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粟裕被批的最深层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0:21:39
作者:蓑笠翁<br/><br/><br/>-- &nbsp;【探讨】粟裕被批的最深层原因<br/><br/>&nbsp; &nbsp; 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中,粟裕应声落马。其中最主要得罪名之一就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 其主要根据:一是说粟裕“一贯反领导”,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二是说粟裕“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限”;三是说粟裕“告洋状”。但是你反观此事,就会发现,58年的斗争,没有上升到路线都争,而且,没有象前面的什么“高饶联盟” 和后面的“刘邓路线” 以至最后的“林彪集团” ,都是成帮结派的。实际上,58年被批的人也是众多,刘帅,粟大将,肖上将,陈伯钧上将…等,但是没有归成什么集团,例如粟本人就是什么极端个人主义者,这就说明了粟裕是孤家寡人,没有任何追随者,也没牵连其他任何人,虽然统一在批教条主义的旗帜下,但是根本的原因则是不同的,不象说明刘邓都是走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那么粟裕倒台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呢?<br/><br/>&nbsp; &nbsp; 根子在于毛对于刘的防范上,等1958年彭聂陈对粟的意见一堆的的时候,毛就顺势批了粟,当然这种批不是要其命,而是让其远离军队而已。所以在1958年,深懂圣意的邓代表中央同粟谈话时说,你以后不要下军队了。<br/><br/>&nbsp; &nbsp; 大家知道,最后毛刘角力,刘输就输在没有军队的后台上。刘在延安整风后,数次想染指军队。叶飞就是其中的一个。1940年3月,刘少奇连同邓子恢找叶飞谈话,要求叶飞率所部两个团(两千余人)孤军深入苏北,坚守一个星期,吸引国民党顽固派来进攻。这就是后来的郭村保卫战,但是叶飞按照刘少奇的布置冒险作战,结果险些全军覆没,幸亏运气好,得以险胜。从此之后叶飞就不再理刘了。除了叶飞以外,还有彭雪枫。刘在彭身上下的本钱更大,在这儿就不多讲了,具体的可见《新四军征战实录》。 <br/><br/>&nbsp; &nbsp; 到后来,刘少奇可能受到了贺龙要张宗逊一事的启发,开始在粟陈之间挺起粟来。当陈、粟合兵不久,老毛就明确指出战役指挥由粟负责。这个时候,老毛还没有想让陈走人。 刘少奇对老毛说陈在华东有碍相当一部分同志能力的发挥。于是,老毛听从了刘的意见,就把胖子“提升”到中原去了。但是陈并不想离开, 老毛老刘发电报催问:怎么还不走?下个战役你不用参与了。这样,在刘、毛的轮番打压下,陈不得不离开离开华东,并向周恩来发泄:催什么催?!今天就走,而且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当然,后来还是又回来了。 <br/><br/>&nbsp; &nbsp; 建国后,老毛开始清算异己。当然此时的刘还不在之中。但是,军队的事情可还是不让刘参预其中的。粟裕在1954年6月25日给予军队的指示中如此写到, 遵刘少奇副主席指示,向刘少奇及中共中央报告工作情况,并提出:今后应主要加强海、空军,而最近十年或十余年内尤以加强空军为主。怎么是尊刘的命令,而没有老毛的大名啊,毛可是军委主席啊。不能说,老毛对此毫无反应。 <br/><br/>&nbsp; &nbsp; 除了刘的原因外,朱老总也是老毛要防的人之一。不要老是说什么朱毛不分家,那是给外人听的。粟裕从根本上来讲,是朱派。粟裕那可是真的把朱德看成自己的领导。不要说《粟裕传》和《粟裕战争回忆录》里面怎么捧朱的。我们来看下朱德在在解放战争中到华北和华东的不同待遇, 去华北, 朱是忙上忙下,不仅帮助整理部队, 而且在战役战术上做具体指导。最后却连向老总致敬, 向老总学习这样的话都没捞到。 就捞一评语: 不但能指挥大部队, 也能指挥小部队。相反,朱到粟处, 那个隆重, 老总如沐春风, 又像回到28团。呵呵,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朱啥事都不用做,粟率领一帮子将军整天陪着老总视察,最后还把老总捧的跟天上的星星一样。 <br/><br/>&nbsp; &nbsp; 当然,老毛也从来没有把粟裕当作自己的人。这和早期的一件事有关。