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灾”与“才荒”的尴尬共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1:17:04
河北省涉县广播电视局自1995年以来,全局人员由50多人猛增到240多人,但是只增人数,难增人才。由于近年来该县广电局发展较快,成了县里比较“肥”的单位之一,局领导为“亲”所困,几年来在进人过程中,职工亲属和上级领导指派的大量低素质农民涌入。致使现在的领导层既为“人灾”发愁,又为“才荒”叹气。

11月5日的这则新华网消息所反映的现象,在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笔者以前工作的一家国企公司,凡是效益不错的基层单位,总是三亲六故及“皇亲国戚”最扎堆儿的地方。等到这些单位被“吃”倒了台、沦为亏损时,这些依靠各种关系调进来的人,很快又一个一个地调出了。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我们平常听的最多的,是这些单位的运营成本如何高,现行的收费标准如何低,经营上如何入不敷出,可这些单位却不说自己养了多少包括亲属、关系户在内的闲人,这“养闲人”的费用又往成本里摊了多少?在党政机关,如今进入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想塞进不具备条件的亲属已不那么容易,但人家可以在辅助人员、后勤服务岗位上动脑筋。招多少、招谁,您到一些基层党政机关问问,这样的事什么时候公开、透明过?

有些单位领导可能认为,就一般岗位、一般工种而言,用谁都是用,把岗位照顾给本单位一些“有头有脸”人的亲属,照顾给单位的关系户,对稳定职工队伍、维持合作关系有好处,也是领导“人情味”的体现。殊不知,这种照顾性的进人,会使人力投入不仅不能产生期待回报,反而因矛盾的增多而加大了管理难度,加剧了人心的涣散,根本违背了运行规律的事业,不仅不能发展,反而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而这,才是职工队伍不稳定的最大威胁。因此,在用人上为“亲”所困,实在是一种短视行为。

其实,笔者煞有介事讲述的此番道理,类似涉县广电局的领导们未必不懂。之所以要这样干,表面上看是为“亲”所困,实质上暴露的,还是产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从而导致相关领导心理失衡的结果。

涉县广电局前任局长在任期间,该局事业发展迅速,成了县里的好单位,这位前任局长也成为单位的功臣。但是事业搞上去了,用人却一团糟:短短3年,人数由130人增到240人,近70%的人员只有初高中文化。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县广电局是个具有明确产权人的事业,如果这位前任局长是县广电局的大股东,或者具有类似“董事会聘用的总经理”之法定职责与待遇,他还会不会、能不能、敢不敢如此地“用人一团糟”?但现实是,在事业成功发展之后,这位前任局长作为功臣,其国家干部的身份,使其不太可能具有什么“法定职责与待遇”。那么利用权力安排一下本单位员工及关系户的亲属,落个好人缘,从“人性”的角度说,似乎也不难理解。只是他留给后任的“人灾”与“才荒”,不知还要贻害多少年、多少任。

“人灾”与“才荒”并存,这是当前不少“国”字号单位的共患。笔者以为,只有将国家产权人格化,理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利益关系,经营者的立足点才会有根本的转变,在用人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可笑思路才能真正避免。文章来源:人民网河北省涉县广播电视局自1995年以来,全局人员由50多人猛增到240多人,但是只增人数,难增人才。由于近年来该县广电局发展较快,成了县里比较“肥”的单位之一,局领导为“亲”所困,几年来在进人过程中,职工亲属和上级领导指派的大量低素质农民涌入。致使现在的领导层既为“人灾”发愁,又为“才荒”叹气。

11月5日的这则新华网消息所反映的现象,在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笔者以前工作的一家国企公司,凡是效益不错的基层单位,总是三亲六故及“皇亲国戚”最扎堆儿的地方。等到这些单位被“吃”倒了台、沦为亏损时,这些依靠各种关系调进来的人,很快又一个一个地调出了。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我们平常听的最多的,是这些单位的运营成本如何高,现行的收费标准如何低,经营上如何入不敷出,可这些单位却不说自己养了多少包括亲属、关系户在内的闲人,这“养闲人”的费用又往成本里摊了多少?在党政机关,如今进入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想塞进不具备条件的亲属已不那么容易,但人家可以在辅助人员、后勤服务岗位上动脑筋。招多少、招谁,您到一些基层党政机关问问,这样的事什么时候公开、透明过?

有些单位领导可能认为,就一般岗位、一般工种而言,用谁都是用,把岗位照顾给本单位一些“有头有脸”人的亲属,照顾给单位的关系户,对稳定职工队伍、维持合作关系有好处,也是领导“人情味”的体现。殊不知,这种照顾性的进人,会使人力投入不仅不能产生期待回报,反而因矛盾的增多而加大了管理难度,加剧了人心的涣散,根本违背了运行规律的事业,不仅不能发展,反而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而这,才是职工队伍不稳定的最大威胁。因此,在用人上为“亲”所困,实在是一种短视行为。

其实,笔者煞有介事讲述的此番道理,类似涉县广电局的领导们未必不懂。之所以要这样干,表面上看是为“亲”所困,实质上暴露的,还是产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从而导致相关领导心理失衡的结果。

涉县广电局前任局长在任期间,该局事业发展迅速,成了县里的好单位,这位前任局长也成为单位的功臣。但是事业搞上去了,用人却一团糟:短短3年,人数由130人增到240人,近70%的人员只有初高中文化。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县广电局是个具有明确产权人的事业,如果这位前任局长是县广电局的大股东,或者具有类似“董事会聘用的总经理”之法定职责与待遇,他还会不会、能不能、敢不敢如此地“用人一团糟”?但现实是,在事业成功发展之后,这位前任局长作为功臣,其国家干部的身份,使其不太可能具有什么“法定职责与待遇”。那么利用权力安排一下本单位员工及关系户的亲属,落个好人缘,从“人性”的角度说,似乎也不难理解。只是他留给后任的“人灾”与“才荒”,不知还要贻害多少年、多少任。

“人灾”与“才荒”并存,这是当前不少“国”字号单位的共患。笔者以为,只有将国家产权人格化,理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利益关系,经营者的立足点才会有根本的转变,在用人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可笑思路才能真正避免。文章来源:人民网
到处都这样,没得说的。
法治问题。
毒瘤啊!!~~
中国特色吗!  就这样儿!  情大于法.人制社会.
到处都这样
呜呼,天下如此,国何以兴!
哈哈,以前留下的人口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