议责成林彪以军委的名义调动部队,首先调中南军区13兵团在东北布防。毛泽东批准了这个决定。13兵团是以林彪四野的老底子部队1纵、2纵、3纵为主组建起来的。

13兵团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兵团司令是黄永胜,所属38、39、40军3个军军部当时分别驻在信阳、漯河、洛阳。在接到命令后的次日,这3个军即开赴东北。可是兵团司令黄永胜却没有去。原来林彪在会上一个提议改变了他的命运。

林彪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十分敏感的临阵易将问题。他说,鉴于13兵团有可能先期入朝,单独对美军作战,而兵团司令黄永胜对如此大规模的异国作战指挥,似乎难以胜任。因此,他主张让15兵团司令邓华接替黄永胜的职务,让黄永胜到15兵团去当司令。同时为了便于指挥,让13兵团机关原班人马与15兵团机关互换,由15兵团政委赖传珠率15兵团机关原班人马组成13兵团部,立即由广东开赴东北。
  
黄永胜也是林彪老部下,别人一时对他还不太了解,因此会场上有点议论纷纷,临战易将毕竟是历来兵家大忌。罗荣桓在会上支持了林彪。他是四野的老政委,一直是管干部的,现在又是总政主任,说话很有份量。结果会议批准了林彪的提议,毛泽东后来也批准了这个提议,于是13兵团立刻开始紧张的临战易将。15兵团这时正在广东,也属中南军区管辖。会后林彪电令15兵团司令邓华火速进京受命。

            
            
林彪为何要在关键时刻让邓华替下黄永胜呢?这其中的奥秘鲜为人知。

林彪在东北四野当司令时,手下有12个纵队司令,邓华是其中最能打仗的猛将之一。他所率领的7纵,号称“野”战军。作战时,不光是对敌人野,对自己人也野,兵力部署不光防止敌人逃跑,还要防止自己人争夺战利品。宿营时,7纵来了,就要另外的部队让房子,让热炕头;行军时,7纵要过桥,机枪往桥头一架,谁抢就“突突”谁。
  
黄永胜曾在四野3纵当过司令,林彪对他的印象是打仗还可以,但谋略欠足。最典型的是辑安(今集安)一仗,林彪想吃掉陈诚的整编84师,让黄永胜去打,结果黄永胜没打好,歼灭仗打成了击溃仗。
  
林彪提议邓华替换黄永胜,是要邓华给四野争光,不能让四野的部队在朝鲜给他“林总”丢面子。

            
洪学智莫名其妙被拉上阵
            
邓华接到命令后,火速来到北京,林彪这次以军委副主席的身份接见了他。林彪和邓华拉了拉手,就开门见山说明了任务,要他去东北就任13兵团司令,并要他尽快先期入朝了解情况。林彪历来言语不多。三言两语把任务讲明后,就无话可说了。于是,邓华提了几个问题。邓华说,现在13兵团的3个军已经开到东北,可兵团机关还在广东一时还来不及过去,东北的部队没有人管,因此,他要求军委给他调一位兵团副司令,在他先期入朝前管理部队。兵团原来的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这时已调到广东军区。邓华说,这次最好能同时给他调一位兵团参谋长,一次配齐。
  
林彪听了,嗯了几声,说这个问题原先倒没考虑那么周全。想了一会儿,他对邓华说,兵团副司令你自己选一名报来,参谋长我看就调12兵团参谋长解方去好了。邓华当即提出,希望军委调他当15兵团司令时的老搭档、15兵团原副司令洪学智任13兵团副司令,两人再配合一次。林彪听后,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那就让洪学智去吧。
  
洪学智也是林彪的老部下。在东北时,洪学智是四野6纵司令,和邓华的7纵相邻,两人很熟悉。部队打到江西时,四野将43、44、45军整编成15兵团,邓华任兵团司令,洪学智任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两人关系更加密切了。15兵团后来打到广东。部队和广东军区合并,叶剑英任司令,大家习惯直接喊他叶参座。洪学智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兼江防司令。邓华觉得和洪学智一起作战,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因此,在关键时候就“拉”上了他,不过洪学智此时一无所知,还蒙在鼓里。
  
几天后,邓华打听到洪学智到北京办事,就在当时的前门车站等地。洪学智刚一下车,就被邓华截住,邓华神秘地说,林副主席有事要找你谈。到林彪家,林彪开门见山说,要调洪去东北任13兵团副司令,并说车票已经准备好了,下午1时就走。
  
洪学智大惊,说,我是奉叶参座的命令向军委请示工作来的,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调我去东北也得让我回去向叶参座交待一下,顺便也拿几件换洗衣服。邓华听了赶紧向林彪吹风说,不能让他回去,他回去就不来了。林彪听了,点了点头,笑着说,叶参座那里你现在就打个电话说明一下,衣服嘛,你就到东北去找几件吧,说完就不再吭气了。洪学智知道林彪的脾气,平时很少说话,一旦开口,就很难挽回,于是,只好服从。就这样洪学智在当天就随邓华去了东北,当上了13兵团副司令,随即开始了长达3年的抗美援朝生活。