早在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七大会后老毛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住在永定附近一座叫天子洞的大山半山坡上养病。是粟裕带领三连担负保卫毛泽东的重任。你说是保卫,我看更象监护。老蒋让少帅在四明山读书, 特派戴笠负责少帅安全。因为此时的老毛是被斗争的对象。如果说是由罗帅来领导的31团特务连,我是相信这是保卫的。而且《粟裕传》中提到粟裕把全连分成两部分,亲自率领一部分跟随毛泽东身边,另一部分在住地附近活动,严密监视敌人。粟裕每次到毛泽东住地去看望,总是见到毛泽东在聚精会神写东西。粟裕悄悄地走进去,停留一小会,看看没有事,又悄悄地走出来。<br/><br/>&nbsp; &nbsp; 你说被批斗中的人,这么被密切注意,会舒服吗?这个印象肯定在老毛那里影响深远。<br/><br/>作者:蓑笠翁<br/><br/><br/>-- &nbsp;【探讨】粟裕被批的最深层原因<br/><br/>&nbsp; &nbsp; 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中,粟裕应声落马。其中最主要得罪名之一就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 其主要根据:一是说粟裕“一贯反领导”,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二是说粟裕“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限”;三是说粟裕“告洋状”。但是你反观此事,就会发现,58年的斗争,没有上升到路线都争,而且,没有象前面的什么“高饶联盟” 和后面的“刘邓路线” 以至最后的“林彪集团” ,都是成帮结派的。实际上,58年被批的人也是众多,刘帅,粟大将,肖上将,陈伯钧上将…等,但是没有归成什么集团,例如粟本人就是什么极端个人主义者,这就说明了粟裕是孤家寡人,没有任何追随者,也没牵连其他任何人,虽然统一在批教条主义的旗帜下,但是根本的原因则是不同的,不象说明刘邓都是走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那么粟裕倒台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呢?<br/><br/>&nbsp; &nbsp; 根子在于毛对于刘的防范上,等1958年彭聂陈对粟的意见一堆的的时候,毛就顺势批了粟,当然这种批不是要其命,而是让其远离军队而已。所以在1958年,深懂圣意的邓代表中央同粟谈话时说,你以后不要下军队了。<br/><br/>&nbsp; &nbsp; 大家知道,最后毛刘角力,刘输就输在没有军队的后台上。刘在延安整风后,数次想染指军队。叶飞就是其中的一个。1940年3月,刘少奇连同邓子恢找叶飞谈话,要求叶飞率所部两个团(两千余人)孤军深入苏北,坚守一个星期,吸引国民党顽固派来进攻。这就是后来的郭村保卫战,但是叶飞按照刘少奇的布置冒险作战,结果险些全军覆没,幸亏运气好,得以险胜。从此之后叶飞就不再理刘了。除了叶飞以外,还有彭雪枫。刘在彭身上下的本钱更大,在这儿就不多讲了,具体的可见《新四军征战实录》。 <br/><br/>&nbsp; &nbsp; 到后来,刘少奇可能受到了贺龙要张宗逊一事的启发,开始在粟陈之间挺起粟来。当陈、粟合兵不久,老毛就明确指出战役指挥由粟负责。这个时候,老毛还没有想让陈走人。 刘少奇对老毛说陈在华东有碍相当一部分同志能力的发挥。于是,老毛听从了刘的意见,就把胖子“提升”到中原去了。但是陈并不想离开, 老毛老刘发电报催问:怎么还不走?下个战役你不用参与了。这样,在刘、毛的轮番打压下,陈不得不离开离开华东,并向周恩来发泄:催什么催?!今天就走,而且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当然,后来还是又回来了。 <br/><br/>&nbsp; &nbsp; 建国后,老毛开始清算异己。当然此时的刘还不在之中。但是,军队的事情可还是不让刘参预其中的。粟裕在1954年6月25日给予军队的指示中如此写到, 遵刘少奇副主席指示,向刘少奇及中共中央报告工作情况,并提出:今后应主要加强海、空军,而最近十年或十余年内尤以加强空军为主。怎么是尊刘的命令,而没有老毛的大名啊,毛可是军委主席啊。不能说,老毛对此毫无反应。 <br/><br/>&nbsp; &nbsp; 除了刘的原因外,朱老总也是老毛要防的人之一。不要老是说什么朱毛不分家,那是给外人听的。粟裕从根本上来讲,是朱派。粟裕那可是真的把朱德看成自己的领导。不要说《粟裕传》和《粟裕战争回忆录》里面怎么捧朱的。