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德意志统一与俾斯麦[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7:02:38
政治是追求次好的艺术。---奥托.冯.俾斯麦
  
  
  
  从萨克森王朝结束到普鲁士通过三次战争建立起德意志帝国为止,德意志民族陷于分裂将近一千年。虽然从北海到多瑙河谷的广大地区一直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但这一帝国内部总是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甚至相互为敌的状况,皇帝由诸侯选举产生,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较大的诸侯。这一分裂的状况在欧洲的民族国家兴起之后,使德意志人感到了最大的痛苦。
  
  在长达一千年的分裂状况中,有两个因素值得注意:一,中欧的位置,这一块地方面对着斯拉夫人和亚洲民族,自卫的需要加强了边界地区的独立性;二,基督教的作用,它既是一种统一因素,又是一种分裂因素,皇帝希望通过罗马教会的帮助来对抗诸侯,但由于教会拥有土地,并且后来变成主教诸侯,因此,基督教实际上不但在教皇与皇帝之间,而且在帝国内部制造了分裂。
  
  到“七年战争”(1756-1763)结束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出现了普鲁士与奥地利并峙的“二元”体系,帝国的前途将由它们之间的斗争来决定。普鲁士与奥地利原来都是帝国的最边远的地区,最后却成为最强大的两个王国,这一现象使人想起:希腊、罗马原来就是古代文明的边远地带,再后来,美国、苏联也处在一种边远的位置。
  
  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大陆被拿破仑的辉煌战绩所震撼。拿破仑的政策及其失败产生了两个影响深远的结果:一,“神圣同盟”的组成,这是“均势”思想的起源,一时之间,各国的君主联合起来,在国内与国外都要求推行一种“保守主义”,也即是说要求在国内和国外都维持现状的连续性,就其原则来说,德国的统一是一定要冒着触犯这一“同盟”的危险的,这正是俾斯麦必须面对的最大困难。二,对德国未来的统一影响最大的是“莱茵联盟”及德意志邦联的组成。“莱茵联盟”是拿破仑政策的结果,在拿破仑失败之后当然被解散,但它的成果却留下来了,它既缩小了又扩大了德国的“小邦分立主义”,说它缩小是因为它取消了二百多个小邦国,说它扩大是因为它加强了中等邦国,它们后来有更大的力量来坚持独立性。德意志邦联则是在拿破仑失败之后在英、俄、奥主导下成立的,它实际是对德意志诸邦的“看管政策”,就其组织方法和原则来说是不可能产生什么有助于德国统一的积极措施的,而奥地利之所以热心于组织这样的一个邦联,是因为它愈来愈把精力放在自己境内的少数民族,同时也不愿意在西面出现一个强国。
  
  一八四八年,又一次在法国点燃了欧洲革命的导火索。革命蔓延到普鲁士与奥地利,并且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这一暂时的成功的成果之一,就是保罗教堂制宪会议的召开,德意志各邦议会的成员在此希望为统一的德意志制定一部宪法。在这次会议上,“小德意志主义”取得了优势,会议通过了一个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君主立宪的“小德意志帝国”,并且选举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帝国皇帝。但是,威廉四世拒绝了由人民授予的帝号,其原因是他认为君权出于神授而非人民之手。此后,完好无损的军队的存在迅速就使革命陷于失败,在德意志全境又恢复了“保守主义”的秩序。正象参加圣保罗会议的舒尔茨后来在回忆时反省的那样:“国民议会缺少一个能一眼看到机会并抓住不放的天才,它忘记了,在大动干戈的时代里,世界历史是不会等待思想家的。”
  
  在圣保罗会议失败二十三年之后,俾斯麦缔造的正是一个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帝国。回想起来,正是一八四八年革命使俾斯麦第一次有机会接近政治的中心,而他从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之日起,全力以赴,不惜对威廉国王隐藏他的意图,不惜发起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正是一个建立在普鲁士军刀上面的“小德意志”帝国。正象马克思说过的:“俾斯麦是一八四八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但是,马克思这句话的意义还不能只就俾斯麦实现了“小德意志”这一点来理解。从1862年俾斯麦就任首相起,他的政策的实际上就是“对外实行革命,对内实行自由主义”,他在普奥战争之后废赎了几个小邦的君主,建立了北德联邦,这正是“波拿巴主义”的再现,是对欧洲秩序的一场革命,而他在普奥战争胜利之后又在国内与自由派和解,提出所谓“追认”法案,承认了议会的预算批准权,在北德意志联邦的宪法中确认进行普遍、平等和直接的选举。因此,正象恩格斯说过的:“俾斯麦直到一八七一年都不是保守的。”回过头来看,俾斯麦做到这一切真是神奇,因为它居然是披着王党的外衣来进行的,而直到他在柯尼希格莱茨决定性地击败奥地利之后,各国才意识到实际上发生了一场革命。俾斯麦不惜欺骗一切人,不惜挑起纠纷,但他要达到的目标却是建设性的。他的成果是持久的,而他所制造的缺陷也要经过很多代人去克服。
  