             
             
做完了这些,林彪总算松了口气,现在他要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情。他知道下一步毛泽东要登坛拜将了,自己很可能是毛泽东心目中的上佳人选。但他不想去。他自认是个功成名就之人,去朝鲜实在是风险太大,弄不好会毁了自己一世英名。再说他对出兵朝鲜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只是毛泽东已经定了大局,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因此,三十六计,还是走为上。他让秘书找来当时的总后卫生部长傅连璋给自己检查身体,让傅开了一纸自己需要去苏联治病的诊断证明。
  
傅是30年代跟随毛泽东的随军医生,是毛泽东信得过的人。他对林彪的病情诊断主要是:当年“平型关大战”后,被晋军误打一枪留下后遗症,怕光,怕水,怕风,需要去苏联治疗。林彪就拿了这张证明去见毛泽东。毛泽东看了林彪的证明也不便再说什么,只好同意他去苏联治病。于是林彪就在这年8月底带着叶群、林立果、林立衡到苏联的南俄养病去了,他在那里一住就是4年。毛泽东本是打算请林彪挂帅出征的,林彪一走,他只好让粟裕去,不巧,关键时粟裕又在青岛病得不轻,毛泽东只好决定请56岁的彭德怀领兵出征。
无言
“怕光,怕水,怕风”……这是狂犬病啊。
那时林彪已经开始怕失去已经获得的地位了,所以不想去朝鲜,让别人啃骨头
打美军需要的是猛将啊
中国总参谋部情报部获悉麦克阿瑟正计划在汉城附近的仁川港组织登陆
----------并非情报部获悉,而是总参作战部推测
并责成周恩来召开紧急会议,具体讨论出兵朝鲜问题
----------并非具体讨论出兵朝鲜问题,而是未雨绸缪,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的问题
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国防委员会会议
-----------一九五四年之前并没有国防委员会这个机构,一九五四年之后这个机构也没实权
毛泽东本是打算请林彪挂帅出征的,林彪一走,他只好让粟裕去
-----------最初是打算让粟裕任东北边防军司令,粟有病,后朝鲜危机,让林挂帅出征
毛泽东只好决定请56岁的彭德怀领兵出征
------------彭德怀生于一八九八年,是年五十二岁
"黄永胜曾在四野3纵当过司令,林彪对他的印象是打仗还可以,但谋略欠足。最典型的是辑安(今集安)一仗,林彪想吃掉陈诚的整编84师,让黄永胜去打,结果黄永胜没打好,歼灭仗打成了击溃仗。"-解放战争中黄永胜历任晋察冀军区下属的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第六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军长、13兵团副司令员、司令员、15兵团司令员等职务,他什么时候到过三纵?他到东北以后表现出色,现实辽西三战三捷,然后在公主岭歼灭了国民党在东北的最精锐部队之一的新5军,调任六纵司令员后又在辽西会战中大败廖兵团,回到八纵后又在天津与一纵会师金汤桥,战功赫赫。47年八月以前他甚至不属于东北领导,怎可能参加辽南作战?东野三纵的历任司令员是程世才、韩先楚。还什么“林彪想吃掉陈诚的整编84师”,东北国民党军没有进行过整编,即使是从关内调来的部队如整49师,到东北后也恢复了49军的番号,东北哪有整编师?再说,整84师也就是吴化文的伪军被国民政府收编后的番号,一直在山东作战,直至在济南起义,什么时候到过东北?
“四野将43、44、45军整编成15兵团”-15兵团下属的三个军是43、44、48军,45军在12兵团。
“兵团原来的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这时已调到广东军区”-当时15兵团兼广东军区,军区司令员叶剑英,邓华、洪学智都是副司令员,谈不上调字。
“毛泽东本是打算请林彪挂帅出征的”-东北边防军组建时的司令员就是粟裕。
狂犬病,怕水,怕风,怕光,嘿嘿
所以以此证明,林某人只是一个窝里横的家伙,有本事的话,到国际战场上去亮亮呀,光在国内战场上打国民党的软蛋兵算个啥子哟,就算在国内他也不是百战百胜哟,打四平就让一个陈明仁给打得够呛。
7、8楼有水平
本文错漏不少,主观臆测严重
最后一段说的…………………………
林彪有病是假的吗?
林总在指挥南下作战战期间已经病得不轻了!
因为历史上的某些原因,一些人不断抹煞林彪的功绩。所谓“窝里横”,这样说,除了彭德怀,九帅十将哪个不是窝里横??粟裕生病是真的,林彪就偏偏是装的?
你又不是当事人,怎么知道的那些人内心活动?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