我们来看下朱德在在解放战争中到华北和华东的不同待遇, 去华北, 朱是忙上忙下,不仅帮助整理部队, 而且在战役战术上做具体指导。最后却连向老总致敬, 向老总学习这样的话都没捞到。 就捞一评语: 不但能指挥大部队, 也能指挥小部队。相反,朱到粟处, 那个隆重, 老总如沐春风, 又像回到28团。呵呵,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朱啥事都不用做,粟率领一帮子将军整天陪着老总视察,最后还把老总捧的跟天上的星星一样。 <br/><br/>&nbsp; &nbsp; 当然,老毛也从来没有把粟裕当作自己的人。这和早期的一件事有关。早在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七大会后老毛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住在永定附近一座叫天子洞的大山半山坡上养病。是粟裕带领三连担负保卫毛泽东的重任。你说是保卫,我看更象监护。老蒋让少帅在四明山读书, 特派戴笠负责少帅安全。因为此时的老毛是被斗争的对象。如果说是由罗帅来领导的31团特务连,我是相信这是保卫的。而且《粟裕传》中提到粟裕把全连分成两部分,亲自率领一部分跟随毛泽东身边,另一部分在住地附近活动,严密监视敌人。粟裕每次到毛泽东住地去看望,总是见到毛泽东在聚精会神写东西。粟裕悄悄地走进去,停留一小会,看看没有事,又悄悄地走出来。<br/><br/>&nbsp; &nbsp; 你说被批斗中的人,这么被密切注意,会舒服吗?这个印象肯定在老毛那里影响深远。<br/><br/>
在1958年的粟裕被批一事中,彭、陈、聂三帅均指责粟不尊重领导?这为什么?如果说,老彭老聂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陈毅也这样指责,就显得毫无道理。因为历来的宣传都认为,陈老总,是大肚能容天下之物,而且粟裕在其回忆录中确实对陈也是尊敬有加。 <br/><br/>&nbsp; &nbsp; 根据侗枫的回忆, 58年军委扩大会议后, 粟裕受到错误批判, 过了几年之后, 一些华野的老同志来看望粟裕, 闲聊中又谈起该会, 一位老同志说: ”粟总,我们三野参加那次会的将领很多,除了陶勇、王必成谈了一些个人看法之外,没有一个敢站出来替你说话的,站出来替你说话的,确是萧劲光和其他野战军的将领。”<br/><br/>&nbsp; &nbsp; 粟裕说:“三野没有人站出来说话是因为有人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不止一次地进行了个别谈话,施加了巨大压力的缘故,因此,我们应当理解。”<br/><br/>&nbsp; &nbsp; 没等502说完,这位老同志又气呼呼地说:“还有两三个人,颠倒黑白、无中生有、肆无忌惮地罗列你的罪名,甚至跑到三座门公开贴你的大字报,欲置你于死地而后快!如**(应为陈毅)你对他十分敬重,如***(这个我推测不出来)你救过他的命,如**(叶飞)你始终对他不薄、、、”<br/><br/>&nbsp; &nbsp; 粟裕见他越说越气,便打断他说:“这几个人这么干,一定有某种原因吧,某种力量在驱使他们,事情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算了,别提了吧。” 在场的陶勇感慨:“粟老总的胸怀,装得下整个海洋啊!”<br/><br/>&nbsp; &nbsp; 再来回顾一下当时批判粟裕时的情景,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三野的人对粟揭发批判? 为什么当时只有林彪、叶剑英、萧劲光几个人说粟的好话(刘帅当时也挨批,却得到很多人的同情)? 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粟裕还当面向老毛表示希望能够直接跟老毛谈谈自己对军队工作和总参工作的意见十, 老毛直接拒绝了他, 因为这个时候的毛泽东也已经不再信任他了。是谁让老毛不信任粟裕了呢?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必是陈毅无疑, 这也将从下面的论述中得到验证。 <br/><br/>&nbsp; &nbsp; 1983年2月2日晚8点,杨尚昆在住处见502夫人楚青时,谈到58年会议问题说:“粟裕同志1958年的事我了解,当时我是中办主任。他的事说起来简单,就是得罪了两个半元帅,两个是彭聂,半个是陈。” 可见, 在事隔久远之后,总会有人说出事实的真相。 <br/><br/>&nbsp; &nbsp; 大家都知道粟裕战功赫赫, 但是在这次批判粟裕时,其战功却带来另一面的效应。