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是怎么留起猪尾巴的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9:19:39
满 族是女真的后裔,他们的发式也继承女真的特征。女真是一个生活在一望 无际的山林里的民族,那里道路崎岖,猛兽出没,为了多获得山货和野味,经常在林子里一呆就是十几天,遇到危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被树枝钩住而迅速脱身。所以,女真人的衣服和发式都是简洁的,简洁到让汉族人看了,觉得应该用“削发如僧”来形容:头发剃光,只是在脑后留下小手指细的一绺头发,拧成绳索一样下垂,胡须也只是在鼻子底下留着几根。
     明末,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他意识到,“剃发”是祖宗的成法,所以每攻占一地,都要以此作为归服的标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破明朝第一道关口顺关,给守将李永芳剃发拔须,看他没有什么反抗,便招为满 人的女婿。汉人剃头的历史由此揭开序幕。
     再颁剃头令动真格的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了北京,没过几天吴三桂打开城门迎接了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一样,用“剃头”来判断人们是否降清。入城没几天,多尔衮命兵部发文告:“凡投诚官吏军民皆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告示一出,北京城里有点混乱。人们纷纷议论:当初清兵入关可是受吴三桂之请,帮助明太子回朝的,怎么到了现在,明太子没见着,倒是多尔衮要人们剃发!就连早已与多尔衮拜天盟誓并剃了头的吴三桂也跑去告诫多尔衮:四面尚有多处敌人,颁个“剃头令”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多尔衮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他盘算了一下,二十天以后,又下了个告示:“天下臣民照旧束缚各从自便。”
      一年以后,大局
      将定,再颁剃头令,就动起了真格的,不遵者杀无赦。清军在街道、路口强行为过往人剃发,地方官为表忠心,把期限缩短到一天。人们不但要剃头,还要剃成规定式样的———就是“金钱鼠尾头”(脑袋后面只剩下一个铜钱面积大小的头发,编成小辫)。
      江阴血战搭进几十万人命
      第二次“剃头令”下达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剃头令”却引发诸多百姓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最悲壮的当数“江阴十日”。是年闰六 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头令”,众多江阴乡绅跪请留发,被县太爷大骂赶出。次日,秀才许用等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众百姓将方亨抓入狱中,共推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江阴人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清兵惨绝人寰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死于清兵刀下者又有17万多人,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一首“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词留下了对江阴死难者的悼念。
      也有的百姓以自杀的方式保护头发。苏州有一对卖面饼的夫妇,一生与人无争。剃法令下来之后,老头吟唱一首“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两人悬梁而死。
     还有的人学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率领族人躲进深山。温州雁岩山一户姓徐的人家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拖羊带牛,拿着必需的农具,在山上盖起了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十几年,既不让外人上山,自己也不下山。
     剃头“积极分子”孙之獬
     孙之獬是明朝的进士,满腹经纶。做了22年朱明的臣子,清兵一入北京,他就投降了,还迫不及待地告诉新主子:我是坚决附庸清人的风俗的,早把老婆的脚放开了(清的女子当时是不缠足的)。他也麻利地把自己的头发剃了。
     剃头令罢除之后,清人允许汉大臣束发顶进贤冠,穿长袖大服,朝堂上满汉分列。孙之獬却作难了,满 族大臣认为他怎么摆弄也是汉人,不准他站入自己的队伍;汉族大臣觉得他满 人打扮,站在队列也不合时宜。孙之獬羞愧难当,一怒之下回去写了个奏疏呈上。奏疏云:“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都应该以新朝建立而更新,唯独衣冠束发之制,仍从汉人之制,此乃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
     满清批准孙之獬的奏疏,不是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要显示满清国威。过了两年,山东谢迁起义,跑到淄川(孙之獬的老家)把他抓了起来。谢迁要解恨,说:“贪得一官,编天下人之发。我现在给你种上头发。”义军给孙之獬的脑袋上凿了个洞,插了几根头发,孙之獬忍不住疼痛,昏死过去。
     剃头令催生新行业———剃头匠
     最初清军在街道、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剃头令”圣旨,谁要是敢不剃头,割下头颅挂在旗杆上。几次屠杀之后,人们也认识到为了辫子丢命,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于是也就在暴力面前低头了。
