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自信预言中国要造航母会配俄战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0:53:00
俄专家自信预言中国要造航母会配俄战机2006年11月02日 世界新闻报   

被国人关注的建造航母问题,近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日前关于“中国将逐渐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的一席话,增添了普通民众对国防建设的信心。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也在关注中国的航母建造能力。

俄专家认为中国航母会配俄国战机


日前,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接受了中国政府网的专访。他在回答我国有没有打算制造航空母舰的问题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从总体造船工业的发展来看,随着发展将逐渐具备建造航母能力,有关部门将综合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和考虑有关问题。同时,孙来燕还强调,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无独有偶,俄罗斯《生意人报》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报道了有关中国航母的消息。该报称:在2016年之前,中国计划建成三艘航母,而第一艘航母则预计在2010年前建成。由于在此之前,中方很难研制出国产的舰载机,所以,中国将会为第一艘航母配备从国外引进的舰载机。

该报说,俄罗斯国防武器出口公司正在和中国就50架苏-33型舰载战斗机的销售合同进行谈判,合同总金额达25亿美元。俄方年底前将会交付两架苏-33战机,用于前期测试。据悉,苏-33战机现在仅应用于俄罗斯惟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上。

不过,该报同时也透露,中国也在计划依靠从俄方获得的技术,设计自己的苏-33型战机。而且,为了研究苏-33舰载机的结构,中方不久前还向乌克兰购买了一架T-10K型歼击机。该机实际上是苏-33战机的一种试验型号,苏联解体之后,该机留在了乌克兰。虽然现在已经不适于飞行,但该机却拥有保障飞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的全部系统。

对于中国舰载机的应用,加拿大军事评论专家平可夫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并不一定要从俄罗斯购买战机。中国获得舰载机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在歼-10的基础上建造舰载机,该型战机上的发动机与苏-33战机一样;二是在歼-11(苏-27)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中国式的苏-33战机。
建造航母需要何种能力?

航空母舰是目前海军吨位最大和最具威力的作战舰只。现代航母的建造已经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成为体现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需要数十个、乃至上百个行业的密切合作,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的考验。总体而言,航母的建造至少需要三种宏观的能力。

一是大型舰船的设计和建造能力。从现在世界服役的航母来看,航母的吨位普遍超过万吨。1至4万吨的航母被称为轻型航母,4至6万吨的航母被称为中型航母,6万吨以上的航母被称为重型航母。因而,航母的建造能力与一个国家的大型舰船建造能力息息相关。建造大型舰船需要专业钢材,同时需要先进设备,尤其需要超重型、高精度、特种加工、锻压等高技术的数控机床,以方便设计和制造大型船用燃气轮机以及船用螺旋桨。

二是舰载飞行器的起降能力。现代航母为方便飞机起降,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滑跃式甲板起飞,这需要飞机发动机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在短时间、短距离内推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另一种是蒸汽弹射器,为战机起飞时提供强大的外界助力,推动战机在飞出甲板时达到起飞速度。所有起飞方式都需要拦阻索技术的协助,来方便战机的降落。

三是各种电磁设备的配套能力。一般而言,航母的舰上都安装有对空警戒雷达、对海警戒雷达、制导雷达、引导雷达、电子战设备、卫星导航设备等各种电磁设备,以方便对舰载飞机的导航,并为反潜和防空兵器提供指引。

外界普遍认为,尽管中国能够生产30万吨的油轮,但建造航母需要的特种技术,如蒸汽弹射器、拦阻索和大型升降机等,还有待提高。军事评论员平可夫指出,为了有效地应用航母,中国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还需要电子侦察机,因此,中国是在一步步地积蓄技术潜能。

中国造航母要考虑三大因素

外界对于中国制造航母非常关注,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媒体不断出现文章猜测中国建造航母的进程,甚至列出了航母进入服役期的时间表。中国先后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了三艘报废或未完工的苏制航母——“明斯克”号和“基辅”号等用于娱乐业,也都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真正意图是从中获取制造航母相关技术。

外界普遍认为,目前中国若建造航母,将考虑三大因素:

一是技术。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造船工业,能够生产30万吨的油轮,但建造航母更需要特种技术,如蒸汽弹射器、拦阻索和大型升降机等。如果没有蒸汽弹射器,单纯依靠滑跃式甲板起飞技术,作战飞机可能难以满负荷起飞,弹药挂载不足将严重限制舰载机编队的作战能力。

而更为关键的是,固定翼预警飞机没有弹射器无法起飞,只能依靠直升机预警机,这极大削弱了航母编队的安全防卫能力和舰载机的对空作战能力。因为直升机预警机只能探测到110-150公里的空中目标,而固定翼预警飞机探测距离可达到550公里。面临具备防区外武器发射能力的敌机,前者可能在发现目标的瞬间即被摧毁,而后者则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预警。