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战场指挥的七仗,延安总部发言人概括为“七战七捷”, 受到老毛的大力褒扬。而在这次批判粟裕的大会上,对这个战役竟大加挞伐,说什么七战七捷“战略上是错误的”,是“粟不顾大局”。 进而说“两淮失守是因为粟裕恋战苏中”,“导致了淮南地区失利,又把责任推给别人”等等。是谁这样讲的呢?<br/><br/>&nbsp; &nbsp; 后来在《粟裕传》中写到,1958年原华东军区和野战军的主要负责人,在苏中有的县提及“粟裕”和“七战七捷”的信件上正式批示:“这并不好,也无必要”。从此粟裕指挥的毛泽东高度评价过的“七战七捷”在苏中大地也不敢提了。 谁是原华东军区和野战军的主要负责人呢? 华东军区主要领导人是陈、饶、张,华东野战军主要领导人是陈、粟、谭。那么华东军区和野战军主要领导人只能是指陈毅。并且在这种指示下,对粟裕过去的功绩则逐步加以淡化、转移,乃至磨灭。若干军史出版物把解放战争中明明是粟裕提的重要建议和他的重大行动,笼而统之地改写成“华东野战军”、“华野首长”。解放战争中粟裕有1/3的时间代理华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职务,有些正式出版物根本不提及。<br/><br/>南阳事件对粟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 可以说是一块去不掉的心病,二让司令和这有关,后来的蒙冤也和这有关, 也是老毛说粟裕是坏人的依据之一。而这一事件的另一当事人叶飞则是开国上将, 对此也是没有忘了,后来在58年狠狠的搅了次混水,而且在其回忆录里面对此也是不吝笔墨。<br/><br/>&nbsp; &nbsp; 1935年十月五日,刘英和粟裕等率领的挺进师在寿宁县境与以叶飞为首的闽东独立师第二次会师。双方在交谈中一致认为,如果浙江与闽东、闽北三个地区能取得密切联系,在战略上互相协调、互相策应,定可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基于这一认识,决定成立闽浙边临时省委、临时省军区。由刘英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粟裕任组织部长兼省军区司令员,叶飞任省委宣传部长兼团(少共)省委书记。<br/><br/>&nbsp; &nbsp; 但是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之除, 就问题多多。 不仅刘英和粟裕有矛盾,而且还有浙南游击区和闽东游击区之间的矛盾, 其出发点则是山头主义。 在小集属于大集的情况下,虽然粟裕和刘英有些看法不同,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是一个“山头”的, 这就是以后在南阳事件发生时粟裕为什么很爽快的执行了刘英的指示,从这个意义上讲, 后来说粟裕是“被迫”对叶飞采取阴险的行动显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br/><br/>&nbsp; &nbsp; 当浙南游击区和闽东游击区之间的矛盾上升扩大之后,刘英想统掉闽东,出要把叶飞同志留在临的省委工作,藉以调离闽东, 并几次严厉批评闽东独立师不到白区开展游击战争,是右倾保守主义;要求闽东独立师离开闽东到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根据地,叶飞和闽东特委绝大多数的领导同志,认为当前敌人大兵压境,如果独立师现在离开闽东,根据地很快就会垮台, 而且要闽东独立师离开自己奋斗多年的地方放弃地头蛇的位置, 也是不现实的。<br/><br/>&nbsp; &nbsp; 粟裕向叶飞提出,只有和闽北地区取得联系,请黄道同志来主持建立闽浙赣临时省委,才有办法解决当前的矛盾,并建议叶飞设法抓紧与闽北游击根据地党的负责人黄道取得联系。不仅如此,在一九三六年二月间,粟裕碰到了闽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就写了一封信,托他带给黄道同志,希望黄道同志牵头,召集会议,商讨三个游击区今后的协同配合问题。<br/><br/>&nbsp; &nbsp; 同一个时间(即一九三六年二月间),叶飞与黄道在福建郑和县洞宫山见了面。叶飞向黄道介绍了闽东和浙西南斗争的情况,提出成立闽浙赣临时省委,把闽东、闽北、浙西南三根据地统一起来并由黄道统一领导。但是黄道对自己任这样的职务,缺乏信心,认为没有中央任命,自己的领导,别人未必服从。另外,黄道建议叶飞的闽东与自己的闽北合并,成立闽赣临时省委。 而叶飞希望,自己的闽东特委,既属于合并后的“闽赣临时省委”,也属于原来的“闽浙边临时省委”。