     剃头的行当也不再是清军的事情了,而由活路不太好的百姓操持:走街串巷一副挑子,一头是火罐,上面的铜盆盛着热水,旁边也有一根旗杆,不挂头颅变成了行当的标志;另一头是长方形的小柜子,小抽屉里放着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顾客的坐凳。满 族是女真的后裔,他们的发式也继承女真的特征。女真是一个生活在一望 无际的山林里的民族,那里道路崎岖,猛兽出没,为了多获得山货和野味,经常在林子里一呆就是十几天,遇到危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被树枝钩住而迅速脱身。所以,女真人的衣服和发式都是简洁的,简洁到让汉族人看了,觉得应该用“削发如僧”来形容:头发剃光,只是在脑后留下小手指细的一绺头发,拧成绳索一样下垂,胡须也只是在鼻子底下留着几根。
     明末,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他意识到,“剃发”是祖宗的成法,所以每攻占一地,都要以此作为归服的标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破明朝第一道关口顺关,给守将李永芳剃发拔须,看他没有什么反抗,便招为满 人的女婿。汉人剃头的历史由此揭开序幕。
     再颁剃头令动真格的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了北京,没过几天吴三桂打开城门迎接了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一样,用“剃头”来判断人们是否降清。入城没几天,多尔衮命兵部发文告:“凡投诚官吏军民皆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告示一出,北京城里有点混乱。人们纷纷议论:当初清兵入关可是受吴三桂之请,帮助明太子回朝的,怎么到了现在,明太子没见着,倒是多尔衮要人们剃发!就连早已与多尔衮拜天盟誓并剃了头的吴三桂也跑去告诫多尔衮:四面尚有多处敌人,颁个“剃头令”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多尔衮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他盘算了一下,二十天以后,又下了个告示:“天下臣民照旧束缚各从自便。”
      一年以后,大局
      将定,再颁剃头令,就动起了真格的,不遵者杀无赦。清军在街道、路口强行为过往人剃发,地方官为表忠心,把期限缩短到一天。人们不但要剃头,还要剃成规定式样的———就是“金钱鼠尾头”(脑袋后面只剩下一个铜钱面积大小的头发,编成小辫)。
      江阴血战搭进几十万人命
      第二次“剃头令”下达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剃头令”却引发诸多百姓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最悲壮的当数“江阴十日”。是年闰六 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头令”,众多江阴乡绅跪请留发,被县太爷大骂赶出。次日,秀才许用等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众百姓将方亨抓入狱中,共推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江阴人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清兵惨绝人寰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死于清兵刀下者又有17万多人,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一首“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词留下了对江阴死难者的悼念。
      也有的百姓以自杀的方式保护头发。苏州有一对卖面饼的夫妇,一生与人无争。剃法令下来之后,老头吟唱一首“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两人悬梁而死。
     还有的人学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率领族人躲进深山。温州雁岩山一户姓徐的人家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拖羊带牛,拿着必需的农具,在山上盖起了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十几年,既不让外人上山,自己也不下山。
     剃头“积极分子”孙之獬
     孙之獬是明朝的进士,满腹经纶。做了22年朱明的臣子,清兵一入北京,他就投降了,还迫不及待地告诉新主子:我是坚决附庸清人的风俗的,早把老婆的脚放开了(清的女子当时是不缠足的)。他也麻利地把自己的头发剃了。
     剃头令罢除之后,清人允许汉大臣束发顶进贤冠,穿长袖大服,朝堂上满汉分列。孙之獬却作难了,满 族大臣认为他怎么摆弄也是汉人,不准他站入自己的队伍;汉族大臣觉得他满 人打扮,站在队列也不合时宜。孙之獬羞愧难当,一怒之下回去写了个奏疏呈上。奏疏云:“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都应该以新朝建立而更新,唯独衣冠束发之制,仍从汉人之制,此乃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
     满清批准孙之獬的奏疏,不是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要显示满清国威。过了两年,山东谢迁起义,跑到淄川(孙之獬的老家)把他抓了起来。谢迁要解恨,说:“贪得一官,编天下人之发。我现在给你种上头发。”义军给孙之獬的脑袋上凿了个洞,插了几根头发,孙之獬忍不住疼痛,昏死过去。
     剃头令催生新行业———剃头匠
     最初清军在街道、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剃头令”圣旨,谁要是敢不剃头,割下头颅挂在旗杆上。几次屠杀之后,人们也认识到为了辫子丢命,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于是也就在暴力面前低头了。
     剃头的行当也不再是清军的事情了,而由活路不太好的百姓操持:走街串巷一副挑子,一头是火罐,上面的铜盆盛着热水,旁边也有一根旗杆,不挂头颅变成了行当的标志;另一头是长方形的小柜子,小抽屉里放着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顾客的坐凳。
]]
满清反动统治的象征,BS之!
2楼的图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