二是资金。建造航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英国的《简氏防务周刊》曾对美国尼米兹级“斯坦尼斯”号航母及其战斗群所需的总费用进行过一次推算,计算出其从开始建造到最后退役,共需经费约330亿美元,这中间还不包括航空母舰的现代化改装、报废和战斗消耗的费用。33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将近26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国今年一年的国防总开支。而一艘航母难以形成强大的作战能力,正常情况应该具备三艘:一艘进行作战部署、一艘进行训练、一艘在港整修。这对资金提出了更大的压力。此外,在拥有航母后,还需要建造能够停泊航母的大型海军基地,这也增加了资金需求。

三是地缘政治。西方国家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拥有航母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是通过武力解决领土争端、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手段。此外,日本也可能借机启动航母建造项目。
中国造航母要综合考虑

从海上战争的历史来看,海军主要有两种作战模式:一是海上力量在远海区域的运用;二是与其他军种在近海区域展开联合作战。

在第一种模式下,海军的作用是将力量投射范围跨越近海的界限,这种模式既可能是进攻性的,也可能是防御性的,需要航母的存在。

在第二种模式下,主要是在近海区域与对手舰队展开交战,这种模式主要是防御性的,对航母的战略需求不大。

目前,中国海军战略执行的是积极防御政策,以维护国家主权为主要目标。但由于中国的领海面积达到300多万平方公里,尤其是南海领海的面积辽阔,中国海军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方面的确存在对航母的需求。而且在当前军事强国企图使用武力阻挠中国实现国家的统一、某些国家侵吞中国海上资源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这种需求存在继续加大的趋势。

对于中国的航母建造计划,加拿大军事评论专家平可夫认为:“中国的航母建造一切取决于政治方面的决定,钱现在不是问题。中国最有可能在第12个五年计划中开始建造航母,也就是说是在2010-2016年。为了有效地应用航母,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还需要电子侦察机,因此,中国是在一步步地积蓄技术潜能。”

发展航母是一项既耗费资金,又需要强大技术支撑的项目,更可能对我国所处的战略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谨慎对待。正如孙来燕副主任所指出的,“有关部门将综合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和考虑有关问题”。(来源:世界新闻报)俄专家自信预言中国要造航母会配俄战机2006年11月02日 世界新闻报   

被国人关注的建造航母问题,近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日前关于“中国将逐渐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的一席话,增添了普通民众对国防建设的信心。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也在关注中国的航母建造能力。

俄专家认为中国航母会配俄国战机


日前,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接受了中国政府网的专访。他在回答我国有没有打算制造航空母舰的问题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从总体造船工业的发展来看,随着发展将逐渐具备建造航母能力,有关部门将综合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和考虑有关问题。同时,孙来燕还强调,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无独有偶,俄罗斯《生意人报》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报道了有关中国航母的消息。该报称:在2016年之前,中国计划建成三艘航母,而第一艘航母则预计在2010年前建成。由于在此之前,中方很难研制出国产的舰载机,所以,中国将会为第一艘航母配备从国外引进的舰载机。

该报说,俄罗斯国防武器出口公司正在和中国就50架苏-33型舰载战斗机的销售合同进行谈判,合同总金额达25亿美元。俄方年底前将会交付两架苏-33战机,用于前期测试。据悉,苏-33战机现在仅应用于俄罗斯惟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上。

不过,该报同时也透露,中国也在计划依靠从俄方获得的技术,设计自己的苏-33型战机。而且,为了研究苏-33舰载机的结构,中方不久前还向乌克兰购买了一架T-10K型歼击机。该机实际上是苏-33战机的一种试验型号,苏联解体之后,该机留在了乌克兰。虽然现在已经不适于飞行,但该机却拥有保障飞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的全部系统。

对于中国舰载机的应用,加拿大军事评论专家平可夫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并不一定要从俄罗斯购买战机。中国获得舰载机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在歼-10的基础上建造舰载机,该型战机上的发动机与苏-33战机一样;二是在歼-11(苏-27)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中国式的苏-33战机。
建造航母需要何种能力?