但是黄道却非要叶飞“划清界限”,非此即彼。 于是叶飞决定归前者。 除此之外,黄道还说鉴于目前情况,必须先由浙南、闽东两家自行对前段斗争、刘英同志的错误作出结论,然后才能研究建立闽浙赣临时省委的问题。<br/><br/>&nbsp; &nbsp; 叶飞回到闽东后,参加了刘英主持召开的闽浙临时省委会议。刘英在会上听了叶飞关于与黄道等取得联系,建议成立闽浙赣临时省委的汇报后,满口承认自己有错误,只是不同意成立由黄道任书记的闽浙赣临时省委。虽然此前他自己也这样建议过。 刘英说,我们已经建立了闽浙临时省委,何必再建立闽浙赣临时省委呢?“还是我们这个摊子吧!错误我们自己纠正。” 并且提出由叶飞来担任闽浙临时省委书记。叶飞当然坚决拒绝,因为叶此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脱离临时省委。于是闽东方面宣布退出闽浙临时省委。<br/><br/>&nbsp; &nbsp; 之后,挺进师仍然留在闽东,因为浙西南还有罗卓英的18军在清剿,后来,到了1936年6月,广东事件爆发,18军撤到湖南,刘英和粟裕这才率挺进师回到浙西南。而在期间,叶飞并没有为难刘英等人,也就是说刘英、粟裕一直厚着脸皮呆在闽东,也真是难为一时了。到了1936年秋,浙西南根据地初步恢复了局面,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4月份的仇,秋天就要报了,于是刘英要粟裕把叶飞捉拿归案。<br/><br/>&nbsp; &nbsp; 刘英私自以临时省委的名义下达了扣押、逮捕叶飞的手令:近日你(粟裕)要借一会面的机会将叶飞逮捕,派专人押解鼎平。这是省委的命令。任何影响、拖延此命令执行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抗和分裂省委。监督执行的部队随后就到,望速决。<br/><br/>&nbsp; &nbsp; 粟裕派人通知叶飞:到浙江庆元县的南阳见面,有要事相商。 这个时候的叶飞仍然以为粟是好人,就来赴宴了。太阳刚下山,挺进师为叶飞“接风”的宴会开始。 酒过三巡,突然“啪”的一声,摔杯为号, 夹坐在叶飞、陈挺两边的挺进师的干部“霍”地站起,转身扭着叶飞、陈挺的胳膊,把他们抓了起来。 叶飞带来的警卫班长见状,疾步从外厢房赶过来,大声问道:“为什么抓我们的首长?” 话未落地,一声枪响,便倒在血泊中。没有人提起说这是谁开的枪, 但是从设在厅堂的主席上的就座人员来看,有粟裕、许信琨、谢文清、刘达云、叶飞、陈挺, 只有粟裕有这样的利索手段。 <br/><br/>&nbsp; &nbsp; 随后粟裕说:“这是刘英通知的,你们的问题要到省委去解决。” 说完,他便离开了。后来粟裕回忆到,刘英同志以临时省委的名义给我送来一封信,要我乘与叶飞同志见面的机会,把叶飞同志押送省委,并派来一支武装监督执行。这个命令使我十分震惊,不知道究竟又发生了什么问题,总觉得双方的矛盾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来解决,不应采取对敌斗争的手段。但我未能坚决抵制,将叶飞同志扣押了起来。当时,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党内存在着混淆两类矛盾的做法,叶飞同志如被押送到省委实在是很危险的。幸喜在途中遇到敌人伏击,叶飞同志乘机脱险。而且事后,为了此事粟裕还备受刘英的批判, 最后竟发展到我们(指粟裕和刘英)在总的方面仍是统一的,配合的,但在各自活动的地区内则各自行动,而且互相之间心存戒备,每当必须会合时也各自带着武装,并且不住在一个房子里。<br/><br/>&nbsp; &nbsp; 此事也是58年叶飞跳出来猛烈攻击粟裕的一个原因所在。<br/>
这些东西不可不看,不可多看啊。看了让人心惊胆战。
<p>呵呵,多看看有好处,就是可以丢掉幻想。不过有可能变得怀疑一切。</p>
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怀疑一切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8 15:57:02编辑过]
<p>陈毅不站出来高调批粟,粟就可能过不了关.</p><p>他做足姿态,下面文章才好做,才能保粟,粟深明此理.</p><p>人家还是亲家呢,台面上的事,谁也往心里去.</p>
<p>人无完人</p><p></p>
就看看吧,不知怎么说.
他的事说起来简单,就是得罪了两个半元帅,两个是彭聂,半个是陈。”
请问那个陈是指谁,如果是陈毅的话就不对了,因为55年授衔,陈也是元帅,那么就应该是“得罪了三个元帅”。
所以林粟之争应该结束了!
党内斗争啊!可怕。:') :') :')
真实的历史!
对于粟裕大将,个人对其之敬意实有如滔滔江水……!