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精锐部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5:05:30
给兄弟们转另一篇讨论三国精兵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子:“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后汉书·卷七十六
------------------------------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是说天下最强的力量出自何处。我们会发现,全部为北方边境或塞外的种族。


这是郑泰说董卓的话,是说董卓拥有全部的这六支力量,虽然凉州军团是他的嫡系,但通过各种手段的兼并和拉拢,使董卓确实在形式上拥有了他们,所以说董卓得以在洛阳称雄绝对不是偶然,《三国志·董卓传》记载:鲍信对袁绍说:“卓拥强兵......”,这个说法绝对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遗憾的是董卓终究只是一个武夫,虽然他拥有汉朝最强悍的部队,可他的残暴使他失败了,败在了内部动乱。


强悍的部队并没有因为董卓的失败而消失。


其中凉州军团一分为三:马腾势力,张绣势力,以及跟随李、郭败亡的一部分。

并州集团跟随吕布出关征战。


后来张绣投降曹操,吕布兵败下邳,张辽全师投降,这些久经沙场的剽悍之师理所当然的归到曹操麾下。虽然数量不会很多,但对曹操部队战斗力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视。


官渡战前,袁绍拥有幽州和并州,对三郡乌桓他“宠其名王收其精骑”,在数量上袁绍拥有更多并州军和匈奴人,但论单位战斗力就未必比曹操收编的这些并凉精锐强,白马、延津的前哨战除了曹操的指挥艺术,破文丑的“六百骑”或许就是并凉精锐组成的.
其实早在界桥,袁绍与公孙瓒的对决就是幽并人与羌人的对绝,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多幽并人,而击败白马义从的麹义所率的八百先登就是凉州人,《英雄纪》记载:“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界桥之战是凉州人打败了并州人。


提到曹操的并凉精锐就不得不提“虎豹骑”,史书说它是一支”以百人将补之”军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普通部队的连长去当虎豹骑的士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组建是在官渡之战前后,它先在南皮砍了袁谭,又跟随曹操千里奔袭乌桓,以不足万人的数量击溃三万乌桓精锐骑兵,并阵斩单于(乌桓为匈奴一支,汉末强盛,自曹操远征后衰落),其强大的骑战能力实在让人无法与中原人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早期虎豹骑很可能是曹操收编的并凉精锐组成的。


而曹操骑兵部队真正强大是在北征乌桓之后,曹操收编三郡乌桓骑兵加入自己的军队,“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


有较真的朋友会说:“吹的吧!天下名骑?我怎么没在史书中看到有类似记载?”或许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但看一下中后期蜀吴对曹魏骑兵的忌惮您就会明白。


“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三国志·吕蒙传》


诸葛亮推演八阵,发明戎弩和扎马钉,就是为了对抗曹魏强大的骑兵部队.

以虎豹骑为例,长坂追击战,“一昼夜行三百馀里”,最后还能击溃刘备主力,在没有马镫出土的三国时期,能做到这样的骑士只能来自凉并和匈奴,中原人是很难有这样的骑术的,所以说,“三郡乌桓”的精锐一定被编入了虎豹骑。


而在曹操平关中之战中,并州人和匈奴人组成的虎豹骑打败了凉州人。《三国志·曹操传》记载曹操语:“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这里的“关西兵”就是马超率领的凉州人。凉州人虽然精悍,但并州人和匈奴人也同样是精锐,《裴注三国志》记载:“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


另外,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说:“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这些“四方精锐”大部分都不是出自四川本地,是出自并凉和幽州.