  
  政治是追求次好的艺术。---奥托.冯.俾斯麦
  
  
  
  从萨克森王朝结束到普鲁士通过三次战争建立起德意志帝国为止,德意志民族陷于分裂将近一千年。虽然从北海到多瑙河谷的广大地区一直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但这一帝国内部总是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甚至相互为敌的状况,皇帝由诸侯选举产生,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较大的诸侯。这一分裂的状况在欧洲的民族国家兴起之后,使德意志人感到了最大的痛苦。
  
  在长达一千年的分裂状况中,有两个因素值得注意:一,中欧的位置,这一块地方面对着斯拉夫人和亚洲民族,自卫的需要加强了边界地区的独立性;二,基督教的作用,它既是一种统一因素,又是一种分裂因素,皇帝希望通过罗马教会的帮助来对抗诸侯,但由于教会拥有土地,并且后来变成主教诸侯,因此,基督教实际上不但在教皇与皇帝之间,而且在帝国内部制造了分裂。
  
  到“七年战争”(1756-1763)结束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出现了普鲁士与奥地利并峙的“二元”体系,帝国的前途将由它们之间的斗争来决定。普鲁士与奥地利原来都是帝国的最边远的地区,最后却成为最强大的两个王国,这一现象使人想起:希腊、罗马原来就是古代文明的边远地带,再后来,美国、苏联也处在一种边远的位置。
  
  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大陆被拿破仑的辉煌战绩所震撼。拿破仑的政策及其失败产生了两个影响深远的结果:一,“神圣同盟”的组成,这是“均势”思想的起源,一时之间,各国的君主联合起来,在国内与国外都要求推行一种“保守主义”,也即是说要求在国内和国外都维持现状的连续性,就其原则来说,德国的统一是一定要冒着触犯这一“同盟”的危险的,这正是俾斯麦必须面对的最大困难。二,对德国未来的统一影响最大的是“莱茵联盟”及德意志邦联的组成。“莱茵联盟”是拿破仑政策的结果,在拿破仑失败之后当然被解散,但它的成果却留下来了,它既缩小了又扩大了德国的“小邦分立主义”,说它缩小是因为它取消了二百多个小邦国,说它扩大是因为它加强了中等邦国,它们后来有更大的力量来坚持独立性。德意志邦联则是在拿破仑失败之后在英、俄、奥主导下成立的,它实际是对德意志诸邦的“看管政策”,就其组织方法和原则来说是不可能产生什么有助于德国统一的积极措施的,而奥地利之所以热心于组织这样的一个邦联,是因为它愈来愈把精力放在自己境内的少数民族,同时也不愿意在西面出现一个强国。
  
  一八四八年,又一次在法国点燃了欧洲革命的导火索。革命蔓延到普鲁士与奥地利,并且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这一暂时的成功的成果之一,就是保罗教堂制宪会议的召开,德意志各邦议会的成员在此希望为统一的德意志制定一部宪法。在这次会议上,“小德意志主义”取得了优势,会议通过了一个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君主立宪的“小德意志帝国”,并且选举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帝国皇帝。但是,威廉四世拒绝了由人民授予的帝号,其原因是他认为君权出于神授而非人民之手。此后,完好无损的军队的存在迅速就使革命陷于失败,在德意志全境又恢复了“保守主义”的秩序。正象参加圣保罗会议的舒尔茨后来在回忆时反省的那样:“国民议会缺少一个能一眼看到机会并抓住不放的天才,它忘记了,在大动干戈的时代里,世界历史是不会等待思想家的。”
  
  在圣保罗会议失败二十三年之后,俾斯麦缔造的正是一个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帝国。回想起来,正是一八四八年革命使俾斯麦第一次有机会接近政治的中心,而他从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之日起,全力以赴,不惜对威廉国王隐藏他的意图,不惜发起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正是一个建立在普鲁士军刀上面的“小德意志”帝国。正象马克思说过的:“俾斯麦是一八四八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但是,马克思这句话的意义还不能只就俾斯麦实现了“小德意志”这一点来理解。从1862年俾斯麦就任首相起,他的政策的实际上就是“对外实行革命,对内实行自由主义”,他在普奥战争之后废赎了几个小邦的君主,建立了北德联邦,这正是“波拿巴主义”的再现,是对欧洲秩序的一场革命,而他在普奥战争胜利之后又在国内与自由派和解,提出所谓“追认”法案,承认了议会的预算批准权,在北德意志联邦的宪法中确认进行普遍、平等和直接的选举。因此,正象恩格斯说过的:“俾斯麦直到一八七一年都不是保守的。”回过头来看,俾斯麦做到这一切真是神奇,因为它居然是披着王党的外衣来进行的,而直到他在柯尼希格莱茨决定性地击败奥地利之后,各国才意识到实际上发生了一场革命。俾斯麦不惜欺骗一切人,不惜挑起纠纷,但他要达到的目标却是建设性的。他的成果是持久的,而他所制造的缺陷也要经过很多代人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