航空母舰是目前海军吨位最大和最具威力的作战舰只。现代航母的建造已经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成为体现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需要数十个、乃至上百个行业的密切合作,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的考验。总体而言,航母的建造至少需要三种宏观的能力。

一是大型舰船的设计和建造能力。从现在世界服役的航母来看,航母的吨位普遍超过万吨。1至4万吨的航母被称为轻型航母,4至6万吨的航母被称为中型航母,6万吨以上的航母被称为重型航母。因而,航母的建造能力与一个国家的大型舰船建造能力息息相关。建造大型舰船需要专业钢材,同时需要先进设备,尤其需要超重型、高精度、特种加工、锻压等高技术的数控机床,以方便设计和制造大型船用燃气轮机以及船用螺旋桨。

二是舰载飞行器的起降能力。现代航母为方便飞机起降,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滑跃式甲板起飞,这需要飞机发动机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在短时间、短距离内推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另一种是蒸汽弹射器,为战机起飞时提供强大的外界助力,推动战机在飞出甲板时达到起飞速度。所有起飞方式都需要拦阻索技术的协助,来方便战机的降落。

三是各种电磁设备的配套能力。一般而言,航母的舰上都安装有对空警戒雷达、对海警戒雷达、制导雷达、引导雷达、电子战设备、卫星导航设备等各种电磁设备,以方便对舰载飞机的导航,并为反潜和防空兵器提供指引。

外界普遍认为,尽管中国能够生产30万吨的油轮,但建造航母需要的特种技术,如蒸汽弹射器、拦阻索和大型升降机等,还有待提高。军事评论员平可夫指出,为了有效地应用航母,中国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还需要电子侦察机,因此,中国是在一步步地积蓄技术潜能。

中国造航母要考虑三大因素

外界对于中国制造航母非常关注,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媒体不断出现文章猜测中国建造航母的进程,甚至列出了航母进入服役期的时间表。中国先后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了三艘报废或未完工的苏制航母——“明斯克”号和“基辅”号等用于娱乐业,也都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真正意图是从中获取制造航母相关技术。

外界普遍认为,目前中国若建造航母,将考虑三大因素:

一是技术。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造船工业,能够生产30万吨的油轮,但建造航母更需要特种技术,如蒸汽弹射器、拦阻索和大型升降机等。如果没有蒸汽弹射器,单纯依靠滑跃式甲板起飞技术,作战飞机可能难以满负荷起飞,弹药挂载不足将严重限制舰载机编队的作战能力。

而更为关键的是,固定翼预警飞机没有弹射器无法起飞,只能依靠直升机预警机,这极大削弱了航母编队的安全防卫能力和舰载机的对空作战能力。因为直升机预警机只能探测到110-150公里的空中目标,而固定翼预警飞机探测距离可达到550公里。面临具备防区外武器发射能力的敌机,前者可能在发现目标的瞬间即被摧毁,而后者则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预警。

二是资金。建造航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英国的《简氏防务周刊》曾对美国尼米兹级“斯坦尼斯”号航母及其战斗群所需的总费用进行过一次推算,计算出其从开始建造到最后退役,共需经费约330亿美元,这中间还不包括航空母舰的现代化改装、报废和战斗消耗的费用。33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将近26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国今年一年的国防总开支。而一艘航母难以形成强大的作战能力,正常情况应该具备三艘:一艘进行作战部署、一艘进行训练、一艘在港整修。这对资金提出了更大的压力。此外,在拥有航母后,还需要建造能够停泊航母的大型海军基地,这也增加了资金需求。

三是地缘政治。西方国家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拥有航母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是通过武力解决领土争端、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手段。此外,日本也可能借机启动航母建造项目。
中国造航母要综合考虑

从海上战争的历史来看,海军主要有两种作战模式:一是海上力量在远海区域的运用;二是与其他军种在近海区域展开联合作战。

在第一种模式下,海军的作用是将力量投射范围跨越近海的界限,这种模式既可能是进攻性的,也可能是防御性的,需要航母的存在。

在第二种模式下,主要是在近海区域与对手舰队展开交战,这种模式主要是防御性的,对航母的战略需求不大。

目前,中国海军战略执行的是积极防御政策,以维护国家主权为主要目标。但由于中国的领海面积达到300多万平方公里,尤其是南海领海的面积辽阔,中国海军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方面的确存在对航母的需求。而且在当前军事强国企图使用武力阻挠中国实现国家的统一、某些国家侵吞中国海上资源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这种需求存在继续加大的趋势。

对于中国的航母建造计划,加拿大军事评论专家平可夫认为:“中国的航母建造一切取决于政治方面的决定,钱现在不是问题。中国最有可能在第12个五年计划中开始建造航母,也就是说是在2010-2016年。为了有效地应用航母,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还需要电子侦察机,因此,中国是在一步步地积蓄技术潜能。”

发展航母是一项既耗费资金,又需要强大技术支撑的项目,更可能对我国所处的战略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谨慎对待。正如孙来燕副主任所指出的,“有关部门将综合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和考虑有关问题”。(来源: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