而蜀国的精锐“白耳兵”被称为“西方上兵”,是刘备帐下精锐。夷陵之战中,刘备的部队有骑兵三千,吓得孙权向曹丕求救(注),我们知道川中是不产马的,这些精锐部队跟随刘备多年的嫡系,非川军,而是“四方精锐”。《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


即使到三国后期,“并、凉、羌、胡”仍是强悍部队的主要来源,比如灭亡蜀汉的邓艾,他率万余精锐偷渡阴平,后来在绵竹击杀诸葛瞻,迫使后主投降,这万余精锐有一大半是羌胡人。《晋书·段灼传》记载:“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儿,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


西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则完全成了并、凉、羌、胡和匈奴鲜卑的天下,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附:并、凉、幽州出身的后汉三国名将:


张辽,雁门马邑人。合肥八百破十万.
吕布,五原九原人。《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志》“便弓马,有膂力,号飞将”。

马超,扶风茂陵人。《三国志》:“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张飞,涿郡人。《三国志》: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公孙瓒,辽西令支人。白马将军。

董卓,陇西临洮人。《三国志》: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郭淮,太原阳曲人。《三国志》: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

姜维,天水冀人。后期蜀汉的军事统帅。


------------------------------------------

并凉幽州军团的败绩:
曹操曾先后受降张绣和张辽,击溃乌桓。

周瑜在赤壁破走曹操主力。

界桥之战凉州人打败幽州人
关中之战曹操打败凉州人。

汉中之战刘备击溃夏侯渊凉州集团。

诸葛亮五次与曹魏关陇集团对峙,以蜀人对雍凉人不分胜负,可以说是胜利

可见面对比较有水平的军事统帅,剽悍就不能决定胜负了,战争还是要靠指挥和智慧

另外还有五支部队也堪称精锐:
1。丹阳兵


这是陶谦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阳人,作为徐州的老军阀,陶手中虽然没有好的战将,但是握有一支精锐的“丹阳兵”,因此也可以对抗曹操这样的大鳄。“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后来随着刘备转战千里的部队,就是这支精兵。其余的丹阳兵则在曹豹指挥下诱发了吕布夺徐州的战争,估计后来吕布的部下中不乏丹阳勇士。但是显然还有少许残留在当地的丹阳兵,他们成为好生食鱼鳖的广陵太守陈元龙部下,就是这点儿丹阳兵,后来竟然击退了小霸王孙策的渡江攻击!从刘,吕与曹操的激烈战斗看,我的感觉丹阳兵属于东夷孓遗,基本就是一支廓尔喀部队,能征惯战,吃苦耐劳,有项羽子弟兵之风.
2.陷阵营


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以忠诚闻名,吕布被平灭之后,一言不发而引颈受戮,这在反复无常的吕布阵营中颇为罕见,曹操对吕布手下无法劝降而杀的也只有他一人(陈宫是因为深知曹操底细,不能不杀)吕布的确没有帅才,对高顺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阵营的战斗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吕布的悲剧,也是这支精兵的悲剧。


3.白耳兵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刘备既然是个老革(老兵痞的意思),他身边的白耳兵自然也是深经战争的惊涛骇浪。值得一提的是白耳兵的指挥官陈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将军,协助李严镇守白帝,《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这位蜀国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因为他本来是刘备帐下仅次于赵云的悍将,这可能是因为罗贯中给蜀国写出的猛将之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史实,只好委屈陈到了,另外陈到在历史上“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有了一个赵云已经够典型,罗贯中可能在构思的时候将二人合并了,于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


4.白马义从


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在三国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鞠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鞠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提到赵云原是白马义从之一,也算给这支精兵保留了种子。顺便说一句,《英雄传》记载,袁绍听到白马义从,有这样一段对话 -- 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合:“隽×,盍为吾破之!”合自张望不言 – 那么,张颌的大戟士,是不是袁绍军中的又一支精兵呢?

5.无当飞军


所谓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业雇佣军。

蜀汉政权原来就曾经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夷不是一个体?雇佣军,在伐吴战争中大显身手,连猛将甘宁都死于这些蛮族手中。七擒孟获——当然只是一个象征——的战争中,诸葛亮更充分认识到了南中少数民族的英勇善战。这并不奇怪,历史上,农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游牧,渔猎民族则往往好勇斗狠.


随着南中战争结束,恢复和平,这些剽悍的战士便陷于失业,把这样的力量留在南方,无疑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看看台湾在抗战后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带头闹事的就是从原日军中复员的台湾籍高砂部队成员。为此,诸葛亮对此实施了一箭双雕的有利政策,就是征召少数民族战士加入蜀国政府军,而经费问题,就由当地地方豪强解决。<华阳国志>记载亮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兼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从而在当地建立带有以夷制夷性质的地方军队,当地豪强得到社会地位,遂安于蜀汉统治,出金暮兵,使少数民族得到实惠,缓和了民族矛盾。同时,这些当地失业军人变成了政府军,如同在企业中得到了股份,成为少数民族中具备向心力的核心。其组成的军队熟悉民俗,较少激发问题。后来张嶷,马忠等弹压叛乱,夷汉部曲都是主力。



如此好处,自然不能让地方独享。同时,也为了彻底避免南方割据势力死灰复燃,在诸葛亮主持下,蜀国不惜本钱,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就是无当飞军的来历。这支军队的成员到达蜀郡以后,就成为蜀国的军户,世代为蜀国当兵为生,成为职业军人。时成都和南中的繁华不可同日而语,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此为荣。让人想起英国军队在尼泊尔招募廓尔喀营雇佣军的场面。当然,当时南方人口不多,徉柯郡两万户,建宁郡万户,朱提郡八千户,兴古郡四万户,一下子调走一万户能征惯战的世家,对当地割据势力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无当飞军是何等形象呢?他们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因为是举家迁移,所以俗以蛮姑为舞,皆团牌辟(披)发,号啸而进。<三国演义>在七擒孟获中,把这支还没有诞生的精兵配给了当地豪帅,银冶洞洞主杨锋,固然是无稽之谈,但大体形象没有错的。如此奇装异服,风俗独特的军队进驻蜀都,肯定也带来不小的文化冲突,至少广大士族阶层一定是又好奇,又担心。为了能够给这些剽悍的战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汉委任治军严谨的魏国降将,巴西人(也可能是徐州沛人)王平为该军团第一任司令官。王平,字子均,识字不满十,与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很少说话。这样一位既能服众,又严厉而带点儿阴沉的将军,实在是雇佣军太合适的指挥官人选了。[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飞军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战,在蜀汉的历次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颌于街亭——本来大概也因为马谡熟悉南中情况,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的特点。。--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全军溃败,打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飞军,一面死战,一面击鼓迷惑敌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屯南围,自设计围司马彝于祁山。司马懿抵挡不住,索性施展围魏救赵的招数,派张颌领主力大军攻打王平孤军。尽管当时王平所部无当飞军只有三千,只有魏军的二十分之一,但这些廓尔喀营式的勇士个个誓死如归,拼死抵抗,箭如飞蝗,张颌猛攻不下,司马彝的大营却已经被诸葛亮的大军攻破了。魏军退却,无当飞军却发挥山地兵团的特点,冲出营地,反击魏军后卫,前后夹攻,魏军大溃,损甲首数千。蜀国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无当飞军死战曹魏猛将张颌的军团,居功厥伟。



无当飞军由于山地作战的特点,常被用于讨伐叛乱少数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反,蜀汉出动向宠的宿卫兵代替其前去征讨,装备不可谓不精良,结果这位性行淑均的名将却死在了少数民族叛军手中,还是无当飞军从前线调回,才控制了局面。那应该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飞军了


无当飞军的最后也极为悲壮,那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为了掩护主帅退却,5000飞军和末任司令官张嶷进行了最后一战,全军战死,史载杀敌辈之。以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无当飞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从血统上说,实际上飞军的成员包括两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后来成为彝族,布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精于射术,后者为氐羌和冉驰,自古有修筑碉楼的习惯,《华阳国志》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青羌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善于守御的特点给兄弟们转另一篇讨论三国精兵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子:“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后汉书·卷七十六
------------------------------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是说天下最强的力量出自何处。我们会发现,全部为北方边境或塞外的种族。


这是郑泰说董卓的话,是说董卓拥有全部的这六支力量,虽然凉州军团是他的嫡系,但通过各种手段的兼并和拉拢,使董卓确实在形式上拥有了他们,所以说董卓得以在洛阳称雄绝对不是偶然,《三国志·董卓传》记载:鲍信对袁绍说:“卓拥强兵......”,这个说法绝对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遗憾的是董卓终究只是一个武夫,虽然他拥有汉朝最强悍的部队,可他的残暴使他失败了,败在了内部动乱。


强悍的部队并没有因为董卓的失败而消失。


其中凉州军团一分为三:马腾势力,张绣势力,以及跟随李、郭败亡的一部分。

并州集团跟随吕布出关征战。


后来张绣投降曹操,吕布兵败下邳,张辽全师投降,这些久经沙场的剽悍之师理所当然的归到曹操麾下。虽然数量不会很多,但对曹操部队战斗力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视。


官渡战前,袁绍拥有幽州和并州,对三郡乌桓他“宠其名王收其精骑”,在数量上袁绍拥有更多并州军和匈奴人,但论单位战斗力就未必比曹操收编的这些并凉精锐强,白马、延津的前哨战除了曹操的指挥艺术,破文丑的“六百骑”或许就是并凉精锐组成的.
其实早在界桥,袁绍与公孙瓒的对决就是幽并人与羌人的对绝,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多幽并人,而击败白马义从的麹义所率的八百先登就是凉州人,《英雄纪》记载:“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界桥之战是凉州人打败了并州人。


提到曹操的并凉精锐就不得不提“虎豹骑”,史书说它是一支”以百人将补之”军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普通部队的连长去当虎豹骑的士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组建是在官渡之战前后,它先在南皮砍了袁谭,又跟随曹操千里奔袭乌桓,以不足万人的数量击溃三万乌桓精锐骑兵,并阵斩单于(乌桓为匈奴一支,汉末强盛,自曹操远征后衰落),其强大的骑战能力实在让人无法与中原人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早期虎豹骑很可能是曹操收编的并凉精锐组成的。


而曹操骑兵部队真正强大是在北征乌桓之后,曹操收编三郡乌桓骑兵加入自己的军队,“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


有较真的朋友会说:“吹的吧!天下名骑?我怎么没在史书中看到有类似记载?”或许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但看一下中后期蜀吴对曹魏骑兵的忌惮您就会明白。


“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三国志·吕蒙传》


诸葛亮推演八阵,发明戎弩和扎马钉,就是为了对抗曹魏强大的骑兵部队.

以虎豹骑为例,长坂追击战,“一昼夜行三百馀里”,最后还能击溃刘备主力,在没有马镫出土的三国时期,能做到这样的骑士只能来自凉并和匈奴,中原人是很难有这样的骑术的,所以说,“三郡乌桓”的精锐一定被编入了虎豹骑。


而在曹操平关中之战中,并州人和匈奴人组成的虎豹骑打败了凉州人。《三国志·曹操传》记载曹操语:“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这里的“关西兵”就是马超率领的凉州人。凉州人虽然精悍,但并州人和匈奴人也同样是精锐,《裴注三国志》记载:“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


另外,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说:“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这些“四方精锐”大部分都不是出自四川本地,是出自并凉和幽州.

而蜀国的精锐“白耳兵”被称为“西方上兵”,是刘备帐下精锐。夷陵之战中,刘备的部队有骑兵三千,吓得孙权向曹丕求救(注),我们知道川中是不产马的,这些精锐部队跟随刘备多年的嫡系,非川军,而是“四方精锐”。《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


即使到三国后期,“并、凉、羌、胡”仍是强悍部队的主要来源,比如灭亡蜀汉的邓艾,他率万余精锐偷渡阴平,后来在绵竹击杀诸葛瞻,迫使后主投降,这万余精锐有一大半是羌胡人。《晋书·段灼传》记载:“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儿,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


西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则完全成了并、凉、羌、胡和匈奴鲜卑的天下,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附:并、凉、幽州出身的后汉三国名将:


张辽,雁门马邑人。合肥八百破十万.
吕布,五原九原人。《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志》“便弓马,有膂力,号飞将”。

马超,扶风茂陵人。《三国志》:“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张飞,涿郡人。《三国志》: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公孙瓒,辽西令支人。白马将军。

董卓,陇西临洮人。《三国志》: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郭淮,太原阳曲人。《三国志》: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

姜维,天水冀人。后期蜀汉的军事统帅。


------------------------------------------

并凉幽州军团的败绩:
曹操曾先后受降张绣和张辽,击溃乌桓。

周瑜在赤壁破走曹操主力。

界桥之战凉州人打败幽州人
关中之战曹操打败凉州人。

汉中之战刘备击溃夏侯渊凉州集团。

诸葛亮五次与曹魏关陇集团对峙,以蜀人对雍凉人不分胜负,可以说是胜利

可见面对比较有水平的军事统帅,剽悍就不能决定胜负了,战争还是要靠指挥和智慧

另外还有五支部队也堪称精锐:
1。丹阳兵


这是陶谦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阳人,作为徐州的老军阀,陶手中虽然没有好的战将,但是握有一支精锐的“丹阳兵”,因此也可以对抗曹操这样的大鳄。“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后来随着刘备转战千里的部队,就是这支精兵。其余的丹阳兵则在曹豹指挥下诱发了吕布夺徐州的战争,估计后来吕布的部下中不乏丹阳勇士。但是显然还有少许残留在当地的丹阳兵,他们成为好生食鱼鳖的广陵太守陈元龙部下,就是这点儿丹阳兵,后来竟然击退了小霸王孙策的渡江攻击!从刘,吕与曹操的激烈战斗看,我的感觉丹阳兵属于东夷孓遗,基本就是一支廓尔喀部队,能征惯战,吃苦耐劳,有项羽子弟兵之风.
2.陷阵营


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以忠诚闻名,吕布被平灭之后,一言不发而引颈受戮,这在反复无常的吕布阵营中颇为罕见,曹操对吕布手下无法劝降而杀的也只有他一人(陈宫是因为深知曹操底细,不能不杀)吕布的确没有帅才,对高顺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阵营的战斗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吕布的悲剧,也是这支精兵的悲剧。


3.白耳兵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刘备既然是个老革(老兵痞的意思),他身边的白耳兵自然也是深经战争的惊涛骇浪。值得一提的是白耳兵的指挥官陈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将军,协助李严镇守白帝,《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这位蜀国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因为他本来是刘备帐下仅次于赵云的悍将,这可能是因为罗贯中给蜀国写出的猛将之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史实,只好委屈陈到了,另外陈到在历史上“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有了一个赵云已经够典型,罗贯中可能在构思的时候将二人合并了,于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


4.白马义从


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在三国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鞠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鞠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提到赵云原是白马义从之一,也算给这支精兵保留了种子。顺便说一句,《英雄传》记载,袁绍听到白马义从,有这样一段对话 -- 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合:“隽×,盍为吾破之!”合自张望不言 – 那么,张颌的大戟士,是不是袁绍军中的又一支精兵呢?

5.无当飞军


所谓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业雇佣军。

蜀汉政权原来就曾经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夷不是一个体?雇佣军,在伐吴战争中大显身手,连猛将甘宁都死于这些蛮族手中。七擒孟获——当然只是一个象征——的战争中,诸葛亮更充分认识到了南中少数民族的英勇善战。这并不奇怪,历史上,农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游牧,渔猎民族则往往好勇斗狠.


随着南中战争结束,恢复和平,这些剽悍的战士便陷于失业,把这样的力量留在南方,无疑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看看台湾在抗战后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带头闹事的就是从原日军中复员的台湾籍高砂部队成员。为此,诸葛亮对此实施了一箭双雕的有利政策,就是征召少数民族战士加入蜀国政府军,而经费问题,就由当地地方豪强解决。<华阳国志>记载亮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兼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从而在当地建立带有以夷制夷性质的地方军队,当地豪强得到社会地位,遂安于蜀汉统治,出金暮兵,使少数民族得到实惠,缓和了民族矛盾。同时,这些当地失业军人变成了政府军,如同在企业中得到了股份,成为少数民族中具备向心力的核心。其组成的军队熟悉民俗,较少激发问题。后来张嶷,马忠等弹压叛乱,夷汉部曲都是主力。



如此好处,自然不能让地方独享。同时,也为了彻底避免南方割据势力死灰复燃,在诸葛亮主持下,蜀国不惜本钱,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就是无当飞军的来历。这支军队的成员到达蜀郡以后,就成为蜀国的军户,世代为蜀国当兵为生,成为职业军人。时成都和南中的繁华不可同日而语,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此为荣。让人想起英国军队在尼泊尔招募廓尔喀营雇佣军的场面。当然,当时南方人口不多,徉柯郡两万户,建宁郡万户,朱提郡八千户,兴古郡四万户,一下子调走一万户能征惯战的世家,对当地割据势力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无当飞军是何等形象呢?他们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因为是举家迁移,所以俗以蛮姑为舞,皆团牌辟(披)发,号啸而进。<三国演义>在七擒孟获中,把这支还没有诞生的精兵配给了当地豪帅,银冶洞洞主杨锋,固然是无稽之谈,但大体形象没有错的。如此奇装异服,风俗独特的军队进驻蜀都,肯定也带来不小的文化冲突,至少广大士族阶层一定是又好奇,又担心。为了能够给这些剽悍的战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汉委任治军严谨的魏国降将,巴西人(也可能是徐州沛人)王平为该军团第一任司令官。王平,字子均,识字不满十,与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很少说话。这样一位既能服众,又严厉而带点儿阴沉的将军,实在是雇佣军太合适的指挥官人选了。[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飞军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战,在蜀汉的历次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颌于街亭——本来大概也因为马谡熟悉南中情况,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的特点。。--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全军溃败,打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飞军,一面死战,一面击鼓迷惑敌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屯南围,自设计围司马彝于祁山。司马懿抵挡不住,索性施展围魏救赵的招数,派张颌领主力大军攻打王平孤军。尽管当时王平所部无当飞军只有三千,只有魏军的二十分之一,但这些廓尔喀营式的勇士个个誓死如归,拼死抵抗,箭如飞蝗,张颌猛攻不下,司马彝的大营却已经被诸葛亮的大军攻破了。魏军退却,无当飞军却发挥山地兵团的特点,冲出营地,反击魏军后卫,前后夹攻,魏军大溃,损甲首数千。蜀国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无当飞军死战曹魏猛将张颌的军团,居功厥伟。



无当飞军由于山地作战的特点,常被用于讨伐叛乱少数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反,蜀汉出动向宠的宿卫兵代替其前去征讨,装备不可谓不精良,结果这位性行淑均的名将却死在了少数民族叛军手中,还是无当飞军从前线调回,才控制了局面。那应该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飞军了


无当飞军的最后也极为悲壮,那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为了掩护主帅退却,5000飞军和末任司令官张嶷进行了最后一战,全军战死,史载杀敌辈之。以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无当飞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从血统上说,实际上飞军的成员包括两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后来成为彝族,布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精于射术,后者为氐羌和冉驰,自古有修筑碉楼的习惯,《华阳国志》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青羌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善于守御的特点
貌似又是在超大见过的……
照这样的说法,汉武帝时代的强大中国骑兵应该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喽?
最讨厌这种肆意,刻意贬低中国人的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